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洗腎

該洗腎卻沒出現?護理師機警搶救中風婦

該洗腎卻沒出現?護理師機警搶救中風婦#洗腎

(優活健康網記者黃苡安/綜合報導)年近60歲的林太太患有高血壓、心臟病、腎臟病,長期洗腎14年是洗腎中心的老朋友,從來不曾無故遲到,這天洗腎時間到了,卻異常地沒有準時出現,洗腎中心護理師致電數通皆未聯繫上,擔心有異常情況發生,立即通知林太太的女兒返家查看,林小姐趕到家看見媽媽無力癱坐在椅子上、表情僵硬、無法言語,緊急送醫確診腦中風,所幸即早發現,經治療一個月後已恢復正常生活、行走自如。林小姐感動的說:「謝謝護理師的機警,讓媽媽沒有錯失早期發現、早期治療的時機。」洗腎者飲食應採低鹽、低油、低糖衛福部臺北醫院洗腎中心護理長莊明月表示,當天跟往常一樣,護理師陳宥臻致電追蹤病友健康狀況,並提供心理支持關懷與提醒衛教指導,但致電林太太時卻一直無法接通,陳護理師非常緊張與擔心、持續聯繫,對於那天恰巧搶救到中風的洗腎患者,感到真的很幸運,也慶幸一切都還來的及,洗腎中心會持續落實中心理念「照顧一個人,守護一家人」,秉持著愛心、關心服務病友。根據健保署統計,2019年全台洗腎人數高達9.2萬人,洗腎中心主任陳殷正表示,腦血管疾病是透析病人最重要的死亡原因之一,腦出血是最重要的發生形式。患者長期高血壓造成血管狀硬化,血管壁產生許多動脈瘤及經常性使用抗凝劑是造成出血的主因,腦血管疾病發率生約佔15%左右,因此洗腎患者與家屬要更注意洗腎者的健康飲食採低鹽、低油、低糖為原則,控制高血脂、膽固醇及高血壓,並呼籲家人應經常關懷探視家中長者、洗腎家人,避免發生憾事。

洗腎人瑞接種新冠疫苗 醫:先打先有保障

洗腎人瑞接種新冠疫苗 醫:先打先有保障#洗腎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新冠肺炎疫情於5月中旬逐漸擴大後,民眾對於疫苗接種由觀望逐漸轉趨積極,台北市立聯合醫院仁愛院區6月中取得分配給洗腎病患的AZ疫苗後,旋即安排在隔天為腎友施打,接受率約九成,其中包含102歲的陳奶奶及併有大腸癌及肝、肺轉移的蘇先生。仁愛院區腎臟科主任徐永勳表示,洗腎患者通常併有高血壓、糖尿病等慢性疾病,通常也是年紀較大的長者,洗腎病患須頻繁進出醫療院所,罹患新冠肺炎的風險是一般人的5-20倍,死亡率為10-30%,是一般人的10倍,建議腎友應該盡早接種疫苗,先打先有保障。「對血小板有特殊抗體者,才會造成血栓」對於長輩們擔心的血栓問題,腎臟科醫師田翹榜表示,打疫苗會造成血栓是在對血小板有特殊抗體的人才有關聯,跟一般動脈粥樣硬化所造成的中風或心肌梗塞機轉完全不同,有此類特殊抗體者非常罕見(約十萬分之一),且大多發生在西方白種人,長輩及腎友可以不用太擔心。至於需不需要等待莫德納或其他疫苗,腎臟科醫師洪惠萱說明,打疫苗並不是就不會被傳染,而是被傳染後可減少演變成重症,就這個觀點來說,現在台灣已有或將有的疫苗都是好疫苗,都可有效降低未來被染病時的重症發生率及死亡率。感染科主任顧文瑋說,所有疫苗都有其副作用,常見的有注射部位疼痛、疲倦、全身肌肉痠痛等,這些反應在長者反而比較少發生,也沒有哪種疫苗比哪種好或安全,像注射完發燒的狀況在莫德納會比AZ多,莫德納也有罕見的心肌炎報告,但案例主要發生在年輕人,長輩們毋需多慮。建議腎友及長輩在有急症或才剛恢復的狀況下先暫緩接種,若有慢性病但控制穩定,就可以接種。「萬一染疫以奶奶的年紀更承受不起」陪伴陳奶奶出入洗腎室的媳婦表示,當初家人也很猶豫要不要讓奶奶接種,但奶奶經常要來醫院,萬一染疫以她的年紀更承受不起,且家人及替奶奶洗腎的醫護人員也會有被傳染的疑慮,所以還是決定讓奶奶接種。另一名病友蘇先生的女兒則表示,她也經歷了同樣的猶豫與擔心,因此尋求父親腫瘤科及腎臟科醫師的意見,考量父親病情穩定,經醫師分析及家人討論後,父親自己決定接受注射。徐永勳說,從注射疫苗到現在已超過兩周,洗腎室一百多名腎友們都沒有出現嚴重的副作用,蘇小姐跟陳奶奶的媳婦一致表示,如對接種疫苗有猶豫或擔心,應信任醫師的建議,保護病人,也保障家人。

腎臟科醫師:糖尿病患二招一心法 健康過生活

腎臟科醫師:糖尿病患二招一心法 健康過生活#洗腎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台灣洗腎人口這幾年一直居高不下,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腎臟科郭慧亮醫師表示,最主要與慢性病與人口老化有關。腎功能原來就會隨著老化而衰退,若加上慢性病的病人止痛藥物攝取太多,就會加速腎衰竭的可能。   監控血壓、血糖數值是關鍵 特別要提及就是糖尿病,由於病人長期處於高血糖的狀態,就像讓臟器一直泡在糖水一樣,高血糖就是傷害腎臟的主因。洗腎病人當中,有4成8有糖尿病狀況,因此在延緩腎臟惡化的關鍵中,監控慢性疾病如血壓、血糖數值相當重要。 郭慧亮醫師說明,在治療過程中,若能遵照醫囑服藥與飲食習慣的調整,通常腎臟病變都能獲得一定程度的控制,但最擔心的就是少部分年長者聽信不當廣告宣傳或介紹,自行找其他藥物或者偏方,胡亂服藥都會加速腎臟的敗壞。有時門診也需要跟家屬一起配合,讓老人家願意聽從醫師的話,避免攝取不當藥物。 酮酸胺基酸 幫助補充營養代謝廢物 通常腎臟功能會以腎絲球過濾率來評估,在檢查之後60分以下一定要由腎臟專科來處理,同時必須開始進行低鹽及低蛋白飲食。低蛋白飲食是經過營養師評估,算出個別適合攝取的量,來保護腎臟負擔不要太大,同時也能維持病人基本營養所需。 另一方面,酮酸胺基酸補充也相當重要。酮酸胺基酸是一種改造後的胺基酸,它的原理就是透過轉胺作用,變成對人體有用的胺基酸,除了提供營養在轉胺作用時可以吸收尿毒素。郭慧亮醫師指出,很多國際醫學期刊更指出,提早搭配低蛋白飲食+酮酸胺基酸,對於腎功能保護確實有具體效益。慢性腎臟病的病人最擔心就是面臨洗腎問題,郭慧亮醫師強調,最重要的關鍵就是要控制住慢性病,以及避開會傷害腎臟的因素,他也提供關鍵二招與ㄧ心法:「低鹽、低蛋白、視飲食為修行。」 低鹽、低蛋白、視飲食為修行 「二招」就是在「飲食上要注意低鹽、低蛋白」,除了剛剛提及低蛋白部分,由於高血壓對腎臟也會造成很大壓力,所以鹽分攝取也要很注意。郭慧亮醫師建議,慢性腎病的病人要把腎功能想成就像是能夠運用的資金,如果過度使用就會透支、退化也更快,只要調配得當,做到「低鹽、低蛋白、控制原發疾病」,就可以持續正常生活。若有應酬偶爾也能夠一個月有一、兩次聚餐的飲食,但記得也要斟酌,不要一下子把「叩答」用完。他認為腎病病人的一心法就是「將飲食視為修行」,如果能將這樣的飲食習慣內化,一樣可以如常生活。 腎臟病患 若沒免疫問題可施打疫苗 因應近期新冠肺炎的疫情,不少慢性病的病人也詢問是否可以施打疫苗?郭慧亮醫師說明,如果病人除了腎臟衰竭,沒有其他免疫問題或正在服用免疫調劑藥物,原則上是可以施打的;若免疫治療進行中的病人仍有施打疫苗需求,考量安全性問題,建議詢問主治醫師進行藥物調整與疫苗施打的評估。 由於洗腎病人必須維持正常生理機能運作,在治療上較難中斷,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針對這樣的需求也加強清消作業,在每兩個班次中間都有隔離半小時,這30分鐘除了消毒以外,還可以避免前後班相互感染,同時引導病人療程完畢後盡快離開醫院避免停留,共同來強化防疫工作落實。 郭慧亮醫師呼籲,腎臟病其實不易察覺,通常發現都蠻嚴重,最主要就是國人對腎臟病都有恐懼感迴避就醫,事實上只要透過簡單檢查,就能提早發現異常。如果經過檢查發現腎絲球過濾率在60分以下,建議先看腎臟專科,如果沒有持續惡化與好好控制,仍舊可以回到原來門診,也不見得會走向洗腎一途。只要提早檢查發現、好好保護腎臟,慢性腎臟病的病人就能維持良好生活品質。 看更多 腎臟病衛教專欄

糖尿病腎病變 搭配酮酸胺基酸治療降2.5成死亡率

糖尿病腎病變 搭配酮酸胺基酸治療降2.5成死亡率#洗腎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台灣洗腎病人有高達四成五是糖尿病患者1,再來是高血壓等系統性疾病造成的併發症,少數則是腎臟本身的疾病;如腎絲球腎炎,多囊性腎病等。 奇美醫院腎臟科主治醫師吳佳純表示,腎臟病人口會持續增加的原因除了慢性病控制不佳,與肥胖、抽菸等習慣也有關係。台灣因為照護洗腎病人的醫療品質佳,死亡率較其他國家低,加上洗腎費用有全民健保支出,較少因為經濟因素而放棄洗腎治療;腎移植案例相對也較國外少,這也是為何台灣洗腎人口比例較國外高的原因。 酮酸胺基酸「轉胺」作用保護腎臟 對慢性腎臟病病人來說,飲食控制是一個關鍵,在慢性腎臟病第3b期註開始通常都會建議病人限制蛋白質攝取量。最主要原因就是腎功能下降會導致身體代謝廢物累積形成「尿毒」,不僅會加速血管硬化,也可能會導致骨質流失及肌少症,因此透過低蛋白飲食可減少蛋白質代謝分解出的尿毒:「尿素氮」產生。另一方面,腎臟病病人常伴有蛋白尿(腎臟漏出蛋白質在尿裡),當蛋白質攝取越多,將造成蛋白尿越嚴重,越傷害腎臟。 因此在慢性腎臟病的治療上,低蛋白飲食+酮酸胺基酸治療是一個重點。何謂酮酸胺基酸?吳佳純醫師說明,酮酸胺基酸有「轉胺」作用,能夠將血中的尿素氮的原料(氨)與酮酸胺基酸的酮基交換之後再利用來合成蛋白質。「一方面降低氨(尿素氮),同時也增加蛋白質製造。」 看更多 腎臟病衛教專欄 搭配低蛋白飲食方針缺一不可 吳佳純醫師強調,低蛋白飲食 (0.6-0.8克/公斤/天)在實施上雖然會降低蛋白尿及尿素氮,但拿捏不當會出現營養指標下降及肌少現象。當搭配酮酸胺基酸合併極低蛋白飲食(<0.6克/公斤/天)時,可強化保護腎臟效果,又不擔心發生營養指標下降及肌少的現象。 值得注意的是,要達到低蛋白飲食+酮酸胺基酸護腎的效果,先決條件就是來自降低蛋白質的攝取量,並以酮酸胺基酸來加強效果;如未在飲食上控制蛋白質的攝取量,「光服用酮酸胺基酸是無法發揮護腎效果」。在沒有保險給付洗腎的國家,由於洗腎是相當高價的醫療行為,吳佳純醫師說明,病患通常會很願意自費購買酮酸胺基酸,並嚴格執行低蛋白飲食盡可能延緩進入洗腎的時間。 可延緩半年進入洗腎治療 吳佳純醫師強調,多篇國際研究論文的綜合分析結果均顯示,低蛋白飲食對無論糖尿病或非糖尿病中重度慢性腎臟病患者,都有延緩腎衰竭效果2,3。台大及台北慈濟醫院依台灣健保資料庫分析也發現,低蛋白飲食合併酮酸胺基酸在嚴重的慢性腎臟病(第五期)病人是延緩進入透析的保護因子。 長庚醫院團隊也以健保資料庫分析出,嚴重的糖尿病慢性腎臟病病人若低蛋白飲食加上服用酮酸胺基酸,會比沒有服用者在五年追蹤期內可延緩半年進入透析,而且減少兩成五的死亡機會及減少兩成的心血管事件發生。 治療慢性腎臟病是長期抗戰的工作,吳佳純醫師更提醒,除了遵照醫囑與飲食方針外,病患更要培養運動習慣,同時適當休息避免過勞,透過正確的作息與治療,也能維持生活品質。 參考資料: 1.2019 台灣腎病年報 (page 38) 2.Waugh NR, et al. Cochrane Database Syst Rev. 2000.  3.Hahn D, et al. Cochrane Database Syst Rev. 2018.  註記:慢性腎臟病第3b期:腎絲球過濾率(GFR) 30-45 mL/min/1.73㎡。 慢性腎臟病第4期:腎絲球過濾率(GFR) 15-29 mL/min/1.73㎡。 慢性腎臟病第5期:腎絲球過濾率(GFR) 30-45 mL/min/1.73㎡。

多囊腎不再恐懼 醫籲積極治療避免年輕洗腎

多囊腎不再恐懼 醫籲積極治療避免年輕洗腎#洗腎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台灣洗腎人口比例排名國際第一,長期洗腎患者超過九萬人,導致洗腎的元凶之一,就是遺傳機率極高的多囊性腎臟病。多囊性腎臟病簡稱多囊腎,可分為顯性或隱性,其中最劇烈衝擊患者的,便是自體顯性多囊性腎臟病(ADPKD),若不積極治療,約半數患者在60歲前就需洗腎。遺傳性基因缺陷導致 提早檢查發現可控制病程光田醫院大甲院區腎臟內科暨血液(腹膜)透析室主任楊得政醫師說,多囊腎患者腎臟會長出無窮無盡的水囊,隨著無用處的水囊逐漸取代健康腎臟組織,患者腎臟會變得越來越大,腎功能卻也會越來越差。楊得政醫師說,患者發病後,約半數在60歲前即發生尿毒症,必須終身洗腎或是接受腎臟移植。同時,變得脆弱且龐大的多囊性腎臟,不僅壓迫腹腔,導致腰痛症狀,腎臟還可能輕輕碰撞就出血,還會經常造成泌尿道感染。也因為患者腎臟調節功能差,體內水分、鹽分失衡,普遍有高血壓症狀。楊得政醫師提醒,多囊腎遺傳機率高,若家族間有多囊腎、洗腎、腎臟病患者,就屬於高風險族群。建議主動進行血液、尿液、影像等檢查,及早發現疾病,才能在症狀發生前或腎功能嚴重惡化前開始治療,避免健康受到全面衝擊。配合新藥治療能精準抑制囊腫形成 延緩洗腎到來過去因藥物限制,僅能透過日常照護避免疾病惡化,然而,許多患者因看不見治療希望,認為自己終究難逃洗腎命運,治療配合度低,甚至會採納偏方,反而導致腎功能加速退化、提早進入洗腎時機。楊得政醫師說,今日已有可精準抑制水囊增長的多囊腎口服藥物問世,治療困境終被打破。只要積極服藥,有望延後洗腎發生時間,早期治療可以將洗腎時間延後整整9年。且此款新藥已獲健保給付,患者治療無須擔心龐大藥費。在醫師、政府、藥物三方的支持下,鼓勵患者切莫自我放棄,一定要及早治療。楊得政醫師提醒,只要提早察覺並配合醫師積極治療多囊腎,並在日常生活中掌握多喝水、避免高鹽、高油攝取,禁用來路不明,非必要的藥物,控制好高血壓等原則,都能有效控制病情。也鼓勵家屬以及高危險群務必要盡早進行多囊腎檢查,避免健康在不知覺間遭鯨吞蠶食。更多影音新聞https://youtu.be/WaVhp_gKCEE

慢性腎臟病積極介入 低蛋白飲食+酮酸胺基酸延緩洗腎

慢性腎臟病積極介入 低蛋白飲食+酮酸胺基酸延緩洗腎#洗腎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台灣洗腎人口這幾年一直居高不下,新竹安慎診所鄭集鴻醫師說明,主要與人口老化與糖尿病患者增加有關,有四成五的人更因為糖尿病沒控制好而必須進入洗腎治療。此外,由於台灣全民健保對腎臟衰竭病患有補助,全球只有台、美、日是如此,也因此洗腎人數較多與積極治療的態度也有關。半年內應控制糖化血色素在7%以下由於糖尿病、高血壓等慢性疾病控制不佳,是造成腎臟病變的主因之一,因此醫學界對糖尿病患者的照護上,不管是在血糖控制與用藥都予以積極治療。以評估血糖穩定度的糖化血色素來說,正常人指數大多在6%以下,糖尿病患者控制不佳甚至會到10%。目前治療目標均希望半年內能控制在7%以下,對於預防併發症的發生較有作用。為何糖尿病控制不佳會造成腎臟病變?主要原因就是血液糖分太高,血液中蛋白質就很像泡在糖水中(糖化蛋白),對於腎臟過濾膜即造成傷害,因此慢慢尿液就會有蛋白出現(尿蛋白),這表示腎臟已經開始病變,若血糖持續沒控制好,狀況就會越來越差。血壓控制也是關鍵因此在照護治療上,血糖、血壓、血脂控制是重點,血糖的指標是7%以下為目標、血壓則需控制在130/80 mmHg 的範圍,鄭集鴻醫師提醒,血壓過高也會造成腎臟過濾膜的傷害,因此血壓控制也相當關鍵。另一方面,飲食也是重點,糖尿病患者務必遵循營養師所提出的蛋白量等控制,日常作息也要正常。鄭集鴻醫師說明,低蛋白飲食對於延緩腎功能惡化是一個重點,但兼具營養補充也是必須取得的平衡點,因此搭配酮酸胺基酸治療相當重要,能夠提供身體足夠的必須胺基酸,讓患者能以極低蛋白質的營養攝取程度來降低腎臟壓力,對於預防腎病變很有效益。地方診所積極扮演腎病防治引導角色鄭集鴻醫師表示,儘管健保在低蛋白飲食+酮酸胺基酸治療上,是在慢性腎臟病第五期(腎衰竭期)才進行補助,但若狀況允許,會建議病患慢性腎臟病第三期(微白蛋白尿期)就開始執行,對於延緩洗腎有一定程度的幫助。他也特別提醒,低蛋白飲食+酮酸胺基酸缺一不可,併行治療才能有保護腎功能的效果。慢性腎臟病人在治療效果上,與遵從醫囑程度息息相關,因此與民眾緊密度更強的診所角色也相對重要。鄭集鴻醫師建議,診所醫事人員應多強化腎病防治的概念,除幫病人提早做篩檢,提早介入治療外,也應傳達正確治療的訊息。有些慢性腎臟病的年長者會花不少錢買保健食品,但如果能替代儘早補充酮酸胺基酸,在治療方向上也會比較精準。鄭集鴻醫師也提醒,目前疫情嚴峻,慢性腎臟病不太需要到大醫院做複雜的檢查,建議在地方診所持續進行治療,也是比較安心的作法。

輕忽尿尿速度慢 嚴重攝護腺肥大瀕洗腎

輕忽尿尿速度慢 嚴重攝護腺肥大瀕洗腎#洗腎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沈先生平日尿尿速度慢,上廁所常要站個3~5分鐘,卻不以為意,近日發現尿量減少至醫院檢查,發現腎功能已惡化到洗腎邊緣。經電腦斷層檢驗發現兩邊嚴重腎臟水腫,巨大的攝護腺阻塞膀胱造成尿液無法排出。接受尿管置入引流尿液後,因肥大攝護腺血管增生造成嚴重血尿,血尿形成血塊阻塞尿管,膀胱脹痛、苦不堪言。所幸接受綠光雷射攝護腺手術,症狀改善,腎功能也恢復接近正常,免於洗腎之苦,重拾順暢人生。綠光雷射像火烤保麗龍 肥大攝護腺會被氣化幾乎不出血北市立聯合醫院忠孝院區泌尿科醫師陳嘉宏指出,攝護腺肥大是男性老化常見疾病,常見症狀包括:1.排尿症狀:小便速度慢、尿不乾淨、需用力尿尿、尿尿斷斷續續。2.儲尿症狀:頻尿、急尿、夜尿。儲尿症狀會造成常跑廁所、來不及去廁所就漏尿,或是夜尿影響睡眠,患者較容易察覺異常會積極到醫療院所就診。但是小便速度慢或用力解尿,常會被忽略,一直到了尿不出來或腎臟功能惡化才發現,通常這時攝護腺肥大狀況已經非常嚴重,造成無法挽回的腎臟或膀胱功能受損。陳嘉宏表示,若攝護腺藥物治療無效,主流手術方法為內視鏡攝護腺刮除手術,使用內視鏡經由尿道,將阻塞於膀胱出口的攝護腺組織刮除,恢復排尿順暢。目前使用綠光雷射進行肥大攝護腺移除,手術中出血少,恢復快,尿管放置時間較短。用綠光雷射進行攝護腺手術就像火烤保麗龍,肥大攝護腺會直接被氣化,幾乎不出血,大幅減低手術出血與危險性。下水道阻塞 人體城市將污穢不堪陳嘉宏提醒,除了攝護腺肥大外,攝護腺癌也是男性10大癌症之一,初期幾乎無症狀,僅有與攝護腺肥大類似排尿症狀,因此有排尿問題建議至泌尿科診治,進行抽血分析癌症指數高低,以免延誤就醫時機。泌尿道是人體重要水分排除的器官,如同一個城市的下水道,阻塞的泌尿道會讓人體城市污穢不堪,把阻塞病變的攝護腺疏通才能長保人體健康。

不會痛的結石才恐怖 腎臟積水失能瀕洗腎

不會痛的結石才恐怖 腎臟積水失能瀕洗腎#洗腎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81歲楊老先生腎功能惡化到第4期,恐走向洗腎,原來他20年前曾有血尿及急性腰痛等結石症狀,幾天後就不痛而未加理會,但這種不會痛的結石長久堆積在左側輸尿管,造成左腎積水並永久失能,右腎又病變而瀕臨洗腎。衛福部彰化醫院腎臟內科主任蔡旻叡表示,輸尿管結石不處理,反而後果嚴重。輸尿管被結石填塞 尿液下不去形成巨型水腎蔡旻叡指出,楊老先生體檢發現其腎功能惡化,腎絲球過濾率只有19,快達到15以下的洗腎程度,超音波檢查赫然發現其左腎已變成不規則的囊泡,經電腦斷層細查發現,左側輸尿管被多顆結石完全填塞,左腎的尿液下不去,因積液形成比肝臟還大的巨型水腎,大約有20公分大,比正常腎臟大了1倍,估計裝了3公升的液體,在此壓迫之下已看不到正常的腎臟組織,也就是說,其左腎已經完全沒有功能,此狀況可能已經持續很久了,僅靠右腎運作,如今右腎又已經慢性病變,將來恐要面對洗腎的風險。 一般而言,狹窄的輸尿管若有結石會很痛,怎麼可能忍了20年?楊老先生說,20年前他左後腰很痛且血尿,本來要去看醫師,但幾天後症狀消失了,他就不予理會,沒想到20年後發現一堆左輸尿管結石及巨大的水腎,還瀕臨洗腎。 彰化醫院泌尿科醫師蔡卓榮表示,結石若落入狹窄的輸尿管,通常會引起急性的腰背部、甚至延伸至腹部的劇痛及血尿,還可能排尿困難、發燒及嘔吐,那是因為結石阻塞輸尿管強烈蠕動所致,但結石上游的集尿系統隨著時間發生慢性變化後,輸尿管的強烈蠕動隨之消失,是有可能疼痛感消失,而結石隨著時間越積越多,導致上游腎臟產生的尿液無法排出,造成腎臟機能受損。不會痛的結石才恐怖 放任20年成災 這起個案就因為當事人20年前的疼痛感消失後置之不理,造成結石陸續堆積在左側輸尿管,直到完全塞住,左腎失能,如此一來全靠右腎排尿,至此,左腎已經沒有功能,拿掉石頭的意義不大,假如左腎出現感染,就要將整個左腎取掉。 蔡旻叡表示,輸尿管結石通常很痛,這並非壞事,因為患者一定會就醫,處理完就好;怕的是不會痛的輸尿管結石,例如老人家、長期臥床、服用多重藥物或多重慢性病患,這些人對痛的敏感度可能較低而不太會痛,或是像楊老先生痛一陣子就不痛了,就此放任,最後釀成左腎失能,走到快洗腎的地步。 蔡旻叡強調,楊老先生現在只能照顧好右腎,飲食要少油、少鹽、少糖,同時以藥物控制血糖及血壓,定期追蹤,儘量延緩右腎功能退化。民眾若有血尿等尿檢異常或不明原因腎功能減退,應該接受檢查,萬一是結石要盡快處理。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