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肥胖

想當爸先減肥!研究:肥胖影響精子品質

想當爸先減肥!研究:肥胖影響精子品質#肥胖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編譯)求子心切的夫妻們注意!想讓妻子成功受孕,男性可得先減重,降低「蟲蟲危機」。據加拿大一項研究報告指出,想當爸爸卻屢次受孕失敗的男性,應該先管好你的體重為首要。專家說,過去婦產科醫師大多會建議體重過胖而想懷孕的婦女減肥,藉以提高受孕機率,但根據此研究提到,過胖的男性也可能會使得體內激素失衡,進而影響精子的品質、活動力以及造成數量降低。目前無藥物可改善精子質量其實,加拿大的研究人員試圖幫助男性減肥,藉以了解提高受孕的機率。他們找了65對夫妻試驗,並安排一部分的男性,參加每周一次的營養和運動課程。結果顯示,體重減得越多的男性越能讓老婆成功受孕。專家也說,此次研究非常有意義,因為過去沒有任何藥物可改善生殖力低的男性的精子品質數量。現在只要控制好體重,不僅能有健康的體態還能成功得子,真是一舉兩得!

研究:多睡少睡一小時 都會增加肥胖率

研究:多睡少睡一小時 都會增加肥胖率#肥胖

(優活健康網記者張瓊之/綜合報導)面對減肥一事,除了要努力運動、控制飲食外,其實就連睡眠也不得忽視,由於現代人工作忙碌,經常得熬夜到三更半夜,以至於晚睡,甚至睡眠不足,且一到了假日,更有許多人瘋狂開啟補眠模式,希望能藉此來補足平日所累積的疲勞。但你知道嗎?根據一項最新研究指出,每天若沒有剛好睡滿七小時的話,不管是多睡還是少睡一小時,都會使你額外多吸收201卡路里,等同於兩球巧克力冰淇淋或是一個貝果的量。避免賀爾蒙失調 每日睡足七小時很重要根據《每日郵報》指出,該研究主要是由美國賓夕法尼亞州立大學醫學部,針對342名青少年進行睡眠習慣調查,結果發現,雖然這些青少年一天平均睡了7小時,但睡眠習慣卻不規律,每當他們多睡或少睡一小時,隔天都會精神不濟,甚至影響賀爾蒙,刺激大腦誘發食慾,進而增加201卡路里,導致肥胖機率大幅增加。對此,研究人員表示,過去普遍民眾都認為要減重只要控制飲食、多加運動就好,進而忽略掉睡眠的重要性,但根據研究結果發現,唯有使它保持在穩定的狀態下,才能避免賀爾蒙失調、亂吃東西,進而減少肥胖的機率。

半數國人過肥!揪團減重成功率大增

半數國人過肥!揪團減重成功率大增#肥胖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承璋/綜合報導)一人減肥太過孤單,多人減肥相互提醒,也許能大大提高減重成功的機會,也因此若你時常缺乏減重的動力,不妨可參加國民健康署所舉辦的體重管理計畫,邀集身邊的親朋好友,一同提升戰鬥力,一次擺平身上多出來的肥肉!每兩個人 一人體重超標根據國健署的調查指出,國人肥胖盛行率由1993~1996的33.2%上升至2005~2008年的43.5%,2013~2014年調查結果為43%,雖肥胖盛行率趨於平緩的趨勢,但數字仍站在高峰,等同每兩人就有一人體重超標。肥胖除了外型有所變化,更是罹患癌症的主要禍首,世界衛生組織指出,肥胖者罹患,大腸癌、乳癌、子宮內膜癌、高血壓的風險,比維持健康體重者高出2倍;罹患糖尿病、代謝症候群及血脂異常的危險性,更高出3倍以上。一人減重 容易缺乏戰鬥力雖眾人皆知,肥肉危害健康,甩肉絕對重要,但一人減重要成功,實在有所難度,但根據研究指出,獨自一人減重,缺乏競爭和意志力,即使做出完美的減重計畫,但是缺乏旁人的督促,很容易不小心就失敗放棄,因此若是有三五好友「揪團減重」,成立減重小組相互激勵與提醒,可以讓減重工作持續有效地進行,大大提高成功的機率。也因此國民健康署正舉辦「2015 與健康為伍」的「健康體重管理計畫」,這項計畫4年來已經有289萬人次參加、減掉447萬多公斤,且原本體重過重或肥胖(BMI≧24 kg/m2)的參與者,以健康減重方式回復正常體位者累積超過20萬人次(約7.2%)(18.5≦BMI<24 kg/m2)。民眾可邀請親朋好友一起參加,讓減重過程更有趣,也更有效。

甩掉過年肥!健走5大保健功效

甩掉過年肥!健走5大保健功效#肥胖

(優活健康網編輯部/綜合整理)醫學界對於健走運動大力推崇,並針對健走對於各項慢性病的影響做了許多臨床實驗,顯示健走對增進健康的效果極為廣泛。關於健走的保健功效,歸納起來有下列幾項:1)降低罹患心臟病的風險,預防高血壓、動脈硬化。2)促進大腦活化,預防健忘症與失智症。3)降低血糖值,預防糖尿病。4)降低乳癌罹患率。5)提升骨質密度,預防骨質疏鬆。世界上還有一些尚未開發的國家,國民的交通大部分靠走路,因而能夠保持身體健康。就像民國四、五十年代的台灣鄉下,大家都是靠著兩條腿上山下田,平時村裡的老人家走路都尚稱便捷,從未看到有人坐著輪椅,也沒有人在吃鈣片、維骨力;而且那時代的人也比較健康,很少人患有高血壓、心臟病、糖尿病等慢性疾病,可見在生活中常走路的重要性。除了預防或改善上述病症之外,健走還能讓腦部分泌大量的β腦內啡,可以令人產生愉悅的感覺,放鬆我們的心情,有助於消除生活所帶來的壓力,並減少得到憂鬱症的機會。醫學界樂意推薦健走運動還有一個最主要因素:健走產生運動傷害的可能性較低,而且對體能的消耗也比其他運動來得小。清代著名養生家曹庭棟很重視「動以養生」,他在《老老恒言》一書中載有散步專論,對走路的作用和要求做了較為全面的論述;現代坊間書店裡擺滿了許多醫師、運動專家及健走人士的著作,詳述健走運動的健身原理,也有專家針對個人不同的需要,研創了不同的健走方式,以期充分發揮健走的功效,提供喜愛健走人士參考。總之,健走是一種簡單易行、效果卓越的運動,值得人人做為養生之道。安全性高的北歐式健走/一九九七年芬蘭發展出「北歐式健走」(Nordic Walking),採用兩手拄著類似滑雪桿手杖的健走方式,藉著健走杖可以減輕下肢的負擔,適合關節痛的患者使用;老人家使用健走杖則可降低跌倒的危險,這項發明是基於健走運動安全方面的考量,而且可以鍛鍊全身的肌肉。(本文摘自/健走功/商周出版)

年菜安心吃 謹記4原則肥胖不上門

年菜安心吃 謹記4原則肥胖不上門#肥胖

(優活健康網實習記者陳思綺/綜合報導)農曆春節快要到了,滿桌子佳餚看得我口水直流,又擔心收假後體重直線飆升!不要擔心,不管圍爐是要外購年菜或上館子用餐,只要堅守「挑食」、「替代」、「拒糖」、「清場」4大原則,你也可以拒多餘的脂肪於門外!吃圍爐謹守4大原則 輕鬆遠離肥胖即將到來的農曆春節,家家戶戶團圓圍爐,也是民眾最容易暴飲暴食的節日,基隆市衛生局建議,挑選健康食材,自行烹調年菜,可避免身材橫向發展,若不可避免外食,則需注意糖分攝取,過量對身體影響甚鉅。既然如此,到底該怎麼吃才能避免卡路里爆表?衛生局表示,只要民眾遵行4大原則,想胖都不容易:1) 挑食/年菜難免炸年糕、炸雞肉,此時挑掉炸衣、肥肉、雞皮,以減少油脂攝取。別喝芶芡的菜汁。增加蔬菜的攝取,多挑選2至3道蔬食或半蔬食菜色。2) 替代/清蒸、滷、燙、涼拌等烹調方式取代油炸的菜色,用新鮮水果取代甜點,多喝白開水或無糖茶飲,少喝含糖飲料。3) 拒糖/部分民眾習慣年菜中加進八寶粥、芝麻糊等甜點,但攝取過量的糖不僅會造成肥胖、代謝異常與齲齒,得不償失。4) 清場/用餐結束後離開餐桌再聊天,避免不知不覺吃下過多食物。增加活動量 維持健康好身材最後,衛生局提醒民眾,在年節期間仍應維持「聰明吃、快樂動、天天量體重」的健康生活方式,飯後到社區附近的公園、健走步道散步,多到戶外走走,增加身體活動的機會,有助維持健康的體重。

過年防肥技巧 快記下「享瘦」5招

過年防肥技巧 快記下「享瘦」5招#肥胖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綜合報導)農曆新年將至,辦年貨、買年菜準備豐盛大餐,開心迎這一年一度的年節假期。但往往過完年後不只年歲增加,體重也跟著往上升?由於過年期間不小心吃進太多的熱量,又沒有即時消耗就轉變成脂肪囤積在身上了,所以如何「享瘦」健康,避免體重增加潛在的風險,怎麼吃就非常重要!過年不卡油 每天至少運動30分鐘台南市衛生局指出,不要讓油脂變成身體的負擔。建議多利用春節假期安排戶外活動,增加熱量的消耗,每天至少運動30分鐘,提升基礎代謝率,維持身材更容易。而想要開心過年健康不變胖,還是吃之前多注意一下,趕快記下享瘦5原則:1)健康烹調法/少油、鹽、糖、少勾芡,多蒸、煮、烤、涼拌,這樣的烹調法讓健康低油少負擔。例如:糖醋魚就改為清蒸魚或烤魚,勾芡濃湯就改為清燉的湯。2)選吃真食物/吃食物少吃加工食品,團圓年菜若吃火鍋多吃新鮮食物,如:新鮮肉片、菇類、蔬菜等,少吃火鍋料。同時注意沾醬,含鈉量及熱量都很高,有慢性疾病者應更多加小心。3)蔬果不放假/過年期間不可忽略蔬菜水果的攝取,蔬果中所含膳食纖維會促進腸道蠕動,減少過多油脂的吸收又可幫助排便順暢。4)零嘴淺嚐佳/雖然堅果是健康的代表,但仍需注意攝取量,每日飲食建議一份為佳,約45大卡的熱量,等於5顆杏仁果、6粒腰果、10顆開心果、10顆花生。不妨搭配一些低熱量的蒟蒻乾、海苔等零嘴做替換,或是減少飲食中的油脂量,避免過多油脂囤積身材走樣。5)飲料盡量少/若每天喝含糖飲料約500大卡下肚,兩週就可能增胖1公斤,建議還是白開水最佳,無糖飲料次之。其次酒精熱量不可忽視,一瓶鋁罐啤酒就至少有118大卡以上,若喝上2罐就相當於一碗飯的熱量。 

不忌口又不動!當心過完年胖2公斤

不忌口又不動!當心過完年胖2公斤#肥胖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綜合報導)年節聚餐、春酒,許多人在年終放鬆心情同時,食慾也跟著放假。飲食不忌口與缺乏運動,貪吃高熱量食物,卻獨獨減少蔬果的膳食纖維量,以至於連續假期吃下來,往往成了「大腹翁」或 「大腹婆」,若再加上久坐不動,體重平均會增加2公斤。減重等同救命 持續肥胖增罹癌風險避免年終肥,不僅是在維持身材,也是在救命。阮綜合醫院減重外科宋天洲醫師說,這樣的肥胖,終年累積下來,不但增加罹患慢性疾病的風險,更增加罹患癌症的危機。一般而言,體重若超標,男性罹癌率會增加33%,女性增加55%的罹癌風險。然而,隨著健康觀念的推廣,國人已經愈來愈了解到肥胖帶來的危害,門診也開始出現一些「候鳥減肥族」,他們擔心接下來的狂吃宴席,體重勢必會失控,乾脆預做準備,先找醫師及營養師諮詢,了解個人的熱量需求,學習減重知識及囍宴外食的飲食原則,做好年終「抗肥」準備。減肥藥別亂吃 當心肝腎衰竭、大便失禁另,也有人使用仰制脂肪吸收的合法減重藥物,希望藉著藥物,減少身體吸收大桌菜所含的超高油脂,但根據研究,長期服用此類藥物會增加肝腎衰竭、營養系缺乏和膽結石等副作用的風險,甚至造成大便失禁的窘境,因此盡可能避免服用減肥藥,亦不可擅自增加藥量。那麼年節該如何才能讓體重不失控?宋天洲醫師表示,要避免落入「年終肥」深淵,最好在下筷前,要三思而後行。建議可以這樣做:由於飽食感傳遞到大腦需要15-20分鐘的時間,所以進食應細嚼慢嚥,放鬆情緒,當覺得已經有「七分飽」時就該放下碗筷,避免攝取過多的食物。

瘦子較健康?研究:不動比肥胖更要命

瘦子較健康?研究:不動比肥胖更要命#肥胖

(優活健康網實習記者陳思綺/綜合報導)很瘦的人是不是就可以不用運動?這是大家常常會有的一個迷思,覺得運動就是為了減肥,但其實不然!根據美國最近有篇研究指出,瘦而不動的人,往往承受較高的風險,反之,活動力高的胖子,卻能維持較佳的健康狀態,主要是因為若只減輕體重,而不增加活動量的話,能減少的死亡率有限。每日動二十分 致死疾病遠離此研究藉由運動程度記錄、腰圍檢測、死因追蹤等資料,結果發現一般人以為肥胖有較高的致命風險,但其實不運動才是主因,唯有透過生活型態的改變,增加活動力,才能降低死亡,舉例來說,每天快走20分鐘,每年可以降低7.5%的死亡率,但若單純減輕體重,僅能降低3.6%的年死亡率。不愛動與肥胖往往同時出現,而兩者致死的原因也多是心血管疾病、中風、糖尿病等,對此,研究人員表示,每天少量的運動,能讓不愛動的人獲得實質的健康益處,同時讓眾人瞭解,維持健康的運動門檻其實不高,只要有意願,人人可為之,而目前此研究刊登於《美國臨床營養學雜誌》。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