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

《睡眠問題一百問》老人睡眠篇

《睡眠問題一百問》老人睡眠篇#糖尿病

Q72.老年人所需的睡眠時數一定比年輕人少嗎?人上了年紀,各個生理系統跟著老化,神經系統當然也不例外,正因如此,睡眠功能也跟著起了顯著的變化。整個睡眠清醒週期往前提前,吃完晚餐後約七、八點就想睡覺,凌晨三、四點就起床再也睡不著,而且入眠期增長,淺度睡眠期增加,深度睡眠期減少,而快速動眼期亦稍微減少但幅度不大,並且在睡眠過程中常常覺醒,造成整個睡眠效率的降低。一般認為老年人的睡眠時數理應較少,這是錯誤的觀念。老年人雖然晚上睡眠時數減少,但在白天卻經常小睡,因此以一天24小時來講,斷斷續續加起來的睡眠時數,實在不會比年輕人少到哪裡去。Q73.老年人常見的睡眠問題有哪些?在美國的統計中,65歲以上的老人只有12%沒有睡眠的困擾,19%抱怨入睡困難,29%抱怨睡眠不能持續,經常中途醒來,18%則抱怨天未亮就醒過來,而其中有28%的老人抱怨失眠。老年人因身體各系統功能的衰退,產生了一些慢性病(例如高血壓、糖尿病、心臟病、神經病變等),而這些慢性疾病和控制慢性疾病藥物的長期使用都可能會產生對睡眠的干擾。再加上年老退休、或喪偶、或自己獨居、或經濟方面的壓力,亦常造成睡眠衛生的混亂及一些精神方面的疾病。茲就造成老年人睡眠困擾的一些疾病簡述於下:(1)  睡眠呼吸暫停症候群年紀大是造成睡眠呼吸暫停症候群的一個危險因子,尤其是年紀大的男性。隨著腦幹及神經功能的衰退,常會造成中樞型或阻塞型的睡眠呼吸暫停症候群。尤其是老年人的腦部功能較差,如果再加上呼吸暫停引起缺氧或睡眠斷斷續續,常會雪上加霜,使老年人的心智功能減退,症狀很像癡呆症。(2) 週期性肢體抽動疾患及不寧腿症候群週期性肢體抽動疾患及不寧腿症候群兩者皆是隨著年紀增大,症狀變的頻繁且嚴重,而干擾到睡眠,使得睡眠間間斷斷,患例常以失眠為主述,但也可見到以嗜睡為主要的症狀表現。週期性肢體抽動亦常伴隨著不寧腿症候群,兩者對藥物治療的反應相當良好。(3) 內科疾病的困擾隨著年紀的增長,許多退化的慢性疾病一一浮現,像關節炎、呼吸方面的疾病、夜間頻尿、心臟病等都會造成老人睡眠的干擾。而一些治療控制內科疾病的藥物亦會造成失眠症或嗜睡症。另外一些好發於老年人的神經疾病像巴金森氏症、腦中風、癡呆症及脊髓小腦退化症等,也都會造成睡眠的問題。(4) 睡眠清醒生物時鐘規律的改變人一旦過了50歲後,就比較無法適應違反睡眠清醒生物時鐘規律的行為,例如夜間工作者或快速跨越多時區的旅行。另外老年人的睡眠清醒生物時鐘規律亦會往前提前,變成早睡早起的睡眠清醒型態。(5) 憂鬱症由於老年人可能無法工作,若年輕時無良好的養老計畫,一旦到了老年,經濟來源均需依賴他人,並且可能因喪偶而獨居,或為疾病所苦而有厭世之感。因此我們常可發現有些老人情緒較低落,甚至產生憂鬱症及其他精神方面的疾病。而這些精神方面的疾病亦會影響到睡眠。(6) 日落症候群(sundowning syndrome)由於工商業社會的演變,許多老年人獨居於家中,或住在安養院,或因疾病長年躺在病床上無法自由行動。由於老年人的腦部功能均較退化,且因長時間侷限在所居住的環境中,不見天日,缺乏外在環境(例如太陽光線)的刺激,在太陽下山後,光線變得晦暗時,造成病人有幻覺、躁動及意識不清的現象,稱為日落症候群。處理方式為謹守睡眠衛生的原則,限制白天的小睡,在白天儘量讓病人多暴露在白天的陽光下(尤其是日出及日落),並且使夜間睡眠環境能夠穩定,不要常常變換睡眠的環境,臥室內儘量使用柔和的燈光,必要時可服用藥物控制。(7) 快速動眼期行為疾患(REM behavior disorder)這是種好發於老年人的疾病,據國外統計,有40%的患者有神經方面的疾病,剩下約60%的病人,多屬於特發性,找不到特別的原因。患者在快速動眼期睡眠時常將夢裡的情境,直接表現在現實環境中,而他們的夢又大多跟暴力有關,因此常常傷害到患者本身或枕邊人。

預防心血管疾病 用食物護心、以運動強心

預防心血管疾病 用食物護心、以運動強心#糖尿病

依據臺北市96年十大死因統計結果,心臟疾病為僅次於惡性腫瘤死亡率之主要死因,也是45-64歲中年人主要死因第2位。許多研究證實,造成心臟血管疾病的危險因子,除年齡、家族史有密切關聯外,高血壓、糖尿病、血脂異常(如高膽固醇或高三酸甘油酯),以及有吸菸習慣、肥胖更是心血管疾病的重要危險因素。臺北市內湖區健康服務中心97年積極推動內湖區「珍愛我心~心血管支持團體」,招收社區40-65歲具有心血管疾病之高危險群成人,分別於3月及7月開辦2梯次各連續10週的團體互動課程,聘請前國泰綜合醫院內湖分院邱淑娟營養師擔任領導人,並與國立台北護理學院運動保健系彭雪英老師合作,精心設計一系列健康飲食及運動的健康促進課程,採用團體分組互動及專業課程並行方式,教導學員建立預防心血管疾病之相關知能,促使學員從自身健康管理開始做起。團體課程學習內容包括認識「四低一高」飲食原則及實作、健康的外食選擇、居家運動指導及以計步器紀錄每日運動量、紀錄飲食運動日誌等技巧,並幫助學員自我評估。在10週課程結束後評估成效,其中以減輕體重成果最為顯著,有4成以上學員體重皆減輕5%以上,其中減重最多達10.2公斤、體脂肪也降低6.7%以上。學員對於支持團體的進行反應熱烈,回饋如下:『能注意飲食種類和份量、安排作運動變成每日的功課,使精神變好。』、『知道怎麼吃、量要多少,因為體重有減,心情跟著輕鬆很多。』、『了解自己發胖的原因,是錯誤用油,原來以前自以為吃的清淡,還是超出標準。』、『團體活動改變無聊生活,減少看電視時間,健康也覺得改善少許。』、『以前看電視時都坐著,現在會利用看電視時間做些運動。』、『更了解飲食的方法,也因團體的力量更加強運動的實踐..』、『戒掉宵夜、養成走路、作健康操的習慣,體力有進步。』近日天氣冷、氣溫下降,這時節請民眾特別注意心血管疾病的預防。內湖區健康服務中心98年度將持續推動「珍愛我心」保健課程,希望民眾更珍愛自己且藉由『新(心)的體驗』,妥善控制血糖、血壓、血脂、體重及戒菸,建立良好的生活習慣,保持標準體重、健康飲食,適度運動,就能夠顯著的減少並延緩心血管疾病的發生。

中風年輕化 十八歲女生罹患腦中風

中風年輕化 十八歲女生罹患腦中風#糖尿病

日前有一位十八歲女生因頭痛、呼吸喘、嘔吐等酮酸中毒現象急診就醫。之後,住進加護病房,待神智較清醒時,發現其左手無力、左腳完全無法動,經核磁共振檢查發現為梗塞性腦中風。幸運的是,病人經復健治療後已可行動自如。行政院衛生署新竹醫院新陳代謝科呂菁醫師指出,該年輕女患者患有甲狀腺亢進及第一型糖尿病多年,平日注射胰島素,並無肥胖、高血壓、高血脂,但血糖控制情況並不穩定,也無規則運動。呂醫師表示,近年來,國內中風患者有年輕化趨勢,根據最新資料,類似上述案例這種年輕型腦中風,也就是四十五歲以下的中風者,約佔腦中風病例的5~10%;尤其患有高血壓、糖尿病、高血脂、有抽菸習慣和具家族病史的人都是高危險群,大概佔了年輕型中風發生原因的一半以上。尤由於中風已不再局限於老年人,呂菁醫師呼籲年輕人也要多注意自己的健康,平時做好飲食控制、生活作息保持正常,適度運動。尤其是有糖尿病的人,除了要控制血糖外,更要多加運動、控制血壓、血脂、同時不抽煙,才能避免中風悄悄來襲。

糖尿病患者 足部保養重點

糖尿病患者 足部保養重點#糖尿病

糖尿病患一旦傷口惡化就來不及了,預防重於治療!只要花一點點時間,就可以常保四肢的健康,減少懊悔與遺憾!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整形外科-蔡豐州醫師提出,護足保養重點如下:1.定期檢查腳或全身, 只要有傷口, 請立即至整形外科治療。2.鞋子內容易造成磨擦或過緊的地方,應該立即改善或更換。外出時, 儘量不要穿著拖 鞋或外露足部的鞋類, 減少外傷的機率。3.泡腳,SPA或泡溫泉時,要注意水溫,避免燙傷是最佳的做法!4.一發現傷口,勿用偏方或另類治療。兩週內傷口沒有痊癒,得趕緊至整形外科門診5.冬天寒冷容易造成皮膚龜裂的老年患者,請擦乳霜,減少皮膚破損傷口的發生。6.有足部皮膚病得盡早治療,避免因為癢,而抓破,產生傷口。7.剪指甲的時候得小心,勿造成傷口。8.隨時保持腳的衛生,減少細菌滋生。9.請告知醫療人員您有糖尿病,打點滴或血管醫療行為,盡量避免使用下肢的靜脈與動脈。

治療”頑固型高血壓” 完整治療保健康

治療”頑固型高血壓” 完整治療保健康#糖尿病

臨床上會碰到一些很難控制良好的高血壓病人,無論如何用藥衛教,都很難使血壓達到正常。澄清醫院平等院區心臟內科鄭鴻璋醫師表示,頑固型高血壓的定義為:血壓一直超過140/90mmHg以上,或有糖尿病或腎臟病的病人,血壓一直超過130/80mmHg以上,即使固定用了至少3種以上的降壓藥(其中一種是利尿劑)一年以上,血壓仍無法下降者。這類病人約佔10-15﹪。造成頑固型高血壓的成因主要有以下八種:1. 無法遵循及嚴守持續性高血壓藥物的治療,或病人對治療的順服性不佳。如病人自動調藥、減藥或是沒有症狀,就自動停藥。2. 藥的劑量不夠或組合不對。3. 血壓藥物用於不方便或易混淆。4. 藥物的副作用,讓病人心生恐懼而停藥。5. 花費太高,省著吃。6. 醫囑不了解或醫囑不方便以致無法實行。7. 病人對衛教內容不了解,或產生誤解。8. 本身有老人失智症或記憶力衰退的病人。另外有些病人服用其他藥物,而影響血壓,包括非固醇類抗發炎藥,擬交感神精興奮劑(如鼻噴劑、食慾抑制劑、咖啡因)口服避孕藥、類固醇、抗排斥藥、紅血球生成素、抗憂鬱藥等,都會造成血壓升高,不易控制。還有一些相關的因素要去除,如抽煙、肥胖、喝酒、胰島素阻抗性、及氣喘、睡眠呼吸終止症候群、慢性疼痛、食物太鹹、水份攝取過量…等等。鄭鴻璋醫師指出,頑固型高血壓的治療方針有以下幾點:1. 服用4至5種降壓藥,其中一種是利尿劑。2. 降壓藥的劑量要足夠。3. 要用長效型降壓藥。4. 一天吃二次(早上及下午)。5. 可考慮同類型不同作用的降壓藥合併使用。6. 轉診心臟科專科醫師診治。7. 住院評估次發性高血壓的可能。鄭醫師提醒,高血壓與糖尿病一樣都屬於慢性疾病,早期均無明顯症狀。但長期控制不良,就會造成全身各器官的病變。必須擬定好完整的策略,除去影響治療成效的因素,才能使我們的身體常保健康。

氣溫驟降 民眾使用暖暖包取暖 小心灼傷身

氣溫驟降 民眾使用暖暖包取暖 小心灼傷身#糖尿病

近來夜晚氣溫降至十度以下,有些怕冷的民眾總是暖暖包不離身,然而看似安全的暖暖包若未正確使用,長時間接獨皮膚時,小心反而傷了身體。沙鹿光田醫院近來接獲一民年輕女子睡覺時將暖暖包隔著單薄衣服放置臀部處,不料起床後發現臀部竟遭暖暖包灼傷個案,醫師提醒民眾,近來天氣寒冷,不少民眾會使用暖暖包禦寒,特別提醒老年人或是糖尿病患,由於末稍神經較不敏感,若溫度過高時,病患常不自覺而造成傷害。台中縣一名二十歲女子,日前車禍跌傷臀部造成瘀傷,聽說熱敷有助消腫,遂突發奇想在睡覺時隔著單薄衣物將暖暖包放置在臀部處,原想不但可消腫更可同時取暖,不料起床後發現臀部放置暖暖包部位竟遭灼傷起水泡,臀部並腫了一大塊,由於諱疾忌醫,數日後不但傷口紅、腫狀況未見起色,吳姓女子竟開始出現高燒不退現象,經家人送往醫院時患部已演變為蜂窩組織炎。一般外科醫師指出,該名個案半側臀部異常腫脹,傷口部位遭到二度灼傷,替其處理傷口時抽出將近700㏄的膿血,由於灼傷部位未妥善處理,開放性傷口遭細菌感染引起蜂窩組織炎,醫師表示,如果未儘快處理,患者會出現全身發冷、發熱、不適和白血球增多症狀,嚴重者甚至可能逐漸化膿、壞死,引發敗血症。光田醫院皮膚科醫師表示,暖暖包是利用鐵粉氧化的方式進行發熱,市面上部份商品效果可達五十至六十五度間,若是長時間接觸皮膚,由於能量的累積,仍是會造成皮膚嚴重灼傷,民眾使用前應詳閱使用說明,避免造成傷害。 

中醫觀點:食量控制得當 可預防糖尿病

中醫觀點:食量控制得當 可預防糖尿病#糖尿病

糖尿病會有血糖增高,多飲、多食、多尿,疲乏無力和體重明顯減輕等症狀。與中醫病證中的消渴近似在《素問‧奇病論》中,即有“此人必數食甘美而多肥也,肥者令人內熱,甘者令人中滿,故其氣上溢轉為消渴”的記載。臺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傳統醫學科陳萍和醫師表示,這就說明古代的醫家已認識到,糖尿病與高熱量飲食直接有關。到了金元時代,劉河間、朱丹溪等提倡三消燥熱學說,主張以清熱瀉火,養陰生津為治療原則;明代趙獻可、張景岳等提倡治三消當以治腎為本。陳萍和醫師指出,糖尿病常以陰虛燥熱開始,病程日久,可導致氣陰兩虛、陰陽兩虛,五臟受累,並常發生各種嚴重的併發症,如心腦血管病、腎病等。這些併發症是導致糖尿病人死亡的主要原因。因此,強調要早期治療,控制病情的發展。現代多主張從燥熱傷陰、肝腎陰虛、脾胃虛弱、瘀血阻絡、陰陽兩虛方面,辨證論治。少數中年或老年患者,多飲、多食、多尿和消瘦的本證不明顯,常因一些併發症就醫而發現此病,臨床上必須詳為診察。陳醫師提出,糖尿病的發病與飲食有直接關係。糖尿病患者應在醫生指導下,合理調整飲食結構,特別是「食量」的控制,適當配以新鮮蔬菜、豆類、瘦肉、雞蛋等。此外,保持精神愉快,起居有常,房事有節,積極參加體力所能及的運動和勞動,對於防治糖尿病也有不可忽視的意義。生活要有規律,避免緊張勞累,以防反覆。糖尿病患者易於出現皮膚感染,故原則上禁用針刺療法。久病臥床的病人要勤翻身擦澡,避免褥瘡的發生。近年來中醫藥方面在防治糖尿病做了很多研究,發現人參、甘草、黃耆、梔子、黃芩、大黃、葛根、桑葉、蒲黃、槐花、銀杏葉、黃連等,許多中草藥可對胰島素敏感度有所影響,進而幫助血糖的控制與新陳代謝的運作。

選用天然調味品 烹調呷健康

選用天然調味品 烹調呷健康#糖尿病

料理食物使用調味料,主要的目的是增加食物美味、口感、提升對食物的接受性及保存食物等。由於科學的進步,近些年來,市面上的調味料及添加物的種類繁多,導致人們的味覺遲鈍、口味變重、及不當的攝取而影響身體的健康。日常使用的調味料,如:糖、鹽、醬油、 醋、辣椒、胡椒、蔥、蒜、豆辦醬、芥末、酒、蘇打、鹼、發粉…等。但主婦的你、我使用調味料只是為了好吃還是為了健康?美國羅馬琳達醫學院曾經作了一項食驗,將1種藥物(組織氨)、4種刺激性的調味料(乾紅椒、芥末、胡辣椒、丁香)溶於水中,形成膠液,經由胃管注入狗的胃中。每日重覆注射,2-6天後,結果顯示:有25%-66%的狗發生胃潰瘍,80%-100%的狗胃發生生理改變:即胃黏膜水腫、充血潰爛。其它的研究亦顯示,芥末、辣椒、胡椒粉、紅番椒粉(chili)等含有類番椒素(Capsaichinoids),是一種具有刺激性的含酚化合物,過量使用,可能會嚴重刺激胃黏膜,增加胃酸的分泌,引起胃或十二指腸潰瘍,亦可能會造成對泌尿道的刺激,引發腎炎、腎盂炎。此外,一些經過發酵、添加防腐劑及人工添加物的調味料,食用過多亦會影響身體的健康。不用人工香料,要用什麼健康調味品? 臺安醫院營養師劉啟琴建議,使用天然溫和香料,如:蒜、韭菜、青蔥、洋蔥、芫荽、胡蘿巴香料、迷迭香、百里香、巴西里、鬱金香粉、薄荷葉、時蘿草、甜羅勒等,不僅可添加菜餚的香味、顏色、保存,同時還含有豐富的維生素、礦物質、纖維素及植物性化合物等。根據一些研究報告顯示:選用天然香料作調味品,有助降低心血管疾病、糖尿病及癌症的發生率。一、天然香料與心血管疾病的預防 1.蒜頭:含有豐富的蒜頭素(allicin)、硫化物及植物性化合物。臨床研究顯示:每天食用1/2-1瓣的蒜頭,有助抗凝血、放鬆血管、清血及降低高血壓及膽固醇,此外,還有殺菌的作用:抑制細菌、黴菌、及病毒的生長。2.洋蔥:與大蒜含的多種硫化物類似,可抗凝血、抑制血塊的形成,助消化及通便。研究報告亦顯示:洋蔥的萃取物可能有降低氣管的痙攣,可用來治療氣喘及氣管炎。另外,如:洋蔥、迷迭香(rosemary) 、山艾尖(sage)、百里香(thyme)及其他溫和香料,因含有豐富的類異黃素(flavonoids),具有抗氧化作用,可避免低密度脂蛋白(LDL-C)被氧化,形成血栓,抗發炎,可預防中風及心臟病的發生。3.亞麻子(flaxseed):亞麻子含少許飽和脂肪酸,卻含豐富多元不飽和脂肪酸(特別是含豐富的Omega-3脂肪酸)、植醇及水溶性纖維素。可將亞麻子磨碎加在穀類中,做成烘焙食品,有堅果粒的口感。常食用,有助降低血膽固醇及低密度脂蛋白(LDL-C),抗凝血,但不會影響血中三酸甘油脂及高密度脂蛋白(HDL-C)。4.胡蘿巴香料(Fenugreek):多用在印度的菜餚中,因含豐富的皂素(Saponins)及水溶性纖維素,可降低血膽固醇。此外,檸檬草及薄荷香料中因含萜類(Tepenoids)的物質,亦有抑制膽固醇合成的功效。二、天然香料與糖尿病的控制飲食與運動有助糖尿病血糖的控制。根據一些臨床實驗報告:常食用一些香料對血糖的控制是有益的。如:胡羅巴子((Fenugreek):含豐富的水溶性纖維素,可降低糖尿病患者的血糖。劉啟琴營養師指出,印度曾經作一項研究,在糖尿病患者的飲食中加入脫脂的胡羅巴香料(每天食用25-100毫克),10天後,患者的血糖、尿糖有顯著的改善,而胰島素的反應亦降低。此外,血膽固醇、三酸甘油脂、低密度脂蛋白(LDL-C)亦降低20%,但高密度脂蛋白(HDL-C)卻不受影響,不僅有助患者血糖的控制,亦可降低高血脂併發症的發生。其它香料,如:亞麻子、大蒜、洋蔥、月桂葉、小茴香及鬱金香等亦可能有助血糖的控制。三、天然香料與癌症的預防:劉啟琴營養師表示,一般常用的天然香料已被證實有抗癌的特性,這些香料包括:亞麻子、青蔥科(大蒜、洋蔥、韭菜)、薄荷科 (甜羅勒、俄勒岡、薄荷)、薑科(鬱金香)、繖狀花科(巴西里、大茴香、小茴香、蒔蘿草、芹菜、芫荽等 )。根據美國愛荷州的一項實驗顯示:大蒜中含的硫化物有降低胃癌及直腸癌的發生率。在荷蘭的一項研究也顯示多食用洋蔥(每天至少半粒)較不常食用洋蔥的的人減少50%以上罹患胃癌的機率。亞麻子內含有豐富的木質素(lignans)被認為有降低乳癌的機率,而鬱金香中含有一種類薑黃素(curcuminoids),有抑制癌細胞生長的功效。其它如:帶有甜味,又微辛辣的甜紅椒或乾燥後磨成的粉,常用於菜餚的盤飾、蕃茄醬料、沙拉醬及湯內,以添增食物的紅色色澤及香味,因其含有豐富的類胡蘿蔔素(Carotenoids),多使用,亦有降低癌症的發生。五穀、水果、蔬菜,豆類、堅果及種子類搭配天然溫和香料,依最自然、最簡單的方法調製,便是最有益、最養生的食物,其足以增添人的身體和心智方面一種堅強耐久的能力,是其他複雜而刺激性的食物所不能供給的。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