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

「防治糖尿病,從我做起」作文比賽開始囉!

「防治糖尿病,從我做起」作文比賽開始囉!#糖尿病

針對98年世界糖尿病日,行政院衛生署新竹醫院舉辦了「糖尿病防治」作文比賽。每年的11月14日是發現胰島素班丁醫師的生日,為了紀念胰島素拯救糖尿病患,國際糖尿病聯盟以11月14日定為「世界糖尿病日」,目的在提醒大眾重視並認識糖尿病。該院新陳代謝科呂菁醫師表示,糖尿病位居國人十大死因第四位,醫療費用為正常人的4.3倍,佔健保支出的九分之一,新增加的洗腎病人中有三分之一是因糖尿病所致,在美國,糖尿病為20-75歲民眾引起失明的主因,一半的非創傷性下肢截肢是由糖尿病引起的,糖尿病患死於冠狀動脈心臟病的機會是非糖尿病患的2-4倍。近年來,由於生活型態的改變,全球糖尿病人口正以驚人的速度增加,而且發病年齡也越來越年輕。根據國家衛生研究院的調查,去年國內糖尿病盛行率將近1成,比6年前高出3個百分點,其中又以65歲以上的男性情況最為嚴重,糖尿病盛行率從13.1%上升到28.5%。因為健康的飲食及生活習慣是可以預防糖尿病的發生,新竹醫院為了鼓勵社會大眾從小對糖尿病防治有具體行動及認知,而舉辦了「糖尿病防治」作文比賽,鼓勵學生主動查詢有關糖尿病慢性疾病的認識及預防的心得和生活經驗,以文字回饋方式,與大家共同分享。一、徵文題目:防治糖尿病,從我做起。二、參加對象:分國小組、國高中組(不限縣市)三、截稿時間:即日起至98年11月10日止。四、參加辦法:來稿文字請勿超過2000字,請一律用文字檔處理(標楷體14字碼),於截稿日期前e-mail至信箱: [email protected],並請在稿末註明:單位名稱、姓名、生日、電話、地址,以及參加「防治糖尿病,從我做起」徵文。至於評分標準、獎勵方式及相關注意事項請參考行政院衛生署新竹醫院網站,網址:http://www.hch.doh.gov.tw。若對該徵文需要進一步資訊,請至新竹醫院1樓糖尿病衛教室,或電洽03-5326151#4306陳小姐。 

漸進式管理健康 遠離疾病不是夢

漸進式管理健康 遠離疾病不是夢#糖尿病

最近看了一本書書名【健康好計畫】,是由美國梅約醫學中心著作,唐諾˙韓斯魯德醫師編輯,書名原文為「The Mayo Clinic Plan-10 Essential stept to a Better Body & Healthier Life」,在讀完十個計畫步驟之後覺得受益頗多,想想目前隨著預防醫學觀念漸漸深植人心,民眾對於自己身體的照護不再是被動的有病治病,轉而取代的是主動的想辦法預防疾病、遠離疾病威脅,因此在書局常常會看到很多的養生書、養生食譜與某些另類療法,商圈餐飲店生機、有機餐廳一家接著一家,健診中心到處林立,這也意味著民眾在預防疾病的健康需求。有健康的需求要如何達到?重點就在個人養成良好生活習慣之態度與自我健康管理的方法,梅約醫學中心唐諾˙韓斯魯德醫師強調健康行為的養成就在於自己的態度,對自己的健康負責,因此在糖尿病人自我健康管理上,我們提供了健康控糖行為五個方法,第一:在家飲食要均衡、第二:在家自己測血糖、第三:在家自己量血壓、第四:在家每天勤運動、第五:在家保持好心情,協助他們能秉持著我的健康我負責之精神,將血糖控制穩定預防合併症之發生。有人可能會有疑惑身體的健康要怎麼管理?管理健康首先要先評估自己的身體狀況與平日生活習慣,一般人大部分會想到的就是先做身體的健康檢查,定期健康檢查是健康管理重要步驟之一,透過健康檢查可以讓你了解目前的身體狀況,進階由專業醫師、營養師、健康管理師及衛教師,來協助你從飲食、運動、日常生活作息、情緒、是否有不良嗜好等著手,逐一分析發現你自己的問題,藉由專業協助量身訂定你的個人健康管理計畫,可由簡單容易改變的部份做起,例如原本不吃早餐進而養成每天吃早餐,原本是趴趴熊不愛動者試著養成散步好習慣,漸進式按計畫逐項將有問題不健康之生活習慣作調整改善,在行動的付出下持續自我管理,健康將常伴你左右。 (本文作者 / 澄清醫院平等院區營養課長 賴金蓮)

痛風患者別讓”尿酸”縮短你的壽命

痛風患者別讓”尿酸”縮短你的壽命#糖尿病

根據衛生署國人營養的調查,發現台灣地區成人(大於十九歲)罹患高尿酸血症的比率男性達四分之一,女性達六分之一,其中以青壯年(十九到四十五歲)罹患最多。高尿酸血症會造成痛風關節炎,而根據最近的研究報告指出,肥胖、高血脂、糖尿病、缺血性心臟病(狹心症、心肌梗塞)及腦血管病變可能與尿酸高有直接關連,且有慢慢增加的趨勢。因此臺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 風濕免疫過敏科醫師們強調,聰明的痛風族朋友,我們不只要治療痛風,那些與痛風相關且會影響壽命的問題才是未來最重要的課題。◆ 痛風與糖尿病張棋楨醫師表示,痛風患者糖份負荷實驗結果有30%~40%呈現異常,而肥胖的痛風患者更可發現其對胰島素感受力降低造成糖的代謝異常。由此可證明尿酸值與血糖值有相當明確的關係。據美國的著名期刊指出痛風與糖尿病的併發率相當可觀,痛風患者併發的糖尿病剛好是瀕臨正常型與標準邊緣的部分。◆ 痛風與高血壓痛風併發高血壓的頻率很高,痛風患者的高尿酸血症,若長期控制不良會造成動脈硬化而引發高血壓。廖學聰醫師提醒,另外有一點要注意的是,廣被國內醫界作為治療高血壓第一選擇的利尿劑(Thiazide類)會使血液中尿酸增高,易造成治療痛風的問題。因此醫師要為患者挑選最適合的降血壓藥物。◆ 痛風與高血脂高尿酸血症及痛風的病人中大約4~6成同時有高血脂,除了遺傳因素外,與飲食、肥胖和喝酒有相當大的關係,高血脂乃指膽固醇或三酸甘油酯(痛風合併此型較多)過高,若再合併良質的脂蛋白(HDL)下降或惡質的脂蛋白(LDL)偏高,這些都會拉近痛風與動脈硬化的距離。進而影響心臟血管及腦血管病變。◆ 痛風與缺血性心臟病及腦血管病變張棋楨醫師說,根據最新的數據得知,痛風患者死亡原因的首位乃是心肌梗塞(缺血性心臟病的一種),而歐美方面的調查發現痛風患者罹患缺血性心臟病的機率乃為正常人數倍之多。痛風患者併發腦血管的比率也是日益增多,此二者與痛風的關連性同樣為動脈硬化所導致。所謂『內行人看門道,外行人看熱鬧』,有經驗的專科醫師對於痛風的治療是全面性的,除了長期控制病人的尿酸外,還要更深入更廣泛的去發現病人是否有伴隨與 痛風有密切關係且會減低壽命的疾病包括糖尿病、高血壓、高血脂、缺血性心臟病及腦血管病變。早期發現問題,加強衛教病人,力行相關的飲食控制(如低鹽、低熱量、低脂、減肥,配合適當運動),如此方符合預防勝於治療的原則。廖學聰醫師提醒痛風族朋友千萬不可痛時方就醫,痛風不會要人命,但痛風可能是這些會影響壽命的慢性疾病的先發部隊或前驅症狀。平時的預防保健再配合專科醫師的指示,才能使痛風族活得更健康、更長久。

用藥小常識

用藥小常識#糖尿病

一般民眾就醫時,很少有足夠的時間去了解自己所使用的藥物,而藥品是專業性的產品,其使用是否得當,與健康有著密切的關係。若因服藥時間、服藥方法發生錯誤,不但不能達到預期的治療目標,甚至會延誤了疾病的治療或導致嚴重的副作用。因此,民眾應有正確的用藥觀念,來確保用藥的安全性。一、領藥後服藥前的注意事項在醫院或診所拿到藥之後,應先確定藥袋上的姓名是否正確,再檢查藥品標示與藥袋上所示是否相符。若發現不相符之處,可先詢問諮詢藥師或醫師,然後依照醫師的指示服藥,包括療程長短,也就是完整的全程治療時間(例如一個星期或一個月),每次用藥的時機(例如空腹、飯後或晚間、睡前等)與間隔(例如一天三次或一天一次),以及藥量(例如一次一顆或兩顆)。有些藥品即使在症狀好轉以後,仍然需要繼續服用一段時間,才能有徹底治療的效果,所以不可以因為情況好轉就擅自停藥。如果覺得自己所吃的藥沒有發生作用,應當回診,讓醫師修改用量或用法,甚至更換藥品,而不是放棄治療,或是擅自停藥。二、如何安全服藥不論服用任何藥物,為了安全起見,最好是以溫開水吞服,不要用茶、果汁、牛奶、汽水等飲料,這樣可以避免引起不必要的反應。一般而言,飲料影響藥物吸收的原因很多種,比方說有些抗生素或是補血用的鐵劑跟牛奶一起服用後會發生螯合現象,使得藥物的有效成分減少。有些藥品呈現酸性與茶一起服用時,會和茶中的天然鹼性成分(茶鹼)產生酸鹼反應,形成鹽類而使藥品的療效降低。而葡萄柚汁會影響體內代謝藥物的酵素系統,對於藥效的影響更大,常因此減少特定藥品之代謝及排除,而增加該藥品在人體的濃度,導致副作用。會和葡萄柚汁發生交互作用的藥有很多種,例如癲癇用藥、降血壓用藥、降血脂肪藥、胃腸藥、抗組織胺以及抗黴菌製劑等等。由於葡萄柚汁的影響可能長達24小時,建議在使用這些藥物的期間不可飲用葡萄柚汁。為了發揮藥品最大的功效以及避免副作用的發生,使用口服藥品時請儘量與溫開水併服,如果必須喝牛奶或茶的話,請在服藥後二小時再喝。餵小朋友吃藥並不是一件輕鬆事,小朋友常會因為藥苦而拒絕服用或服用後即吐出,所以家長需掌握正確的餵藥方法,技巧性地讓孩子把藥給吃下去。能溝通的大小孩,最好用獎勵、誇獎的方式誘導他們自己吃,儘量避免在小孩大哭時強灌,這樣很容易嗆到,甚至引發窒息的危險。幼小的孩童,藥粉可以加點開水,用奶瓶、滴管、餵藥器、小針筒、湯匙或是藥杯來餵藥,也可以將雙手洗乾淨,以手指沾藥粉直接塗在口腔內(兩頰內側、上顎、舌面)。一般小兒用藥都有添加糖粉或者配有糖水調和,味道不苦,若氣味真的無法接受,可以加一點點果糖混合服用。如小孩吃藥後吐出來,需評估吐出的量有多少,才決定如何補救。如果吐出來的量不多,或是服用30分鐘後才吐出,就不必補吃,也不必提早下一次吃藥的時間。如果確定全部都吐出來,則應再隔10-15分鐘後才補吃,以免孩子抗拒。三、外用藥品的使用皮膚貼片:將貼片貼在乾淨、乾燥、毛髮少且沒有疤痕、割傷、及不會引起刺痛感覺的皮膚表面。不要用切割或剪裁貼片大小的方式來調整用量,如果認為沒有發揮療效,應與醫療人員討論。 肛門栓劑:如果變軟了,可以在使用前用冷水沖硬。洗淨雙手,除去外包裝,讓病人側躺,從肛門口塞入約五公分深度或食指長度。夾住兩臀,塞入後保持躺姿數分鐘。 眼用藥:點藥前洗手,隱型眼鏡應該先取出。點藥時,眼部避免碰觸藥瓶或藥管開口。使用兩種以上眼藥時,先用藥水再用藥膏,兩藥相隔3-5分鐘。懸服液用前要震搖。將下眼瞼往下拉開,再滴入藥水或壓送約半公分的藥膏,點藥後可以閉上眼睛1-2分鐘。為防止藥水流入鼻淚管進入喉嚨,可按壓眼內角一會兒,多餘的藥膏可用面紙擦掉。 鼻噴劑:點鼻前將鼻子擤乾淨。將噴頭放入鼻孔,塞住另一孔,將藥品壓出,同時緩緩吸入,再用口呼氣。然後用面紙擦拭清潔噴頭。 耳用劑:避免滴管碰觸耳部,儘可能請別人幫忙。點藥時,大人的耳朵往後上方拉,嬰兒往後下方拉。點完後保持相同姿勢五分鐘。 陰道錠或陰道栓劑:洗淨雙手,可用手或特定插入劑將藥品置入陰道深部,如果栓劑變軟,可以在使用前用冷水沖硬。 吸入劑:通常吸入製劑的包裝中會有詳細的用法指示,使用前應該先詳細閱讀說明,若有任何不了解或不清楚上面的說明,應與醫療人員聯繫。不同的吸入劑可能有不同的用法,遵照指示來使用非常重要。四、藥品的效期與保存藥品無論是天然產品或是人工合成的化學品,也都具有效期的限制。當藥品超過了效期,多數藥品的藥效可能會打折扣,而某些藥品可能會失效。更可怕的是,還有一些藥品會產生有害人體的物質。一般而言,原裝的藥品經過泡製稀釋後,安定性變差,也就是效期會縮短。絕大多數藥品都很容易受到環境因素的影響而發生物理化學變化。促成這些物理化學變化常見的原因,包括光線、濕氣與熱度等。因此,藥品最好存放在陰涼處,例如暗處的抽屜或櫃子。如果空間足夠,外用藥最好與內服藥分開存放,以免混淆。需要冷藏的藥品,應放在冰箱的下層冷藏,溫度最好在攝氏2-8℃之間。另外,依指示需要避光的藥品,例如某些眼藥水,通常會另外提供不透明的塑膠袋來盛裝,每次用完後,要記得再將藥品放回袋中存放。藥沒有吃完以前,應持續放置於原有的外包裝容器內,也不要將容器或藥袋上的標示撕掉或污損,以免辨識困難。( 本文作者 / 臺安醫院 - 藥局 - 廖清瑩 )延伸閱讀 》謹慎用藥,安全到老

整合性門診 減少就診奔波

整合性門診 減少就診奔波#糖尿病

65歲的張奶奶長期服用高血壓、糖尿病和退化性膝關節炎藥物,二個多月前,張爺爺過世,張奶奶無法接受喪偶之痛,患了慢性失眠。現在,除了原本降血壓、降血糖和止痛藥物外,還多了安眠藥物的依賴。張奶奶每天要吃的藥加起來居然有好幾十顆。因為藥品太多,張奶奶常常搞不清楚吃法,更害怕藥物副作用,而經常自行減藥。72歲的李爺爺,3年前開始出現步態不穩與記憶力減退,再加上夜晚起床小便情況愈來愈頻繁,不只一次在浴室發生跌倒。每隔二天李爺爺就因為不同病症去看不同科別醫師,從這科看到那科,病況複雜,服用藥物又多,經常舊病症好了,新的又跑出來,李爺爺也搞不清楚自己到底生了什麼病。臺北市立聯合醫院陽明院區成立跨科別整合性門診,讓病患及其家屬可以一次得到跨科別醫療團隊照顧。臺北市立聯合醫院陽明院區家庭醫學科主任何清幼指出,整合性門診以老年醫學科專科醫師為第一線看診醫師,並視病患需要,同時搭配神經內科、復健科專科醫師及其他相關科醫師共同看診。針對具有複雜病況與照護需求病人進行「周全性評估」,最後由老年醫學科專科醫師進行治療計畫安排,若需要住院治療,則透過安排入住至病房治療與評估。何清幼說,該院區組成跨領域醫學專業團隊,成員包括老年醫學次專科醫師、內科、家醫科、神經或復健科醫師(包括物理治療師與職能治療師)、臨床藥師、營養師、社工師及個案管理師。「整合性門診」以完整專業團隊服務社區病患,病患可在單次就診服務模式下,得到相關檢查、治療與處置。繳一次掛號及部份負擔費,可同時享有三科(老年醫學次專科、神經內科、復健科醫師)診療服務。避免重複用藥,減少多科就診奔波與等候。何清幼解釋,整合性門診服務對象包括:同時就診多科別的慢性病患、患有老年症候群(日常生活功能退化、記憶力減退、憂鬱、營養不良、衰弱、容易跌倒、尿失禁)的老年人,其目標在提供「以病人為中心」的整合性臨床服務,改善慢性或老年病患重複用藥與就診率,提升生活品質,使病患獲得完整而連續性服務。目前臺北市立聯合醫院陽明院區整合性門診看診時間為每星期一、二下午,採約診方式,預約專線:2835-3456分機5145。

”視網膜病變”發警訊 才知罹患糖尿病

”視網膜病變”發警訊 才知罹患糖尿病#糖尿病

一位50多歲男性最近2、3個月來因有視力模糊的情形,即便是閉目養神了一陣子,仍然是看不清楚,於是至該院眼科檢查,經檢查發現是糖尿病引起的視網膜病變,然而病人卻不知他本身罹患有糖尿病。行政院衛生署新竹醫院眼科胡裕昇主任表示,在他的門診中發現,每月幾乎都會有病患是因為視力模糊或是有飛蚊症狀來眼科就醫,檢查後才被發現有糖尿病,而且已經嚴重到引起玻璃體出血,或是視網膜出血,或是視網膜正中心的黃斑部有了水腫,這代表了糖尿病發病至少有兩、三年了。胡裕昇主任表示,少數的糖尿病患者會忽略了身體的警訊,也沒充分利用全民健康保險針對40歲以上的投保民眾所提供的免費成人健康檢查(包含空腹血糖的檢查),往往到了眼睛看不清楚才驚覺事態嚴重來求醫,才經由眼科醫師才診斷出糖尿病。在台灣,糖尿病引起的糖尿病視網膜病變仍然是目前造成失明的重要原因,尤其在具生產力的青壯年中,是造成非外傷性失明的首要原因。很多糖尿病病人只注意血糖的控制,而忽略身體其他狀況,病人往往在眼睛模糊或看不見時才來求診,此時眼底往往已是嚴重的黃斑部水腫、或是增殖性視網膜病變、或是玻璃體出血,病人須要接受雷射、玻璃體內藥物注射、或是玻璃體手術,才可能回復部份視力。胡裕昇主任呼籲民眾,糖尿病視網膜病變若是能早期發現、早期治療,大多數的病人是可以避免手術,而且可使視力維持在較好的狀況,因此每年定期一次在眼科追蹤檢查非常重要。民眾可多利用全民健康保險的免費成人健康檢查,即40歲以上未滿65歲每三年可享一次免費成人健檢;65歲以上則每年一次免費成人健檢來早期發現糖尿病。在糖尿病的診斷確立後,即應至眼科,由醫師確認是否已經有糖尿病視網膜病變,讓糖尿病視網膜病變能早期發現早期治療,就能減少病人視力喪失的風險,進而維持生活品質。

急性近視度數增加 竟是糖尿病高血糖惹的禍

急性近視度數增加 竟是糖尿病高血糖惹的禍#糖尿病

一名28歲男性因視力突然模糊至醫院就診,短短2週時間,視力從原本1.0降至0.1,醫師初步判定為使用電腦過度導致睫狀肌調視作用痙攣,給予治療後仍然沒有改善,直至醫師進一步檢查後,才發現是因為糖尿病高血糖造成水晶體水腫引起,並有代謝性酸中毒狀況,經住院治療後,視力才回復正常。臺北市立聯合醫院仁愛院區眼科醫師曾柏宸說,該名患者來院就醫時,自述從未有近視,最近健康檢查裸視視力雙眼均為1.0,但2週前視力突然模糊,眼科檢查後發現裸視視力雙眼均為0.1,經屈光學檢查雙眼睫狀肌麻痺後(散瞳)都有兩百度近視。原本該名患者表示因新買筆記型電腦,而有長時間使用電腦用眼過度情形,初步診斷可能是因為用眼過度導致睫狀肌調視作用痙攣,而給予散瞳劑治療,以舒緩眼部肌肉。但治療一個禮拜後,症狀並沒有因此改善,經醫師深入詳細詢問病史,並沒有使用特殊藥物或減肥藥,且最近體重減輕將近10公斤,覺得口渴一直喝水,並有晚上睡覺每1、2個小時就要起來上廁所的尿多情形。曾柏宸表示,經安排緊急抽血檢查後發現,該名患者血糖值高達567mg/dL,糖化血紅素達12.5%,呈現代謝性酸中毒。經安排該名患者住院投以胰島素治療後,血糖逐漸恢復正常,近視度數也慢慢減少,裸視視力恢復至1.0。年輕人視力突然降低的可能,多半是因為用眼過度及眼疲勞等引起,在20歲以後的年輕成人,多半眼睛度數已經穩定,極少出現在短時間內突然近視度數增加情形。急性近視度數增加大部分是因為用眼過度所造成的睫狀肌調視作用痙攣或藥物所引起,伴隨糖尿病情形極為少見。曾柏宸提醒民眾,視力突然急遽惡化時,除了眼睛問題,還要注意全身性系統代謝疾病或藥物使用也可能影響視力,有特別病史或藥物史的民眾,就醫時亦應一併告知醫師,才能讓醫師全面評估可能引起疾病的因素及早治療。曾柏宸也強調,除平日應保持適當均衡飲食及充足睡眠外,如有需要長時間用眼,亦應養成每隔30分鐘放鬆,看看遠方習慣,適度放鬆眼部壓力,保持眼睛健康。

高糖水果吃太多 糖尿病患血糖飆升

高糖水果吃太多 糖尿病患血糖飆升#糖尿病

近日門診常可見到糖尿病患有血糖上升的現象,仔細詢問才發現有的是天氣熱吃了含糖的冰品或者是吃多了水果。像是一位50多歲的男性糖尿病患,原本血糖控制不錯,近日應診時血糖竟超過300,經過詢問後才知病患前一陣子每天都吃一到二顆的芒果。因此,請營養師予以嚴格的飲食衛教後,目前患者的血糖控制良好。行政院衛生署新竹醫院呂菁醫師表示,天氣炎熱,病人常食慾不振,冰冰涼涼的冰品、飲料、水果就變成了消暑的聖品,不知不覺中就會食用過度。冰品、一般飲料含糖量較高,臺灣的水果越來越甜,尤其是愛文芒果、西瓜、荔枝、鳳梨、香蕉、釋迦含糖量高要注意份量。呂菁醫師表示,如果要食用冰品,可選用仙草、愛玉較無熱量,糖水改用代糖調製。飲料改喝無糖或代糖製造的無熱量可樂、汽水。水果可選用熱量、糖份較低的水果,例如聖女番茄23個、蓮霧2個、奇異果最多一又二分之一個、土芭樂一個或泰國芭樂三分之一個。果汁不可加糖,喝的量勿超過120cc-160cc之間。如果要吃愛文芒果只可以吃一片半、荔枝9顆,鳳梨或西瓜一片、香蕉半支,水果一天兩份。詳細資料可參見衛生署食品資訊網。最後,呂菁醫師呼籲糖尿病友在選用水果時需注意,許多水果的水分不但多而且甜度高,故食用時應該有所節制。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