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肥胖

肥胖問題威脅國人健康 一同來減重!

肥胖問題威脅國人健康 一同來減重!#肥胖

根據行政院衛生署國民健康局調查,一般過年期間,國人平均每人增胖約1.7公斤。農曆春節已結束,花蓮縣衛生局特別推出減重計畫,邀請民眾大家一起「聰明吃、快樂動,天天量體重」。花蓮縣衛生局徐祥明局長表示,我國成人體重過重及肥胖比率高達44.1%,肥胖問題已明顯威脅國人健康。徐局長引述醫學研究報告指出,肥胖問題與許多疾病密切相關,包括糖尿病、高血壓、膽囊疾病、血脂異常、呼吸困難及睡眠呼吸停頓、高尿酸血症、代謝症候群、痛風、骨性關節炎、癌症、不孕症、下背痛等諸多慢性疾病,民眾不可忽視肥胖所造成的健康威脅。花蓮縣衛生局為了幫民眾甩除過年期間累積的贅肉,特別從二月一日開始,推出一系列減重服務計畫,歡迎各職場、單位、組織及民眾一起來「小額捐油,揪團減重」。健康減重報名可以至全縣120處體重測量站報名,或到花蓮縣全縣13鄉鎮衛生所及衛生局報名。此外,民眾也可以直接上花蓮衛生局網站報名http://www.hlshb.gov.tw。花蓮縣衛生局為了鼓勵團體相約減重,凡是人數達15人以上的團體,花蓮縣衛生局(所)即可到府或相約指定地點,進行體重測量服務,方便民眾參加減重計畫。徐祥明局長表示,凡前來報名101年健康減重者,即可獲得「健康生活動起來」減重秘笈一本及減重願望「魔豆」一顆,及參加獎品非常豐盛的系列摸彩活動,歡迎大家踴躍參加101年健康減重活動,相關活動辦法及訊息,請詳參本局網站http://www.hlshb.gov.tw。花蓮縣衛生局為了協助縣民及觀光客們輕鬆減重,特別輔導花蓮餐飲業者推出健康美食認證,提供民眾既健康又美味的餐飲,揮別傳統苦情的饑餓減重方法。花蓮縣衛生局為鼓勵本縣餐飲業者自我提升品質及提供健康飲食,特與「花蓮縣健康美食協會」共同推動「健康美食認證」機制。去年(100年)計有8家業者取得健康美食認證。通過健康美食認證的餐飲業者,不但具備衛生優良的飲食製作環境之外,更提供安全、健康及在地食材的健康美食,讓民眾吃出品味更吃出健康。由於花蓮縣衛生局積極推動健康減重計畫,受到花蓮各界熱烈支持,去年花蓮縣獲得行政院衛生署頒發健康減重全國達標最速獎、達標獎等八大類獎項是獲獎最多縣市殊榮,對花蓮縣民的健康產生極大的幫助。徐祥明局長表示,花蓮縣今年將推出更大規模的集體減重計畫,呼籲全縣各機關學校民間企業及社團等,都能與花蓮縣衛生局及十三鄉鎮市衛生所合作,幫助自己與親友們一起相偕減重,凡是身體質量指數BMI超過二十四,男性腰圍超過九十公分,女性腰圍超過八十公分的民眾,都應該主動參與減重計畫。徐祥明局長表示,減重成功的因素不僅需靠個人自我實現的毅力,更需要友善的健康減重環境進行支持。為營造健康減重的環境,花蓮縣衛生局除了與醫療院所合作推動減重門診之外,更與本縣餐飲業者共同營造健康飲食的用餐環境,提供消費者符合健康、低卡的健康美食。許多去年參與花蓮縣衛生局減重計畫的民眾都發現,減重後血壓、血糖、血脂確實可以獲得良好控制。徐祥明局長建議大家正確的減重並非餓肚子,而是要「聰明吃、快樂動,天天量體重」,透過審慎選擇飲食方式,採用低熱量、低鈉、高纖維的飲食,每日至少攝取五類蔬果,以循序漸進方式維持均衡飲食,如此才能成功的達到健康減重目標。

慢性腎病難纏 高危險群是哪些人?

慢性腎病難纏 高危險群是哪些人?#肥胖

臺北市立聯合醫院仁愛院區藥劑科藥師趙瑩解釋,腎臟病早期症狀容易被忽略,包括多尿、頻尿、水腫、疲倦及下背痛等。許多慢性腎臟病患原先都不在腎臟科追蹤,而在其他臨床科別,原因是這些病患常伴隨其他疾病如:心血管疾病、骨病變、糖尿病等,但不認為有腎功能問題。若醫師未考慮腎功能變化使用腎毒性藥物,對病患而言可能加速其病程進展。趙瑩表示,腎功能主要依腎絲球過濾率(GFR, Glomerular Filtration Rate)判定,GFR分為五階段,當達到第三階段標準時,也就是GFR小於60ml/min/1.73m2,超過三個月以上;或腎臟損傷超過三個月以上,而同時發現病理異常、腎功能標記異常(如出現蛋白尿、微蛋白尿),即可定義為慢性腎臟病。衛生署國民健康局近年積極推廣定期驗血、驗尿、量血壓來防治慢性腎病。趙瑩說,40歲前至少每三年一次,40歲後建議每年一次,而高危險群則應每三個月一次,包含:(1) 65歲以上老年人 (2)三高疾病:高血壓、高血糖、高血脂 (3)長期服用藥物或用藥不當 (4)代謝症候群(肥胖、三高) (5)有腎臟病家族史 (6)蛋白尿 (7)痛風 (8)抽菸者 (9) C型肝炎等。高危險群中,三高、肥胖、吸菸、不當用藥等危險因子,其實可以透過自我控制加以避免。高血壓患者應控制血壓在130/80mmHg以下,糖尿病患者應控制糖化血色素小於7%,餐前血糖在90~130mg/dL。血脂方面,總膽固醇應≦200 mg/dL,三酸甘油脂應≦160 mg/dL。肥胖者應可透過適度運動、飲食控制,飲食原則包含少鹽、少油、少糖,多蔬果、纖維,將身體質量指數(Body mass index, BMI)維持在18.5~24,男性腰圍應小於90cm(35吋),女性則應小於80cm(31吋)。若診斷為慢性腎臟性疾病,也不需過度擔憂,應定時回診腎臟科,配合醫師進行相關檢驗及各項治療。血壓、血糖、血脂等應控制在如上述標準,阻緩腎功能惡化以及對併發症(如:電解質不平衡、骨病變、貧血)加以控制是最重要的治療目標。趙瑩說,其實一般民眾只要把握正確飲食、運動習慣,慢性腎臟病友則要確實遵守醫師所訂治療計畫,配合鹽分、水分、蛋白質控制及藥物治療,同時注意定期篩檢,便能有效預防及控制慢性腎臟病。她最後強調,以積極態度防治,掌握治療先機,必能改善國人目前慢性腎臟病現況。

愛抽菸、飲食西化 心絞痛年齡層降

愛抽菸、飲食西化 心絞痛年齡層降#肥胖

剛滿四十歲的小林,平時沒有別嗜好,就喜愛抽菸,具有高血壓宿疾。某日在公司加班開會時,突然感覺胸部中央位置非常悶痛,連頸部、下巴與手臂都覺得疼痛,不僅呼吸困難而且還冒冷汗、臉色蒼白,同事們看見小林痛苦的樣子,立即將他送到醫院就醫。經過詳細診察後,醫師發現他是得了俗稱「心絞痛」疾病。近幾年來,台灣人的生活方式、飲食習慣逐漸西化,再加上資訊的發達,使得愈來愈多的民眾意識到心臟病的威脅,因胸痛而求診的病人也居高不下。然而並非所有的胸痛都是因心臟引起,因心臟引起的不適也非全都是源自於心絞痛。那麼到底什麼才是典型的心絞痛呢?阮綜合醫院心臟內科江俊賢主任表示,典型心絞痛泛指因心臟缺血而造成的胸部不適,不一定會疼痛,大部分的病人會覺得心窩處悶悶的、有壓迫感、呼吸不順,通常在活動的時候﹙如爬樓梯﹚易發作,休息可以緩解,持續時間約五至十分鐘,有些病人同時合併冒冷汗、左臂或左面頰不適、暈眩等症狀。江俊賢主任說,其機轉是因供應心臟血流的冠狀動脈狹窄,導致心臟氧氣的供應不足,無法應付心臟肌肉的需求。造成冠狀動脈疾病危險因子包括,抽菸、糖尿病、高血壓、高血脂症、肥胖、男性、年紀大等。另外須注意的是有些冠狀動脈疾病的病人是以非典型症狀,如呼吸困難、全身無力來表現。江俊賢主任指出,心絞痛約有80%發生在四、五十歲的中年男子,但因國人飲食習慣改變以及抽煙人口的增加與年輕化,使得罹患心絞痛疾病的年齡層,有逐漸下降的趨勢,甚至有二十歲左右就得心臟病的病歷報告。發生心絞痛時,若病患完全清醒,身邊也有攜帶藥物,可幫助他服藥,若絞痛的情形持續十分鐘以上,或是連續服用三顆硝化甘油後,症狀未改善,就應立即送醫。病患平常除需隨身攜帶藥物外,尤須遵照醫師醫囑按時服藥,並重視規律生活作息,以穩定控制病情。

寵物瘋過年/年菜零食多 肥胖狗狗如何減肥?

寵物瘋過年/年菜零食多 肥胖狗狗如何減肥?#肥胖

過年到,許多主人亦會幫家中寵物狗兒加菜,年假在家看電視,邊看邊吃蜜餞、開心果等高熱量零食,寵物也跟著亂吃,於是年節過了,許多狗兒肥胖問題也跟著產生,根據「狗狗的天然飲食書」一書提到,首先務必要禁止不當餵食狗兒的行為,同時改正狗兒乞討的習慣,第二,增加狗兒運動量,最後是,限制狗兒一天的飲食熱量。其實狗兒跟人類一樣,如果快速減重,同樣也會對身體造成傷害,因此書中提到,狗兒減重應控制在每周1%~2%左右為佳,飼主不宜心急或快速讓狗兒瘦身,另外在控制狗兒飲食熱量上,則控制在原本熱量攝取的60%為佳(貓咪則是90%),在減重同時可以增加蛋白質在所有熱量中的比例,因為如此一來能確保狗兒在控制熱量的身體同時有足夠的胺基酸,讓瘦肉組織的流失降到最低,因為若是瘦肉組織大量減少,會使寵物產生過度的飢餓感,也會危害寵物健康,在貓咪的減重過程中,蛋白質尤其重要,因為貓咪對蛋白質的需求較高,如果在減重過程中,蛋白質的補充大量流失,會造成貓咪產生肝臟脂肪代謝障礙,飼主必須特別留意。最後一定要再配合運動量,跟人類一樣,光是節食、控制熱量,都是不健康的減肥方式,因此充足的運動量對寵物們來說,在減肥過程也是非常重要的,此外根據不同狗兒的肥胖原因也有不同的減重方式,因此適當的與獸醫師溝通也是非常重要的一環。

流感又奪三命!已31人死

流感又奪三命!已31人死#肥胖

衛生署疾病管制局公布新增3例流感併發症死亡病例!分別為居住高雄市34歲男性、屏東縣77歲男性及新北市82歲女性,3例個案分別具有肥胖、肝硬化、大腸癌、糖尿病及乳癌等慢性疾病史,除77歲男性外,其餘兩人都未接種流感疫苗,感染病毒型別2例為B型,1例為AH3 (34歲男性),發病後分別因敗血性休克、肺炎併呼吸衰竭及吸入性肺炎、敗血性休克併多重器官衰竭等因素死亡。衛生署指出,流感疫情可能在農曆春節前後達到最高峰,春節返鄉及旅遊人潮眾多,衛生署籲請大眾運輸業者協助政府宣導,提醒旅客注意個人衛生,並定時清潔及消毒運輸工具與候車地點的公用物品,準備口罩,提供有呼吸道症狀者使用,以保障旅客健康,平安過新年。此外,春節天氣濕冷,民眾至人潮眾多處應注意呼吸道衛生及咳嗽禮節,如有呼吸道症狀者,請務必戴上口罩。家中若有發生流感併發症的高危險族群,如嬰幼兒、年長者及具慢性疾病患者,於感染流感後應多加留意,儘速就醫治療,避免併發嚴重併發症,並須特別注意是否出現流感危險徵兆(如呼吸短促、呼吸困難、發紺、血痰或濃痰、胸痛、意識改變、低血壓或高燒持續72 小時等),如有上述症狀應即刻前往醫院就醫,掌握黃金治療時間。疾管局已擴充公費流感抗病毒藥劑合約配置點達2757家,並協調急救責任醫院,於春節期間開診持續提供公費藥劑予民眾使用,民眾可洽所在地衛生局,或撥打24小時免費防疫諮詢專線「1922」詢問。此次流感季(自100年7月1日起)迄今,累計共663例流感併發症確定病例,其中31例死亡。

舌頭的「第六感」 竟是肥胖因子?

舌頭的「第六感」 竟是肥胖因子?#肥胖

以往認為人類的味蕾只能品嚐出酸、甜、苦、鹹四種味道,但是隨著研究人員的努力,在這幾年已經確定人類的味蕾可以辨識出「鮮度」,而日前華盛頓大學(Washington University)的研究人員發現,有些人的舌頭上除了酸、甜、苦、鹹、鮮之外,還有感覺脂肪的味蕾,而且他們猜測這種味蕾就是肥胖的原因之一。(圖片為舌頭,翻攝自維基百科,作者是ArnoldReinhold。)華盛頓大學的研究人員表示,肥胖的人對於脂肪的渴望,或許是導致他們肥胖的原因。主持這項研究的那達教授(Nada Abumrad)表示,他們發現到人的舌頭上有一個稱為CD36的味覺感受器,如果一個人的CD36數量太少,會讓人無法感受到脂肪的存在,於是人們就會吃進更多的脂肪,然後就會讓人越來越胖。那達教授強調,CD36的數量並不完全是遺傳問題,如果人們吃進越多的脂肪,那麼CD36的數量就會越來越少,如此一來,將會讓人加速肥胖,所以那達教授建議人們應該要攝取適量的脂肪,才不會破壞CD36的合成,進而引起肥胖。

胖子的神奇小藥丸 不用運動就能瘦

胖子的神奇小藥丸 不用運動就能瘦#肥胖

很多胖子都希望有一種藥丸,可以吃了就一直瘦下來,或許這樣的願望有可能會實現。根據英國每日郵報(Daily Mail)的報導指出,美國哈佛大學醫學院的研究團隊,發現了一種名為Irisin的荷爾蒙,他們發現到這種荷爾蒙是人體自然存在的激素,是人體運動時會產生的荷爾蒙,而且這種荷爾蒙可以幫助身體發展出燃燒熱量的棕色脂肪,幫助人體消耗更多的熱量。哈佛大學醫學院(Harvard Medical School)的布魯斯教授(Bruce Spiegelman)表示,他們發現到這種荷爾蒙的時候,是以希臘信使女神的名字(Iris)命名為Irisin。布魯斯教授表示,Irisin通常是在人體運動時分泌,可以幫助身體燃燒卡路里,並且控制血液中的葡萄糖含量;Irisin還能讓儲存油脂的「白色脂肪細胞」,轉變成燃燒脂肪的「棕色脂肪細胞」,而且最重要的是,因為Irisin是原本就存在人體中的荷爾蒙,所以目前為止沒有觀察到任何的副作用。布魯斯教授還表示,在老鼠的實驗當中發現,Irisin可以幫助生物控制血糖,降低罹患糖尿病的機會,除了可以幫助身體瘦下來之外,似乎還能讓身體更健康。但是可惜的是,目前這個研究還只停留在老鼠實驗,如果要進行到臨床實驗,最快也要兩年,如果真的要等到這種藥物上市,可能還要等上10年,所以目前像要瘦身的人,還是多運動吧。

美國癌症死亡率下降 肥胖相關的癌症卻上升

美國癌症死亡率下降 肥胖相關的癌症卻上升#肥胖

癌症一直是先進國家最重要的死亡原因,但是根據路透社(Reuters)的報導,美國癌症協會(American Cancer Society)的統計指出,過去十年來,總共有超過100萬的美國人死於癌症,但是癌症的死亡率持續在下降,但是弔詭的是,因為肥胖所引起的癌正確逐年在增加,因此美國癌症協會強調,目前不知道為什麼會發生這樣的現象,但是減肥對身體有益無害,所以還是讓自己瘦一點。安德森癌症中心(Anderson Cancer Center)的教務長雷蒙(Raymond DuBois)博士表示,他對於癌症死亡率的下降感到非常高興,雖然下降的幅度不大,但是非常有意義,因為這表示美國在防治癌症上的努力,已經收到了一定的成效;但是有另外一個需要注意的數據是,胰臟癌、肝癌、甲狀腺癌、食道癌等根肥胖有關係的癌症正逐年上升,所以肥胖的人還是瘦一點好。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