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肥胖

天氣濕熱易水腫 中醫:注意早餐質量

天氣濕熱易水腫 中醫:注意早餐質量#肥胖

(優活健康網記者林奐妤/綜合報導)早上烈日加上午後大雨,週遭空氣悶熱又潮濕。六月芒種後,天氣持續升溫,濕氣越來越重。時下男女老少容易出現多種症狀,如晨起倦怠、頭易昏沉、皮肉鬆軟或四肢重墜感及關節酸痛等;程度明顯一點,就會有腸胃症狀發生,如腹悶氣脹、食慾差伴有反胃、排便稀軟或黏膩等。長久下來,身體變成濕氣重的體質,就容易水腫跟發胖,成為現代男女老少的通病。改善濕性體質下半身肥胖 中藥常用白朮等4中藥臺北市立聯合醫院林森中醫昆明院區針灸科醫師趙品諭說明,中醫觀點因濕邪外侵或內生影響,脾胃的運化功能失常,脾胃虛損,導致水腫跟肥胖。這種體質,容易小腹凸及臀、大腿腫胖情形,尤其小腿粗大,嚴重時會按壓有凹窩出現,是由於濕性趨下的關係。如何面對濕氣導致身體轉變成濕性體質,發生的下半身肥胖呢?中醫稱為「脾虛濕困」,處理方式為「健脾益氣、滲濕利水」。中藥可以使用白朮來健脾益氣或茯苓來淡滲利濕,另外加入黃耆補氣利水消腫,川芎活血行氣、澤瀉利水瀉熱、麥芽行氣消食等。早上7至11時脾胃經絡運行 早餐很重要趙品諭醫師提醒,預防勝於治療,平常生活飲食跟運動更顯重要。飲食建議除了注意營養均衡,食材應以高纖與蛋白質為多,碳水化合物與高脂肪則較少,口味清淡,食用過程中宜細嚼慢嚥,飯後應該靜慮。不管坐或行都要放空,減少接觸影音或3C產品,避免干擾氣血在脾胃運作。進食應看重早上7點到11點這段期間,中醫理論上是脾胃經絡運行時,早餐是三餐重點,應質好、量夠。又脾主肌肉,運動建議多鍛鍊下半身肌群,加強肌肉收縮,促進氣血循環,由外影響臟腑,強健脾胃功能,如進行慢跑、單車、游泳等。若沒有足夠時間進行較大活動,可以進行健身運動如深蹲、橋式、棒式等,或是性活動身體的瑜珈幫助經絡的展延。希望運動或活動至少一週3次以上,每次30分鐘,長期實施獲得健康效益。

熬夜是肥胖捷徑!「飢餓素」增多促食慾

熬夜是肥胖捷徑!「飢餓素」增多促食慾#肥胖

(優活健康網記者林奐妤/編輯整理)不論男女,到了某個年齡,都會很在意自己身體是否有多餘的脂肪。雖然有很多人都認為「中年發福」理所當然,但是肥胖除了影響外貌之外,更是無數生活習慣病(註)的致病原因,因此肥胖問題需要大家重視。想要減肥,一般人都認為最好的方法就是少吃多動。但是根據近年來的研究顯示,只有少吃多動是無法消除一身的脂肪,因為睡眠不足也是導致肥胖的重大因素之一。熬夜身體機能降低 更容易肥胖或許很多人都以為只要不睡覺,讓自己活動的時間越長,所消耗的卡路里就會越多,也就越能夠瘦身。事實上,這是一個天大的誤解,熬夜其實是通往肥胖的最短距離。因為熬夜,睡眠品質好不了,身體機能會因此降低、精神恍惚,全身懶洋洋的、感覺沉重。而且,有許多人就是認為運動麻煩,而情願減少自己的活動量,但如此一來,會造成身體的熱量無法完全被消耗,進而囤積在身上、成為脂肪;脂肪一增加,體重就會變重,體重一重就會更不想動,而讓我們陷入肥胖的漩渦裡。年紀增加、生長激素分泌減少 脂肪更易堆積此外,睡眠不足或熬夜會讓生長激素停止分泌,使得免疫力下降,進而讓身體對抗疾病的抵抗力衰退。事實上,生長激素也具有分解脂肪的作用,只要在睡眠期間正常分泌生長激素,就可以讓身體,處在易於燃燒脂肪的狀態。而怎麼吃都不會胖的年輕人,就是因為他們的生長激素分泌旺盛,而許多人會感覺到隨著年齡增加,就算自己吃的不多,也無法甩開滿身的脂肪。原因之一,就是生長激素的分泌量減少。明明已經到了生長激素減少分泌、脂肪容易堆積的年紀,如果晚上繼續熬夜,抑制生長激素的分泌,在脂肪無法分解及代謝的情況下,當然只會讓自己筆直的走向肥胖。飢餓素分泌增加 讓人想吃富含油脂的食物更可怕的是,一旦睡眠不足,另一種壓力荷爾蒙會增加分泌──飢餓素(ghrelin),這種荷爾蒙會增強空腹感、促進食慾,讓人想吃富含油脂的食物。根據研究報告顯示,如果將睡眠時間限制為四小時,短短兩天之後,飢餓素的分泌量,就會增加至28%。而且,隨著飢餓素的分泌增加、空腹感增強,具有抑制食慾、促進代謝功能的瘦體素(leptin,又名肥胖荷爾蒙),還會跟著減少18%。很多人一熬夜或是晚睡,就會想吃拉麵等富含油脂的食物,就是因為飢餓素增加、瘦體素減少。也就是說,熬夜或睡不夠會讓我們更懶得動,並且減少生長激素及瘦體素分泌、增加飢餓素分泌,人就會踏上通往肥胖的最短路徑。所以,一般人都以為的「醒著會消耗熱量」,其實是錯誤觀念,事實上,晚上12點之前不就寢,我們的身體反而會囤積脂肪。隨著脂肪的增加,就很容易罹患糖尿病、高血脂、動脈硬化等各種重大疾病。*註:生活習慣病是指因不良的生活習慣,所產生的慢性病,由日本國寶醫師日野原重明提倡,將慢性病正名為生活習慣病。(本文摘自/修復身體的黃金7小時:養顏瘦身 × 提升免疫力 × 自癒百病,拯救上萬人的名醫教你日日好眠,擺脫所有文明病!/大是文化)

台灣肥胖比例高 減肥藥知多少?

台灣肥胖比例高 減肥藥知多少?#肥胖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女性永遠在追求更好的身型,減重之路總是永無止境的循環;對於新手媽媽來說,在生完孩子後體重常常不見減少,甚至坐完月子,身上掛的脂肪仍如影隨形。一名開心迎接二寶的年輕媽媽,接連生完兩胎後,體重飆升至62.5公斤,看到自己走樣的身材,覺得已回不去少女時代的風采,信心全失;無意間發現「減重配對321」的資訊,因而下定決心一定要瘦下來,於是報名參加減重班,短短三個月的時間,體重掉了8公斤,腰圍也小了5吋,成功回到產前的曼妙身材,老公見狀眼睛為之一亮,直呼「我又戀愛了!」。產後肥胖解析:脂肪囤積+孕期前後補太兇小兒科開業醫師柯盈賢指出,根據國民健康署統計,台灣男性每兩位就有一位是「腹翁」,每三位女性就有一位「腹婆」,肥胖比例相當高!其中產後肥胖是大多數婦女所面臨的困擾,甚至是夢魘。在懷孕期間,由於母體為了承受懷孕和生產,皮下脂肪會急速膨脹來避免外力衝擊,因此脂肪容易囤積於此;而產後肥胖造成的主因,則是許多孕媽咪想給肚子裡的寶寶足夠的營養,一人吃兩人補,卻沒想到胖到自己,再加上華人習俗產後需坐月子補身,沒想到「補」太兇,反而讓媽媽也一起養胖起來。「少吃多動」減重太困難 慎選合法藥物安心瘦減重的方法不外乎「少吃多動」的原則,但對於忙碌的現代人來說,要找出時間「動起來」可能難上加難,因此不少人都希望能夠藉由外力,來助減重一臂之力。對此,柯盈賢醫師表示,市售的減重偏方百百種,但實際上台灣合法的減重藥僅兩種,第一種是羅氏鮮(Orlistat),它可以減少腸道脂肪酶的活性,約有三分之一吃下的脂肪不會被身體吸收,進而達到控制體重目的,但因有油屁、油便等副作用,造成生活上許多困擾,因此許多人會放棄使用。第二種則是睽違多年後獲得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FDA)核可,並於去年十月於台灣核准上市的「新一代標靶式」抑制食慾減重藥物沛麗婷(Lorcaserin),主要透過活化血清素受體,影響位於大腦下視丘的飽食中樞,達到增加飽足感、抑制食慾的作用,進而減少熱量攝取,達到降低體重的效果;而在使用上也不影響情緒及心臟血管,安全性高,對於有三高疾病的患者,也能夠發揮相當好的減重成效。專業醫療團隊 幫妳減重事半功倍柯盈賢醫師提醒,有心想減重的民眾,應尋求專業諮詢,透過醫師、藥師等專業醫療團隊的協助,採取最適當的減重方式,才能夠事半功倍,瘦的安全又健康

喝茶保健 三高、肥胖者可選這2種茶

喝茶保健 三高、肥胖者可選這2種茶#肥胖

(優活健康網記者林奐妤/編輯整理)我國的茶分為綠茶、紅茶、黃茶、白茶、青茶、黑茶六大類,每一種茶葉的茶性不同,功效也各異,要想通過喝茶預防疾病、養生保健,就必須對每種茶都要有所瞭解。青茶:生津潤喉防乾燥青茶也就是人們常說的烏龍茶,安溪鐵觀音、臺灣凍頂烏龍、武夷岩茶、武夷肉桂、永春佛手、大紅袍、鐵羅漢等都屬於烏龍茶。(註:台灣文山包種茶屬於清茶。)保健功效烏龍茶是半發酵茶,性質介於綠茶和紅茶之間,溫熱適中,不寒不熱,具有生津潤喉、清除體內積熱的功效,非常適宜在氣候乾燥的秋天飲用,可以緩解秋燥。適用族群 肥胖者:青茶在國外有「健美茶」「苗條茶」的美譽,有一定的助消化、利尿、消脂的作用,適合肥胖的人經常飲用。 三高族群:青茶含有維生素 E、維生素 C、茶多酚等多種成分,具有不錯的降血壓血脂、抗氧化等功效,適合高脂血症、高血壓、糖尿病等族群飲用。青茶還有抗血栓、抗癌等功效,也是老年人養生養心的首選。 更年期女性:不少更年期女性容易心煩氣躁,綠茶偏涼、紅茶過於溫補,青茶的性質介於兩者之間,比較平和,具有潤燥除煩、美容養顏等功效,非常適合更年期女性作為調理之用。黑茶:享譽國內外的益壽茶黑茶因成品茶的外觀呈黑色而得名,在我國已有上千年的歷史。最開始的時候,黑茶是邊區少數民族的重要飲品,例如以黑毛茶壓制而成的各種緊壓茶就是藏族、蒙古族和維吾爾族等少數民族日常生活的必需品,在一些地方更有「寧可三日無食,不可一日無茶」之說。黑茶家族中,最出名的就是普洱茶、茯磚茶。這類茶用較粗老的原料,經過發酵、發花等工藝製作而成。黑茶也因為特殊的加工工藝而擁有特殊的藥理功效,尤其是陳年的黑茶,越陳品質越好,功效也更加獨特,甚至能跟靈芝媲美。保健功效黑茶性質溫和,具有去膩化濕、輕身解毒等功效,對痰濕瘀滯、飲食過度等導致的肥胖、脂肪肝、腹脹、消化不良等有很好的效果。黑茶還有生熱暖胃的功效,冬天寒氣重,常喝黑茶可暖身祛寒,預防寒性腹瀉,改善手腳冰涼等症狀。適用族群 三高族群:黑茶可以調節人體內的糖代謝,軟化血管,降低血壓,提高身體免疫力。三高族群適量飲用黑茶,對控制血壓、血脂,穩定血糖是非常有益的。 肥胖者:經常飲用黑茶具有促進消化、排毒、消除脂肪的作用,尤其是普洱茶,減肥降脂功效更明顯,被稱為「窈窕茶」「瘦身茶」「消食茶」。 脾胃不好者:黑茶有一定的暖胃作用,因為脾胃虛寒而出現腹瀉、腹痛、消化不良、食欲不振等症狀的人適量飲用黑茶,有助於改善症狀。(本文摘自/養生茶療:中醫大師教你喝出平衡體質,防病袪病又養生/世茂出版)

銀髮族稍胖較長壽?營養充足可抗病

銀髮族稍胖較長壽?營養充足可抗病#肥胖

(優活健康網記者林奐妤/編輯整理)有一回參加壽宴,壽星100歲,每天早上還去公司上班,他的太太壽婆98歲,2個人身體都很好,壽星瘦,大約只有50公斤,壽婆胖,可能有70公斤,一胖一瘦站在台上,畫面很有喜感。不抽菸、不喝酒又愛運動兒子上台演講說:「父母長壽,是子女的福氣,父親自己賺錢,不必我奉養,我不能抱怨,只是父親個子小,當我與父親外出時,常被誤認是兄弟,更慘的是有人硬說我是哥哥,害我不得不去割眼袋!」台下一陣大笑。壽星致詞答謝時,則這麼告訴大家:「有許多人問我『長壽的祕訣』,我無法回答,因為我生活正常,不抽菸、不喝酒又愛運動,可是我太太生活不正常,抽菸、喝酒、打牌,而且不運動!更稀奇的是,我是瘦子,我太太是胖子,所以,我在這裡要以科學家的精神向大家報告,如果要知道老人胖好?還是瘦好?追蹤我們夫妻倆就知道了!」身體沒有儲備能源 容易有併發症言猶在耳,近日卻聽說老夫妻同時得到流感,演變成肺炎!太太住院幾天就恢復了,先生卻住進加護病房,使用呼吸器,折騰了2個月才出院,醫師的解釋是:丈夫瘦,膽固醇低,平常可能心血管負擔輕,對身體比較好,但罹患了肺炎,身體沒有儲備能源,容易有併發症。體重維持正常 避免新陳代謝症候群現代社會營養過剩,大家每天得到的都是關於「減肥」的訊息,但是,高齡醫學專家提出了「高齡的肥胖矛盾」說法,建議一般人的體重應該維持正常,避免三高引發的新陳代謝症候群,減少心臟病、糖尿病與中風等疾病的風險。但是高齡者不可隨意減肥,體重稍微肥胖者(BMI值在23至25之間),死亡率較低,醫學上的解釋是:老年人身體虛弱,容易感染或生病,肥胖的人有本錢以對抗疾病,而體重過輕的人平常就營養失調,若稍有風吹草動,很容易被擊垮。高齡的人不須太忌口 稍微胖比較長壽有句俗諺說:「老人吃得下、睡得著,就是福氣!」年輕人怕胖,這也不敢吃,那也不能吃,像東坡肉、漢堡、冰淇淋等等美食,由於味美易嚼,是許多老人的最愛,但是子孫們常以膽固醇太高或影響血糖等理由制止,其實,高齡的人不須太忌口,吃得下盡量吃,稍微偏胖比較長壽!(本文摘自/不老的幸福──活得健康熱情不顯老/寶瓶文化出版)

高熱量養出胖小孩?鈣質不足也有關!

高熱量養出胖小孩?鈣質不足也有關!#肥胖

(優活健康網記者林奐妤/綜合報導)鮮乳喝不夠竟會導致又矮又胖?鈣不僅影響身高骨骼發育,若攝取不足更會增加脂肪合成!若再加上家長觀念認為順其自然就好,更可能讓孩童長期缺鈣。家長須讓孩子每天2份鮮乳補充鈣質。體內缺鈣 會促進脂肪合成根據世界肥胖聯盟調查,台灣兒童過重及肥胖率與33個國家相比,台灣女童排名第12名,男童排行第6名。台灣兒童過重是現今發育問題之一,過去多半認為與偏食、攝取高熱量食物或含糖飲料有關,但鈣質攝取不足可能也是原因之一。開業醫師蕭敦仁說明,人體獲得脂肪有2種管道,食物攝取或人體內自行合成,若鈣質不足,會增加肥胖機率。當食物進入消化系統,需要透過膽酸乳化脂肪,讓腸道吸收進入血液中儲存,而鈣會與膽酸結合,減少人體吸收脂肪;另一方面,如果沒有從食物中獲得足夠鈣質,體內缺鈣,會從骨頭釋放鈣進入血液,若脂肪細胞中鈣離子濃度上升,會促進脂肪合成。國外也有研究證實鈣與脂肪相關,美國臨床營養期刊發現,攝取較低鈣質與肥胖確實有關聯性,而美國肥胖研究與臨床實踐期刊也發現,攝取較多鈣質者也較能抑制脂肪形成。鈣質是孩童成長過程中不可或缺重要營養素,但根據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調查,台灣孩童近100%有鈣質攝取不足情形,且多年來未見改善,而家長教養觀念造成錯誤養育行為,可能也是造成此現象的原因之一。孩童可透過每天飲用1.5份鮮乳補充足夠鈣質台北泰安醫院營養師李錦秋表示,據國健署建議,中小學生每日應攝取1.5至2份乳品。鈣質是孩童成長中不可或缺的營養素,而鮮乳中鈣質較易被人體吸收,孩童可透過每天飲用 1.5份鮮乳補充足夠鈣質。一份鮮乳的份量約為240ml,約一個即飲新鮮屋的量。若1.5份不好估算,家長也可直接購買2份,約等於2盒即飲鮮乳。現今市面上鮮乳種類眾多,建議可選擇具有國家鮮乳標章與國際獎章的高品質安心鮮乳更有保障。除乳品外,家長也需要透過均衡六大類飲食,補足孩童每日所需營養,配合充足的睡眠適度運動與日曬,掌握孩子成長發育的關鍵。

晚吃易胖有根據 「胖蛋白」致肥!

晚吃易胖有根據 「胖蛋白」致肥!#肥胖

(優活健康網記者林奐妤/編輯整理)晚餐在六至七點吃最為理想。因為從晚上到隔天早上為止,是應付飢餓狀態的「胖蛋白」最為活耀的時候。所謂胖蛋白,乃是時鐘基因所製造的蛋白質名叫「BMAL1」,它能促使脂肪合成,啟動身體的儲存脂肪模式。因此,同樣的食物, 晚上吃會比白天更容易發胖,就是BMAL1害的。太晚吃飯容易胖 都是「胖蛋白」害的雖然睡眠中也有稱做「皮質素」的荷爾蒙幫忙分解多餘的脂肪,但太晚進食的話,血液中營養充足,根本就用不到體脂肪,自然就享受不到「睡著也能瘦」的好處。這實在是很可惜的事。最晚,晚上九點以前,就要把晚餐吃完。如果事先知道會晚睡的話,就在六點前先把主食吃完,八點後再吃一些小菜,分兩次吃,這樣就不會餓到睡不著了。三點吃點心是正確的 「三點吃點心」,其實是有道理的。因為幫助脂肪形成的胖蛋白BMAL1,從中午 十二點到下午三點是量最少的時候,因此一般認為在這個時段吃甜食也不容易發胖。只是,若午餐已經有攝取米飯之類的碳水化合物,對補充大腦能量來說,應該很足夠了。就算是工作、讀書需要大量用腦的人,也能撐上五到六個小時。再說飯後三到四小時,胃裡面的食物應該已經消化掉了,這個時候,為了讓血糖上升,生長激素會開始分泌。但如果空腹的時間太長,壓力荷爾蒙皮質素也會開始分泌,所以兩餐間隔的時間最好抓五個小時。換句話說,一天三餐、不吃零食是最理想的做法。不要養成吃零食的習慣,零食可以當作獎勵或是轉換心情的工具,偶一為之,這才是聰明的做法。一天一顆醃梅子從日本平安時代流傳至今的日本傳統食物醃梅子,你知道這小小一顆果實裡面蘊藏有多少能量嗎?它除有很強的抗菌作用外,豐富的檸檬酸還可以讓血液變清爽,讓偏酸性的血液維持在弱鹼性的狀態,還可以保護微血管的健康。梅子中乳酸菌除了能增加腸道的益生菌,更有解毒和抑制胃癌發生的作用,這點也已經獲得了證實。吃梅子分泌出的唾液被稱為「刺激唾液」,裡面含有多種酵素,對消化很有幫助。就讓我們一天一顆醃梅子,讓身體從裡面變乾淨吧!(本文摘自/你的微血管健康嗎?/文經社)

肥胖元凶是糖 為何讓脂肪背黑鍋?

肥胖元凶是糖 為何讓脂肪背黑鍋?#肥胖

(優活健康網記者林奐妤/編輯整理)英格蘭萊斯特市的紐瓦克屋博物館,有一個搖晃的樓梯,走上去會看到丹尼爾.蘭伯特的肖像,這是在1806年畫的。蘭伯特重達53英石(335公斤),被視為醫學界的一大奇案。蘭伯特胖到無法工作,卻想到一個絕妙的主意:跟別人收一先令,讓人來「參觀」他。蘭伯特是英國史上第一個有文獻記載的肥胖哥,而且靠著在全國各地展示自己的身體而大發橫財。光看肖像就知道他晚年生活如何:富裕又受人尊敬。他是遠近馳名的萊斯特子弟。大家對正常體重的標準持續放寬兩百年後,有一種特殊設計的載具,叫做「肥胖救護車」每週都會從萊斯特接走十幾個蘭伯特。53英石對救護員來說根本沒啥了不起,因為這還算輕的。這種特殊設計的救護車,載有齊全的「肥胖專用器材」,其中有一種「刮勺」,可以幫助不慎摔下床的患者。救護車旁邊還有一組輔助載具同行,其中有一種絞盤,用來將患者搬到強化過的擔架上。在極困難的情形下,將患者送醫的費用是10萬英鎊。但這種病態肥胖,並非肥胖危機的核心。英國人現在的平均體重,不分男女老幼,都比1960年代中期還重3英石(將近19公斤)。我們沒注意到這件事,但從車輛座椅、游泳池更衣室變大,以及原本的XL號褲子變成L號(L號變成M號),就能看出這種「溫水煮青蛙」的轉變。整個國家就像一條鬆緊帶,因為大家對正常體重的標準持續放寬,而不斷被撐開。糖攝取量增加 對肥胖造成影響為什麼我們這麼胖?我們沒有比古人貪吃,也沒有比古人動得少(跟普遍迷思相反)。普利茅斯醫院的泰瑞.威爾金教授曾經做過一項縱貫性研究(對一群研究對象進行長時間觀察或蒐集資料,主要探討研究對象在不同時期的演變),測量過去12年間孩童的身體活動,結果發現活動量其實與50年前的小孩一樣。但有一件事改變了:食品的含糖量變多。1940年代,科學證實節食沒有效果。到了1970年代,科學界開始調查糖攝取量的空前增加,對肥胖會有什麼影響。不同之處在於,前者奠定了節食產業的基礎,後者卻被刻意忽視。(本文摘自/改變世界的秘密交易/大是文化)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