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

研究:採早晚排班制工作 易罹糖尿病

研究:採早晚排班制工作 易罹糖尿病#糖尿病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承璋/綜合報導)早晚班,甚至大夜班,排班工作的人,其日夜顛倒,睡眠品質不佳,只有排過班的民眾,才知道其中的煎熬,而英國就有最新的研究指出,排班上班的人,會讓人體的生理時鐘錯亂,進而提高罹患糖尿病的風險。日夜顛倒食慾大增 糖尿病跟著來根據英國《職業環境醫學期刊》的研究指出,從事需早晚排班工作的人,例如,警察、醫生、消防員等等,罹患糖尿病的風險較高,其中原因為不正常的作息,會讓食慾增加,產生肥胖,進而增高罹患糖尿病的風險。研究也進一步指出,排班且日夜顛倒的族群,其罹患糖尿病的風險大約提高一成左右。我國減重門診醫師方銀漢也指出,因為晚睡會導致體內飢餓素的分泌增加,瘦素的分泌減少,導致在半夜食慾會特別好,是造成肥胖的主因。

癌症持續蟬聯十大死因之首 糖尿病致命風險提高

癌症持續蟬聯十大死因之首 糖尿病致命風險提高#糖尿病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承璋/綜合報導)衛生福利部公布國人去年最新十大死因數據,癌症持續蟬聯國人十大死因榜首第三十二年。根據資料顯示102年死亡人數154,374人,男性較女性為1.5倍,其中,國人平均壽命為79.9歲,持續創下新高。值得注意的是,癌症奪命時間,也一同持續加速,平均每11分44秒就有1人因癌症死亡,肺癌、肝癌、大腸癌,為癌症致命的前三種類。 糖尿病擠進第四 國人血糖普遍控制不佳衛福部資料指出,去年我國十大死因依序為,癌症、心臟疾病、腦血管疾病、糖尿病、事故傷害、事故傷害、慢性下呼吸道疾病、高血壓性疾病、慢性肝病及肝硬化、腎炎腎病症候群及腎病變,大致上排名結果與往年一樣,變動不大,但糖尿病卻與肺炎排名對調,而我國糖尿病患新增人數持續失控,目前全國約一百八十萬人罹患,顯見國人控制血糖的情形普遍不佳,值得衛生單位與民眾留意。去年癌症死亡人數為44,791人102年國人癌症死亡人數為44,791人,若以年齡觀察,1至14歲者首度以惡性腫瘤居首,15至24歲者以事故傷害居首,25歲以上者以惡性腫瘤居首。而癌症十大死因依序為,肺癌、肝和肝內膽管癌、結腸直腸和肛門癌、女性乳房癌、口腔癌等等。

糖尿病引發周邊神經病變 嚴重恐截肢

糖尿病引發周邊神經病變 嚴重恐截肢#糖尿病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綜合報導)糖尿病的嚴重性在於併發症的發生,除了心肌梗塞與腦中風等大血管病變的風險,另外還包括視網膜病變、腎臟病變與周邊神經病變等;尤其若長期處於高血糖,就會使周邊神經損傷,這時若手腳末梢受傷,恐不容易察覺,嚴重時恐面臨截肢。基隆市衛生局指出,在早期糖尿病周邊神經病變,大多是負責傳遞體表冷、熱、痛的小神經纖維受影響,這時可測量手腳對溫度的敏感性,查看是否有周邊神經病變等問題,以早期發現早期治療。良好血糖控制 防病變目前對於神經病變還沒有找到有效的治療方法,良好的血糖控制是唯一可有效減緩神經病變進展的方法。糖尿病患者手足的保護非常重要,例如平時可以戴手套或穿襪子、穿鞋前先檢查鞋中有否異物等,並應隨時檢視足部是否有受傷,以免造成更進一步的感染損傷。另外,若已有周邊神經病變發生時,適度的散步、伸展、局部按摩、浸泡溫水、充足的休息等,都可以協助減緩神經疼痛。

糖尿病患低血糖昏迷 當心造成腦部損傷

糖尿病患低血糖昏迷 當心造成腦部損傷#糖尿病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綜合報導)50歲的許先生雖然罹患糖尿病已有三年,但他在這段期間規律服用降血糖藥物,從未間斷。不料,上周在上班開會時,他突然臉色發白、全身冒汗,並出現心悸、發抖等現象,同事緊急將他送醫,這才發現他出現的是低血糖症狀。「太」積極控制血糖  竟會造成低血糖阮綜合醫院新陳代謝科簡誌銘醫師指出,糖尿病患者常有多喝、多吃、多尿,以及血糖偏高的現象,唯有靠規律服用降血糖藥物來控制血糖。不過,積極控制血糖的糖尿病患者,卻可能出現低血糖症狀,原因包括藥太強或藥過量、飲食不正常等,有些人則是因為自行的調整藥量,服用藥量不足而影響到血糖控制。低血糖症狀輕微的人常會出現頭暈、盜汗、心悸、發抖等症狀,嚴重會出現抽搐、昏迷、休克等,還可能導致中樞神經的受損、失去知覺,甚至恐誘發心臟病發作,及造成永久性腦病變。出現心悸、冒汗  先吃一些含糖食物因此,簡誌銘醫師表示,糖尿病者在出現包括顫抖、心悸、冒汗和飢餓感等症狀時,最好能測血糖,確定低血糖時可藉由吃或喝一些含糖食物如糖果、果汁或非低熱量的汽水。而要維持血糖在接近正常值的範圍,又要避免低血糖的血糖發生,只有靠經常自我測試、規律的飲食及運動計劃、學會辨認低血糖的症狀和遵從醫師指導,同時要注意自己的活動量及飲食上改變。

空腹血糖正常勿輕忽 當心罹患糖尿病

空腹血糖正常勿輕忽 當心罹患糖尿病#糖尿病

(優活健康網記者張瓊之/採訪報導)45歲的吳先生,日前剛做完例行性的身體檢查,空腹血糖數值為98mg/d1,但正當他慶幸自己還好沒有超標時,醫師就建議他做飯後血糖與醣化血紅素的檢查,因為吳先生的體重過重,同時有高血壓、高血脂,因此,醫師覺得做個完整的檢查,才能真正的安心。結果檢查後發現,飯後血糖超過200mg/d1,醣化血紅素也超過6.5%,所以,事實上吳先生已經罹患糖尿病了。過胖、高血壓為高危險群隨著生活型態、飲食的改變,對胰臟來說是一種負擔,更是加速胰臟老化、糖尿病發生的主因,對此,書田診所家醫科康弘銘醫師表示,有多數糖尿病患者在初期時症狀不明顯,甚至根本沒有症狀,平均約經過5~10年後才會開始出現多吃、多喝、多尿及體重下降等症狀,不僅如此,罹病後若沒有即早治療,在經過15年後就會合併產生一些不可逆的疾病,包括視網膜病變、腎臟病等。不僅如此,若是有體重過重、高血壓、高血脂、女性有多囊性卵巢、妊娠糖尿病、或是曾有空腹血糖或飯後血糖過高記錄、家族史等民眾,應多加留意,因為這些人都是屬於糖尿病患高危險群。診斷4要點 幫你預防糖尿病目前診斷糖尿病有4種參考數值,且彼此間是護相互補的,所以,很難表示哪一個才是最準確的方式,此外,家中若有血糖機的民眾,也可透過在家自行做飯前、飯後的檢測,若發現數值異常,建議到醫院做更詳細的檢查,以確保身體安全:1)空腹血糖超過126mg/d1:可檢查出5成的糖尿病患。2)飯後血糖超過200mg/d1:敏感性高,所以,可透過此數據檢查出9成的糖尿病患。3)醣化血紅素超過6.5%:可檢查出3到4成的糖尿病患4)有高血糖症狀且隨機血糖超過200mg/d1最後,康弘銘醫師提醒,若是你是喜愛甜食的民眾也要多加注意,因為甜食會加重胰島素代謝,增加負擔以致產生糖尿病風險,所以,建議民眾每年應定期做檢查,才能在糖尿病發生時,早期發現早期治療,如此一來,才能真正降低發生併發症的風險,讓自己穩定控制住糖尿病。

糖尿病患防失明 應定期眼底鏡檢查

糖尿病患防失明 應定期眼底鏡檢查#糖尿病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綜合報導)45歲的楊先生為糖尿病患者,因為初期沒有任何不適的症狀所以未規則就醫,直到右眼視力模糊才就醫,沒想到醫師告知要開刀讓楊先生十分震驚。糖尿病為國人常見的疾病,併發症如視網膜、腎臟、神經病變,都與血管病變有關,但是視網膜血管病變是大家最容易忽略的,糖尿病患者本身還沒有眼睛不舒服症狀時,通常不會到眼科就診,但是卻不知眼底可能早已發生變化,往往都要到視力已經出問題了才就診,但此時治療的效果並不好,嚴重甚至會有失明危機。半年檢查一次 及早發現治療保視力基隆市衛生局提醒,無論有沒有眼睛的症狀,通常在一發現有糖尿病之後,就應立即到眼科作詳細的眼底鏡檢查,以確知眼睛的健康情況,對眼部正常無併發症的糖尿病患者,建議至少半年應該檢查一次,若是有出現視網膜病變則要更密集追蹤,只要能及早發現及早治療,大部分的糖尿病患都能維持很好的視力及生活品質。

糖尿病患防視網膜病變 血糖控制為首要

糖尿病患防視網膜病變 血糖控制為首要#糖尿病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採訪報導)國人愛好品嘗美食,醫師提醒,享受美食之餘,可不能太肆無忌憚,血糖沒有控制好,小心糖尿病視網膜病變來找碴!68歲的林伯伯從3年前被診斷有第二型糖尿病,血糖雖然一直都控制不錯,視力卻時好時壞,到醫院檢查發現雙眼最佳矯正視力僅剩0.2,經檢查為糖尿病黃斑部水腫,接受治療後,雙眼最佳矯正視力恢復到0.4。臺北市立聯合醫院陽明院區眼科江立峰醫師表示,長期高血糖會傷害微血管,而視網膜是富含微血管的組織,因此首當其衝。從流行病學來看,罹患糖尿病20年後,第一型糖尿病患者有9成會有視網膜病變,其中約3成的患者會失明,第二型糖尿病患者有6成會有視網膜病變,其中1.6%患者會失明。視力模糊別輕忽  定期追蹤保健康現行治療方式最重要的依然是控制血糖,據研究顯示,血糖控制良好的患者可以減少約8成罹患糖尿病視網膜病變機會,或減少已發生病變患者惡化機會,以及定期接受散瞳視網膜檢查,倘若已經進展至增殖性糖尿病視網膜病變者,則建議接受全網膜雷射術治療,黃斑部水腫者,則可接受眼內注射抗血管內皮生長因子治療。江立峰醫師也提醒,若有高血糖、血壓、血脂及腎臟病者,應該好好控制,抽菸者建議減量或戒菸,視力模糊不可輕忽,應至少每年檢查視網膜,及早發現及早治療,以免視力永久受損。

樂閱讀/做對5件事 擊退腦疲勞

樂閱讀/做對5件事 擊退腦疲勞#糖尿病

壓力逼迫我們的大腦快速反應,時間一久,大腦累壞了、再也撐不住。做對以下五件事,幫你找回元氣、讓大腦再度活力充沛。1)累了就去睡覺吧!研究發現,睡眠時血液中的一氧化氮會稍微增加,有助於加強記憶的固化,還可以提升睡眠品質,讓大腦得到充分的休息。「睡眠對提升記憶力有幫助,」雙和醫院神經科主治醫師胡朝榮表示,國內外相關實驗都證實,睡眠和記憶力息息相關;在睡覺前學習的東西,經過睡眠之後會記得更熟。如果感覺疲勞,卻無法立刻去睡,除了喝咖啡以外還有什麼提神的方法?中央大學認知研究所助理教授陳永儀說,腦細胞需要大量的氧氣,目前唯一確定有效的提神物就是新鮮氧氣,吸一口真的會瞬間醒腦;不過這是暫時性的,一旦拿開氧氣筒,提神效果就沒了。2)壓力沉重時,最快也最有效的紓壓法就是運動面臨壓力,人體的反應是心跳加速、血壓上升、瞳孔放大,人的本能已準備好要迅速逃離,如果這時候還勉強自己坐在電腦前,當然會覺得焦慮不安、心煩意亂。「去運動吧!這才是你的身體面對壓力時該有的反應,」陳永儀說,在沒辦法馬上改變壓力環境的情況下,運動是最好的紓壓方式。一週運動3次、每次至少20分鐘的有氧運動(瑜伽不屬於有氧運動),持續一個月就能顯著改善焦慮症狀,還能讓大腦的運作效能更好。3)學習禪定睡覺時,外界的新事物暫時不會進入大腦,但大腦還是在快速運作。如果老是覺得睡不好、思緒停不下來,你應該學習禪定或稱內觀(mindfulness),真正讓大腦休息。「身體要動,腦袋則是要靜,能做到這兩者,大腦才可以真正得到休息。」陳永儀說,配合腹式呼吸法,練習禪定可以幫助你專注、給大腦一個喘息的機會。然而,腦子裡的思緒太多了,要如何不被這些雜亂的念頭帶著走?陳永儀建議先找一個聲音、或是一種氣味來當做專注點,例如空調的聲音、或是點一支香或蠟燭。她自己則會使用節拍器的聲音。4)訂定合理的目標壓力並非全部來自外界,很多壓力都是自找的。在設定目標前,應該先對自己的壓力承受度有所認知,才能訂下合理的目標;不要把自己逼到極限,而是該給自己一點時間與空間去釋放內心壓力。唯有心清明了,才能重拾專注與力量。馨培心理治療所院長呂嘉寧表示,生活不可能全無壓力,而人也不可能完全沒有壓力承擔度,因此重點不是追求「零壓力」的人生,而是要找出自己的極限,不要設定超出能耐的目標,才不會把自己逼過頭了。5)一個小儀式,不把煩擾帶回家另外,很多人下班後仍持續處於情緒緊繃的狀態,就算回到家還是在擔憂工作的事,大腦得不到休息的機會。呂嘉寧建議,不妨為自己安排一個小小的儀式,例如下班回到家就先洗澡、換掉上班的衣服等,藉由這些儀式,告訴自己「我已經下班了」、「不要再想工作了」。練習一段時間後,你就會慢慢適應不同角色的切換,不再把工作的煩擾帶回家。(本文作者/張曉卉、黃惠如)(摘自/別讓身體比你老/康健出版)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