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歲莊小姐在5月確診新冠肺炎,隔離期間咳嗽嚴重,有時甚至咳到胸痛、肋骨痛。康復後,雖然咳嗽症狀減緩許多,但卻發現飲食儘管還聞得到氣味,卻已品嚐不出味道,求助台南市立醫院中醫康復門診,經中醫師張維麟針灸合併中藥治療,約莫2週療程,莊小姐味覺逐漸恢復,不再食不知味。
42歲莊小姐在5月確診新冠肺炎,隔離期間咳嗽嚴重,有時甚至咳到胸痛、肋骨痛。康復後,雖然咳嗽症狀減緩許多,但卻發現飲食儘管還聞得到氣味,卻已品嚐不出味道,求助台南市立醫院中醫康復門診,經中醫師張維麟針灸合併中藥治療,約莫2週療程,莊小姐味覺逐漸恢復,不再食不知味。
台灣要與病毒共存,除了儘速提高疫苗施打率外,還得靠抗病毒藥物壓低重症率。在本土確診數已累計突破400萬例的情況下,中央整備的82.5萬份抗病毒口服藥,截至19日止,領用人份爲39.4萬人份,分別為32萬105人份「倍拉維」及7萬4892人份「莫納皮拉韋」。
BA.5燒進社區!台灣日前出現首例BA.5本土社區感染病例,且在5月、7月皆出現呼吸道症狀,即2個月內重複感染。目前BA.5已成為美、英、法、國等歐美多國的主流病毒株,傳播力雖強,但醫師提醒,感染後症狀已與Omicron大不相同,嗅味覺異常不再是主要症狀指標,而另有5大症狀需要當心!
台灣邊境鬆綁再邁一大步!繼美、澳之後,即日起台灣也開放「3類人不用PCR」了。歷經3年的新冠疫情,近日終於逐漸趨緩,又正逢暑假出國熱潮,台灣周邊國家如日本已開放團體觀光客入境、韓國則是入境後免隔離等,讓民眾都相當期待能趕快出國玩,而這個願望也正在一步一步實現!
疫情逐漸趨緩,與病毒共存已成未來生活目標,卻仍有不少免疫低下患者正面臨兩難局面。藝人唐玲罹患胃癌,歷經多次化療,必須定期追蹤回診,但去年疫情爆發時躲在家中近半年未回診,沒想到發生遠端轉移,必須再次回院手術、接受化療。她害怕治療,也擔心打了化療後免疫力更差,若在未打滿新冠疫苗3劑下又不小心確診,身體恐怕承受不住。
新冠肺炎疫情蔓延2年多來,作為後遺症之一的「腦霧」躍入大眾眼簾,腦神經科臨床醫師,鄭淳予在新書《腦霧》中,詳細解釋了可能成因、症狀,提醒大眾神經性發炎和腦退化風險不是老人專屬現象,應正確理解腦霧,避免錯誤的資訊、網路消息造成的誤解和恐慌。以下為原書摘文:
想趁暑假出國玩,如同疫苗護照的「數位新冠病毒健康證明」小黃卡,你申請了嗎?自7月14日起,最新系統版本的數位健康證明,繼歐盟之後,可適用於美國、加拿大、日本及澳洲等4大國旅行使用了!
3+4關不住!隨著各國邊境逐步開放,民眾暑假也正瘋出國!搭飛機時你喜歡坐靠窗還是靠走道呢?在下手買機票之前,你不能不知道「選對飛機座位」能有效降低病毒傳播率!醫師提醒,千萬別為了出國玩,就忽略搭機防疫的重要性,先確認在機艙密閉空間內,是否有做好防疫關鍵,才能快樂出國玩也安心回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