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

吃水果有助降低糖尿病風險?三水果必吃!

吃水果有助降低糖尿病風險?三水果必吃!#糖尿病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承璋/綜合報導)我國的糖尿病患者,一年比一年還要來得多,根據統計,已經達到一百七十萬人之多,因此,怎麼預防糖尿病上身,成了很多人的健康課題。而英國「醫學雜誌」近期來,發表了一項新的研究結果,多吃藍莓、蘋果、葡萄等水果,有助於降低罹患第二型糖尿病的風險!藍莓、葡萄、蘋果 有助降低罹糖尿病風險許多人可能會認為,葡萄、蘋果等是高甜度的水果,常常吃反而會使糖尿病上身,但是此項研究,研究人員針對攝取哪些水果,與第二型糖尿病有無關聯性的研究結果顯示,每星期攝取三份藍莓可降低百分之二十六罹患糖尿病的風險,其次是葡萄可降低百分之十二的風險,蘋果則是百分之七。但值得注意的是,如果喝藍莓汁則無效。而為什麼吃這三樣水果有助預防糖尿病?研究指出,因為這些水果裏頭,富含強大的抗氧化物,有助保護身體免受自由基的損害,同時還可促進血液中的葡萄糖被細胞吸收,所以才能降低人們罹患糖尿病的風險。

糖尿病患者易失明!該怎麼簡單控糖保健康?

糖尿病患者易失明!該怎麼簡單控糖保健康?#糖尿病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承璋/綜合報導)台灣因國人飲食習慣、生活作息等各種因素的改變,導致我國的糖尿病患者一年比一年還要來得多,患者年齡層也越來越降低,而糖尿病患者,如血糖控制不佳,恐怕會出現身體的各種嚴重併發症,包括,腎病變、視網膜病變、神經病變,另外,值得注意的是根據統計指出,罹患糖尿病的患者,失明的風險將比一般人高出二十五倍以上!糖尿病患者 怎麼聰明吃才能保健康?因此,糖尿病患控制血糖,就成了病患每天必須注意且落實的必要行動!對此,中山醫藥大學附設醫院糖尿病衛教室提出聰明吃十大撇步,及健康動生活秘訣,要糖尿病患,能夠從生活中健康且簡單的達到控糖的目的。聰明吃十大撇步(1)多喝白開水,少喝含糖飲料 (2)細嚼慢嚥(3)正常三餐(4)低脂少油炸(5)天天五蔬果 (6)均衡飲食(7)睡前三小時不進食 (8)每餐不過量(8分飽)(9)多吃天然未加工食物 (10)不吃零食、宵夜、甜點。另外,雖許多糖尿病患者,都了解到適量運動的重要性,但是,許多人礙於工作的原因,所以很難找到時間運動,中山醫藥大學附設醫院糖尿病衛教室也提出生活健康動秘訣。沒時間運動?利用時間就能好好動一動包括,上下班途中,搭乘大眾交通工具,爭取步行往返搭乘站時間。上班時間,上午10:30、下午3:30各做15分鐘健康操。步行去買午、晚餐,或步行去買餐;或利用午休時間步行去購買水果或日用品。上下樓層多爬樓梯、幫忙做家事、蹓狗、邊看電視邊騎固定式腳踏車或跑跑步機。步行前往超市、傳統市場、花市、到前一站或下一站倒垃圾。假日與家人去爬山或從事戶外休閒活動。減少靜態活動(看電視、上電腦及玩電玩)的時間。

糖尿病足適當照顧 可避免「截肢」

糖尿病足適當照顧 可避免「截肢」#糖尿病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綜合報導)糖尿病若未控制好,易引發諸多併發症!62歲林阿姨,罹患糖尿病20多年,以胰島素治療,但血糖控制始終不佳,此次因右腳第三趾傷口潰瘍2個月無法改善,遂至衛生福利部豐原醫院就診,經新陳代謝科林正修醫師收治住院,使用抗生素治療兩星期後,傷口復原良好順利出院。新陳代謝科林正修醫師表示,糖尿病人一生當中,約有25%會發生足部潰瘍,主因是長期血糖控制不佳所引起之下肢病變。糖尿病足照護首重預防潰瘍的發生,其次是早期發現周邊動脈疾病,並藉由運動及藥物延緩其惡化。防範糖尿病 先改變生活習慣糖尿病個案管理師劉玉蓮建議,每天以微溫的水和肥皂洗腳,將腳及各個腳趾間擦乾;經常以潤滑劑保持皮膚柔軟,但腳趾與腳趾間則不需要;每天換乾淨柔軟的襪子,保持足部溫暖和乾燥,最好是羊毛或棉質的襪子以及皮鞋,不論室內或室外千萬不要赤腳走路,每天輕快的走可以促進血液循環。林正修醫師叮嚀,要改善身體對糖份的利用,最簡單的方式就是改變生活型態,如均衡飲食、培養適合自己的健康體能運動、減重與戒菸,將血糖控制在正常或接近正常的範圍,並注意血壓、血脂肪可以將合併症發生和進展的機會減至最低!

驚!糖尿病增失明風險

驚!糖尿病增失明風險#糖尿病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靜梅/綜合報導)糖尿病和失明恐息息相關!糖尿病引起的視網膜病變,常一不留意就導致失明,而糖尿病患者的失明率又比常人高出25倍,因此患者應進行眼部定期檢查,降低失明發生率。研究調查發現,糖尿病是台灣中老年人失明的主因之一,糖尿病患者失明的機率高於常人25倍,且罹病10年,視網膜病變發病率上升到50%,25年病史更是讓發病率攀升到9成;萬芳醫院眼科醫師黃信偉表示,三分之一的糖尿病病患都會併發視網膜病變,且罹病越久、機率越高。糖尿併發病變多 患者需留意糖尿病容易引發多種併發症產生,不僅會造成嚴重性的傷害、也有很高的死亡率,其中視網膜病變更是後天失明最常見的原因,若是糖尿病患者等到視力出現模糊、或是快看不見時才前往就醫,往往已經錯失最佳的治療時機,這時病情可能已經演變成增殖性視網膜病變或玻璃體出血,透過手術治療也僅能恢復部分視力。黃醫師表示,糖尿病引起的眼部病變,包括視網膜病變、白內障、青光眼和眼球運動神經病變,這些恐造成失明;若是黃斑部產生病變,則稱為黃斑部水腫,容易使糖尿病患者視力減退,因此民眾必須控制血糖、血糖值越正常、越能延緩視網膜病變的發生。定期眼部檢查 避免失明風險萬芳醫院一項臨床病例,國二青年篩檢出罹患糖尿病、且家族有相關病史,2年後出現視力模糊的症狀,前往醫院檢查竟是糖尿病引起的眼中風,經過治療後仍不幸一眼失明、一眼弱視,因此糖尿病患者千萬不能輕忽、最好養成定期眼部檢查的習慣,確保健康。黃信偉醫師建議,若病患尚未出現視網膜病變症狀,每年定期檢查一次;若已有輕微病變,則每半年就必須檢查;而嚴重病變、甚至出現廣泛視網膜缺血者,應2-4個月檢查一次。

逾9成糖尿病患 輕忽自身感染肺炎風險

逾9成糖尿病患 輕忽自身感染肺炎風險#糖尿病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綜合報導)據衛福部公布101年國人十大死因中,肺炎高居國人十大死因第四名,平均近1個小時,就有一人因肺炎而死亡。台大醫院胸腔內科主治醫師古世基表示:50歲以上高危險族群相較於一般人更容易受到侵襲性肺炎鏈球菌的侵襲,衛福部傳染病防治諮詢委員會預防接種組(ACIP),也建議高危險族群應優先施打最新肺炎鏈球菌結合型疫苗。根據中華民國糖尿病衛教學會日前的調查發現:若以糖尿病現行罹病人口推算全台恐100萬患者陷於肺炎風險不自知!ACIP最新建議:50歲以上高危族群應優先施打最新肺炎鏈球菌結合型疫苗!古世基醫師指出,慢性病像是洗腎、高血壓心臟病、糖尿病等患者,感染侵襲性肺炎鏈球菌除了治療困難度較高之外,也可能加重原先病情,併發其他重症,例如菌血症、多重器官衰竭等,故50歲以上有慢性疾病的成人,更應立刻採取行動,接種疫苗及早預防。糖尿病患集侵襲性肺炎感染風險因子於一身!根據統計近半數糖尿病患皆有慢性腎臟病;近3成5患者有心血管疾病、且超過8成皆有高血壓 ,可以說是集侵襲性肺炎鏈球菌感染風險因子於一身,感染後不僅更容易併發菌血症 ,30天的死亡率更高出一般成人近1倍。中華民國糖尿病衛教學會游能俊理事長呼籲,就現階段而言;施打肺炎鏈球菌疫苗,是預防侵襲性肺炎鏈球菌感染最好的方式,糖尿病患者應快施打1劑最新肺炎鏈球菌結合型疫苗提早採取預防措施,且於每年流感季節到來時,接種流感疫苗,以達到雙重保護的效果。

大家跟我一起跳!有氧改善糖尿最有效

大家跟我一起跳!有氧改善糖尿最有效#糖尿病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靜梅/綜合報導)為了有效預防和治療糖尿病,萬芳醫院8月舉辦一連串的講座,授予民眾相關知識和問題Q&A,昨(14)日由新陳代謝科醫師簡友梅講解如何改善和控制糖尿病的症狀,可透過有氧運動來達到最好的效果。多管齊下 運動依個人情形因應 糖尿病為全國十大死因第四位,且容易引發多種器官病變,如腎病變、視網膜病變、心臟血管相關疾病和下肢血液循環不良等,不適之症常造成患者的困擾,因此簡友梅醫師指出,糖尿病患者除了吃藥控制血糖外,還能從飲食和運動下手,運動又以有氧、消耗能量較多的運動為佳,如慢跑、爬山、快走、各種球類運動和游泳等;但若是有腎、眼底病變、心臟病和下肢血液循環不良的患者應該從事較溫和的運動,以免發生危險。患者最忌低血糖 飯前、運動間都該注意糖尿病患者在運動前還需特別注意,嚴格禁止在飯前運動、容易因血糖過低而昏迷,運動期間也要隨時攜帶糖類,在低血糖或必要時間適時補充含糖飲料120-150毫升、方糖3-4顆、隨身砂糖2包或一湯匙蜂蜜,以防低血糖發作,危及身體健康。簡友梅醫師表示,控制糖尿病可從服用藥物控制血糖、飲食、運動方面著手,並遠離危險因子菸、酒,且要維持體重、切忌肥胖,以免多種慢性疾病找上身或控制血糖不當引起的多重病變;糖尿病的改善治療需要患者和醫院配合,注意血壓、血糖、血脂的控制,並定期(每半年)檢查一次肝腎功能、監測尿中微量蛋白尿,避免病變發生,每半年至一年還要檢查眼睛、並做好足部運動以防糖尿病引起的截肢問題。

視網膜、腎、神經病變 糖尿病三大併發症不可輕忽!

視網膜、腎、神經病變 糖尿病三大併發症不可輕忽!#糖尿病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承璋/綜合報導)你知道糖尿病在我國盛行率有多嚴重嗎?根據統計,台灣大約有一百七十萬人罹患糖尿病,且20歲以上民眾糖尿病盛行率達8%,2011年糖尿病死亡率更高居國人十大死因第四位!其中尤以65歲以上男性最為嚴重,為28.5%,幾乎每4個65歲以上男性,便有1人罹患糖尿病。罹患糖尿病十年以上 罹患神經病變風險近五成成大醫院神經科主治醫師林宙晴指出,糖尿病神經病變的症狀非常多樣,會影響肢體的感覺及運動功能,甚至影響自律神經系統,而根據統計,罹患糖尿病十年後其盛行率大約為50%。更值得注意的是,發生神經病變與發生腎病變和視網膜病變之相關性很高,亦即有神經病變時,腎臟和視網膜很可能也已經有問題。 因此早期診斷對於神經系統本身相當重要,同時也可以看成是一個警訊,提醒病患要一起檢查腎臟和視網膜。

腳麻按怎走?糖尿病神經病變不容小覷

腳麻按怎走?糖尿病神經病變不容小覷#糖尿病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靜梅/綜合報導)糖尿病是國人常見的疾病,而由糖尿病引起的併發症也常使患者感到不適,其中又以疼痛性及自律神經性神經病變最為困擾、也占最多數,目前沒有方法可以治癒糖尿病神經病變,只能阻止惡化和減緩症狀。糖尿病併發症多 神經病變讓患者苦不堪言2011年糖尿病死亡率高居十大死因第4位,根據資料統計顯示,65歲以上男性罹患糖尿病的情形最為嚴重,平均每4個就有1人,比例達28.5%,糖尿病無法治癒,且併發症也相當多,如大血管病變:心絞痛、心肌梗塞、腦中風等;小血管病變的視網膜病變、腎病變和神經病變,其中又以神經病變占最多數,疼痛性和自律神經性神經病變最讓患者困擾。研究指出糖尿病合併週邊神經病之盛行率達50%,是最常見的原因,糖尿病神經病變的症狀非常多,會影響肢體的感覺和運動功能,甚至是自律神經系統,可能導致下肢腫脹無力、無法站立、足部麻木、刺痛等問題,讓患者晚上無法成眠,可能連使用安眠和止痛藥物也沒有效果;且發生神經病變與發生腎病變、視網膜病變的相關性很高,也就是說,有神經病變時,腎臟和視網膜可能也已經產生問題,因此糖尿病患者早期診斷神經系統相當重要。妥善足部照護、用藥 減緩病症台南成功大學醫學院附設醫院林宙晴醫師表示,目前並無治療方式可以治癒糖尿病神經病變,僅能讓患者持續惡化或減緩症狀,因此最重要的是要做好血糖控制,若發生不適的症狀可靠藥物減緩痛楚,患者若是有規律運動、生活、充足睡眠和針對足部進行照護,都能減輕症狀而改善品質。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