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癌症

天天外食、週週大餐 型男竟有垃圾「腸」

天天外食、週週大餐 型男竟有垃圾「腸」#癌症

33歲的陳先生打扮帥氣,是人人眼中的亮眼型男,但在亮麗的外表下,其實有不為人知的隱憂。陳先生因為外食幾乎沒有機會吃到蔬果,取而代之的只有大量的肉類及加工品,長期下來陳先生經常感到肚子悶漲、腸胃不順,甚至有「垃圾塞滿肚」的感覺。營養師謝宜芳表示,現代人外食比例高,攝取過多油脂、低纖維都會提高罹患大腸癌機率。根據96年衛生署統計,大腸直腸癌已高居國內癌症死因第三名,每年更狂增八千名病例,而且大腸癌罹病年齡層逐年下降,更有23歲大學生罹病案例。大腸癌早期不容易發現,一旦發現幾乎都已經情況危急。謝宜芳營養師建議民眾可以調整飲食的型態,每天攝取3-6份的蔬果,像是十字花科蔬菜、蔥、 蒜、 胡蘿蔔等;水果部分則以蘋果、 蔓越莓、藍莓、葡萄等為主,大豆與穀類食物也都是高纖維的食物。另外,根據國內教學醫院研究證實,優酪乳可以預防大腸癌前期病變,尤其是含雷特氏B菌之優酪乳經動物實驗證實,每天補充180ml可以預防大腸癌前期病變。由於一般上班族以外食為主,要調整飲食習慣其實比較困難。謝宜芳營養師建議從最常接觸的便利商店中選擇高纖維、低油脂的食物,用最便利的方式改善飲食狀況。謝宜芳特別設計一份「便利商店腸道健康餐」食譜,透過選用富含雷特氏B菌的優酪乳以及補充高纖維的食物,增強腸胃健康,幫助遠離大腸直腸癌風險。◎便利商店腸道健康餐早餐:優酪乳(含雷特氏B菌)一瓶+三明治一份午餐:隨意(600卡以內)+生菜沙拉一份下午茶:優酪乳(含雷特氏B菌)一瓶+水果一份晚餐:輕食(300卡以內)+生菜沙拉一份+水果一份注意事項:避免攝取油炸類與燒烤類之食物營養師也提醒上班族,像這樣的健康食譜只適合在短期內調養腸胃道的功能,若想要長期保健,還是要養成均衡飲食及每周至少三次的運動習慣。此外,需飲食控制的糖尿病、高血脂患者等,則應注意糖份與熱量問題,以免造成身體不適。

孕期內發現乳癌,腹中寶寶怎麼辦?

孕期內發現乳癌,腹中寶寶怎麼辦?#癌症

台灣女性罹患乳癌者,有年輕化的趨勢,其中年齡小於四十歲,大約佔了百分之三十。曾有位三十五歲的女性,懷孕後突然發現乳房腫瘤,掙扎許久,終於鼓起勇氣到乳房外科的門診做進一步的超音波檢查,醫師建議需做切片,但她十分憂心之後如果要開刀、化學治療等,是不是會影響到肚子裡的寶寶。天主教耕莘醫院新店總院乳症外科王馨鎂表示,像這樣”懷孕期到生產過後一年間”發現的乳癌,都可統稱為「妊娠乳癌」。雖然與同樣年紀同樣期別的患者相比較,其治療的預後是相同的,但因為孕期以及哺乳期的乳房腫脹,乳腺緻密,以及傳統上不希望在這時期有所動作的觀念,造成診斷確定的時候,腫瘤普遍比較大,癌症的分期也當然屬於比較後期了。一般認為,妊娠乳癌的手術選擇,和其他的乳癌病患並沒有不同。但王馨鎂醫師說明,由於實施部分乳房切除的患者,需要在術後接受放射線治療,而輻射線又被認為會增加胎兒器官發育遲滯和功能障礙,因此,除了懷孕末期以及強烈要求保留乳房外觀的病人之外,通常醫師會建議病人進行乳房全切除手術。至於為了診斷或治療所需要的局部麻醉和全身麻醉,在絕大多數的狀況之下都是安全無虞的。王醫師表示,化學治療在懷孕的第二期和第三期進行,一般相信都是安全的。統計上顯示,除了寶寶的出生體重較輕之外,對於健康並沒有長遠的影響,生出畸型兒的比例,也和其他健康婦女是一樣的。因此,懷孕當中的化學治療,其適應症和劑量選擇,也和其他的病人沒有差異。終止懷孕本身,對於妊娠乳癌的治療預後並沒有幫助。除非是在懷孕的非常早期發現罹癌,或是診斷為晚期乳癌,考量到治療本身對胎兒發育的傷害,或是因為懷孕可能對療程的進行造成影響,才會建議病患終止懷孕。總括而言,妊娠乳癌的預後,和懷孕本身並不相關,但對於家庭以及心理的衝擊,卻比其他的時期來得重大。王醫師建議,應該以體貼的心,去了解患者百轉千折的情緒,但患者也要冷靜的與醫師溝通,找出雙方都認同的治療計畫,才能達到最好的治療成效。

男性癌症預防及保健之道

男性癌症預防及保健之道#癌症

健康第一大殺手莫過於令人聞之色變的癌症。針對男性部份十大癌症死因,包括肝癌、肺癌、結腸直腸癌、胃癌、口腔癌等,光田綜合醫院腫瘤內科郭集慶醫師表示,其實男性癌症預防及保健是很容易的,大部份皆可預防或可做到早期篩檢大幅提昇治癒率。依統計,人類癌症的發生大約三分之一是因吸菸所致。郭集慶醫師表示,吸一口菸,除了吸入尼古丁,一氧化碳及刺激物外,至少也同時接觸到四十種以上致癌原。生物流行病學調查證實和抽菸有密切關係癌症至少有以下這幾種:肺癌、咽喉癌、口腔癌、食道癌、膀胱癌、腎臟癌、胰臟癌、胃癌及子宮頸癌。其中五種目前就已名列男性十大癌症死因之內。抽二手菸和自己抽菸一樣有害,大家應戒菸及遠離菸害,就可減少三分之一的癌症發生男性也應避免嚼食檳榔,戒檳榔以後,每半年應接受完整的口腔及口咽檢查;檳榔的殺傷力很大。郭醫師建議,一旦有任何異樣應該接受切片檢查,因為早期口腔癌治癒率遠比延誤治療來得高,此外,男士們應避免飲酒過度,尤其是慢性B型或C型肝炎患者,因為酒精濃度高的酒可導致肝癌、口腔癌、咽喉癌及食道癌。離開菸、烈酒和檳榔後,日常飲食保健應儘量避免動物油、回鍋油、烤肉燒焦部份及醃製食品,對身體好的食物為蔬菜、水果、青菜、新鮮豆腐及魚肉可多攝取。減低精神上的壓力,多做運動也有助於預防癌症的發生。雖然男性不必接受「六分鐘護一生」的子宮頸抹片檢查,但郭醫師還是建議,需要定期做健康檢查。像是胸腔X光檢查、尿液及糞便中的紅血球及潛血檢測、直腸指診、鼻咽鏡檢查都是輕鬆不具侵入性的檢查,應按年齡層及按個人會得癌之風險高低來定時完成。此外,正如女性每月應自我乳房檢查一樣,男性尤其是年輕者也應每月定期自我作睪丸檢查,一旦發現不同於過去的感覺經驗,就得提早看醫師,因為睪丸癌是可根治的癌症。 若每位男性都能做到上述注意事項,那麼健康是不會離您而去的。

戰勝惡性腫瘤“新”契機

戰勝惡性腫瘤“新”契機#癌症

隨著醫療科技日新月異的進步,許多原本無法治癒的癌症病患,可以找到戰勝惡性腫瘤的契機。目前醫學上對於較大腫瘤,天主教耕莘醫院新店總院放射腫瘤科謝忠志醫師指出,可考慮手術前「放射線治療」,增加其完全切除腫瘤的機會與存活比率,提高病患之生存意志及生活品質。目前癌症的標準治療方式包括:手術切除、化學藥物與生物製劑治療(含荷爾蒙或免疫治療或標靶治療等),及放射線治療三大類。謝忠志醫師表示,傳統上針對惡性腫瘤的開刀切除方式以大範圍的根除性手術為主,為了獲得足夠安全邊緣,這種手術法會聯帶切除較多周圍正常組織。但隨著『器官保留』意識的抬頭,因此很多癌症的治療主流已不再是大範圍切除之廓清手術,取代的是以範圍較小的局部切除,再加上放射線(或合併化學藥物)治療作為輔助,讓病患得以保留較多的正常器官或組織。放射線治療在癌症醫學所占的角色日益重要。謝忠志醫師說,比起傳統直線加速器,新型直線加速器-「影像導航式放射治療」,此設備具有功能強大的醫學影像處理、治療計畫與劑量運算系統,除了能提供更先進的放射劑量傳輸與治療前之確認驗證系統外,更具備三度空間即時影像掃描之功能,能清楚掌握身體內腫瘤大小、位置與動態。謝醫師強調,經由此種新式的醫用加速器與放射治療計畫系統,能克服在治療過程中,因患者呼吸或本身不自覺或不自主運動,或腫瘤體積變化所產生的照野偏差,精準地將放射劑量傳輸至所欲照射的腫瘤部位,也可以大幅減少在傳統放射線治療中,造成放射劑量落於腫瘤周圍的正常組織器官上,因此較能明顯降低副作用,提昇治療效果,達到放射線治療之最佳目的。  另外,針對某些手術切除後,依然存在有較高復發風險的患者,若輔以手術後的放射線治療,亦可大輻度降低其復發率。受惠醫療科技的發展,一般民眾應定期接受癌病之篩檢,特別是有罹癌危險因子者,如能早期診斷,並經由專業的醫療團隊擬訂治療計畫,給予最適當的治療方式,多數的癌症不再是絕症了。

健康密碼3蔬2果 癌症遠離我

健康密碼3蔬2果 癌症遠離我#癌症

根據國內外醫學研究顯示:若飲食不均衡,短期易造成疲勞、注意力不集中、便秘、過胖、過瘦…等等,長期則會引發一些慢性疾病,甚至是癌症。所以培養正確均衡的飲食觀念與習慣,是健康的不二法門。根據衛生署從民國69年至85年歷經三次全國性國民營養調查,國人油脂攝取量明顯增加,蔬菜、水果方面的攝取卻嫌不足,文明病的發生率直逼先進國家。綜觀台灣近幾十年來十大死因的演變,天主教耕莘醫院新店總院營養組劉麗華指出,名列前茅的癌症、腦血管疾病、心臟病與糖尿病、高血壓等慢性疾病,均與飲食習慣有關,因此為了預防慢性疾病的發生,首要之途就是在飲食上建立少油脂、高纖維的正確觀念,平日多食用蔬菜、水果這些不含油脂又富含纖維質的食物。蔬菜、水果、榖類中亦含有豐富的維生素、礦物質及一些非常重要之植物性化學成份,具有促進健康與抗氧化功效,不僅可提供維護健康所需的營養素,更可以讓身體保持最佳狀態,天天攝取,才能常保健康。劉麗華營養師表示,這些成份對細胞從正常狀態轉變成癌細胞具有明顯抑制能力,所以近年來在預防癌症方面,普遍被提及。植物性化學成份雖不屬營養素,但已被譽為「21世紀的明星食物」,主要就是因植物性化學成份如「茄紅素、花青素、類胡蘿蔔素、多酚類、吲哚、植物皂素、菇類、松稀油」等具有抗氧化作用,是防止老化、癌症及心血管疾病因子;另外還有屬植物性荷爾蒙的異黃酮,可和人體荷爾蒙競爭受體,具有調節荷爾蒙,預防乳癌的功用。為了讓民眾方便分辨,將蔬果分為紅色、橙黃色、綠色、藍紫色、黑色、白色系列,建議每天攝取不同群組的各種蔬果。包括了每天2碗半(3份)的蔬菜及2份水果(每份約棒球大小),可獲得蔬果食物中之植物性化學成份。      劉麗華營養師強調,根據專家研究,六成至七成的癌症是可以預防的;即透過飲食調整、運動及減輕體重的方式預防。「預防勝於治療」,現在就從平日飲食習慣著手,並攝取足量、多樣的蔬果,以降低及減少癌症的發生。

用愛抗癌,永不放棄!

用愛抗癌,永不放棄!#癌症

「這場病,我看見每個生命的獨一無二。」參加台灣癌症基金會「第二屆抗癌鬥士選拔」的湯家安,在三十六歲的人生精華時期,卻被診斷罹患大腸癌第三期,經歷過兩次開膛破腹、十二次化療,讓她對生命有的態度完全改觀,與另一半的感情也更為堅定。湯家安在發現罹患大腸癌後,還來不及猶豫、悲傷,就讓醫生截去25公分的結腸與直腸。接踵而來的「化療」考驗,強烈的副作用讓她幾乎嘔出膽汁、掉光頭髮,血球的數值只有正常人的一半,不得已接受輸血,卻不幸感染C型肝炎,肝功能指數一度飆高到1250,讓她欲哭無淚。當湯家安插著呼吸器進入加護病房時,當下只有一個念頭:「我要活下去」,僅僅是認真而且用力的呼吸,為了存在而掙扎。癌症,讓她放棄做夢的能力,失去規劃未來的勇氣,因為不確定還有幾個明天?原本薪資優渥的工作停擺了,計劃中的婚禮也泡湯了,擁有的一切都消失不再。回想起這一年的抗癌,彷彿一個世紀這麼長,現在到台灣癌症基金會的「癌友關懷教育中心」練氣功與拖地板,是湯安家每天的兩大重要事情。經過生死的磨難,湯家安臉上洋溢著笑臉,說現在打算和另一半重新規劃婚禮,「勇敢抗癌讓我比從前快樂!我們更堅定要相互扶持下半生,雖然我們都不知道未來還有什麼考驗,但是我們有信心孤注一擲,欣然面對我們的人生。」如果你也是抗癌鬥士,請與我們一同迎向陽光,感動社會上其他癌友,用愛抗癌,永不放棄!這次由台灣癌症基金會、遠雄人壽、台灣諾華公司,共同推動的「第二屆抗癌鬥士選拔」活動,報名截止日期只到8月31日,參加者有機會獲得五萬元獎勵金。相關資訊請上台灣癌症基金會網站 http://www.canceraway.org.tw/fighter/

只要5C.C的血 為自己做好深度癌症健檢

只要5C.C的血 為自己做好深度癌症健檢#癌症

聽到癌症,你怎麼想呢?國人可說是聞癌色變,然而最好的治癌方法仍然是早期發現、早期治療。因為醫學研究發現,癌症的形成與基因及環境因素息息相關,因此,新一代以基因來檢測體內癌細胞蹤跡,甚至可早期預測的「癌症基因分子標記」檢測技術愈來愈受到重視。光田醫院腫瘤內科郭集慶醫師表示,現在只須經由5c.c.的血液即可完成檢查,除了對於零期癌症的篩檢率更高外,其方便、省時的優點也符合現代人重視經濟效益的特性。自從基因被解碼之後,醫學便朝向基因與疾病之間的關連作研究,郭集慶醫師指出,目前已經知道將近四千多種的疾病是與「基因」有關,因此,若是能夠早期預測出自己是否是罹癌高危險群,是每位注重自己身體健康者所關心的。「癌症基因分子標記」檢測技術可偵測絕大部分的上皮細胞癌,包括國人最常罹患的如肝癌、肺癌、乳癌、胃癌、口腔癌、子宮頸癌、淋巴癌,均有相當比例可檢測到此基因之變異,因此能在第一時間發現並施以積極的治療,將可避免民眾長期處在罹癌恐懼的威脅下。郭集慶醫師強調,癌症早期診斷、早期治療的成效是最佳的,同時也是對抗癌症的不變法則,但是一些癌症篩檢工具其侵入性的檢查項目,卻常常讓民眾望之卻步,也大幅降低了接受度。而「癌症基因分子標記」檢測是利用分子生物學方法檢測血液中的基因,再搭配專科醫師詳細的病史分析或是理學及基本的影像學檢查,將可大幅提昇癌症預測準確性,比起傳統癌症篩檢標記如CEA、CA-125等,敏感度及準確性更高,臨床上亦可偵測微小轉移病灶或復發之可能,無疑是癌症篩檢的一大利器。

子宮頸上皮內腫瘤的診斷及治療

子宮頸上皮內腫瘤的診斷及治療#癌症

子宮頸防癌抹片檢查,可早期發現子宮頸上皮內腫瘤,避免子宮頸癌的發生。抹片乃是收集子宮頸剝落的的細胞加以檢驗,當抹片發現有不正常或可疑細胞時,需進一步接受"陰道鏡檢及切片檢查"。只有依據病理檢驗才能診斷子宮頸上皮內腫瘤。有時陰道鏡及切片檢查仍無法診斷時就需藉助"子宮頸圓錐切片檢查"才可進一步確定診斷。子宮頸上皮內腫瘤的治療很簡單且安全,幾乎可以百分之百治療。輕度子宮頸上皮內腫瘤:此類病灶有恢復正常的機會,不需進一步處理,而以抹片追蹤,每三個月至六個月做一次。中度子宮頸上皮內腫瘤及重度子宮頸上皮內腫瘤:可以做局部治療,包括"電刀線圈部分切除治療"和"子宮頸錐形切除"都是很好的方法既可達成組織診斷,也可完全治療。單純的子宮頸上皮內腫瘤,一般施行"治療性的子宮頸圓錐切除手術"即可,除非有其他的婦科疾病如子宮肌瘤或脫垂等,否則進一步的子宮切除對病人並無特別的幫助。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