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癌症

老婦上腹痛以為腸子潰瘍 竟罹大腸癌!

老婦上腹痛以為腸子潰瘍 竟罹大腸癌!#癌症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承璋/綜合報導)身體上如有異常情況,可別輕忽!日前,台北慈濟醫院,有一名74歲老奶奶,因身體不適而前往就醫。當時,經過檢查,般血紅素正常值女性約在12-16 gm/dl,老奶奶卻僅有5.4 gm/dl。進一步經醫師詢問,病人近月來亦有上腹部持續疼痛的問題,安排胃鏡檢查發現有十二指腸潰瘍,於是開始接受潰瘍藥物的治療。但是,過一陣子之後,上腹還是劇烈疼痛,再進一步檢查後,才發現是大腸癌。臺北慈院肝膽腸胃科蕭宗賢醫師表示,上腹痛一般多是胃、食道、十二指腸等上消化道的問題,或肝、膽、胰臟的病灶所致。而大腸屬於下消化道,大腸的疾病較少以上腹痛來表現。而大腸大致分成三大部分,中段的橫結腸於胃的下分跨過腹部,以橫結腸分為左右兩段,右側部分為升結腸和盲腸,左側部分則為降結腸和乙狀結腸。老奶奶的腫瘤在橫結腸,剛好位於上腹部,因此一開始疼痛才會被誤以為是上消化道的問題。對此,蕭宗賢提醒,大腸癌常見症狀有排便異常、血便、體重減輕和貧血等,上腹痛的確是較少見的症狀。但如有上腹痛,且經一般診察治療仍未改善,特別是還有明顯貧血時,還要考慮是否有大腸的病灶,請諮詢專業醫師的意見,切勿輕忽!

子宮頸癌早發現 不一定需要切除

子宮頸癌早發現 不一定需要切除#癌症

(優活健康網實習記者謝劭廷/綜合報導)一如往常的工作,電話突然響了,任職於官田區衛生所的周千惠表示,同事告知是我的來電,接起電話,話筒那端傳來一陣清快的聲音,對方道:「周小姐!我是何XX,你還記得我嗎?」該位小姐是幾個月前子宮頸抹片設站篩檢異常的個案,當時收到他的檢查結果立即連絡她並轉介至醫院接受進一步的治療。還好經過切片檢查只是初期細胞病變,只需接受治療子宮可獲保留,後續仍需定期追蹤子宮頸抹片檢查即可。因為該位民眾已婚多年遲遲未受孕,當時至醫院複檢時醫師告知可能要切除子宮,這對該民眾是莫大的打擊,所幸最後子宮得以保住,所以特來電表示謝意,這對初入公衛體系工作的我是莫大的鼓勵!為讓民眾知道預防保健的重要性,每回衛生所設站前都會以明信片或電話邀約民眾前來接受檢查,但有些民眾會以工作忙碌、帶小孩、做家事等理由推託不願前來受檢,因此官田區衛生所特別呼籲年滿30歲以上有性行為的婦女朋友們,每年需定期做一次子宮頸抹片檢查,透過定期篩檢及早期發現早期治療維護自己身體健康及家人幸福!官田區衛生所訂於1月21日上午8點到下午5點於衛生所辦理子宮頸抹片及乳房攝影篩檢,凡年滿30以上歲有性行為婦女今年尚未做過子宮頸抹片檢查者,及45至69歲或40至44歲二等親曾有乳癌病史且二年內未做過乳房攝影檢查的婦女,攜帶身分證及健保卡前來受檢。

醫訊/如何吃素抗癌

醫訊/如何吃素抗癌#癌症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很多人罹癌後有很多疑問:「我應該改吃素嗎?」、「治療期間,吃素會營養不良嗎?」、「癌症治療及恢復期如何正確吃素?」等問題,根據研究顯示,多量動物性蛋白質,可能催生癌細胞;反之,新鮮蔬果中的植物生化素可以抗癌。緣起於此,里仁台北旗艦店書軒特安排「週末好書導讀」活動,邀請柳秀乖講師分享,這場次柳講師將導讀解析及心得分享《癌症素食全書》一書,該書內容介紹實用、正確.貼心的素食飲食法,以破解坊間留言迷信,並進而認識蔬果清洗方法、認識有機食材、實用烹調食譜等;另外還有癌症病友的素食原則、天然食物及減輕副作用烹調法,破解錯誤素食觀,提供身體最實用的抗癌食物療法。活動內容日期時間以主辦單位最新公告為準,因此參加本活動前請先洽詢主辦單位做確認,以免臨時更動或取消,當天請自備喝水容器。名稱:癌症素食全書時間:102年1月19日(六)下午14:30~16:30地點:里仁台北旗艦店(台北市南京東路4段141號;近南京東路捷運站與南京寧安公車站牌)2樓書軒洽詢:02-8712 8491

肺腺癌細胞轉移 薰衣草森林創辦人詹慧君逝世

肺腺癌細胞轉移 薰衣草森林創辦人詹慧君逝世#癌症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承璋/綜合報導)因為迷戀薰衣草,遠離都市,到深山種植薰衣草,而開創知名薰衣草森林的詹慧君,為年輕人寫下創業典範。但不幸的是,薰衣草森林行銷企劃部經理吳昭賢今天表示,她因為肺腺癌轉移腦部,在昨(14)日逝世。其中,「薰衣草森林」是由詹慧君跟林庭妃兩人在2001年一起打造,目前已經有五個品牌,十七家店,兩人的創業過程,吸引許多媒體報導,很多民眾也都因為她們的理想,造訪薰衣草森林而詹慧君於2008年發現罹患肺腺癌第4期,當初醫生宣告她只剩下半年壽命,但她4年多來積極抗癌,也帶給身邊的人更多力量。不幸,僅僅20天前詹慧君因為頭痛前往台中榮總就醫,發現癌細胞轉移到腦部,醫生並告知「癌細胞有些失控」,詹慧君昨天上午從醫院返回卓蘭老家後拔除呼吸器,結束44歲的人生旅程。昨天晚間薰衣草森林另一位創辦人林庭妃在薰衣草森林粉絲團PO文表達對詹慧君的懷念,文中寫到2人認識的點滴、胼手胝足創辦薰衣草森林的過程,文中充滿對詹慧君的思念與不捨,網友也紛紛留言表示驚訝,並感謝她帶給大家的幸福與快樂。

B型肝炎非飲食不潔 性行為也可傳染

B型肝炎非飲食不潔 性行為也可傳染#癌症

(優活健康網實習記者劉麥文/綜合報導)根據衛生署歷年的統計,在全國十大死亡原因當中,慢性肝病及肝硬化年年榜上有名,其中絕大多數是因病毒性肝炎引起的,其中又以B型肝炎為主要因素。B型肝炎是國人肝病的最大禍首,台灣每年約有七千人死於肝癌,其中約有六至七成是B型肝炎引起的。有許多人都誤以為B型肝炎是因為飲食不潔而傳染的,其實不是,B型肝炎的傳染途徑可分為垂直傳染與水平傳染二種。垂直傳染是指帶有B型肝炎病毒的母親在生產過程中,B型肝炎病毒經由胎盤或產道傳染給胎兒,因此又稱為「母子傳染」;水平傳染是有B型肝炎病毒的血液或體液,經由皮膚或黏膜進入人體內感染,所以打針、針灸、穿耳洞、刺青或美容時器具消毒不完全,或是共用牙刷、刮鬍刀等,都有可能因為傷口接觸到B型肝炎病毒而感染。此外,性行為也有可能傳染B型肝炎。只有嚴重的肝炎發作才會感到疲倦;疲倦的程度跟肝臟發炎指數並沒有一定的相關。且通常在急性肝炎發作厲害的時候才會上腹部不適或腹脹的症狀。還有急性肝炎發作或慢性肝炎及性發作時,才會發生食慾不振的症狀,甚至可能出現噁心嘔吐的情形。體內的紅血球代謝後,會在肝臟轉為水溶性的直接膽紅素排出體外,所以當肝臟發炎、受損厲害時,膽紅素無法代謝排出,就會積存在血液中造成黃疸,這時皮膚、眼白會看起來黃黃的;當過多的膽紅素隨尿液排出時,尿液的顏色變深,就出現所謂的「茶色尿」。基隆市七堵區衛生所提醒民眾有效預防感染B型肝炎的原則,新生兒須按時接受肝炎疫苗注射,若母親為e抗原陽性的B型肝炎帶原者,新生兒除按時接受疫苗注射外,需於出生24小時內注射免疫球蛋白。避免不必要的輸血、表面抗原陽性之帶原者不應捐血給別人、避免不必要的打針、針灸、刺青等。養成良好個人衛生習慣,不與別人共用刮鬍刀、牙刷,以免刮破皮膚或黏膜而被感染。針灸針、手術用具等醫療器材要消毒完全。使用無菌塑膠注射針筒,不能「只換針頭、不換針筒」。接受B型肝炎疫苗接種,產生免疫力這是一勞永逸的方法,血液中無B型肝炎表面抗原,即非帶原者,無表面抗體也無核心抗體的民眾尤其需要施打。

癌症治療卻顎骨壞死?雙磷酸鹽類藥物所致!

癌症治療卻顎骨壞死?雙磷酸鹽類藥物所致!#癌症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承璋/綜合報導)治療癌症卻導致顎骨壞死?日前,成大斗六分院,一名王姓男病患,是一位腎細胞癌合併骨骼與肺臟轉移的病患,曾經接受過手術與化學治療,又因骨轉移而接受雙磷酸鹽類藥物的治療。後來因為牙痛至診所拔牙,數個月後,因為拔牙傷口癒合不良並有感染現象而到成大醫院口腔顎面外科求診。而經過檢查後,成大醫院斗六分院牙科陳孟延醫師指出,王先生口內有兩處顎骨露出並有牙齦紅腫化膿現象,因此回顧病史與使用藥物後,診斷為雙磷酸鹽類藥物相關顎骨壞死,又透過電腦斷層檢查發現顎骨有大範圍的破壞。所幸,病患接受治療之後,已經痊癒出院。對此,陳孟延說明,1960年代發現雙磷酸鹽類藥物具有抑制骨頭吸收,減少骨質流失的功能。主要用於癌症相關高鈣血症、多發性骨髓瘤及治療或預防骨質疏鬆等。此類藥物會累積於骨中以達療效,且因半衰期長,可長時間停留骨內,抑制骨重塑代謝。然而,以全身觀點來看,口腔與顎骨為一特別之區域,因顎骨表層黏膜較薄,且口內含有細菌,若未有良好的口腔衛生習慣,齒源性感染發生率較高。並有陸續的報告指出,雙磷酸鹽類藥物與顎骨壞死有關,其中以靜脈注射雙磷酸鹽類藥物導致顎骨壞死發生機率高於口服劑型。對此,陳孟延提醒,使用雙磷酸鹽類藥物前須與醫師討論,並適時的由牙科介入治療,告知牙醫師相關病史與個人用藥給予醫師參考非常重要。

一同打擊癌症! 藥局、企業站出來

一同打擊癌症! 藥局、企業站出來#癌症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癌症連續蟬聯臺北市十大死因榜首39年,100年臺北市癌症死亡人數達4,732人,平均每1小時51分鐘就有1位市民因癌症失去生命,打擊癌症刻不容緩!臺北市衛生局為鼓勵與肯定企業門市及基層診所對公共衛生及癌症防治之付出,於今日辦理「101年度健康好站及癌症防治績優診所」頒獎。本次共有8家企業、14家診所、17間藥局及企業門市榮獲獎項。這些參與單位以奉獻服務的精神參與公共衛生服務,傳達「預防勝於治療」的觀念,共同為臺北市癌症防治付出及貢獻。臺北市藥師公會與藥局共同推動癌症篩檢轉介,101年度已成功轉介3,900多人,其中有顧客因為一直有口腔內膜潰爛無法癒合問題,長期購買維生素B群補充,藥師直覺不對勁,便建議並協助轉介到大醫院接受進一步檢查,才發現罹患了口腔癌;另外內衣店店員也於販售內衣時,發現2名民眾乳房有硬塊,就醫後確認罹患了乳癌,經局部切除乳房後,再度登門感謝店員之前的苦口婆心。有效的癌症防治包括預防、篩檢及治療三大策略,其中預防效益更勝於治療!衛生局呼籲,請各行各業一同加入衛生局健康好站行列,也鼓勵基層診所積極推行癌症篩檢服務,由日常生活中宣導癌症防治之觀念,建立定期且良好的篩檢習慣。(照片提供/臺北市衛生局)

醫訊/罹癌後如何飲食

醫訊/罹癌後如何飲食#癌症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營養不良與體重減輕是腫瘤病患常見的營養問題,而根據國內外醫學界調查發現近八成病患的營養問題往往被醫師以及家屬所忽略。營養不良的癌症病患將無法接受有力的醫學治療(包括開刀、放射治療及化療),且可能會增加治療的合併症及感染率及減低放療、化療的治療效果。所以若能採取積極性營養介入,將可明顯改善病人的營養狀況,提升治癒率及存活率。因此,國泰醫院將舉辦「癌症飲食」講座,將邀請該院林元媛營養師主講。活動須事先報名,名額有限,請及早報名,活動內容日期時間以主辦單位最新公布為準,參加本活動前請先洽該單位確認,以免臨時更動而向隅,當天請自備喝水容器。 名稱:癌症飲食時間:102年12月26日(三)下午14:00~15:00地點:國泰醫院總院(台北市仁愛路四段280號) 3樓會議室洽詢:02-2708-2121轉1681、1683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