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肥胖

工作越忙也越胖! 打擊「過勞肥」

工作越忙也越胖! 打擊「過勞肥」#肥胖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綜合報導)照理來說,工作越忙應該越瘦才對呀!但有沒有覺得,工作越忙,就越想吃東西;工作越累,下班就越想要大吃一頓來慰勞自己,結果是甚麼?工作越忙也越胖!這真的上班族的警訊喔!根據中華民國肥胖研究學會檢測國內上班族的體脂肪後發現,30歲以下的上班族,有4成的體脂肪率嚴重超標;其中每天工作超過12小時體脂肪率破表的更突破5成,上班族的工作時間跟肥胖成正比,工作越久,越胖。而後演變成「過勞肥」,就是說超時工作、過勞工作造成的肥胖現象!為什麼長時間工作後會想吃?減重專家邱正宏醫師說,因為工作本來就會消耗血醣,且工作會產生壓力,大腦分泌抗壓荷爾蒙、腎上腺素等來對抗壓力,但同時也加速鹽分流失與消耗熱量,讓人感到飢餓,食慾變得更好;或是太多人為了紓壓,吃甜食、洋芋片、雞排等高糖、高熱量的零食來。而工作緊湊,自律神經處於過度亢奮狀態,容易吃太急、太快、吃過量;有時因為工作無法準時吃飯,餓過頭了,下一餐時反倒暴飲暴食;睡眠不足也是一大原因,會增加「飢餓激素」,讓人更想吃!邱醫師表示,其實醫學上並沒有過勞肥這個詞,過勞肥是指生活型態造成的肥胖問題!因為過勞工作,造成生活不正常、飲食不正常,產生的肥胖問題!坐辦公室的上班族、計程車司機,長期超時工作造成的飲食不正常;或是作息不正常、日夜顛倒,像護士、空姐等都容易成為過勞肥的族群。過勞肥容易使疲勞加肥胖的效果相乘,讓你的代謝、循環、內分泌失調,同時三高、心血管疾病通通找上你,是兩倍的影響與危機,小心過勞死、中風、心肌梗塞、腦血栓!因此,邱醫師建議,不想發胖,每天最好睡飽6~8小時,即使再忙也要定時吃三餐,平時嘴饞時,最好能自己帶水果到公司當點心吃,不要以吃來減壓,可以吃低糖食物、並配合多多運動方能遠離肥胖。

超級愛健康/工作越忙也越胖! 打擊「過勞肥」

超級愛健康/工作越忙也越胖! 打擊「過勞肥」#肥胖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照理來說,工作越忙應該越瘦才對呀!但有沒有覺得,工作越忙,就越想吃東西;工作越累,下班就越想要大吃一頓來慰勞自己,結果是甚麼?工作越忙也越胖!這真的上班族的警訊喔!根據中華民國肥胖研究學會檢測國內上班族的體脂肪後發現,30歲以下的上班族,有4成的體脂肪率嚴重超標;其中每天工作超過12小時體脂肪率破表的更突破5成,上班族的工作時間跟肥胖成正比,工作越久,越胖。而後演變成「過勞肥」,就是說超時工作、過勞工作造成的肥胖現象!為什麼長時間工作後會想吃?減重專家邱正宏醫師說,因為工作本來就會消耗血醣,且工作會產生壓力,大腦分泌抗壓荷爾蒙、腎上腺素等來對抗壓力,但同時也加速鹽分流失與消耗熱量,讓人感到飢餓,食慾變得更好;或是太多人為了紓壓,吃甜食、洋芋片、雞排等高糖、高熱量的零食來。而工作緊湊,自律神經處於過度亢奮狀態,容易吃太急、太快、吃過量;有時因為工作無法準時吃飯,餓過頭了,下一餐時反倒暴飲暴食;睡眠不足也是一大原因,會增加「飢餓激素」,讓人更想吃!邱醫師表示,其實醫學上並沒有過勞肥這個詞,過勞肥是指生活型態造成的肥胖問題!因為過勞工作,造成生活不正常、飲食不正常,產生的肥胖問題!坐辦公室的上班族、計程車司機,長期超時工作造成的飲食不正常;或是作息不正常、日夜顛倒,像護士、空姐等都容易成為過勞肥的族群。過勞肥容易使疲勞加肥胖的效果相乘,讓你的代謝、循環、內分泌失調,同時三高、心血管疾病通通找上你,是兩倍的影響與危機,小心過勞死、中風、心肌梗塞、腦血栓!因此,邱醫師建議,不想發胖,每天最好睡飽6~8小時,即使再忙也要定時吃三餐,平時嘴饞時,最好能自己帶水果到公司當點心吃,不要以吃來減壓,可以吃低糖食物、並配合多多運動方能遠離肥胖。更多影音報導,請上http://ihealth.uho.com.tw/view.asp?id=234

國人肥胖亞洲第一 健康減重防疾病

國人肥胖亞洲第一 健康減重防疾病#肥胖

(優活健康網實習記者蔡孟澔/綜合報導)台灣肥胖人數的比例逐年上升,根據行政院衛生署國民健康局於 7 月10日指出,台灣男女過重比率居亞洲之冠,堪稱「亞洲胖夫」。過度肥胖容易產生疾病,因此有肥胖問題的民眾不應該置之不理,應積極尋求醫師協助,除了控制飲食之外,最重要的是有規律的運動,勿聽信訪間偏方,以免造成健康出問題。台灣男女肥胖與過重比,雖然低於歐洲與美國,但與亞洲其他國家相比,台灣比新加坡、日本、馬來西亞、南韓、泰國和中國大陸都還胖,因此有「亞洲胖夫」之稱。根據衛生署台灣營養健康狀況變遷調查顯示,國內男性的體重,一路往「橫」的發展,不管是「過重」、「輕度肥胖」或「中重度肥胖」的比例,全都升高。阮綜合醫院spa減重中心沈萱醫師表示,肥胖盛行率尤其以「中重度肥胖」的成長倍數最大,由2.4%上升到6%,而「過重」和「輕度肥胖」也由 22.9%和 8.1%,成長到 32%和 13%。女性部分,「過重」比例雖有降低,但值得去注意的是,「泡芙族」(意指體重標準但體脂肪卻偏高)的女性也越來越多。沈萱指出,歷年來減重門診就診的患者,經由減重食譜與營養諮詢的方式減重,成功率約為三成,若配合運動,成功率提升為七成,若配合門診診療(代餐、針灸等),成功率約為九成以上。其中成功率提升的關鍵在於,有無定期回診並切實做飲食運動記錄,若有聽從醫師指示與規律運動,平均約三至六各月可達到顯著效果。肥胖雖然不是病,但胖起來可能要人命。過度肥胖會產生高血壓、高血脂、高血糖三高問題,引起糖尿病、痛風等疾病,甚至增加罹患心血管疾病及大腸癌、乳癌等風險。沈萱提醒,民眾應多留意體重問題,注意飲食及運動,預防癌症和心血管疾病,更不可隨便聽信減重秘方,這樣才能擁有健康的身心。

聰明吃快樂動 別讓台灣成為亞洲肥胖率最高國家

聰明吃快樂動 別讓台灣成為亞洲肥胖率最高國家#肥胖

(優活健康網記者沈俐萱/綜合報導)隨著台灣飲食的多元化,除了國人常吃的川菜外,舉凡泰式、美式、義式等在台灣都很普遍,且台灣小吃、飲料店琳瑯滿目,美食國家,加上台灣人「不愛運動」的比率高於世界各國,使得台灣肥胖人口逐年增加,更讓台灣成為肥胖率最高的亞洲國家,為了降低肥胖及慢性疾病帶來的威脅,國民健康局今年持續推動「臺灣101 躍動躍健康」健康體重管理計畫,帶動民眾「聰明吃、快樂動、天天量體重」健康生活風潮,維持健康體重。依據全國22縣市上傳至國民健康局健康體重管理資料庫的資料顯示,截至8月1日,全國參與「臺灣101 躍動躍健康」健康體重管理計畫的人數已達48萬3,894人,累積減重公斤數達470,514公斤,來自職場、學校、醫院及社區等民眾紛紛揪團響應,揪團隊數也達到4,775隊。國民健康局更特別邀請花蓮縣成功減重的魏先生,從原本136公斤瘦到現在88公斤,魏生先指出,原本認為人生最快樂的事情無非是享受美食,但是美食吃多了,體重直線上昇,對身體也造成負擔,跟朋友一起參加減重活動後,秉持少量、少油、少炸、少鹽、少糖、多吃蔬菜水果,少攝取肉類,均衡飲食且天天運動,以快走及游泳為主,除了放鬆享受運動樂趣外,體態也輕盈不少,整個人都健康起來。國民健康局表示,減重是民眾有興趣的議題,今年再度發動發動每人減重1公斤,小額捐油,揪團力量大,喚醒大家對健康飲食及規律運動的認知及需求,產生消費者的力量,讓業者看得到商機,願意提供健康的餐飲及運動的設備及環境,進而讓民眾有健康的選擇,培養健康生活型態。

擁抱健康!大安健康促進便利站協助您

擁抱健康!大安健康促進便利站協助您#肥胖

(優活健康網記者沈俐萱/綜合報導)肥胖人口逐年增加,而臺灣肥胖盛行率,更已位居亞洲之冠。臺北市大安區健康服務中心100年度起以大安健康促進協會為平台,結合臺北市大安運動中心、臺北市大安區里辦公處及社區發展協會等單位推動「大安健康促進便利站」計畫。101年度起,大安運動中心強大的運動專家陣容首度加入本計畫,成立便利站總站並支援分站師資及活動,融合健康與運動的課程,並以客製化的服務內容,陸續在大安區各社區、職場推出10個「大安健康促進便利站」,提供各項健康促進活動、講座、體適能檢測及健康篩檢活動等多元服務內容,協助民眾落實「聰明吃 快樂動 天天量體重」的健康生活,以增進民眾健康、紓解壓力、預防及減少慢性疾病的發生。依據行政院衛生署國民健康局於101年統計資料顯示,18歲以上民眾高達51.1%男性、35.8%女性有體重過重問題,且十大死因中至少有六項疾病與肥胖有關,過度的肥胖會造成高血壓、高血脂、高血糖、大腸癌及心血管疾病等;臺北市大安區健康服務中心主任李碧慧表示,運動的好處大家都知道,但臺灣近68.5%男性及79.3%女性每週運動量未達5次、每次30分鐘以上,且根據臺北市大安區健康服務中心於98年進行臺北市大安區居民規律運動調查結果顯示,18~49歲民眾規律運動比例明顯少於60歲以上民眾;隨著教育程度提升,規律運動比例更有減少的情況。台北市衛生局指出,截止6月份已成立10家大安健康促進便利站,其中3家為職場型便利站,服務對象為職場員工及眷屬,7家為社區型便利站,推動議題分別為大安區龍雲里健康促進便利站推動免費藥物諮詢、元極舞及社區健走教室,大安區龍泉里健康促進便利站推動健康飲食DIY、社區健走教室、烏克麗麗音樂班及針對幼兒開辦餐桌禮儀班,大安區龍陣里健康促進便利站推動養生餐點輕鬆做、太極健康操及社區健走教室,大安區民炤里健康促進便利站推動免費藥物諮詢及健康減重班。另外,健康促進便利站總站大安運動中心,則針對銀髮族推動大安運動列車系列活動,包括:體適能健走、養生毛巾操、樂齡踏步運動及樂活人生講座等,長立樂活協會推動銀髮快樂窩系列活動。

當心爆肥!五成高中生竟天天喝飲料

當心爆肥!五成高中生竟天天喝飲料#肥胖

(優活健康網記者沈俐萱/綜合報導)炎熱的夏天裡,飲料、冰品店琳瑯滿目,買杯清涼的飲料、坐下來吃一碗刨冰,都讓人覺得消暑、涼快許多,不過當心含糖飲料、冰品吃太多,可是容易造成體重上升、對健康產生危害。國民健康局於99年進行「國中學生健康行為調查」,於100年進行「高中、高職、五專學生健康行為調查」,結果發現99年國中生每週喝含糖飲料4天以上者占51.5%, 100年高中生每週喝含糖飲料4天以上者占61.9%,其中更有近五成的高中男生幾乎天天喝含糖飲料(每週6~7天)。依據教育部資料顯示,臺灣兒童及青少年中,每4人即有1人為過重或肥胖,肥胖兒童有二分之一的機率變成肥胖成人,達三分之二,未來都是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等慢性疾病的潛在病患。伴隨著夏日的來臨,若是喝太多含糖飲料,在不知不覺中攝取過多的熱量,造成肥胖及慢性病的風險也會增加。國民健康局提醒民眾白開水是人體最健康、最經濟的水分來源,並鼓勵民眾多喝白開水,減少攝取含糖飲料及冰品,既省錢又可減少身體的負擔。此外國民健康局在101年也持續推動「臺灣101躍動躍健康」體重管理計畫,藉此更號召全國民眾一起揪團,邀請孩子與家長一起參加,學習如何以「聰明吃、快樂動、天天量體重」方式,擬定體重控制計畫維持健康體位,讓孩子以健康的體能迎接新的學期。

青少年過胖 罹患心血管疾病年齡下降

青少年過胖 罹患心血管疾病年齡下降#肥胖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採訪報導)一般認為,除非是先天性的心血管疾病,其他如高血壓、糖尿病等慢性病通常被認為是中老年人比較容易發生的,但根據荷蘭的一項新研究發現小學生(12歲左右)的兒童因為肥胖問題,竟被檢測出心血管疾病的早期徵兆,如血壓偏高。(照片/翻攝自BBC News)在阿姆斯特丹大學醫學中心的研究人員,收集了來自荷蘭兒科監察組的數據,值得注意的是,未滿12歲的重度肥胖兒童,當中62%已經有了一個或多個危險因素,這些因素將會導致心臟病、高血壓、膽固醇過高、糖尿病等問題提早發生。家醫科洛桑加參醫師說,BMI值大於35的都屬於重度肥胖,而過多的脂肪對身體的傷害很多,包括會影響荷爾蒙、血糖、代謝問題,嚴重還會導致癌症;因此青少年的肥胖問題,值得大家有所警惕!

台灣男性肥胖問題 亞洲第一!

台灣男性肥胖問題 亞洲第一!#肥胖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綜合報導)根據衛生署「97-99年健康危險因子監測」資料顯示:目前我國成年人體重過重或肥胖比率達38.4%,其中男性比率為47.6%,女性比率為28.8%,台灣男性每2人就有1人有體重過重問題屬亞洲第一名,體重過重或肥胖還容易造成乳癌、大腸癌及慢性等疾病的產生。今日上午,臺中市政府衛生局在豐原區圳寮里活動中心舉辦「社區體重血壓測量站」啟動典禮,由衛生局長黃美娜、里長代表及減重達人王雯如共同揭牌,象徵即日起民眾只要到里活動中心也可以站上體重機、輕鬆做好體重控制及血壓測量。而24歲的王小姐,因身材過胖總是無法穿上自己喜歡的衣服,為了穿上漂亮衣服突顯自己曼妙身材,曾以優酪乳和蘇打餅減肥法減重,但終究瘦不下來而放棄,今年1月份開始,每天減少飯量、搭配蔬食餐、3餐喝無糖豆漿,晚上快走至少1小時、天天量體重,半年下來已經從95公斤,甩掉36公斤,成功穿上自己喜歡的衣服。臺中市政府衛生局局長黃美娜表示:為了讓民眾瘦身更輕鬆,今年電子公司特別提供各200台的血壓計及體重計,並設置在200個村里辦公室及活動中心,讓民眾到社區活動中心與里民增進情誼時,也能為自己的健康把關。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