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癌症

罹癌可歸咎運氣差!研究:細胞隨機變異為主因

罹癌可歸咎運氣差!研究:細胞隨機變異為主因#癌症

(優活健康網記者張瓊之/綜合報導)全球罹癌人數正逐漸增加中,但日前在美國卻有項最新研究指出,除了乳癌和前列線癌外,大部分的癌症成因,並非生活環境、遺傳、吸菸等因素所致,而是因為運氣較差,比較倒楣的關係。僅有3分之1癌症 可藉由改變生活來預防該研究主要是由約翰霍普金斯大學,針對白血病、卵巢癌等多種人體組織癌症進行分析,結果發現,約有3分之2的癌症是細胞分裂時出現隨機變異,使得腫瘤增長所造成,而剩下的3分之1才是因為遺傳、環境等因素。對此研究人員表示,人體細胞會不斷的分裂新的細胞,來取代老化細胞,只不過,每次分裂的過程,都有可能會產生基因突變,以至於產生癌細胞,且各組織分裂的速度不同,由此可見,細胞在分裂的過程中,因運氣差才會導致基因突變,與生活習慣、遺傳等無關,就算改變生活模式,可能也不會有太大的影響,因此,建議應該把研究放在及早發現與治療上才對。另外,剩下受到生活、遺傳影響的3分之1癌症,例如:肺癌、結腸癌等,的確是可以透過改變生活習慣來預防,舉例來說,戒菸可預防肺癌等,但這只是可幫助降低風險,並不是保證不罹癌,而目前此研究刊登於《科學期刊》。

她癌症骨轉移疼痛難耐 熱治療助緩解

她癌症骨轉移疼痛難耐 熱治療助緩解#癌症

(優活健康網記者張瓊之/綜合報導)根據統計指出,有超過5成的癌症病人會出現骨轉移,且一旦出現轉移,痛到沒辦法躺、也沒辦法動,簡直生不如死!日前有位歐小姐,8年前診斷出乳癌後,經過手術切除、放射治療與藥物治療,病情雖獲得控制,但在今年時,因胸口疼痛就診,發現癌細胞已轉移至胸骨。為了止痛,她服用數種不同類型的止痛藥物,還是無法解決問題,就醫檢查後,疼痛指數仍偏高,且在長期服用止痛藥下,肝腎功能已開始變差,最後在醫師建議下,接受了磁振導航超音波熱治療,疼痛指數已下降,不須再服用止痛藥,也回歸正常生活,並改善睡眠品質。超音波治療仍處試驗階段臺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癌症中心李欣倫醫師表示,所謂的磁振導航超音波熱治療,是以核磁共振影像鎖定轉移骨腫瘤的正確位置後,將超音波能量聚焦到引起疼痛的骨轉移區域,利用超音波聚焦的高溫,熱消融癌細胞與骨膜上的痛覺神經,達到治療與止痛,而目前進入第四期試驗,且適用對象需經由醫師評估後才能進行治療。

腸胃道間質腫瘤 新標靶藥能救命

腸胃道間質腫瘤 新標靶藥能救命#癌症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承璋/綜合報導)隨著各種抗癌新藥的問世,過去多種面臨治療瓶頸的癌症,也一一遭到擊破。「腸胃道間質腫瘤」,就屬於腫瘤經切除後,再搭配一線與二線標靶藥物的治療,倘若癌細胞出現抗藥性,突破第一與第二防線,就只能「等死」的典型癌症之一,不過,就在兩個月之前,我國衛生福利部,已通過「多激酶抑制劑」標靶藥物,可望延長罹患該腫瘤患者的存活期。腸胃道間質腫瘤 每年約發生300例根據統計,腸胃道間質腫瘤每年在台灣新增約每百萬人有13.7例,也就是每年約300例或更多。腸胃道間質腫瘤是一種發生在胃腸道的罕見腫瘤,可能發生在胃腸道的任何一處。成大醫院一般外科醫師沈延盛表示,腸胃道間質腫瘤大部分發生於中老年人(60~70歲),因為腸胃道間質腫瘤常隱藏在腹部,腫瘤較小時鮮少會出現早期症狀,因此不易診斷,同時因容易被歸類為其他軟組織肉瘤,所以發生率恐被低估。 台北榮民總醫院血液腫瘤科醫師顏厥全說明, 針對中、高復發危險性的患者,以及轉移性病灶、無法手術患者會以標靶藥物治療,包含「小分子酪氨酸激酶抑制劑」、「多靶標酪氨酸激酶受體抑制劑」,平均能夠延長患者存活期5年至6年,但若此兩種藥物都出現抗藥性,則會直接面臨生死關頭。新標靶藥問世 出現治療新機顏厥全解釋,過去六年來,腸胃道間質腫瘤治療在所有標靶藥物用盡後,患者都在等待一個「希望」,今年總算出現「多激酶抑制劑」口服標靶藥物問市。根據國際大型臨床試驗GRID結果顯示,患者使用「多激酶抑制劑」新型口服標靶藥物,比起對照組可以降低73%的疾病惡化風險,並延長無疾病惡化存活期中位數4.8個月。顏厥全說,隨著癌症人數居高不下,每種新型癌症治療藥物出現,對患者來說都是莫大福音,而國內正式通過「多激酶抑制劑」口服標靶用藥,同時適用於轉移性大腸直腸癌及轉移性腸胃道間質腫瘤,對於癌症的治療確實有很大幫助,隨著聖誕佳節即將來臨,相信這會是對癌症患者及家庭來說,最具意義的聖誕禮物。

晚期肺腺癌 口服標靶量身訂「治」

晚期肺腺癌 口服標靶量身訂「治」#癌症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一名約60歲的中藥店老闆,因為腦部腫瘤壓迫造成單邊手腳無力就醫,經由外科手術將腫瘤取出,進一步檢查竟然是晚期肺腺癌腫瘤轉移到腦部!經由基因檢測,醫師發現他的癌細胞具有EGFR(表皮生長因子)基因變異,適用口服標靶藥物進行治療,治療後疾病控制良好,從原本半邊身體都癱軟無力,恢復到可以在廟裡擔任總幹事服務人群,還行有餘力開車接送弱勢鄰居外出擺攤賣手工藝品,到各地行善助人。口服標靶適用肺腺癌EGFR變異患者,治療選擇多高雄醫學大學附設中和紀念醫院洪仁宇醫師表示,肺腺癌治療近年來因為標靶藥物的發展有了新的突破,在診斷為晚期肺腺癌時,醫師通常都會建議患者先進行基因檢測,若發現為EGFR變異的患者,目前衛生署已核准三種口服標靶藥物,相較於傳統化療,在副作用與治療成效上都有相當不錯的表現。由於治療的選擇變多,如何選擇適合自己的標靶藥物成為醫師與病人溝通的一項重點。洪醫師指出,不同的標靶藥物在臨床上常見的副作用不太一樣,有的藥物產生肝毒性的機會較高,有的則是腹瀉的機會比較大,另外有的藥物副作用主要表現在皮膚方面。針對不同類型的病人,醫師會有不同考量與建議:若病人本身為肝炎帶原者,不僅病人會擔心藥物傷肝,醫師也會盡量避免肝毒性較強的藥物,並密集抽血監控病人的肝指數;若是遇到原本就體重過輕、或是因為疾病而體重大量下降的病人,醫師就會避免可能會造成嚴重腹瀉的藥物,或輔以止瀉藥來減緩腸胃道不適;而針對比較重視外觀的女性,醫師則會透過皮膚科給予協助,減緩藥物可能造成的皮疹問題。對抗晚期肺腺癌,量身訂作適合的治療策略每位肺腺癌患者的狀況不同,所適合的標靶藥物也不盡相同。洪醫師舉例,像是腫瘤已經轉移到腦部的病人,雖然目前有三種口服標靶藥物,但是其中一種特別可以在腦脊髓液中達到較高濃度的標靶藥物,在文獻中有較多的證據,顯示對於腦部轉移的腫瘤也有治療的效果,他就會建議病人選擇這個藥物。除此之外,醫師也會透過問診來了解病人在使用標靶藥物時遭遇的副作用,並透過減藥、暫時停藥或是其他的治療來減緩病人的不適,讓癌症治療不只延長病人生命,更可以為病人帶來好的生活品質。另外,洪醫師指出,營養固然對於癌症患者相當重要,但是當疾病控制已經很穩定時,病人其實要回到正常的飲食。癌症患者應該要注意均衡飲食、保持理想的身體質量指數(BMI),才有足夠的體力來對抗疾病。洪醫師也呼籲,患者若遇到副作用時千萬不要自行停藥,應充分與醫師溝通尋找緩解副作用的方式,一定能夠找到最適合自己的肺腺癌治療策略。

醫訊/癌症病友復健運動講座

醫訊/癌症病友復健運動講座#癌症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疾病的治療,不僅有助於延長壽命,更能幫助患者在事後可提昇生活品質,讓生命更據存在的意義與價值。因此,為協助癌症病友與家屬了解在治療期間,及結束時期如何透過復健運動,維持健康好體力,林口長庚特邀桃園分院體適能中心利國生老師主講「我該如何運動」,提供病友進一步了解疾病期間適當的運動方式,歡迎大家踴躍參加。名稱:癌症病友復健運動講座時間:12月18日(四)10:30~11:30地點:林口長庚醫院病理大樓6樓化療等候室洽詢:林口長庚社會服務課 閻思汝、陳玥秀小姐(03)3281200轉3563、5180

台灣癌症新發現 找到腫瘤惡化關鍵

台灣癌症新發現 找到腫瘤惡化關鍵#癌症

(優活健康網記者張瓊之/採訪報導)過去在治療癌症方面,都以癌細胞作為治療的首要目標,且大部分的標靶藥物也是針對癌細胞表現進行阻斷,但根據陽明大學及台北榮總腫瘤免疫團隊最新研究指出,其實惡性腫瘤的關鍵,在於腫瘤細胞能夠躲避免疫系統持續生長,甚至可重塑腫瘤微環境,進而將宿主細胞由「敵人」變為有利於腫瘤細胞的「戰友」。蛋白若受到乙醯化 將會誘發腫瘤微環境重塑台北榮總血液腫瘤科楊慕華醫師表示,當腫瘤處於一種輕微發炎狀態時,腫瘤壞死因子會使轉移調控蛋白(Snail)乙醯化,而這個過程會誘發腫瘤微環境重塑,吸引宿主巨噬細胞於腫瘤處聚集,經癌細胞的影響後,反而會促進腫瘤之血管新生與惡化,成為癌症惡化的幫兇。另在動物實驗中,陽明大學生命科學院微生物及免疫學研究所陳念榮副教授表示,只要抑制癌細胞中的腫瘤壞死因子,腫瘤轉移與巨噬細胞的聚集情況均會減少。因此,未來在癌症治療方面,楊慕華醫師則表示,若成功阻斷癌細胞與免疫細胞間的連結,對於癌症治療可有效控制住疫情,以免惡化或轉移,而目前此研究刊登於《癌細胞期刊》。

慘!男子抽菸喝酒30年 竟同時中鏢食道癌、咽喉癌

慘!男子抽菸喝酒30年 竟同時中鏢食道癌、咽喉癌#癌症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承璋/採訪報導)愛吃麻辣火鍋、滾燙食物一口下肚、抽菸、喝酒、吃檳榔等習慣的民眾,可要每年定期做食道篩檢,以免罹癌卻不自知!就有一名六十二歲男子,因為菸酒檳榔不離身長達三十年,某日突然發現喉嚨有異物,手觸有硬塊,就醫檢查後,竟發現罹患咽喉癌第四期,醫師驚覺不對,再幫他做食道胃鏡檢查,不料男子食道也出現癌變,確診同時罹患「雙癌症」,頓時愁雲慘霧五雷轟頂,人生陷入絕境。不只有抽菸喝酒吃檳榔!麻辣鍋也會導致食道癌然而,這樣的案例,在台灣卻層出不窮,且每年還有增加的趨勢!根據統計指出,台灣罹患食道癌的病例,十年之間暴增將近五成之多,每年有兩千多位病患確診食道癌,進一步分析,高達七成發現時早已晚期,存活率僅僅剩下15.9%,數字令人驚訝,醫師就指出,除了抽菸、喝酒、吃檳榔等高危險族群之外,也與近期民眾暴飲暴食、麻辣鍋不忌口等壞習慣有關。菸酒檳榔三者兼備 罹食道癌風險狂增195倍食道癌好發於男性,死亡年齡平均58歲,為十大癌症中的短命癌,甚至與口腔癌並列為短命癌的冠亞軍。台灣消化系內視鏡醫學會理事長王秀伯醫師指出,罹患食道癌的這群人正值中壯年,是社會的中堅份子,更是家庭中重要的經濟支柱,因此呼籲有菸酒檳榔習慣的民眾,不得輕忽自身罹患食道癌的風險。台東馬偕醫院消化內科醫師白明忠也說,抽菸、喝酒、嚼檳榔使用者比一般人罹患食道癌的機率分別高4.2倍、7.6倍、2.3倍,若民眾三者兼備,罹癌風險更高達195倍。醫師呼籲,頭頸部癌病史、有抽菸、喝酒、嚼食檳榔習慣、長期愛吃麻辣鍋滾燙食物者,這些高危險群應定期一年一次內視鏡篩檢,早期發現癌前因子及治療,以阻止食道癌的發生! 

莫名暴增!卵巢癌新增病例 30年來竄升十倍

莫名暴增!卵巢癌新增病例 30年來竄升十倍#癌症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承璋/採訪報導)近年來,幾乎所有癌症病例,都莫名暴增,就連卵巢癌也不例外!根據統計指出,台灣過去三十二年之間,女性罹患卵巢癌的風險,莫名竄升四倍之多,增加病例更是三十年前的十倍以上,好發年齡大多落在五十歲左右的婦女,由於卵巢癌初期幾乎沒有症狀,醫師呼籲,有卵巢癌家族史以及停經後的婦女,最好能每年定期做婦科篩檢,才能讓卵巢癌無所遁形!卵巢癌致死率高 長年來治療無重大進展卵巢癌致死率高,婦女朋友可不能輕忽,台灣婦癌醫學會理事長屠乃方表示,根據統計,晚期卵巢癌平均5年存活率約僅20%,第四期5年存活率甚至小於5%,晚期卵巢癌存活率在過去20年來幾無顯著進展,甚至15年間,亦無新的療效顯著的藥物發展,手術之後僅以化學治療藥物為主。但卵巢癌的復發率相當高,根據統計,患者在接受化療六個月後復發的比例高達6成之多,即使復發,也僅能持續使用化療,治療陷入瓶頸。但就在今年,卵巢癌的治療,獲得重大的進展,他說,我國衛生福利部,已核准標靶藥搭配化療的方式,用於治療復發性卵巢癌。化療配上標靶藥 阻擋癌症持續惡化雙和醫院婦產部醫師賴鴻政表示,根據臨床研究顯示,相較於僅用化療,若加上標靶藥物,治療反應率近8成,相較於僅用化療,提升2成反應率,也因此疾病無惡化的平均時間能自8個月延長至1年,降低52%惡化的風險。屠乃方提醒,卵巢癌若可以及早治療,5年存活率高達7成,也有機會回歸正常生活,建議停經婦女,或是具卵巢癌家族史、無妊娠婦女、子宮內膜異位症患者、高脂肪飲食習慣者、抽菸者等高危險群,應定期至醫院接受婦科檢查。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