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

糖尿病患者神經性疼痛難耐 無藥可醫?

糖尿病患者神經性疼痛難耐 無藥可醫?#糖尿病

糖尿病神經病變,不只會併發截肢風險,也會引發難忍的神經性疼痛。神經性疼痛是日日夜夜、不斷延續的頑痛,也可能以灼熱、抽痛、觸電感呈現。現有治療神經性疼痛之藥物,嗎啡有可能導致藥物成癮,含卡巴氮平成份藥物,有可能引發致命性的史蒂芬強森症候群,副作用及併發症較大。台灣每一百人,就有一人,是神經性疼痛的患者。除糖尿病患者是高危險群外,帶狀疱疹發作後,每三人也會有一人出現神經性疼痛;這種難以忍受的神經性疼痛卻因「痛得要命,卻死不了」,再加上以往又缺乏有效又安全的治療藥物,很少受到關注,是長期被忽略的一群患者。前陣子引發媒體關注,有可能引發致命性的史蒂芬強森症候群(Steven-Johnson syndrome)的卡巴氮平成份(Carbamazepine)老藥,以及止痛用的嗎啡,臨床上也可以用於神經性疼痛的疼痛控制,但因副作用及併發症大,對醫師及患者來說,都得面臨相當大的用藥風險。糖尿病神經性疼痛 像萬蟻鑽動糖尿病的神經病變,是造成糖尿病患者,四肢末端局部組織潰瘍、壞死,而必須面臨截肢的原因之一。但很少人關注糖尿病的神經病變,其實會引發難忍的疼痛,讓糖尿病患者「痛不欲生」。林口長庚神經肌肉疾病科主任羅榮昇醫師說,「神經性疼痛的臨床表現差異性相當大,剛開始可能先以腳底麻木來呈現,當麻木感從腳底逐漸向上延伸到腳踝、小腿、膝蓋時,手也開始會有麻木感。有些患者會表示:有灼熱感、脹脹的、不斷抽痛、一直被電到、不斷被雷打到、如萬蟻鑽動的感覺,也有些患者,會痛到連被摸一下,風吹過來,都覺得無法忍受」。有些患者會痛到了無生趣,甚至,想一死了之,也因常必須跑急診室打嗎啡止痛,而被誤認是「藥癮」者,蒙受不白之冤。羅醫師指出,「糖尿病神經性疼痛,與年齡、糖尿病病期、血糖控制不良,都有關係、好發於四肢的末端。一般來說,糖尿病病程愈久,發生神經性疼痛的機會愈大」。「糖尿病神經性疼痛的患者,與A-delta fibers(A-delta型神經纖維)、C fibers(C 型神經纖維)這二個掌管疼痛傳遞的小神經病變有關,而且因為疼痛的訊息太強、太頻繁,也會導致神經元的接受器被激化,產生更多的接受器,導致有中樞神經敏感化的現象。舉例來說:一般人,在疼痛上的傳遞,像是羊腸小徑,對疼痛的感覺閾值很高,不會因小小的變化,就感覺到疼痛,但有糖尿病神經病變的患者,因為中樞神經的接受器變多,變得異常敏感,疼痛的傳遞,就有如高速公路,又快又猛烈,像最近氣溫很高,這種天氣的變化,一般正常人,只是覺得「好熱、好熱」,但就有可能讓有糖尿病神經性疼痛的患者,痛得更厲害,甚至痛到吃不好、睡不著,連穿鞋子、踩在地上,都有困難」。臨床上,如何診斷糖尿病神經性疼痛?羅醫指出,「除了問診及填寫疼痛問卷外,我們也可以利用一根小牙籤來戳皮膚,若是正常人,戳個幾十下,都不會有問題,但若是糖尿病神經性疼痛的患者,只要連戳十下,都會覺得愈來愈痛,而且痛到無法忍耐」。帶狀疱疹後神經痛 有如鬼附身另一種常見的神經性疼痛,則是好發於帶狀疱疹患者。台大麻醉科教授孫維仁醫師表示:「俗稱皮蛇的帶狀疱疹,與水痘的病毒是同一種,一般人,在水痘痊癒後,病毒就會像間諜一樣,潛伏在人體內,伺機而動,當免疫力下降時,就有可能出來作亂,再引發帶狀疱疹,而帶狀疱痛的疼痛有二種,包括急性期的疼痛,約會持續一個月左右,這在治療上,並不困難,但約有三分之一的患者,在帶狀疱疹的皮膚潰瘍,都痊癒之後,疼痛還會持續日日夜夜、不分晝夜的痛上好幾個月,甚至好幾年」。有些患者會形容,好像患部的深處,被很緊的繩索勒得很緊、如影隨形,有如鬼附身,也有些患者會覺得患部像是不間斷地被雷打到、電擊,有些女性患者會痛到完全不能碰,連內衣都沒辦法穿,甚至,連被自己的乳房碰觸到,都無法忍受。孫醫師也表示:「患者常主訴,痛到死不了,卻是活活受罪,曾經有一項研究指出:帶狀疱疹後的神經痛是年長者僅次於憂鬱症、罹癌的第三大自殺主因。可見得,這種日夜的疼痛有多令人困擾,常常有患人吃鎮痛消炎藥,吃到胃腸出血、腎衰竭,若動用到嗎啡類的止痛藥,不但易有便秘、嘔吐的副作用,長遠下來也會導致免疫功能衰退」。神經性疼痛,為何是難解習題?不論是糖尿病神經性疼痛或是帶狀疱疹後神經痛,一旦衍生中樞敏感化後,造成神經性疼痛患者疼痛的主因,就不再是發炎引起的疼痛,因此,才會使得鎮痛止痛劑的效果愈來愈差,治療的重點,必須針對中樞神經敏感作治療,如:動用到嗎啡止痛,或是卡巴氮平成份的藥物,減緩中樞神經敏感。問題是這些治療,並非沒有令人擔心的副作用,嗎啡易有便秘、藥物成癮的副作用,長時間使用也有可能導致免疫力低下。而卡巴氮平成份的藥物(核准作為癲癇用藥),因亞洲人帶有HLA-B 1502基因型的比例較高,萬一併發高致命性的史蒂芬強森症候群,不只傷身,因也屬於適應症外使用,無法獲得藥害救濟,不只病人自己要負擔風險,醫師同樣也承受相當大的壓力。孫醫師提到臨床上的案例:「一個不到四十歲的男性年輕糖尿病患者,因胰臟發炎,導致血糖值高達700、800mg/dl,引發糖尿病神經性疼痛,常因痛到無法忍受,必須跑急診止痛,而被誤會是藥癮者,他自己也覺得很冤枉,轉診到台大後,目前主要是使用口服嗎啡來控制緩解疼痛,但我們要考慮的是,這樣的病患,難道沒有更安全、更沒有副作用的治療選擇嗎?」。兩位醫師均表示:目前在台灣用於抗憂鬱的duloxetine以及抗癲癇的pregabalin,在歐美皆已核准作為糖尿病神經性疼痛之治療用藥,兩者均較無引起史蒂芬強森症候群的疑慮;當考量患者之生活品質,以及不用隱忍老藥的副作用威脅時,這些藥品會是較理想的選擇。

腎臟保健做不好會有哪些狀況?

腎臟保健做不好會有哪些狀況?#糖尿病

您知道腎臟的形式嗎?腎臟對人體的功能有哪些?腎臟保健做不好會有哪些狀況?讓我們介紹給您瞭解。天主教聖功醫院內科宋英豪醫師解釋每個人都有兩個腎臟。它們是豆形,大小約一個拳頭。位於在左右兩側的脊柱,略低於肋骨。腎臟的主要工作是過濾多餘的水分和廢物並由尿液排出體外,並助於控制血壓和荷爾蒙,使身體保持健康。宋英豪說明兩個主要慢性腎臟病的原因是糖尿病和高血壓,糖尿病和高血壓損害腎臟血管,通常這種損害緩慢發生,許多腎臟疾病需要幾年甚至幾十年造成的損害才明顯可見。其他危險因素是心血管(心)疾病和家族病史的腎功能衰竭。其它腎臟疾病原因包括:腎盂腎炎、腎小球腎炎、小便困難(例如:前列腺肥大、腎結石) 等。 所以如果是60歲以上或有任何上述風險因素,就應該檢測腎臟疾病。宋英豪解釋,大多數民眾可能沒有任何嚴重的症狀,直至腎臟疾病是後期。但是,如果有以下這些症狀:疲勞、尿量少、腫腿、浮腫的眼睛(特別是在早上)、胃口不好、更頻繁地小便(尤其是晚上)等,建議可以詢問專業醫生,以確保腎臟健康。延伸閱讀「測試測試腎臟疾病三方法」:http://www.uho.com.tw/sick.asp?aid=8044

「及時介入全面管控個別化治療」糖尿病新型單劑複方口服療法有效減緩症併發症

「及時介入全面管控個別化治療」糖尿病新型單劑複方口服療法有效減緩症併發症#糖尿病

根據國健局最新三高調查顯示,國內每年平均約有2.5萬人發生高血糖,其中40-59歲中壯年者是發生率增加速度最快之族群,而糖尿病患併發中風、腎臟病、心臟病等疾病機率是正常人的一點五至三倍,也是國人第五大死因,因此如何預防糖尿症發生及併發症是全球糖尿病防治中相當重要的課題。糖尿病關懷基金會執行長暨台北榮民總醫院新陳代謝科主治醫師 蔡世澤指出,國際最新糖尿病治療三大趨勢「及時、全面、個別化」,將可協助病患在控制上有更明顯的進展,呼籲病患應正視血糖問題,及時積極治療控制,以有效預防併發症發生,同時應避免低血糖等副作用。〈及時介入〉血糖控制應及時積極控制第二型糖尿病研究發現,疾病治療時具有「遺蔭效應(legacy effect):早期積極控制血糖,形成良好的代謝記憶(metabolic memory),可以更長久的預防併發症發生。」英國糖尿病前瞻性研究(UKPDS),就發現在積極藥物控制血糖的病患,相較僅以飲食與運動控制血糖的病患,不僅能有效減少小血管併發症,如腎、視網膜、神經病變的發生達25%;在持續追蹤10年後,亦觀察到心肌梗塞併發症比率減少15%、及總體死亡比率減少13%,顯示早期積極控制的必要性。〈全面管控〉針對病患的多重病因,聯合治療、安全達標蔡世澤醫師指出:「糖尿病是多元病因及合併症的問題,應同時處理病患高血壓、血脂異常等合併症,在血糖控制上考量針對主要的多重病理缺陷問題進行治療,如胰島素分泌不足、胰島素阻抗、肝臟製造過多葡萄糖等問題」。而目前主要口服藥物單方使用時,仍無法同時針對第二型糖尿病多重病理問題治療,故及時聯合不同機轉藥物治療使血糖得到控制為最新趨勢,但是仍須注意常見不良反應,包括低血糖、體重增加、水腫。〈個別化治療〉每個人的控制目標不同、治療選擇也不同而最近發表於新英格醫學期刊研究指出,針對已罹病10年的第二型糖尿病病患,在三高治療上「降愈低不一定愈好」,而應釐訂合理的治療目標。例如在血糖治療上,同時應避低血糖症的發生。蔡世澤醫師強調:「糖尿病治療需依個人的治療目標不同而量身打造治療方式,並同時避免低血糖及副作用的發生」。美國的糖尿病學會、心臟學會、心臟病學基金會,於2009之最新共同建議中,強調不同類型糖尿病患可考慮不同血糖治療目標。蔡世澤醫師表示:設立治療目標及藥物治療時,應考慮病患是否能承受低血糖、體重增加等副作用的風險,不同藥物在飯前、餐後血糖的控制效果不同,及根據造成病患的多重病因,來對症下藥。糖尿病新型單劑複方口服療法3月1日起健保給付因此針對多重糖尿病病理問題治療、副作用低的藥物組合療法,已經演變成國際與國內的治療新趨勢,可以帶給病患更好的治療效果。甫於3月1日獲得健保給付的新類型糖尿病復方口服療法的固定劑量合併療法,正是同時針對第二型糖尿病「β胰島細胞功能缺陷」、「胰島素阻抗性」、「肝臟葡萄糖製造過多,」三大核心病理問題治療,將三種治療藥物研製成一錠,減少病患同時服用多顆藥物,以改善服藥順從性。此合併療法於臨床研究顯示治療54週時,可幫助67%病患達到A1C<7%的治療目標。且較無傳統口服藥物低血糖及體重增加的副作用。蔡世澤醫師提醒病患應認識飯前、飯後血糖與糖化血色素持續監測的重要性。掌握健康少糖飲食、規律運動、按醫囑用藥,即可輕鬆控制血糖,提高生活品質。

糖尿病患者如不控制飲食 小心有致命危機

糖尿病患者如不控制飲食 小心有致命危機#糖尿病

糖尿病是因胰島素釋放或作用有問題,導致糖類代謝異常及血糖過高的慢性疾病,若長期處在高血糖的狀態,會導致許多糖尿病的併發症,加重病人的病情。為恭醫院 趙上青代護理長表示,通常有許多患者對飲食有許多錯誤的觀念,他們認為不吃甜食,血糖即會變好,對食物代換也一知半解,造成飲食偏差和營養不均衡等問題出現,如果只是以藥物為主的治療,往往不足以使患者達到良好疾病控制,要有良好的血糖控制,必須飲食、運動和藥物三方面的配合,這與自我照顧行為有很大的關係。趙上青說明,糖尿病飲食是以正常飲食的原則為基礎,視個人需要來調整熱量、蛋白質、脂肪及醣類的攝取量,提供均衡的營養,達到控制病情的一種飲食方式,其所需要的基本營養與一般人是一樣的,所以正常健康的人也可以此原則攝取均衡營養。糖尿病患者若不注意控制飲食,容易引發急性或慢性併發症,使病情惡化。急性併發症包括低血糖症及高血糖症,嚴重會致命。慢性併發症則包含眼睛、腎臟、神經、心血管疾病等病變。趙上青建議民眾飲食原則:遵循與營養師共同協商的飲食計劃,養成定時定量的飲食習慣。均衡攝食依飲食計劃適量攝取主食類、蔬菜類、水果類、油脂類和魚、肉、豆蛋奶類。維持理想體重,切忌肥胖。多選用含纖維質豐富的食物,如未加工的豆類、水果、蔬菜、全穀類。少吃油炸、油煎、油酥和油炒的食物,以及豬皮、雞皮、鴨皮等含油脂高的食物。減少含膽固醇高之食物,如腦、肝、蛋黃等。食物儘量清淡,烹調法儘量採用燉、烤、滷;燒、清蒸、水煮、涼拌等方式。儘量少吃加糖食物及精緻食品。儘量避免喝酒。飲食不可太鹹,避免攝取加工及醃製的食物。糖尿病人有較高的比率發生冠狀動脈疾病,若合併有自主神經病變(特別是長期使用胰島素治療的病人),在從事運動時則有較高的危險性,會發生無症狀的心肌缺氧或猝死。運動的頻率約每週3-5天,若接受胰島素治療的病人建議每日,趙上青提醒民眾,即每週至少累積消耗1,000大卡熱量的運動(每週4天以上),才能達到增加胰島素感受性及血糖控制的效果,在運動前、中、後,必須特別注意低血糖的問題,常在運動中或運動後會發生,也可能延遲在運動後48小時才發生,因此要適時的補充糖分及攝取充足的水分(以防脫水),另外也要注意血糖變化的速度,若急速升高或降低,都不適宜繼續運動,若是在傍晚運動,就必須額外攝取糖分,以防在半夜出現低血糖。延伸閱讀:http://www.uho.com.tw/sick.asp?aid=8233

你知道糖尿病會引發視網膜血管滲水嗎?嚴重的視力恐永久失明

你知道糖尿病會引發視網膜血管滲水嗎?嚴重的視力恐永久失明#糖尿病

視網膜病變導致失明是糖尿病的主要併發症之一。可怕的是,病變的初期沒有任何症狀,故糖尿病患者除了血糖、血壓和血脂的控制外,千萬不要以為視力減退是自然老化的現象,每年至少要檢查眼睛一次,以免延誤治療時機。臺北縣立醫院眼科主治醫師俞函杰表示,盛行率居高不下的糖尿病也會導致早發性白內障和青光眼,造成視力嚴重受損甚至失明。所以,患者對於眼睛的照護絕對不能忽視。糖尿病患者會因懷孕而容易導致視網膜病變惡化,更要提早檢查。俞醫師說明,糖尿病會引發視網膜血管滲水而產生網膜水腫,血管也會阻塞而造成網膜出血和缺氧,導致網膜新生血管,進而造成玻璃體出血,網膜剝離和青光眼,最後造成嚴重的視力損害,甚至永久失明。各種研究報告指出,糖尿病在被診斷出來的時候,同時會有高達21%的人患有視網膜病變,20年後則提高到60%。所以,患者至少每年要散瞳眼底檢查一次,醫師會依照病變的程度縮短追蹤的間隔。尤其視網膜病變初期沒有任何症狀,千萬不要等到有症狀的時候才去檢查,以免延誤治療。檢查以間接眼底鏡為主,必要時會加上螢光眼底攝影或眼底斷層掃描。治療上,若視網膜黃斑部水腫,可以注射類固醇或抑制血管新生的藥物,或用雷射。雷射治療可以有效降低失明的風險達90%,但無法恢復已經喪失的視力,因此早期檢查仍是非常重要的。如果玻璃體出血很厲害或視網膜剝離,則可以考慮玻璃體切除手術。手術有相當不錯的成功率,但以後仍應注意有再出血的風險。

截肢病人有高達三分之一是糖尿病患者 千萬不可輕忽

截肢病人有高達三分之一是糖尿病患者 千萬不可輕忽#糖尿病

糖尿病患者常忽視腳部的照護,但臺北縣立醫院家醫科賴韻如醫師指出,臨床上,截肢的病人有高達三分之一是糖尿病患者。所以,糖尿病患者務必要好好保護雙腳,才能知「足」常樂。賴韻如醫師表示,典型的糖尿病足部潰瘍形成過程是由於神經病變,引起手腳麻木、刺痛等,尤其晚上症狀會加劇,同時對溫度、痛、振動的感覺亦會日漸遲鈍,到最後完全喪失感覺。因缺乏痛覺預警,導致病人的腳部容易受傷。例如鞋子不合易發生水泡、鞋內有異物等,受傷後病人亦常常沒有發覺,以致沒有立刻接受適當的治療。若侵犯運動神經時,則會引起小塊肌肉萎縮,屈、伸肌失衡造成足部變形、足壓增加。也因為糖尿病患者的白血球功能較差、血管病變造成的缺氧,再加上血糖高,提供了細菌繁殖的優良環境,所以當足部皮膚受損時,若細菌感染,較易擴展而難以控制,甚至常可以在傷口中培養出兩種以上的細菌。所以,糖尿病患者的雙腳除了要注意保暖以外,宜每日自我檢查及做好清潔的工作,腳指甲也要常修剪並注意是否有長雞眼。5趾襪是不錯的選擇,襪子的縫線不可太粗、鬆緊帶不可太緊。鞋具的選擇上,材質要透氣防水,綁鞋帶的鞋子優於套入式,較能固定住需固定的部位。鞋頭前緣要夠寬,腳指頭才不會互相擠壓。鞋底要厚,太薄的鞋底會讓足底與地面的摩擦增加,導致足底出現硬皮或雞眼。至於鞋墊,水松鞋墊可依腳型自動調整成最適合的形狀,但不能太軟,否則無法提供承托的功能。跑步及劇烈運動時要注意能否吸震。足部變形、有雞眼或過度摩擦產生硬皮以及足底筋膜炎者,建議至醫院復健科由專業醫護人員幫您評估並設計特殊鞋墊。

不可不知的糖尿病成因與照護

不可不知的糖尿病成因與照護#糖尿病

糖尿病成因為何?台東基督教醫院家庭醫學科 黃信揚醫師的回答是:「糖尿病有三大原因:(一)遺傳體質(二)飲食型態(三)肥胖。」其他如:營養失調、懷孕、情緒壓力、藥物等,也可能促使糖尿病發生。然而,糖尿病絕非傳染病,既不會傳給他人,也不會被人傳染,家族中如果有人罹患糖尿病,其他家人得病的機率相對增高,原因不在傳染,而在遺傳或家族的飲食、生活型態。 面對來勢洶洶的「糖糖危機」,患者如何自處呢?黃信揚醫師認為,病人的自我照護是關鍵,患者可藉由醫護人員的衛教、諮詢等方式,學著與疾病共存,並積極學習自我照護。自我照護的第一要務是控制血壓,第二要務是控制血糖,第三要務是控制膽固醇。三十分鐘燃燒脂肪運動三十分鐘才能燃燒脂肪。黃醫師建議,糖尿病患者應該保持良好運動習慣,運動的好處很多,既可消耗熱量控制體重、降低血糖與膽固醇、增強血管彈性和心肺功能,更能改善高血壓。不過,黃醫師也特別提醒,糖尿病病友切勿在空腹時運動,飯後運動是正確選擇,步行、慢跑、騎自行車、游泳都應以逐步漸進方式進行,運動時間最好在半小時以上,因為運動的前二十分鐘,消耗的是肝臟中的甘醣,繼之才是燃燒脂肪。寶貝雙足和心理建設中華民國糖尿病衛教協會叮嚀糖尿病患者,應該特別寶貝雙足,切勿赤腳運動,腳部有傷口時應避免運動,並要隨身攜帶方糖,以備萬一發生低血糖時之需。刻意保護雙足的原因在於,身體下肢的血液循環比較差,易感染發炎,是癒合力較低的部位。各項繁鎖的自我照顧,如:為自己注射胰島素、服藥、監測血糖、飲食體重控制等,常常讓病患備感壓力。與糖尿病共存的歲月中,難免許多害怕煩憂,擔心併發症、擔心性功能、擔心他人的眼光、擔心工作及婚姻的變化……,常使患者陷入憂鬱焦慮沮喪等情緒。孫宜珍督導鼓勵患者,坦然接受事實,尋找抒壓管道,參與社交活動,加入糖尿病友協會等支持團體。健康飲食原則針對糖尿病患者的飲食,中華民國糖尿病衛教協會提出以下原則: 一、定時定量:養成定時定量的習慣,尤其是含醣類食物(五穀根莖類、水果類、奶類),血糖才會穩定。二、均衡攝取各類食物:包括五穀根莖類、蛋豆魚類、油脂類、蔬菜類、奶類、水果類,各類食物攝取份量,儘可能由營養師評估。三、增加膳食纖維之攝取:麥片含豐富水溶性纖維,是患者的極佳選擇。四、少油少糖少鹽:烹調採水煮、清蒸、涼拌等方式。五、少飲酒。另外,仙草、愛玉、蒟蒻等低熱量又具飽足感的食物也是患者的安全選擇。其他較有利血糖控制的食物有:低脂奶、多穀米、黃豆糙米飯、全縠類(小麥、燕麥、小米等)未加工的乾豆類及莢豆類,各種新鮮水果和海帶芽等藻類食物。其中,水果富含纖維、維他命C,但一天以不超過兩份水果為佳。黃信揚醫師表示,一份約是成人拳頭大小的水果量,過量攝取水果,就會大量攝入果糖,結果勢必影響糖尿病人的血糖穩定。而且,榨取果汁所需使用的水果份量極大,遠超過每日可攝取的份數,有時還將水果的纖維過濾丟棄,所以果汁不應是糖尿病患的首選。(本文作者/吳方芳;本文轉載自「宇宙光Cosmic Light」雜誌2008年八月號第58~61頁「診療室的春天」專欄)

糖尿病防治之道 讓你遠離三多症狀

糖尿病防治之道 讓你遠離三多症狀#糖尿病

糖尿病位居國人十大死亡原因第四位,這是一種慢性代謝疾病。台東基督教醫院家庭醫學科 黃信揚醫師說明,在正常情況下,身體會自動將吃進去的醣類飲食(醣類就是碳水化合物,包括:糖、澱粉和纖維質)轉化為葡萄糖,藉由血液運送至身體各部位,成為身體的熱量、養分。然而,血液中的葡萄糖必須透過胰島素(胰臟β細胞製造的一種荷爾蒙)的幫助,方能順利進入細胞。胰島素一旦分泌不足或作用不良,血液中的葡萄糖就不能進入細胞,留置在血液中的葡萄糖濃度超過180mg/dl時,葡萄糖就會經由小便排出,形成尿糖,即稱為糖尿病。胰島素分泌不足對人體影響甚鉅,除了引發糖尿病,也會促使脂肪、蛋白質等營養素代謝異常。長期高血糖和代謝異常,勢必破壞體內大小血管與神經功能,進而產生各種無法修復之併發症。目前對於糖尿病的診斷標準,主要是測量血中葡萄糖的濃度,若空腹八小時以上血糖超過126mg/dl,或任何時間血糖超過200mg/dl,並伴隨吃多、喝多、尿多,就是糖尿病。危機四伏的併發症與三多症狀黃醫師表示,併發症分急性、慢性兩類,急性併發症包括:酮酸中毒、低血糖昏迷或高血糖昏迷;慢性併發症則有:腦中風、心肌梗塞,足部、眼睛、皮膚、腎臟、神經病變等。糖尿病友罹患高血壓的機率,是一般人的兩倍,由於高血壓與糖尿病都是心血管疾病的危險因子,兩者合併時,更易增加併發症發生機率。黃信揚醫師呼籲,糖尿病友務必嚴格控制血壓,目標為收縮壓小於130mm Hg、舒張壓小於80mm Hg,嚴格的血壓控制所獲得的保護作用,遠比血糖控制還大。糖尿病症狀為何?東基社區健康部門孫宜珍督導說,多數病人在發病初期並無特殊症狀,許多病患經由例行健檢,才驚訝的知悉自己得了糖尿病。若不積極診治,病情勢必日益加重,伴隨而至的症狀,最顯著的就是三多:吃多、尿多、喝多(中醫稱糖尿病為消渴症)。另外,疲倦、視力模糊、體重減輕、四肢無力、傷口難癒合、皮膚病變、易感染、女性外陰部搔癢等症狀,也可能發生在糖尿病患者身上。(本文作者/吳方芳;本文轉載自「宇宙光Cosmic Light」雜誌2008年八月號第58~61頁「診療室的春天」專欄)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