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脊椎

脊椎外科學術研討會 中美日韓共襄盛舉

脊椎外科學術研討會 中美日韓共襄盛舉#脊椎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台灣脊椎外科醫學會102年會員大會暨學術研討會,在佛教慈濟大學正式登場。台灣一百多位脊椎外科專科醫師齊聚花蓮共襄盛舉,醫學會更邀請了中、美、日、韓國際重量級專家學者,一同分享脊椎外科醫學的發展與過去經驗。 脊椎是人體構造中最重要的骨骼之一,包含連接頭部的頸椎、胸椎、腰椎、薦椎到最末端的尾椎,支撐著人體的頭部及軀幹,所以,高品質的脊椎外科治療,可以讓病人「抬頭挺胸」的生活,對病人的行動與生活品質有很大的影響。慈濟醫療志業體執行長林俊龍表示,雖然花蓮相較於北部、西部地區交通較不便利,但卻有著自然美好的環境,在研討會後邀請大家參訪慈濟園區,看看慈濟志工在全球推動慈善的成果,感受慈濟以人為本的人文精神,與全球醫療人員一樣,做著對社會、民眾有益的事情。 除了專業的醫學經驗分享,研討會中還有段溫馨的插曲,日本Toshimi Aizawa醫師在演講最後,透過相片,分享了兩年前311日本大地震時,自己與親友也曾受到波及,所以,這次來到台灣特別要謝台灣友人的幫助! 花蓮慈濟醫院理事長醫師于載九表示,這是台灣脊椎外科醫學會成立21年來,首次移師至花蓮舉辦,于載九說,透過這樣的國際醫學研討會,能讓已達國際水準的台灣脊椎外科醫學更進一步,也希望讓世界看見花蓮的美麗風光! (圖片來源:台灣脊椎外科醫學會提供)

只是腰痠背痛? 僵直性脊椎炎嚴重恐癱瘓

只是腰痠背痛? 僵直性脊椎炎嚴重恐癱瘓#脊椎

(優活健康網記者劉麥文/採訪報導)你是否經常腰痠背痛、關節疼痛或是早晨起床時會感覺下背僵硬呢?許多患者常誤以為只是壓力太大,只要按摩推拿、休息就好,但小心你可能已經罹患「僵直性脊椎炎」!台北榮民總醫院過敏免疫風濕科主任醫師周昌德表示,僵直性脊椎炎是發炎性的腰背痛,嚴重可致脊椎骨折,大幅增加癱瘓的風險。周昌德指出,僵直性脊椎炎是一種自體免疫系統,好發於20至40歲之間,男性罹患比例更是女性的三倍,推測和遺傳基因有很密切的關係,使免疫系統異常。此疾病常伴隨骨質疏鬆、骨折等併發症,病情惡化更會出現肌肉變形、萎縮、脊椎沾黏、駝背等情形,嚴重影響活動力,還有2至3成的機率造成虹膜炎而使視力受損。不過,雖然與遺傳有很大的關聯,但許多外在環境(如抽菸)也會導致疾病發生,非遺傳患者,就有5至10%的機率引發僵直性脊椎炎,因此,可別輕忽平時的小症狀。另外,因僵直性脊椎炎是種發炎疾病,使病患易疲倦,加上身體行動不便、活動能力受限,進而導致性生活品質下降,就有近4成患者認為受到影響。高雄醫學大學附設中和紀念醫院過敏免疫風濕內科主治醫師蔡文展表示,許多男性患者常在就診的時候,對於性事難以啟齒,呼籲病友要正視疾病症狀,才能有效改善。醫師共同強調,若有出現僵、痛、不動等症狀,應及早至治風濕免疫科就醫治療,因初期症狀容易遭忽略,一但病情惡化,脊椎骨折風險可是會增加3.3倍,造成癱瘓、死亡率的可能性大幅提升。提醒民眾,僵直性脊椎炎初期常出現的症狀如下:早晨起床後感覺背痛或脊椎僵硬,但是會隨著一天活動的開始而逐漸減輕、超過數週或數月感覺腰背漸漸痛起來,痛的感覺持續三個月以上、運動後感覺比較不痛,但休息後感覺比較痛、感覺疲勞且體重有可能減輕,特別是在發病的早期。(圖片來源/記者劉麥文攝影)

為僵直性脊椎炎患者 長庚辦衛教講座

為僵直性脊椎炎患者 長庚辦衛教講座#脊椎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承璋/綜合報導)早晨起床覺得下背僵硬無法動彈?時常覺得腰酸背痛、坐立難安?當心僵直性脊椎炎已上身!歌壇天王周杰倫在新片記者會上表示自己常年受僵直性脊椎炎所苦,發作起來連經痛也比不了,可見僵直性脊椎炎帶給病友極大的「痛」苦!中華民國僵直性脊椎炎關懷協會表示,僵直性脊椎炎好發於20至40歲的青壯年族群,尤以男性為主,男女患者比例約為3:1。一開始患者會有晨間僵硬、下背痛等症狀;病情嚴重者脊椎縫隙間會出現沾黏現象,導致全身僵硬不能動。因僵直性脊椎炎症狀容易被解讀為運動傷害、跌打損傷,導致許多民眾輕忽徵兆、延誤就醫,等到治療時病情皆已惡化,甚至產生脊椎沾黏,造成脊椎骨折、癱瘓或死亡的後果!而為提昇民眾對於僵直性脊椎炎的認識,中華民國僵直性脊椎炎關懷協會與高雄長庚紀念醫院將於3月3日(日)共同舉辦「僵直性脊椎炎關懷衛教講座」,將由高雄長庚紀念醫院風濕過敏免疫科醫師說明疾病衛教知識,協助民眾及早發現、及早治療,維持生活好品質、守護健康!

緊急剎車撞傷脊椎 嚴重可致癱瘓!

緊急剎車撞傷脊椎 嚴重可致癱瘓!#脊椎

(優活健康網記者劉麥文/綜合報導)台中一名洪姓婦人,年初搭同事便車返家,坐在後座忘了繫安全帶還往前傾跟前座同事講話,突然緊急剎車衝擊,撞上前座頭枕,再向後快速晃動,導致頸椎脊髓損傷。洪姓婦人說,當下四肢頸部頸背部一陣麻,手開始刺痛,後背部、腿部的麻退了之後,手仍持續一陣陣刺痛。所幸及時送醫,才能讓後遺症降到最低。台中慈濟醫院神經外科醫師楊道杰呼籲,中樞神經無法再生,一旦受傷就會留下後遺症,春節期間搭車出遊,一定要記得繫上安全帶,避免脊髓損傷。高速行駛的車輛緊急剎車時,因作用力與反作用力的關係,乘客的頭會先往前再往後擺盪,過程中力道過大,就像鞭子一樣甩出去再往後彈,造成脖子過度彎曲或是後展。椎間盤承受不住力道而破裂,就會突出壓到脊髓,甚至頸椎骨頭的骨折,導致嚴重的脊髓傷害,如果不幸是發生在頸椎高位的脊髓損傷,往往連呼吸都有困難,嚴重的話還可能因此四肢癱瘓。 楊道杰呼籲,脊椎包含重要的脊髓與神經,一旦受傷常造成終身癱瘓,最重要的是,中樞神經不能再生,只要受到損傷就會留下後遺症,千萬不可輕忽。他提醒春節期間全家出遊,避免使用高速運行又高速停止的遊樂器材,才不會在忽快忽慢之間造成頭部嚴重擺動,引起頸椎、腰椎受傷。而且汽車後座乘客更不要忘了繫安全帶,以免造成一生的遺憾。(圖片來源:台中慈濟醫院提供)

脊椎過度使用 「床上低頭族」好僵硬

脊椎過度使用 「床上低頭族」好僵硬#脊椎

(優活健康網記者劉麥文/綜合報導)你還要繼續當低頭族嗎?小心!時時刻刻都要低頭使用智慧型手機,產生的智慧病可不智慧。一名37歲方小姐每晚臨睡前都拿著智慧手機上臉書,最近半個月,脖子常轉到一定的角度就動彈不得,台中慈濟醫院復健科醫師楊鎮嘉表示,是頸椎過度前曲與長期固定姿勢造成的肩頸症候群,提醒開心放年假的民眾,千萬不要當「床上低頭族」,以免才開年就痠痛上身。方小姐自從幾個月前添購智慧型手機,就愛上時時刻刻接收最新資訊的感覺,臨睡前也要盯著手機至少一個小時,看看社群朋友的各種生活點滴,最近常常一覺醒來,脖子轉到固定角度就難以動彈,肩頸都很痠痛,就診才發現是不正確的姿勢引發不適,經頸部熱敷、牽引與電療改善症狀。長期固定一個姿勢,本來就容易導致肩頸僵硬,而「床上低頭族」躺靠在舒適的環境,頸椎前曲角度達45度以上,比座位上的30度多更多,不正確的姿勢持久不變,可能引發比坐姿更嚴重的症狀。楊鎮嘉建議民眾要注意姿勢,尤其不能再當「床上低頭族」。他指出,這幾年智慧型手機、平板電腦這類的3C電子產品正流行,不論學生還是上班族,人手一機手指劃個不停,個個專心當低頭族,結果很多人因為肩頸痠痛、僵硬或是手麻的「肩頸症候群」而求助復健科。楊鎮嘉強調,頸椎是很脆弱的結構,頸椎有七節,如果長期過度使用某一節,尤其是第四到第六節,久了就容易出問題,曾有30歲的病患年紀輕輕就已出現神經症狀,頸椎加速退化到要開刀的程度。楊鎮嘉建議,出現「肩頸症候群」時,可以尋求復健科幫助,藉由適當的復健治療緩和症狀,通常八成以上的患者成效都不錯。習慣在床上看電視、看書的民眾,也跟「床上低頭族」的道理一樣,記得要半小時動一動肩頸,但是注意幅度不要太大、動作不要太快,脖子往前往後活動、往左往右轉,肩膀往前往後劃圈,便可以舒緩肩頸症候群。(圖片來源:台中慈濟醫院提供)

低頭族戒不掉? 小心皺紋、骨刺找上你!

低頭族戒不掉? 小心皺紋、骨刺找上你!#脊椎

(優活健康網記者劉麥文/綜合報導)年輕族群老是手機、3C產品不離身,聊天、上網、玩遊戲、看影片,家中則是電腦前一坐下就像強力膠黏住般,一不注意就過了好幾個鐘頭。大學生平常趕報告查資料,已經超時坐在電腦前,放長假又不節制的上網或放鬆玩電動,更容易引起眼睛、肌肉、肩頸等部位過度疲勞。聖馬爾定醫院骨科醫師林宗志表示,長期姿勢不正確,不僅導致肩頸疼痛,更會加重頸椎承受的壓力,造成身體負擔,也會容易使脊椎受傷或椎間盤病變,由於頸椎本身,及附近軟組織慢性損傷或退化,同時也有可能產生慢性肌肉拉傷、椎間盤突出症及神經壓迫等疾病,而壓迫到神經根等導致的疼痛不適,痠麻感,可是會讓你坐立難安的,若再加上放假瘋過頭,熬夜生活作息不正常,增加新陳代謝的負擔,進而增加罹患慢性疾病的機率。骨刺的發生因素,大多為年長者年齡的退化而產生,現在卻因智慧型手機、平板電腦的風行,低頭族頸椎長期受到壓力的累積,導致年輕一代年齡層的盛行,肩頸疼痛求診的案例也增多了。當頸部維持在正中位置,直視前方時,頸椎承受的壓力最小。而低頭族,或長時間使用電腦的族群,很容易出現「烏龜頸」也就是整個頭部往前伸的動作。如此的動作就好比雙手遠遠的抱著一個保齡球,頸椎跟頸部肌肉承受不正常的壓力,導致頸椎退化及肌肉疼痛或肌筋膜疼痛症候群的產生。醫師呼籲,千萬別小看與輕忽這些文明病,以為肩膀酸痛自行隨便塗酸痛軟膏,這樣只是治標不治本的方法,低頭低過頭是會傷身的,每半個小時要抬頭起身動一動,千萬不要只在鍵盤上做手指運動,要離開位子站起來伸展伸展,頸部也需要伸展運動。更重要的是,矯正不正確的姿勢與習慣,讓眼睛和肌肉休息。且長時間做低頭族也會增加頸部皺紋增生。另外,提醒民眾,現在行車時使用手機等通信載具政府可是會開罰的,可別到時沒了荷包又使健康亮紅燈,賠了夫人又折兵!(圖片來源:天主教聖馬爾定醫院提供)

椎間盤突出 小傷口也能做手術?

椎間盤突出 小傷口也能做手術?#脊椎

(優活健康網實習記者謝劭廷/綜合報導)朱女士是一位家庭主婦,除了日常的煮飯洗衣照顧小孩,公公中風臥病在家也都靠她一人幫忙翻身料理。直到前陣子突然腰痛,只要久站或久坐一陣子,疼痛感從背部一直傳到右腳,痛到連腳都抬不起來。朱女士杵著拐扙來到門診時,右足感覺已喪失,整支腳只感覺又麻又痛。新北市立聯合醫院骨科陳信彰主任表示,在做完電腦斷層切面檢查,確定是腰椎第四五之間的椎間盤突出,壓到右側第五腰椎神經根。由於病患的運動功能已受了影響,直接建議她手術切除椎間盤。在接受手術,使用微創方法,只以三公分傷口夾出壓到神經的椎間盤,病患腰部的疼痛感立刻不見,腳也不再麻痛。陳信彰指出,過去手術的傷口往往以數十公分計,常可以看到外科醫師血染雙手在傷口進進出出以執行夾綁剪的動作,這畫面還被視為藝術。但隨科技進步,醫療手術進化,現在開刀反較講求小傷口的微創。微創概念就是在能達到手術目的下,儘可能降低病人傷害,方法有很多,最簡單的就是傷口不要切那麼大。現在的手術,醫師利用器械來進出傷口,利用內視鏡或顯微鏡解透過螢幕找到病灶,開完手術而血不沾手套已成了常見的現象。往昔脊椎手術的風險高,恢復期長,微創手術較可減少病患的傷害。陳信彰表示,但內視鏡椎間盤切除術傷害到神經的風險高,因此病人不建議全身麻醉,藉此來觀察手術中病患的反應,確定手術中病患的神經有沒有被器械傷害到,這類病人手術成功後甚至可以當天就走回家。陳信彰說,微創手術目前是醫界發展的重點,很多的外科腹腔鏡手術及骨科關節鏡手術都已納入全民健保給付,也都成為各大小醫院的常規手術方法。但在脊椎手術還沒有相關規定下,脊椎醫師能做的就是將傷口儘量開小,可是若要利用特殊的器械及骨材來將傷口變小,那必得要支付一筆特殊材料費用,這也是健保給付制度下力有未逮的地方。

脊椎微創手術 傷口小恢復快

脊椎微創手術 傷口小恢復快#脊椎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綜合報導)一名75歲的老伯,因為嚴重的背痛、下肢麻痛,已然無法行走,常常疼得坐也不是,站也不是,被診斷為「退化性脊椎側彎併脊柱狹窄」,檢查發現,一節節脊椎,已經層層疊疊垮在一起。長期藥物治療仍難解疼痛,決定進行手術,由於變形嚴重,手術困難度高,在移動式導航幫助下,完成了脊椎微創手術。脊椎退化病患多數年事已高,較難以負荷大傷口、疼痛劇烈的傳統脊椎手術,微創脊椎手術已逐漸成為主流。雙和醫院骨科主治醫師江長蓉指出,「脊椎微創手術」是利用特殊器械並配合脊椎內視鏡輔助,透過小傷口,就能進行骨刺清除與脊椎螺釘固定融合手術。由於傷口小,不需要撥開大片肌肉,所以開刀中失血量也少,一般不需要接受輸血治療。術後,病人傷口疼痛度低,可以提早下床、縮短住院天數,很快就可以恢復日常生活。江長蓉指出,脊椎微創手術需靠醫師的經驗與手感,術中用不同角度的X光攝影,以了解骨刺是否清除完整,人工骨架以及及椎螺釘的植入位置是否正確,是否傷及神經。為了保障病患安全,現在可以在手術中使用「移動式電腦斷層輔助系統」,藉由電腦重組成三度空間影像,猶如醫師的「第三隻眼」。長期有腰酸背痛、坐骨神經痛、下肢痠麻或站不久、坐不久的人要小心,可能已經發生腰椎退化性關節炎了。因為脊椎需長時間承擔體重,當日常活動中的腰部動作不正確時,就容易引起脊椎骨及椎間盤軟組織的損傷,進而導致骨刺產生。當壓迫到神經,就會引起疼痛。嚴重的腰椎退化性關節炎,可能伴隨有脊柱滑脫、脊柱變形及脊柱不穩定等情形,所以病人會無法久站或久坐。治療脊椎病變都會先採取藥物和復健的保守性療法,當保守治療無效時,就必需進行手術治療。脊椎手術是將壓迫到脊椎神經的骨刺清除後,放入自體骨或人工骨架,以及脊椎螺釘來進行脊椎的融合固定。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