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

糖尿病低血糖?3原因解密

糖尿病低血糖?3原因解密#糖尿病

(優活健康網編輯部/綜合整理)二型糖尿病患者的特徵就是血糖值異常地偏高,但矛盾的是許多患者卻經常得處理「血糖偏低」的問題。為何如此?其實,說糖尿病是「血糖太高」的疾病,倒不如說是「血糖值上下波動區擴大、血糖吸收及調節不良」的疾病才正確,事實上也只有透過這個角度才能解釋糖尿病的低血糖症。低血糖的成因不明1) 不同於高血糖引起的慢性併發症,嚴重的低血糖症可能使糖尿病患者猝死,理論上應是需要高度重視的問題,也應是藥物研發及臨床處方上應極力避免的,但目前醫界卻認為糖尿病的低血糖只是服用降糖藥物或施打胰島素針劑後的副作用。若深思會發現甚多不合理之處,例如,許多降糖藥物都是緩釋劑型,換言之,它的降糖作用是和緩而非急效的,醫生也不會不懂得要處以適當、安全的劑量,加上我們人體自有對血糖值的調節能力,不應如此輕易就因為「藥物過量」而讓血糖低到危險值。血糖過低是會死人的,如果原因真的是藥物本身的副作用或是醫師處方劑量過強所致,不論是藥廠或是醫師絕對有醫療責任,這麼嚴重的問題能推說只是「用藥過量」?2) 一種見解認為是患者吃太少或太晚吃,簡單講就是血糖補充不足所致,但高血糖就是血糖濃度「經常性過量」的意思,為何只因不能即時補充就使血糖降至可能危害生命的程度?這種說法無異於說高血壓患者會因為壓力小、心情好,所以三不五時就低血壓一樣無稽。另外也有人認為是患者運動過量、消耗太多血糖所致,但糖尿病不正是因為細胞無法有效吸收利用血糖嗎?哪來血糖消耗過量?3) 認為低血糖是因為患者未依醫師指示按時用藥,但不按時服用「降糖藥」的結果應該是使血糖變高才是,就像忘了吃降血壓藥時,血壓應該會升高是一樣的道理,或說是任意增加藥物及胰島素劑量所致,但不聽醫囑而濫用藥物的患者應該有限,現在誰都知道藥物濫用不好。至少,在正規的臨床統計研究中,不聽醫囑吃藥的患者一定會被剔除於統計數據之外。所以臨床統計中,糖尿病患者發生低血糖症的情況應該很有限。糖尿病約有8成患者曾有低血糖症狀在臺灣150萬名糖尿病患者中,臨床統計顯示糖尿病患者發生低血糖的比率並不低,約8成有曾有頭暈、飢餓感強烈、全身無力虛弱、盜汗等低血糖現象(約120萬人);約3位糖尿病患者就有1位飽受低血糖之苦(約50萬人);每12位二型糖尿病患者便有一位發生過嚴重低血糖(約13萬人);平均每2分鐘就有一位糖尿病患者因血糖過低而有生命危險,需要旁人救援(約每天700人)。推估,糖尿病患的低血糖現象約有近半數原因不明(不屬於前述那些原因),這顯示糖尿病的低血糖症並不宜只是推說因為處方過重、用藥習慣或生活習慣不良所導致,而有更深層的病理機制。(本文摘自/優氧:改善微循環,優化身體氧氣,增強自癒力/時報出版)

想對抗糖尿病 先改善微循環

想對抗糖尿病 先改善微循環#糖尿病

(優活健康網編輯部/綜合整理)「為什麼正常人飯後胰島素上升、升糖素下降,糖尿病患者的升糖素在飯後卻照樣維持在高峰,甚至還會反常地上升」是因為消化食物導致對血糖的需求上升所致。若僅著眼於血糖值高低,人體既分泌胰島素降低血糖,又同時分泌升糖素想升高血糖,就像是人一邊流汗想降低體溫,卻同時全身發抖想提高體溫一樣,不免自相矛盾。高血糖是克服血糖攝取不足的代償作用但若著眼於細胞的血糖代謝就顯得合理許多:由於細胞攝取不到足夠的血糖,因此胰島素也好,升糖素也罷,他們的共同目的都是為了克服細胞攝取不足的問題。高血糖不過是表象,是幫助細胞克服血糖攝取不足的代償作用。控制血糖值當然很重要,但只控制血糖值卻是以偏概全,就像一味地降血壓會導致血流量不足而引起細胞缺氧;一味地降血糖同樣使細胞血糖攝取更嚴重不足,不但不能根治疾病,反而加劇細胞因為欠缺能量所引起的退化性病變,導致大腦神經系統因能量不足而傳導不良,使血液循環障礙的情況惡化,造成四肢麻木;視網膜滲血、剝離、失明;腎臟受損而得洗腎:傷口癒合困難而必需截肢等情況。糖尿病要先改善微循環誠然,糖尿病與微循環障礙相互影響、互為因果,我們並不否定藥物的作用,但想指出一個重點:只抑制血糖濃度並不會改善微循環,反而會讓微血管細胞因血糖攝取不足而影響其功能,讓微循環更加惡化;但改善微循環卻能同時改善缺氧、胰島素抗性、脂肪組織機能,還能幫助降低血糖、血脂、自由基,這些正面的效果有助於扭轉整體惡化的趨勢,是故相較於目前常見的觀念——一味地抑制血糖值,改善微循環及缺氧—— 是更有效率且低副作用的策略。臺灣目前每年糖尿病患者截肢者約在4000例。因此,不論想改善糖尿病本身或是其併發症,改善微循環是糖尿病在預防、治療、保健上重要且必要的方法。若你的親朋好友有糖尿病的問題,請務必建議他們將「改善微循環」列入治療保健的整體策略之中。(本文摘自/優氧:改善微循環,優化身體氧氣,增強自癒力/時報出版)

升糖素太高 小心腎臟過勞!

升糖素太高 小心腎臟過勞!#糖尿病

(優活健康網編輯部/綜合整理)我們要重複強調一個重點:人體自有其穩定血糖、調節血糖的能力。所以,較合理的解釋是二型糖尿病患者,「不僅是調降血糖的能力出問題而已,連調高血糖值的能力也受損」,特別是中末期之後,不僅有胰島素不足的問題,還同時有「升糖素」不足及相關機轉異常的問題存在,導致身體無法有效維持血糖的正常濃度,因而發生低血糖症。糖尿病患者不論胖瘦 升糖素濃度都偏高為什麼中末期的糖尿病患者會同時出現胰島素及升糖素不足的現象?這點我們必須拉回到糖尿病的核心:細胞的低攝取,代表身體需要用更高血糖值及更多胰島素來促進細胞對血糖的攝取,因此身體的代謝中樞會雙管齊下,一方面命令胰臟β細胞加倍努力工作,以製造出更多胰島素來強迫細胞攝取血糖;另一方面,也會命令胰臟α 細胞分泌更多升糖素來提高血糖濃度。這就像水龍頭的水流量太低時,人會把水龍頭開大一點,如果已經開到最大還不夠,只好想辦法增加水壓,以解決水流量不足的問題。若我們把血糖比擬成為水,胰島素的作用就是把水龍頭開得更大,而升糖素的作用則是提高水壓,兩者共同改善缺水的問題。凡是糖尿病患者,不論是否肥胖,都有升糖素濃度偏高的現象。對於血糖不耐或早、中期的糖尿病患者而言,血糖偏高的現象並非只因為胰島素抗性,高濃度的升糖素也是極為重要但長期被忽略的因素。死掉的細胞愈多 殘餘細胞負擔愈重為了分泌更多升糖素和胰島素,不論是胰臟α細胞或胰臟β細胞都只好加班工作,在長期過勞的情況下,細胞容易發炎或凋亡而減損其壽命及數量。就像蛋雞場的母雞,假設原本一天只要生1顆蛋,卻被催卵成一天得生2顆,必然會早衰早死;當死掉的細胞愈多,殘餘細胞的負擔就愈重,形成惡性循環,導致胰臟細胞加速死亡,當連備用的胰臟α、β細胞接近耗竭時,糖尿病就進入末期。末期糖尿病患者體內的胰臟α細胞及胰臟β細胞的數量都已經較正常人為少,因此面臨胰島素和升糖素同時皆分泌不足的問題,這將大幅降低他們調節血糖的能力,使得血糖值非常容易受到外界的干擾而難以維持穩定:欠缺胰島素而使血糖易於偏高、欠缺升糖素使血糖易於偏低,這才是患者血糖值容易忽高忽低的真正原因,藥物只是加劇了這個現象。(本文摘自/優氧:改善微循環,優化身體氧氣,增強自癒力/時報出版)

醫訊/糖尿病外食熱量知多少?

醫訊/糖尿病外食熱量知多少?#糖尿病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糖尿病患常煩惱這不能吃、那不能吃?加上現代人生活忙碌或遇到難以抗拒的婚喪喜慶,外食已是無法避免的場合,然而面對種種的外食型態,對糖尿病患而言心中的擔憂及挑戰更是困擾。在這些場合中該如何選擇才能享受美味又不增加負擔呢?此次的講座內容營養師賴玉釧將為你分析常見的外食型態的優缺點並帶您聰明選擇,輕鬆穩住血糖!名稱:糖尿病外食熱量知多少?時間:106年3月14日(二)上午10:00-10:30地點:亞東醫院北棟一樓思源一廳(新北市板橋區南雅南路二段21號)洽詢:02-8966-7000轉1305或2046

薑黃素助控糖?醫:應慎選

薑黃素助控糖?醫:應慎選#糖尿病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綜合報導)養生觀念漸盛,許多民眾都喜歡自行服用保健食品抗老,近來非常火紅的天然食材薑黃包含抗氧化、抑發炎療效,據World J Diabetes世界糖尿病雜誌、diabetic care等期刊研究結果發現,類薑黃素除了抗發炎外,更有助於血糖、血脂控制,對糖尿病患是一大福音。衛福部南投醫院提醒民眾,雖然糖尿病患有明確的控糖目標,除了應該在生活及飲食多加小心,在使用保健食品時,也應避免選擇來路不明或者標示不清的產品,以免傷身。腎病變是因血糖控制不好引起發炎反應糖尿病患者如果血糖控制不好,可能會演變為糖尿病腎病變,許多民眾擔心藥吃太多會洗腎,南投醫院腎臟科主任莊宗芳表示,糖尿病腎病變主要是因為血糖控制不好,長期高血糖引發身體一連串的發炎反應,使腎臟功能越來越差。均衡飲食 購買前詢問醫師、營養師衛生福利部南投醫院營養師蔡秀雯表示,使用天然植物來保健,價格便宜且安全性較高,糖尿病患者可以適當使用,建議以均衡飲食為前提,輔助天然植物達到控制血糖的目的。對於市售的薑黃及薑黃粉的選擇,避免選擇來源不明標示不清的產品,並定期關注衛生福利部的食品藥物管理署的相關資訊,購買前也應詢問醫師或營養師,以利評估效用及身體狀況。莊宗芳主任表示,規律遵循醫師指示使用藥物,配合飲食及運動控制才是預防糖尿病腎病變的上上策,早期的微白蛋白尿期是有機會回復的,可以找腎臟專科醫師針對腎臟問題早期發現早期治療。        

糖友抵抗力低 防傷口感染這麼辦

糖友抵抗力低 防傷口感染這麼辦#糖尿病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糖尿病人因為免疫力較差,抵抗力會降低,容易出現傷口感染的情況。2位分別為60多歲和70多歲糖尿病人,都因為手部細菌感染造成壞死性筋膜炎,所幸在經由負壓傷口沖洗系統的照護下,不但不像傳統手術那麼疼痛,而且也更快復原。 糖友細菌感染 恐造成壞死性筋膜炎雙和醫院骨科主治醫師戴念國表示,糖尿病人不但抵抗力差,而且在冬天血液循環也會不好,甚至會因為皮膚容易癢而去搔抓,致使容易出現傷口;這二位糖尿病人就是因為有這種體質,因而造成手部細菌感染發炎,且出現壞死性筋膜炎。 負壓傷口沖洗系統 較不疼痛且復原快對於壞死性筋膜炎的治療,通常是需要手術切開傷口,並且用紗布進行換藥;不過,由於醫療技術的進步,目前已有負壓傷口沖洗系統照護來做治療。戴念國醫師指出,負壓傷口沖洗系統是一種自動化的傷口照護,相較於傳統手術治療,不但較不疼痛,而且相差一半的療程,可節省一半時間復原,大大節省醫療成本與健保支出。 一條管子可抽吸 並能給藥做治療戴念國醫師進一步指出,負壓傷口沖洗系統是將一條管子放在受傷的部位外面,並用特殊生醫泡棉包紮,再用管子將深層的膿吸出,這條管子有一吸水端與抽水端,可同時進水與引流,而且有機器可以抽與吸,以及進行給予抗生素或是優碘等藥物做治療。 糖友免疫力較低 應好好保養肌膚由於糖友的免疫力較低下,皮膚容易乾燥搔癢及脫皮,致使傷口遭到細菌感染;所以,醫師提醒,糖友應做好皮膚保養,可用乳液滋養肌膚,防止皮膚乾燥皸裂,並且應避免出現傷口,以免使得傷口遭到細菌感染,若是發現皮膚有傷口,應立即就醫診治。(文章授權提供/健康醫療網)

費用低免住院 足潰瘍這療法好有效

費用低免住院 足潰瘍這療法好有效#糖尿病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綜合報導)罹患糖尿病多年的莊阿公,因一次小腿燙傷造成慢性下肢潰瘍,傷口達到8X8公分大,在其他診所換藥1個月沒有改善現象,傷口甚至越來越痛,就醫檢查後醫師告知恐有截肢之虞,但患者堅持不願住院治療,醫師以4次震波輔以植皮治療,不但讓難纏的傷口痊癒,也讓阿供能繼續每日工作。高壓氧治療每次只有6小時的效果大千綜合醫院一般外科醫師林澤村表示,高壓氧治療被廣泛應用在難癒合的傷口,病人進入壓力艙後,戴上氧氣面罩、關上艙門後就會開始加壓,耳朵會感到刺痛感,在純氧送進來後,患者就必須大口吸純氧約60-90分鐘左右,每做1次的效果可持續6鐘頭,氧氣會溶解在血漿裡面體得到的養氣會被利用掉,6小時後會恢復到座高壓氧前的狀態,意即每做1次只有6小時的效果,傷口會趁這段時間癒合。活力得中山脊椎外科醫院醫師、松青骨外科復健診所院長李松青表示,對於治療這類慢性下肢潰瘍的病人,傳統上是採取高壓氧治療,但以阿公的傷口大小來說,預估至少20次的療程。以體外震波來治療潰瘍傷口能促使血管新生、刺激局部血流增加及細胞再生,比起高壓氧治療,體外震波同效且費用較便宜,而且在門診即可接受治療,對於不願意或沒法住院治療的病人是另一選擇。長期依賴輪椅、循環不良者易下肢潰瘍李松青醫師提醒,糖尿病的病人容易有神經病變、血管阻塞,傷口感染後明顯不易癒合。另外,低活動量者、長期依賴輪椅者、下肢循環不良者及年長人也都是容易罹患慢性下肢潰瘍的族群,若出現傷口久未癒合情況,請盡早就醫接受治療。 

靠飲食運動 胰島素免打一輩子

靠飲食運動 胰島素免打一輩子#糖尿病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綜合報導)糖尿病一旦施打胰島素,終其一生都無法脫離嗎?事實上,只要好好控糖,患者都有機會把健康救回來!50歲高先生因吃不下、想吐、口渴、體重半個月下降6.5公斤,本以為只是普通感冒,抽血檢查發覺飯前血糖及糖化血色素分別高達466mg/dl(正常值為﹤126mg/dl)、11.1%(正常值為﹤6.5%),確診為糖尿病。配合施打胰島素 糖化血色素恢復至5.8%衛生福利部樂生療養院新陳代謝科醫師林鴻安表示,因患者治療初期非常配合施打胰島素及口服藥物並且定期回診,在飲食與運動部份也身體力行努力地進行,半年內成功的將糖化血色素控制恢復至5.8%,之後逐步停止胰島素施打,改為口服降血糖藥物。每天運動、自製蔬果汁、吃糙米飯除了配合醫師治療外,高先生也養成每天1小時爬山或健走的習慣,搭配低GI的飲食,每天以自製綜合蔬果汁作為早餐,將山苦瓜、小黃瓜、奇異果、西洋芹、秋葵、豆苗、木耳、堅果等新鮮食材經常做變換,午晚餐的主食也盡量以糙米飯為主,不吃精緻澱粉類食物。經過半年嚴密監控血糖及糖化血色素的變化發現,血糖呈現穩定狀態,連同原本的高血脂也回復正常值,成功脫離施打胰島素,口服降血糖藥物即可控制血糖。透過飲食運動仍有治癒機會林鴻安醫師表示,台灣多數民眾對於打胰島素充滿恐懼,以為一旦打胰島素就要打一輩子,其實部分糖尿病患,透過飲食及運動仍有治癒機會,患者本身的毅力執行力是戰勝糖尿病的成功要素,建議糖尿病患只要多與醫師、營養師討論計畫,人人都有機會脫離打胰島素的命運。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