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癌

男子肺部出現小結節 檢查竟是早期肺癌

男子肺部出現小結節 檢查竟是早期肺癌#肺癌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綜合報導)36歲的田先生接受健檢,發現肺部一個2公分小結節,進一步檢查證實是早期肺癌,馬上接受胸腔內視鏡手術切除肺癌,二星期後重回工作崗位。醫師也提醒,肺部出現單一結節,確實已經成為早期發現肺癌的重要線索。阮綜合醫院胸腔外科楊明泉醫師表示,肺部結節指的是小於3公分的肺部陰影,它可以是良性的病變,如肺結核、器質性肺炎、血管瘤等,也有可能是所謂的早期肺癌。醫師通常會針對結節的大小、外形及生長速度來辨別是否為惡性。若發現肺部結節狀陰影時,除須和先前胸部X光作比較外,胸部電腦斷層掃描可清楚顯示結節特性,是否為單一性或多發性結節。大於3公分  罹肺癌機率超過5成此外,結節的大小也是評估標準,若腫瘤大於3公分,罹患肺癌的可能性超過5成,就算小於1公分,也有2成左右的肺癌可能性,有抽菸的習慣、家族史等高危險群,若發現時結節已經超過1公分,尤其需要提高警覺。楊明泉醫師也說,現行的正子電腦斷層掃描結果具有參考價值,有些肺部結節被最後證實為惡性,雖然不大,卻早已有附近淋巴結或遠處器官轉移。因此,大多的胸腔科醫師在評估肺部結節時,都採取非常審慎的態度,並希望病患密切追蹤。40歲以上的民眾最好每年接受螺旋狀低劑量電腦斷層,以期發現可能是肺癌之早期結節。一旦發現肺結節,醫師會依病人情況採取適當處置,現今的胸腔內視鏡手術為低侵襲性,不需切斷肋骨,傷口小,不如想像中的可怕,醫師也強調,肺癌並非絕症,早期診斷早期手術,仍是治癒肺癌的唯一機會。

肺癌為女性健康頭號殺手 7成民眾發現已晚期

肺癌為女性健康頭號殺手 7成民眾發現已晚期#肺癌

(優活健康網記者張瓊之/綜合報導)肺癌在最近這2年以來,都是國人十大死因的第一名,平均每天約有22人死於肺癌,且每5位癌症病患中就有1人是肺癌患者,在男性癌症死因裡肺癌是僅次於肝癌為第二名,在女性則是為首位,堪稱是國人健康的頭號殺手,不僅如此,有7成病患當他們發現時已屬晚期,幾乎無法接受治療。肺癌是國人主要癌症發生率排行前三根據國民健康局最新癌症登記報告顯示,肺癌是國人主要癌症發生率排行前三,而國內近5成肺癌患者為肺腺癌,其中又以惡性肋膜積水為常見的癌症併發症之一,當長在肋膜的癌細胞不停的分裂增殖或長大,肋膜積水也隨之不斷增加,到一定程度後,便會壓迫到肺臟,造成呼吸困難、喘、疼痛等症狀。對此,衛生福利部臺南醫院劉建興醫師表示,所謂的惡性肋膜積水指的是癌細胞已侵犯到肋膜,導致肋膜腔內有異常積水的現象,造成呼吸困難、咳嗽、胸痛、發炎及發燒等,而嚴重程度和液體累積速率及液體累積的總量有關係,提醒民眾呼吸困難及胸痛是最主要的症狀,所以,若出現類似症狀時,應盡速就醫檢查。台灣發生肺腺癌機率 遠高於西方人劉建興醫師表示,傳統肋膜腔積液和肋膜腔腫瘤的診斷方法是抽取肋膜腔積液來做細菌、生化、免疫及病理的檢驗,但是,經常不容易得到一個確定的診斷,所以,利用胸腔鏡進入胸膜或縱隔施行胸腔鏡肺或胸膜活檢,以便診斷感染,癌症和其他疾病肋膜腔疾病是一個快速且正確的方法。在台灣,EGFR基因突變幾乎都是集中發生在腺癌中,且比例遠高於西方人,男性佔40%~50%,女性接近70%,此外,曾有研究指出肺腺癌與抽煙較無關連。

不只肺癌!吸菸也增食道癌、膀胱癌風險

不只肺癌!吸菸也增食道癌、膀胱癌風險#肺癌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綜合報導)香菸當中導致成癮的尼古丁,會增快心跳速率,提高血壓及引起本梢血管的收縮,所以長期吸菸容易導致心臟血管疾病,甚至有較高的機率引發肺癌、口腔癌、喉癌、食道癌、腎臟癌、膀胱癌等病變。另外也較容易引發中風疾病,造成抵抗力降低、牙齒變黃、口臭、引起皮膚的皺紋等病狀,還會增加金錢上的花費、所以抽菸是百害無一利。很多人在開始戒菸時都存有迷思,覺得吸菸只是一個壞習慣而已,事實上香菸是一種成癮性物質,令人迅速上癮。新樓醫院社區健康中心謝宜伶督導教導民眾,當您決心要戒菸時,首先你必須立刻堅定自己的決心,對自己說:「從今天起,我不吸菸、不受菸的控制!」。二代戒菸 已助16萬人戒菸成功再來是公開聲明尋求支持,告訴親朋好友「我要戒菸」,尋求周圍朋友的支持與鼓勵,共同邁向戒菸成功的目標。其次要改變原來的行為習慣,吸菸久了難免會養成行為上的習慣,您可以隨身攜帶原子筆或嚼食小黃瓜、胡蘿蔔等健康蔬果及咀嚼無糖口香糖來取代這樣的習慣。2012年起衛生福利部二代戒菸計畫已成功協助16萬人戒菸,且每人每年負擔的戒菸藥品費平均為新台幣313元。新樓醫院社區健康中心謝宜伶督導提醒大眾:在戒菸的過程中單單自己的靠意志力一定比較辛苦,民眾也可以透過免費的戒菸專線0800-63-63-63、參加戒菸班或至衛生福利部特約醫療院所接受二代戒菸計畫,也就是戒菸門診治療服務。

沉默殺手肺癌 無吸煙婦女竟也中標

沉默殺手肺癌 無吸煙婦女竟也中標#肺癌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採訪報導)一位48歲無抽菸史的婦女,之前胸部X光檢查正常,此次接受高級自費健檢時,經由64切電腦斷層發現右上肺部有1.7公分結節,後經確認為肺腺癌第一期,由於無其它部位轉移情形,也為肺癌能夠做到早期診斷、早期治療的具體案例。有症狀多已晚期 北市聯醫忠孝院區職業醫學科主治醫師許良豪說,通常大部分肺癌病人都沒有症狀或有輕微的症狀,當因有症狀來求醫時,常已癌症末期來不及治療,五年存活率不到15%。但是,如果在肺癌初期患者能提早發現接受治療,五年存活率可高達70%。許良豪醫師表示,肺癌死亡率一直居高不下,有部分原因是因為長久以來一直沒有一個較有效的方法可以早期偵測肺癌。以往檢測肺癌的主要方法是利用傳統X光片,但對於藏匿在心臟後方或1公分以下的肺癌,常無法被正確診斷出來。做對健檢 及早發現肺癌現在多了一種選擇,可利用低劑量肺部掃描檢查,不僅是完全非侵入性,而且可以偵測出0.2公分的病兆。此外,對於肺氣腫及支氣管擴張等吸菸常見的病變也有最佳診斷,既能提高肺癌偵測率,也方便日後追蹤。許良豪指出,肺癌高危險族群如:菸齡超過每天1包抽20年,親人患有肺癌病史,長時間曝露有機化學物質如石棉、石油、瀝青、煤焦油、鉻、鎳、鈹、砷、氯乙稀、亞硝酸鹽、苯胺染料、放射線、鈾的環境,甚至是長時間的廚工,皆與肺癌的發生有關。因此,有肺癌發生相關風險者,建議都應及早接受檢查。

頭號殺手肺癌 無吸煙婦女竟也會中標

頭號殺手肺癌 無吸煙婦女竟也會中標#肺癌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採訪報導)肺癌在台灣來說,是國人罹癌的頭號殺手,雖然在國內發生率排名僅第3,但死亡率卻高居惡性腫瘤第1位。而晚期的肺癌患者若未積極治療,其存活期大約只有半年到1年,且由於肺癌並沒有所謂的典型症狀,只有警訊,因此若出現咳嗽不止、咳血、食慾不振或體重莫名減輕等症狀,多數肺癌患者發現時都已是晚期。台灣臨床腫瘤醫學會理事長、台北醫學大學教授、同時也是新光醫院胸腔內科高尚志醫師表示,目前肺癌分為2大類,即小細胞肺癌和非小細胞肺癌,以小細胞癌來說, 約占肺癌的10%,在肺癌中惡性程度最高,患者多見於40~60歲的男性,小細胞肺癌通常大多由吸菸引起,雖然癌細胞小,但是轉移快,其中又以轉移到腦部,因此,在各類肺癌中,小細胞癌的預後最差。肺癌早期無症狀 防癌檢查不可少而非小細胞肺癌,比小細胞肺癌常見,在台灣約佔所有肺癌的85%左右,而非小細胞肺癌又包括:鱗狀上皮細胞癌、腺癌、大細胞癌。鱗狀上皮細胞癌 ,多見於男性,與吸菸關係密切,約佔所有肺癌的比率3到4成,病程長生長緩慢,較晚發生轉移,手術切除率較高。而肺腺癌是在台灣最常見的肺癌,約佔有6成比率,大多發生於不抽菸的女性和45歲以上的人,推測可能的原因與家庭主婦長期吸入炒菜油煙有關。其次是大細胞癌,此型肺癌雖並不多見,但癌腫體積較大,惡性度高且生長速度較緩慢,會經由血路及淋巴擴散,預後差。  而目前早期肺癌的篩檢方法包含胸部X光、低劑量胸部電腦斷層(LDCT)、磁振造影、正子掃描等。而在這麼多的檢查中,胸部X光較難發現小於1公分的腫瘤,而低劑量胸部電腦斷層可以發現0.4公分以上的惡性腫瘤,而且只要早發現,1公分以內的早期肺癌5年存活率可達9成以上。標靶藥是否有效 先做基因檢測癌症的治療,若能夠早期發現、進行手術是首選,然而非小細胞肺癌初期症狀並不明顯,約多數患者發現時都已是晚期,高尚志醫師說,對於這類患者多採取標靶治療,但患者須先進行基因檢測,先決條件是檢測有無EGFR基因變異,有 EGFR基因變異的病人,標靶治療才有反應。而現在又發現有另一種標靶ALK基因,ALK基因在正常情況是處於休眠狀態,若ALK基因發生錯位,會啓動細胞癌變的開關,導致癌細胞增生或轉移。而ALK基因錯位雖然與族群、性別無關,但研究發現,在年紀輕、沒有抽菸或只有輕度吸菸史,在無EGFR基因變異的病患群中約有10~15%的ALK基因變異比例,且基因錯位的肺癌患者,平均年齡只有52歲,比一般肺癌患者平均年齡約66歲來得年輕。衛生署已核准用來治療ALK陽性局部晚期,或轉移性非小細胞肺癌的標靶藥物,藉由藥物截剋瘤Xalkori 來抑制ALK,進而阻斷對腫瘤細胞生長存活相當重要的細胞訊息傳遞路徑,但目前尚未獲得健保給付,一個月約需20萬的費用,對患者來說是不少的負擔。高尚志醫師也說,標靶治療臨床上常見的副作用包含皮疹、肝毒性與腹瀉。但目前已有藥物可來預防與治療皮疹,而若副作用太嚴重,醫師也會考慮透過減藥來減緩。因此,患者應積極配合治療,勿輕言失望放棄。

樂閱讀/4大關鍵 掌握肺癌逆轉勝

樂閱讀/4大關鍵 掌握肺癌逆轉勝#肺癌

肺癌發生原因與抽菸、二手菸、空氣污染、長期處在油煙、接觸化學物質的環境、以及生活作息、飲食習慣等有關。抽菸雖不是罹患肺癌唯一因素,但研究已證實,若一天抽一包菸,罹患肺癌的風險是一般人的10倍。二手菸危害也不小,日本的研究發現,若丈夫抽菸、妻子罹患肺癌的風險比丈夫不吸菸的女性高一倍。另外,不抽菸的人若得肺癌大多數是肺腺癌,這也是台灣目前數量最多的肺癌類型。1)健檢揪出早期肺癌/肺癌早期幾乎沒有症狀,當有咳嗽、咳痰帶血、胸痛、呼吸困難,或者出現吞嚥困難、意識模糊、頭痛等症狀去找醫師,近8成已經是晚期的肺癌。好消息是愈來愈多人利用健檢,比方電腦斷層、正子掃瞄發現小於1公分的腫瘤,確診後就能立刻切除。終身志工孫越即是透過體檢發現右肺有一顆1.2公分腫瘤,屬於第一期A肺腺癌,接受胸腔鏡手術切除。建議有肺癌家族史、曾經得過一種癌症的肺癌高危險群,每年做一次低劑量電腦斷層檢查。2)微創手術傷口小/陳志毅醫師表示,這幾年肺癌手術採用微創、也就是胸腔鏡手術、迷你開胸手術比例提高,保留肺臟比例增加。技術與照護進步,降低了死亡率與併發症,病人開刀不輸血、不用住加護病房,復原時間大幅縮短,手術後5天即可出院。3)多樣性、個人化的化學治療/台北榮總蔡俊明醫師表示,拜新藥研發之賜,化療藥物種類、療程組合變化愈來愈多,幫助醫生規劃個人化治療計劃。化療也朝標靶化發展。利用一些生物標記,希望能精準鎖定目標族群,達到最大療效。4)標靶藥物剋治肺癌的成績傲人/大概每個治肺癌的資深醫師都可舉出好些個晚期肺癌病人接受標靶治療後,腫瘤快速縮小、甚至消失的例子。標靶治療還有副作用小、療效迅速的優勢,通常使用一個月內就可看出效果。目前肺腺癌一線治療的主力武器就是標靶藥物,超過八成可獲得有效控制。而2013年起,健保除了原本給付的一線用藥Gefitinib,也新增給付另一標靶藥物Erlotinib用於一線治療。這個新選擇不只能減少患者經濟負擔,更重要的是,根據國內外大型研究顯示,可提高存活率以及延緩肺腺癌病患無疾病惡化時間超過一年。「最大特色是藥物在血中的濃度高,」台北榮總胸腔腫瘤科主任蔡俊明表示,Erlotinib在腦脊液中的濃度是Gefitinib的7~8倍,穿透血腦屏障的通透率也較高,尤其對肺癌腦轉移患者的治療效果更為顯著,通常晚期肺癌患者中,三個人有一人出現癌細胞轉移到腦部。此外,Erlotinib雖然對皮膚與腸胃道的毒性較大,但肝毒性卻低很多,可避免病患因肝功能異常而被迫停藥、中斷治療的困境,「對不同類型的肺腺癌患者都有很好的治療效果,」高尚志指出。(本文作者/張曉卉、黃惠如)(摘自/別讓身體比你老/康健出版)

基因檢測揪「惡客」 肺癌治療有對策

基因檢測揪「惡客」 肺癌治療有對策#肺癌

(優活健康網特約記者許家瑋/採訪報導)在台灣,肺癌患者以年齡65歲年長者比例占7成,近年,肺癌發生人數有攀升及年齡有下滑的趨勢,肺癌在初期症狀不明顯,使得發現時多為肺癌末期,因此,存活率也較其他癌症低,在早期治療時多為消極處理的態度,但近年標靶治療的成效佳,佛教慈濟綜合醫院胸腔內科黃俊耀醫師表示,肺癌檢測在各大醫院已標準化,並制定標靶個人化治療肺癌策略,患者及家屬治療時,應以積極的正面態度面對。黃俊耀醫師表示,早年若發現罹患肺癌,通常進行傳統化學治療,不僅成效不佳,患者也因為副作用嚴重影響生活品質,甚至提早死亡,近年來標靶藥物的產生,可提高治療效果,而標靶藥物為個人化治療,治療前須先進行基因檢測,將病理組織檢體進行DNA分析,把標靶藥物直接作用在癌細胞上面,臨床上效果好,產生的副作用也低,但以往僅有屬於EGFR基因變異者才有相關的標靶藥物。近期研究發現另一個致癌基因ALK(簡稱:惡客),美國知名藥廠研發也完成針對ALK基因錯位者的標靶藥物,並已經由衛福部核准上市,針對ALK陽性病患可以使用,但目前健保尚未給付,目前患者一個月的花費約25-30萬元,黃俊耀醫師說:「雖然目前沒有健保給付,但是效果很好的藥物,藥廠未來應會顧及社會大眾的需求做調整,也希望未來健保局能照顧到這些肺癌病人。」因此,患者應注意肺癌基因突變的篩檢,特別是EGFR基因突變檢測為陰性的患者,更應進一步檢測是否具有ALK突變,以例臨床提供最好的治療計畫。黃醫師進一步表示,新一代針對ALK基因錯位患者的標靶藥物,沒有像傳統化療在身體上產生很大的副作用,多是便秘或是腹瀉等輕微症狀,也有部分患者產生皮膚癢、紅疹的症狀,但大多可以透過治療緩解,而ALK的藥物容易造成視力較模糊,但是在眼科的輔助治療下,可以得到很好的改善,患者不需要擔心副作用。黃俊耀醫師強調,現在治療肺癌已經與早年治療方式截然不同,從1997年新一代化學藥物上市,再到2005年標靶藥物的產生後,近年患者只要接受基因檢測,並使用標靶藥物,多可延長生命。2013年ASCO美國臨床腫瘤醫學會公布,臨床醫師在面對病患時,應以面對慢性病人的心態,有耐心並積極治療。已有不少第四期肺癌患者,在經過標靶治療後,可延長存活機會。黃醫師呼籲,「其實不只是醫生,連病患及家屬,都應調整心態,認為這是一個慢性病,以正面、積極的態度配合治療,我在這邊鼓勵勇於面對!」

男子背痛誤以為肌肉發炎 竟是巨大肺癌

男子背痛誤以為肌肉發炎 竟是巨大肺癌#肺癌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採訪報導)可別以為背痛都是拉傷或肌肉痠痛或肌腱發炎等問題,也有可能是腫瘤引起。一位44歲的呂姓男子,近半年因為持續左側上背痛,曾經到很多國術館求治,一直被當作肌肉發炎治療,後來就醫檢查,才發現是非小細胞肺癌,且是三期肺癌,醫師評估僅剩半年生命。體重減輕、背痛 是警訊某日呂先生陪朋友到骨科求診,順便詢問他的背痛問題,經觸診發現左上背部有一腫塊,北市聯合醫院中興院區骨科郭忠和醫師表示,雖然男子從沒有明顯咳嗽、咳血等症狀,但半年來,食慾不振,體重掉了5公斤,臉色蒼白,郭忠和說,由於發現的太晚,確診已是非小細胞肺癌第三期,無法開刀,只能接受化療和電療,只剩約3到6個月存活期。郭忠和醫師說,患者檢查發現左上肺葉巨大腫瘤破壞肋骨並且往後上背長出,因此才會被國術館誤認為肌肉結成球,經由電腦斷層引導取檢體,病理切片檢查證實是非小細胞肺癌。預防肺癌  先戒菸醫師提醒,中央型的肺癌長在氣管或大支氣管內,較易阻塞氣體的出入,並刺激支氣管壁,造成咳嗽、咳血痰或阻塞性肺炎等症狀;若是長在肺周邊部位的周圍型肺癌,早期幾乎沒有症狀,等到腫瘤大到一定程度,才出現胸痛、肋膜積水、呼吸困難等症狀。且對原發性非小細胞肺癌患者來說,手術切除術是目前治療最好方法,但是肺癌由於早期發現不易,整體五年存活率仍約只有百分之十二。郭忠和喔師也提醒,肺癌雖具有高死亡率與發生率逐年增加等特性,但由於與香菸高相關性,要預防肺癌,戒除香菸仍是首要之務。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