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燒

女童發燒數日沒好 竟是結核病

女童發燒數日沒好 竟是結核病#發燒

(優活健康網記者湯蕎伊/綜合報導)13歲的國一女生小潔斷斷續續發燒、咳嗽,已經服藥好幾天,可是症狀並沒有明顯改善,後來更開始有頭痛、視力模糊等新症狀,父母帶至小兒科就醫,急診安排胸部X光檢查發現,小潔患有大葉性肺炎而安排住院治療,住院後又因為頸部僵硬等症狀,進行影像與脊髓液檢查,繼而發現同時罹患無菌性腦膜炎。成大醫院小兒部醫師何宗憲指出,一般人很難把古老的結核病與兒童連在一起,但事實上,台灣平均每年約有500位兒童結核病例,兒童感染結核菌之後,比成人容易發病,而且較容易出現肺外結核與全身性感染,唯結核病兒童體內的菌量通常較少,且較無繼發性抗藥性的現象,同時肺部空洞病變很罕見,因而傳染性一般較成人為低。肺結核併發結核腦膜炎 占病例2成根據成大小兒感染科的研究統計,在1998~2012年的24年期間,即有80位罹患結核病的兒童病患曾在成大醫院接受治療,其中肺結核與肺外結核約各占一半,常見的兒童肺外結核包括淋巴結、腦與脊髓、骨骼與腸胃道等部位,像小潔這樣的案例,即是肺結核併發結核腦膜炎的最嚴重情況,占了將近全部兒童病例的兩成,對病人造成生命威脅。何宗憲醫師表示,診斷兒童結核病,需要詳查接觸史,進行結核菌素皮膚測驗,檢查胸部X光正面與側面影像,結核菌耐酸性染色與培養,其中,對於結核菌素測驗/丙型干擾素釋放試驗結果為陽性者,若胸部X光等檢查並無發病徵候,且最近接觸有具傳染性之結核病患或有結核病家族史的兒童,則需進行潛伏結核感染(LTBI)治療,以降低兒童初次感染結核菌以後發病的機率。

小兒常莫名發燒?可能是泌尿道感染!

小兒常莫名發燒?可能是泌尿道感染!#發燒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綜合報導)10個月大的女嬰,六天來高燒不退,爸媽以為她感冒了,先帶到附近診所,但溫度仍沒下降,且精神、活動力和食慾越來越差,爸媽急忙帶到醫院掛急診。醫師解釋,如果病童反覆發燒,卻沒有合併咳嗽、流鼻水等呼吸道感染,也沒有腹瀉、嘔吐等腸胃道症狀,臨床上通常會懷疑可能為泌尿道感染,因此隨即安排女嬰接受檢查。抽血發現白血球及發炎指數顯著上升,腎臟超音波看到右側腎臟腫大、有發炎現象,核子醫學檢查也確定右腎有急性腎盂腎炎。提高警覺!反覆感染造成腎功能受損據統計,發燒的病童中有高達三成是因為泌尿道感染引起!收治個案的馬偕紀念醫院新竹分院小兒腎臟科李明達醫師指出,泌尿道感染是兒童最常見的細菌感染,過去曾有統計發現,兩歲前的兒童約有7%曾罹患泌尿道感染,發生率僅次於上呼吸道感染和腸胃炎。泌尿道感染大多是上行性感染,也就是肛門附近的細菌自尿道上行,侵犯到膀胱、腎臟引起感染。而嬰兒期的泌尿道感染常呈現與泌尿系統無關的症狀,如發燒、哭鬧、食慾不佳或延遲性黃疸,很容易為家長忽略。抽血+影像學把關 小兒泌尿道問題不輕忽「別以為孩子泌尿道感染只是小事,如果沒有即時治療進展到急性腎盂腎炎,日後可能引起長期併發症如腎臟結痂使腎功能受損,或高血壓、蛋白尿,」李醫師指出,臨床上若懷疑泌尿系統感染,也會以尿液常規檢查、抽血檢查、影像學檢查共同確診,並在尿液細菌培養確認藥物敏感性後盡快投藥治療。服用抗生素勿亂停藥 以免細菌再活躍治療上,為確認受到何種細菌感染並投以適當的抗生素,會先進行尿液細菌培養。尿液培養後可以知道感染結果。李醫師提醒,若感染只侷限在尿道或膀胱,抗生素約需服用五天,如果已造成腎臟發炎,則可能需要服用二到三個星期,期間切勿自行停藥,若擅自中斷治療,細菌可能再度活躍,甚至產生抗藥性。偶發性泌尿道感染首重清潔泌尿道感染的機率會隨年紀增長,兒童抵抗力變強、泌尿系統發育成熟而漸次降低。如果病童為偶發性感染,大多與衛生習慣不當有關,建議家長要勤換尿布,避免細菌孳生,小男生如果包皮太緊,家長幫孩子洗澡時,要留意清潔,也要教導小女生如廁從前面往後面擦,避免把肛門口的細菌帶到尿道引起感染。如果並非感冒或腸胃炎,但已發燒2、3天且其他症狀不明顯的話,建議接受尿液檢查,李醫師呼籲,發燒越久,腎臟發炎的情況就越嚴重,甚至會引起腎化膿,不可不慎!

小兒反覆發燒2周 中醫退熱有良方

小兒反覆發燒2周 中醫退熱有良方#發燒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綜合報導)一位7歲兒童,感冒後開始發燒伴隨腹瀉,夜晚甚至燒到40.1度,服西藥後會退燒,但沒吃又燒,症狀反覆,吃退燒藥即退燒,沒吃退燒藥又燒起來,症狀持續兩個星期後,前往臺北市立聯合醫院仁愛院區中醫科就診,於服用中藥兩日後症狀痊癒。收治個案的謝旭東醫師表示,發燒本身不是一種病,只是免疫系統提高身體溫度對抗外來病菌,它是很多疾病引起的一種共有症狀,發燒不會讓小朋友腦袋燒壞,若引起發燒的原因為腦膜炎,才會造成腦部疾病。醫:退燒藥不適用風寒型感冒謝旭東指出,雖服用西藥退燒藥等藥物症狀控制後可改善,但西藥退燒藥以中醫來看多為苦寒藥,久用會傷胃氣,且感冒在中醫來看可分為「風寒」和「風熱」,退燒藥用在屬於風熱感冒的腸胃功能好的小朋友效果還不錯,但用於風寒感冒腸胃狀況差的小朋友則會讓病情拖延更久且有副作用,像上述患者就是屬於風寒型。所以謝醫師採中藥助汗出,發燒症狀自然解除,而風寒型和風熱型感冒都會有發燒,最簡單區分的症狀在於會不會怕冷?有怕冷則屬於風寒型居多,如同該名患者用退燒藥治療造成寒上加寒,病久不癒,中醫治療使用桂枝湯,功效為祛風散寒,養脾健胃,因此不只將感冒治好,連小朋友胃口也可一起治療。

莫名反覆發燒 竟是恙蟲病所害

莫名反覆發燒 竟是恙蟲病所害#發燒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綜合報導)清明春暖,是民眾外出活動的好時光,也是蛇類、蚊蚋逐漸活躍的時候。據統計,台灣本島地區,清明時節就會陸陸續續有恙蟲病的個案通報。以去年來說南投縣在105年總共診斷了24例的恙蟲病,絕大部分的個案都是在四月以後所通報出來。適逢此時節,衛生福利部南投醫院提醒民眾,小心恙蟲附著叮咬。恙蟲病又稱叢林型斑疹傷寒,雖非大型傳染病,但每年仍有零星各案通報,診斷不易,威脅民眾健康。南投醫院去年曾收治一名40歲左右,居住於山區病患,因不明原因發燒,反覆就醫未果,輾轉至南投醫院由感染科廖嘉宏醫師判斷為恙蟲病,推測應為患者至野外小解被叮咬傷引發。所幸經及時投藥治療後,已康復出院。 清明掃墓留意草叢 避免感染所以,醫師提醒民眾,適逢清明掃墓,也是春暖出遊的好時節,民眾如果到野外活動時,應穿著淺色長袖衣褲等保護性衣物,以避免恙蟎附著叮咬;同時可使用衛服部核可,含有化學成份DEET的蚊蟲忌避劑,並於活動結束後儘快沐浴並換洗全部衣物。恙蟲病的潛伏期約為6至21天,如於野外活動後三週內發生不明原因發燒,民眾就醫時,應主動告訴醫生有無出入郊區、草叢,以利感染科醫師鑑別診斷。 

掃墓完發燒+長紅疹 恐是恙蟲上身

掃墓完發燒+長紅疹 恐是恙蟲上身#發燒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綜合報導)連續假期即將到來,民眾掃墓祭祖或郊遊踏青,應預防遭恙蟲叮咬而造成身體不適,甚至感染恙蟲病。臺北市政府衛生局提醒民眾於山區或戶外活動時,應儘量避免進入草叢,並做好個人防護措施。北市衛生局疾病管制處陳少卿處長表示,恙蟲病為第四類法定傳染病,全國平均每年因恙蟲感染的確診人數將近500人,臺北市平均每年感染確診人數約20人,104年確診27人,其中以20至30歲最多,占48%,男性占64%。穿淡色衣物 遠離恙蟲危機恙蟲病為經由帶有立克次體的恙蟎(恙蟲)叮咬而感染,人與人之間並不會相互傳染,通常被恙蟎叮咬的部位會形成焦痂,潛伏期為9-12天,伴隨有發燒、頭痛、出汗、結膜充血和淋巴腺發炎腫大等症狀;約發燒1週後,在軀幹出現暗紅色的丘疹,並擴散至四肢,於數天後消失。恙蟲病初期因症狀及叮咬處不明顯,容易被當成感冒治療而未能對症下藥,多數患者經就醫多次後才找到病因,經妥適治療後致死率低於5%。而衛生局呼籲,市民至山區或戶外活動時儘量避免進入草叢,或做好個人防禦方法,避免被具感染性的恙蟲叮咬,包括穿著淡色長袖衣褲、靴子、手套等,皮膚暴露處可塗抹經衛生福利部核可之驅蟲劑。

男患紅斑性狼瘡 中醫調整不再發燒膝蓋痛

男患紅斑性狼瘡 中醫調整不再發燒膝蓋痛#發燒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思綺/綜合報導)一位15歲男性患系統性紅斑性狼瘡,面部皮膚紅斑明顯、手指膝蓋疼痛明顯,小便泡沫,反覆低燒,經使用越婢湯加減治療後,慢慢的症狀減緩。許多人認為服用類固醇的患者,使用中醫藥是為了提升免疫力,然而醫師表示,其實應該是用中醫藥調整身體平衡能力。自體免疫疾病 像「警察抓好人」奇美醫學中心中醫部醫師張仁序醫師表示,免疫系統主要是保護我們的身體免於受到外來的病原體攻擊的角色,並且它還負責抓出身體裡不聽話亂長的癌細胞,因此免疫系統比較像是警察的功能,又要幫忙抓偷渡客,也要抓國內的罪犯。但是就像警察有時忙中有錯、會抓錯人一樣,免疫系統也會出這樣的錯,這時候,我們說免疫系統生病了。如果是把在海灘散步的外國遊客當作偷渡客抓起來、這時候是警察反應過度了,在免疫系統就叫做過敏。若是把老實的好人誤認為壞人抓起來、這時候是警察過勞頭暈了,在免疫系統就叫做自體免疫疾病。在過敏的狀況,通常很少使用類固醇,除非是嚴重的蕁麻疹或是重度氣喘,才會用到類固醇治療。而在自體免疫疾病,如果遇到嚴重破壞的反應,就必須使用類固醇,暫時降低免疫系統的工作能量,以免破壞過度嚴重。而在降低工作能量後,如果還是有些破壞或者躁動,就必須用免疫抑制劑改變免疫系統的工作模式。中醫藥幫助身體衡定、調整免疫系統但是研究當顯示,免疫系統還要負責體內環境的信號溝通和衡定,當使用類固醇或者免疫抑制劑來降低或改變免疫系統的工作狀況,身體的衡定也產生問題,因此會有疲勞、痠痛、食慾變差、嘔吐、睡眠變差、痠痛變更嚴重等諸多問題,甚至腎臟功能也會受影響。此時若配合中醫藥的使用,便可以幫助身體衡定、並且把免疫系統調整得更適合身體。張仁旭醫師表示,免疫系統的疾病,是伴隨著人類出現而自古至今都有的疾病,中醫古籍當中常可見類似症狀記載,加上現今大量的臨床經驗,中醫藥包括針灸,確實可以為此類病人帶來福音。但中藥甚至灸法不可亂用,免疫系統才不致受到過度刺激而失控。

發燒把腦袋燒壞?醫:腦膜炎才會

發燒把腦袋燒壞?醫:腦膜炎才會#發燒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綜合報導)常聽聞老一輩的人說發燒會燒壞腦袋?別再相信沒有根據的傳聞了!孩子發燒真的是家長心理的一塊大石頭,看著孩子發燒時的不舒服,許多家長一定心急如焚,到底該怎麼處置?燒到幾度的時候要給藥、抑或者什麼樣的狀況應該緊急送醫、孩子再下去會不會把腦子燒壞?因此,衛生福利部南投醫院兒科徐文政醫師,針對發燒的做個簡單的整理與提醒,希望家長對於孩子發燒能夠更加的了解、不慌亂。適度發燒 提升免疫效能徐文政醫師表示,當人體生病引起的發炎反應,會讓體溫升高,造成發燒的現象,依據台灣兒科醫學會的資料顯示,適度的發燒可以提升免疫系統的效能,有些家長會擔心倘若沒有積極的讓孩子退燒,那孩子可能會燒壞腦子等,但其實神經後遺症主要是因為孩子罹患了腦炎或腦膜炎導致,與發燒無直接的因果關係。徐文政也說,如果孩子的體溫沒有超過39°C,也沒有特殊不舒服的感覺,是不需要積極處理退燒的,但如果三個月以下的嬰兒發燒、尿量大幅減少、意識不清、痙攣、呼吸困難等,應盡速帶孩子至醫院就醫。

發燒必有因!服用成藥注意4點 避免延誤治療

發燒必有因!服用成藥注意4點 避免延誤治療#發燒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思綺/綜合報導)台灣藥局林立,購買藥物方便,許多民眾出現類感冒症狀,甚至發燒時,都會選擇自行購買退燒藥使用,然而食藥署提醒,當出現不明發燒症狀時,應立即就醫治療,以免延誤疾病之治療。如需使用退燒藥,應遵照醫師指示使用,切勿過量,以免導致藥品不良反應。食藥署提醒,要正確使用退燒藥,除醫療人員應教導病患如何正確使用,以免藥物不良反應之發生外,民眾也應謹記下列4點:1) 瞭解引起發燒之原因,遠比退燒重要/發燒是身體健康出現警訊的一種症狀,並非病因,因此出現發燒時,因立即就醫治療,瞭解引起發燒之原因,以對症下藥,切勿自行購買使用退燒藥,而延誤疾病之治療。2) 使用退燒藥是為減緩發燒之不適感,切勿過量使用/經醫師開立之退燒藥,應遵照醫師處方使用。一般當發燒超過38.5° C 且有不舒服的感覺,或者體溫超過39° C 時,可適當使用。但退燒藥是為減緩發燒所出現之不適感,讓病患得以充分休息,切勿為使體溫降到正常範圍而過量使用。3) 小心藥品併用/常使用之退燒藥成分,主要為乙醯氨酚(acetaminophen)或非類固醇抗發炎藥物,如ibuprofen、Indomethacin、Naproxen及Mefenamic acid等,這些成分亦為止痛藥常用主要成分,因此使用退燒藥時,切勿同時自行服用止痛藥使用,以免出現過量使用之情形。4) 注意是否有藥品過敏反應/在服用含非類固醇抗發炎藥物的退燒藥時,可能會引起罕見嚴重皮膚過敏反應,因此用藥時,應注意是否出現藥物過敏反應如「疹、破、痛、紅、腫、燒」等6大症狀,若有出現疑似症狀,應即刻停藥並及早就醫處置。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