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

講座/糖尿病飲食-食物九宮格

講座/糖尿病飲食-食物九宮格#糖尿病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全台破2百萬糖尿病病友,每餐要面對的食物難題終於有解!飯後血糖常飆高嗎?為何豆類可能是蔬菜、可能是蛋白質、也可能是「澱粉」?要怎麼辨別?飯、麵、吐司如何代換?中華民國糖尿病衛教學會開發最新糖尿病飲食衛教「食物九宮格」教具,全台陸續開跑講座宣傳,藉由高趣味度的遊戲互動方式進行,糖友原本難以主動開口的疑問,透過互動問答,在遊戲中得到解答,進而真正落實控糖。孫楨文醫師將於6/6(三)在彰化地區診所舉辦講座,帶領糖友們進入「食物九宮格」的世界。讓糖友們深入了解決勝血糖關鍵——藥物、飲食和運動彼此的交互作用;發現食物分類、份量代換一點都不難,控制血糖,您也是專業達人!講座內容豐富,名額有限,現場備有簡單餐盒茶點,歡迎有興趣的民眾及早報名、諮詢。(活動內容、日期、時間、相關辦法以主辦單位最新訊息為準,參加本活動前請先上網查看最新消息或洽詢主辦單位確認,以免臨時異動或取消。)名稱:糖尿病衛教講座-食物九宮格時間:107年6月6日(三)上午9:30-10:30地點:開業診所(彰化縣彰化市華山路140號)報名:04-724-0178(林護理師)

講座/糖尿病血油高怎麼吃?

講座/糖尿病血油高怎麼吃?#糖尿病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近年來隨著飲食快速西化,糖尿病的發生率及相關死亡率更是逐年快速上升。糖尿病人最常見的死因為心肌梗塞,主要導因於持續性的動脈硬化。且有報告顯示,60%以上糖尿病患者合併血脂肪異常現象,更容易發生動脈硬化相關疾病。因此如何控制飲食,將血脂肪控制在理想範圍內,是相當重要的課題。有鑑於此,亞東醫院將於5月23日(三)舉辦營養講座,由陳昱彤營養師主講「糖尿病血油高怎麼吃?」,希望大家藉由此場團體衛教了解糖尿病相關飲食對策,常保健康。講座內容豐富,歡迎踴躍參加!(活動內容、時間、地點辦法等以主辦單位最新訊息為準,因此參加本活動前請先洽詢主辦單位再做確認,以免臨時異動或取消。)名稱:糖尿病血油高怎麼吃?時間:107年5月23日(三)上午10:00-10:30地點:亞東醫院北棟一樓思源一廳(新北市板橋區南雅南路二段21號)洽詢:02-8966-7000轉1305或2046

講座/糖尿病外食族怎麼吃?

講座/糖尿病外食族怎麼吃?#糖尿病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糖尿病患常煩惱這不能吃、那不能吃。現代人生活忙碌或遇到難以抗拒的婚喪喜慶,外食場合無法避免,然而面對種種的外食型態,更是成為糖尿病患心中的擔憂及挑戰,在這些場合中,該如何選擇才能享受美味又不增加負擔呢?有鑑於此,亞東醫院將於5月16日(三)舉辦營養講座,由丁秀君營養師主講「糖尿病外食族怎麼吃?」,講座中營養師將為你分析常見的外食型態的優缺點,並帶您聰明選擇、穩住血糖!講座內容豐富,歡迎踴躍參加!(活動內容、時間、地點辦法等以主辦單位最新訊息為準,因此參加本活動前請先洽詢主辦單位再做確認,以免臨時異動或取消。)名稱:糖尿病外食族怎麼吃?時間:107年5月16日(三)上午10:00-10:30地點:亞東醫院北棟一樓思源一廳(新北市板橋區南雅南路二段21號)洽詢:02-8966-7000轉1305或2046

巧克力致肥胖?反降3成糖尿病發生率

巧克力致肥胖?反降3成糖尿病發生率#糖尿病

(優活健康網記者林奐妤/編輯整理)巧克力對糖尿病或心臟的療效有相關的整合分析報告,這份報告從2010年6月到10月間發表的論文中,篩選出18篇與疾病研究相關的論文,再經由整合分析後得出結果。就這篇報告的結果而論,吃巧克力可讓心臟病發生率減少37%,讓糖尿病發生率減少30%,讓腦中風發生率減少29%。提到巧克力,一般人的印象都是「會造成肥胖、導致動脈硬化的食品」,會得出這樣的結論實在教人意想不到。不過,巧克力和巧克力含有的可可多酚有助健康的相關研究已開始進行,它對糖尿病的功效也已獲得證實。「吃巧克力會發胖」是誤會!日本研究巧克力的先驅木村修一醫生(東北大學名譽教授、昭和女子大學名譽教授)以東京都內80位女大學生為對象,調查巧克力食用量與顯示肥胖程度的指標BMI值之間的關聯。從調查結果完全看不出這兩者之間有任何關聯性,食用大量巧克力不一定會發胖,而有些人即使沒吃巧克力也有肥胖傾向。大澤俊彥醫生(愛知學院大學心身科學部教授)在報告中也指出吃巧克力不會特別讓體重增加。,有很多實驗都在研究巧克力對健康的影響,卻沒有任何一篇報告指出巧克力會導致肥胖。認為「吃巧克力會發胖」的觀念至今仍如「常識」般深植人心,但它其實是莫大的「誤解」。可抑制發炎 對大腸癌的改善也值得期待潰瘍性大腸炎和克隆氏症之類的疾病症狀是大腸黏膜受損伴隨激烈腹痛、腹瀉等,是很棘手的疾病,但經研究實驗證實,可可多酚可有效抑制大腸發炎。這是村上明教授(京都大學農學研究所)進行的研究。實驗內容是餵食老鼠混有脫脂可可萃取物的飼料,接著在2週後再餵食牠們含有引發大腸炎物質的水,觀察其間變化並加以分析。大腸炎會引發腹瀉、血便和體重下降,腸道會因大腸發炎而萎縮、變短,但實驗結果發現,餵食可可飼料的一組其血便等症狀都有所改善,而且大腸長度明顯較長,證實大腸萎縮情況也可得到抑制。我們知道可可多酚具有抑制發炎的效果,由這個研究還可推論它對大腸炎也具有療效。(本文摘自/吃巧克力控制糖尿病/出色文化)

極端生酮飲食!血脂異常、腎友別採用

極端生酮飲食!血脂異常、腎友別採用#糖尿病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生酮飲食話題最近在國內非常火紅,然而生酮飲食在國外已出現超過100年了!生酮飲食是一種營養素含量比例非常極端的飲食,要讓身體在沒有碳水化合物燃燒的情況下,開始分解體內脂肪,達到減少身上脂肪的效果。吃肉跟油,如:炸豬排、雞排或喝防彈咖啡,但是不能吃含有碳水化合物的飯、水果,也不能喝牛奶及含糖飲料。糖尿病患控血糖 吃對比吃少更重要生酮飲食被當作減肥、控制血糖的神奇飲食,但真的有這麼神嗎?衛生福利部食品藥物管理署邀請陽明大學附設醫院營養師李玉珍說明,生酮飲食使用於減重,在臺灣其實並不陌生,20年前就已經將生酮飲食使用在減重計畫中;只是控制總熱量、使用時機點、使用天數,仍是減重成功與否的關鍵。瘦得夠久、夠健康,應該是每位減重者追求的目標,長時間只能吃高油脂的肉,你可以接受嗎?血糖控制是一條辛苦的路,高油、高蛋白的生酮飲食對糖尿病人是福音飲食?提醒糖尿病患者,能將血糖控制好的主要關鍵在於吃得對,比吃得少更重要!三餐定時定量,每餐都要有全榖根莖類、配炒青菜、加蛋豆魚肉類,才是健康的糖尿病飲食。糖尿病、血脂異常者 不宜採生酮飲食生酮飲食並不是所有人都可以嘗試!不建議使用生酮飲食的族群包括:(1)第一型糖尿病患者、(2)血脂肪異常者、(3)腎臟功能異常者或是(4)發育中的青少年等。第一型糖尿病患者要注意低血糖問題;血脂肪異常者,高油脂、高蛋白會造成血脂肪更高;腎臟功能異常者對高蛋白飲食,還是少碰為妙;發育中青少年,恐怕影響生長發育,也不建議使用。李玉珍營養師提醒,不管是體重控制或血糖控制,如果可能採用生酮飲食,切記都要注意攝取足夠的青菜及水份,避免酮酸中毒;並尋求專業人員,找出問題、解決問題,才是控制血糖、控制體重致勝的關鍵!(資料來源:藥物食品安全週報第657期資料)

愛喝飲料致糖尿病!越早控糖易成功

愛喝飲料致糖尿病!越早控糖易成功#糖尿病

(優活健康網記者林奐妤/綜合報導)一名61歲男性,原本愛喝含糖飲料。某天肛門附近傷口化膿住院,檢查才知道患糖尿病。施打胰島素一個半月後,不僅已不需施打,且改用低劑量用藥。胰島素「三不一沒有」,不傷腎、不會痛、不上癮、沒有罪惡感。夏日氣溫一路飆高,習慣來杯清涼飲料解暑,然而飲料裡的「糖」不論是蔗糖或是高果糖玉米糖漿,不僅造成肥胖,也提高罹患糖尿病的風險。傷腎、很痛、罪惡、上癮 胰島素4迷思全錯台南市立醫院內分泌新陳代謝科黃聖德醫師表示,許多初期甚至中期的糖尿病病人,一開始用口服藥血糖反應不佳,使用短期胰島素治療1至2個月後就停掉,這時再使用口服藥就可控制良好。近期研究發現,早期施打胰島素,不但可短期內將血糖控制下來,還可提升胰臟功能,也就是胰島素「救援療法」。民眾對胰島素有「傷腎、很痛、罪惡、上癮」等4種迷思。然而黃聖德醫師表示,傷腎的是高血糖,使用胰島素將血糖控制好反而可保護腎臟,而且打胰島素是注射在皮下,針也改良到很細,降低疼痛感。有些人會覺得施打胰島素乃因過去沒有節制生活習慣,然而胰臟功能隨著年齡退化,靠藥物控制血糖不夠,加上胰島素幫助是糖尿病的自然病程。另外,胰島素不是嗎啡,不會上癮。早期使用胰島素控血糖 遺留體質越好胰島素在早期施打可提升胰臟功能,之後便可將胰島素停掉只靠藥物治療。但若罹患糖尿病時間過久或發現過晚,可能會遭遇胰臟功能不足,這時單靠藥物功效有限,即時補充不足的胰島素,成為必要手段,此時才需終生施打。黃聖德醫師強調,糖尿病治療,有所謂的「遺贈效應」,即越早將血糖控制下來,就會遺留給身體越好的體質,減少腎病變、眼病變、心肌梗塞、腦中風等大小血管併發症機率。早期使用胰島素,有助快速將血糖達到標準不傷身體,可爭取更多的遺贈效應好處。

講座/糖尿病健康吃

講座/糖尿病健康吃#糖尿病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糖尿病患者容易因不當的血糖控制而造成心血管疾病、腎臟病變及視網膜病變,良好的血糖控制是可避免或延緩併發症發生,其中營養醫療是血糖控制治療計劃中重要的一環,但大部分病友常不知哪些食物可吃,而無適當的飲食控制。有鑑於此,亞東醫院將於4月18日(三)舉辦營養講座,由營養師賴玉釧主講「糖尿病健康吃—談飲食原則」,課程中幫助病友認識均衡飲食及飲食份量代換,使病友飲食更具多樣性!講座內容豐富,歡迎踴躍參加!(活動內容、時間、地點辦法等以主辦單位最新訊息為準,因此參加本活動前請先洽詢主辦單位再做確認,以免臨時異動或取消。)名稱:糖尿病健康吃—談飲食原則時間:107年4月18日(三)下午15:00-15:30地點:亞東醫院北棟一樓思源廳(新北市板橋區南雅南路二段21號)洽詢:02-8966-7000轉1305或2046

突複視、眼球歪斜 恐是糖尿病惹禍!

突複視、眼球歪斜 恐是糖尿病惹禍!#糖尿病

(優活健康網記者林奐妤/綜合報導)79歲的蕭先生就診,1週前向左邊看時眼睛突然出現複視,家人也發覺眼球歪斜,無其他症狀。蕭先生患多年糖尿病,平時無任何不適,未規律追蹤控制。進一步檢查血中醣化血色素高達8.2,診斷為糖尿病神經炎導致突發性左側第4及第6對腦幹神經麻痺,藥物治療修復受損神經纖維,並嚴格控制血糖,穩定改善病情。無疼痛突發性眼球歪斜  恐與糖尿病有關腦神經內科醫師黃啟訓指出,常見引發無疼痛突發性眼球歪斜的重要因素為:糖尿病、腦血管瘤壓迫、急性腦幹中風。研究指出,糖尿病患中千分之4會出現無症狀突發性眼球歪斜,其中約60%是第3對腦幹神經麻痺造成,30%是第六對腦幹神經麻痺造成,10%是同時多對腦幹神經麻痺。當糖尿病引起無疼痛突發性眼球歪斜時,往往顯示血糖長期控制不佳,也代表全身動脈硬化的冰山一角,如果是心肌梗塞及腦中風的高危險病患,應嚴格加強血糖控制。腦血管瘤壓迫 常合併腦中風症狀引起無疼痛突發性眼球歪斜最致命的因素是腦血管瘤壓迫,但診斷不易,若沒有及時診斷並手術治療,將有立即生命危險,腦血管瘤破裂時死亡率極高。急性腦幹中風也常會引起突發性眼球歪斜,此外常常同時合併其他常見腦中風症狀,對性命造成很大的威脅。黃啟訓醫師提醒,出現不明原因突發性複視或眼球歪斜,即使無其他症狀,也應儘快就醫詳細檢查,排除可能的致命危機。糖尿病患者應注意血糖控制,不要因未感到不適而輕忽定期追蹤的重要性。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