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洗腎

糖尿病為何腎功能急速下降?醫:蛋白尿是主因

糖尿病為何腎功能急速下降?醫:蛋白尿是主因#洗腎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一位退休近70歲罹患糖尿病的婦人,血糖長期控制不佳又伴隨蛋白尿狀況,平常並未特別控制飲食,故體重始終居高不下,一直都未察覺疾病惡化。醫師嚴正指示必須控制蛋白尿,不然疾病很難改善。在營養師教育跟病友互相鼓勵之下,漸漸開始主動遵照醫囑服藥,也進行飲食調整,減少垃圾食物攝取。目前身體狀況已大有改善,體重也控制下來。4成糖友不知已有蛋白尿 腎功能恐已悄悄惡化曾競鋒診所院長曾競鋒醫師表示,蛋白尿是糖尿病腎病變發生最常見的首要徵兆,但一旦偵測到蛋白尿時,多半表示腎臟已受損到一定程度。如果輕忽而未及時介入照護,未來可能更加速腎功能衰退,甚至惡化到必須洗腎,更提高了腦中風、心臟病風險,這幾乎成為腎病變的三部曲。根據台灣基層糖尿病協會(TACD)於2019年「及時篩、腎心安」計畫調查顯示,台灣在基層診所的糖尿病患者有近7成合併高血壓,超過4成有慢性腎臟病,甚至超過8成合併高血脂症。面對這樣的狀況,協會也延續推動「及時篩、腎心安」2.0計畫,鼓勵積極介入糖友的治療流程,改善糖友的照護。曾競鋒醫師說明,2020年「及時篩、腎心安」2.0計畫擴大普查5萬位糖友中,發現高達4成的糖友對蛋白尿沒有正確認知,亦不清楚蛋白尿的出現代表腎臟功能已處於持續惡化狀態。有鑑於此,協會今年(2021年)加以透過「及時篩、腎心安」3.0計畫,改善糖友的腎臟保護觀念並積極提升糖尿病腎病變照護品質。推動過程中發現,參與的基層診所不論從掛號櫃台、診間醫師、營養師等,紛紛投入與病患溝通糖尿病腎病變發生風險因子,及偵測蛋白尿重要性的相關衛教。透過有效溝通,不僅加深了醫病關係,也更強化病患遵從度。此外,為了方便讓更多民眾取得衛教資訊,台灣基層糖尿病協會也特別架設「糖尿病保腎護心卓越機構-快找你的控糖好厝邊」線上衛教網站 (https://actonmrf.com/ ),除了能快速了解更多糖尿病相關風險預防知識,若有相關醫療需求,民眾也可於網站查詢最鄰近的診所諮詢。遵照醫療團隊指示 穩定服藥遠離洗腎目前糖尿病的治療觀念在基本血糖目標的控制監測以外,腎臟、心臟保護也是治療關鍵重點。除了糖尿病,國人常見的高血壓問題也是導致腎臟及心臟病變的主要原因之一。根據臨床資料,糖尿病合併高血壓,會增加2倍以上的心衰竭風險,如果糖尿病合併蛋白尿,造成腎臟惡化風險更會上升至3倍以上。除了控制好三高有助於改善蛋白尿以避免腎臟提早惡化以外,若能於初期及早察覺蛋白尿發生並遵循醫師治療,將更有機會改善甚至逆轉蛋白尿發生。糖尿病通常給藥的種類相當多,過往有些年長者甚至會自行斷藥,造成治療中斷而使病情惡化或引發心腎併發症。曾競鋒醫師建議,基層診所的醫療團隊要與糖友或家人多點溝通,提醒他們可配合使用保護腎臟、治療蛋白尿的藥物,也讓病患更安心用藥。如近年有許多新型口服治療藥物發現減少腎臟、心臟壓力,可兼顧良好心臟及腎臟保護,對於糖尿病患者和照護家屬來說是一大福音。最後曾競鋒醫師提醒,糖尿病患者需定期固定追蹤自身蛋白尿狀況,按時回診持續謹遵醫囑勿自行停藥,才能常保「腎力」人生。關鍵字:台灣基層糖尿病協會、糖尿病、腎病變、腎功能、蛋白尿、洗腎、診所、糖尿病保腎護心卓越機構

1歲幼兒遺愛人間 捐腎助2童擺脫終生洗腎

1歲幼兒遺愛人間 捐腎助2童擺脫終生洗腎#洗腎

(優活健康網記者黃苡安/綜合報導)1歲3個月的幼兒器捐,幫助兩名女童擺脫終生洗腎的痛苦,也創下國內最低體重的大愛器捐,並將兩顆腎臟分別植入的新紀錄。8歲的許小妹因先天心臟病術後引發急性腎衰竭,導致慢性腎臟病,接受腹膜透析長達3年,去年接受腎臟移植後,重拾正常生活;4歲的李小妹為國內最小血液透析個案,去年獲得新腎後,還出現嚴重抗排斥反應,所幸經過醫療團隊長達數月的悉心照料,成功熬過危險期,腎臟也在體內平安長大。創下國內最低體重大愛器捐 台北榮總外科部與兒童醫學部團隊合作,完成兩顆腎分別植入不同受贈者的新紀錄,也創下國內最低體重的大愛器捐,受贈者體重僅12公斤與18公斤。在移植後一年,兩人均脫離透析之苦,連活力也變好了。台北榮總一般兒科主任張瑞文表示,腹膜透析是兒童慢性腎衰竭的治療首選,但有些病童會因多次腹部手術史或反覆腹膜感染,導致透析效果不佳,需改以血液透析替代。另受限於病童體重太輕及洗腎管路建立困難,使得透析成為「不可能的任務」,多重因素惡性循環,易產生致命的併發症,病童身心發展也受影響。兒童外科主任蔡昕霖指出,最理想的腎臟移植,除了血型與組織吻合外,器官大小選擇也極為重要,腎衰竭病童植入年紀相近的腎臟,能夠有效好地適應,進而達到較佳的腎功能。由於年幼的大愛腎臟捐贈者極為稀少,且摘取與植入的手術極為困難,移植後的併發症遠高於成人;另一方面,受限幼童身形較小,身體血量或血壓無法充足供應成人捐贈的腎臟,因此幼兒可以盡早獲得腎臟移植的機會不高。2童重生 腎臟長大身高也長高蔡昕霖說明,移植手術並非移除舊腎臟後安裝新腎,而是在腹腔安裝「第三顆腎」,植入新腎與腹腔主動脈、下腔靜脈做吻合,再與輸尿管和膀胱做連接,不過,兒童腎臟血管較細,移植團隊在歷經18小時努力,終於完成高難度手術。許小妹術後恢復良好,腎臟馬上發揮功能,恢復期後也脫離洗腎,一年內長高了8.5公分,腎臟也從5.8公分變成8公分。但4歲的李小妹術後卻出現急性抗體排斥現象,後來接受12次血漿置換移除血中抗體,用了兩次免疫球蛋白後才穩定病況。術後一年也長高7.5公分,腎臟更長大到10公分,接近成人12公分的大小。

看心情洗腎引發副甲狀線亢進 自體移植術解決不寧腿

看心情洗腎引發副甲狀線亢進 自體移植術解決不寧腿#洗腎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53歲蔡先生洗腹膜透析5年,因洗腎後總感到腰痠,索性自行減少洗腎頻率,也常忘記吃擬鈣劑,加上飲食無節制,導致血液中磷離子居高不下,刺激副甲狀腺,造成副甲狀腺機能亢進,飽受不寧腿症候群影響,所幸接受腺體自體移植手術後狀況大幅好轉,也降低骨質疏鬆、心血管疾病等併發症風險。低血鈣又未控制飲食 易骨鬆、心臟病變及影響造血亞洲大學附屬醫院助理副院長、腎臟科主任周哲毅表示,患者本來每天洗四袋藥水,但洗完後總感到腰痠,便自行調整洗腎頻率,加上因工作繁忙未良好控制飲食,且常忘記服用擬鈣劑,引發高血磷症,最近腿部出現痠、麻、癢等症狀,會忍不住踢動、不自主抖腳,可說是典型不寧腿症候群,生活品質大受影響。 上述情況多為次發性副甲狀腺機能亢進所引起,主要是洗腎患者因活性維生素D不足引發低血鈣,加上沒有控制磷離子導致血磷滯留,合併刺激副甲狀腺增生,以致容易出現骨質疏鬆,甚至併發骨折外,還會有心臟病變、造血與免疫系統和神經系統疾病、難治的皮膚癢,以及雙臂及雙腿酸軟無力、行走困難,因此,若經過藥物治療,副甲狀腺素仍大於1000 pg/ml且合併高血鈣,就會建議手術治療。 一般外科主任葉俊杰表示,通常患者洗腎超過10年,體內鈣、磷離子長期偏高,容易出現副甲狀腺機能亢進併發症,一般會建議手術治療,其中副甲狀腺全切除及部分腺體自體移植手術是將四個腺體先全部摘除,再取出組織做冷凍切片,將部分腺體移植到前手臂皮膚下,保留部分副甲狀腺功能。術後仍需控制高血磷 預防副甲狀腺機能亢進會復發此術採取全身麻醉並全程術中神經監測,可避免喉返神經受損,造成術後聲音沙啞的問題,一旦患者病情復發,也可直接找之前種在手臂的副甲狀腺,在局部麻醉下切除治療即可,不須再經由脖子接受手術,降低喉返神經損傷及全身麻醉的風險。 葉俊杰提醒,即便洗腎患者接受切除移植手術,若術後沒有妥善控制高血磷,仍有可能再度發生副甲狀腺機能亢進,就得再次接受手術,建議洗腎患者配合醫囑,就能避免或延緩接受副甲狀腺切除術,若醫師評估必須接受手術,也應積極配合治療,否則對身體造成更大危害。

洗腎後有這3症狀 當心是血管狹窄警訊

洗腎後有這3症狀 當心是血管狹窄警訊#洗腎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一名80歲彭姓老翁接受洗腎治療,近日發現洗腎後止血不易,甚至超過半小時都無法止血,到醫院求診,醫師以透析儀器檢查,發現老翁靜脈壓力過高,再經過高精度血管攝影發現狹窄病灶,以氣球撐開手術,經過半小時,原本0.1公分的人工血管,恢復到0.6公分,回復血管通路功能,讓洗腎能夠順利進行。人工血管長期使用會發生異常中國醫藥大學新竹附設醫院心臟外科醫師林俊閔表示,台灣有超過9萬人因腎臟衰竭,需要洗腎治療,一般做在手臂上的動靜脈廔管或人工血管,提供血液透析的管路,但是有一半以上的洗腎患者,不知道人工血管長期使用會發生異常功能。提醒洗腎患者出現三大症狀,一定要盡速就醫,1.洗腎後止血需要時間較長。2.平日觸摸時的強勁血流消失、變成跳動的感覺。3.洗腎過程中,透析儀器常常發出警示,提醒靜脈壓力過高,要盡速就醫。血管阻塞無法洗腎 需侵入性治療林俊閔指出,發生上述狀況,代表人工血管已經變得狹窄,還未形成大問題,讓醫師提早介入治療,防範於未然。如果沒有緊急就醫,血管阻塞,無法洗腎,必須擴大侵入性治療,除了要移除血栓,還要開傷口,過程更辛苦。腎友洗腎血管通路,就是腎友的生命線,一定要細心照顧。心臟血管外科除了手術建立、維護洗腎通路,更能為洗腎血管通路提供完整的治療處理方案,完整血管構建和修復。

世界多囊腎關注日!醫親授口訣 揪出洗腎幕後兇手

世界多囊腎關注日!醫親授口訣 揪出洗腎幕後兇手#洗腎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據衛生福利部健康保險署統計,我國洗腎人口已超過9.2萬,被冠上「洗腎王國」的稱號,民眾普遍認為洗腎的元兇為飲食習慣或糖尿病,但不知約有2-3%的洗腎病患¹,是因遺傳疾病—自體顯性多囊性腎臟病(簡稱「多囊腎」或「PKD」、俗稱「泡泡腎」)所致。天主教輔仁大學附設醫院腎臟科暨社團法人中華民國多囊腎腎友協會理事長 高芷華醫師表示,多囊腎是一種遺傳性疾病,有五成機率遺傳給下一代,發病率幾乎高達百分百。發病後,腎臟異常增生大量囊腫(俗稱「水泡」)。這些囊腫會隨著疾病進展慢慢變大,造成腎功能快速下降而洗腎,台灣臨床研究發現有PKD1突變基因的台灣多囊腎病友約52歲(中位數)就邁入洗腎病程²,相較於一般慢性腎臟病患者平均67.3歲才洗腎³,足足提早15年!高芷華醫師指出,過往多囊腎治療可說是「無藥可治」,患者僅能透過飲食控制及多喝水等方式,延緩病程進展。青壯年患者確診後,不僅擔心十幾年內就要洗腎,工作及生活品質還受到劇烈衝擊;高遺傳機率的特性也往往讓結婚生子計畫延宕甚至取消,衝擊患者的自我實踐與人生規劃,更有高達六成的患者陷入憂鬱⁴。所幸,今日已有可直接延緩病程惡化的多囊腎口服藥物問世,幫助患者扭轉年輕就洗腎的命運!為了幫助患者及早揪出多囊腎,掌握黃金控制期,中華民國多囊腎腎友協會特別在9月4日世界多囊腎關注日前,宣導「攻略多囊腎,你543了沒?」口訣!提醒民眾出現『高血壓、腰部疼痛、血尿、泌尿道感染、腎結石』這五大常見症狀,盡速就醫進行『影像、血液、尿液、基因』上述四種診斷檢查,特別是『具家族史、腎臟有囊腫、洗腎者』這三大高風險族群,更要提高警覺。高芷華醫師也提醒,若未即時控制多囊腎病程,腎絲球過濾率低於59 mL/min/1.73m2的患者,其感染新冠肺炎的風險、重症和死亡風險都會增加⁵。高芷華醫師說,多囊腎口服藥物讓患者看見疾病控制的希望,整體而言,治療積極度大幅提升,高風險族群也越來越積極篩檢。然而,目前健保給付規範較為嚴格,患者若想及早進入療程往往需要自費,經濟負擔大,期盼政府放寬給付規範,讓患者及時獲得更適切的治療。腎臟也會起水泡!不治囊腫每年增大超過5%,嚴重恐大如橄欖球,多囊腎患者52歲就洗腎!高芷華理事長說明,多囊腎是一種慢性腎臟病,正式名稱為「自體顯性多囊性腎臟病」,亦有人稱為「泡泡腎」。與遺傳有高度關係,約九成罹病原因為遺傳所致,男女遺傳機率相同,只要父母中有一人患病,自己就有五成機率罹病,且未來一定會發病。進入病程,患者腎臟會長出充滿體液但沒有任何功能的囊腫(俗稱水泡),遍布腎臟的囊腫會以平均每年超過5%的速度變多、變大,可能膨脹為正常腎臟的20倍,猶如橄欖球大。沒有及時治療,這些囊腫會逐漸取代正常腎臟組織,一旦腎功能低於5 mL/min/1.73m2,就必須開始洗腎或腎臟移植,臨床研究發現,有PKD1突變基因的多囊腎病友約52歲(中位數)就進入透析治療階段,此時為人生中壯期,生活、工作、婚姻與情緒各方面都著實影響重大!嚇人!逾5成多囊腎患者不到30歲就有高血壓 醫籲:掌握「攻略多囊腎,你543了沒?」口訣!國家衛生研究院暨高雄醫學大學附設醫院腎臟科黃道揚醫師進一步說明,多囊腎發病初期幾乎沒有症狀,但腎臟囊腫進入快速生長期後,會出現『高血壓、腰部疼痛、血尿、泌尿道感染、腎結石』,這五大常見症狀。一旦腎臟受損,血壓調節功能就會降低,超過五成患者不到30歲就出現高血壓,若未即時控制,更有5%至10%的機率發生腦出血。一旦巨大如橄欖球的腎臟壓迫到腹腔器官,將會導致長期腰部疼痛;若擠壓到胃還會造成食慾下降,甚至會因營養不良引發肌少症。若囊腫破掉,會導致血尿、泌尿道感染;囊腫還會阻礙尿液排除,導致尿液停留時間變長,平均每4人就有1人發生腎結石。黃道揚醫師強調,多囊腎不只衝擊腎功能,還會引起全身併發症,甚至導致腦中風及死亡!黃道揚醫師表示,若出現上述五大症狀,應盡快就醫,進行『影像、血液、尿液、基因』四種診斷檢查。透過影像確認腎臟囊腫增長情況,判斷未來疾病惡化速度;藉由血液、尿液評估腎臟功能;若腎臟惡化快速者,更可透過基因檢查掌握致病基因型,調整後續療程規劃,甚至可透過基因及人工生殖技術,減少患者未來子女發病機率或疾病惡化風險。黃醫師也建議,綜合多囊腎的流行病學特性,『具有家族史、腎臟有囊腫者或是因不明原因腎衰竭而洗腎者』屬於高風險族群,建議一定要至腎臟科進行相關檢查。過往患者不敢結婚生子,高達六成陷入憂鬱! 突破性口服藥物帶來治療希望,終可控制疾病惡化臺中榮民總醫院內科部腎臟科陳呈旭主任表示,過往多囊腎無藥控制,發病初期僅能透過多喝水,減少抗利尿激素分泌,降低腎臟囊腫生長速度;並且透過少鹽、少蛋白的飲食,降低腎臟代謝負擔。患者難以擺脫年輕就洗腎、腎臟移植的命運,洗腎衍伸的時間成本或移植手術後的排斥反應,嚴重衝擊患者生活品質;患者也因為治療瓶頸,對於罹病的事實更難接受。陳呈旭主任進一步說明疾病對患者的衝擊,部分患者擔心將疾病基因遺傳給下一代,中斷結婚或生子計畫。也因為患者不到退休年齡就需要洗腎,每週3次的血液透析治療,對於仍需上班的壯年患者而言,常常造成請假上的困擾,甚至影響工作表現。陳主任直指,多囊腎不僅影響生理健康,對於患者的心理及人生規劃也帶來劇烈衝擊,更有高達六成的患者陷入憂鬱⁴。陳呈旭主任指出,今日已有多囊腎口服藥物問世,此款突破性的藥物可以直接抑制腎臟囊腫增長,有望守住患者腎功能,延後洗腎時機點,改善全身併發症。患者也因為看見治療希望,醫囑配合度大幅提升,對於身體與心理健康都帶來正面改善。陳呈旭主任補充說明,許多患者服藥期間會有頻尿的困擾,但普遍在二至三週後就會習慣。若想要更積極的改善,建議早點起床服藥,延長最後一次服藥與睡眠的間隔,就能有效解決夜間頻尿問題。陪伴患者攻略多囊腎,中華民國多囊腎腎友協會提供患者全方面的治療及照護資源高芷華醫師提醒,感染新冠肺炎後,人體可能會發生細胞激素風暴,導致全身器官受到傷害。然而,多囊腎患者疾病恐影響腎功能不佳,若不幸感染新型冠狀病毒,容易因腎功能驟降而引起重症與死亡。提醒患者,疫情

媽媽10公分腎臟植入體內 末期腎病2歲娃重生

媽媽10公分腎臟植入體內 末期腎病2歲娃重生#洗腎

(優活健康網記者黃苡安/綜合報導)2歲的陳小妹妹在出生不久即透過腹膜透析洗腎,移植手術成為順利成長的唯一希望,然而10公斤以下幼童的移植手術困難度高,加上術前交叉試驗陽性,意即會攻擊移植腎臟抗體,台大醫院團隊克服萬難,將陳小妹媽媽的腎臟成功移植到陳小妹身上,成為院內首起10公斤以下、抗體排斥的腎臟移植手術。陳小妹日前已出院,不僅在疫情下完成幼兒腎臟移植奇蹟,也為末期腎病幼兒提供治療的一線曙光。成人腎臟佔小孩腹腔一半 術前需增加體重和腹腔容量陳小妹出生後即因全身水腫、大量蛋白尿與腹水,及合併呼吸衰竭與小腸穿孔,被送至台大醫院加護病房照護,為了找出陳小妹腎臟功能急速惡化的病因,台大醫院利用全外顯子次世代基因定序進行檢測,確診為WT-1基因突變所導致早發性腎病症候群,必須接受腎臟移植才能順利成長。儘管媽媽願意捐贈腎,但成人的腎臟長軸約10公分,幾乎佔了小孩肚子的一半,移植是一大挑戰。台大醫院小兒部醫師蔡宜蓉指出,兒童因為腹腔小,需長到一定體重才有可能將媽媽的腎臟植入,在移植前的準備,除了感染、血壓、電解質的維持穩定外,也藉由調整鼻胃管餵食與透析劑量,讓陳小妹持續增加體重和腹腔容量,提供足夠的空間接受成人腎臟。三級警戒期間移植 母愛無畏疫情限制醫療團於7月9日進行移植手術,由陳媽媽捐贈左腎植入陳小妹的右後腹腔,同時移除原本的右腎,再利用人工腹膜將陳小妹的腹腔傷口關閉。陳小妹術後由兒童加護病房團隊與移植外科團隊共同進行術後照顧,並於8月17日出院,此個案也是該院10公斤以下幼兒、交叉試驗陽性腎臟移植首例。台大腎臟移植團隊進行過4例2歲10公斤以下的腎臟移植,最久的案例已經腎移植超過16年。然而幼兒腎臟移植的困難還有待突破,包括病童腎臟病變的確診、免疫抑制劑的使用、手術前後多團隊的兒童醫療照護等,尤其如何克服體型與心肺功能上的限制,更是手術技術與照顧上的難題。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蔓延,陳小妹妹家人無畏疫情進行移植,不僅是家人親情的體現,更有賴台灣整體防疫措施的成功。

抽菸抽到快洗腎 熟男瀕臨腎衰竭

抽菸抽到快洗腎 熟男瀕臨腎衰竭#洗腎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一名中年男性身上飄散著濃濃菸味,一定是剛剛還在抽菸。「我是來看腎臟病的,上個月檢查的肌酸酐Cr是2.6,過濾率是27.8,腎臟科醫師說我已經快要洗腎了。」看著他的資料,才50歲而已,是怎麼變這樣的呢?他搔搔頭說,「腎臟科醫師說,應該是抽菸抽太多影響到腎臟,才造成腎絲球腎炎…」那還不戒菸?抽菸如何影響腎功能?抽菸會導致交感神經活化、使血壓升高,造成血管內膜細胞破壞,腎臟微血管收縮,進一步血流不足,降低抗氧化酵素,時間一久便會造成微血管硬化與腎絲球壞死,也會使腎絲球過濾壓力增加,白蛋白尿滲漏增加,逐漸累積便會形成腎衰竭。根據研究顯示,抽菸造成的腎病變,和糖尿病腎病變類似,都是因為血管氧化壓力增加、血管增生與血管內皮細胞破壞的變化形態。另外,香菸內含尼古丁、鎘、鉛等腎毒性物質,只要少量就會傷害腎臟,不管是一手菸、二手菸、三手菸都會對腎臟形成嚴重的傷害。杏儒中醫診所院長蔡易昌中西醫師表示,抽菸對於腎臟的傷害,在中醫是屬於「痰」、「淤」的病機變化。我們介紹過中醫對於慢性腎衰竭,有一個很有深度的病名「關格」,「關」是關閉,「格」是格拒,在上由於三焦之氣不流通,寒遏胸中,飲食不下故格拒;在下由於熱結下焦,津液乾涸,氣化障礙,故關閉。慢性腎衰竭,遷延不愈,以致脾腎陰陽衰憊,氣化不行,濕濁毒邪內蘊,氣不化水,腎關不開,則小便不通;濕濁毒邪上逆犯胃,則嘔吐,遂發為關格。而抽菸造成的「痰」和「淤」,痰瘀毒邪內蘊,入侵血分,血絡瘀阻,脾陽虧損,腎陽衰微,陽不化水,痰濁逗留,濁邪壅塞三焦,氣化功能不得升降。在中醫古籍《靈樞‧刺節真邪》提到「津液內溢,乃下留於睪,血道不通,日大不休,俛仰不便,趨翔不能。此病榮然有水。」奠定了水遏血瘀,血滯水停,水血搏結的病機理論。本病屬於屬於本需標實之症,本虛主要是脾腎陰陽衰憊,標實主要是濕濁毒邪。依照明代醫家王肯堂所著的《證治準繩‧關格》提到「治主當緩,治客當急」的原則。主是指關格之本,客是指關格之標,也就是治療關格之脾腎陰陽衰憊,應堅持長期調理,緩緩調補脾腎之陰陽,而對於關格的痰瘀毒邪,要儘快祛除。中醫調理一段時間後,他回診時拿出檢驗報告,「我這次檢查肌酸酐Cr恢復到1.5了,而腎絲球過濾率GFR也改善到52.4了,中醫調理搭配戒菸,效果不錯。」    (文章授權提供/杏儒中醫診所)

腎臟病友低蛋白飲食恐營養不良?長期抗戰要這樣做

腎臟病友低蛋白飲食恐營養不良?長期抗戰要這樣做#洗腎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台灣罹患腎臟病族群不在少數,而病患最擔心的就是會不會終究必須走向洗腎一途?低蛋白飲食 熱量也要足夠高雄義大醫院腎臟科張敏育主任說明,當腎臟出現問題,只要遵循醫囑以及做好飲食控制,通常都能延緩洗腎時間。而針對慢性腎臟病的病友,醫師、營養師也都會建議以低蛋白飲食為原則。要控制飲食的最主要原因,就是當腎臟病變時,無法將過多的蛋白質所產生含氮廢物排出,會產生酸中毒、尿毒情況。因此,要以限制蛋白質攝取來作為保護腎臟的機制。但若攝取過低的蛋白質,病友與家屬又擔心可能造成營養不良,究竟要如何拿捏?張敏育主任說明,確實過低蛋白質會造成營養不良甚至讓肌肉分解,人體代謝廢物會更多,對腎臟也會更不好。張敏育主任建議,可以挑選高生物效價的蛋白質,如魚﹅肉﹅蛋等動物性蛋白質,或是大豆﹅花生等植物性蛋白質。而每日建議攝取量建議病友要下降至每公斤體重的0.6-0.8公克(一般民眾為每公斤體重的1.0-1.2公克)。如果不清楚克數的計算,可以利用手掌心來估計要吃多少蛋白質。一份蛋白質約7克,女性手掌心大小約3份﹅男性手掌心大小約4-5份。舉例來說,60公斤體重的男性,每日建議攝取約48公克的蛋白質,約等於7份蛋白質,所以每日可吃不超過兩個手掌心大小的魚﹅肉或蛋。飲食三大建議:選好油、低蛋白澱粉、補充營養品還有一點要注意的就是,在攝取低蛋白的同時,也要注意熱量是否足夠。國際腎臟治療指引均建議在進行低蛋白飲食的同時,熱量必須要達到每日每公斤體重的30-35大卡。張敏育主任提供三方向的攝取建議:一、在食物當中加入好油,例如橄欖油或大豆油等,魚或肉可使用油煎的方式,青菜可以在汆燙後拌入油脂,除了美味也可以增加飽足感和熱量。二、主食可增加低蛋白澱粉如炒冬粉或米粉,減少蛋白質攝取又可補充熱量。病友也能偶爾有點心攝取,像是粉圓﹅西谷米拌入少量糖水,增加飽足感、滿足口慾,也可維持熱量。三、使用市售腎臟病專用營養品也可以達到低蛋白又足夠熱量的需求,但是要注意洗腎前和洗腎後的營養品是不同的,洗腎前使用的營養品是低蛋白,洗腎後則是高蛋白。搭配酮酸胺基酸 延緩洗腎有具體效果除了上述所提,張敏育主任更提醒腎臟病友除了飲食,低蛋白飲食併用酮酸胺基酸治療才能真正延緩洗腎。酮酸胺基酸的特殊機轉,就是「轉氨」,這個概念就是將原來體內會產生的含氮廢物,轉化為人體必需氨基酸。「酮酸胺基酸不僅能保護腎臟,更提供病友需要的營養素。」他也強調,低蛋白飲食搭配酮酸胺基酸對腎臟病的長期抗戰非常有幫助,目前在治療案例當中,慢性腎臟病的第三期介入就有很好治療效果,但事實上,如果能提早當然更能預防腎病變。除了飲食控制與搭配酮酸胺基酸治療,張敏育主任也提醒腎臟病友一定要控制三高問題,戒除如抽菸、喝酒習慣,也要避免熬夜,培養適當中低強度的運動(避免強度太高如馬拉松),這些都是日常保養原則。而因應新冠肺炎近期疫苗施打的措施,張敏育主任表示,除非是對於疫苗成分有嚴重過敏反應史,或對於先前接種之COVID-19疫苗有立即的過敏反應,或是目前正在發高燒、急性感染發病的患者,應暫緩接種,一般都會建議施打。另外由於打疫苗都會建議多喝水,但洗腎患者或是有嚴重水腫的病患因為有飲水量限制,這也是要注意的地方。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