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肥胖

袖狀胃切除手術 胖男甩肉55公斤

袖狀胃切除手術 胖男甩肉55公斤#肥胖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綜合報導)一年多前,31歲的林先生,身高173公分,但他的噸位高達132公斤,走路會喘、汗流浹背,且年紀輕輕膽固醇、尿酸、血糖等數值都不合格,醫師建議先經由飲食與運動改善,但卻未見效果,由於林先生的食量很大,醫師評估後,決定施予袖狀胃切除手術,以降低患者的食量與食慾。根據統計,肥胖者發生心臟猝死的機率是體重正常者的40倍;心血管疾病、骨關節炎、痛風等疾病的發生率也是體重正常者的2~3倍;對很多人來說,減重是個選項,但對有些人而言,減重卻是不得不的迫切課題!雙和醫院外科部主任黃銘德分析,接受減重手術者中,只有三成是基於外型的考量,高達七成都是因已出現肥胖相關疾病,例如代謝症候群、睡眠呼吸中止症等,而必須藉助手術,恢復健康。而林先生接受手術後,體重馬上減少十公斤之多,99年9年受術一年多來,目前體重穩定停留在77公斤左右,沒有復胖的困擾。林先生表示,成功瘦身後,的確感受到體力變好,走路不會那麼喘,也較不會滿頭大汗。一般臨床上常用的四種手術方式包括「腹腔鏡可調節性胃束帶手術」、「腹腔鏡胃腸繞道手術」、「腹腔鏡胃袖狀切除手術」、「內視鏡胃內水球置放」。雙和醫院一般外科主治醫師蘇彥豪表示,不同術式各有其優點與適應對象,醫師會視患者的個別需求,採取最適切的治療方式;外科手術是減重的方式之一,若BMI超過35,且飲食與運動控制三至六個月沒有效果,或是已經出現代謝症候群等肥胖相關問題時,則需評估接受手術的必要性。蘇彥豪醫師指出,外科手術是一個階段性的減重方式,協助無法藉由飲食與運動等方式的患者減重,手術後一至二年,體重才會趨於穩定,在這段期間內,若是配合飲食與運動,即可達到最佳的瘦身效果。

揪團對抗肥胖 健康減重動起來

揪團對抗肥胖 健康減重動起來#肥胖

肥胖一直是國人大眾的困惱,為打擊肥胖,擺脫慢性疾病帶來的威脅,國民健康局今年再度發布減重召集令,以「臺灣101 躍動躍健康」為主軸,號召全國動起來,共同健康減重600噸,並於今召集22縣市衛生局代表,舉行宣誓啟動儀式。22縣市衛生局宣誓減重目標破百噸者有桃園縣(133公噸)、新北市(112公噸)、臺中市(101公噸)。衛生署邱文達署長表示,中央與地方齊心,跨領域、跨部門合作,希望全國民眾響應,發揮消費者力量,帶動健康產業。營造飲食健康化、運動生活化,掀起產業健康化的新風潮,建置健康飲食系統,讓民眾聽得到、看得到、買得到、吃得到健康食物;營造處處能運動、時時可運動、人人都運動的環境,希望國人規律運動比率在十年之內能倍增到52%。國民健康局邱淑媞局長表示,根據國民健康局101年2月22日至2月25日對全國22縣市18歲以上民眾,進行「春節期間體重控制調查」電話調查,結果發現,過年期間體重增加者之比例達4成5,平均增加1.7公斤。邱淑媞局長鼓勵去年參加健康體重管理計畫的民眾,今年繼續揪團,讓自己不復胖,也呼籲尚未報名的民眾,響應參加減重活動,透過「聰明吃、快樂動、天天量體重」健康生活方式,小額捐油,為自己訂下目標,找機會、找伴、找提示,為自己健康動起來。

呼吸都會胖?二氧化碳使人肥胖

呼吸都會胖?二氧化碳使人肥胖#肥胖

(優活健康網記者沈俐萱/編譯)有些人常覺得自己瘦不下來,甚至有人也曾誇張的說自己連喝水、呼吸都會發胖,不過日前,根據歐洲媒體指出,丹麥科學家大膽提出了一個假設指出,二氧化碳帶來肥胖!研究人員指出,由丹麥肥胖人口的增加中觀察到,肥胖人口的增加量,大致與二氧化碳的增加量符合,這項研究被刊登在「國際肥胖期刊」上。這項研究的負責人Lars-Georg Hersoug指出,從研究中觀察到,不管是胖子、瘦子,經過22年的體重觀察,連瘦子的體重都以相同的比率增加,於是開始尋找答案,總觀許多因素發現,空氣中二氧化碳的增加比率,和體重的增加比率大致符合,因此大膽做出此推論。他更進一步的解釋,人體中的食慾素可能會受到二氧化碳影響。食慾素是一種存在於腦內的荷爾蒙,會促進失眠及身體的能量消耗,這種荷爾蒙會調節睡眠及刺激食物攝取。且當人體吸入較多的二氧化碳時,血液變酸,如此一來便會促使大腦發出要我們多吃點的命令。Lars-Georg Hersoug也指出在 1986年到2010年期間,美國東岸居民肥胖增長最為迅速,而當地恰巧是二氧化碳濃度最高的地區,Lars-Georg Hersoug也做了一個實驗,指出讓6名男子待在特殊氣候室內,其中幾人暴露在二氧化碳濃度較高的環境中,發現接觸到較多二氧化碳的男子所吃下食物,比濃度受控制者多了6%,顯示吸入較多的二氧化碳,有助食慾。

遺傳性肥胖 胃繞道手術成功甩肉

遺傳性肥胖 胃繞道手術成功甩肉#肥胖

(優活健康網記者沈俐萱/綜合報導)台中市一名24歲的許小姐,身高156公分,結婚時體重重達70公斤,家族都是胖子,因遺傳性肥胖,生完孩子後更是差點飆破100公斤,試盡許多減肥方法都沒用,嚴重的高血脂,更是讓醫師警告再胖下去恐怕會肝硬化,脂肪過度囤積,除了健康問題堪慮外,也讓她對自己的身形產生自卑感,直到接受胃繞道手術,配合飲食控制、運動,四個月下來,已減掉41公斤,不僅健康、美觀,也讓她拾回信心。 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減重外科主任李旻憲表示,利用減重手術達到減重目標,是不得已的手段,減肥最好還是能靠健康飲食控制來減重,但是對於身體質量指數BMI大於35,且合併代謝性疾病,或BMI大於40,通常只有動刀縮胃才有望挽回健康,另外李旻憲主任也提醒,進行胃縮小或胃繞道手術是有限制條件的,BMI不足35、心臟病、內分泌系統疾病、精神患者或無法全身麻醉、年紀超過70歲老人等都不能進行這類減重手術。李旻憲說,目前腹腔鏡微創減重手術有4種,胃繞道、胃袖狀切除、胃摺疊、胃束帶,胃繞道與胃袖狀切除,是將胃縮小、切除,食量變小、食慾減低,因此減重效果最好,通常術後前四個月到半年期間,是減重的黃金期,體重下降速度最快,另外胃摺疊和胃束帶則是胃部可回復性,不過復胖率較高,不過李旻憲醫師也表示,不管使用哪一種手術來幫助減重,都應該要維持5年不復胖,才能擺脫慢性病的困擾。

多吃就胖! 基因惹的禍

多吃就胖! 基因惹的禍#肥胖

(優活健康網記者沈廷君/編譯)過去對於肥胖使否會遺傳,外界大多採半信半疑的態度,雖然連美國先前也曾發現孕婦若肥胖會傳給下一代,但始終沒有直接的證明。而日本研究團隊日前宣布找到所謂的「肥胖基因」,研究結果發現只要帶有「肥胖基因」者一旦飲食稍微過量,抑或是常吃高脂食物,身材比一般人更容易走樣。雖然說「羅馬不是一天造成的」形容肥胖者不控制飲食的後果,但或許有部分的胖子是受到體內「肥胖基因」擾亂的影響,導致不小心吃得太多就馬上長肉。四本京都大學辻本豪教授的研究團隊表示,一種稱為「GPR120」的蛋白基因能控制發胖、身體代謝與食慾,且能降低脂肪肝、糖尿病等的風險,一旦發生突變即會讓增胖的機會提高。辻本豪教授表示,研究也針對常吃高脂肪、高熱量食物者做研究調查,發現擁有「GPR120」突變基因者的增胖機率高達一般人約有6成之多,證明「GPR120」蛋白基因與肥胖之間的直接關係。而發現「GPR120」蛋白基因未來對有肥胖、代謝等問題者有很大幫助,辻本豪教授表示可望能開發治療的相關藥物。

什麼是脂肪肝?怎麼形成?

什麼是脂肪肝?怎麼形成?#肥胖

肝病基金會曾經對九千個上班族做超音波檢查,竟然發現罹患脂肪肝的比例高達43%,男性上班族更達49%。另有研究指出,台灣成人脂肪肝盛行率超過三成,換句話說,每三至四個成人就有一人有脂肪肝,遠高於過去被視為「國病」的B型肝炎和C型肝炎。是的,別意外,脂肪肝已經成為台灣人最普遍的肝病。阮綜合醫院消化系內科曾建森醫師表示,造成脂肪肝最常見的原因就是肥胖,台灣民眾由於生活富裕,運動機會又少,加上很多人不但酒席多、應酬更頻繁,這種吃得好又喝得兇的生活方式,導致脂肪肝的發生率普遍提高。除此外,高血脂、三酸甘油酯過高,以及糖尿病控制不良、C型肝炎、酗酒、藥物等都是造成脂肪肝的成因。但到底什麼是脂肪肝?曾建森醫師說,正常的肝細胞多含有少量脂肪,約佔肝重量 2至  5%。當脂肪囤積超過肝重量的 5%時,即是「脂肪肝」。八成患者沒有症狀出現,僅少數出現上腹部飽脹、食慾不振或全身倦怠等現象,以致很多人都是在健康檢查時,才赫然發現自己有脂肪肝。曾建森醫師指出,因為脂肪肝炎並非病毒造成,無法像B型肝炎和C型肝炎一樣,施予抗病毒藥物,截至目前為止,仍沒有理想藥物和方法可以治療;輕度的脂肪肝患者,並不需特別積極治療,只要針對致病因,進行減肥、運動、控制血糖、戒酒或停止亂服不必要的成藥,即可恢復。

肥胖問題威脅國人健康 一同來減重!

肥胖問題威脅國人健康 一同來減重!#肥胖

根據行政院衛生署國民健康局調查,一般過年期間,國人平均每人增胖約1.7公斤。農曆春節已結束,花蓮縣衛生局特別推出減重計畫,邀請民眾大家一起「聰明吃、快樂動,天天量體重」。花蓮縣衛生局徐祥明局長表示,我國成人體重過重及肥胖比率高達44.1%,肥胖問題已明顯威脅國人健康。徐局長引述醫學研究報告指出,肥胖問題與許多疾病密切相關,包括糖尿病、高血壓、膽囊疾病、血脂異常、呼吸困難及睡眠呼吸停頓、高尿酸血症、代謝症候群、痛風、骨性關節炎、癌症、不孕症、下背痛等諸多慢性疾病,民眾不可忽視肥胖所造成的健康威脅。花蓮縣衛生局為了幫民眾甩除過年期間累積的贅肉,特別從二月一日開始,推出一系列減重服務計畫,歡迎各職場、單位、組織及民眾一起來「小額捐油,揪團減重」。健康減重報名可以至全縣120處體重測量站報名,或到花蓮縣全縣13鄉鎮衛生所及衛生局報名。此外,民眾也可以直接上花蓮衛生局網站報名http://www.hlshb.gov.tw。花蓮縣衛生局為了鼓勵團體相約減重,凡是人數達15人以上的團體,花蓮縣衛生局(所)即可到府或相約指定地點,進行體重測量服務,方便民眾參加減重計畫。徐祥明局長表示,凡前來報名101年健康減重者,即可獲得「健康生活動起來」減重秘笈一本及減重願望「魔豆」一顆,及參加獎品非常豐盛的系列摸彩活動,歡迎大家踴躍參加101年健康減重活動,相關活動辦法及訊息,請詳參本局網站http://www.hlshb.gov.tw。花蓮縣衛生局為了協助縣民及觀光客們輕鬆減重,特別輔導花蓮餐飲業者推出健康美食認證,提供民眾既健康又美味的餐飲,揮別傳統苦情的饑餓減重方法。花蓮縣衛生局為鼓勵本縣餐飲業者自我提升品質及提供健康飲食,特與「花蓮縣健康美食協會」共同推動「健康美食認證」機制。去年(100年)計有8家業者取得健康美食認證。通過健康美食認證的餐飲業者,不但具備衛生優良的飲食製作環境之外,更提供安全、健康及在地食材的健康美食,讓民眾吃出品味更吃出健康。由於花蓮縣衛生局積極推動健康減重計畫,受到花蓮各界熱烈支持,去年花蓮縣獲得行政院衛生署頒發健康減重全國達標最速獎、達標獎等八大類獎項是獲獎最多縣市殊榮,對花蓮縣民的健康產生極大的幫助。徐祥明局長表示,花蓮縣今年將推出更大規模的集體減重計畫,呼籲全縣各機關學校民間企業及社團等,都能與花蓮縣衛生局及十三鄉鎮市衛生所合作,幫助自己與親友們一起相偕減重,凡是身體質量指數BMI超過二十四,男性腰圍超過九十公分,女性腰圍超過八十公分的民眾,都應該主動參與減重計畫。徐祥明局長表示,減重成功的因素不僅需靠個人自我實現的毅力,更需要友善的健康減重環境進行支持。為營造健康減重的環境,花蓮縣衛生局除了與醫療院所合作推動減重門診之外,更與本縣餐飲業者共同營造健康飲食的用餐環境,提供消費者符合健康、低卡的健康美食。許多去年參與花蓮縣衛生局減重計畫的民眾都發現,減重後血壓、血糖、血脂確實可以獲得良好控制。徐祥明局長建議大家正確的減重並非餓肚子,而是要「聰明吃、快樂動,天天量體重」,透過審慎選擇飲食方式,採用低熱量、低鈉、高纖維的飲食,每日至少攝取五類蔬果,以循序漸進方式維持均衡飲食,如此才能成功的達到健康減重目標。

慢性腎病難纏 高危險群是哪些人?

慢性腎病難纏 高危險群是哪些人?#肥胖

臺北市立聯合醫院仁愛院區藥劑科藥師趙瑩解釋,腎臟病早期症狀容易被忽略,包括多尿、頻尿、水腫、疲倦及下背痛等。許多慢性腎臟病患原先都不在腎臟科追蹤,而在其他臨床科別,原因是這些病患常伴隨其他疾病如:心血管疾病、骨病變、糖尿病等,但不認為有腎功能問題。若醫師未考慮腎功能變化使用腎毒性藥物,對病患而言可能加速其病程進展。趙瑩表示,腎功能主要依腎絲球過濾率(GFR, Glomerular Filtration Rate)判定,GFR分為五階段,當達到第三階段標準時,也就是GFR小於60ml/min/1.73m2,超過三個月以上;或腎臟損傷超過三個月以上,而同時發現病理異常、腎功能標記異常(如出現蛋白尿、微蛋白尿),即可定義為慢性腎臟病。衛生署國民健康局近年積極推廣定期驗血、驗尿、量血壓來防治慢性腎病。趙瑩說,40歲前至少每三年一次,40歲後建議每年一次,而高危險群則應每三個月一次,包含:(1) 65歲以上老年人 (2)三高疾病:高血壓、高血糖、高血脂 (3)長期服用藥物或用藥不當 (4)代謝症候群(肥胖、三高) (5)有腎臟病家族史 (6)蛋白尿 (7)痛風 (8)抽菸者 (9) C型肝炎等。高危險群中,三高、肥胖、吸菸、不當用藥等危險因子,其實可以透過自我控制加以避免。高血壓患者應控制血壓在130/80mmHg以下,糖尿病患者應控制糖化血色素小於7%,餐前血糖在90~130mg/dL。血脂方面,總膽固醇應≦200 mg/dL,三酸甘油脂應≦160 mg/dL。肥胖者應可透過適度運動、飲食控制,飲食原則包含少鹽、少油、少糖,多蔬果、纖維,將身體質量指數(Body mass index, BMI)維持在18.5~24,男性腰圍應小於90cm(35吋),女性則應小於80cm(31吋)。若診斷為慢性腎臟性疾病,也不需過度擔憂,應定時回診腎臟科,配合醫師進行相關檢驗及各項治療。血壓、血糖、血脂等應控制在如上述標準,阻緩腎功能惡化以及對併發症(如:電解質不平衡、骨病變、貧血)加以控制是最重要的治療目標。趙瑩說,其實一般民眾只要把握正確飲食、運動習慣,慢性腎臟病友則要確實遵守醫師所訂治療計畫,配合鹽分、水分、蛋白質控制及藥物治療,同時注意定期篩檢,便能有效預防及控制慢性腎臟病。她最後強調,以積極態度防治,掌握治療先機,必能改善國人目前慢性腎臟病現況。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