#中醫

冬至過後 三九天灸療時機 防虛冷禦寒氣

冬至過後 三九天灸療時機 防虛冷禦寒氣#中醫

冬天是過敏性鼻炎、氣喘、慢性支氣管炎等呼吸道疾病好發的季節,尤其在寒流發威時,讓這些病患吃足了苦頭。俗語說:「冷在三九,熱在三伏」,即每年冬至後的三個九天,是一年中寒氣最盛的時候,為恭醫院中醫部表示,根據中醫“形寒飲冷則傷肺”的理論,寒氣對呼吸系統的傷害最大,「三九天灸」和「三伏天灸」皆為穴位敷貼療法,利用溫熱性中藥以老薑汁調成膏狀,敷貼在與呼吸系統相關的穴位上,使藥效經由穴位吸收,再由經絡傳導到人體的呼吸系統,以扶助人體的正氣,而達到治療或預防疾病的效果。【日期】今年的「三九天」,分別是12月22、31日及明年1月9日三天,每隔九天敷貼一次,以敷貼三次為一個療程。  【適用對象】對於兒童或成人患有氣喘、支氣管炎和過敏性鼻炎等疾病,或體質虛弱易感冒者,都可藉由穴位敷貼來改善體質與症狀,以提高免疫力,降低感冒頻率。【忌用對象】孕婦,皮膚易過敏者,發燒病患,正處於咽喉腫痛者。【注意事項】1.一般敷貼時間為4-6小時。 2.敷貼期間,出現皮膚過敏,或搔癢難忍,起水泡者,須立即停用。 3.敷貼當天不可洗冷水澡(以免降低藥效)。 4.飲食宜清淡,勿食冰涼飲料、生冷瓜果、辛辣物。     為恭醫院中醫部建議,接受敷貼前,最好經由中醫師診斷後再實施,若能配合個人體質的調養,療效將更顯著。

鼻過敏主因:免疫系統不平衡

鼻過敏主因:免疫系統不平衡#中醫

中醫由古至今在治療鼻過敏方面累積相當多的經驗,再加上現代醫學對於過敏性疾病發病機轉的了解,結合中醫藥現代研究,以中醫免疫學為基礎結合辨病用藥,不但可以改善過敏體質、增強抗病能力,也可以清除緩解鼻腔局部病理反應,療效是肯定的。臺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傳統醫學科-林宗樾醫師表示,中醫治療鼻子過敏有以下幾種:一、內治:內服治療須依據證型而定,一般情況下,此病實者,熱者少、而虛者、寒者多。大體上可分為四型:(1) 肺氣虛寒症:治療主要以溫補肺氣,祛散風寒為主,常用玉屏風散合蒼耳散加減治療。若風寒襲肺,肺金受邪,營衛不和,可用桂枝湯加減治療。(2) 肺脾氣虛症:以健脾益氣為主,補肺斂氣法治療,常用補中益氣湯、參苓白朮散加減。(3) 腎陽虛症:治療採用補肺溫腎法,方用金匱腎氣丸。(4) 肺熱型:本型在臨床較少見,以清宣肺氣,疏氣通氣通竅為主,常用辛夷清肺湯加減治療。過敏性鼻炎無論偏寒或偏熱的體質,治療仍以虛證為主,許多鼻過敏小孩平日怕吹風,動不動就感冒,這類屬於“肺衛不固”型患者以玉屏風散療效佳,此方已被證實可以抑制IgE的產生及肥大細胞釋放生物活性物質的作用,可說是標本兼顧處方。林宗樾醫師指出,鼻過敏主要是因人體免疫系統的不平衡所致,臨床上先穩定症狀再加強體質的調理。先期中藥皆能緩解打噴嚏、流鼻水的症狀;後期則以健脾益氣補腎、扶正固本為目標,整體提昇人體的免疫能力,使之因免疫能力改善而達到治癒的目的。二、外治:薰蒸法,組成薄荷、鵝不食草、蒲公英、白芷、荊芥、皂角刺、當歸、熟地。鼻腔特別用油,組成如摩洛哥藍艾菊、白千層、頭狀薰衣草、馬鞭草酮迷迭香。以棉花棒沾油塗抹於鼻腔內緣周圍。三、針灸:取風池、迎香、禾髎為主穴,根據證型,選配肺俞、脾俞、腎俞。每次輪流使用主配穴各一對,每日一次,十次為一療程。宣通鼻竅,補肺健脾益腎,標本兼顧。耳針取肺、腎上腺、內鼻穴和內分泌、皮質下穴兩組交替使用。四、三伏天灸治療:取白芥子、細辛、甘遂研細末,用生薑汁調和,做成直徑約2cm大小藥餅,放在4cm防潮紙片上,用膠布將藥物固定於穴位:肺俞、風門、厥陰俞、心俞。在夏天初伏、中伏、末伏第一天,選上述三個俞穴雙側貼敷藥餅,每次約1~3小時,若感覺灼熱,即可將藥餅摘下,小兒貼藥40分鐘即可,皮膚過敏者慎用。五、按摩: 先將雙手魚際相互摩擦發熱,以魚際按於鼻兩側,沿鼻根至迎香往返摩擦至發熱為主,每日2~3次,或以食指商陽穴摩擦迎香、禾髎數次。

子宮肌瘤出血過多,中藥加針灸可以改善

子宮肌瘤出血過多,中藥加針灸可以改善#中醫

陳女士(化名)53歲,每次月經來出血量大,出血時間約兩週,月經疼痛不適讓她困擾不已,至針灸科門診時已經面色發白,語音無力。原來她子宮內有一個5-6公分肌瘤,因為她不願接受肌瘤切除手術,因此選擇中醫保守治療。觸診下腹部,確實可以摸到子宮明顯圓形肌瘤突起,加上脈象細澀,長時間出血確實已經讓她產生氣血虛弱現象。臺北市立聯合醫院中醫院區中醫師羅珮琳指出,子宮肌瘤是婦女常見子宮良性腫瘤,它常常是多發性,約有20%生育年齡婦女有此變化,多數子宮肌瘤在更年期後,因為女性荷爾蒙減少會漸漸萎縮。一般沒有症狀且肌瘤沒有快速增大情形下,子宮肌瘤只需一年一次定期到婦產科追蹤檢查,不需特別治療。但有少部分患者會因為子宮肌瘤產生症狀而感到不適與困擾,最主要包括:月經週期不規律、非常厲害痛經、肌瘤過大壓迫膀胱產生頻尿、排尿障礙,甚至因經血量過大而導致貧血等。羅珮琳說,中醫稱子宮肌瘤為「癥瘕」,「癥」為血病,「瘕」為氣病。子宮肌瘤產生是因為氣血不通暢,導致病理物質「痰瘀」堆積,產生體內有形腫塊。子宮肌瘤中醫治療,必須分出血期以及一般期,治療目標不同,在出血期必須以止血為首要考量。她表示,一般期治療方式,內服藥需要針對患者是否有氣血不暢,痰瘀堆積情況做調整。同時可配合針灸理氣、活血、化瘀穴位,調整體質。對於子宮肌瘤大,腹部觸診可以摸到肌瘤,可以在腹部針灸圍刺治療。子宮肌瘤在出血期治療,必需辯證是因為氣虛、血熱、血瘀等不同原因所造成。陳女士出血狀況超過一個月,且有面色發白,語音無力、頭暈、眼瞼色白、易喘等氣血兩虛症狀。針灸處方以百會、足三里、氣海、關元等穴位,大補元氣。配合中藥歸脾湯加減,補氣攝血來治療出血過多。在治療第二次時,出血狀況已有些改善,約四次針灸治療後,出血就完全停止。羅珮琳表示,在西醫認定裡,陳女士是應該進行手術治療患者,但由於已近更年期,停經後子宮肌瘤有改善可能性,加上她本人希望以保守療法治療,針灸加中藥對於出血過多可以有良好控制。但醫師仍建議有類似同狀況的婦女,每年一次婦科追蹤檢查,是守護子宮健康不可缺的功課喔!

中醫觀點:食量控制得當 可預防糖尿病

中醫觀點:食量控制得當 可預防糖尿病#中醫

糖尿病會有血糖增高,多飲、多食、多尿,疲乏無力和體重明顯減輕等症狀。與中醫病證中的消渴近似在《素問‧奇病論》中,即有“此人必數食甘美而多肥也,肥者令人內熱,甘者令人中滿,故其氣上溢轉為消渴”的記載。臺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傳統醫學科陳萍和醫師表示,這就說明古代的醫家已認識到,糖尿病與高熱量飲食直接有關。到了金元時代,劉河間、朱丹溪等提倡三消燥熱學說,主張以清熱瀉火,養陰生津為治療原則;明代趙獻可、張景岳等提倡治三消當以治腎為本。陳萍和醫師指出,糖尿病常以陰虛燥熱開始,病程日久,可導致氣陰兩虛、陰陽兩虛,五臟受累,並常發生各種嚴重的併發症,如心腦血管病、腎病等。這些併發症是導致糖尿病人死亡的主要原因。因此,強調要早期治療,控制病情的發展。現代多主張從燥熱傷陰、肝腎陰虛、脾胃虛弱、瘀血阻絡、陰陽兩虛方面,辨證論治。少數中年或老年患者,多飲、多食、多尿和消瘦的本證不明顯,常因一些併發症就醫而發現此病,臨床上必須詳為診察。陳醫師提出,糖尿病的發病與飲食有直接關係。糖尿病患者應在醫生指導下,合理調整飲食結構,特別是「食量」的控制,適當配以新鮮蔬菜、豆類、瘦肉、雞蛋等。此外,保持精神愉快,起居有常,房事有節,積極參加體力所能及的運動和勞動,對於防治糖尿病也有不可忽視的意義。生活要有規律,避免緊張勞累,以防反覆。糖尿病患者易於出現皮膚感染,故原則上禁用針刺療法。久病臥床的病人要勤翻身擦澡,避免褥瘡的發生。近年來中醫藥方面在防治糖尿病做了很多研究,發現人參、甘草、黃耆、梔子、黃芩、大黃、葛根、桑葉、蒲黃、槐花、銀杏葉、黃連等,許多中草藥可對胰島素敏感度有所影響,進而幫助血糖的控制與新陳代謝的運作。

陰道不規則出血?!中醫調理分階分齡

陰道不規則出血?!中醫調理分階分齡#中醫

月經不調也是另一個育齡期婦女常見的問題。西醫認為月經不調屬於功能失調性子宮出血,為神經內分泌系統調節失常導致,全身及內外生殖器官無器質性病變。常表現為月經週期紊亂、經血過多、經期延長等特徵。其發病與機體內、外多因素有關,如精神刺激、環境改變、營養不良、代謝紊亂等。奇美醫院中醫部 - 莊智翔醫師指出,一般有無排卵性功能失調性子宮出血和排卵性月經失調之別,本病中醫稱為「崩漏」、「月經過多」、「月經先後不定期」等。無排卵性功能失調性子宮出血,陰道不規則出血,出血量時多時少,甚至大量出血(一次經期總量可達500~1000cc)反覆發作,大多不伴有腹痛。出血時間長、出血量多時常伴有不同程度的貧血。排卵性月經失調其症狀出現週期縮短,月經頻發,經行時間正常或週期正常,經行時間正常。功能性子宮出血之子宮無明顯病變,有時僅子宮略為增大,也有時可伴有一側或雙側卵巢囊性腫大。莊智翔醫師指出,根據中醫理論,月經不調的原因包括有氣滯、血瘀、血熱、氣血虧虛、肝腎不足等。治療上須分標本緩急,依出血的緩急之勢、出血時間的久暫、病人的年齡及體質情況決定治療方案。一般而言,功能失調性子宮出血的治療包括兩方面的內容,一是分階段治療,二是分年齡治療。所謂分階段治療,是指出血期和非出血期的治療。分年齡段的治療是指按照青春期、育齡期、更年期不同生理特點及需要達到的治療目的不同而施治。出血期的治療,急則治其標,緩則治其本,急緩指出血之勢而言,對於異常出血,首當止血;非出血期的治療,或調整月經週期至正常,或止血固沖。青春期的治療主張止血調周,建立排卵週期,月經一般有排卵週期3次以上,方可停止治療;育齡期婦女為止血後恢復有排卵月經週期,並檢查出血原因,進一步排除全身及局部的器質性病變。鄰近更年期婦女在止血後宜健脾養血,促進順利絕經。莊醫師提醒,出血期宜避免疲勞、劇烈運動,注意充分的休息,禁止性生活,防止下生殖道感染,注意保暖,避免淋雨。如此,適當的自我照顧並加上藥物調理,才能使身體儘早恢復正常。月經是女人又愛又恨的朋友,當女性正受到她的困擾時,適當的中醫調理加上自我生活調整,可以讓女性順利度過每一個月的尷尬期。

吃中藥時 飲食注意事項

吃中藥時 飲食注意事項#中醫

吃中藥時,常有病人會問醫師在飲食上須注意的事項有那些,天主教聖功醫院中醫部醫師群提出,一些平日飲食上的禁忌和適宜的食物,供民眾參考。【忌】寒涼、冰冷食物:任何冰品、西瓜、水梨、葡萄柚、柚子、椰子、橘子、硬柿子、山竹、蓮藕、綠豆、白蘿蔔、大白菜、苦瓜、黃瓜、絲瓜、冬瓜、蕃茄。 辛辣、燥熱、燒烤、油炸食物。 ‧辛辣物:辣椒、大蒜、芫荽、老薑、蔥、沙茶醬。 ‧燥熱物:茴香、韭菜、肉桂、羊肉、狗肉。 ‧熱性水果:龍眼、荔枝、芒果、榴槤。 ‧刺激性食物:醃漬品、咖啡、咖哩。【宜】清淡甘平易吸收食物‧蔬果類:芭樂、蘋果、葡萄、柳橙、木瓜、草莓、櫻桃、桑椹、空心菜、菠菜、紅蘿蔔、茼蒿、花椰菜。‧肉品類:雞肉、魚肉、豬肉、排骨、豬小腸。 ‧五穀類:米飯等。 ‧奶蛋類:雞蛋、牛奶、豆漿等。

銀髮族調氣養生!傳統中醫可提供多元化照護

銀髮族調氣養生!傳統中醫可提供多元化照護#中醫

傳統醫學許多內函提供老人健康促進概念,例如運動、飲食及調氣養生觀,透過經絡、氣血運行理論,及個人體質寒、熱、虛、實與食物、藥物相同概念調理,達到銀髮族健康促進與預防疾病理念,傳統中醫學有所謂「上工治未病」,指的就是健康促進與預防疾病理念,傳統中醫學也提到許多養生概念,例如運動養生「八段錦」、「太極拳」、「氣功」等等,都強調健康促進與預防疾病理念,這些理論與概念,都很適合銀髮族一起來,把傳統中醫學這些理論與概念,當成好朋友,落實當成銀髮族健康守護神。臺北市立聯合醫院中醫院區醫務長許中華表示,依據聯合國定義,一個地區65歲以上人口超過7%,即稱為「高齡化社會」,根據一些資料顯示,西元1963年時,老年人口只占總人口2.55%,到西元1993年底,臺灣老年人口比率已突破7%,正式進入「人口高齡化」社會。老人人口增加所帶來的社會效應,主要為安養護、醫療與照顧的資源與人力,老年人醫療問題最常見是體力衰退、機能退化、抵抗力減弱、慢性病纏身等。許中華說,銀髮族安養照護、醫療與照顧是很需要被落實重視的課題,健康是老年人生活中最重要部分,眾多研究指出,健康是決定老年人生活質素的重要元素。老年保健目標是透過改變老年人生活習慣,使老年人更加健康。在老年人常見疾病中,如冠心病、慢性支氣管炎、關節毛病、癡肥及血管硬化等,都是與一些生活習慣,例如:吸煙、食物、缺乏運動等有直接關係。傳統中醫學理論與概念,不僅提供銀髮族健康促進、養身與預防疾病理論與概念,在疾病治療與照顧方面也很適合老人家,一般來說年紀大了體力衰退、機能退化、抵抗力減弱、慢性病纏身等,這時候老人家是很脆弱、敏感、很容易有過度反應,或者說老人家承或接受許多現代醫學治療之後,會有許多常見反應如併發症產生、過敏、肝腎負荷過重等等反應,從傳統醫學觀點來看老年人先天腎氣漸衰,加上疾病纏身,病情機體複雜,此時可能寒、熱、虛、實夾雜,如果能透過傳統中醫學理論與概念,在老人家生病時或西醫治療後,根據病人體質給予適切調理,相信可以給老人家更好照顧。例如:嚴重退化性關節炎老人家,對於止痛藥造成的副作用無法承受,也許適切中醫治療如針灸或中藥方劑,可以給予老人家很不錯另一選擇,又例如有些老人家因為病情較嚴重,需要換人工關節,也就是需要以手術治療方式進行,如果手術之後以中藥方劑調理身體,也可以讓老人家早日恢復健康身體。許中華強調,老人家服用中藥也要特別小心,若同時服用西藥,二種藥物最好間隔一個小時以上,而且最好能先告知醫生。服用中藥亦應考慮個人肝功能及腎功能,因為肝腎功能不佳時,會影響中藥代謝與排泄,在上述功能不佳卻仍需服用中藥時,藥量則需減量。中藥也有副作用,因不當服用中藥或草藥,其所產生副作用如腎衰竭、過敏等不勝枚舉,患者最好找可靠醫療院所開具處方。但願老人家都健健康康、快快樂樂,讓傳統中醫藥當銀髮族好朋友與您作伴,守護您的健康。

癲癇的中醫照護-針灸治代謝紊亂

癲癇的中醫照護-針灸治代謝紊亂#中醫

癲癇是一種因腦部神經細胞不正常放電,而在臨床上可以看到一連串無法抑制的發作所造成的疾病,症狀包括意識、運動、感覺等瞬間功能變化(障礙),有20種左右不同的發作表現。根據統計,癲癇的盛行率大約是千分之5至25之間,20歲以下的年輕人或小孩,每一百個人中大約有1人患有癲癇。奇美醫院中醫部游榮聖醫師表示,目前台灣兩千三百萬人口約有14萬至20萬人患有癲癇。大部份的病人(40%)都找不到發生的原因,找得到的主要原因是"腦部傷害",包括產傷、熱痙攣、頭部外傷、腦膜炎、中風、先天腦部發育異常、腦血管畸形、腦瘤等,以及一些引起大腦退化的疾病或全身性代謝障礙(低血糖、內分泌失調、缺氧等)等。遺傳的因素並不是那麼明顯,大部分的患者也都找不到遺傳的家族史,有一部分癲癇被認為和基因有關。而癲癇患者下一代得到的機率確實比一般人略高,而在10歲前得到癲癇者也比10歲以後得到者較容易和遺傳的因素有關。癲癇的臨床表現很複雜,在此先簡單的區分為局部發作與全面發作兩種。游醫師指出,局部發作一般出現感覺異常與動作異常,如皮膚感覺、嗅覺或視覺異常、血壓、心跳改變、情緒失落、空虛感、恐懼感、陌生感或有局部肌肉或肢體抽搐。全面發作是癲癇較嚴重症狀,包括失神發作(即小發作),肌肉強直性發作(即大發作)等,也因為大腦不正常的放電,所以癲癇發 發作也常伴有幻想、幻聽或一些不自主的行為。癲癇一再發作也可能會造成腦組織損傷而影響智能,在兒童常常造成學習障礙。大部分的癲癇可以有效的用抗癲癇藥物來控制,但是仍有將近四成的癲癇病人藥物控制並不理想,大部分的藥物機轉在於(1)阻斷細胞鈣離子通道、或鈉離子通道來抑制腦細胞活化(2)提高GABA(神經抑制介質)在神經末稍的濃度(可抑制減少癲癇發作)。外科手術在近年來也有相當的進步,但普遍性較低。游榮聖醫師解釋,中醫所謂的“癲癇”定義應該是發病時間歇性的肢體抽搐伴有精神疾病的表現,是一種反覆發作的神志異常疾病。中醫從病因認識和辨証分型上大多還是將癲癇發作時的特徵分為痰、瘀、驚、風等幾種類型。其中,心、肝、脾、腎功能不足,代謝紊亂是引起痰、瘀、驚、風的主要原因。痰、瘀、驚、風等中醫証型用現代簡單醫學認識來解釋大略相當於內分泌代謝異常、血液循環異常、精神異常與腦神經功能異常等等,這四種証型都有相對應的中藥與針灸治療方法。針灸是中醫治療癲癇的首選,現代動物實驗證明,針刺癲癇大白鼠雖然無法升高腦中GABA的含量,但是可以降低腦中興奮性胺基酸Glutamate的含量進而降低癲癇的發作頻率。臨床上常用的穴道在頭部以百會、四神聰、額三針、率谷、風池為主;雙手以曲池、神門、合谷、外關、後溪為主;足部以足三里、三陰交、太衝、申脈、照海為主。針刺百會、四神聰可醒腦開竅、額三針安神定志;針刺率谷,風池平肝息風,神門瀉心火,合谷配合太衝可開四關通調氣血,緩急止痛,足三里補中理氣,三陰交可通經活絡,調和氣血;癲癇白天發作配申脈,夜間發作配照海(癲癇晝發取陽蹻,夜發取陰蹻)等等。游醫師強調,針灸治療仍然遵守中醫辨証論治的原則,由專業醫師根據患者病症的不同來做針刺穴道的選取與配伍,並非每位患者皆用相同的穴位與針刺數量。再者,若無法接受針灸治療或者對針充滿恐懼的患者也可以服用中藥治療。近年來中藥在抗癲癇的研究上也相當有成果,現代藥理證明,石菖蒲主要成分細辛醚,具有抗驚厥,以及鎮靜中樞的作用;天麻可以通過利用影響腦部不同區域兒茶酚胺類的神經傳遞物質的代謝來協調腦部興奮以及抑制的平衡。其它如鉤藤、遠志、酸棗仁也有鎮定安神的作用。游榮聖醫師提醒,平時已在服用抗癲癇西藥的患者其實不可以貿然停藥,以免產生危險,中醫對癲癇的照護是可以輔助西藥來協同控制癲癇的症狀。所以中醫治療並非著重在病症的發作期,而是在緩解期利用針灸或者中藥來調整大腦與各內臟的功能,來減少癲癇發作的次數以及減緩症狀發作時的強度,如此一來才可以降低癲癇對大腦的傷害,增進患者的健康並讓患者保有質量較佳的生活品質。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