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

他罹患先天性糖尿病 胰臟移植後幸運重生

他罹患先天性糖尿病 胰臟移植後幸運重生#糖尿病

(優活健康網記者張瓊之/採訪報導)一名25歲的吳先生,在他1歲7個月時即罹患第一型糖尿病,23年來每天都必須施打四針胰島素控制血糖,但最近血糖卻經常忽高忽低,且一旦無預警低血糖,就會造成昏迷,危及性命,直到後來胰臟移植成功後幸運重生,現在終於能與正常人一樣,無須再仰賴胰島素,也可吃甜食、高熱量等食物。台北榮民總醫院一般外科石宜銘醫師表示,胰臟移植在台灣仍屬於較少見且困難度較高的手術,但對於第一型糖尿病患而言,卻是最可靠且能永久治癒的最佳辦法,因為只要長期控制不良或重度糖尿病,就會容易引起心臟病、中風、尿毒症、失明等併發症,進而提早結束生命。胰臟移植困難度高 但卻可避免性命受到威脅雖然胰臟移植雖然沒有心、肝或肺移植手術那麼迫切需要及危險,但台北榮民總醫院一般外科王心儀醫師表示,胰臟移植是屬於困難度高的手術,因為胰臟位於深層的部位,且較靠近組織,例如:十二指腸、大腸等,所以,在摘取的過程中就得耗費2~3小時,以技術來說算是比較困難。另外,當移植手術成功後,也要多加留意是否會有排斥作用,一但有出現排斥時,就得長期服用抗排斥藥,久而久之就影響免疫力,不過,對於4類型的病患而言,唯有透過胰臟移植,才能改善身體狀況,以避免隨時都有可能會引發生命危險:1)第一型糖尿病或低胰島素分泌患者,並有糖尿病合併症產生,如腎病變、視網膜病變、神經病變、心腦血管病變。2)第一型糖尿病或低胰島素分泌患者,常因血糖過低或過高而引發生命威脅者。3)第一型糖尿病或低胰島素分泌患者,因血糖控制不易產生求學、就業及日常生活困難者。4)第二型糖尿病患者,已使用胰島素注射治療,但胰島素注射量需少於1.5 單位/公斤/天,且合併腎衰竭已經或需要接受腎臟移植者。多數等待胰臟捐贈者 皆有併發腎衰竭臺灣目前等待胰臟移植的患者約有80到90人,而其中大部分待捐者都合併有腎衰竭,也必須等待換腎;但臺灣等待換腎患者更高達6000到7000人,面臨的困境是等待胰腎同時移植的待捐者,往往因一腎難求而喪失胰腎同時移植的機會,或只能被迫先接受胰臟移植。相較於歐美及日本有大部分糖尿病患者都能同時接受胰腎移植,臺灣的患者較為弱勢,由於臺灣胰臟移植手術已漸趨成熟,石宜銘醫師希望國家相關單位能考慮多重器官移植的好處,重新定位同時胰腎移植的優先次序,造福更多糖尿病患者。

糖尿病高危險群!BMI大於24要當心

糖尿病高危險群!BMI大於24要當心#糖尿病

(優活健康網記者張瓊之/綜合報導)隨著現代人生活型態、飲食習慣的改變,全球糖尿病盛行率攀升,而在台灣糖尿病高居十大死亡原因的前五名,然而,通過篩檢發現的糖尿病患者中卻約有3~4成不知道自己有糖尿病,主要是因為糖尿病初期症狀不易查覺。且有時患者只覺得莫名疲倦不適或體重減輕,而不一定有多喝、多尿、多吃等糖尿病3多的症狀,甚至有多數人是在產生慢性合併症後才開始就醫,如心臟血管、腎臟、眼睛和神經方面的病變。糖尿病前期者 做好飲食、運動控管可降低罹病率台南市衛生局提醒民眾,若有家族病史、糖尿病前期者(空腹8小時血糖值介於100~125mg/dl)者、年齡大於45歲、BMI大於24、缺乏運動、患有高血壓或高血脂、曾罹患妊娠糖尿病、曾生產體重大於4公斤新生兒的女性等高危險群者應多加留意。此外,針對糖尿病前期個案以飯前血糖100~125mg/dl進行分析,若沒有執行飲食、運動、體重控制等健康行為,一年後演變為糖尿病之比率,男性為16.4%,女性為13.6%,相當於7人中將有1人轉變為糖尿病。健康飲食、生活 有助於遠離併發症產生為提昇民眾對糖尿病的了解,及自我照護能力以改善糖尿病的發現及控制,衛生局建議,應以個人健康掌握在自己手中的信念為目標,關心健康就要從生活中做起,透過健康自我管理,更深切體認糖尿病照護之重要,瞭解如何預防及照護,力行糖尿病防治並改善生活型態達到健康飲食、生活及控制體重等,讓自己遠離糖尿病及使已發現糖尿病患者減少併發症的發生。

健走簡單好處多!每天15分鐘助於遠離大腸癌、糖尿病

健走簡單好處多!每天15分鐘助於遠離大腸癌、糖尿病#糖尿病

(優活健康網記者張瓊之/綜合報導)根據世界衛生組織指出,21~25%乳癌及大腸癌、27%糖尿病、30%缺血性心臟病的肇因都在於運動量不足,因此,建議兒童及青少年每天應累計至少60分鐘中等費力身體活動,成人累計至少150分鐘中,而活動能力較差的老年人則是要有3天進行增強平衡能力和預防跌倒的活動。養成每天動一動的習慣,促進血液循環與心肺功能,可預防骨質疏鬆症、高血壓、高血脂,降低降低罹患心血管疾病、糖尿病、大腸癌、乳癌、憂鬱和失智的風險,也能強心益肺,提高代謝、增強免疫系統,強化肌肉和骨骼,減少髖關節或脊椎骨折的風險。每天健走15分鐘 有助於改善身體機能國民健康署自2002年起推動健走,希望民眾能把走路融入日常生活,建立健走、健身的健康觀念,每天健走15分鐘好處多多,除了能夠改善各項身體機能,運動時腦部產生的腦內啡,還能夠使人心情愉快、舒解壓力。長期維持每天運動15分鐘的習慣,更可控制體重並延年益壽,而對於沒有運動習慣的民眾來說,健走是很好的入門運動,不需特殊裝備,只要穿著輕便服裝、運動鞋,並記得抬頭挺胸縮小腹、雙手微握放腰部、自然擺動肩放鬆、邁開腳步向前行健走小口訣,即可將健走融入於生活中。秉持多走、少動的觀念 邁向健康之路國民健康署提醒,為養成自身運動習慣,每天仍應秉持「多走、少坐、動一動,隨時隨地可以運動」的健康概念,利用生活中的空檔,有空就走,營造動態生活,邁向健康。

糖尿病患視網膜病變風險 高達兩成六

糖尿病患視網膜病變風險 高達兩成六#糖尿病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承璋/採訪報導)就在去年,糖尿病成為國人第四大死因,造成近萬人死亡,平均每小時一人因糖尿病而離世,然而,雖台灣糖尿病患不斷攀升,來到一百七十萬人,死亡率也逐年提高,但對於控糖以及定期檢查各器官是否病變的病患,卻少之又少,恐怕陷入各種併發症,包括,視網膜病變、腎病變、神經病變,民眾不可不慎!糖尿病併發症盛行率數據 令人吃驚你知道糖尿病患器官病變的比例有多高嗎?數據可能讓你大吃一驚!根據國民健康數所提供的數據顯示,46.6%的病患,同時患有慢性腎臟疾病,每四個人就有一人視網膜病變,這些數據還不包括它種併發症,冠心病、腦中風。然而,當各種資料全直指糖尿病患若無法好好控糖,幾乎能篤定在未來,至少會發生一件併發症,但依據國民健康署2011年糖尿病健康促進機構品管調查結果顯示,有5~6成的糖尿病友沒有控制好糖化血色素(65.5%)、血壓(62.3%)及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48.5%)。此外,依據國民健康署最新2013年國民健康訪問調查資料顯示,40歲以上糖尿病友自述未做腎功能檢查者有近4成(38.5%);未做眼底及足部檢查者更高達6成(眼底58.6%及足部61.3%)。 國民健康署呼籲,要做到預防併發症的發生,一定要做到「自我控制ABCEFG健康管理」:A)糖化血色素(A1c)低於7%以下,每3個月檢查1次。B)血壓(Blood Pressure)控制在130/80mmHg以下。C)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LDL-Cholesterol)低於100mg/dL,每年至     少檢查1次。D)遵醫囑按時服藥(Drug)。E)眼(Eye)底檢查,每年至少1次。F)足(Food)部檢查,每年至少1次。G)每年至少檢查1次尿液微量白蛋白,定期偵測腎臟功能(eGFR)。

糖尿病眼病變 早治療減少5成失明率

糖尿病眼病變 早治療減少5成失明率#糖尿病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綜合報導)罹患糖尿病時,若沒有控制好,當心併發症纏身。糖尿病是一種很常見的慢性的內分泌疾病,主要的併發症都是由日積月累的微細血管病變造成。在眼睛的問題中影響病人日常生活最多的是視網膜病變。但是,初期的病變常常沒有什麼症狀,等到覺得視力模糊時,視網膜可能已經進入較嚴重的病變期了。基隆市衛生局指出,血糖值越正常,越能延緩視網膜病變,糖尿病患要定期眼部檢查,若完全無視網膜病變,需每年檢查一次;若已有輕微病變,則需每半年檢查一次;早期發現早期治療,可以減少50%的失明機率。糖尿病人眼底檢查率不到1/3國健署統計,糖尿病患視網膜病變高達26.5%,約4個患者中,就有一位視力受到影響,但規律率檢查眼睛的患者,卻不到3分之1,置身在失明的危機卻渾然不知。因此國健署也呼籲民眾,針對糖尿病患者,健保會支付眼睛定期檢查費用,為避免失明之苦,患者應主動前往篩檢。

糖尿病患不忌口 眼睛血管破裂險瞎

糖尿病患不忌口 眼睛血管破裂險瞎#糖尿病

(優活健康網記者張瓊之/綜合報導)一名50歲的李先生,曾因結膜下出血就醫,當時醫師建議做進一步檢查,但他卻不以為意,直到最近大啖美食並飲酒後,導致血管破裂,眼睛嚴重出血,還造成視力喪失,趕緊就醫檢查,才發現他罹患糖尿病,且玻璃體出血是因併發增埴性網膜病變引起,目前開刀處理後,已逐漸恢復視力。過敏、腹部用力過度 都會造成結膜下出血臺北慈濟醫院眼科蔡明霖醫師表示,秋冬季節交替之際,氣溫變化大,近來因結膜下出血前來就診的病患增多約2~3成。而結膜下出血是眼球表面的微血管破裂,造成出血的原因很多,像是因過敏眼睛癢而揉眼睛、腹部過度用力,如咳嗽及用力解便而引起靜脈壓升高,都可能造成結膜下出血,讓眼睛看起來一片血紅。因為結膜下出血的血管破裂是在眼白部位,與光線進入瞳孔的路徑無關,因此不會影響視力,患者頂多覺得眨眼時有異物感,進一步檢查眼底若沒有視網膜的血管病變,患者無須擔心,大約2星期就會痊癒。高血壓、糖尿病 容易出現血管破裂問題門診中也不乏有患者是因結膜下出血就醫後,經醫師檢查後才知道自己患有高血壓、高血脂、高血糖等三高或心血管疾病,蔡明霖醫師表示,高血壓及糖尿病等慢性病患者血管彈性變差、構造較為脆弱,很容易導致血管破裂。因此,結膜下出血是身體的警訊,70~80歲的老年人因多半知道自己有慢性病,因此,對於保健及身體的狀況會多加注意;40~60歲的民眾常因沒有病史,反而忽略了身體的狀況。若出現眼結膜下出血 未來將增33%中風率根據國際醫學研究發現,40歲以上即使沒有高血壓、糖尿病、冠心症等中風危險因子,只要單純有眼結膜下出血症狀,其未來3年中風的機率,會比一般人高出33%。另外,美國研究也發現,中風患者眼睛血管幾乎都有受損,其中結膜下出血可被當成一項中風風險評估參考指標。蔡明霖醫師提醒民眾,若眼睛在一年內發生三次以上出血狀況,代表血管結構已出現異常,千萬不要因症狀好轉就輕忽不管,一定要進一步檢查,找出病因,避免併發症的產生而危害身體健康,甚至性命安全。

英研究:常曬太陽不易發胖 還可預防糖尿病

英研究:常曬太陽不易發胖 還可預防糖尿病#糖尿病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編譯)喜愛白晢肌膚的女性朋友們常會害怕太陽,深怕一曬就使美白功夫就前功盡棄!其實曬陽光的好處絕對比你想像的多,除了眾所皆知,適當日曬可增加維生素D吸收防止骨鬆,同時也可預防多種慢性疾病發生。現在又多一項讓人趨之若鶩的好處,那就是多曬太陽可以抑制發胖,也可以減緩第二型糖尿病。這項由英國及澳大利亞的研究指出,將小鼠暴露在紫外線下,發現原本進食量較大的小鼠在紫外線照射下,減少了進食量。且經過紫外線照射的小鼠還減少了一些第二型糖尿病的症狀。但是專家說,因為小鼠是夜行動物,且身上覆蓋著皮毛很少曬到太陽光,所以在實驗室小鼠身上取得的結果會不會適用於人類,目前還不能肯定。曬太陽好處多 長壽又抗癌然而,英國愛丁堡大學皮膚病專家Richard也說,流行病學的研究早已發現,熱愛陽光的人往往比長期宅在家中的人長壽。且早有研究顯示,紫外線對於人體有許多益處,包括增強免疫功能、促血液循環、增強新陳代謝,還可降低癌症發生、減少貧血、抑制身體發炎症狀產生。且如果曬太陽真的能防止肥胖和代謝症候群,那麼就能節省大量藥物,只需「多曬太陽就行」,省錢又健康!

現代人好「富貴」 糖尿病患十年暴增一倍

現代人好「富貴」 糖尿病患十年暴增一倍#糖尿病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承璋/綜合報導)糖尿病患只需關注空腹血糖,就能正確監測血糖值嗎?那答案肯定是錯的!根據研究指出,雖監測空腹血糖值的確重要,但若把「飯後兩小時血糖值」納入監測範圍,對於併發死亡與預測心血管疾病,會有更好的效果,其中根據台灣的研究發現,一整天飯後血糖值最易飆高的時刻,就是落在早餐時刻,醫師表示,這是因為國人早餐太豐盛的原因所致。人人都能吃超級大餐 糖尿病患暴增糖尿病在過去稱為「富貴病」或是「董事長病」,從字義上看來,就是因為當時在較為困苦的年代,要吃好穿好實在太難,所以才會「富貴」到罹患糖尿病。但反觀今日,人人吃得到炸雞、薯條、吃到飽火鍋、夜市滿漢大餐等等,都讓我國糖尿病患暴增。根據統計指出,近十二年以來,我國糖尿病人口幾乎增加了一倍以上,從兩千年的七十一萬人,狂增至今日的一百五十萬人,使得如何控制血糖,幾乎成了每個人的「國家大事」。飯前飯後血糖都要顧 控糖更加全方位雖糖尿病衛教知識逐漸普及,病患普遍認知空腹血糖的重要性,但事實上,更要關注於飯後血糖兩小時的血糖值。中華民國糖尿病學會許惠恒理事長指出,臨床有不少糖友空腹血糖正常,但糖化血色素卻一直無法達標時,才發現問題出在「飯後血糖」。目前全球照護趨勢已從空腹血糖,轉而關注飯後兩小時的血糖。也就是說,對台灣及亞洲糖尿病患而言,能降低「飯後血糖」,才能真正的達到控糖的目的,此外,亞洲完成的DECODA研究也發現,飯後兩小時血糖濃度比起空腹血糖,對於心血管併發症死亡率的預測上有更好的效果。病患早餐吃太好 一清早起床血糖恐「置頂」值得注意的是,早餐,很可能就是多數病患,飯後血糖值飆到最高點的時刻,中華民國糖尿病衛教學會理事長杜思德表示,台灣病患,一天中血糖最早出問題,往往是早餐的飯後血糖。台灣研究也證實,早餐的飯後血糖上升最顯著。杜思德說明,南北早餐大不同,北部人偏好麵包、三明治、包子,南部人喜歡滷肉飯、麵線羹、碗粿、肉粽,這些食物,尤其是後者都太過於豐盛,非常容易使早餐後的血糖值飆高。中華民國糖尿病衛教學會副秘書長陳紋慧提醒,糖尿病患早餐的質量很重要,應盡量選擇低GI食物,像是全穀類、全麥吐司等等,會比一般的饅頭或是白吐司來的好,此外,還能搭配牛奶、豆漿攝取足夠的蛋白質,沙拉、適量水果則能增加早餐的飽足感,才能避免一大清早起床,飯後血糖就飆到頂端的窘境。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