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病

講座/慢性病人過年健康吃

講座/慢性病人過年健康吃#慢性病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農曆過年要到了,大多數人終於可以暫時卸下辛勞,悠閒休年假,與親朋好友聚聚,其中當然免不了吃吃喝喝。卻因吃得豐盛、動得少,短短幾天佳節,增加身體負擔以及慢性病的危害。有鑑於此,亞東醫院將於2月7日(三)舉辦營養科講座,由營養師欒家菁主講「慢性病人過年健康吃」,此場團衛將介紹藉由生活細節調整年節飲食,讓慢性病人過年吃得無負擔。歡迎有興趣的民眾踴躍參加!(活動內容、時間、地點辦法等以主辦單位最新訊息為準,因此參加本活動前請先洽詢主辦單位再做確認,以免臨時異動或取消。)名稱:慢性病人過年健康吃時間:107年2月7日(三)15:00-15:30地點:亞東醫院北棟一樓思源一廳(新北市板橋區南雅南路二段21號)洽詢:02-8966-7000轉1305或2046

50歲以上慢性病患 流感重症高危險群

50歲以上慢性病患 流感重症高危險群#慢性病

(優活健康網記者林奐妤/綜合報導)新北市衛生局監測資料顯示,上週新北市因類流感症狀至門急診就診總人次已超過1萬7千人次,明顯高於去年同期7,352人。本週逢入冬以來首波冷氣團南下,加上近期流感疫情攀升,民眾如出現發燒、合併咳嗽等類流感症狀,請速戴口罩至診所就醫,並在家休養至症狀解除。流感併發重症病例 9成未接種疫苗新北市衛生局疾病管制科許玉芬科長表示,上週因類流感症狀至急診就診百分比為13.43%,顯示流感已進入流行期,預期就診人次將持續上升。目前公費流感疫苗只剩不到2萬劑,50歲以上及高風險慢性病人應儘速接種。自106年10月1日起迄今,新北市共累計25例流感併發重症病例,其中近8成為50歲以上且併有慢性疾病民眾,都是感染流感病毒後、容易引起併發重症的高風險族群,且重症中9成亦無接種疫苗。施打疫苗、養成手部衛生習慣衛生局強調,預防流感除了接種疫苗外,平日即應做好手部衛生,有呼吸道症狀應戴口罩、儘速就醫;生病時落實在家休息,待痊癒後再上班、上課,避免病毒傳播造成疫情擴大。出現流感症狀內48小時服用流感抗病毒藥劑效果最好,如出現發燒、咳嗽、肌肉痠痛等類流感症狀,可至新北市公費流感抗病毒藥劑合約院所就醫,依醫師指示服藥。相關資訊可至新北市衛生局網站流感防治專區或新北市流感疫苗暨抗病毒藥劑合約院所動態查詢系統www.flumap.ntpc.gov.tw 查詢,或撥打新北市衛生局02-22586923或各區衛生所洽詢。

注意!慢性病患者 流感重症高危險群

注意!慢性病患者 流感重症高危險群#慢性病

(優活健康網記者林奐妤/綜合報導)50幾歲的陳先生不知道自己有慢性疾病,發燒、咳嗽、喘數天,掛急診才發現肺炎、糖尿病酮酸中毒以及急性腎損傷。接受插管入住加護病房,檢驗才知道是流感併發多種細菌及黴菌肺炎,變成呼吸窘迫症候群。陳先生完全沒有控制糖尿病,免疫力不佳,治療反應緩慢,治療1個半月才出院。流感併發症 肺炎、細菌感染、心肌炎成大醫院重症加護科醫師謝宗達說明,流感併發重症指出現類流感症狀後,2週內因併發症住進加護病房治療或死亡,常見併發症包括肺炎、侵襲性細菌感染、心肌炎、中樞神經併發症。台灣每1至2年就會發生流感大流行,流感併發重症死亡率約2成,也有一定比率會伴隨生活功能下降,是健康不可忽視的威脅。流感抗原快篩是常用的診斷工具,但仍會漏掉3成的重症病人。症狀典型、有接觸史、處於流行期間的重症病人,可能需要先當作流感治療,再進行更精確的檢驗。加護病房的病人常無法清楚或確切描述症狀,需要家人或照顧者細心觀察提供資訊,協助醫療團隊釐清疾病的症狀病程。對抗流感重症 家屬陪伴很重要病人在加護病房與流感重症奮戰時,有時因腦部受到病毒或其他器官受損影響,出現躁動或意識混亂。此時家屬陪伴能安定病人情緒,協助理解插管病人的生心理需求。緩解病人不適,減少使用鎮靜藥物鼓勵病人復健,減少中長期後遺症。如果病人意識不清,家屬需要替病人做出醫療決策,安排後續照顧。謝宗達醫師表示,流感併發重症的成年人幾乎都有慢性疾病,有慢性病的人應注意流感疫情,更要接種流感疫苗、做好手部衛生及個人防護,流行期減少公共場所活動。部份慢性疾病本身的嚴重程度,常是流感重症病人是否能撐過危險期關鍵,如果平時及早發現慢性病並遵循醫囑控制,能增加戰勝流感重症的機會。

貼貼布也有技巧?5撇步有效解除慢性痛

貼貼布也有技巧?5撇步有效解除慢性痛#慢性病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綜合報導)「痛哪裡就貼哪裡」超過95%的民眾,每年會有肌肉骨骼痠痛的經驗,你曾有疼痛難耐的經驗嗎?有些人會自行使用貼布疼痛藥膏、噴霧劑來緩解不適感,但這些解痛方法,真的安全嗎?姿勢不良、神經敏感都可能是造成痠痛的原因國泰綜合醫院復健科主任塗雅雯表示,除了沒有運動、長時間過度使用、肌肉疲勞、姿勢不正確、神經壓迫易造成肌肉關節疼痛外,交感神經障礙也會產生過度的反應,形成慢性疼痛。對於不同的原因引發的疼痛,治療方式和使用藥物都不一樣,使用藥物治療前最好先了解造成痠痛的成因。塗雅雯主任表示,約60%到70%的人,一生中會經歷慢性疼痛,而多重慢性疾病、焦慮、女性、就診意識不強者,更是好發族群。遠離副作用 痠痛貼布5撇步快記下來如果確定有發炎反應,建議選購含有消炎止痛成分的貼布,好處是腸胃不適、水腫等副作用較低。使用貼布要注意容易發生皮膚局部瘙癢、過敏、紅腫,甚至潰爛等副作用。以下「用對痠痛貼布5撇步」,提供民眾參考:1) 確定疼痛來源與病因,不同成分的貼布有不同的效果,對於太深的部位通常治療效果有限。2) 使用貼布治療超過一星期仍然沒有效果,就應該找醫師診治。3) 儘量避免大面積或多塊同時使用,以免造成肝腎的負擔與腸胃症狀。4) 同一片貼布最佳約3到4小時,不宜貼超過6小時,以免造成皮膚過敏等症狀。5) 若有開放性傷口也不建議使用。認清疼痛主因就不會有痠痛的迷思塗雅雯主任表示,沒有運動、長時間過度使用、姿勢不正確、神經壓迫等因素造成肌肉關節疼痛時,使用貼布改善的效果很有限。清楚認識疼痛原因後,就不易再有「痛哪裡、貼哪裡」的迷思了。

研究:膽固醇藥物能降21%截肢風險

研究:膽固醇藥物能降21%截肢風險#慢性病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綜合報導)根據統計,國人每1,000位糖尿病患者中,就有13位患有糖尿病足,有7位需要截肢。糖友因為失控的血糖,使得傷口不容易痊癒,即便傷口好了,也不容易好全,只要出現一點小小傷口又沒有加以注意,就容易導致潰瘍。糖尿病及其併發症不但影響國人健康,更容易造成龐大的醫療負擔。使用降膽固醇藥物能降21%截肢風險為降低糖尿病足患者截肢的風險,臺北市立聯合醫院和平婦幼院區腎臟內科主治醫師陳永泰與國立陽明大學研究團隊利用台灣健保資料庫共同研究,12年期間追蹤69,332位糖尿病足患者,發現未使用降膽固醇藥物或使用其他總類的降膽固醇藥物相比,使用使它汀類(statin)降膽固醇藥物,能夠減少21%的截肢風險及減少25%的死亡率。陳永泰醫師表示,使它汀類降膽固醇藥物能夠降低膽固醇,是糖尿病患常用藥物。根據之前動物研究顯示,使它汀類藥物能夠藉由抗發炎的效果,改善周邊血管動脈的內皮細胞功能,改善周邊血管硬化。定期量血糖、血壓是減少糖尿病併發症的好方法該研究則是發現使它汀類降膽固醇藥物在糖尿病足患者上,能夠減少病患截肢的風險,而這樣的效果是其他降膽固醇藥物所沒有的。陳永泰提醒,糖尿病患者應定時就醫,諮詢專科醫師意見,定期測量血糖及血壓,定時服用藥物,控制飲食及規律運動仍是減少糖尿病併發症及死亡的不二法門。

活動/成人減重班開跑 健康管理有一套

活動/成人減重班開跑 健康管理有一套#慢性病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邁入秋季的同時,那些堆積已久的脂肪是否讓你(妳)感到困擾呢?肥胖容易導致慢性疾病及癌症的發生,研究顯示,只要減重有成,各項慢性疾病的發生率便可大幅降低。臺南醫院減重班行之有年,今年叫好又叫座的專利運動手環(iNCKU system)廣受好評,配合智慧型手機,結合現代科技,使減重融入e生活,隨時掌握自我健康體重管理,減重~so easy!如果你(妳)有健康風險或對自己的體態不滿意,歡迎親身體驗。秋季減重班即將於9月1日起,每週五下午2:00~4:00開班授課。我們擁有堅強的陣容,由營養師團隊精心設計一系列課程,與學員共同規劃合理的減重計畫、運用各種生活技巧及小組的減重經驗交流分享,並熱烈邀請復健科醫師授課,由取得皮拉提斯國際證照的物理治療師、韻律老師帶領學員運動,讓學員將運動習慣融入生活中,4個月下來相信您也會成為自己健康減重的小小管理師。名稱:秋季成人減重班時間:9月1日起,每週五14:00~16:00地點:台南市中西區中山路125號洽詢:衛生福利部臺南醫院營養科06-2200055轉7201 

講座/您的體重過重嗎?談健康減肥

講座/您的體重過重嗎?談健康減肥#慢性病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台灣肥胖人口比例逐年增加,而肥胖者亦容易罹患許多慢性疾病如:癌症、腦血管疾病、心臟疾病、糖尿病、高血壓性疾病等。為了落實國人的健康減肥以及調整飲食的觀念,在本次團體衛教將由吳詠如營養師介紹肥胖的判定標準介紹,進而分析台灣常見各減重方式的優缺點,讓民眾能健康減肥。名稱:您的體重過重嗎?談健康減肥時間:106年8月25日 星期(五) 10:00-10:30地點:亞東醫院北棟一樓思源一廳(新北市板橋區南雅南路二段21號)洽詢:02-8966-7000轉1305或2046

降低麻醉風險 麻醉必知4件事!

降低麻醉風險 麻醉必知4件事!#慢性病

(優活健康網編輯部/綜合整理)不論是哪種技術的麻醉,都有其潛在危險性,無法保證受術者在手術中不會任何變化,如果患者本身有慢性疾病,像是心血管疾病、肺功能不佳等或其他先天性的條件不夠理想等,其手術時的風險自然偏高。麻醉評估攸關手術風險 6件事記得告訴醫師所以,麻醉前評估是一個非常重要的步驟,為了將危險降至最低,麻醉前醫師必須根據患者各方面的生理狀況、慢性疾病、心電圖、抽血報告及手術方式來決定最合適的麻醉方式。麻醉有其風險,在醫師進行諮詢時,務必要誠實告知以下資訊:1) 自身病史、家族病史。2) 正在服用藥物、保健藥品。3) 是否有抽菸、喝酒習慣。4) 有無過敏物。5) 是否有麻醉藥物過敏的經驗。6) 是否有麻醉經驗,當時有無產生副作用。如何降低麻醉藥物過敏機率?會不會對麻醉藥物過敏這個問題,患者一定比醫師更了解,所以手術前,患者一定要跟麻醉醫師詳細說明自己曾對哪些藥物或食物過敏,麻醉醫師也會詢問患者有無過敏經驗,在了解患者過敏的程度後,醫師必須100%確定不能使用該項會引起過敏的藥物。且為了降低對麻醉藥物的過敏機率,手術前可注射抗過敏的藥物,以避免過敏的發生。麻醉後的4個小提醒1) 手術完後要在病房等待麻藥退去/若患者感到疼痛,可請醫師給予藥物協助止痛,醫師會在術後提供「術後注意事項清單」,為降低麻醉風險,務必遵照醫囑進行。2) 患者不宜自行開車返家/全身麻醉的麻藥消退時間及用藥量,會因個人體質而出現差異,一般約需3~8小時;麻藥消退後,仍不宜自行開車、騎車,應由親友陪同返家。           3) 術後1週勿從事危險或劇烈活動/手術後的1星期內,請不要從事危險性高或較劇烈的活動,如攀岩、游泳、水上活動,最好能多休息。     4) 完全恢復期間勿進行重大決定/在完全恢復期間,不要簽定契約,或進行重大買賣等有關法律的行為,因頭腦還會有點昏沉現象,可能影響判斷。(本文摘自/比美更重要的事/世茂出版)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