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

少活10年!糖尿病年輕化 肥胖是溫床

少活10年!糖尿病年輕化 肥胖是溫床#糖尿病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採訪報導)過去,第二型糖尿病發生率是隨老化增多,但值得注意的是,近年來年輕族群的發生率有增加情況,尤其是20、30歲的青壯年。醫師指出,他們的共同特徵是肥胖,BMI均超過30。傷害全身心血管 失明、截肢風險增據台灣健保資料庫研究發現,20~39歲的男性,第二型糖尿病發生率有增加趨勢。北市聯合醫院忠孝院區新陳代謝科侯冠廷醫師說,糖尿病是最常見的內科疾病之一,會傷害全身心血管系統。造成腦中風、冠狀動脈疾病及週邊動脈阻塞等併發症;以及視網膜病變、神經病變及腎病變等。加上使平均壽命減少約10年,並有較高風險發生失明、洗腎及截肢。防治糖尿病 先打擊肥胖!而肥胖是糖尿病產生的溫床,侯冠廷醫師提醒,若BMI大於24或男性腰圍超過90公分,女性腰圍大於80公分,都須注意!建議每3年就要接受糖尿病篩檢。而平日也應遵循健康飲食、規律運動、維持正常體重、避免抽菸。

糖尿病多25倍失明率 血糖控制差是元兇

糖尿病多25倍失明率 血糖控制差是元兇#糖尿病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思綺/綜合報導)如果有一天,你的世界變得只剩下一片黑暗,會是一件多麼可怕的事情。糖尿病患者失明率是一般人的25倍,也是導致成年人失明的主要原因,醫師表示,長期血糖控制不良,是導致眼球出血,甚至失明的主要原因。糖尿病視網膜病變 早期無症狀新北市衛生局長林奇宏表示,根據國健署2011年調查,糖尿病視網膜病變盛行率為27%,大約每3~4個糖友,就有1位併發視網膜病變,且罹病10年後,病變發病率上升至60%,20年內更急速攀升至90%。可怕的是,糖尿病視網膜病變早期並無任何症狀,當症狀出現時,病變已經對視力造成傷害,透過醫師檢查早期發現早期治療,可大幅減少50%失明機率。林奇宏說,糖尿病視網膜病變主要是因為病患長期血糖控制不良,進而破壞視網膜血管,導致眼球內出血、結疤。常見的症狀有視力減退,眼前出現浮動的黑點,除了視力下降以外,嚴重時,因視網膜缺血,造成小血管增生,這些新生血管很脆弱、容易出血,反覆出血後血塊結疤,使視網膜纖維化變形,甚至剝離而終至失明。眼底檢查率低 衛生局推轉診免掛號費衛生局健康管理科科長林惠萍指出,新北市102年度糖尿病有18萬3264人,但去(103)年7月1日至今年6月30日,病友眼底檢查率僅33%。為此,衛生局邀集轄內共82家眼科醫療機構共同合作,即日起至106年12月31日止,只要糖友們持醫師開立的「新北市糖尿病照護網-糖尿病眼科轉診單」至合作的眼科機構做眼睛檢查,即可享當次免掛號費優待,預計受惠人數達19萬人。針對新北市幅員遼闊,偏鄉地區甚至連一家診所也沒有的困擾,林惠萍科長表示,衛生局為解決城鄉醫療照護不足,推動「移動診間、新北醫動」政策,只要一通電話聯繫當地衛生所,即可協助安排視力篩檢巡迴車提供服務,偏鄉民眾可善加利用。

想遠離肥胖、糖尿病?戒掉這8種食物吧!

想遠離肥胖、糖尿病?戒掉這8種食物吧!#糖尿病

1)穀物/全榖物、精製穀物、任何穀物。不要麵包、不要麵條、不要穀物早餐、不要任何含有穀物的食品。穀物會上升你的血糖和胰島素,阻止脂肪的代謝,增加脂肪囤積,藉此使你發胖。絕對要禁止。2)糖/蘇打汽水、果醬、果凍、高果糖玉米糖漿,以及所有的糖漿。食品業者把糖混入沙拉調味料、滷汁、各種醬料和調味品中。我可以接受在番茄醬裡加一些糖,但不是高果糖玉米糖漿。我喜歡在漢堡牛肉餅上面加上芥末醬,但只會擠一丁點紅色的番茄醬。你可以在網路上找到阿嬤時代的純番茄醬,吃市售番茄醬長大的孩子,不會愛吃這種自製番茄醬,但這種純番茄醬很適合。3)果汁/果汁是濃縮的果糖,是一種最會產生脂肪的糖分。就使人發胖的角度來看, 好比是喝了一杯蔗糖加水,再加上人工香精和色素調合的自製飲料。4)運動飲料和能量棒/這些食品都是魔鬼的化身,比汽水和甜甜圈更糟,因為汽水和甜甜圈至少不會欺騙你。但運動飲料配上一條運動機能食品如何?你會成為又胖又有糖尿病的「前」運動員。5)馬鈴薯/馬鈴薯除了含鉀量高,其他營養素含量不優,對人體健康來說,澱粉含量太高了。如果你很重視健康,請把所有的馬鈴薯都當做速食店的炸薯條看待,即使有的馬鈴薯化身為健康的全食物珍品。6)玉米/糖分極高,現代的玉米是在實驗室創造出來的食品,吃起來像糖果。只要經過一點加工程序,農產品區賣的甜玉米粒,就可以變成我們一直警告你別碰的高果糖玉米糖漿。7)白米/如果白米只是一種沒有價值的填飽肚子的食物,那也就算了;然而它是有害的,在米食文化的地區,人們吃了大量米飯仍然可以存活,但他們可不是因為吃了米食才能生存。別吃白米飯,假如你已經不吃白米飯了,那麼連糙米也不要吃。它的壞處是白米的98%,相去不遠。8)氫化油或部分氫化油/這些都是反式脂肪,在所有的食品當中,是最理當受非議的一項。在成分標示上,只要任何加了反式脂肪的食品,就是禁區。這些處理過的油品到處都是,所以一定要看食品的標示;大部分被使用在包裝好的烘焙食品裡、超市裡的醬料和調味料、餅乾、麵包,以及你能想到的任何食品。(本文摘自/吃培根,別慢跑/大是文化出版)

飲食西化+肥胖 第2型糖尿病席捲青少年

飲食西化+肥胖 第2型糖尿病席捲青少年#糖尿病

(優活健康網記者張致筠/綜合報導)一直以來,糖尿病都被視為中老年人的疾病;但其實,隨著飲食西化、生活習慣改變,第2型糖尿病已有年輕化趨勢。根據台灣過去調查國中小學童的尿液篩檢報告指出,新罹患糖尿病的學童中,有百分之9.5為第1型,而第2型竟然佔了54.2%,顯示第2型糖尿病已成為青少年的一大隱憂。胰島素分泌不足 腎臟併發機率高中華民國糖尿病衛教學會秘書長王治元指出,隨著生活水準提升,我國罹患糖尿病的人口也逐年攀高;不過亞洲人的糖尿病型態表現與西方人不同,其中我國疾病發生較早、多以第2型糖尿病為主,且身體質量指數比西方人低、腹部脂肪肥胖多,胰島素分泌不足等,因此腎臟併發症的機率也較高。第2型糖尿病年輕化 過重為主因此外王治元還說,台灣國家衛生研究院曾指出,早在10年前,台灣青少年罹患第2型糖尿病的比例就已經超過第1型,而最大原因就是「體重過重」;由此可見,我國青少年因飲食習慣導致肥胖,又加上傳統觀念認為糖尿病是中老年人疾病,以致多數年輕人不易發覺問題。事實上,糖尿病還會併發其他病症,且易帶來致命危險;因此在糖尿病年輕化趨勢下,民眾更應提高疾病觀念,並認知道糖尿病是能夠預防及控制的疾病;唯有改變生活及飲食習慣,才能預防或延緩發生機率。

糖尿病患當心 罹肺結核機率多5倍

糖尿病患當心 罹肺結核機率多5倍#糖尿病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綜合報導)防治結核病在許多國家都是重要衛生議題,以台灣來說,結核病仍是發生率最多的傳染病,據疾管署資料,2013年的發生率為每十萬人口為49.4人,每年新發生個案約1萬多人,而其中約5分之1的人有糖尿病。衛福部胸腔病院胸腔病科簡順添醫師說,因生活習慣改變,台灣的糖尿病患也不斷的增加,目前20歲以上的人糖尿病發生率約10%,約有170萬人。但糖尿病人得到肺結核的機會約正常人的3至5倍,故推估即500個糖尿病人就有一個人會得到結核病。控制血糖助預防  定期檢查不可少而且糖尿病人得到肺結核,較不易治療。其治療失敗率會提高到1.8倍,死亡率可提高至5倍,復發率為1.24倍,所以重點是不要得到肺結核!但糖尿病患罹患結核病的風險較常人高,該怎麼辦呢?醫師表示,如果血糖控制在糖化血色素7%以下,便較不易罹患結核病。另一種危機是根本不知自己有糖尿病,很多病人是在被診斷有結核病時,醫師幫他測血糖才知道有糖尿病,故糖尿病的早期監測是相當重要的。他也提醒,如果有咳嗽超過3個星期或不明原因發燒,體重減輕,則須至胸腔科接受胸部X光和驗痰檢查。如果都沒有結核病症狀,則須每年至少檢查一次胸部X光。 

糖尿病患破百萬人!運動控糖 刻不容緩

糖尿病患破百萬人!運動控糖 刻不容緩#糖尿病

(優活健康網記者張致筠/採訪報導)你知道國內有多少人正飽受糖尿病之苦嗎?根據調查顯示,目前已有超過150萬名糖友正在與病魔對抗,數字相當驚人!而聯合國也預計未來全球罹患糖尿病人口將突破5億,嚴重威脅人類健康;對此台中榮總新陳代謝科醫師許惠恒呼籲,照護病患需要長期的努力與支持且刻不容緩。騎單車改善心肺 降低胰島素濃度有效打擊糖尿病最重要的不外乎飲食、運動及藥物三者並行,而什麼樣的運動最適合糖友選擇?根據研究數據指出,騎單車最能促進肌肉合成、增加氧的攝取量,改善心肺耐力、降低血漿胰島素濃度;由此可見,規律的有氧運動可使身體有效利用胰島素、有助控制血糖;但是最怕糖友動都不動!然而,國內目前有將近7成糖尿病患者未達到血糖標準;調查顯示,平均有4成5的糖友利用運動控制血糖,百分之5患者卻依舊肥胖、不運動,甚至只有2成保持每周運動5次、每次30分鐘以上的習慣,可見運動仍是多數病友難以突破控糖的大關。全程328公里 行動呼籲大眾關心有鑑於此,今年世界糖尿病日鼓勵糖尿病患「開始行動、即刻改變」,養成每天運動的好習慣!而今年也由一群熱愛單車運動的糖友自組「希望騎跡」單車隊,從台北一路騎到日月潭,替活動拉開序幕。透過總長328公里的「7」字跨鄉鎮路線,用行動呼籲大眾關心糖尿病照護。而此次的單車活動,除了自組車隊的24位糖友,還加上家屬、醫師、衛教師及營養師總共38人參與,完成全台灣最大7字路線;不只靠行動力、意志力呼籲病患將糖化血色素控制在百分之7下,也從中接受體力及血糖變化的挑戰。 

7旬糖尿病阿公領單車隊 挑戰4天環半島!

7旬糖尿病阿公領單車隊 挑戰4天環半島!#糖尿病

(優活健康網記者張致筠/採訪報導)隨著電影「破風」再度掀起國內單車熱,不過這回騎腳踏車「遊台灣」的竟然不是年輕人,而是由這位70歲老伯伯與一群糖尿病患者挑戰!繼今年8月完成環島旅程後,他們為響應世界糖尿病日,只花4天時間就從台北騎到日月潭,用行動譜出一段糖尿病患者永不放棄的動人情歌!從過去電影「練習曲」到今年火熱的「破風」,已經成功利用單車擄獲國人心房,騎腳踏車幾乎是台灣人休閒活動的首選;而單車環島的人數也可為年年大增!不過提到熱血的環島活動,多數人都會覺得只有年輕人可以完成,特別是有疾病纏身者更是完全無法聯想!但為呼應今年世界糖尿病日,這名70歲的黃連文先生,決定與糖友共組單車隊,要讓世界見證他們不畏懼病魔的精神!一周騎車4~5天 糖化血色素快速降13年前黃連文伯伯的身體開始出現變化,原本身材中等的他突然消瘦、怎麼吃都吃不胖;某日與朋友聚會時,旁人提醒自己有些問題才決定求診。不料就被醫師診斷罹患糖尿病;但黃伯伯卻毫不膽怯疾病來臨,跟著醫師建議,掌握定期運動、飲食均衡、藥物控制等3原則來改變命運,並堅持「要活就要動」的道理!因此他決定加入年輕人的單車隊,剛開始練習時還會常常摔倒、受傷,但由於個性好強、不想認輸,在每次騎乘中都認真的與隊友「比拼」並養成一周4~5天騎車的習慣。自此,黃伯伯的糖化血色素都控制得相當好,不只快速下降還維持在6.1的數字,包括血壓、膽固醇、三酸甘油脂、體重等全部都降到健康標準,可說是糖友間的最佳典範。為活動訓練 一天騎乘140公里而經過一年的單車訓練,黃伯伯也與隊友完成環島計畫;雖然過程中遇到許多干擾,但不管是體力負荷、下大雨、艷陽都減不掉他的熱情。這次為了世界糖尿病日的活動,更是加緊鍛練,竟然一天從桃園騎到竹南來回140公里,大勝電影「破風」彭于晏訓練期間的每日120公里!對此,台大糖尿病衛教師王秋香說,其實對糖尿病患而言,長途騎乘單車運動是相當困難的事情,因為體力、情緒壓力和環境險峻都很容易導致血糖水平下降,只要稍微不注意就可能發生低血糖而陷入昏迷、有生命危險。所以車隊糖友必須要每小時測量血糖,調整飲食與藥物分量,才能平安完成;他們的精神實在令人敬佩!

糖尿病患視網膜病變 失明機率高20倍

糖尿病患視網膜病變 失明機率高20倍#糖尿病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綜合報導)糖尿病會引起全身微小血管及大血管的病變,視網膜上的血管因血糖升高的破壞會造成滲漏或者阻塞,引發病變。而糖尿病造成的視網膜血管病變是最容易被忽略的,患者眼睛還沒有出現不舒服症狀時,通常不會到眼科就診,此時眼底可能已經悄悄發生變化。一般來說,糖尿病視網膜病變的病患約占糖尿病患者總人口的50%,但糖尿病若未予治療,引起失明的機會為一般人的20倍,不可不慎!血糖過高  誘發視網膜「新生血管」形成安南醫院眼科吳馨芊醫師指出,糖尿病視網膜病變真正的致病機轉,仍未十分明瞭,是一種「血管病變」,因為血糖濃度過高,使微細血管壁受損,引起微細血管局部膨大,滲漏、出血、和阻塞等現象。而視網膜是人體看東西最重要的構造,因此網膜上只要有任何溢出物,就會影響視力。黃斑水腫、青光眼皆是併發症當血管內血糖高,也會使血管壁增厚、硬化導致血管阻塞,引發視網膜缺氧。不僅會造成視網膜視覺細胞缺乏氧氣及養分,因而功能不良、看不清楚,還會誘發視網膜「新生血管」形成。這新生血管本是眼睛代償地用來彌補正常血管之不足,但這種血管的管壁更為脆弱,極易破裂、出血,一旦玻璃體出血,視力就會急遽惡化。也因此,目前依新生血管的有無,將糖尿病視網膜病變大致分為2期:1) 「非增殖性」糖尿病視網膜病變/為早期之糖尿病視網膜症,尚未有新生血管的增生。但病態的小血管會滲漏,形成滲出物沉積於視網膜。此時之視力仍未受到很大影響。但若繼續惡化,特別是滲出物集中於黃斑部引起黃斑水腫,則視力將減退。2)「增殖性」糖尿病視網膜病變/新生血管在視網膜表面開始生長。由於這些新生血管的血管壁較脆弱,容易破裂造成血液流到玻璃體,玻璃體出血混濁會擋住光線,引起視力模糊。更甚者會導致視網膜剝離或頑強的青光眼,終致嚴重的視力喪失。血糖控制+定期檢查為首要糖尿病眼底病變的治療,首重血糖的控制。血糖控制不良,就算眼科醫師再怎麼努力,也很難阻止眼底病變的進行,另外,高血壓、高血脂及腎臟病變等會加速糖尿病視網膜病變,需加監測。而通常在一發現有糖尿病後,應立即到眼科作詳細檢查,以確知眼睛的健康情況。如眼睛無併發症的糖尿病患者,建議1年追蹤一次;倘若是非增殖性的病患,應3至6個月就醫追蹤;若為增生性,則應每1至3個月就要追蹤一次。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