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壓

糖尿病為百病之首!醫:3成病患腎病變不知,及早檢驗遠離腎臟惡化

糖尿病為百病之首!醫:3成病患腎病變不知,及早檢驗遠離腎臟惡化#高血壓

蛋白尿是糖尿病腎病變最常見的首要徵兆,但糖尿病患者卻有3成不知自己有蛋白尿。醫師提醒,有蛋白尿代表腎臟已有初步損傷,若沒有妥善治療,就會讓症狀越來越嚴重。 開蘭安心診所院長陳柏瑞醫師表示,糖尿病患者如果面臨腎損傷沒有及時介入,很容易加速腎臟惡化、提高洗腎風險。由於早期腎病變沒有明顯徵兆,有些病患可能尿液只有一點點泡泡情形,若無進行尿液檢驗,也可能忽略自己有蛋白尿。如果本身具有三高,慢性病又有控制不佳的情形,更可能提高腦中風、心臟病發生等風險,「這些疾病都是不可逆的,只能透過提早發現來預防與控制。」 糖尿病腎病變,低蛋白飲食更要控制 陳柏瑞醫師說明,糖尿病患或者是腎病患者飲食的控制很重要,通常都會建議要採取低蛋白飲食,糖尿病患者會建議每公斤攝取1~1.2克蛋白質,如果已經有初期腎病變跡象,更要限制在每公斤0.8克。 蛋白質來源更要以優良蛋白質為主,像是新鮮的豆魚蛋肉類就要佔三分之二,如果是內臟或者是加工食品,因含磷量較高,對腎臟負擔大,容易造成心血管危害要盡量少吃。 另外,根據數據統計,糖尿病患者有7成合併高血壓,超過4成合併慢性腎臟病,更有超過8成有高血脂,三高族群飲食可參照「三少一多」:少油、少鹽、少糖及多纖維的飲食原則,透過飲食調整及控制,來延緩糖尿病惡化相當重要。 糖尿病用藥進步,直接排糖減少腎壓力 陳柏瑞醫師強調,現在糖尿病用藥已相當進步,從過往是單純降血糖,因刺激胰島素作用容易造成肥胖等副作用,至現今的藥物已經能夠排糖,並直接作用於腎臟,降低腎臟血流之壓力,也減緩洗腎機率,進而延長腎臟使用的壽命,對保護心臟、胰臟、腎臟都有明顯效果。 醫師門診中有一名60幾歲女性病患,罹患糖尿病至今已有8年時間,於某次回診時,發現有白蛋白尿現象(UACR數值 為36 mg/g,一般標準為30 mg/g),由於該名病患非常遵從醫囑且飲食控制、生活作息都做得很好,並定期回診,因此很快發現有異且立即調整藥物,至今不僅數值都控制非常好,有時也能品嚐甜點與紅酒來維持生活品質與樂趣。 透過基層醫療診所,做好疾病控制 陳柏瑞醫師強調,台灣人口慢慢邁向老化,獨居者也不在少數,當生理功能慢慢退化就容易產生肌少情形,若加上衰弱以及本身三高未獲得良好控制,很容易開始發展為多重用藥,加重病情。「透過基層醫療診所提早介入,醫護團隊也能提供正確醫療觀念,時時叮嚀病患,對預防重病發生有相當大的幫助。」 以台灣基層糖尿病協會來說,推出的「及時篩、腎心安」計畫讓病患透過風險評估了解自身的高風險因子並提升自我照護意識,再經醫護人員促進醫病的溝通與衛教,協助患者選擇合適的治療方案,更有助於延緩糖尿病腎心併發症。 糖尿病是一種新陳代謝異常的疾病,若沒有做好控制,各種併發症就容易發生。陳柏瑞醫師表示,這是台灣未來醫療環境的挑戰,但如果能在身體還及格的狀態提早預防與介入,透過基層診所監測血糖,提早發現蛋白尿與腎絲球過濾率等疾病指標,控制好三高,也能夠穩定控制並維持良好生活品質。 民眾若想進一步了解更多糖尿病相關風險預防知識,也可以透過搜尋「保腎護心卓越機構」線上衛教網站,或是直接輸入網址https://actonmrf.com/了解住家附近有哪些優質的基層診所,進行專業的慢性病風險評估與諮詢。

開工連上6天班⋯作息調不回來嗎?睡前做「3招運動」調整身體狀態

開工連上6天班⋯作息調不回來嗎?睡前做「3招運動」調整身體狀態#高血壓

春節連假10天一放完,不少上班族都直呼:「收心好痛苦」尤其開工週的星期六要補班,是否讓你作息大亂、調不回來?根據研究顯示,長期「睡眠不足」是造成高血壓的危險因子之一,而高血壓會誘發許多慢性疾病;提醒民眾,若要回歸正常生活步調,一定要改掉「假日晚睡早起」的問題,建議可在睡前拉筋調整作息。

過年大吃飲酒,突胸痛、心悸⋯醫示警「前所未有的劇痛」恐心肌梗塞

過年大吃飲酒,突胸痛、心悸⋯醫示警「前所未有的劇痛」恐心肌梗塞#高血壓

60歲曾先生抽菸多年,對於自身的血壓高、血脂高狀況依稀知情,但不甚在意。日前晚飯後突感胸痛合併心悸、頭暈、冒冷汗、全身無力且呼吸急促,救護車送醫後生命徵象垂危,診斷為心肌梗塞,並進行緊急心導管手術打通血管撿回一命,情況穩定後轉至一般病房,數日後順利出院。

兒童肥胖竟是慢性腎臟病風險因子! 腎臟超人教小學生愛腎3撇步

兒童肥胖竟是慢性腎臟病風險因子! 腎臟超人教小學生愛腎3撇步#高血壓

研究顯示台灣20歲以上成人的慢性腎臟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 CKD)盛行率已逾12%,相當於每8個人就有一位是腎臟功能異常者。近年來,國際研究也發現兒童與青少年肥胖,與日後慢性腎臟病風險有關聯。台灣有高達26.7%小學生(7-12歲)屬於體重過重及肥胖,其中含糖飲料、營養不均、運動量不足為兒童腎臟健康3大隱憂。為增進大眾對於腎臟健康的認識,「腎臟超人」計畫透過遊戲教材與校園活動,建立孩子「均衡吃、喝足水、勤運動」的愛腎護腎3觀念,陪伴孩子一齊迎向腎利人生。 慢性腎臟病人口逐年攀升,除了成人三高控制,兒童肥胖也是風險因子 隨著台灣邁入高齡化社會,腎臟病防治儼然已經成為重要的健康議題。依據國民健康署「96年台灣地區高血壓、高血糖、高血脂之追蹤調查研究」,5成以上慢性腎臟病患者卻輕忽三高控制,顯示疾病衛教還有許多進步的空間。 財團法人腎臟病防治基金會董事長吳麥斯醫師表示:「針對罹患高風險疾病的成人,慢性腎臟病的預防一直是醫療的重點,但隨著飲食愈來愈精緻,我們發現腎臟病預防與教育需要更及早紮根,從兒童就該開始推廣,以避免成人時三高以及慢性腎臟病的發生。」 國際研究發現,兒童與青少年肥胖,也會增加未來罹患慢性腎病的發生。 日常生活地雷多,兒童腎臟健康面臨3隱憂 除了兒童肥胖令人擔憂之外,腎臟病防治基金會吳苡璉營運長表示,觀察一般小學生的日常生活型態,發現台灣兒童的腎臟健康面臨3大隱憂: 含糖飲料頻率高:過去已有研究發現,含糖飲料不僅導致糖尿病、肥胖的發生,更與慢性腎病的有著顯著的關聯。根據國民營養調查,超過9成的台灣國小學童,每週至少喝1次含糖飲料,含糖飲料已成兒童腎臟健康的一大威脅。 每日營養不達標: 飲食習慣也有腎臟健康息息相關,但根據最新國民營養調查,7-12歲的兒童,僅13.1%每日蔬菜達國民健康署建議的份數(3份)、僅6.4%水果達建議的份數(2份)、且高達83.6%的兒童牛奶攝取不足1份。 日常運動量不足:運動已被證實可以降低慢性腎臟病的發展,然而,僅一成六的台灣兒童每週運動3次以上,遠低於世界衛生組織建議5歲-17歲兒童與青少年,需至少平均一天一小時進行中度以上運動的標準。 腎臟病防治基金會攜手腎臟超人,飛入校園倡導愛腎護腎3撇步 為了加強台灣兒童對於腎臟的認識與保健,財團法人腎臟病防治基金會,攜手台灣基層透析協會、台北醫學大學永續發展辦公室,與來自德國、在腎臟透析與照護具領導地位的台灣費森尤斯醫藥,一齊推動「腎臟超人」計畫,一齊建立3大愛腎護腎的好習慣: 均衡吃: 兒童每日的營養攝取,可以參照國民健康署建議的餐盤口訣,以維持均衡營養。口訣為每天早晚一杯奶、每餐水果拳頭大、菜比水果多一點、飯跟蔬菜一樣多、豆魚蛋肉一掌心、堅果種子一茶匙。 喝足水: 盡量少喝或是戒除含糖飲料,4-8歲孩童每日至少喝足1.2公升水;9歲以上孩童每日則要喝足1.5公升水。 勤運動: 建議進行每日平均60分鐘的中強度運動,像是有氧運動、或是體育活動,並維持理想體重不超標。 「腎臟超人」計畫是由費森尤斯亞太區所發起的一項企業社會責任,讓腎臟化身為器官中的超級英雄,並透過故事與遊戲的方式紮根學齡兒童之衛生教育,從2017年開始在台灣推廣舉辦,在校園中教導上千名小學生關於腎臟照護的知識。 吳麥斯提醒,家長除了陪同孩童一起培養愛腎護腎的好習慣之外,若有以下症狀: 小便有泡「泡」、「水」腫、「高」血壓、「貧」血、疲「倦」,有可能是慢性腎病已發生,需進一步就醫檢查,及早介入並適時治療,才可以常保腎臟健康。 而針對家中已在對抗慢性腎臟病的長輩,台灣基層透析協會楊孟儒理事長也補充: 「以台灣的醫療品質,即使是腎臟病末期患者的五年存活率,也相對高於歐洲等其他國家。若是家中長輩真的需要面臨慢性腎臟病、或是末期腎臟病照護,也不需要太驚慌,配合醫師擬定適合的治療方針,仍可享有一定的生活品質。」

入冬首波冷氣團報到》天冷怎麼辦?專家教你「4招」有效抗寒保暖

入冬首波冷氣團報到》天冷怎麼辦?專家教你「4招」有效抗寒保暖#高血壓

天氣溜滑梯!近日東北季風增強,氣溫一下子驟降,容易引發心血管和中風疾病。國民健康署署長吳昭軍提醒,慢性病患者及長者,除了平時就要規律服藥、定期量測血壓、均衡飲食及適度運動外,這陣子更要注重保暖,防止著涼。想要平安度過天氣劇變期,務必遵守保暖和用藥原則。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