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

「胖」萬病之源 三高找上你?

「胖」萬病之源 三高找上你?#糖尿病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靜梅/採訪報導)糖尿病是常見的慢性疾病,其中又以第2型糖尿病的患者居多,約占98%的比例,其中5成患者體重過重,因此除了先天自體免疫問題使得胰臟細胞無法自行分泌胰島素的病患外,糖尿病大多是後天因素造成,肥胖乃是關鍵的危險因子,因此醫師建議控制體重是預防糖尿病的關鍵所在。5成糖尿病患者 體重過重、肥胖萬芳醫院新陳代謝科醫師簡友梅表示,台灣有5成以上的糖尿病患者為體重過重或肥胖的情形,且肥胖和高血壓、高血脂、高血糖(糖尿病)等「三高」疾病密不可分,因此控制體重和改變生活形態可以預防日後糖尿病的發生,民眾日常飲食需均衡、多吃高纖、少吃油炸食物、少喝酒、少抽煙,至少維持每週3次以上的運動習慣,就能降低被文明病找上的機率。簡友梅醫師說明,糖尿病大多和遺傳、身形、體重有關,初期症狀有時並不明顯,糖尿病患者雖短時間內不會致死,但無法根治、患者僅能靠藥物控制,且併發的多種病變也不容小覷;糖尿病可能引發大、小血管病變,小血管出血可能導致視網膜剝離、嚴重者可能失明,大血管如冠狀動脈、腦血管和周邊動脈也有可能因為糖尿病而硬化阻塞,導致腦中風、心肌梗塞,甚至腎臟發生病變,恐有洗腎的危機。控制體重、避免過胖 預防和治療糖尿病的關鍵因此為了遠離糖尿病和相關併發症的威脅,做好預防保健為首要條件,民眾應避免體重過重、遠離危險因子如煙、酒和高熱量食物等,並規律運動和定期健康檢查,才能早期發現、早期控制與治療;研究也顯示,糖尿病患者能透過控制熱量、血糖,讓糖尿病獲得控制,血糖若穩定、控制得當,也能減少併發症發生的機率。 

糖尿病沒有控制好 當心引發腎臟病

糖尿病沒有控制好 當心引發腎臟病#糖尿病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60歲黃先生去年才從公家機關退休,因未依醫師建議,做好飲食控制及按規服藥,以致於糖尿病沒有控制好引發腎臟病,從此以後必須接受每週三次洗腎治療。但因黃先生退休後又忙於其他事業,有時會延誤洗腎,飲食方面也未控制,常會拖到全身腫脹、呼吸有異味才去醫院,結果天因腎功能惡化過世。引起腎衰竭導致洗腎的主要原因是腎絲球腎炎,其次是糖尿病。當腎臟由於疾病或受傷而不再維持足夠功能時,廢物和過多的液體會在血液中堆積。當腎功能降到10%以下,有害廢物大量堆積,可能因高血壓導致頭痛,眼花。皮膚較乾燥,手足麻木等週邊神經病變。因為無法製造足夠的紅血球生成素導致貧血,顯的臉色不佳,疲倦。可能會有心臟衰竭,肺水腫。因為代謝性酸中毒導致呼吸加快,甚至骨頭產生病變。謝鈴琴主任呼籲腎臟病患者在日常生活中要多休息,保持心情開朗,避免增加腎臟負擔。對於血壓、血糖、血脂要控制好,適量喝水,避免攝取過高的蛋白量而增加腎臟的負擔。不要抽菸,養成規律的運動習慣,不要亂吃止痛藥,及服用來路不明藥物,以避免腎臟遭受更大的傷害。

平均每50分鐘 就有1人死於糖尿病

平均每50分鐘 就有1人死於糖尿病#糖尿病

(優活健康網記者謝劭廷/綜合報導)你是愛喝飲料不喝水,愛吃甜食不運動的人嗎?當心糖尿病找上門!糖尿病是國人常見的慢性病,根據統計,2005年因糖尿病死亡的人數就已破萬,平均每50分鐘就有1人死於糖尿病,增加率是十大死因攀升速度較快之一。糖尿病初期症狀不明顯基隆市衛生局表示,多數糖尿病患的發病初期,都沒有明顯症狀,除非驗血糖,否則不容易發現,但糖尿病發病十年後,就容易產生視網膜病變、神經病變及腎病變,甚至可能導致失明、洗腎、截肢等不可恢復的併發症。糖尿病患者應盡量控制血糖值衛生局指出,要診斷是否罹患糖尿病,可觀察吃飯前後的血糖值,若飯前血糖值高於126mg/dl、或飯後的血糖值高於200mg/dl,只要符合其中之一,都屬於「糖尿病」。衛生局提醒糖尿病患者,要盡量保持飯前血糖值控制在80~120mg/dl以內、飯後血糖值控制在140mg/dl以內、糖化血色素控制在7%以下,血壓收縮、舒張壓不超過130/80mmHg,減少病情惡化的機會。防糖尿病 生活習慣最重要衛生局呼籲民眾,預防勝於治療,生活習慣還是最重要,平時攝取均衡飲食,最好少鹽、少油、少糖、多纖,營造動態生活、養成運動習慣、限制菸酒、保持正常體重,才是減少罹患糖尿病的根本之道。

吃多一點才能長大?我國小胖子越來越多

吃多一點才能長大?我國小胖子越來越多#糖尿病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承璋/綜合報導)隨著國人飲食逐漸西化,吃到飽餐廳一間又一間的開,使得許多到了老年時才會罹患的病症,年輕時就已經出現。而日前,就有一名高一青年,因為平日飲食沒有控制,高油高糖等食物日日下肚之下,國二時就已被驗出有糖尿病的情形,但自己和家人卻不以為意,沒想到兩年後糖尿病竟併發雙眼中風,治療後一眼失明一眼則已弱勢。高油高糖加上傳統觀念 小胖子越來越多!我國孩童,因為飲食越來越偏向高熱量食物,且家長愛子心切,想說孩子就應該多吃點才能長的好,沒想到飲食西化之下,加上家長固有的傳統觀念,造就我國小胖子一天比一天還要多,到了自己的小孩小小年紀就被驗出高血壓、糖尿病時,才恍然大悟,不能再給孩子大吃大喝了!對此,台灣兒童糖尿病關懷協會理事長羅福松表示,他就曾經收治過一名高一青年,到診時孩子的體重達到了八十六公斤,因雙眼視力模糊而前去就醫,經過檢驗後發現,他的血糖值已飆到了三百多,幾乎是一般人的三倍以上,研判是糖尿病併發雙眼中風,等到治療時,這名青年雙眼視力已經無力挽回!及早注意飲食 防止糖尿病上身而中華民國糖尿病衛教學會理事長游能俊也呼籲,台灣罹患第二型糖尿病的民眾高達一百四十萬人,而現代的孩子因為高油高糖的食物每天下肚,導致糖尿病罹患年齡層逐漸下降更早發病。提醒民眾應該及早注意飲食控制,尤其家族就有糖尿病史的人,更應該多加關注此項問題。

動脈提早硬化 糖尿病患半數死於心臟病

動脈提早硬化 糖尿病患半數死於心臟病#糖尿病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綜合報導)糖尿病是代謝慢性疾病,不僅會導致高血糖,還會影響蛋白質和脂質代謝,導致血管壁損傷、狹窄,誘發冠狀動脈硬化、發生冠心病等,其心肌梗死發病率、死亡率遠高無糖尿病患者且發病早,振興醫院心臟血管內科張鴻猷醫師指出,糖尿病患併發中風、心血管疾病率比起一般人高出2倍,40歲以上糖尿病患有2分之1至3分之1死於心臟病。糖尿病會增加罹患心臟病風險張鴻猷醫師指出,糖尿病造成心血管損害及罹病風險遠高於一般人,大部份糖尿病患者神經末梢受到損害、感覺遲鈍,在平時出現心肌缺血時不易察覺,一旦發生嚴重疼痛,就可能已是心肌梗死,因此又被稱作「沉默的心肌梗塞」,尤其有糖尿病又患有心血管疾病者死亡率是一般人2倍以上,知名藝人戎祥、茂伯都因心肌梗塞過世,兩者都有血糖過高的病史。張鴻猷又說,動脈硬化是一種老化過程,但若有糖尿病、三高(高血糖、高血脂、高血壓)、抽煙、不愛運動等危險因子民眾,血管就更容易提早老化,糖尿病患者中併發貧血也十分常見,並以腎功能受損或患有心血管疾病者為甚,若患者於健康檢查中發現有嚴重腎功能受損或高風險蛋白尿,應及時另作貧血症檢測及轉至專科治療。

糖尿病患不能吃甜的?營養師:適量水果可以

糖尿病患不能吃甜的?營養師:適量水果可以#糖尿病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綜合報導)大家都知道,糖尿病患因血糖代謝問題,不可吃含糖過高食品,以免血糖飆高造成危險!因此不少病患視甜味水果為禁忌食品,但振興醫院營養治療科組長殷秀妙表示,糖尿病患其實一天可食用兩份水果,約為女生兩個拳頭份量。殷秀妙指出,均衡飲食是健康關鍵,口感越甜的水果,份量就要減少,但並非完全禁止,此外糖尿病患除了均衡飲食外,定時定量是非常重要的觀念,不可以因忙碌而延誤用餐時間,也不可隨血糖高低隨意調整份量,尤其有服用藥物或施打胰島素之病患,在食量減少、不按時吃飯的情況下很容易發生低血糖危險。糖尿病併發症多 飲食、控制血糖需注意「能吃能喝不是病」是一種錯誤觀念,糖尿病患者在生活與飲食方面更應該比一般人謹慎小心,儘管糖尿病患者三、五年間很少立即致殘或危及生命,但糖尿病可引發高達80多種併發症,包括心、腦、肝、肺、腎、眼、肢體、皮膚、神經等急性或慢性併發症,因此糖尿病患者在飲食以及控制血糖、血壓方面,必定要做好萬全準備。殷秀妙說,醣類食物,是影響飯後血糖的最主要因素,單醣類食物如精緻米飯、砂糖、蜂蜜所製作的甜點、飲品,這些食物消化吸收較快,血糖升高也快,因此建議攝取全穀類、全麥類食品,這類食物消化吸收較慢、飯後血糖上升也慢、也不易產生飢餓感。

視力模糊幾近失明 糖尿病併發症作祟

視力模糊幾近失明 糖尿病併發症作祟#糖尿病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綜合報導)糖尿病未控制好,易併發視網膜病變!一名五十餘歲的中年男子,有十多年糖尿病史,因為工作應酬多,飲食控制並不理想,最近3年來發現視力愈來愈差,連看報紙都很困難,求診後才發現兩眼嚴重白內障,幾近失明。振興醫院糖尿病衛教師林靜莉表示,糖尿病患若血糖過高輕微者會出現口渴、頭暈的症狀,同時會有喝多、尿多的現象,更嚴重還會噁心嘔吐,及有酮酸中毒的危險,因此糖尿病患必須小心控制血糖,如果糖份在血管裡停留過久,糖份會卡在血管造成損傷,同時引發腦血管、眼睛、嘴、心臟、腎臟、腳等多種慢性併發症。糖尿病患者又因血糖高、抵抗力差、末稍血液循環不良,所以容易受到細菌、黴菌所感染,根據醫學研究顯示,糖尿病患罹患灰指甲的機率比一般正常人大約高了三到五倍,如果罹患灰指甲之後又處理不當的話,很可能還會誘發蜂窩性組織炎。遠離糖尿併發症  按時服藥多運動林靜莉呼籲,糖尿病患者要按照醫師處方服藥,例如飯前的藥服用後一定要記得吃飯、飯後藥一定要在飯後服用,避免造成低血糖或腸胃不適,注意服用藥物的時間,不可顛倒或自行更改,才能讓藥物發揮效用。林靜莉鼓勵糖尿病患平時至少每兩天做一次運動,又以有氧運動最佳,建議,在體能可以負擔的狀況下多做運動、讓身體保持暢快都是不錯的保健方式,若糖尿病患或家屬要出門遊玩,記得攜帶糖尿病護照、隨身藥物、點心等,預防低血糖或緊急意外帶來的危險。

飽飯後去散步 散步效果增三倍!

飽飯後去散步 散步效果增三倍!#糖尿病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承璋/綜合報導)根據英國BBC的報導,美國研究指出,吃完三餐之後,出去散步個十五分鐘的步,將有效降低年長者罹患第二型糖尿病的機率。吃飽飯後去散步 效果為平時散步的三倍這份報告來自美國的喬治華盛頓大學(George Washington University),此研究發現,三餐飯後如果出去散步十五分鐘,其效果相當於平常時間散步的四十五分鐘,等同於三倍效果。此研究也指出,吃飽飯後,沒有去散步,做個小運動,是最糟糕的行為,因為飯後血糖值會升高,如果不去散步將可能增加糖尿病的罹患風險。而研究人員戴皮特羅(Loretta DiPietro)也說,飯後高血糖,是前期糖尿病族群演變成糖尿病與心血管疾病的關鍵風險因子。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