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壓

頭痛好憂鬱 身體缺鎂警訊!

頭痛好憂鬱 身體缺鎂警訊!#高血壓

(優活健康網編輯部/綜合整理)我們將進一步探討困擾現代人的諸多病症中,有哪一些與鎂的缺乏息息相關,鎂又在當中扮演著什麼關鍵性的角色。1) 焦慮與憂鬱/焦慮與憂鬱往往被認為肇因於情緒性因素,當中的罪魁禍首卻很可能源自鎂的缺乏。光是與缺鎂有關的情緒性症狀就有焦慮的行為、過度情緒化、漠不關心、恐懼、記憶力變差、憤怒、緊張、疲勞、頭痛、失眠、暈眩、突發性緊張、心悸等等。2) 偏頭痛與疼痛/從頭痛藥廣告的普及率可以得知,疼痛已成為「全民疾病」,不過,廣告沒有告訴你的是,缺鎂和頭痛有很大的關聯,光是每天服用200毫克的鎂,就能幫助80%的頭痛患者有效減輕偏頭痛症狀。3) 腦部損傷等問題/鎂可以保護腦部,讓腦部受傷後(包括中風、車禍等)的復元情形更佳。鎂不但能降低中風的發生率,在中風後注射鎂,甚至能讓癱瘓病人有「中等到重大的改善」。4) 膽固醇與高血壓/降高血壓及膽固醇的藥有許多危險的副作用,包括影響肝功能、產生血栓甚至中風,鎂則是安全有效的膽固醇抑制劑及降血壓劑。5) 心臟疾病/冠狀動脈導致的心臟病,往往是因為動脈粥狀硬化或血管痙攣。鎂能調節血管內的含鈣量,防止血管痙攣─粥狀硬化斑塊的鈣化、血塊、動脈痙攣都可能是缺鎂所引起的。6) 肥胖與代謝問題/高糖飲食與肥胖盛行率高度相關,當身體得分泌更多胰島素處理高糖飲食時,腰圍便會隨之增加,也會導致新陳代謝症候群。在分泌胰島素以及使胰島素運作時,鎂都扮演了關鍵的角色。7) 生理期疾病/針對婦女進行的研究指出,在月經來前事先服用鎂劑,能夠避免經痛、經期頭痛等疼痛的發生。8) 懷孕相關/鎂可以治療妊娠引發的高血壓問題,臨床實驗結果也顯示,懷孕期服用氧化鎂能降低子癲症、早產、嬰兒猝死、先天缺陷、腦性麻痺的機率。9) 缺鈣和補鈣/鈣是營養界的超級巨星,然而,過多的鈣質會阻礙鎂的吸收與運作。一旦鎂發揮不了功用,身體便無法正確的利用鈣質(如用來建構骨質),而是沉積在腎臟、血管中,造成結石、血管硬化等問題。(本文摘自/鎂的奇蹟/柿子文化出版)

眼底出血注意 高血壓找上門

眼底出血注意 高血壓找上門#高血壓

(優活健康網編輯部/綜合整理)撥開歷史的迷霧,高血壓病(hypertension)的診斷慢慢浮現在高宗的病歷上。所謂「血壓」就是指體內流動的血液對血管壁產生的壓力,壓力適中,人就神清氣爽;壓力過高,人則頭昏眼花,甚至舉步維艱。所謂的「高」,無獨有偶,也指發病率高、死亡率高和致殘率高。高血壓病人大多無明顯不適 是容易被忽視的主因現代社會,「高血壓」之名已深入人心,心血管病專家認為成人血壓低於120/80mmHg視為理想,高於140/90mmHg則稱為高血壓,當然必須以在平靜狀態下多次測出的平均值為準。高血壓可分為兩種:一種叫原發性高血壓,一種叫繼發性高血壓(只占所有高血壓約5%),前者具有某種程度的家族遺傳傾向,父母一方患病,子女得病的機率相對較高;後者有明確的基礎病因,如腫瘤、慢性腎病、內分泌異常或嚴重的大動脈病變等。患病初期,高血壓病人大多無明顯不適,能照常工作和生活,這是容易被忽視的主要原因;中期,病人可能出現頭暈等症狀。不知不覺中,高血壓已悄悄損害著人體的重要器官,平時無聲無息,一有機會便誘發眼底出血(失明)、心肌梗死、中風或高血壓腦病,可謂一鳴驚人,甚至一舉奪命。發病時頭痛、噁心、嘔吐 甚至昏迷死亡高血壓腦病指的是動脈壓力突發急驟升高,導致腦小動脈痙攣或腦血管調節功能失控,從而產生嚴重腦水腫的一種急性腦血管疾病。發病時有頭痛、噁心、嘔吐、抽搐、煩躁不安、呼吸困難、視力模糊、意識障礙,甚至昏迷死亡。高宗經常頭暈,最後更發展到頭痛、失明,比較符合高血壓的診斷,他最後可能死於高血壓腦病。或許有人會問,高血壓大多發生在中老年人,高宗患病時才30歲左右,可能嗎?從現代臨床資料來看,高血壓的確會出現在中青年身上,且患者有愈來愈年輕的趨勢。對於具備家族史或高危險因素的病人來說,年齡已不是他們抵禦高血壓的法寶了。如何防治高血壓?請保持平和、豁達的心態和規律、有序的作息;睡眠充足;注意飲食的清淡(比如,每天攝鹽量應低於5公克;勿過多食用肉類和攝取油脂;保持飲食均衡;多吃含纖維質高的食物);戒菸限酒;控制體重;適當運動(比如,達到一定速度的步行、騎車或練習氣功、游泳等,避免過度劇烈的體力活動),最後才是訴諸藥物。同時,建議中老年人或有家族病史的朋友每週測量一次血壓。(本文摘自/病榻上的龍/時報文化出版)

高血壓血管病變 恐致失明!

高血壓血管病變 恐致失明!#高血壓

(優活健康網編輯部/綜合整理)高血壓除了對心臟、腦血管造成影響之外,也會使眼睛產生病變。例如導致眼睛中風,這是因長期高血壓造成血管壁壓力增加,管壁肌肉肥厚增生、纖維化,使得血管壁逐漸硬化,而動靜脈交會處的靜脈,因動脈硬化擠壓而產生相對的靜脈血流阻塞,而視網膜小動脈的硬化程度也會逐漸加重。甚至視網膜小動脈也會出現局部管徑收縮,而形成生理性的動脈血流阻塞。高血壓是一種全身性的疾病 也會影響視神經、視網膜血流阻塞後,有可能出現微血管壁受損、視網膜出血,造成局部視網膜缺血萎縮而呈現死灰顏色,甚至整個黃斑部水腫、視神經水腫等現象,嚴重者會影響視力。高血壓是一種全身性的疾病,它不僅會影響大腦,對於高血壓所引發出的血管病變,會延伸出來影響到視神經、視網膜,也會導致類似的神經傷害而造成視力障礙甚至失明。視網膜的血管系統發生問題 以雷射將流血點止血處理高血壓導致身體產生許多可怕合併症的原因,主要是由於其所造成的血管病變。高血壓最初的病理變化,是使主動脈與其他大、小血管發生動脈硬化性,進而導致腎臟、大腦、心臟的損壞,及視網膜小動脈硬化。然而眼球內部的視網膜是產生視覺的重要部分,而視網膜上千千萬萬的神經細胞,必須依賴視網膜上散佈的血管系統來供給養分以維持正常的運作。因此若是視網膜上的血管系統發生問題,無法正常供給養分,對視力將會造成極大的影響。因此,一般醫師會先以雷射將流血點止血處理。(本文摘自/全家人的眼睛照護小百科/城邦文化)

醫訊/中藥用藥安全宣導

醫訊/中藥用藥安全宣導#高血壓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冬日食補,許多人會選擇補氣暖身的薑母鴨、藥燉排骨,依照個人口味不同,調味的香料及藥材也會不同,根據往年經驗,許多人可能在吃太補後流鼻血、甚至出現血壓飆高、血糖飆高的情形。除了西藥的用藥安全外,中藥因為可以當作補品,用藥安全較常被忽略,為了瞭解中藥用藥安全對生活的影響及後遺症,本次講座邀請到藥劑科藥師許溫堯,主講「中藥用藥安全宣導」,此次講座內容豐富,歡迎踴躍參加。名稱:中藥用藥安全宣導時間:106年3月4日 星期(六) 上午10:00-11:00地點: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臺北分院一樓大廳院徽前衛教區(臺北市內湖區內湖路二段360號)洽詢:(02)2791-9696#1008

牙周有問題 心病、血脂風險指數增

牙周有問題 心病、血脂風險指數增#高血壓

(優活健康網編輯部/綜合整理)一像慢性牙周炎患者的調查顯示,動脈粥狀硬化斑塊中有77%含有與牙周炎(嚴重牙周病)相關的細菌,研究人員還指出:「那些出血指數,顯然較高的患者呈現活性發炎反應,他們身上的動脈粥樣硬化斑塊,都檢測出細菌種類的存在。」牙周感染會加速動脈粥狀硬化相當多的證據顯示,來自牙周感染的細菌及他們的毒性產物,會誘發全身性發炎,導致心血管疾病。這種發炎導致血管壁內皮細胞的損壞,這些細菌和相關的毒素所又發的損傷可能導致細胞因子的發炎介質增加釋放,細胞因子會加速動脈粥狀硬化,逐漸令動脈口徑縮小,最終阻塞動脈血流,除可能引發動脈閉的炎症,研究還顯示,牙周病菌也會促使發炎持續惡化。這些研究簡單陳述有力的一點是:不管在技術上如何的「成功」,只要有作過根管治療,冠狀動脈心臟病機率都顯著增加。人們普遍認為,高血壓是因為腎臟疾病以及心臟疾病,如中風、栓塞及動脈瘤相關的危險因素。牙周炎與高血壓、心絞痛有關幾個橫斷面研究顯示,血壓高和牙周炎之間的明確聯繫,其他研究則將牙周炎與左心室肥大以及高血壓做出連結,威斯頓‧普萊斯在1923年的報告也指出,牙周炎與高血壓以及心內膜炎、心絞痛、心臟傳導阻滯、心肌炎,和其他心臟疾病等的關聯性。缺血性中風是由於缺乏血液供應,導致大腦的破壞,牙周炎被普遍認為是此類事件的獨立危險因素,有研究報告說,晚期牙周炎的中風患者,在入院時,有較嚴重的神經功能傷損,而出院時更糟。血清膽固醇、三酸甘油脂指數都會上升65歲以下,有跟尖牙周炎病史的男性,其中風的風險更大。研究人員審查1137名老兵的X光片記錄,所做出的結論,這些人都在維吉尼亞州看過牙醫,平均看了34年,有一個對牙周疾病患者的類似類似研究總結說:「目前的結果表明,牙周病與早期動脈粥狀硬化、頸動脈病變的發展有關。」在東京的一個對大型醫療和牙科數據庫的研究報告指出,牙周菌血症「可能在各種血管疾病如血栓必塞性脈管炎」、動脈粥狀硬化,和靜脈曲張的發展上具有重要作用。」另一組研究中,有兩組患者,一組有慢性牙周炎,而另一組無牙齒感染病史,對於血液中心血管危險因子,進行了比較,研究人員發現,有慢性牙周炎的人,血清膽固醇及低密度膽固醇水平有增加,牙周炎與血清膽固醇以及三酸甘油脂指數上升的關聯性,已經有許多相關的報告。(本文摘自/牙醫絕口否認的真相──致命的毒牙感染/博思智庫出版)

醫訊/您的體重過重嗎──談健康減肥

醫訊/您的體重過重嗎──談健康減肥#高血壓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台灣肥胖人口比例逐年增加,而肥胖者亦容易罹患許多慢性疾病如:癌症、腦血管疾病、心臟疾病、糖尿病、高血壓性疾病等。為了落實國人的健康減肥以及調整飲食的觀念,在本次團體衛教將由孫文蕙營養師介紹肥胖的判定標準介紹,進而分析台灣常見各減重方式的優缺點,讓民眾能健康減肥。名稱:您的體重過重嗎──談健康減肥時間:106年2月23日 星期(四) 下午15:00-15:30地點:亞東醫院北棟一樓思源一廳(新北市板橋區南雅南路二段21號)洽詢:02-8966-7000轉1305或2046

年後肥一圈?4招輕鬆甩肉

年後肥一圈?4招輕鬆甩肉#高血壓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綜合報導)過了一個年,民眾是否都為胖了一圈感到困擾?過年期間放長假,元宵過後又是春酒,民眾大多對飲食沒有節制,大魚大肉、糖果餅乾樣樣不忌口,許多人直到明顯胖了一圈才開始懊悔。根據統計,民眾年後平均體重約增加3~5公斤,而肥胖為許多慢性病如糖尿病、高血壓的危險因子,想拯救年後走樣的身材,找回更健康的自己,改變飲食習慣是當務之急。熱量每減少7700大卡 體重可減1公斤南投醫院營養師陳佳祺表示,過年時吃了大量高油鹽的年菜、香酥脆口的零食,加上整天打牌、運動機會減少,茶來伸手飯來張口的結果就是體重破表。已知熱量每減少7700大卡,體重可減輕1公斤,想要化解增胖危機,可以透過下列的方法來達到減重的目的:1) 調整進食順序,減少熱量攝取/用餐時先吃大量富含纖維質的蔬菜增加飽足感,再吃豆、魚、肉、蛋等蛋白質食物,最後才吃少量的飯、麵等主食。2) 向宵夜飲料點心Say NO/睡前4小時勿再進食,以免過多熱量無法消耗而囤積體內。另外含糖飲料與點心無飽足感,卻熱量驚人,且會讓血糖快速上升,促進胰島素分泌而加速脂肪累積,絕對是減重者的大忌。3) 增加運動量/悠閒的日常活動對消耗熱量無感,要增加運動量才能看到效果。可以試著每日多快走1小時,爬山或是參加運動課程、運動社團養成運動的習慣。4) 提升基礎代謝率/可以透過負重訓練,努力增加身體的肌肉量,來提高基礎代謝率,讓你減重事半功倍找回窈窕健康的自己。

疾病加重?這些人少吃蒜!

疾病加重?這些人少吃蒜!#高血壓

(優活健康網編輯部/綜合整理)怎樣利用大蒜的保健功效呢?我們首先要知道自己適不適合吃蒜。蒜作為常用蔬菜和調味品,當然是適合大部分人日常食用了,尤其對於患有肺結核、癌症以及高血壓病、動脈硬化等心腦血管疾病的患者很有好處。那什麼人不適合吃蒜呢?下面幾類人在食蒜時可要注意了。1) 眼病患者/古人說:「蒜治百病唯害一目。」長期、大量吃蒜,對眼睛是有害的。嵇康在《養生論》中說「葷辛害目」,蒜味最辛,而且它是走清竅的,通眼睛,容易造成眼睛的損傷。所以吃蒜要注意不要過多,尤其是有眼病的人,在治療時必須忌掉辛辣食物。2) 虛弱有熱者/古人認為多食蒜會耗氣、耗血,《本草從新》記載「大蒜辛熱有毒,生痰動火,散氣耗血,虛弱有熱的人切勿沾唇」。所以身體差、氣血虛弱的人要注意。3) 肝病患者/很多人用吃大蒜的方法來預防肝炎,甚至有人在患肝炎後仍然每天吃大蒜。這都是不對的。《本草綱目》記載,蒜「久食傷肝損眼」,蒜性熱,能助火;味辛,刺激性強。肝有內火者如果食用,肝火會更旺,時間久了當然會造成損傷。4) 脾虛腹瀉患者/生蒜的刺激性很強,平常少吃點是可以促進消化,但是如果患有非細菌性腸炎腹瀉時再吃大蒜,強烈的刺激會使腸黏膜充血、水腫加重,促進滲出,使病情惡化。蒜容易誘發某些疾病或加重已發疾病另外,蒜屬發物,容易誘發某些疾病,或加重已發疾病。對患有重病或者正在服藥的人來說,很可能出現明顯的副作用,不但可能引發舊病,還可能使藥物失效,或與藥物產生連鎖反應,影響身體健康。(本文摘自/中醫師的養生餐桌:三餐食材篇/八正文化出版)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