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

壯男拉肚子2周 糖尿病酮酸中毒惹禍

壯男拉肚子2周 糖尿病酮酸中毒惹禍#糖尿病

(優活健康網記者林奐妤/綜合報導)一直拉肚子有可能不是腸胃炎,而是糖尿病所引起!29歲的陳先生,因不明原因超過2星期持續解水便,中間曾多次就診以為是諾羅病毒、胃食道逆流,均未見改善。直到陳先生出現全身無力,晚上睡覺忽冷忽熱等症狀,掛急診抽血檢查才發現血糖飆升,酸鹼值異常,確診是糖尿病引起酮酸中毒所致。血糖控制不良 引發酮酸中毒陳先生歷經2周的水便及身體不適,體內電解質不平衡、缺乏水分,血糖控制惡化,進而酮酸中毒,持續下去恐有生命危險。酮酸中毒症狀包括噁心、嘔吐、腹痛、呼吸深快、全身乏力,嚴重甚至會神智不清、昏迷。陳先生年紀輕輕、平常不愛吃甜食、也不愛喝飲料,原來本身有糖尿病家族史,再加上體型過胖,是糖尿病的高危險族群。烏日林新醫院急診醫學科醫師施兆明指出,長期高血糖會促發患者腸道微血管病變及神經功能損害,導致不正常的腸蠕動或腸道粘分泌失調,造成胃腸功能障礙而腹瀉。胃腸功能出現障礙,還會引起細菌過度生長、大量膽鹽分解和胰腺分泌脂肪酶減少等脂肪消化吸收障礙,也是造成持續性腹瀉的原因。腹瀉逾2周 建議進一步抽血檢查施兆明醫師說明,治療首先補充水份,讓高血糖能被稀釋,改善血液中高濃度、高滲透壓狀態,也要接受24小時注射胰島素,矯正電解質失衡。血糖穩定下來,仍要定期施打胰島素。拉肚子的原因有很多種,若是一般感冒型腸胃炎引起,大多只會連續3到5天。如果感染諾羅病毒,會出現上吐下瀉甚至發燒。若超過2星期以上持續腹瀉,務必提高警覺,盡早到醫院抽血檢查。若有糖尿病家族史的民眾,不管年齡大小,都要定期測量血糖。

及早發現糖尿病 注意「三多」徵兆

及早發現糖尿病 注意「三多」徵兆#糖尿病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糖尿病是現在全世界的流行病,在台灣,有將近二百萬人罹患糖尿病,其中有95%的患者是第二型糖尿病。糖尿病年輕化趨勢 你我不可忽視糖尿病的年輕化與日常追蹤照護也是需要被重視的議題,陳宏麟院長表示,根據健保署資料統計,台灣糖尿病人口,在過去10年中,20歲以下及20至40歲患者人數增加11%及32%;飲食習慣及生活作息不正常,都是造成腎臟病變甚至糖尿病的因素之一。慢性病症狀發生緩慢,開始的時候總是不易覺察,日常的自我健康管理及定期健康檢查更顯得非常重要。吃多、喝多、尿多 建議及早注意血糖控制糖尿病的可怕之處在於後期可能出現的慢性合併症,包括視網膜病變、腎臟病變、神經病變以及動脈硬化症;一旦病情控制不佳,易引起心臟病、中風,還會造成眼睛、腎臟、下肢血管等併發症,甚至造成失明、洗腎和截肢。糖尿病前兆包含吃多、喝多、尿多等症狀,除此以外,若莫名感到疲勞、倦怠、體重不明原因下降,建議及早尋求專業醫療協助並注意血糖控管。自我血糖監測 選擇血糖機精準最重要對於選購血糖機,陳宏麟醫師強調,除了必須要有衛福部的醫療器材許可證外,最重要的就是精準度,可參考全球業界指標ISO 15197:2013標準;醫師也提醒,方便使用、數字清楚、採血量少、檢測快速、可二次採血等指標,也是選購血糖機的可參考條件。糖尿病需要全家人一起對抗,家人的關心與陪伴,是患者很重要的力量。只要調整好心態,樂觀面對,聽從醫師指示接受治療,定期自我血糖監測,患者也可以與糖尿病和平共處,並擁有良好生活品質。(文章授權提供/健康醫療網)

講座/預防骨質疏鬆、兒童糖尿病

講座/預防骨質疏鬆、兒童糖尿病#糖尿病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常言平淡就是福,然而要是身體突然出毛病,失能造成家人負擔,實在令人促不及防。因此,平時就應特別注意身體健康,不管是骨骼營養或是慢性病的控制,都著實煞費苦心。有鑑於此,雙和醫院將於12/18(一)舉行講座,由護理師韋映安主講「骨質疏鬆的預防」,以及兒科衛教師李雯玲主講「兒童糖尿病」。講座內容豐富,歡迎民眾踴躍參加!(活動內容、時間、地點辦法等以主辦單位最新訊息為準,因此參加本活動前請先洽詢主辦單位再做確認,以免臨時異動或取消。)【第一場:骨質疏鬆的預防】名稱:骨質疏鬆的預防時間:106年12月18日(一)10:00-10:30地點:雙和醫院第一醫療大樓一樓大廳洽詢:02-2249-0088【第二場:兒童糖尿病】名稱:兒童糖尿病時間:106年12月18日(一)10:30-11:00地點:雙和醫院第一醫療大樓二樓小兒科門診候診區和健兒門診外側洽詢:02-2249-0088

糖尿病未控制 失智症風險增2.4倍

糖尿病未控制 失智症風險增2.4倍#糖尿病

(優活健康網記者林奐妤/綜合報導)一般健康檢查主要檢測空腹血糖值,讓許多人以為只要降低空腹血糖就能高枕無憂。然而人處於飯後的時間比空腹長,更需要注意飯後血糖。1名70多歲的阿公空腹血糖未超標,糖化血色素卻一直降不下來,原來阿公雖然減少飯量,飯後卻吃好幾種水果,導致飯後血糖飆高。調整後配合藥物治療,血糖才穩定控制。高血糖影響胰島素 與阿茲海默症相關林口長庚醫院新陳代謝科醫師張宏猷指出,糖尿病患血糖過高,引起大、小血管病變,除了促使動脈硬化、阻塞,導致血管性失智。高血糖會影響大腦內胰島素的作用,與阿茲海默症關係密切。調查顯示,台灣未用藥物控制的糖尿病患,失智症風險是常人2.4倍,已用藥患者的失智症風險,則是常人的1.6倍。飯後高血糖尖峰的影響,對大腦認知功能下降或失智症更大。飯後高血糖不僅加速糖尿病進展,增加糖尿病患者失智風險,也會提高心血管疾病罹病率及致死率,糖尿病患除了控制空腹血糖值和糖化血色素值,更須控制飯後血糖值,才能有效減少各種併發症。長期血糖波動大 損害腦部神經致萎縮目前針對降低飯後血糖的藥物包括α–Glucosidase inhibitors(α-葡萄糖苷酶抑制劑) 、Glinides、短效胰島素類似物等,根據病況評估使用。其中α-葡萄糖苷酶抑制劑能延緩小腸中碳水化合物的消化與葡萄糖的吸收,使飯後血糖值趨於平穩,不會忽高忽低,降低餐後血糖高峰,減緩對血管的衝擊和損傷。張宏猷醫師表示,飯後高血糖造成失智風險的機轉仍需要進一步研究,但長期血糖波動過大確實會損害腦部神經,導致腦部萎縮,影響認知功能。除了藥物治療,也必須積極改善生活型態,包括飲食、運動、體重控制,才能延緩併發症發生,降低失智威脅。

講座/糖尿病生活

講座/糖尿病生活#糖尿病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高達4成5糖尿病患者飲食控制認知錯誤,僅有22%能每日計算熱量病控制飲食,採買與煮食是許多糖尿病患與家人最頭痛的事,加上外食情形無法避免,慢性病的飲食管理儼然成為重要的健康課題。有鑑於此,雙和醫院將於12/14(四)舉辦生活保健系列講座,邀請衛教師李昀靜主講「糖尿病生活」。歡迎糖尿病患者及家屬前來聆聽,講座內容豐富,歡迎踴躍參加。(活動內容日期時間相關辦法以主辦單位最新訊息為準,參加本活動前請先上網查看最新消息或洽詢主辦單位確認,以免臨時異動或取消。)名稱:糖尿病生活(居家飲食錄影帶教學)時間:106年12月14日(四)上午10:30- 11:00地點:雙和醫院第一醫療大樓 二樓門診9診候診處(糖尿病衛教室候診處)洽詢:02-2249-0088

講座/感冒用藥、糖尿病飲食

講座/感冒用藥、糖尿病飲食#糖尿病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天氣多變化,一不小心就感冒了,您知道感冒與流感該如何區分嗎?市面上那麼多種「綜合感冒藥」究竟該怎麼選?每年政府大力宣導的流感疫苗到底該不該打?糖尿病患常煩惱這不能吃、那不能吃,戰勝糖尿病,應從吃對食物開始!糖尿病飲食以均衡飲食概念為基礎,適當的飲食調整來達到血糖控制,延緩併發症的發生,是全民都適用的健康飲食。亞東醫院將舉辦團衛講座,由藥師邱彥鈞主講「感冒用藥指導」,在課程中與您分享感冒用藥的正確觀念。以及營養師林郁珊主講「糖尿病健康吃-談飲食原則」,讓您快樂輕鬆選對食物。 【第一場:感冒用藥指導】名稱:感冒用藥指導時間:2017年12月13日(三)13:00-14:00地點:亞東醫院北棟一樓思源一廳(新北市板橋區南雅南路二段21號)洽詢:02-8966-7000轉2123 【第二場:糖尿病飲食】名稱:糖尿病健康吃—談飲食原則時間:2017年12月13日(三)15:00-15:30地點:亞東醫院北棟一樓思源一廳(新北市板橋區南雅南路二段21號)洽詢:02-8966-7000轉1305或2046

注意!慢性病患者 流感重症高危險群

注意!慢性病患者 流感重症高危險群#糖尿病

(優活健康網記者林奐妤/綜合報導)50幾歲的陳先生不知道自己有慢性疾病,發燒、咳嗽、喘數天,掛急診才發現肺炎、糖尿病酮酸中毒以及急性腎損傷。接受插管入住加護病房,檢驗才知道是流感併發多種細菌及黴菌肺炎,變成呼吸窘迫症候群。陳先生完全沒有控制糖尿病,免疫力不佳,治療反應緩慢,治療1個半月才出院。流感併發症 肺炎、細菌感染、心肌炎成大醫院重症加護科醫師謝宗達說明,流感併發重症指出現類流感症狀後,2週內因併發症住進加護病房治療或死亡,常見併發症包括肺炎、侵襲性細菌感染、心肌炎、中樞神經併發症。台灣每1至2年就會發生流感大流行,流感併發重症死亡率約2成,也有一定比率會伴隨生活功能下降,是健康不可忽視的威脅。流感抗原快篩是常用的診斷工具,但仍會漏掉3成的重症病人。症狀典型、有接觸史、處於流行期間的重症病人,可能需要先當作流感治療,再進行更精確的檢驗。加護病房的病人常無法清楚或確切描述症狀,需要家人或照顧者細心觀察提供資訊,協助醫療團隊釐清疾病的症狀病程。對抗流感重症 家屬陪伴很重要病人在加護病房與流感重症奮戰時,有時因腦部受到病毒或其他器官受損影響,出現躁動或意識混亂。此時家屬陪伴能安定病人情緒,協助理解插管病人的生心理需求。緩解病人不適,減少使用鎮靜藥物鼓勵病人復健,減少中長期後遺症。如果病人意識不清,家屬需要替病人做出醫療決策,安排後續照顧。謝宗達醫師表示,流感併發重症的成年人幾乎都有慢性疾病,有慢性病的人應注意流感疫情,更要接種流感疫苗、做好手部衛生及個人防護,流行期減少公共場所活動。部份慢性疾病本身的嚴重程度,常是流感重症病人是否能撐過危險期關鍵,如果平時及早發現慢性病並遵循醫囑控制,能增加戰勝流感重症的機會。

危險!老菸槍運將 開車突心肌梗塞

危險!老菸槍運將 開車突心肌梗塞#糖尿病

(優活健康網記者林奐妤/綜合報導)1位39歲計程車司機,深夜載客途中突然胸悶、冒冷汗,乘客機警提醒可能是心肌梗塞,建議儘速就醫。運將聽聞後不放心,載客後立刻驅車轉往急診就醫,確診為心肌梗塞,隨即進行緊急心導管支架置放手術,目前已康復出院。抽菸20年、作息顛倒 心肌梗塞找上門羅東博愛醫院心臟血管內科醫師陳韋成表示,患者無三高疾病,看似非心肌梗塞高風險群。問診才發現運將是老煙槍,每天會抽2至3包香菸,持續20年。加上為了增加收入長期開夜車,導致生活作息日夜顛倒,促使心肌梗塞發生。抽菸會加速冠狀動脈硬化,是惡化心血管疾病的潛在因素。近年心肌梗塞患者40歲以下的中壯年比例增加,多有吸菸、生活作息不正常等不良習慣,提高心肌梗塞的發生機率。若患有三高疾病,如糖尿病、高血壓、高血脂更要特別小心。男性超過45歲、女性超過55歲,隨著年紀增長,心血管疾病風險也會逐年增加。起床注意保暖 避免過油飲食常發生心肌梗塞的時間為清晨起床後2小時內,起床時應注意保暖,避免溫差太大環境。若有三高家族病史,多加注意潛在風險,提早預防。飲食避免吃太鹹、攝取太多動物性脂肪,若有冬天進補習慣,挑選低油脂、高纖維食材。運動頻率建議每週3至4次,每次持續30分鐘,有益血壓及調整身體狀況。陳韋成醫師表示,冬天發生心肌梗塞的比例稍高,近日天氣忽冷忽熱變化大,心血管疾病病人要格外注意。若覺得持續胸悶、胸痛,並伴隨著冒冷汗、左上臂疼痛,或是脖子、下巴、牙齒有酸麻的感覺,可能是心臟缺氧,必要時提早到心臟科就診,藉由心電圖、抽血判斷是否潛在心血管疾病風險,提前預防與治療。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