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

急性近視度數增加 竟是糖尿病高血糖惹的禍

急性近視度數增加 竟是糖尿病高血糖惹的禍#糖尿病

一名28歲男性因視力突然模糊至醫院就診,短短2週時間,視力從原本1.0降至0.1,醫師初步判定為使用電腦過度導致睫狀肌調視作用痙攣,給予治療後仍然沒有改善,直至醫師進一步檢查後,才發現是因為糖尿病高血糖造成水晶體水腫引起,並有代謝性酸中毒狀況,經住院治療後,視力才回復正常。臺北市立聯合醫院仁愛院區眼科醫師曾柏宸說,該名患者來院就醫時,自述從未有近視,最近健康檢查裸視視力雙眼均為1.0,但2週前視力突然模糊,眼科檢查後發現裸視視力雙眼均為0.1,經屈光學檢查雙眼睫狀肌麻痺後(散瞳)都有兩百度近視。原本該名患者表示因新買筆記型電腦,而有長時間使用電腦用眼過度情形,初步診斷可能是因為用眼過度導致睫狀肌調視作用痙攣,而給予散瞳劑治療,以舒緩眼部肌肉。但治療一個禮拜後,症狀並沒有因此改善,經醫師深入詳細詢問病史,並沒有使用特殊藥物或減肥藥,且最近體重減輕將近10公斤,覺得口渴一直喝水,並有晚上睡覺每1、2個小時就要起來上廁所的尿多情形。曾柏宸表示,經安排緊急抽血檢查後發現,該名患者血糖值高達567mg/dL,糖化血紅素達12.5%,呈現代謝性酸中毒。經安排該名患者住院投以胰島素治療後,血糖逐漸恢復正常,近視度數也慢慢減少,裸視視力恢復至1.0。年輕人視力突然降低的可能,多半是因為用眼過度及眼疲勞等引起,在20歲以後的年輕成人,多半眼睛度數已經穩定,極少出現在短時間內突然近視度數增加情形。急性近視度數增加大部分是因為用眼過度所造成的睫狀肌調視作用痙攣或藥物所引起,伴隨糖尿病情形極為少見。曾柏宸提醒民眾,視力突然急遽惡化時,除了眼睛問題,還要注意全身性系統代謝疾病或藥物使用也可能影響視力,有特別病史或藥物史的民眾,就醫時亦應一併告知醫師,才能讓醫師全面評估可能引起疾病的因素及早治療。曾柏宸也強調,除平日應保持適當均衡飲食及充足睡眠外,如有需要長時間用眼,亦應養成每隔30分鐘放鬆,看看遠方習慣,適度放鬆眼部壓力,保持眼睛健康。

高糖水果吃太多 糖尿病患血糖飆升

高糖水果吃太多 糖尿病患血糖飆升#糖尿病

近日門診常可見到糖尿病患有血糖上升的現象,仔細詢問才發現有的是天氣熱吃了含糖的冰品或者是吃多了水果。像是一位50多歲的男性糖尿病患,原本血糖控制不錯,近日應診時血糖竟超過300,經過詢問後才知病患前一陣子每天都吃一到二顆的芒果。因此,請營養師予以嚴格的飲食衛教後,目前患者的血糖控制良好。行政院衛生署新竹醫院呂菁醫師表示,天氣炎熱,病人常食慾不振,冰冰涼涼的冰品、飲料、水果就變成了消暑的聖品,不知不覺中就會食用過度。冰品、一般飲料含糖量較高,臺灣的水果越來越甜,尤其是愛文芒果、西瓜、荔枝、鳳梨、香蕉、釋迦含糖量高要注意份量。呂菁醫師表示,如果要食用冰品,可選用仙草、愛玉較無熱量,糖水改用代糖調製。飲料改喝無糖或代糖製造的無熱量可樂、汽水。水果可選用熱量、糖份較低的水果,例如聖女番茄23個、蓮霧2個、奇異果最多一又二分之一個、土芭樂一個或泰國芭樂三分之一個。果汁不可加糖,喝的量勿超過120cc-160cc之間。如果要吃愛文芒果只可以吃一片半、荔枝9顆,鳳梨或西瓜一片、香蕉半支,水果一天兩份。詳細資料可參見衛生署食品資訊網。最後,呂菁醫師呼籲糖尿病友在選用水果時需注意,許多水果的水分不但多而且甜度高,故食用時應該有所節制。

快樂控血糖 關懷”糖爸爸”

快樂控血糖 關懷”糖爸爸”#糖尿病

您家中也有糖爸爸嗎? 父親節前夕,有些糖爸爸卻不開心。糖尿病是台灣最大的慢性病族群之一,其中約超過80萬糖尿病患介於51至80歲,這些多半應享受含飴弄孫快樂的長輩,卻有可能快樂指數不及格 !根據最近一項針對糖尿病友控糖態度的調查顯示,「難以達到理想的血糖控制目標」最嚴重影響心情、其次為「藥品副作用多」與「服藥方式太複雜」! 這項針對糖尿病友所進行的問卷調查(有效樣本數N=231)顯示,超過五成糖尿病患沒聽過「糖化血色素」!對糖化血色素之於血糖控制的指標意義認識不足!中華民國糖尿病衛教學會理事長 許惠恒醫師指出,台灣約有七成的糖尿病患無法達到美國糖尿病學會(ADA)建議的控糖標準:糖化血色素≤7%;糖化血色素不僅可反映病患近二至三個月內的血糖控制情形,更是近年來臨床評斷的重要指標,每下降1%糖化血色素濃度,周邊血管併發症如傷口難癒合、足部截肢等風險可下降43%、小血管併發症可下降37%,糖尿病相關的死亡風險更可降低超過兩成;目前台灣糖尿病患平均糖化血色素約為7.7%,仍有下降空間。調查中高達八成的糖尿病患曾出現頭暈、飢餓感強烈、全身無力虛弱、盜汗等現象。七成會於門診時求助醫生,兩成求助於家人;顯示在控糖過程中,專業人士與家人角色的必要性! 調查同時發現,超過四成的50歲以上患者對低血糖症狀不了解,顯示高年齡層對糖尿病的自我意識能力、處理能力皆偏低,需要他人協助較多。根據今年美國糖尿病學會年會所公布的研究顯示,嚴重低血糖症狀會讓邁入60歲後糖尿病患的死亡風險更高! 許惠恒理事長提醒,如果家中老年糖尿病患無法表達症狀,一旦血糖偏低,家人又對於低血糖認識不足,無形中置糖尿病患家人於高風險中!病患應隨時跟醫師討論避免低血糖的治療與處置方式。另外,此調查在自評快樂程度時,發現其實糖尿病友最希望的是家人給予協助! 年齡層越高,越希望家人給予協助,如「提醒用藥時間與回診日期」、「協助追蹤、記錄血糖」與「多外出活動」! 顯示糖尿病友在控糖過程中,家人的確能發揮積極角色!因此,在父親節前夕,中華民國糖尿病衛教學會呼籲所有糖尿病友家庭,平時不僅應多口頭關懷糖尿病友,實際協助參與讓控糖之路更快樂!【活動預告】8/8(六)控糖88園遊會— 快樂控血糖,關懷糖爸爸為了更進一步讓更多家人與病友認識糖尿病,中華民國糖尿病衛教學會理事長特地於父親節舉辦「控糖88園遊會」,希望全家牽起手,控糖動一動!現場除有免費血糖健診、控糖親子操,還可藉由歡樂動感的體驗式遊戲認識控糖知識、低血糖等,讓更多大小朋友成為控糖生力軍!活動時間為8月8日(六)下午2點至6點,在台北市信義新天地A10停車場(香堤廣場側),歡迎民眾踴躍參加。

糖尿病免驚!運用水能量 雷射植牙零負擔

糖尿病免驚!運用水能量 雷射植牙零負擔#糖尿病

許多慢性疾病的患者,因為長期的用藥控制,抵抗力自然降低,有時連輕微的感冒,都可能引發嚴重的併發症,更何況是屬於與侵入性的治療。生命的量加長了,生命與生活的質感,則是現代醫學與科技所極力追求的進步與全人表現。牙醫專科陳忠明醫師表示,為因應未來人口老年化趨勢,口腔健康對生活品質的重要性更是不能忽視,快速且無負擔的植牙手術是未來的趨勢。陳忠明醫師指出,利用Q版瓦力機的SPA雷射,可運用水能量來執行多項口腔療程,其中包含了3分鐘快速植牙。以往的傳統式開刀植牙,光是鑿骨過程,就需花費20~40分鐘的時間;而採用雷射的方式,則需耗費約15分鐘的時間;但高階版的「瓦力」卻只需要3~5分鐘,即可將植體植入,讓手術過程更有效率的完成。手術時間的縮短,能將讓手術過程最擔心產生的感染問題,降到最低;更保留了雷射傷口的幾乎無創、少流血與疼痛感降低的優勢。包括糖尿病患者都能夠輕輕鬆鬆的完成現打現種,手術後立即恢復正常生活。高階板的水雷射「瓦力」,其能量的控制與病患傷口的處理則因效能升級而有更多元的選擇性。此外,很多人擔心高科技的伴隨會讓民眾負擔不起。事實上,雷射手術與傳統植牙手術的價格相比其實相差不遠(2~3成),而雷射氣化的微創其傷口與一般傳統的翻瓣植牙手術比起來,雷射除了在傷口的無創與少流血的優勢之外,同時提供快速且低疼痛與腫脹的恢復期。根據臨床上的觀察,多數案例證實雷射能有效的消除目標組織的細菌和病毒,大幅的降低感染率安全性相對的也大幅提高。

拔牙非小事 事先掌握醫療風險 有得無失

拔牙非小事 事先掌握醫療風險 有得無失#糖尿病

不論是七尺壯漢,還是柔弱女子,只要聽到牙醫師一聲令下「拔牙!!」,總是免不了心頭一驚,對於接下來即將發生的治療過程,心裡頭七上八下的,如果拔完牙齒不但沒有解決原先的不適,反而衍生出一些其他的傷害和問題,恐怕都很難接受這樣的結果… 拔牙看起來雖然是個簡單的醫療行為,但畢竟是侵入性的治療,當然會有相關的風險;撇開遇到糊塗牙醫師,發生拔錯牙、或是拔牙過程中不小心撞斷其他牙齒的狀況不說,從媒體的報導中,因拔牙導致臉部終身知覺、或是嚴重感染引發敗血症死亡的例子大有人在,由此可見,拔牙並不如我們想像的全然無害,還是有很多風險需要我們時時留意。 ▲ 拔牙是非常簡單的醫療行為,百無禁忌,人人皆可拔?拔牙因為需要麻醉,加上會造成傷口,出血的狀況在所難免,因此有高血壓、心臟病等麻醉的高危險群,或是傷口不易癒合的糖尿病患,以及凝血功能有問題的血友病患,都應該在拔牙前和牙醫師好好討論,以瞭解是否適合接受拔牙;另外為避免藥物的副作用影響拔牙後傷口的復原,長期服用藥物的人,也要事先告知醫師,以瞭解是否需要事先停藥作準備。 ▲ 拔牙過程裡面,只要把嘴巴張大就好了,不用特別留意醫師的處置? 將牙齒拔除的過程中,有可能發生牙齒碎裂,導致牙齒斷片飛散至食道、氣管,甚至是鼻竇、顎骨等地方,所以如果我們可以在拔牙過程中,留意醫師目前處置的情形,雖然無法完全避免牙齒斷片飛散的狀況發生,但仍可以在發現有異狀時立即告知醫師,即早發現即早處理,避免傷害擴大。 ▲ 拔完牙之後,會痛會麻是正常的,只要吃止痛藥自然就會好? 拔完牙後,原本就會疼痛、酸麻的感覺,一般而言只要按照醫囑服用醫師開立的消炎止痛藥物即可,但若在48小時後,腫脹的狀況皆為改善,且出現出血不止、發高燒、畏寒等狀況,請儘速回診檢查,必要時牙醫師將會協助你轉診到大醫院接受更進一步的檢查和治療;若有發生酸麻、失去知覺等情形久未改善的狀況,一定要迅速至醫院就診,避免因麻醉、拔牙過程中造成神經損傷,錯過了黃金治療時間。(本文作者為台灣醫療改革基金會 - 研究組研究員 - 呂佳育)

糖尿病患者 辛辣食物少碰!

糖尿病患者 辛辣食物少碰!#糖尿病

根據國際糖尿病聯盟的估計,目前全世界至少有一億七千萬人左右罹患糖尿病,而在過去廿五年全球患者增加一倍左右。2002年國民健康局的研究顯示:臺灣地區15歲以上高血糖的盛行率為7.47%,而依中央健保局2003年健保就醫資料統計:目前臺灣地區糖尿病患就醫人數已達80萬人。臺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傳統醫學科主治醫師 陳萍和表示,臨床上觀察到的糖尿病患者來就診時,以典型吃多、喝多、尿多,這三多症狀為主表現的已經不多見了。這是因為大多數中老年的非胰島素依賴型患者,通常罹患疾病多年而不自知,早期的三多症狀早已消失,通常是在健康檢查時或者出現併發症時才發現的。另外,還有些患者已經服用西藥的降血糖藥物治療,雖然在血糖尿糖上控制理想,但是為了尋求另外的方式治療而來中醫求治。糖尿病患者大多具有容易倦怠、不耐操勞、虛胖無力、食後易睡、容易感冒等正氣虛弱的表現,陳萍和醫師指出,這說明儘管吃再多的飲食,營養精微進入人體,都沒有被人體充分使用,而排出體外,這在中醫的觀點是脾失健運、精氣不升、生化無源的氣虛證,因此大多數糖尿病患者表現為氣陰兩虛證。當疾病發展到一定程度時,常會有合併慢性血管、神經病變,這時表現肢體疼痛、麻木、皮膚顏色變深、心前區疼痛,痛處固定不移、面色晦暗、婦女閉經或者經量稀少、黑紫血塊、舌質淡黯或有瘀斑,表現為中醫所謂的瘀血症候,此時治療應該兼顧活血化瘀。陳萍和醫師建議,對於已經在用西藥治療的患者,在飲食控制的前提下,服用中藥時先不要停服西藥,而是逐步減量控制病情。糖尿病發病的原因是多元的,除了先天稟賦體質有關之外(也就是遺傳),還與過食肥甘,過度飲酒,情志失調的關係密切。平常飲食禁忌,糖尿病飲食原則以均衡的飲食內容、定時定量、少油、少糖、少鹽、多蔬菜, 除了這些一般營養師建議之外,中醫建議辛辣的食物少碰,這是因為辛溫之品會助熱傷陰,更不利於血糖控制。此外,規律的生活,適度的運動,避免憂慮、惱怒、失眠等不良情緒的影響,更是控制糖尿病的不二法門。

健保IC卡不靈光 老人用藥重複真「藥」命

健保IC卡不靈光 老人用藥重複真「藥」命#糖尿病

加速邁入人口老化的台灣社會,常有老人因合併多重疾病,需跨院、跨科看診拿藥的現象。醫改會分析發現,健保IC卡用藥登錄、查核功能不彰,加上自我紀錄用藥、家庭藥師不普及,竟導致95-97年三高用藥重複金額達27億,及難以估計的潛在藥害代價。因此,醫改會推出老人用藥守護神活動,推廣老人紀錄用藥的習慣,並號召藥局、衛生所的藥師,一起幫忙在地銀髮族把關。醫改會劉梅君執行長指出,台灣65歲以上老人平均每人患有1.4種慢性病,而60-89歲的老人中,有4成每日固定使用2種以上藥物(其中更有2成每日使用5種以上藥物),也曾有老翁每天服用42顆藥的新聞事件。老人用藥風險是一般人的2-7倍,用在老人身上的健保藥費更高達38%。劉梅君認為現行醫藥體系對老人就醫用藥的需求,體貼不足,也缺乏解決不同院所開藥是否重複或產生交互作用的把關機制。各界原本寄望實施健保IC卡後,能幫助解決用藥重複的問題,但因健保特管辦法未明文強制規定醫藥人員每次都應該確實登錄、查核,更沒有罰則,因此多年來遲未能發揮把關功能。■ 近三年跨院重複開三高藥多花27億 醫改會分析健保資料發現, 雖然健保局自95年起推行健保IC卡品質實施方案,每年還自健保總額編列上億經費補助,但95-97年光是治療高血壓、糖尿病、高血脂等三高藥,在不同醫院間重複開藥的問題,居然累計浪費了27億,此金額尚不包括診所的重複處方;其中,又以高血壓藥重複處方率介於3.93%~4.39%最為嚴重。重複用藥,不僅造成藥品及金錢的浪費,也增加了因用藥不當的致命風險。三高藥重複的問題對65歲以上的老年人來說,更形嚴峻。因為每五位老人中就有三人有高血壓的問題、一人有糖尿病、一人有高血脂困擾;加上老人因肝腎機能退化,如果藥量過高,出現副作用的機率或產生的傷害往往更嚴重。為解決這些問題,醫改會除盼衛生署能儘速修訂健保特管辦法,以落實IC卡的用藥登錄外,劉梅君建議銀髮族與照護者應學習自我紀錄,為自己的健康把關,同時不妨善用社區醫藥專業資源。社區藥局與醫療院所有許多專業的藥師,協助看看不同處方箋是否有重複開藥,也可教導民眾如何製作用藥記錄卡,作為避免老人重複就醫用藥的「護身符」。醫改會近日將推出「老人用藥守護神」活動,一方面提供有關老人用藥安全與如何紀錄用藥的衛教資料外,也規劃將願意義務協助老年人建立藥歷卡、提供用藥諮詢的專業藥局名單公佈在網站,供民眾搜尋。歡迎關心老人用藥問題的民眾,或願意參與本活動的醫藥人員,上醫改會網站瀏覽或來電洽詢【避免老人重複用藥的5『藥』訣】 1.主動提醒醫藥人員幫忙把用藥、過敏史,登錄在IC卡內。或請藥師發給藥歷卡。2.每次就醫、領藥時,主動告知目前服用的藥物、保健品,或請醫師查閱IC卡。3.請家庭醫師、或老年整合門診醫師,進行整合性的評估或用藥調整。4.學作用藥紀錄,或收集、彙整藥單、收據上的藥品明細、藥袋等資料。5.攜帶不同院所開的藥袋(或藥品)、藥單,請居家附近的藥師幫忙看看是否重複。

從生活中排毒 四週擺脫疾病困擾

從生活中排毒 四週擺脫疾病困擾#糖尿病

當癌症連續二十七年蟬聯台灣十大死因的時候,除了恐慌,我們還能做些什麼?過去兩百年裡,人類已經嚴重改變地球生態,大幅降低了暴露在有毒環境中的排毒能力,也因此,癌症、過敏、糖尿病、呼吸疾病、心臟疾病……等等開始層出不窮!對此,美國知名營養學家哈維‧戴蒙博士表示:「其實,人類天生的自癒能力超乎我們所能想像的神奇,所以當受傷、生病或嚴重創傷的時候,身體在修身養息後常可以自然痊癒。但是,日益嚴重的環境生態,卻讓人體漸漸失去了這項寶貴的能力。」 因此,如何排毒──無論是幫地球或是個人排毒──已經成為當前全世界最重要的課題。有鑑於此,山岳文化特別為中文版讀者引進排毒經典力作《米謝爾醫師四週排毒聖經》,總編輯胡芳芳表示:「《米謝爾醫師四週排毒聖經》是全球最暢銷的正統自然醫學經典,本書雖然內容十分廣泛卻不複雜,綜合了東西方所有的醫學方法,將全世界最好的健康方法介紹給讀者,包括:營養的食物、乾淨的水源、清新的生活、平衡的身體、穩定的情緒及脫俗的精神生活。本書將教導讀者如何使用藥草、食物、果汁、花精巴曲療法、運動、呼吸技巧及其他天然療法,讓你獲得前所未有的舒服感!」該書作者米謝爾醫師說:「其實,就細胞代謝的層面來看人類,7天腸黏膜就可以完全修復、28天皮膚就全部更新一次、30天就有一顆全新的心臟、70天肺部就完全恢復生機……而肝臟更具有驚人的再生能力!只要方法得宜,每個人都可以遠離慢性疾病、肥胖、癌症、失眠和長期疲勞的困擾!」米謝爾‧庫克,是自然醫學醫生、針灸醫生、生理回饋治療師、營養學家、能量醫學治療師、靈氣療法治療師,並且身兼加拿大身心靈治療中心董事。她所撰寫的專欄定期刊載在《健康與活力》(Health and Vitalily)、《超越健康》(Beyond Fitness)、《自然生活》(Natural Living)等知名健康雜誌上,總共已發表兩百多篇文章,散見在全球五十餘種雜誌、期刊與報紙上,並曾榮獲「加拿大青年才俊獎」(Forty Under 40 Award)殊榮,並四度獲頒傳播獎項。台大醫學士王群光醫師認為,米謝爾醫師是少數可以從自然醫學觀點,對癌症及慢性疾病提出解決方案的學者,書中對於常見疾病的關聯見解,讓身為臨床工作者的他大為佩服!中華民國營養師公會理事長,也是國泰醫院營養組組長李蕙蓉表示,《米謝爾醫師四週排毒聖經》詳細陳述毒素的來源、如何減少毒素的產生並將其排出體外,使讀者從日常生活讓自己更為健康。只要檢視一下自己的生活習慣,從最容易改變的地方做起,四週後,就會感到身心的改變,病痛也不見了。想知道詳細訊息嗎?山岳文化特別舉辦「米謝爾排毒計畫」新書講座,七月二十六日下午兩點至四點在金石堂成功店(高雄夢時代),八月七日晚勝七點至九點在金石堂信義店(台北市信義路二段196號,鼎泰豐旁),八月二十二日下午兩點至四點在德瑞森長壽養生之道自然醫學中心(台中市五權五街48號),歡迎有興趣的民眾前往參加。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