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力

小心!臀部膿瘍恐致失明

小心!臀部膿瘍恐致失明#視力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綜合報導)一名75歲女性為第二型糖尿病的病患,併有中風病史,左眼視力約因右側臀部膿瘍併疼痛3個星期來院求醫,時有發燒和畏冷情形(敗血症)。經外科醫師切開引流手術後,沒想到眼睛疼痛感及視力模糊越加明顯。會診才發現是內因性細菌眼內炎併發新生血管性青光眼,馬上接受眼科手術,清除眼內膿瘍,眼內感染獲得有效控制,眼睛不再疼痛,可惜視力已經嚴重受損,無法挽救。預防之道 要好好控糖眼科主治醫師陳麗如說,糖尿病病患長期未能有效控制血糖在正常範圍內,會使抵抗力變差,疼痛感遲緩,當有感覺時可能情況已經變嚴重,預防之道應該是要控制良好的血糖範圍。另外,糖尿病病患只要眼睛有疼痛及視力模糊,應儘早尋求眼科檢查,如果有問題可以提早治療;長期未好好控制血糖的糖尿病病患,也常伴有糖尿病視網膜病變,嚴重影響視力。臀部膿瘍 恐引發敗血症對普通人而言,臀部膿瘍可能疏於照料,能引發不可預期的併發症,例如失明。最近臺北市立聯合醫院和平婦幼院區即治療一位這樣案例。這是此例臀部會陰部膿瘍,也因為未能及時發現而併發眼內膿瘍,到最後視力已嚴重受損,影響生活甚鉅。陳麗如再次提醒,小小的臀部膿瘍,若輕忽而沒有早期治療,一旦併發敗血症,不只如此,還可能影響眼球,進而影響視力。 

瞳孔有白點 小兒也有白內障

瞳孔有白點 小兒也有白內障#視力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綜合報導)張小妹2歲半時看東西總是無法正視物品,媽媽也發現他走路姿勢怪異,到醫院就診後發現醫師發現,張小妹雙眼皆水晶體混濁,確診為雙眼先天性白內障。快3歲時張小妹右眼視力僅存0.2、左眼幾乎看不見,3歲半時左眼置換人工水晶體。4歲2個月時進行右眼手術。透過配戴眼鏡及定期追蹤,目前張小妹配戴眼鏡後的矯正視力右眼達0.9、左眼為0.8。1/3患者與母親懷孕時不良習慣有關台北慈濟醫院醫師鄭涵之指出,白內障通常被認為是年長者才會罹患的眼疾,據流行病學的統計,先天性白內障發生機率約0.05%,其中1/3至1/2的患者與遺傳有關。父母親在幼年時有過先天性白內障,孩子就有可能罹患這種疾病。此外,有1/3成因與母親在懷孕時感染到麻疹、德國麻疹,或有抽煙、喝酒、吸毒、藥物的不良使用有關。其餘1/3則為眼睛曾受外力撞擊、遭受外傷時也有可能發生。嚴重程度高的患者有明顯眼球震顫情形一般嬰幼兒的視力,通常出生3個月時能發展出固視,3歲時會發展到0.5、0.6,4歲時發展到0.7、0.8,5、6歲時視力能達到1.0。鄭涵之醫師表示,先天性白內障會因為水晶體混濁的大小或位置不同,影響發現時間。越早發現的患者通常嚴重度越高,用肉眼就可以看到瞳孔中間的白色部分,也會有明顯的眼球震顫情形;但若是父母太晚發現異常而延後就醫,恐會造成光線無法進入刺激眼球導致弱視。看東西歪斜、不自然擺動 父母要警覺嬰幼兒無法用言語表達自己的情況,因此父母若觀察到小朋友看東西有歪斜、眼球震顫、眼球不自然擺動或行動上有不敢爬、不敢走的情況、甚至是瞳孔上有明顯白點,就必須要有警覺心帶孩子就醫做進一步檢查,找尋是否在肌肉發展或視力發展上有問題。此外,鄭涵之醫師也呼籲若有懷孕準備的夫妻,可以注意家族史或做懷孕前的基因檢測,避免不當用藥及感染,以確保胎兒的健康。

青光眼藥恐傷胎 孕媽咪該怎麼做?

青光眼藥恐傷胎 孕媽咪該怎麼做?#視力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青光眼是視力的無形殺手,由於青光眼會使視神經受損,若是不治療,會有失明的危險,至於治療方式會以藥物為先,如果藥物治療無效則可手術或雷射;眼科醫師提醒,青光眼藥物會影響到全身,對於懷孕婦女,尤其是懷胎初期3個月,應先停用,以免影響胎兒成長。 青光眼藥物會對全身造成影響根據統計,台灣40歲以上民眾,每100人就有1人罹患青光眼,由於現代人多晚婚,以致懷孕生子的年齡也不斷延後,因此一旦懷孕時罹患青光眼,就要非常注意。新竹馬偕醫院眼科主治醫師張聰麒表示,青光眼藥物會對全身造成影響,所以孕婦若是有青光眼,為免藥物影響胎兒,就會建議孕婦懷孕初期3個月,要停用青光眼藥物。 為免藥物影響胎兒 可用雷射來治療張聰麒醫師指出,孕婦停用青光眼藥物時,若是眼壓升高,也可以使用雷射來壓制眼壓,會在眼睛排水孔處雷射讓海綿組織構造收縮,進而能使眼壓降低,但是這種雷射治療方式只能維持半年左右,且目前沒有健保給付。而孕婦到了懷孕中期之後,青光眼藥物對於胎兒沒有太大影響時,再點用降青光眼的藥水。 第一線用藥beta-受體阻斷劑 兩種病人是禁忌目前青光眼第一線用藥為beta-受體阻斷劑;張聰麒醫師進一步指出,除了孕婦之外,最重要是不能用在氣喘與心律不整病人,這是絕對禁忌。其實,青光眼藥物也越來越進步,目前青光眼用藥必須每天點用,而醫界正在研發一個月點一次,或是有植入器來釋放藥物,未來就不怕會造成全身性影響,對於孕婦、氣喘或是心律不整病人也都可以使用。(文章授權提供/健康醫療網)

4歲視力0.3 雙眼協調訓練助矯正

4歲視力0.3 雙眼協調訓練助矯正#視力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綜合報導)4歲的安安在幼稚園被檢查出視力不良,到眼科診所檢查才發現,雖然安安的眼睛結構正常,但雙眼最佳矯正視力竟只有0.3,並且合併高度散光!經過最新式的治療方法「複合式視覺功能訓練」,簡稱「雙眼協調訓練」治療幾個月後,安安的視力逐漸進步到1.0。高度散光造成弱勢中國醫藥大學兒童醫院兒童眼科謝宜靜醫師表示,4歲小朋友正常視力約為0.7-0.8,加上高度散光,安安的問題應為高度散光造成的弱視。造成弱視主要有3個原因,安安為屈光不正所造成,另有斜視及視覺剝奪型(如先天性白內障及眼瞼下垂)。著重在雙眼協調及融合成像的能力謝宜靜醫師表示「雙眼協調訓練」在國外行之有年,其訓練方式為運用簡單的原理-給眼睛跟大腦一些功課,以足夠的視覺刺激治療弱視。跟傳統弱視訓練相比,傳統訓練是著重在視覺發育的第一步及單眼視力,這種「複合式視覺功能訓練」除了讓單眼視力進步外,更著重在雙眼協調及融合成像的能力,給小朋友足夠的立體感跟更清楚的世界。改善自信心和學習力除弱視之外,小角度的斜視、唸書跳行或漏字、有閱讀困難的小朋友、腦部受傷後需手眼協調復健的病人,均可在醫師評估下,接受「雙眼協調訓練」。謝宜靜醫師希望能在傳統及正確的治療外,給予病童更多的幫助。小病童若能即時矯正治療,改善的不只是「視力」,還有他們的自信心和學習力,將為孩子的未來人生創造光明。 

戒除不良用眼習慣 全家一起才有效

戒除不良用眼習慣 全家一起才有效#視力

(優活健康網編輯部/綜合整理)大人不示範正確身教,孩子是不會改變的。如果我說:「孩子會得近視或遠視,父母要負最大責任。」家長一定覺得很痛心。不過這句話講得一點都沒錯,尤其對於本身視力差的家長,我更是格外強調這點。請不要誤會,我並非在責怪「遺傳基因不良」,而是在批判為人父母的生活習慣。父母用眼習慣會影響孩子導致視力變差我一再提及,用眼過度的生活習慣是導致視力變差的原因,如果你家的孩子有這種生活習慣,視力自然會惡化。請思考:為何孩子會養成用眼過度的生活習慣呢? 原因當然出在父母身上!因為父母本身的用眼習慣錯誤,整天看電視,一有時間就看雜誌或漫畫;孩子從小看到父母這麼做,當然有樣學樣。那麼父母該如何負起責任呢?多數家長會採取緊迫盯人、警告提醒的對策,可是那麼做根本沒用,不斷叨唸也是枉然,那樣教育孩子完全行不通。把視力回復訓練當成生活的一部分唯有父母自己先改掉不良的生活習慣,才能進一步改變孩子。因此,每當家長帶孩子來治療近視時,我一定會說:「請爸媽在家裡也一起接受訓練吧!」這樣才能激發孩子的鬥志。容我再次強調,如果爸媽一邊躺著看電視,一邊指導孩子做視力回復訓練,絕對不會有效果。很多時候,孩子未必會心服口服地接受訓練。他們心裡一定這麼想:「爸媽不也因為近視戴著眼鏡嗎?憑什麼指責我?難道他們就不需要被訓練?我幹嘛乖乖聽話?」如果孩子接受訓練時只是做做樣子,視力不可能真正恢復。因此我要呼籲:請全家人一起戒除不良的用眼習慣,就從現在開始。(本文摘自/驚人的視力回復眼球操/采實文化出版)

七旬婦無「三多」 血糖超標4倍

七旬婦無「三多」 血糖超標4倍#視力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綜合報導)年近七旬的婦人固定服用高血壓藥物長達8年,每次回診時也沒有要求做其他檢查,在一次健康檢查後發現飯前血糖竟超標4倍。原來婦人有糖尿病家族史,平時雖然沒有出現糖尿病「三多」的症狀,但追蹤發現其醣化血色素也高達12%(正常值5.7%以下)!血糖波動大 易疲勞、視力糊、手腳麻童綜合醫院內分泌暨新陳代謝科醫師蔡婉妮表示,除了典型「三多」症狀外,出現以下症狀也可能為糖尿病徵兆,包含容易疲勞、手腳麻痺、視力模糊等問題。另外,也會容易出現皮膚搔癢、傷口難癒合或女性陰部搔癢的現象。活力得中山脊椎外科醫院內科主治醫師巫慶仁指出,糖尿病的盛行率有逐年上升的趨勢,在台灣,平均每10人有1人得病。罹患糖尿病主要跟生活型態與基因有關,以這名婦人為例,平時雖沒有糖尿病典型症狀,但是因為年紀較大又有家族史才會罹患糖尿病。這次健檢意外發現糖尿病,及早服藥治療才避免受到併發症的危害。體重偏重、有家族史 要定期檢查蔡婉妮醫師表示,除了有家族史的病患應該定期篩檢外,其他族群如高血壓和心血管疾病患者、體重過重、血脂異常、有妊娠糖尿病病史的婦女也要預防高血糖,巫慶仁醫師也提醒,常喝酒、喝飲料不減糖都是罹患糖尿病的潛在危險群。體重偏重、有家族史但還沒有出現症狀的民眾也要記得定期篩檢。目前政府提供每3年一次的成人健檢,民眾可以好好利用。巫慶仁醫師指出,人到了40幾歲以後,會陸續產生代謝問題,國民健康署提供40到64歲每3年1次,65歲以上每年1次成人健檢,成人健檢可看出潛在的問題,千萬不要忽略。

醫訊/打擊惡視力──樂齡族常見的眼部疾病

醫訊/打擊惡視力──樂齡族常見的眼部疾病#視力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行動裝置高度使用的情況之下,罹患青光眼的病人年紀越來越低,高度用眼不但讓眼睛喪失休息時間,也使得視力一去不復返,很可能突然轉變為青光眼而不自知。本次講座將由眼科醫師張珮瑤介紹此種疾病該注意的地方,及如何藉由調整生活習慣避開眼睛功能下降的機會。講座內容豐富,歡迎踴躍參加!名稱:打擊惡視力──樂齡族常見的眼部疾病時間:106年3月20、21、24日(一、二、五)上午10:00-10:30地點:亞東醫院北棟一樓思源一廳(新北市板橋區南雅南路二段21號)洽詢:02-8966-7000轉1235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