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明吃的都跟以前一樣,不少民眾卻發現褲子越來越緊,體重計數字只升不降,該怎麼辦?營養師程涵宇提醒,研究發現在中年以後,一般人每年約會增加0.5~1公斤,雖然這個數據看起來很無害,可是如果算成10年來看,相當於額外增加5~10公斤!
明明吃的都跟以前一樣,不少民眾卻發現褲子越來越緊,體重計數字只升不降,該怎麼辦?營養師程涵宇提醒,研究發現在中年以後,一般人每年約會增加0.5~1公斤,雖然這個數據看起來很無害,可是如果算成10年來看,相當於額外增加5~10公斤!
最新研究證實,過量攝取高脂肪食物不但會造成肥胖問題,還可能對你的大腦造成嚴重破壞,提高阿茲海默症及憂鬱症的可能。
這兩年的疫情,我想,大多數的我們應該把注意力放在避免接觸、選擇要打哪一種疫苗,或是確診後該如何照顧自己或是親人,但有一件事情卻悄悄的影響我們的身體健康——新冠肥胖。問題不只是體重增加而已,肥胖更是許多慢性疾病的起點,像是高血壓、高血糖、高血脂、動脈粥樣化、第二型糖尿病,當然,也包括走沒幾步路就會覺得累與喘。
一對中年夫妻來看診,李先生滿臉憂愁、太太則是精神萎靡。李太太自述約4年前開始感到焦慮、心悸胸悶、喘不過氣、頭暈、噁心,後來覺得身體熱熱的,尤其是手心腳心特別明顯,精神疲憊卻又焦慮不安,想睡又睡不著。雖先生陪著她到處看病,也吃了很多腸胃藥、心臟藥、鎮靜劑,但是改善並不明顯。
「學長,我這邊有一個多囊性卵巢症候群的case,我有轉介她過去你那邊減重,不知道她後續?」一位對病人也很親切的婦產科醫師學妹有次丟訊息給我。 醫學上迄今依然有很多待解的謎,除了癌症、「多囊性卵巢症候群」(polycystic ovary syndrome,PCOS) 也是其中著名一種。雖然我們好像知道了一些事,但是關於這個症候群的名稱、診斷標準、發生原因與治療方式,目前都沒有定論。雖然不同國家醫療單位也有推出「治療指引」,但仍然沒有一個適用每個案例確切的治療藥物跟劑量。婦產科等專家醫師也清項建議症狀控制、與此症狀和平共處。 這篇文章主要說明,PCOS會造成體重增加的原因跟有這種困擾的族群可以為自己做些什麼? 多囊性卵巢的成因 大學的時候同班同學曾經有一位有這樣的診斷(那時候我們班同學120人,女生約40人),進入職場後發現周邊這樣的比例與診斷有增加,按論文統計約6%到20% 。這引起我的好奇。為什麼好像PCOS的族群似乎有增加?跟飲食習慣有關係嗎?我開始查找近期一些論文。 2020年一份論文發現,[1]如果用高精緻碳水化合物餵食雌老鼠、雌老鼠會產生類似我們PCOS的一些臨床特徵。所以飲食有可能誘發PCOS?為什麼呢?2018年著名《自然評論內分泌學期刊》(Nature Review Endocrinology)彙整如下:[2]PCOS是一個臨床上綜合一些特徵後排除其他可能致病因素的診斷。 目前認為主要有3個主要特徵: 過多雄性素hyperandrogenism(痘痘、多毛症、脫髮、以及脂漏性皮膚) 排卵功能的不正常 卵巢型態的改變 這些特徵不一定都會發生,也有3個主要特徵都有、也有只含其中2個。典型的PCOS就是合併有上面1.2.這兩點主要特徵,也是比較屬於高風險代謝症候群跟心血管風險的族群。 過多的雄性素會讓一些女性的讓腹部的內臟脂肪增加(體重過重),而內臟脂肪細胞增加也會造成體內胰島素的阻抗,讓身體細胞對胰島素的反應變差。所以會造成過多胰島素的分泌來分解我們攝取的碳水化合物、同時增加脂肪儲存。這樣的機制形成交互影響的惡性循環。 兩派論文在討論「過多雄性素」以及「胰島素抗性」,哪個是導致PCOS產生的主因各有支持者,目前主流還是傾向於女性體內有著過多的雄性素。但是過多的雄性素從哪裡來?因為要找到原因才能對症下藥。 演化、多重基因遺傳、環境賀爾蒙多種原因都有可能造成過多雄性素生成,這也是醫學上沒有辦法完治PCOS的原因。不過在2017「 Western-style diet, sex steroids and metabolism 」(西方飲食、性類固醇與新陳代謝)這篇論文統整發現,[3]高碳水化合物或者高油脂的西方飲食,在男性會減少雄性素、在女性則會產生過多雄性素的症狀。 雖然目前這個論點不是每一位減重、婦產科相關等PCOS專業醫師都認定是主要原因,但如果自己是PCOS而且體重過重的族群,也請檢視看看本身生活當中碳水化合物出現的比例、可以跟減重門診醫師與營養師討論是否有過量情形。 治療方式 多份論文肯定飲食、以及運動、維持合理體重對PCOS族群症狀的幫助。藥物的部分則是分別按照「過量的雄性素」、「胰島素阻抗與肥胖」、跟「排卵過少」3部分處理。 含有天然或者抗雄性素黃體制劑(progestin)的口服避孕藥、雄性賀爾蒙抑制劑:cyproterone acetate、 spironolactone、flutamide、5 alpha-reductase inhibitors等都有建議可以考慮用在「過量雄性素」的症狀。 減重藥物、縮胃手術、metformin有比較多論文肯定用於胰島素阻抗與肥胖的case,而thiazolidinediones、 berberine、[4]inositol(肌醇)與較新的incretin(腸泌素)效果仍在討論當中。但目前有幾篇論文推薦[5] Myo肌醇跟DCI手作肌醇 40 : 1 的配比。 至於在排卵不正常這部分,除了口服避孕藥等黃體制劑的補充之外,子宮內避孕器也可以考慮。Metformin也可能對預防卵巢過度刺激症候群有幫助。 PCOS臨床表現多元,只是如果同時有PCOS以及體重過重的族群,之後產生新陳代謝症候群跟心血管疾病的風險較高。建議除了自己可以做到的部分之外,也尋求婦產科醫師還有減重醫師專業上共同協助來幫助自己找回健康與平衡。 (作者為雅得麗生活診所院長黃彥皓)
端午節就是要吃粽子!但應景美食熱量高,尤其對於有慢性疾病及三高患者更是一大負擔,想要享受美食又怕胖,粽子該怎麼吃才能兼顧健康呢?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阿強今年13歲就讀國中2年級,體格相當健壯,平日3餐飲食也都很正常,因父親每年都接受公司安排的健康檢查,父親就帶著阿強一起到醫院接受健康檢查,經詳細檢查後,居然發現有脂肪肝症狀,經醫療團隊評估後協助飲食調理,並接受定期追蹤檢查,以避免衍生相關肝臟疾病。飲食西化易使體重過重導致脂肪肝嘉義長庚醫院兒科主任沈俊明表示,「脂肪肝」是肥胖常見的合併症,過去常被認為是大人才有的肝臟問題,但是在西化飲食習慣如速食、油炸食物、手搖杯飲等影響後,兒童肥胖逐漸盛行。國內學齡兒童約每4人就有1人體重過重,其中有5成以上的人容易有脂肪肝,除了肥胖外,脂肪肝也與高血糖、胰島素阻抗、高血脂有關,脂肪肝因此成為不可忽略的健康問題,台灣兒童脂肪肝盛行率高達14%,等同每7位兒童就有1位脂肪肝症狀。脂肪肝惡化,恐出現肝硬化症狀沈俊明進一步指出,脂肪肝疾病初期不會有明顯不適,但是隨著脂肪肝惡化成肝硬化,可能會出現食慾不振、疲勞、腹痛、腹脹等症狀,嚴重會導致腹水、意識混亂、甚至引起休克死亡。脂肪肝必須要靠肝臟超音波檢查與肝功能檢測來篩檢,因此當孩童體重過重且有脂肪肝時,應儘早就醫治療,透過飲食控制、運動與減重,持續3到12個月後,才能有效改善肝功能與組織學變化,並可減輕脂肪肝的影響。嘉義長庚醫院健康檢查中心主任董水義表示,兒童的生理結構及疾病型態與大人不盡相同,特別是體質、免疫力等各方面的發育均未臻成熟,家長除了提供完善的生活條件、適當的營養運動狀況外,更應關注兒童的生長狀況。目前國民健康署已提供未滿7歲兒童免費健康檢查,針對生長與發展等評估檢查,讓爸媽及早知道兒童狀況並提早治療,協助父母解決寶貝在生長發育上的問題,並為孩子身心健康把關。(文章授權提供/健康醫療網)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輔酵素Q10,英文寫作Coenzyme Q10(簡稱CoQ10),算是保健食品裡常見的成分,十多年前曾經大流行過一陣子,後來則成為各種保健食品配方的一員;只是,常常看到它的你,知道這個成分在人體能發揮什麼作用嗎?是必需營養素嗎? 一起來認識它吧!粒線體產能、細胞抗氧化都需要輔酵素Q10 Coenzyme Q10是一種脂溶性的抗氧化劑,動物細胞能自行合成,普遍存在各種細胞裡,不過不同物種的結構可能會不太一樣,可能是Q6、Q7……Q10,具體的化學結構長哪樣,我們不在這裡聊,你只要知道人類的是Q10。它在人體內有2大作用,一個是在粒線體膜裡,幫助它產生能量,並順便清除掉一些產能過程中跑出來的自由基;另一個作用,則是在粒線體之外,像是細胞膜或是脂蛋白裡,發揮抗氧化的作用,這些位置的脂質過氧化。有3種型態––––完全氧化型、半氧化型與完全還原型Q10跟體內其他抗氧化分子有點不一樣,像是維生素C或維生素E,就只有氧化型與還原型;而Q10則是多「半氧化型」的型態,也就是說人體內CoQ10的量有多少,其實是完全氧化型(Ubiquinone)、半氧化型(Ubisemiquinone)與完全還原型(Ubiquinol)3種的總和。市面上的保健食品,如果沒有特別強調的話,添加的CoQ10八成會是完全氧化型,而有部分的產品會特別強調自己是「還原型CoQ10」,兩兩之間可以彼此轉換,完全氧化型能直接恢復成完全還原型,也就是有抗氧化能力的型態,這個過程會可以透過一種含有「硒」的酵素協助進行,也因為這層關係,有些保健品會把含有硒添加到CoQ10的配方裡 。但問題來了,既然有不同的型態,那就會有人問,吃哪種會比較好?從相關的臨床研究來看,還原型的似乎較能有效的增加體內CoQ10的濃度。不是必需營養,但20歲開始走下坡少了CoQ10,全身細胞裡面的粒線體就沒辦法好好的運作產能,細胞膜或是脂蛋白質難以對抗氧化壓力,看起來似乎是個責任重大的成分,想必應該是身體必需的營養素才是。不過很遺憾,它在營養素的地位不像維生素與礦物質那樣,是人體一定要從外界攝取補充的成分,因為,我們的細胞能自己合成出這個分子來。也能隨時自己做出來用,就算它在人體內有很重要的角色,但也不用太過於擔心……對吧!請看下圖,這張圖是人的心、肝與腎,3個器官裡CoQ10在不同年齡時的濃度,挑器官分析是因為器官的含量比較高,3個器官的含量都在20歲時達到高峰,接下來就逐年衰退,直到80歲的時候,含量只有全盛時期的一半,於是開始有研究者去探究體內CoQ10的量跟老化,以及老化相關疾病之間的關係。 服用藥物、慢性發炎與慢性疾病也會減少體內的CoQ10除了隨著年紀增加,人體合成CoQ10的能力會下降,服用某些藥物也會促使體內的CoQ10量減少。Statin類藥物,是很常見的降血脂藥物,它能抑制合成膽固醇過程中的重要酵素反應,只是很巧的是,用來合成膽固醇與一部分CoQ10的原料就來自於這個過程;雖說服用藥物抑制了膽固醇合成,但也順便影響了CoQ10的合成。前面有提到CoQ10能保護脂蛋白避免過氧化,例如低密度脂蛋白(LDL)和高密度脂蛋白(HDL),被氧化的LDL是動脈硬化的指標之一;長期服用這類藥物的人,可能有補充CoQ10的需要,以降低動脈粥樣化的風險。還有,用來治療骨質疏鬆症的雙磷酸鹽類藥物也會抑制體內CoQ10的合成,如果有接受骨質疏鬆症藥物治療的人,身上常常肌肉痛,或感到身體不舒服的話,那麼可能是體內缺乏CoQ10的跡象。從一開始的介紹,我們可以知道體內缺少CoQ10的話,會影響粒線體能量的產生,還有抗氧化能力,而從這其實會延伸出許多身體方面的問題,例如疲勞、身體活動不靈活、肌肉疼痛…等,那麼如果補充了,會帶來哪些變化呢?補充CoQ10有什麼幫助?有關補充CoQ10能有什麼效果的研究很多,底下列出證據比較充分的結果,其中標粗體的是補充後,效果比較明顯的項目,其他則是有些微的幫助: 降低脂質過氧化 抗氧化酵素特性 改善血流 改善血壓 改善血管內皮功能 有心臟問題者的運動能力 運動引起的氧化 抗疲勞 降低一般氧化作用 改善HbA1c(糖化血色素,可用來判斷3個月內的血糖控制情形)既然自己的身體產量不足,那就用吃的吧!輔酵素Q10 的食物來源既然Q10是粒線體產生能量必需要的輔酵素,那麼其他生物有,也是很合理的事情,那麼在日常飲食當中,能吃到多少呢? 有研究調查了一些常見的食物,從下表的資料,可以發現內臟類的含量較高,肉與油脂其次;不過這只是單看食物本身,如果再加上實際攝取量的話,從油脂吃到的量就不多了。以大豆油為例,每公斤含有53.8到279毫克,抓一餐用了10公克的大豆油,不考慮耗損,我們能吃到0.538到2.79毫克;整體來說,按照一般常人的食量,如果某一餐有吃到CoQ10含量比較豐富的食材,那麼一餐能吃到的CoQ10到10毫克就算是多的了。而這也是為什麼在保健食品的產品裡,有它發揮的空間。什麼時候吃?飯後還是空腹?有沒有副作用?由於從食物獲取CoQ10的效率並不是很好,因此就有從補充食品取得的需求,不過台灣因為法規限制每天CoQ10的上限攝取量是30毫克,我們在市場上,買到的產品,劑量最高就是到30毫克,且上面會標示「15歲以下小孩、懷孕或哺乳期間婦女及服用抗凝血藥品(warfarin)之病患,不宜食用」的警語。CoQ10是脂溶性的成分,因此建議隨餐或飯後食用,而這餐最好是搭著好油一起,避免空腹吃;還有一點,維生素E會影響它的吸收,因此避免同時補充,或是一起作成配方。至於副作用方面,由於台灣法規已經訂了一個攝取上限,因此按照包裝上的指示服用,基本上安全,但如果自己目前有服用一些藥物,或者身體處在某些疾病,那麼建議與你的醫師討論。(文章授權提供/安永生活誌,原文為:年過20 體內輔酵素Q10走下坡?老化、慢性病與肥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