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脊椎

脊椎微創手術 減輕疼痛恢復期短

脊椎微創手術 減輕疼痛恢復期短#脊椎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綜合報導)人類的脊椎隨著年紀增長,必然會產生退化性問題,或多或少造成神經壓迫或脊椎滑脫。年紀比較大的長輩,骨質漸漸流失,成了骨質疏鬆症,慢慢駝背。這些狀況,發生緩慢,一般都沒有症狀。但是當退化漸漸地衍生成酸、麻、痛等不適症狀,就是在警告我們,須注意自己身體的健康狀況。門診常見這類病人求診,經仔細理學檢查及影像檢查診斷,大多數病人藥物治療都可緩解。如果藥物治療加上適當的物理治療仍然無法緩解不適,最終醫師會選擇手術來治療病人。手術治療脊椎病兆的過程,難免破壞了一些骨骼肌肉組織,或是傷口太大,讓病人須忍受恢復期的疼痛,或是術後腰背肌肉僵硬等問題。現在,隨著醫療科技的進步,醫療著力於減少病人治療過程的疼痛,希望病人盡早恢復,都盡量使用破壞較小的手術方法,也就是微創手術。以達到手術破壞小,病患恢復早的境界。奇美醫學中心神經外科主治醫師宋冠嶔表示:脊椎微創手術,一般有治療效果較好、比傳統手術破壞更少及恢復時間更短等優點,這項手術使用內視鏡輔助,可以讓手術醫師看得更清楚。透過新型手術器械精巧的設計,使傷口變小,破壞減少,這些都是傳統手術所不及的。脊椎疾病有個特性,就是退化並不會因手術而停止。也就是沒有一項技術可以阻止脊椎退化,讓病人百分之百痊癒,以致疼痛、不適不會再發。現代影像診斷儀器很進步,許多輕微病兆都無可遁形,這些病兆,有些其實只是脊椎退化的證據,並不一定是造成病痛不適的根源。面對許多病兆,正確的觀念應該是使用適當的手術方式,治療造成症狀的部位,而非全部一次手術,更不可有順便一起治療的想法,這樣反而破壞了脊椎的結構,也破壞原本脊椎的功能。奇美醫學中心神經外科主治醫師宋冠嶔強調,面對脊椎退化疾病,雖然微創手術的治療可有效減輕病痛,加速恢復,但是患者仍需改變生活習慣,保健我們的脊椎。適當的運動、曬太陽、攝取富含維生素D及鈣質的飲食等,都是增進脊椎健康不可或缺的要素。希望大家都長保健康脊椎,有好的「龍骨」,才能生龍活虎地過著幸福快樂的日子。

男子2樓摔落 腰椎骨折下半身癱瘓

男子2樓摔落 腰椎骨折下半身癱瘓#脊椎

一名42歲男性,是一位建築工地工人,施工時不慎從2樓摔落,屁股與下背部著地,經救護車轉送本院急診時,表示嚴重背部疼痛與下肢無力,經急診醫師迅速診療與安排脊椎斷層掃描後,發現是第二腰椎爆裂性骨折,爆裂出的骨頭碎片已經嚴重壓迫到後方的脊髓神經!造成病患到院時已經逐漸呈現下半身完全癱瘓,且大小便已經失禁,所幸經過醫師給予劑量保護神經的藥物、緊急進行手術後總算慢慢改善。阮綜合醫院腦神經外科謝榮豪醫師表示,脊椎外傷是現代社會中越來越常發生的嚴重外傷,多半因為交通車輛的增多、車速增快,或者工地的高處墜樓意外而產生,脊椎外傷可能造成肢體癱瘓、大小便失禁等身體上終生的病痛。手術後當天晚上,病患已經能在床上緩緩舉起雙腿,術後第三天,可以穿著脊椎專用背架以助行器慢慢行走,而手術後,追蹤男子斷層掃描影像,確定了整個脊柱結構的穩定性與內固定的正確性,之後便協助男子做復健運動與教育男子正確的復健概念在,男子在,手術後第12天順利出院,而且是步行出院!

突發性下肢無力 竟是脊椎長東西!

突發性下肢無力 竟是脊椎長東西!#脊椎

台大醫院新竹分院神經內科邱奕賓醫師表示,一位20多歲的年輕女性因為下肢無力一個多月至該院門診就診。醫師發現,這位女性下肢逐漸無力已經一個多月,而最近這幾個月都有咳嗽的情形,判斷可能是腰椎出了問題。安排核磁共振(MRI)檢查後,發現腰椎有異常顯影的現象,診斷是腰椎腫瘤,已安排進一步手術治療。邱奕賓醫師表示,脊椎(俗稱龍骨)是支撐人體軀幹的大樑。脊椎內原發性腫瘤依生長的部位不同,大致可分為三類: 第一類是生長於脊髓硬膜外的腫瘤,最常見的是脊椎轉移癌,除了可能直接壓迫脊髓之外,也可能破壞脊椎體而造成病理性骨折。第二類是生長在於硬膜內但是在脊髓軟膜外的腫瘤,多半是良性瘤,最常見的是神經鞘瘤及硬膜瘤,一般而言,可經手術安全切除而不對神經功能造成任何影響。第三類是生長於脊髓內的腫瘤,最常見的是室膜瘤、星狀細胞瘤,也可經由手術徹底的切除。 脊椎內腫瘤會造成的症狀大致可以分為脊髓病變、神經根病變及脊椎損傷。影響到脊椎骨的腫瘤大多是轉移性腫瘤,如果破壞脊椎這條大樑的構造,身體將如危樓,軀幹不但再也沒有辦法承受體重及運動,脊椎內的脊髓也可能引發病變而導致手腳的癱瘓以及劇烈的神經痛。手術重建這條大樑是當務之急。 邱奕賓醫師表示,不論是原發性或是轉移性腫瘤,如果不妥善處理,終將傷及脊髓及椎神經而導致疼痛、癱瘓、甚至危及生命。故如遇無法改善的坐骨神經痛或下肢無力應到大醫院進一步檢查。

感謝醫師不放棄 病患帶團演出回報

感謝醫師不放棄 病患帶團演出回報#脊椎

「當時若不是簡醫師願意伸出雙手,我這條命早就沒了!」 飽受十多年脊椎問題所苦的賴心慧曾四處求醫碰壁,竟找不到一位願意動刀的醫生,直到在大林慈濟醫院碰到脊椎外科醫師簡瑞騰,在盡力救治下終於拔除長年病痛。賴心慧27日帶領國樂團到醫院舉辦感恩音樂會,回報醫生不放棄自己的恩情。27日大林慈院的大廳中樂聲悠揚,吸引許多民眾的一同沉浸在美妙的音符中,稍解病痛的不適。很難想像在五年前,那時六十歲的賴心慧已飽受病苦的折磨,她表示,自己十幾年前曾接受脊椎的減壓手術,但後來因為骨刺壓迫神經後導致再度復發,四處求診卻到處被拒絕,找不到醫生願意動刀。十年裡,她每天除了飽受雙腳酸、麻痛等問題,甚至整個腰也挺不直、坐不住、站不久,連走路也都非常困難。直到朋友介紹到大林,她才幸運地找到願意幫忙的簡瑞騰醫師。脊椎外科簡瑞騰醫師表示,為賴女士進行的是椎管狹窄、神經壓迫、椎體不穩的處理,先把神經鬆解、減壓,然後再利用鋼釘植入固定椎體,最後進行椎體融合術,重點不在植入一些「支架」或俗稱「龍骨入珠」的東西,因為一旦忽略了減壓或骨刺壓迫的清除,手術後反而不會得到治療的效果。他指出,脊椎手術本身就比較複雜,過程中一不小心就會使得神經受損,或硬腦膜會破裂,甚至整個脊椎骨重建上的困難。重新抬頭挺胸過日子的賴心慧,帶領自己所創辦的「心慧國樂社」到醫院大廳演奏,感恩簡醫師的救命之恩。站在台上,她感動的說,是簡醫師把我的命救回來,當年跑遍各醫院,醫生都告訴我病情已拖延太久而無法治療,所以在簡醫師告訴自己可以幫忙解決問題時,真的好感動。現場音樂饗宴同時,簡瑞騰醫師的父親因心臟問題,正在心導管室接受導管手術治療,簡瑞騰說,特別體會到當病患家屬的那種焦急心情,所以身為醫生,應該要對病患付出更多關懷,而不是只有單純醫病,更要醫治病人的心。

久「坐」工作恐致一身病 每小時起身活動有益身體

久「坐」工作恐致一身病 每小時起身活動有益身體#脊椎

現代人大多都是在辦公室裡面工作,不用在外奔波勞動,感覺上十分舒服,但日前有網路媒體指出,久坐會引起許多病症,像是脊椎疾病、食欲不振等。台北市立聯合醫院陽明院區復健科林鴻錡醫師表示,久坐對人體來說,是一項非常吃力的動作。林鴻錡醫師表示,當我們坐姿不良的時候的時候,會影響頸椎、胸椎、腰椎等脊椎的骨頭。頸椎疾病是因為長期坐姿不良,和長期在電腦前面處理事情,造成頸部肌肉的疲勞,引起肩頸痠痛、頸部肌肉痙攣等。除此之外,坐姿不正確還會造成體內血液循環不佳,胃腸蠕動減弱,長期下來會出現食欲不振、消化不良等症狀。林鴻錡醫師提醒民眾,工作時要隨時保持正確坐姿,坐在椅子上的時候,整個腳掌著地,桌下不要放置物品限制腿部的活動空間,還要經常伸展腿部並改變腿的姿勢。同時減少坐著的時間,經常站起來走動活動全身筋骨,使全身放鬆一下。只要保持良好的坐姿,並且常常運動,就可以減輕對脊椎的壓迫。美國癌症學會在2010年一項研究發現,女性一天久坐超過6小時,比少於3小時的女性,死亡率高出37%,男性則是高18%。美國心臟病學會1月份公布一項研究也指出,坐得時間愈長,死亡率就愈高。林鴻錡醫師建議因為工作關係而需要久坐的人,應該像學生時代上課一樣,每一小時起來動動脖子、腰部、雙腿等部位,補充水分增加血液循環,都可以對身體有所幫助。小心「椎間盤退化症」提早報到! 教你「保脊五大姿勢」http://www.uho.com.tw/hotnews.asp?aid=11491長期姿勢不良 小心椎間盤突出上身http://www.uho.com.tw/hotnews.asp?aid=12225

想要大腿苗條好看 醫師:從脊椎下手

想要大腿苗條好看 醫師:從脊椎下手#脊椎

大陸網站報導,很多愛美的女性都希望有一個漂亮的大腿,可是再怎麼減,看起來都是又粗又壯,所以網站上建議,透過改變坐姿可以改變大腿腿形,像是跪坐、盤腿坐等等。新北市立聯合醫院副院長楊長彬醫師表示,透過坐姿當然可以有一些效果,但重要的是,大腿太粗表示脊椎沒有好好保養,想要瘦大腿就要先調整脊椎,要不然都是白搭。楊長彬醫師解釋,大腿、腰部有很多的肌肉都是相連的,如果腰部的肌肉沒有鍛鍊好,就會影響到大腿的肌肉,所以如果想要讓大腿變苗條,要先從脊椎下手。訓練脊椎周圍的肌肉以後,脊椎自然就會直立,大腿的肌肉自然就會收緊,長久下來,就可以讓大腿的肌肉變得緊實,就可以有美美的腿形。楊長彬醫師特別提供一些方法可以訓練脊椎部位肌肉,他說這些方法一定要慢慢做,因為慢慢做可以讓肌肉溫度提高,溫度提高會讓肌肉含氧量增加,有助於肌肉的強壯。首先是前彎後仰伸展,將身體「慢慢地」往前傾,盡可能的往前,覺得到了極限後再往後仰,等到覺得到了極限後,再往前傾,這樣的動作可以重複十餘次,訓練肌肉的柔軟度。楊醫師建議,做改良式的仰臥起坐效果也不錯,改良式的仰臥起坐是先平躺在床上或是墊子上,將雙腿彎曲,然後將身體「慢慢地」往上,一直到手碰到膝蓋,然後慢慢往下,訓練肌肉的力度。常做上述兩種運動,可以讓脊椎挺直,大腿自然苗條又漂亮。避免運動傷害 熱身、伸展很重要http://www.uho.com.tw/hotnews.asp?aid=12011巨星瘦身法 美麗苗條有秘訣http://www.uho.com.tw/hotnews.asp?aid=5604擺脫蘿蔔腿 夏日瘦大小腿曲線雕塑夯 短裙、短褲性感上場http://www.uho.com.tw/hotnews.asp?aid=7268

手術後脊椎骨關節負擔大 女受「鄰近症候群」困擾

手術後脊椎骨關節負擔大 女受「鄰近症候群」困擾#脊椎

一位中年女性導遊因長期揹負行李,苦於頸脖僵痛、兩側上肢痠痛無力多年,經檢查後發現罹患退行性第四、第五頸椎椎間盤脫出。病患起初以藥物與復健等保守治療處置,但症狀反覆,一直未有起色。約在四年前,病患接受建議接受外科手術,切除病灶椎間盤,行骨融合手術後,並以支架與金屬板固定第四、第五頸椎,手術後恢復良好,重回職場工作。兩年後,病患又感覺相同症狀出現,尤其是在肩胛處。追蹤影像檢查結果發現,原手術部位移植骨業已融合,達成手術目標,但在手術部位向上、向下鄰近部位椎體與椎間盤處,相較於手術前的呈像,卻有退行性變化。診斷是退行性第五、第六,第六、第七頸椎椎間盤脫出,對照病患臨床症狀,亦符合該影像上的發現,即所謂「鄰近症候群」。臺北市立聯合醫院中興院區神經外科主治醫師馮睿哲解釋,脊椎骨關節系統在生命自然過程中,會因反覆機械力作用磨損、加諸脊椎骨關節系統亦因應力性反應,產生種種結構上細微改變,結果就造成退行性變化,也間接造成包含於其解剖構造內的神經系統壓迫。馮睿哲表示,該女士在持續一年餘保守性治療仍不滿意情況下,經充份瞭解後,選擇於第五、第六頸椎處置放人工椎間盤,切除第六、第七頸椎椎間盤,行骨融合手術後,並以支架與金屬板固定第六、第七頸椎。病患在手術後恢復良好,追蹤至目前為止,病患相當滿意。延伸閱讀「鄰近症候群」:http://www.uho.com.tw/sick.asp?aid=11566

脊椎微創手術  減少對肌肉的傷害

脊椎微創手術 減少對肌肉的傷害#脊椎

隨著人們對生活品質要求提高,疾病診治效果與恢復生活機能時間長短,往往也是現代人注重項目之一,中老年人經歷過去數十年台灣經濟起飛的時代,勞力密集產業的結果,創造了台灣經濟奇蹟,但同時也造成下背痛及脊椎退化性病變,這兩項是臨床上非常常見問題,也是病人求診最主要原因。臺北市立聯合醫院仁愛院區骨科主治醫師羅浩儒說,脊椎退化性病變,包括有椎間盤突出、椎間盤退化、脊柱狹窄、脊柱滑脫,進而引起脊柱變形及脊柱不穩定等情形。臨床上,大部分有脊椎病變的病人都會先接受保守療法,例如藥物和復健治療,當保守治療無效時,就必需採用手術治療。羅浩儒表示,手術目的是要針對造成目前病患所遭遇困擾原因,進而解決病人痛苦,再來構思進一步加強脊椎構造穩定,其方法包括有從簡單的椎間盤切除手術,到複雜的脊椎融合手術。羅浩儒進一步說明,要達到以上目的,以前傳統手術方式大多是從背部做一個手術傷口,撥開背部肌肉群,再去對脊椎病變的地方進行神經減壓或脊椎固定處理。往往因為手術要做的範圍需要清楚視線,或是病人身材較肥胖或壯碩時,傷口必須很大,才能讓脊椎病灶處獲得完善處理。但是如此一來,手術時間的拉長,流血量增加,對背部肌肉破壞也較大,所以術後病人除了必須接受輸血治療外,傷口疼痛度也較高,也因為背部肌肉破壞多,在日後恢復過程中,病人也容易有背部僵硬,活動緊繃的感覺,回復到日常生活機能所需時間也較長。羅浩儒指出,現在醫學的進步,同樣讓脊椎治療走向微創處理方式,脊椎微創手術是利用特殊器械並配合透視X光或是脊椎內視鏡輔助,同樣能達到椎間盤切除、神經減壓、以及椎骨融合的目的。他說,從幾年前開始採用微創手術方式幫助病人進行脊椎手術治療,追蹤療效與病患滿意度都相當令人滿意。羅浩儒表示,這種微創方式的優點就是開刀傷口很小,對肌肉傷害小很多,同時保留著大部分的骨頭結構,所以開刀中失血量很少,脊椎穩定度也較好,一般也不需要接受輸血治療。病患術後因為傷口疼痛度小很多,除了可以提早下床活動、縮短住院天數外,很快就可以回到工作崗位上。目前更利用臺北市立聯合醫院仁愛院區新成立的多功能微創介入性治療中心,在手術過程中,脊椎定位更加精確,減少手術時間,減低傳統脊椎手術因為X光透視,所產生不必要的過多輻射暴露,使病人與醫療團隊更有安全的手術環境。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