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

講座/糖尿病飲食原則

講座/糖尿病飲食原則#糖尿病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糖尿病患者容易因不當的血糖控制而造成心血管疾病、腎臟病變及視網膜病變,良好的血糖控制是可避免或延緩併發症的發生,其中營養醫療是血糖控制治療計劃中重要的一環,但大部分病友常抱怨不知哪些食物可吃?適當的飲食控制,讓糖友的生活更加便利,本次講座幫助病友認識均衡飲食及飲食份量的代換,使病友之飲食更具多樣性!講座內容豐富,歡迎踴躍參加!名稱:1.糖尿病健康吃—談飲食原則   2.糖尿病自由吃~認識食物代換時間:106年4月19日 星期(三) 下午15:00-16:00地點:亞東醫院北棟一樓思源廳(新北市板橋區南雅南路二段21號)洽詢:02-8966-7000轉1305或2046

講座/糖尿病用藥指導

講座/糖尿病用藥指導#糖尿病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正常情況下胰臟會分泌胰島素,當胰島素不足,無法幫助血中糖分代謝,過多的糖隨尿液排出,即稱為糖尿病,要治療糖尿病,先要訂好治療目標,選擇正確方式,才能達到效果。課程中藥師王怡茹會提醒大家使用藥物時應注意的小細節,講座內容豐富,歡迎踴躍參與,相關訊息可電洽亞東醫院藥學部 (02)8966-7000轉分機2123。 名稱:糖尿病用藥指導時間:106年4月12日 星期(三) 下午13:00-14:00地點:亞東醫院北棟一樓思源一廳(新北市板橋區南雅南路二段21號)洽詢:02-8966-7000轉2123

講座/預防代謝症候群的飲食技巧

講座/預防代謝症候群的飲食技巧#糖尿病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根據最新 2005-2008全國營養健康調查,國人代謝症候群盛行率隨年齡上升而有增加趨勢。代謝症候群與腦血管疾病、心臟病、糖尿病、腎病變、高血壓等疾病有著密切的關係。我國代謝症候群臨床診斷準則公告,即以下列5項危險因子中,若包含3項或以上者即可判定為代謝症候群患者:(1)腹部肥胖(2)高血壓(3)高血糖(4)高密度膽固醇過低(5)高三酸甘油酯。此次講座內容將由賴玉釧營養師告知大家遠離代謝症候群最有效的飲食方式!名稱:預防代謝症候群的飲食技巧時間:106年4月11日(二)上午10:00-10:30地點:亞東醫院北棟一樓思源廳(新北市板橋區南雅南路二段21號)洽詢:02-8966-7000轉1305或2046

小心!臀部膿瘍恐致失明

小心!臀部膿瘍恐致失明#糖尿病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綜合報導)一名75歲女性為第二型糖尿病的病患,併有中風病史,左眼視力約因右側臀部膿瘍併疼痛3個星期來院求醫,時有發燒和畏冷情形(敗血症)。經外科醫師切開引流手術後,沒想到眼睛疼痛感及視力模糊越加明顯。會診才發現是內因性細菌眼內炎併發新生血管性青光眼,馬上接受眼科手術,清除眼內膿瘍,眼內感染獲得有效控制,眼睛不再疼痛,可惜視力已經嚴重受損,無法挽救。預防之道 要好好控糖眼科主治醫師陳麗如說,糖尿病病患長期未能有效控制血糖在正常範圍內,會使抵抗力變差,疼痛感遲緩,當有感覺時可能情況已經變嚴重,預防之道應該是要控制良好的血糖範圍。另外,糖尿病病患只要眼睛有疼痛及視力模糊,應儘早尋求眼科檢查,如果有問題可以提早治療;長期未好好控制血糖的糖尿病病患,也常伴有糖尿病視網膜病變,嚴重影響視力。臀部膿瘍 恐引發敗血症對普通人而言,臀部膿瘍可能疏於照料,能引發不可預期的併發症,例如失明。最近臺北市立聯合醫院和平婦幼院區即治療一位這樣案例。這是此例臀部會陰部膿瘍,也因為未能及時發現而併發眼內膿瘍,到最後視力已嚴重受損,影響生活甚鉅。陳麗如再次提醒,小小的臀部膿瘍,若輕忽而沒有早期治療,一旦併發敗血症,不只如此,還可能影響眼球,進而影響視力。 

糖尿病19年 視力只剩不到0.1

糖尿病19年 視力只剩不到0.1#糖尿病

(優活健康往記者徐平/綜合報導)47歲女性患有糖尿病19年,雙眼因為嚴重糖尿病視網膜病變視力嚴重減退,視力檢查發現患者雙眼視力都小0.1。利用雙眼微創玻璃體切除手術,後續雙眼再進行白內障手術,目前術後一年半,最佳矯正視力恢復至右眼0.7,左眼0.4;70歲女性,因為左眼視力模糊就醫,經檢查後診斷為左眼黃斑部皺褶,左眼視力只剩0.1,給予微創黃斑部手術治療,及合併左眼白內障手術,目前術後5個月,最佳矯正視力恢復至0.8。呈現光影與色彩 重受損將造成永久性失明視網膜為眼球內部重要的組織,如同相機的底片,使我們能感受到影像及色彩,視網膜的中心稱為黃斑部的地方,更是決定視力最重要的位置,一旦視網膜病變影響到黃斑部,視力容易會造成嚴重減退。藉由儀器的進步,特別是視網膜光學斷層掃描(OCT)的進步,高解析度的檢查讓我們可以更詳細的去看視網膜的分層,發現以前不容易觀察到的黃斑部病變,對於確診黃斑部病變,決定治療方式,或是追蹤治療前後黃斑部病變的變化,有非常重要的功能。視力隱形殺手 黃斑部病變 新竹馬偕紀念醫院眼科主任蔡裕棋表示,黃斑部病變有非常多種,常見包括老年性黃斑部病變、高度近視性黃斑部病變、糖尿病黃斑部病變、視網膜血管阻塞合併黃斑部水腫、黃斑部皺褶、黃斑部裂孔等。民眾除了定期檢查眼睛之外,平常可以利用阿姆斯勒方格表或磁磚、窗框等直橫條排列的圖形自我檢查,以「睜一隻眼,閉一隻眼」的方式單眼檢測,當發現有視力模糊、中心盲點或視物扭曲的情形時,應盡快就醫,一旦確認有黃斑部病變,盡快治療。目前針對黃斑部病變的治療方式,主要有2大類:1) 老年性黃斑部病變/高度近視性黃斑部病變、糖尿病黃斑部病變、視網膜血管阻塞合併黃斑部水腫等因新生血管或水腫引起的病變,主要以眼球內注射抗血管新生藥物治療,目前國內常使用的除了仿單核准適應症外使用(off-label use)的癌思停(Avastin)外,尚有健保給付的樂舒晴(Lucentis)和采視明(Eylea),早期發現,早期治療,可穩定或恢復視力。2) 黃斑部皺褶、黃斑部裂孔/等因為黃斑部上增生膜或拉扯引起的病變,主要會施行玻璃體切除合併薄膜撕除手術,傳統的視網膜手術使用20G的器械,傷口大,手術時間也較長,病人術後的不適感較嚴重,傷口恢復的速度也較慢,目前本院眼科使用最小切口的微創視網膜手術,並全面採用25G的一次性器械,傷口小不必縫合,保持結膜的完整性且不受傷害,手術時間大幅縮短,病人術後不適感大大降低,傷口恢復的速度非常快。小切口、高成本手術、傷口不必逢縫合蔡裕棋主任說明,視網膜剝離一旦影響到黃斑部,會造成嚴重的視力喪失,必須盡快治療,經由微創視網膜手術的進步,降低視網膜手術中的風險及提高視網膜手術的成功率,除了傷口小不必縫合、手術時間縮短、減輕不適感外,更免除病人對全身麻醉的恐懼,給予病人最優質的術後效果。

跌倒險截肢!下肢動脈硬化作祟

跌倒險截肢!下肢動脈硬化作祟#糖尿病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綜合報導)下肢冰冷、腳麻、台泥集團董事長辜成允年前不慎摔倒,造成腦部大量出血而辭世。一名患有糖尿病及長期洗腎70歲的老婦人,近日半夜起床如廁,不料突然雙腳癱軟,直接摔倒在廁所內,就醫後發現手部除了骨折外,還有「下肢動脈阻塞」症。若不盡早治療,血管壞死恐成拜血症,所幸經過手術之後,患者情況已好轉許多。老人常跌倒 有可能是老化、血管病變老年人常見的跌倒,主要可分為老化、步態不穩或是居家環境等因素;老年人步態異常不僅是老化影響,與本身潛在病變更是大有關係,尤其是糖尿病所引起的血管病變,如果沒有控制得宜,極可能導致下肢動脈阻塞,病況嚴重時,將面臨截肢命運。台北榮民總醫院心臟血管外科主治醫師陳沂名指出,下肢動脈阻塞是因為粥狀動脈硬化造成,因下肢動脈阻塞造成下肢動脈血管狹窄,讓血流無法傳送到足部,以致下肢缺氧;患者常會有下肢冰冷、腳麻的症狀,尤其是走路時會出現腿部疼痛,進而導致間歇性跛行症狀,走沒幾步路覺得腿部不適,休息後疼痛會緩解,故容易遭到忽略;隨著時間增長,疼痛症狀會加劇,休息也無法緩解疼痛。新一代周邊血管塗藥支架 提升治療安全性陳偉華部長表示,新一代周邊血管塗藥支架特殊的構造設計,更能抵抗壓力、減少支架斷裂機率;且延展性佳,能夠使用在不同血管部位上,且表面運用生物穩定聚合物,讓支架上藥物得以緩慢釋放,作用可長達近300天,降低且穩定的釋放藥物濃度,經國外臨床實驗證實兩年通暢率高達92.5%,安全性更高。陳沂名醫師補充說明,由於目前塗藥支架屬自費項目,許多患者經濟考量之下,近八成無法選用塗藥支架。新一代周邊血管塗藥支架藥物濃度低,藉由藥物釋放,達到抑制內壁增生的效果,折損率也遠比金屬裸架來的低,大幅提升了治療安全性,再加上塗藥支架的長期通暢率高,患者可較無須擔心在阻塞的問題,以及低併發症發生,未來在使用上能夠讓患者更加放心。遠離危險因子  降低再阻塞風險陳沂名醫師提醒,若家中有年長者或是糖尿病患者,千萬不容忽視下肢問題,如有間歇性跛行、下肢常冰冷、腳麻等「下肢動脈阻塞」症狀,應盡早就醫檢查,早期發現並接受治療。陳偉華部長也呼籲民眾,應積極戒菸,控制血壓、血糖及血脂、多運動,遠離危險因子,才能防止疾病惡化,改善患者生活品質,甚至降低死亡風險。 

KP菌「大暴走」 喉嚨痛變敗血症

KP菌「大暴走」 喉嚨痛變敗血症#糖尿病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綜合報導)KP菌大暴走,喉嚨痛突變敗血症!一名62歲邱姓男子為糖尿病患,近日壓力大,某天突然感到喉嚨痛、發燒、畏寒、左頸部腫脹,就醫後發現病患血糖飆升到300~400mg/dl,發炎指數CRP也高達30mg/dl(正常應小於1),懷疑是KP菌作怪,醫師表示,若沒有及時開刀,就容易威脅生命。壓力大、免疫力變差 死亡率可達40%大部分人體內都有肺炎克雷伯氏菌(Klebsiella pneumoniae),但對於血糖控制不佳的糖尿病患者而言,易引發KP菌「大暴走」,變成重症甚至可能危及生命!衛福部彰化醫院耳鼻喉科主任許嘉方表示,KP菌對健康人體的殺傷力不大,但對糖尿病患而言,此菌的毒性變得很強。當身心壓力變大時,免疫力變得更差,攻擊點可能是眼睛、腦部、頸部、肺部、肝臟等,一旦演變成腦膜炎、肺炎、肝膿瘍、敗血症,死亡率高達20至40%,很多病患也因此失明。步入老齡要盡量避免壓力彰化醫院感染科主任廖忠信表示,這種病症可稱得上是台灣的「本土性感染病」,診間平均1個月有30個KP菌感染病人,大部分是尿道及呼吸道感染的輕症患者,有1至2例為重症,死亡率超過20%,這種情況以糖尿病人居多,不然就是慢性肝病、酗酒等免疫力較弱者。步入老齡要注意,KP菌的威脅將越來越強!許嘉方主任強調,台灣進入老年化社會,而糖尿病患者也越來越多,糖尿病患者平時一定要確實量血糖、按時服藥,將血糖控制在200mg/dl以內,儘量避免壓力,才能避免成為KP菌攻擊的目標,一旦發燒就要馬上就醫,並告知有糖尿病史,有利於醫師多方判斷。

不甜不行?糖癮上身恐致癌

不甜不行?糖癮上身恐致癌#糖尿病

(優活健康網編輯部/綜合整理)糖,就是下一個尼古丁。糖其實是很毒的。它會導致糖尿病、肥胖、心血管疾病,以及癌症。我們每人每年平均吃下68公斤以上的糖,由它所衍生的健康問題而死亡的人,比古柯鹼、海洛因、或其他類似物質更多。糖容易加速細胞老化、體內發炎有一項研究報告恰到好處地形容糖為「癌細胞的糖果」。它會加速細胞老化與體內發炎的狀況,接著就會促進癌細胞的增長。時至今日,我們已能篤定地說,只要減少糖的攝取量,就可以減低得到癌症的機率。越來越多人投入相關研究,發現即使是比正常值高一點的血糖(82~110mg/Dl),長期下來都會對你的健康造成不利的影響。高於正常值的血糖與大腦的萎縮有一定程度的關聯;吃下越多的糖,體內的發炎情形也會更嚴重;這會讓你整個人由裡至外都老化得更快速。除了從新鮮蔬果中獲得的糖分外,攝取任何額外的糖分,都不是好事。抽菸會在體內累積毒素導致癌症人們曾經認為抽菸是舒服、放鬆的,它能釋放壓力,滿足渴望,帶來短暫快速的愉悅。(聽起來是不是跟「吃甜食」很像呢?)直到後來我們才知道抽菸會在體內累積毒素、導致癌症、讓人變老、且會消耗體內的能量。雖然非常不容易,但人們終於慢慢開始戒掉這個壞習慣。糖也是很容易上癮的,這點與尼古丁相當類似。每一次攝取甜食,它就會誘發大腦釋出多巴胺,讓你想吃更多。有位著名的腦神經學家是這麼說的:如同酒精跟毒品,糖會「觸動腦中掌管獎勵的區域」,大腦甚至會逐漸提高糖的攝取量。因此,只要開始攝取糖分,你的身體就會一次比一次需要更多的量,來得到相同的愉悅感受。戒掉糖癮 降低慢性病、癌症機率這就是為什麼藥廠現在都爭先恐後地研發能降低糖分攝取量、戒掉「糖癮」的藥物,以期降低罹患心血管疾病、糖尿病、以及癌症的機率。但這就像尼古丁貼片、或尼古丁口香糖一樣,只是治標不治本的暫時解決方案。最終,你還是必須徹底戒去攝取太多糖的習慣。一夜之間就要你完全不吃糖是不太可能的,就像要一個抽了一輩子菸的老菸槍馬上戒掉這個壞習慣一樣,而且可能更難。因為生活中到處充滿了糖,各種天然食物、加工食品中都有它的存在,許多活動和慶祝的場合更是少不了它。最不公平的是,糖還會持續控制我們的大腦,要求攝取越來越多的量。嘗試達成每月只攝取個位數的目標然而,你還是必需要好好保護自己。你可以先從停止攝取人工添加的糖分開始。所謂人工添加的糖,並不只是你倒進咖啡或茶裡的糖而已,大部分你在外面買到的食物裡也都添加了糖。瀏覽營養成分表時,請看一下糖的總量,它的克數越接近零越好。任何比10克更多的數字,都表示它含有太多不必要的糖分。美國心臟疾病協會建議,女性應降低每日糖分攝取量至25克(6茶匙),男性則應降至38克(9茶匙),你甚至可以嘗試達成每日只攝取個位數的目標。請記得,我們的身體完全不需要人工額外添加的糖分,它對營養一點幫助也沒有。(本文摘自/你的生活只能這樣嗎?/本事文化)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