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緒

樂閱讀/6個方法 遠離怨氣

樂閱讀/6個方法 遠離怨氣#情緒

抱怨連連的萊因斯是我見過火氣最大的諮詢者,他丟了很多東西,卻還不知問題在哪裡。他的經典抱怨讓人入耳難忘,一度成為大家茶餘飯後的話題,以及工作人員時常說到的負面教材。短短一年內,萊因斯就失去兩任女友和無數工作機會,這當然都是因為他自己,但他卻將責任推給自己所能想到的任何「人事物」,就連他家的狗和門口的郵筒也沒逃過他的審判!他虐待自己的寵物,出門時踢翻郵筒,收到政府的罰單,還有可能被起訴。當我指出他的問題時,他的表情看起來很怪,就像咬牙切齒要證明自己的西部牛仔。「我不認為我有問題,難道你們看不到嗎?我認為有問題的是這個世界!」毫無疑問,他的怒斥沒有任何作用,反而讓他的氣場更讓人無法接近,沒人對這樣的萊因斯有好感,現場有位女士悄悄地說:「他好像有暴力傾向耶?」抱怨一定會讓他人擔心受到你的傷害,唯一的選擇就是離你遠一點、再遠一點,站在門外看著你慢慢關上自己的心窗,沒人願意拯救你,除了真正愛你的人──但這樣的人太少了。當你明白嘮叨給人危害時,現在我再送你六個建議,希望你堅持下去,長期訓練自己,強制改掉這個損毀我們積極氣場的壞習慣:1)隨時讓家人和朋友幫助你/每當你快要控制不住情緒,即將發怒或抓狂,或想對芝麻綠豆大的問題喋喋不休的時候,請他們及時提醒你,可以制止、安慰或拉你到屋外吹吹風,換個較為清靜的環境,讓你調整一下情緒。你可以設計一個懲罰,例如當情緒失控後,你就要請他們吃一頓大餐,或罰自己半個小時不能講話,就算電話響起也不例外。2)嘮叨的話最多只講一遍,然後以最快的速度忘掉它/如果你必須不耐煩地提醒那個人七、八次,抱怨他答應你卻沒有做到,那麼想必他一定不會實現你的願望了,當初的承諾不過是隨口說說,你為什麼還要浪費口水再抱怨呢?你的嘮叨只不過會讓他更想拒絕你,而且一定會下更大的決心,絕不屈服你。所以,別人不想聽到的話,只講一次就夠了,多說無益。3)學會用溫和的口吻,輕鬆表達看法/不管你想表達什麼,都要注意表達方式,例如你可以平靜的說:「親愛的,如果你願意陪我去逛街、去超市買點生活必需品,我會烤你最喜歡的披薩,讓你當晚飯。」或「親愛的,真高興看到你把我們的蘭花照顧得這麼漂亮整齊,大家一定會稱讚這幾盆蘭花。現在,你何不把它們擺到最合適的位置上!」表現出自己內心的柔性氣場,對你達成想要的心願更有幫助。4)即使要埋怨,也要表現出幽默感/你要注意嘮叨的技巧,適當的幽默感不但能達到效果,還會讓你保持良好的心情,記住,幽默不只可以讓人愉悅,也能讓自己處於輕鬆樂觀的狀態。同樣一件事,千萬不要氣兩次,氣過就算了,也不要兩三天就拿出來一再重複。如果你忍不住,不吐不快,很想發洩你心中的不滿,可以用調侃的方式,順便當它是放鬆心情的辦法。5)有不愉快的事,最好的解決辦法是冷靜討論/當你與同事、上司或伴侶有不愉快時,要想辦法寫在紙條上,之後再討論。當你們發生爭吵時,可以嘗試都不說話,等到你們都冷靜下來,再把它拿出來討論,找一個雙方都能接受的最佳解決方案。到那時,如果它只是一件很微小而且不重要的事情,相信你們一定已經把它拋在腦後,或者不好意思再提起它,只要度過情緒最失控的階段,你的嘮叨欲望也就消失了。6)不用嘮叨,也能達到目的/每個女人都不可能用嘮叨綁住男人一輩子,同樣的,一個人也不可能僅用嘮叨就能說服同事或是老闆,既然如此,為什麼不爭取最好的解決辦法?對,不用嘮叨,改掉命令、請求或抱怨的口氣,無論發生什麼事都平心靜氣,用你的學識和涵養征服對手,用你理性的氣場感染對方,讓他樂意聽從你的意見,為你做任何事!否則,你不但會傷及自己的氣場,還會毀滅自己的幸福!(本文作者/高原)(摘自/氣場/好的文化出版)

樂閱讀/如何才能心無罣礙?

樂閱讀/如何才能心無罣礙?#情緒

心中充滿雜思和妄念會持續一輩子的,當習慣它的存在後,在恍然大悟前,一生就這麼過去了。心無罣礙對發展第六感非常有用,因為它讓身、心、靈敞開,讓生命的每個面相都能體會到豐盛與充實,心無罣礙是通往無窮盡智慧寶藏的重要方式之一。到底什麼才是心無罣礙?心無罣礙對我們來說是非常獨特的境界,意指清除心中所有想法及雜緒。用它做為培養第六感的工具,一旦做到這個境界,就真的能放下包袱,而通往宇宙意識引導、智慧及慈愛的大門會因此開啟。立意明確的無罣礙境界是相當高的靈性存在狀態;無罣礙是一種柔軟脆弱的人類靈性,表示敞開純真且率真的那一面,迎向所有對我們最好的狀態。無罣礙是極為優秀的第六感鍛鍊工具,為了說明無罣礙對第六感發展的幫助有多大,接下來分別描述「充滿雜思和妄念的心靈」,及「澄澈且無罣礙的心靈」,你很容易就能發現這兩種心靈的能量品質有哪些不同。充塞雜思和妄念的心靈/在心中充塞雜思和妄念的情況下,每種想法都會衍生另一種想法或行動,導致欲望指揮著身體,身體則像人肉機器人一樣接收各種指令,變成腦袋裡裝滿各種欲望和命令,成為欲望的奴隸。經過觀察,這種心中充塞雜思和妄念的狀態被證實是會持續一輩子,就像習慣或規則一樣,人體習慣了這種生活方式後,就會日復一日不斷地重複,一天變成一星期,一星期增加成一個月,在你恍然大悟前,一輩子就過去了,如此等同於是你自己拒絕了上天最美好的贈禮,宇宙意識在原地等待你的啟用,你卻從來沒有使用過它,你太忙著做無謂的思考,你的能量流就是追著自己尾巴跑的狗,沒辦法帶來任何建設性的結果。充滿雜念的心靈像個塞子,堵住了第六感訊息的流通傳遞,雖然住在這個世界上需要依據想法、計畫、理念來思考和行動,但你還是需要有靈性的補足。當靈性滿溢後,你可以停止掌控心靈的意識,放空心神讓更高層次的意識不受限制、自我運行;當你的心靈解脫、達到無罣礙境界之後,心靈會清理出一個空間,讓充滿智慧的全新世界進駐你的內心。澄澈且無罣礙的心靈/我總認為,心無罣礙說起來簡單,實際要做到真的很難。心無罣礙是指心靈毫無雜念、屏除心中所有雜緒、刻意集中心智、專注手邊正在做的事。不管是心靈的或身體,心無罣礙是一種真實的冥想狀態,真正的目地在於「親身經歷」。不管你正在寫報告或油漆牆面,無論是何事,只要放下心中罣礙或清空思緒,更高階的感官會自動向宇宙敞開,遮蔽創意靈感的屏障將隨之減少。若你需要得到某個問題的答案,只要讓問題在心中清楚成形,接著再摒棄這個問題,答案(或至少是提示)將不費吹灰之力的傳達給你。當你達到心無罣礙的境界時,卻發現與事件無關的想法開始進入心中,這表示你並沒有全心全意關注自己正在做的事,若要停止這些不相關的想法,只要重新將注意力拉回正在進行的事上頭即可。心無罣礙的關鍵是全神貫注於手邊正在做的事,你自己也許會融入,成為事件活動的一部分,若能到達這個階段,由更高層次的感官接手掌控,就能迎向宇宙、指引、愛與智慧。你可以想像得到,多工處理對心無罣礙沒有幫助,從事任何活動或事務時,不應該吃東西、喝飲料、嚼口香糖、聊天、傳簡訊或從事任何和活動不相干的事。專注於處理事情時,應該不要和任何人聊天,除非這是工作的一部分;不要播放任何音樂,因為音樂會讓人分心,背景音樂只會吸引與手邊正在處理的事、正在思考的主題完全無關的雜緒侵入心中。(本文作者/泰瑞莎.布萊迪)(摘自/開發第6感,練習更敏銳的自己/大寫出版)

樂閱讀/新時代的工作態度

樂閱讀/新時代的工作態度#情緒

在過去的農業社會,因為交通工具不發達,從鄉間到城裡走一趟,往往得花很長的時間,更別說是遠赴異國了。然而對現代人來說,縱橫、跨越、往返於地球上的任何兩個端點,早就變成簡單而且稀鬆平常的事了。好比臺灣與紐約兩地,有時候我甚至覺得美東的紐約比臺灣的高雄還近一些,因為我平均一年去高雄一趟,去紐約則至少兩次。因為往返頻繁,對空間的距離感便縮短了。同樣地,我們每天接觸到的人、事以及資訊的數量,是非常驚人的,所以現代人的時間感也變短促了。例如,臺灣每天約有幾百本新書問世,全世界每天出版的新書數量,更是難以估算。莊子曾說:「生有涯,知無涯。」相較於古代人,現代人要學習的知識就更多了,怎麼學也學不完。資訊擁塞,知識爆炸,相對於我們所擁有的時間,就顯得格外短缺了。居安思危/因此,現代社會中出現了許多身兼數職的人;有能力的人,一個人可以兼任數項職務,時間當然不夠用。在時間不夠用的情況下,還非得在限期之內完成職分內的工作,當然就會緊張。有些人白天做不完的工作,下班以後還得帶回家做,而明天一早起來,又有新的進度要趕。在這麼忙碌的工作中,如果不擅於支配時間,不懂得調整自己的心情與心態,就很容易害病。面對繁重的工作,最好是練習著「要趕不要急,要忙不要亂,要鬆不要緊」。我自己也是非常忙碌的人,我的經驗是:「要趕不要急。」工作要趕,但是心不要急。心一急,身體一定跟著緊張;身體一緊張,就會影響到工作效率,不僅工作品質不好,對身體健康也不好。忙,沒有什麼關係,但是「要忙不要亂」,如果急急忙忙地趕工作,很可能因忙亂而造成錯失。要鬆不要緊/如何才能不急不亂?那就得練習著「要鬆不要緊」,便是要使身體放鬆,平常可以練習著讓自己的臉部肌肉、眼球以及小腹放鬆。如果眼球無法放鬆,臉部肌肉一緊,小腹就會跟著緊;長時間下來,就會感到身心疲憊,做事容易疏漏,也容易生病了。隨時隨地練習著讓自己做幾分鐘的休息是很重要的,在辦公室也好,在交通工具上也好,只要一有時間,就要掌握機會練習將身體放鬆,這是小小的休息;如果更進一步,練習著隨時可以睡著,隨時可以醒來,哪怕只有三、兩分鐘也很有用。許多大忙人都必須練成這個本領。人必須認真工作,卻不要變成工作狂。所謂工作狂,就是有工作的時候拚命做;沒工作的時候覺得無聊,非得多找事情來做不可,把自己逼得非常忙碌,才能過日子。實際上這是因為心不能安頓,由於無處安心,所以要找工作來填補空虛。如果把工作當成是一種奉獻的機會,是一種藝術的把玩,是一種生命的欣賞,就能在輕鬆的身心狀態下,把工作做好了。(本文作者/聖嚴法師)(摘自/放鬆禪/法鼓文化出版)

樂閱讀/情緒同步!建立深層親子關係

樂閱讀/情緒同步!建立深層親子關係#情緒

日前我到一所學校服務,我非常感恩輔導主任給我這個機會。我有了夢寐以求的彈性:足夠的晤談時間與次數、可以跟各方(學生、家長、導師、輔導老師)互動、可以規劃辦親職座談、還有輔導主任的信任與尊重。對我來說,在治療室幫助孩子,會有一定的限制。有時候,不管孩子再怎麼努力,一方面孩子個人的改變需要時間,改變的幅度可能也有限;二方面是因為雙拳難敵四腿,環境的力量大於個人,孩子就算改變了,在環境中還是弱勢。譬如,課業、晚睡及生活自理三大問題,是親子衝突很重要的原因。像是:「拖拖拉拉的,早就叫你先把數學做好再看電視,結果你偏偏就要先看電視,搞到現在十一點了,還沒做到一半。下次再這樣,我就不簽聯絡簿!」「不是跟妳說晚上不要再講電話了嗎?!現在都已經幾點了,電腦也還開著,妳是不想睡了是不是?!然後明天又叫不起來,我還要載妳上學,三催四請,妳以為妳是大小姐喔……」「家裡有兩個資源回收場,一個就是你的房間,另一個就是你在客廳的電腦桌。拜託,三、四天前的珍珠奶茶就這樣放著,本來想說就讓你自己收拾,沒想到到現在還放著!」像這樣孩子的家庭互動狀況都不是很好,這讓我擔憂!簡單來說,家長沒辦法在心理層面,跟孩子產生良好的互動。父母忙於工作,服務業社會常要工作到晚上十點才能下班。像是計程車司機跑一整天的車,還可能賺不到一般上班族的一日所得。孩子回家常常沒大人,談心也只能找網友,假日就想跑出去。這樣下去,生活常規當然會有問題,連親子關係的維持都亮紅燈。當一個孩子遭逢困境,如同我今天面對的孩子,根據研究,有兩個重要因素,可以讓孩子順利克服困境:良好的智能表現與令人滿意的人際關係。孩子本身的能力夠好,在某方面(如:學業)有好的表現,那麼可以彌補他的困境。孩子有令人滿意的關係,不管對象是自己的父母,還是其他長輩,對孩子都很重要。即使是青少年,看起來開始要跟父母保持距離了,事實上,很多事情還是需要父母的指引,那麼,良好的親子關係就是後盾。所以,我在跟孩子互動的時候,首重的目標,就是建立關係。怎樣評估關係建立了沒?我有一個說法,就是,當孩子笑的時候,我們會不會也覺得想笑?也就是,我們的情緒能不能同步。當我跟孩子的情緒同步了,好像對講機的調頻對上了,那我就能感覺到孩子的感覺,我就能聽到孩子真正想說的話。關係好有什麼好處?這樣,孩子就會比較願意聽我們所說的話。好關係的其中一個要件,就是接納孩子,當孩子感覺到完全的接納,那是一種非常好的感受,為了這樣的感受,為了這樣的認同,孩子會自己努力往前進。這樣說吧!在談話開始之前,我會清楚地說明,我不勉強孩子跟我談他不想談的事,他隨時可以喊停,談完之後,我讓孩子看談話的記錄,孩子不想讓別人知道的,就刪掉!只有孩子同意的內容,我才會放在記錄裡。今天,我跟孩子談笑,我很開心!我也年輕過,我也做過荒唐事,我喜歡在上課睡覺,我喜歡打電動、看電視,我想騎摩托車,也對男女關係好奇,我曾經喜歡釣魚,我跟孩子一樣,喜歡很多大人不見得贊成的事。然後,下次我要告訴孩子,我知道他們會想辦法讓自己更好,就像我當初一樣。我會跟他們一起想辦法,至少,我願意當他們的朋友。青少年的不在乎,以及冷酷的外表,常常是一種防衛,他們還是願意跟人有友善的互動。我在軍隊中有一年的時間,專門跟各種列管的人員互動,包括:犯法的、情緒困擾的、適應不良的,相信我,即使困擾行為再怎麼嚴重,背後還是藏著渴望被瞭解與認同的心。(本文作者/洪仲清)(摘自/讓孩子有好人緣,人際力養成法/新手父母出版)

醫訊/改變情緒累積快樂能量

醫訊/改變情緒累積快樂能量#情緒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現代生活、工作、學業壓力大,常讓很多人想要快點放假出遊,或是去看心理師或精神科醫師,不過其實改變情緒,累積快樂能量,是有方法的。 緣起於此,人間文教基金會等單位特主辦『化世益人』系列講座,其中的「諸事圓滿」講座,此次主題為「改變情緒 累積快樂能量」,特邀請到全方位知名藝人郎祖筠來主講,如何改善情緒,轉放為正面能量,找回快樂;此外,該系列講座還有:4月11日唐美雲「情牽歌仔戲」、4月15日李佳豫「旅行,除了玩樂以外的事」等,其他講座請參考活動官網(http://web.fgs.org.tw/news_detail.php?ihome=d51200&NewsCatId=767&u_id=10922)。活動內容日期時間人員設備項目規則流程地點辦法以主辦單位最新公告為準,因此參加本活動前請先洽詢主辦單位再做確認,以免臨時異動或取消,當天請自備喝水容器。 名稱:改變情緒 累積快樂能量時間:102年4月13日(六)下午 19:30 ~21:00地點:南台別院(台南安平區永華路2段161號;市府對面)洽詢:06-2932 777

樂閱讀/讓孩子用適當的方式表達情緒

樂閱讀/讓孩子用適當的方式表達情緒#情緒

常聽到家長對孩子說:「可以生氣嗎?」、「不可以生氣喔!」、「生氣壞壞」……是人,就會生氣!您不會生氣嗎?生氣是理所當然的,而且是很主觀的。重點是,我們如何表達生氣?!如果我們生氣,就坐在地上大哭大鬧,當然會造成大家的困擾,也會造成自己的困擾。可是,如果我們生氣,可以用說的、清楚表達,對別人干擾不大,沒有理由不能生氣。如果我們要求別人不生氣,這真的很難做到。但是,如果我們要求別人用適當的方式表達生氣,就容易得多,也比較符合人性。您會生氣嗎?會吧?! 只是,您懂得使用比較成熟的方式表現。如果孩子情緒一來就會暴怒,如摔東西、打滾、大哭大鬧怎麼辦?我們要先問自己,我們允許別人如何對我們表達生氣?可以有憤怒的表情嗎?可以抱怨嗎?可以摔東西嗎?可以又哭又叫嗎?如果,我們根本沒想清楚,別人可以怎麼生氣,或許,就是我們沒有接受別人生氣的雅量。要改變的,是我們自己。然後,我們問問自己,我們如何表達自己的生氣?我認識的成人,有人一生氣會不斷翻舊帳,不斷指責他人的不是;有人一生氣會罵髒話;有人一生氣會摔東西;有人一生氣會跑出去喝酒,然後回家大小聲;有人一生氣就威脅要結束自己的生命;有人一生氣就家暴……。如果我們也是如此,那我們也要改變,因為這是對孩子的不良示範。我們可以給別人、給自己,一段處理情緒的時間嗎?這個忙碌的社會,我們安排了許多的事,又趕又急又忙,有沒有時間,讓自己靜下來,好好面對自己呢?我認識有些大人,連孩子臭臉都不可以,抱怨就嫌煩。這樣,孩子的情緒只會悶著,然後等著下一次爆發。平常就該給孩子時間,陪伴孩子,不管孩子臭臉還是抱怨,聽聽孩子說什麼,預防重於治療。孩子真的用不適當的方式表達自己的生氣,例如:摔東西、哭鬧的聲音影響到他人,要跟孩子溫和說明。只要孩子能用講的,例如:「我很生氣!」或是孩子採取了好的情緒處理辦法,就該給予鼓勵,像是:「自己到房間冷靜」、「先到樓下中庭跑一跑。」以我的標準來說,臭臉我可以接受,抱怨我可以傾聽,真的在地上打滾,不碰壞東西、不傷害自己、不干擾他人,我沒問題。甚至,孩子在我上課的時候,敲打東西、牆壁,短暫的哭鬧,我也都不會予以處罰。通常,真的讓孩子宣洩了,孩子的情緒就會比較快平復,也比較好說理。如果孩子攻擊他人,破壞東西,沒有辦法帶到其他地方讓孩子冷靜,也沒有停下來的趨勢,徵得家長同意後,我會開始使用「束縛」的方式。先跟孩子預告我即將採取的方式,然後從背後很快地抱住孩子,一隻手撐住孩子的後腦,避免孩子頭往後撞到我的鼻子,兩隻腳箝制住孩子的腳,成坐姿。一採用這個姿勢,就要有不讓孩子站起來的把握。孩子掙扎的時候,自然而然會消耗體力,體力一旦消耗,會比較好說理。這個過程,都輕聲說話,並說明我們這樣做的原因,讓孩子有機會表達。切忌打罵,讓孩子感受到我們出發點的良善。只要孩子開始表達,約定好不再攻擊或打鬧,就可以慢慢鬆開。這個處理方式,連專業人員都不見得運用得當,一定要實際學習過才可使用。有時,真的過了我們忍耐的極限,我們又沒辦法處理,也可以跟孩子講,請他給我們時間、空間處理我們自己的情緒:「我要去旁邊冷靜一下,等我心情好一點再來找你!」爭取一些思考的空間,也算是做個示範。教養孩子,常要回到修養自己的功夫上,總是如此!(本文作者/洪仲清)(摘自/讓孩子有好人緣,人際力養成法/新手父母出版)

樂閱讀/調整職場EQ的好方法

樂閱讀/調整職場EQ的好方法#情緒

現代很流行講EQ,身為宗教師,我並不太懂什麼叫作EQ,只知道用佛法來調心,可以平衡我們的情緒。好的情緒其實就是一種慈悲心、同情心,一種關懷的心、希望的心,更是歡喜的心,這都是情緒透過觀念的調整和練習所成。如果情緒不能調整的話,一般人就只是稱心而為,或是任性放縱。無法管理、了解自己性格或情緒的人,一般都很容易憤怒,很容易失望悲觀,很容易妒嫉懷疑,類似這種心理現象,應該就稱為EQ不高吧!佛法說,每個人的心在本質上是相同的,我們稱它「心念」,也就是「情緒」,有的人善於應用,有的人不善於應用,善於應用的人叫作智者、有智慧的人,不善於應用的人叫作愚者。在工作場所,一定有跟自己相關的人,包括同事、老闆、客戶,這些人都有可能讓我們無法稱心如意、讓我們感到不舒服,於是就產生情緒上的反彈,也就是抗拒。抗拒後接著就是抗爭,抗爭後就變成鬥爭,鬥爭後就變成戰爭了,這都是源自於情緒的問題。因此,佛法要我們知道,每一個人都有不好的情緒,叫作「煩惱心」。煩惱心需要透過方法的練習、觀念的疏導,才能使我們的情緒平穩、心靈平靜、煩惱平息。那麼我們應該用什麼樣的觀念來鍊心呢?首先要認識人的差異性,認定人與人相處一定會有摩擦;因為每個人都有其個別性、獨立性,想法不一樣、立場不一樣、觀點也不一樣、需求也不一樣。而且我們對自己都無法十分了解了,更何況是去了解另外一個人的想法和看法。對一件事情發生的原委,更不可能絕對清楚,我們常常都只是站在自己的立場來猜想,並站在自己的立場為對方下結論,這是不公平的。如果能認清這一點,那麼在觀念上就一定能轉得過來,就能心平氣和了。要是心還是不能平、氣還是不能和時,該怎麼辦呢?那就要用方法了。可以念「阿彌陀佛」聖號,這是最簡單的,當你曉得自己在念阿彌陀佛,不要把念頭老是繫著對方,不要把對方當成對象,要轉移自己的念頭,把它放在念佛上,念佛的時候心向內看,不要老是對著外境放不下,這樣練習下來,情緒也會跟著平靜下來。另外,還有個很好的方法,我常教人享受自己的呼吸,遇到任何不公平的事情,或外在的情況很難改變時,我們可以轉念想:我還能活下去,有了呼吸表示我還活著,這就叫作「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那我就該滿足了。因為生氣沒有用,就試著心平氣和地來處理事情,先注意自己的呼吸、享受自己的呼吸,你的氣很快就會平和下來,一旦心平氣和,自然就會有處理問題的智慧,因此根本不必生氣。所以,佛法所講的慈悲心、同情心、關懷心和歡喜心就是高EQ,可以讓我們在職場上無往不利。(本文作者/聖嚴法師)(摘自/得心自在: 心自在,身自在。身心自在,福慧自在/法鼓文化出版)

情緒影響癌症生長 釋放壓力改善健康

情緒影響癌症生長 釋放壓力改善健康#情緒

(優活健康網記者杜宇喬/綜合報導)「好心情」則是增進幸福感最簡單的方法。但因為現代社會生存不易,人人都處在高度張力與壓力的狀態下,而長期或劇烈壓力,會造成情緒不穩、憂鬱情緒、認知失調等等,是可怕的身心健康殺手。阮綜合醫院家庭醫學科主任陳碧芳表示,致癌因素除環境物質因素之外,患者的性格、心理情緒與嚴重的精神壓力,都與癌症的生長,具有密切關係。陳碧芳表示,我們從抗癌鬥士身上學到的最寶貴的一課,就是人活著的需求,其實很簡單。只要水、空氣、活動與單純的食物,但壓力對於健康方面,會影響心血管系統、免疫系統、睡眠與食慾等,可以說是種慢性傷害,累積過久終會造成身心疾病。如果決心預防癌症,除了設法促進身體健康之外,更要加強心理建設,變化氣質,努力改變行為模式,改掉具有癌症傾向的性格。陳碧芳說,抗壓力其實是反應了人們力求上進的心理機制,在壓力來臨時能適度協助人們解決問題。人面對壓力的反應共分三階段:警覺反應期、抗拒期、衰竭期。在抗拒期時,人的抗拒力上升,以取得更多能量來試圖解決問題,如果問題被解決了,就能正常釋放緊張與焦慮,回歸到正常的心緒。若長期處在抗拒期,遲遲未能解決問題,就會進入衰竭期,降到比平常更低的抗拒能力,甚至有強烈的負向情緒,怪罪他人或責備自己,使得身心處在高度焦慮或憂鬱的心境中。其次是有些問題與壓力,並非能夠被解決,往往會有情緒性的失落沮喪憂鬱,長期的憂鬱心情會侵蝕人的意志與動力,此時要抱持正向思考,嘗試轉換負面能量,在面對無法改變的逆境時,而心境的轉變就需要靠正向思考來帶動。再者,人是群體性的,藉由人際活動,情緒能有宣洩的出口,也會有人安慰或提供些建議,陳碧芳提醒,心情和健康息息相關,將偏激的行為改變成健康的心情,可以促使內分泌的平衡,當免疫系統功能正常,自然可與癌症絕緣。 (資料來源:阮綜合醫院提供)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