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

醫訊/淺談糖尿病及用藥

醫訊/淺談糖尿病及用藥#糖尿病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孕媽咪總是會懼怕生產前後的疼痛。不管是自然生或是剖腹都必續承擔這個「業」。幸好現在醫學科技進步,有許多方法,可用來解除這些的苦,但是需要經過專業的醫學團隊來診斷及醫療行為。有鑑於此,國泰醫院特舉辦「10月份用藥安全宣導講座」,主題為「淺談糖尿病及用藥」,邀請到藥劑科林建勳藥師主講。活動內容日期時間人員設備項目規則流程名額地點辦法等以主辦單位最新訊息為準,因此參加本活動前請先洽詢主辦單位再做確認,以免臨時異動或取消,當天請自備喝水容器。名稱:10月份用藥安全宣導講座時間:102年10月26日(六)上午8:30~9:00地點:國泰醫院(台北大安區仁愛路4段280號;捷運藍線忠孝敦化站出口3往明耀百貨方向前進再轉入忠孝東路216巷)門診藥局侯藥區洽詢:02-2708 2121轉3812、3815

醫訊/糖尿病足部照護注意事項

醫訊/糖尿病足部照護注意事項#糖尿病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糖尿病常與心血管疾病很有關係,所以糖尿病患者最好早期就偵測是否有心血管疾病,另外,做好糖尿病的飲食控制、體重管理也是非常重要的。因此,高雄榮民總醫院護理部特舉辦團體衛生教育講座,此次主題「糖尿病足部照護」,由郭秦君護理師主講,護師將介紹糖尿病足部照護重要事項及知識。活動內容日期時間人員設備項目規則流程名額地點辦法等以主辦單位最新訊息為準,因此參加本活動前請先洽詢主辦單位再做確認,以免臨時異動或取消,當天請自備喝水容器。名稱:糖尿病足部照護時間:102年10月22日(二)上午8:20~8:50地點:高雄榮總(高雄左營區大中1路386號)門診大樓地下1樓糖尿病衛教室洽詢:07-342 2121

糖尿病年輕化 飲食三高恐是主因

糖尿病年輕化 飲食三高恐是主因#糖尿病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綜合報導)近年,民眾飲食「高熱量、高脂肪、高蛋白」,使得營養過剩,據統計指出,台灣地區全人口中現今糖尿病盛行率約為4.0%,年發生率則在0.5至1.0%之間。振興醫院家庭醫學科醫師李禮廷表示,台灣目前約有150萬糖尿病病人正接受治療,且糖尿病盛行率逐年上升,20歲以上民眾高血糖行率已達8%,有年輕化趨勢。李禮廷醫師指出,排除遺傳因素外,近年因外食人口增多,民眾多食三高飲食使得營養過剩,增加罹病風險,一般外界對於糖尿病有所誤解,認為是吃太多糖及甜食所致,其實糖尿病是胰島素不足或身體組織對胰島素反應不佳,造成血中血糖太高所致。遠離糖尿病  少糖少鹽、少酒戒菸李禮廷醫師表示,國內糖尿病患併發冠狀動脈心臟病的機會是一般人的2至4倍、55歲以內罹患腦中風者多出常人10倍,由此可見,糖尿病為心血管疾病之重大危險因子。此外神經病變是糖尿病最常見的慢性併發症,也是造成糖尿病者殘障主因,呼籲要遠離糖尿病威脅要切記飲食少糖少鹽、少酒戒菸、保持標準體重,此外若已患有糖尿病者記得定期檢測血糖、血壓、血脂,並且維持一週至少5次、每次約30分的運動。

糖尿病患來運動 有助血糖控制

糖尿病患來運動 有助血糖控制#糖尿病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綜合報導)近年來,國人吃的豐盛、缺乏運動、體重增加,使得糖尿病患有日漸增加的趨勢。而糖尿病近幾年位居國人十大死因第五位,所以糖尿病的預防與控制是不容忽視的。多數糖尿病患者的死亡及罹病都與心血管疾病有關。流行病學的證據顯示,規則運動與強健體能可使一般人的心血管疾病減少,同時也可減少非胰島素依賴型糖尿病的發生。隨著壽命延長,老年人的糖尿病發生率增加,發生糖尿病併發症的人數也增加,因此運動的角色顯得更加重要。運動對糖尿病好處很多,包括:(一)改善心肺功能,增進體能;(二)促進體重減輕,維持理想體重;(三)有助於血糖的控制;(四)降低冠狀動脈及心臟病之危險因子;(五)加強病患的自信心及減少心理壓力。基隆市中山區衛生所謝鈴琴主任表示,糖尿病目前雖然還是一種不能根治的疾病,但只要依循醫護人員的指導,適當的維持運動及控制飲食,血糖便可以控制在理想範圍,病情得以控制且正常工作及擁有愉快的生活,並預防及延緩併發症的發生。

預防糖尿病 從小開始

預防糖尿病 從小開始#糖尿病

(優活健康網實習記者李玟瑾/綜合報導)據行政院衛生福利部資料顯示,糖尿病是國人常見的慢性病,目前全台灣的病患大約有170萬人,平均每天有25人死於糖尿病。糖尿病與肥胖相關,而許多兒童都把含糖飲料當水喝,將可能使糖尿病提早報到,預防糖尿病應從小做起。糖尿病位居國人十大死因第5名,台灣每年糖尿病患成長近10萬人,預估5年內糖尿病患將突破200萬人。而糖尿病的發生率跟肥胖息息相關,高熱量食物不僅容易造成肥胖的問題,同時也增加糖尿病風險!尤其現在很多兒童、青少年把含糖飲料當水喝,糖尿病恐怕會提前來報到。糖尿病恐長期洗腎 危及生命安全罹患糖尿病,就如同人體浸泡在高糖份中,浸泡久了將會造成人體器官出問題,末梢血管的敏感度降低,如果沒有早期發現、及早控制好血糖,終將會導致腎臟敗壞,而必須面臨長期洗腎的困境,也會引發大血管病變,如果導致血管硬化,則容易引發中風、心肌梗塞而危及生命。基隆市安樂衛生所李炯宗主任表示,預防糖尿病、應該從小做起,平時少吃油炸類食物,多補充纖維質,並適當的運動,這樣才能減少日後罹病風險。 

醫訊/糖尿病友要如何飲食才健康

醫訊/糖尿病友要如何飲食才健康#糖尿病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糖尿病常與心血管疾病很有關係,所以糖尿病患者最好早期就偵測是否有心血管疾病,另外,做好糖尿病的飲食控制、體重管理也是非常重要的。為此,新店慈濟醫院舉辦「糖尿病飲食衛教」講座,講座分為10月16日及17日兩梯,分別邀請該單位翁沛辰營養師及蔡宛芮營養師主講,兩位營養師將分享糖尿病正確營養知識及健康飲食方法。活動毋須報名,可自行前往。活動內容日期時間以主辦單位最新公告為準,因此參加本活動前請先洽詢主辦單位做確認,以免臨時更動或取消,當天請自備喝水容器。名稱:糖尿病飲食衛教時間:102年10月16日(三)下午14:30~15:30;102年10月17日(四)下午14:30~15:00;地點:醫院(新北新店區建國路289號,捷運大坪林站4號出口有醫院接駁車)13B病房次護理站洽詢:02-66289779

胖子小「心」 患心臟病機率較常人高

胖子小「心」 患心臟病機率較常人高#糖尿病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靜梅/綜合報導)國民健康署調查指出,罹患三高(高血壓、高血糖、高血脂『的民眾5年內患心臟病的機率是一般人的1.5倍,且BMI值(身體質量指數)大於24「過重」者,其心臟病的機率也高出1.4倍,為此,醫師提醒三高族群和肥胖族都應當小「心」。糖尿病併發心血管病變 致死率高萬芳醫院心臟內科醫師鄭和順表示,血糖控制不良,容易發生血管病變,因此約有65%的糖尿病患者死於心血管疾病;糖尿病患者容易同時引發多種併發症,如視網膜、血管、腎臟、神經、心臟等,當大血管產生病變時會導致缺血性心臟病、腦中風和周邊血管疾病,使得併發心血管疾病而致死的機率高。所以,糖尿病病患和相關代謝症候群者如肥胖、高血壓患者一定要多加留意。糖尿病和心血管疾病兩者間息息相關研究也針對無糖尿病但罹患心肌梗塞者出院後健康狀況做調查,結果發現,出院3個月內有35%的病患葡萄糖失耐(葡萄糖偏高)、31%新確診為糖尿病;而3個月後則約有41%葡萄糖失耐、25%新確診為糖尿病,由此可得知,罹患急性心肌梗塞的病人,有很高的比例得到糖尿病或造成葡萄糖失耐。鄭和順醫師最後建議,民眾需維持規律且適當的運動習慣,才能有效降低高血糖對心血管疾病的風險。

平均每四個糖尿病患就有一人視網膜病變

平均每四個糖尿病患就有一人視網膜病變#糖尿病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承璋/綜合報導)我國糖尿病患持續增加,據統計,大約有一百七十萬人左右。但是,雖我國有許多罹患糖尿病的民眾,卻對糖尿病所造成的併發症一知半解,讓糖尿病患暴露在失明危機當中!糖尿病患失明風險 高出一般人二十五倍根據研究指出,糖尿病患視網膜病變盛行率高達兩成五,等於是每四個糖尿病人,就有一個會出現視網膜病變,另外,糖尿病人失明率為一般人的25倍,且患病10年後,視網膜病變發病率上升至60%,20年內病變發病率更攀升至90%。然而,糖尿病患有很高的失明風險,但進行定期視網膜檢查的病患卻不到三分之一,對此,國民健康署呼籲,第1型糖尿病人,發病5年內,應做第1次視網膜檢查,第2型糖尿病人,則應在新診斷糖尿病當時,就做第1次視網膜檢查;之後,兩者皆須再依醫師建議追蹤,至少一年應做1次檢查。且糖尿病人,若突然出現視力減退,甚至有黑影或雙影出現,或發現有血糖急遽變動,更應主動儘快至眼科檢查,以免延誤最佳的治療時機。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