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肺炎

染疫後帶狀疱疹發作風險增?醫:施打疫苗為上策

染疫後帶狀疱疹發作風險增?醫:施打疫苗為上策#新冠肺炎

根據最新研究顯示,曾罹患新冠肺炎族群,被發現帶狀疱疹發作的風險高出未染疫者15%(註)。臺中榮總兒童醫學部兒童感染科主任陳伯彥醫師表示,門診上確實有發現十幾歲的案例得了新冠肺炎後,之後帶狀疱疹也發作。陳伯彥醫師說明,新冠肺炎被發現會影響免疫力系統,而帶狀疱疹是體內病毒的活躍引起,確實有這樣的關聯。 50歲以上「疹後神經痛」比例高 止痛藥也難緩解 帶狀疱疹俗稱「皮蛇」,是一種病毒引起的症狀,會在人體神經節周圍長出簇集性水泡且異常疼痛,這樣的病毒潛藏在體內,在免疫力降低時就會伺機而出。 陳伯彥醫師說明,水泡好發部位為胸部、臉、大腿,在皮膚水泡病兆未出現前就會有疼痛感,初期常被誤認為神經或者是肌肉痛。病毒侵犯後如果沒有及時就醫,在臉上可能因為侵犯到神經造成發炎影響視力,如果是在靠近私處,甚至有可能影響泌尿道功能;歐美藝人小賈斯汀也因為帶狀疱疹而發生面部癱瘓、無法眨眼的後遺症。 帶狀疱疹最可怕的地方是「疹後神經痛」,陳伯彥醫師表示,疼痛指數1~10,疹後神經痛高達8,且止痛藥的效果並不佳,因此病患非常痛苦。不僅無法入睡也影響生活,有些甚至陷入憂鬱,且年紀越大越容易有疹後神經痛情形。 陳伯彥醫師說明,根據臨床案例顯示,台灣50歲以上帶狀疱疹發作的比例,在亞洲來說相對較高,可能與生活模式、工作型態或壓力有關,因此更要特別提高警覺。 非活性疫苗防護力高達9成5 要如何預防帶狀疱疹發作?陳伯彥醫師表示,即便長過水痘,成人也有1/3機會再感染帶狀疱疹,除了平時多注意生活作息調整,最好的預防方法還是施打疫苗。 陳伯彥醫師說明,以往帶狀疱疹有一種活性疫苗,在美國使用後發現效果不佳,免疫系統有缺陷、慢性病患者也無法使用。而目前所使用的非活化疫苗,不僅一般人防護力能達到9成5,80歲以上也能有8成以上效果;另外免疫力缺陷者也適用,他建議除了50歲以上,若18歲以上有免疫力問題者都應儘早施打。 建議施打對象: 50歲以上族群 生活壓力大 常感到疲勞者 糖尿病、高血壓等慢性病族群 需長期服用藥物者 生活作息不正常 夜班工作者 敏感度高者 若為以上族群,陳伯彥醫師建議完整施打兩劑,間隔2~6個月,提早做好帶狀疱疹最佳防護。 註:根據美國《開放論壇傳染病雜誌》,Open Forum Infectious Diseases期刊資料。 (圖/臺中榮總兒童醫學部兒童感染科主任陳伯彥醫師)  

「無敵星星」神話破滅!幼兒3個月內再確診,醫師親解原因竟是⋯

「無敵星星」神話破滅!幼兒3個月內再確診,醫師親解原因竟是⋯#新冠肺炎

1歲小豆有先天性心臟病,5月初因發燒及頻繁熱痙攣發作,確診新冠肺炎,治療後康復。未料近期再次高燒到39度,且有咳嗽、呼吸急促及活動力明顯下降,由於小豆哥哥2天前才發燒快篩確診,新竹台大分院急診兒科醫師緊急為小豆PCR檢測,果然結果也是陽性,而且CT值比起5月初更低,意即病毒量更高。

網傳「神秘處方1+1」可治新冠⋯藥師親揭真相:沒實證、不可信

網傳「神秘處方1+1」可治新冠⋯藥師親揭真相:沒實證、不可信#新冠肺炎

在這個資訊流通迅速,國內新冠疫情蔓延的當下,網路也開始流傳各種預防或治療新冠感染的方法。2022年4月,網路流傳一則「耐適恩(Nexium 40 mg)1顆+紅黴素(Erythromycin 500 mg)早晚各吃一次(成人劑量)。請把這處方傳出去。」的配方訊息,宣稱此配方可以治療新冠感染;然而,根據世界衛生組織迄今公告的相關指引,並無這樣的治療組合建議。

染疫不慌!確診中醫親身經驗「居隔養病SOP」5天陽轉陰

染疫不慌!確診中醫親身經驗「居隔養病SOP」5天陽轉陰#新冠肺炎

台灣疫情進入與新冠病毒共存的階段,任何人都有可能確診,而專業醫療人員若感染,又是如何照顧自己?台中慈濟醫院中醫家庭暨社區醫學科主任鄭宜哲,分享了自己確診新冠肺炎的抗疫經驗,按「染疫前、中、後」不同時期,幫自己與家人做好準備,即使感染也能很快康復,降低病毒傷害。

BA.5爆社區感染》陳秀熙揭「下一波流行時間點」單日恐破3萬例

BA.5爆社區感染》陳秀熙揭「下一波流行時間點」單日恐破3萬例#新冠肺炎

Omicron變異株BA.4、BA.5在台灣陸續出現本土案例,也因傳播力更高、免疫逃脫性更強而成為當前多國主流病毒株,是否會影響台灣未來疫情走向?台大公衛專家陳秀熙教授分析,推估8月中旬後會出現一波較明顯的流行,但台灣的免疫防火牆已築起,應會以目前的「地方流行」型態取代大流行。

未染疫「天選之人」注意!恐遭BA.4、BA.5專攻「爆發時間點」曝光

未染疫「天選之人」注意!恐遭BA.4、BA.5專攻「爆發時間點」曝光#新冠肺炎

近期亞洲多國出現新冠Omicron「BA.2.75」的確診病例,但民眾光是BA.2、BA.4、BA.5都還來不及搞清楚,最新出現的二代變種病毒BA.2.75又是什麼?會取代BA.4、BA.5成為新主流病毒株嗎?有醫師更示警,還未染疫過的民眾「只能放鬆到8月底」,當心身邊染疫的可能性將會大增。《優活健康網》為您整理最新疫情資訊。

2022「勞健保紓困」開跑!可緩繳多久?誰能申請?6大QA一次看懂

2022「勞健保紓困」開跑!可緩繳多久?誰能申請?6大QA一次看懂#新冠肺炎

隨著2022年7月起調漲13萬人健保費,引起許多勞工和雇主喊苦,因疫情影響而繳不出勞健保、就保、勞退費用,因此勞動部今年再度提出「勞職、就保保險費」及「雇主提繳之勞工退休金」緩繳措施,健保署日前也公布「健保費紓困」緩繳措施,該如何申請緩繳?以下《優活健康網》整理申請資訊帶你一文看懂。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