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肥胖

進補小心補進脂肪 肥胖提高疾病風險

進補小心補進脂肪 肥胖提高疾病風險#肥胖

(優活健康網記者杜宇喬/綜合報導)近來低溫一波波來襲,在這冷颼颼的天氣裡,許多人認為冬令就是要進補,薑母鴨、羊肉爐、藥膳排骨、火鍋變成大家驅寒的熱門飲食選項。然而,千萬別小看它們所帶來的高熱量,當心脂肪、肥胖悄悄地上身。研究顯示,體脂肪過多易促使全身性發炎並釋放危險細胞因子,導致血管內壁受損,形成血管功能障礙。肥胖除了提高多種疾病的風險外,亦可能與乳癌、子宮內膜癌、大腸癌等癌症有相關性,因此體重控制的重要性不容忽視。民眾應養成定期自我監測體重的習慣,時時提醒自己維持健康的體重;另外,規律的運動不僅可以增加熱量消耗及基礎代謝率,對於慢性病亦有顯著的改善,亦可減重及改善心肺功能與生活品質。基隆市中山區衛生所謝鈴琴主任建議民眾以漸進式增加健走運動量。健走既簡單又輕鬆,但只走到「喘」,不代表已達到運動效果,若體能允許,至少要連續走1小時,才能有效訓練心肺功能與肌耐力。在走路的當中,必須抬頭挺胸、縮小腹,雙手自然擺動,以正確的姿勢,才能達到運動保健效果,不致造成另外的運動傷害。若有任何相關問題,可洽詢基隆市中山區衛生所。

只是胖了點?肚子變大恐是低惡性度卵巢癌

只是胖了點?肚子變大恐是低惡性度卵巢癌#肥胖

(優活健康網記者廖詠琦/綜合報導)妳最近肚子也變大了嗎?別再賴給肥胖了!一位70歲陳姓婦人,因為最近變胖加上肚子越來越大,決定到中醫科求診,請求埋針減肥,但醫師幫她觸診後,發現肚子裡可能有腫瘤,建議她至婦產科門診檢查。經檢查後發現陳女士腹腔內竟有一個16公分腫瘤,罹患低惡性度卵巢癌!目前術後恢復狀況良好並已出院。花蓮慈濟醫院婦產部婦科主任丁大清醫師表示,肚子變大可不一定是「發胖」!所謂低惡性度卵巢癌就如同一般良性或惡性卵巢腫瘤一樣,沒有明顯的特異症狀,大部分的病人只會感覺到下腹部不適或有漲漲的感覺,只有少數會出現腹痛、便祕、消化不良等症狀,由於通常不會有陰道出血的狀況,因此容易被忽略,誤以為只是腸胃不適或肥胖,致難以早期發現。如何診斷低惡性度卵巢癌?丁大清說,如果內診時發現有子宮旁的腫塊,需要用超音波掃描看看是什麼東西;如果不是單一囊狀瘤,而是有中膈、有乳突狀贅生物、有實心部份、雙側性、有腹水…等情形,就要懷疑有可能是低惡性度卵巢癌。低惡性度卵巢癌,在組織學上有癌症的型態,但缺乏腫瘤侵襲的證據,在臨床上的預後較「上皮性卵巢癌」為佳,根據統計整體的五年存活率可超過80% 。丁大清補充,低惡性度卵巢癌的預後比一般卵巢癌好的多。平均追蹤七年後,第一期的存活率高達99%,就連第二期和第三期的存也還高達92%。並特別強調不論存活率多高,術後的追蹤都非常重要,因為低惡性度卵巢癌容易在多年後復發,不像一般卵巢癌,很少在五年以後還會復發,所以,適當的處理和長期的追蹤,是保障病患健康的不二法門。

肥胖不是福 控制體重健康跟著來

肥胖不是福 控制體重健康跟著來#肥胖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據國民健康局調查顯示,15歲以上腰圍過粗民眾發生高血糖的風險比腰圍正常者高出4.5倍 。而高血糖個案未來發生中風、腎臟疾病的危險性是一般人的2.9倍及2.4倍 ,本調查結果亦顯示,高血糖個案未來五年內發生心臟病、中風及腎臟疾病的危險性是一般人的1.5倍、2.9倍及2.4倍;另依據臺灣腎臟醫學會2007年透析登錄資料,國人洗腎原發原因以糖尿病居第一位。 國民健康局98年國民健康訪問調查顯示,18歲以上民眾過重及肥胖比率為42.0%;但糖尿病人體重過重或肥胖比率更高!18歲以上的糖尿病患者,有將近7成過重或肥胖之情形。而這些過重或肥胖之糖尿病個案,有高達4成沒在控制體重。在其他健康行為方面,有9成以上糖尿病患者表示自己有透過飲食來控制血糖,但仍有高達近一半的糖尿病患者過去兩週都沒有運動,顯示國內糖尿病患在體重控制、運動行為上仍不夠積極。 新竹市衛生局今年度推動「風城躍動躍健康 全民減重齊步走 肥胖10367(一直瘦下去)」活動,以於10月1日既完成新竹市推動之目標數,然卻還有近9成新竹市6~64歲過重或肥胖者未參加健康減重活動,時入秋冬,呼籲市民大眾更應注意飲食控制、增加蔬果攝取及每日運動30分鐘,透過體重控制,避免或降低後續各種慢性合併症的發生。

研究證實:肥胖與憂鬱症有關聯!

研究證實:肥胖與憂鬱症有關聯!#肥胖

(優活健康網實習記者陳承璋/綜合報導)你知道嗎?肥胖不單單會造成生理上的疾病,如糖尿病、心血管疾病、大腸直腸癌等之外,其實肥胖也與憂鬱症有很大的關係!在美國的「綜合醫院精神醫學」期刊研究曾指出,肥胖和憂鬱兩者之間存在著一定的關係,而根據台灣南部某大型醫院所做的研究,結論也與此研究結果不謀而合,因此對於肥胖所帶來的病症,民眾可不能輕忽!台灣肥胖醫學會醫師方銀漢表示,從病理學的角度來看,過重或是肥胖的患者,由於糖尿病和胰島素阻抗性的風險提高,會影響腦部某些激素的分泌、改變了體內的恆定環境,增加了心情憂鬱的機率。而從心理學上來看,因為現今媒體過度強調纖細身材的重要,因此肥胖便被行動遲緩、較笨、找不到交往對象所汙名化,而造成肥胖者的壓力與憂鬱。然而,許多人都會以為,憂鬱的人多半是瘦骨如柴,但是情況其實不然,這是因為憂鬱症以及體內荷爾蒙內分泌失調,會讓人產生失眠、作息改變、多吃多喝行為以及自暴自棄想法等等,這些也都是造成體身材失控、體重暴增的原因。而根據美國的「綜合醫院精神醫學」期刊研究曾指出,身體質量指數(BMI)超過30以上的女性,罹患憂鬱症的風險性會提高至少50%以上,而國內醫院的研究,根據院內69位患者進行調查,也發現這些患者的肥胖程度跟情緒測驗得到的憂鬱程度成正比。因此,方銀漢建議,可從調整生活型態不熬夜,來增加新陳代謝速率減少水腫,作息正常多照陽光可以減少憂鬱;還有,記得也要適度運動,讓大腦產生腦內啡,可幫助減輕憂鬱及焦慮的效果;深呼吸、冥想、看書、野外踏青等,都可避免利用大吃大喝的方式,來減輕憂鬱的產生,而產生肥胖的副作用。但他說,如果這些方法,還是無法讓體重下滑,憂鬱的情況也尚未改善的話,建議尋求專業人員的協助,因為專業的醫師能夠瞭解這兩者之間的共病關係,在治療肥胖的同時,讓病人正視自己的負面想法;或是在治療有憂鬱傾向的患者時,同時針對肥胖問題來治療減少其憂鬱心情,這樣子雙管齊下一次解決兩個問題,對患者來說才是最理想的治療。

驚!每日一份炸雞腿便當 年增卅公斤

驚!每日一份炸雞腿便當 年增卅公斤#肥胖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茂軒/綜合報導)外食固然方便,但製作過程中的高油、高鹽甚至是過量使用各種調味料,吃多了恐怕就會造成身體負擔!調查發現,市售便當餐盒普遍熱量過高,光是一個炸雞腿便當的熱量就高達1300大卡。對於一個成人而言,若每天吃一個炸雞腿便當,其他兩餐為正常攝取量,光一天就會多攝取7百大卡的熱量,如此下來一年可增重33.2公斤,相當驚人!有鑑於外食族比例攀升,國民健康局在101年度的「臺灣101躍動躍健康」健康體重管理計畫中,邀集各地衛生局輔導地方盒餐業者,設計低熱量、均衡飲食、全穀類主食、減油、採用在地食材的健康盒餐,讓外食民眾於日常生活中能選擇及購買「安全、衛生、健康、均衡、美味、具熱量標示」的健康盒餐。而國健局本(2)日展示12款健康餐盒,各有特色。像是台中童綜合醫院設計的「輕食餐-什錦鮮蔬飯」餐盒,熱量僅380大卡,以各色蔬菜為主,並使用梧棲漁港吻仔魚及新社特產的杏鮑菇,低油低鹽具飽足感。臺大醫院雲林分院的「紅豆五穀飯」,於週一至週五各有不同高纖主食,如紅蘿蔔絲五穀飯、牛蒡五穀飯、紫米五穀飯、紅豆五穀飯及糙米五穀飯等,熱量約682大卡。國健局建議,用餐時可注意「減量、去油、搭配開水或清湯、搭配蔬果、多全穀雜糧」五個小方法,讓自己能夠享用美食無負擔。此外,除了飲食部分要注意,也不忘要時時運動,因為運動能消耗額外攝取的熱量,能對身體帶來許多益處。

看恐怖片「嚇」走肥胖?越驚悚越有效果

看恐怖片「嚇」走肥胖?越驚悚越有效果#肥胖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編譯)你覺得一直坐著會越來越肥嗎?想坐著減肥不如看一部恐怖片吧!很多人的休閒活動,是坐在沙發上挑部好片來看,根據研究人員表示,經常久坐於電視前的「沙發馬鈴薯」們若看一部恐怖電影,會感到呼吸會加速,身體燃燒的熱量竟相當於步行30分鐘,而且片子越驚悚,觀者心跳速率就越快,消耗熱量也越多。 這是英國威斯敏斯特大學的研究,讓參與實驗的10人觀看經典恐怖片,同時監測受試者的心跳頻率、氧氣攝取量及二氧化碳排放量,並計算他們體內所消耗的熱量。結果發現,與坐著光看一般節目的人相比,看恐怖片者消耗的熱量平均多三分之一。研究人員說,看一部超過90分鐘的驚悚電影,平均燃燒的熱量達113卡,效果等同步行30分鐘。新陳代謝專家理查德•麥肯齊博士解釋,看恐怖片精神易緊張焦慮,刺激身體釋放腎上腺素,加速基礎代謝率最終便會燃燒較多熱量。 當看恐怖片時,我們都有過躲在沙發後面或抓住枕頭的經歷。但研究人員建議,對於想要減肥的人來說,最好全程一直看著屏幕。以下是研研人員根據被試者實際消耗的熱量平均數,所列出減肥效果最好的10部恐怖片。  1.閃靈—184卡路里 2.大白鯊—161卡路里 3. 驅魔人—158卡路里 4. 異形—152卡路里 5. 電鋸驚魂—133卡路里 6. 猛鬼街—118卡路里 7. 鬼影實錄—111卡路里 8. 女巫布萊爾—105卡路里 9. 德州電鋸殺人狂—107卡路里 10. 隔離區—107卡路里(照片翻攝自/Medical Daily)

超級愛健康/如何從皮膚看出肥胖的徵兆?

超級愛健康/如何從皮膚看出肥胖的徵兆?#肥胖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女孩們常對體重斤斤計較,任何發胖的徵兆都不放過,但你可知道除了感覺褲子變緊了,走路開始會喘以外,每天照鏡子問自己:我有沒有變胖,真的準嗎?你知道肥胖可以從皮膚看出來嗎?首先,可從青春痘來看出端倪,這種青春痘會好發於臉部、下半臉U型部位,皮膚科醫師黃美月解釋,青春痘張在下半臉U字部位,大多是因為肥胖容易引起多囊性卵巢,造成男性荷爾蒙上升,進而引發青春痘,下頰部面皰多與胃腸較弱、易緊張、飲食不正常有關。而許多人身上都會有一顆顆貌似米粒得腫瘤,又稱瘜肉,如果你的瘜肉好發於頸部、腋下等皮膚皺摺部位,就可能是肥胖的徵兆,黃美月醫師指出,皮層瘜肉非常普遍,對人體無害,也不會變為惡性腫瘤,只是簡單的良性表皮細胞增生,包裹著少許的纖維組織,像一粒米垂吊著,可以是獨立一個或者一大群,有些是皮膚顏色而有些會帶黑色素。它們多數圍繞在頸部、腋下、眼瞼、乳房下及大腿內側。隨著年紀越大它們的數量通常就越多,懷孕之後、身體肥胖的人、或者在身體上有與衣物摩擦的地方通常會較為常見。你可能有發現肥胖病患的脖子上有一圈深褐色的印記,遠遠看起來像是洗澡沒洗乾淨,長了一層「髒垢」,有些人嘗試的要將它洗乾淨,但過度搓洗的結果,不但黑垢沒有洗去,反而造成皮膚破皮出血、皮膚越變越厚,這到底是什麼東西?黃醫師表示,這種現象稱為「黑色棘皮症」,常見於肥胖者的身上,通常與胰島素分泌過多有關。臨床上黑色棘皮症早期會呈現棕灰色,樣子有如天鵝絨般的突起,看起來像是沒洗乾淨的髒垢,漸漸地顏色會越變越黑,乳突狀的突起越來越明顯,而此種症狀最常見的地方有腋下、脖子、大腿內側等地方。為何肥胖容易引起黑色棘皮症?黃醫師也說,造成黑色棘皮症的原因目前並不確定,可能與胰島素阻抗症候群有關;人體在正常情況下,胰島素分泌固定的量將血糖帶入細胞,以維持人體血糖濃度的穩定;當體重增加過多,人體對胰島素的敏感度降低,因此身體就必須分泌更大量的胰島素來維持血糖的濃度與穩定度,可能由於胰島素分泌過高的結果,造成皮膚過度增生與角化,而出現黑色棘皮症。更多影音報導,請上http://ihealth.uho.com.tw/view.asp?id=518

如何從皮膚看出肥胖的徵兆?

如何從皮膚看出肥胖的徵兆?#肥胖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綜合報導)女孩們常對體重斤斤計較,任何發胖的徵兆都不放過,但你可知道除了感覺褲子變緊了,走路開始會喘以外,每天照鏡子問自己:我有沒有變胖,真的準嗎?你知道肥胖可以從皮膚看出來嗎?首先,可從青春痘來看出端倪,這種青春痘會好發於臉部、下半臉U型部位,皮膚科醫師黃美月解釋,青春痘張在下半臉U字部位,大多是因為肥胖容易引起多囊性卵巢,造成男性荷爾蒙上升,進而引發青春痘,下頰部面皰多與胃腸較弱、易緊張、飲食不正常(容易造成肥胖)有關。而許多人身上都會有一顆顆貌似米粒得腫瘤,又稱瘜肉,如果你的瘜肉好發於頸部、腋下等皮膚皺摺部位,就可能是肥胖的徵兆,黃美月醫師指出,皮層瘜肉非常普遍,對人體無害,也不會變為惡性腫瘤,只是簡單的良性表皮細胞增生,包裹著少許的纖維組織,像一粒米垂吊著,可以是獨立一個或者一大群,有些是皮膚顏色而有些會帶黑色素。它們多數圍繞在頸部、腋下、眼瞼、乳房下及大腿內側。隨著年紀越大它們的數量通常就越多,懷孕之後、身體肥胖的人、或者在身體上有與衣物摩擦的地方通常會較為常見。你可能有發現肥胖病患的脖子上有一圈深褐色的印記,遠遠看起來像是洗澡沒洗乾淨,長了一層「髒垢」,有些人嘗試的要將它洗乾淨,但過度搓洗的結果,不但黑垢沒有洗去,反而造成皮膚破皮出血、皮膚越變越厚,這到底是什麼東西?黃醫師表示,這種現象稱為「黑色棘皮症」,常見於肥胖者的身上,通常與胰島素分泌過多有關。臨床上黑色棘皮症早期會呈現棕灰色,樣子有如天鵝絨般的突起,看起來像是沒洗乾淨的髒垢,漸漸地顏色會越變越黑,乳突狀的突起越來越明顯,而此種症狀最常見的地方有腋下、脖子、大腿內側等地方。為何肥胖容易引起黑色棘皮症?黃醫師也說,造成黑色棘皮症的原因目前並不確定,可能與胰島素阻抗症候群有關;人體在正常情況下,胰島素分泌固定的量將血糖帶入細胞,以維持人體血糖濃度的穩定;當體重增加過多,人體對胰島素的敏感度降低,因此身體就必須分泌更大量的胰島素來維持血糖的濃度與穩定度,可能由於胰島素分泌過高的結果,造成皮膚過度增生與角化,而出現黑色棘皮症。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