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折

老人體重突降 恐增骨折風險!

老人體重突降 恐增骨折風險!#骨折

(優活健康網編輯部/綜合整理)老年人體重明顯減輕,會造成肌肉萎縮、體力衰退、免疫力降低,且容易感染,增加跌倒、骨折的危險,若6個月內體重下降超過5%,就要進一步檢查評估原因。肌肉萎縮、體力衰退增加骨折危險一般人都很怕胖,尤其是年輕小姐,只要說好像臉圓了點,她就會立刻噘起嘴,滿臉不高興,但是老人家來看門診時,如果對他說:「最近看起來好像瘦了。」長輩們反而就很警覺,擔心是否有其他的疾病。如果不是刻意減肥,老年人的體重明顯減輕會造成肌肉萎縮、體力衰退,同時增加跌倒、骨折的危險,需加以注意,根據2010年《國際內科醫學期刊》中,一篇來自歐洲的研究報告顯示,分析6654位超過60歲的長者、追蹤了7年以上的資料,發現每年體重減輕超過1公斤以上的人,死亡率較體重穩定者高了6成。老人體重減輕 1/4找不到原因造成老年人體重減輕的原因有許多,可能是憂鬱症、癌症(以肺癌及腸胃癌居多)、心臟病、功能性胃腸病、藥物副作用等,其他還有糖尿病、甲狀腺功能過高以及吃得少等因素,但是還有1/4找不到原因。半年內體重下降5% 需進一步檢查60歲以後,由於肌肉逐漸減少的緣故,每年可能會有大約0.5%的體重下降,但若在半年內,體重下降了超過5%,就是有意義的體重減輕,需要進一步檢查來評估體重下降的原因,大致是從最常見的胃口不佳、吞嚥困難、慢性疾病、情緒、代謝異常、癌症、藥物和飲食習慣來著手,病史是最重要的依據,接下來的身體及實驗室檢查就是根據病史資料來著手,找出原因後,再對症治療。老年人常有許多慢性病,服用多種藥物,要評估體重為何減輕本來就不容易,如果是阿茲海默症患者就更加困難,阿茲海默症患者的體重改變是很常見的,雖然有一小部分患者是因為記憶不好,吃過了以為沒吃而重複吃飯,以致體重增加外,但是大部分的患者都是體重減輕。(本文摘自/假如我得了失智症?/寶瓶文化出版) 

保「密」防「跌」 多吃黑芝麻

保「密」防「跌」 多吃黑芝麻#骨折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綜合報導)90歲的謝爺爺,因跌倒導致右髖疼痛,無法站立,經X光檢查發現為右髖粉碎之大腿骨骨折,和醫師討論後,決定接受骨釘內固定手術,術後一週康復出院,另一名94歲羅奶奶,也是因為跌倒造成右髖之大腿骨粉碎骨折,疼痛、無法站立,經詳細身體檢查,發現心肺功能明顯較差,接受骨折內固定手術後,復原良好。髖關節骨折長者 一年死亡率約為30%髖關節骨折是65歲以上老年人常見的嚴重創傷之一,病人可能因此臥床、生活失能,造成患者和家屬生活上極大的不便和壓力,根據統計數據,發生髖關節骨折長者,一年死亡率約為30%,然而,經由骨科及早手術治療,是能有效改善的。可能導致虛弱、褥瘡、感染 甚至死亡衛福部苗栗醫院骨科醫師汪家成指出,長者除了會比年輕時有稍多的健康問題或疾病外,也容易在跌倒時發生骨折,其中又以脊椎和髖部的大腿骨骨折最痛苦,造成時間上或長或短的臥床、失能,此類外傷,如果不積極治療,除了短期造成的劇痛、臥床不便外,中長期有可能導致虛弱、褥瘡、感染、靜脈栓塞,甚至因此而死亡。保持骨質密度 加強正確、適度的運動汪醫師進一步指出,老年人發生跌倒次數和傷害嚴重度,隨年紀增加而相對增高,提醒民眾應該及早做好「保『密』防『跌』」,保持骨質密度部份,應該加強正確、適度的運動,例如快走、騎單車和補充鈣質,可攝取奶粉、小魚干、吻仔魚、黑芝麻、紫菜、髮菜等,都是含鈣量高的食物,以避免骨質疏鬆症發生。地面宜平整防滑 照明要適當預防跌倒則應注意居家環境,地面宜平整防滑、照明要適當、動線無障礙物,傢俱固定擺放,此外,此外,還需留意是否服用藥物,有無可能引起暈眩或方向感迷失的潛在危險,才能有效防跌。

年長男性跌不起 骨折死亡率高!

年長男性跌不起 骨折死亡率高!#骨折

(優活健康網編輯部/綜合整理)一般而言,骨質疏鬆在初期時,並不會有特別的症狀,大部分都是在提重物或是跌倒發生骨折後,患者才會注意到。但是有些人從外表還是可以發現到一些徵象,例如身高變矮,走路會彎腰駝背,沒有辦法挺起胸來,或脊柱側彎與關節變形,然後合併有持續性的背痛與腰痛,如果有這些徵兆,就要特別小心。跌倒易引起 大腿的髖關節、骨盆受傷老年人在跌倒時,會反射性的用手去支撐身體,這時手部的腕骨與前臂的橈骨就有可能會發生骨折。而且跌倒也很容易引起大腿的髖關節、骨盆,或是大腿骨受傷而動彈不得。另外,在彎腰提重物,甚至是滑倒時,胸椎與腰椎也會承受很大的衝擊力,如果再加上骨質疏鬆所造成的脊椎骨變形,這時就容易發生「脊椎壓迫性骨折」。通常在跌倒所產生的骨折中,有百分之二十會與脊椎骨的骨折有關,而百分之八十是屬於非脊椎骨的骨折。由於年長者常常會有身體其他方面的疾病,所以發生骨折後,有時沒有辦法用開刀處理,這時骨折就會對身體的健康產生很高的風險。年紀越大 髖關節骨折的機會越高以「髖關節骨折」來說,男性髖關節骨折的發生率大約是女性的二點二倍,而且年紀越大,發生髖關節骨折的機會越高。發生髖關節骨折後,如果能夠越早開刀,身體復原的情況會越好,但是假如因為心肺功能不佳,不能開刀,後續發生併發症的機會也會變高。在這種情況下,患者除了日常生活會受影響,也因為沒有辦法自己翻身,容易併發褥瘡、肺栓塞、肺擴張不全、肺炎與泌尿道的感染,存活率也會降低。之前的研究,發現在發生髖關節骨折一年後,五十歲以上的男性死亡率是同年齡男性死亡率的四點六倍,而女性則是二點八倍。男性髖關節骨折死亡率 比女性高另外,值得注意的是,骨折後所併發的後遺症,甚至會持續到骨折後好幾年。例如髖關節骨折仍然會影響病人在十二年後的死亡率,而且男性在發生髖關節骨折後的死亡率,無論在任何年齡層都比女性來得高。所以年長的男性是禁不起跌的,在生活上要更加小心。(本文摘自/照顧父母-不讓父母的小病痛,變成大危機/寶瓶文化)

亂開車門 女右腳掌幾乎全斷!

亂開車門 女右腳掌幾乎全斷!#骨折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綜合報導)馬路三寶釀禍!道路行駛中,讓廣大二輪族最怕的莫過於突然打開的汽車門,一名20歲女子於市區騎乘機車時,突遭路邊汽車猛然打開車門,反應不及下造成她右腳掌和車門劇烈相撞,導致蹠骨開放性骨折合併肌腱受傷,整個腳板幾乎被銳利的車門砍斷,骨頭外露,送醫治療手術搶救,術後恢復狀況良好,免於截肢。開關車門肇事 處3600元以下罰鍰根據內政部警政署統計資料,去年開啟車門不當導致交通事故傷亡案件有3千多件,立法院已初審通過「道路交通管理處罰條例部分條文修正草案」,新增汽車駕駛人停車時,駕駛人或乘客未依規定開關車門而肇事者,可處1200元以上、3600元以下罰鍰。右足腳掌幾乎被砍斷 嚴重的開放性骨折天主教聖馬爾定醫院骨科醫師林宗志指出,患者的右足腳掌幾乎像被砍斷了般,第4、第5蹠骨有嚴重的開放性骨折,可見到斷裂的骨頭外露,右踝也有肌肉和肌腱多處受傷斷裂,醫師緊急施行手術清創縫合及蹠骨固定,接回受傷部位,術後狀況恢復穩定,住院5天即返家休養,積極復健後,目前已可自然的雙腳走路。他表示,這類型高衝擊力,混和道路砂石高汙染傷口的開放性骨折或創傷性截肢,很容易發生傷口感染或術後骨折難以癒合的問題,有時可能因受傷情況嚴重而必須進行截肢,處理起來需要相當的經驗與技巧。勿貿然搬動、維持現有姿勢待處理這類型受傷的直接撞擊點多是膝蓋或下肢,或是被機車把手或龍頭撞到胸腹部的鈍挫傷,以及倒地後的頭部外傷,或對側的肩膀撞擊導致肩部外傷骨折,林宗志醫師補充,對於開車駕駛及下車的乘客,更應該注意開車門時其他用路人安全,事故當下切記勿貿然搬動,立即叫救護車並請傷者維持現有姿勢,待救護人員妥善處理。 

新生兒骨折!母奶缺鈣惹禍

新生兒骨折!母奶缺鈣惹禍#骨折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綜合報導)小宇是比預產期提早4個月報到的早產兒,因為肺部不成熟,加上反覆感染,一直住在新生兒加護病房,某天護士發現小宇的左大腿比平常腫了一些,幫他換尿布碰到腳時也會一直掙扎,醫師幫小宇照了X光,發現小宇的左大腿竟然骨折了。少曬太陽 缺維他命D造成骨折抽血檢查發現小宇是因為缺乏維他命D造成的骨折,小宇的媽媽也在醫院工作,平常也少有機會曬太陽,抽血檢查發現媽媽維他命D也缺乏得很厲害,後來由骨科醫師幫小宇做了固定吊帶,小兒科醫師也開始幫他補充維他命D,小宇的骨折才慢慢痊癒。維他命D不足 頭骨軟化、骨頭變形成大醫院新生兒科醫師張毓珊表示,鈣是人體骨骼的主要成分之一,而維他命D最主要的功能在增加小腸對鈣的吸收,嚴重的維他命D不足會導致佝僂,也叫做軟骨症,典型的表現是頭骨軟化和下肢骨頭彎曲變形。母乳維他命D含量低 寶寶易缺乏張毓珊醫師指出,只靠母乳哺餵的新生兒是維他命D缺乏的高危險群,世界各地許多研究都發現懷孕婦女維他命D缺乏的比例很高,媽媽缺乏維他命D,透過胎盤傳給寶寶的維他命D少,加上母乳中的維他命D含量本來就不高,寶寶就有很高機會維他命D缺乏。目前已知紫外線暴露會增加皮膚癌的機會,而且越早直接曝曬太陽,日後得到皮膚癌的機會越高,因此美國兒科醫學會和皮膚科醫學會建議,6個月以下嬰幼兒應避免直接曝曬太陽,在戶外時也應穿著衣物和帽子遮蔽。

骨折失能 婦女病患者當心!

骨折失能 婦女病患者當心!#骨折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綜合報導)60歲的陳姓婦人近年來發現自己駝背愈來愈嚴重,腰總是挺不直,腰酸背痛愈來愈厲害,前幾天跌了一跤後,竟痛到無法走路,臥床5天情形未改善,連翻身都有困難,陳婦就醫後,竟發現脊椎骨有多處壓迫性骨折,進一步檢查發現陳婦有嚴重的骨質疏鬆症,骨密度為-3.0(<-2.5即為骨質疏鬆症),因此才會一跌倒就造成嚴重的骨折。約1/3的婦女一生中出現1次骨折根據衛福部中央健康保險署的資料,台灣大約1/3的婦女在一生中會出現1次脊椎、髖部或是手腕的骨折,男性也約有1/5的風險,屬於高流行率國家,骨折不僅會導致生活失能,發生骨折後1年內的死亡率也較高,因骨質疏鬆症引起的髖骨骨折,導致其不良於行之年長者,骨折後1年死亡率高達20%,死因以長期臥床引發之感染為主。摘除子宮、卵巢、年長者 為高風險群據台灣骨質疏鬆學會統計,台灣50歲以上成人骨質疏鬆的比例男性為24%,女性為40%,發生骨折後,只有大約3成的病人接受骨質密度檢查,進一步接受藥物治療,可見國人對於骨質疏鬆的診斷及治療都還不夠了解,針對停經後婦女、接受過手術摘除子宮、卵巢、年長者,長期接受類固醇治療等骨質疏鬆高風險族群,更應加以重視。多吃起士、牛奶、曬太陽 配合有氧鐘毓婷醫師表示,若要預防骨質疏鬆,建議從飲食、運動2方面著手,年輕就要開始存骨本,多吃含鈣食物如起士、牛奶等,適度曬太陽,補充維生素D,配合有氧運動如健走,若已經患有骨質疏鬆,更要注意居住環境,預防跌倒,防止併發症的發生。

骨鬆傷害大 2/3好不了

骨鬆傷害大 2/3好不了#骨折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綜合報導)一位84歲的婆婆在家裡的浴室滑倒,家人緊急送至醫院急診室,經X光檢查發現為右側髖骨骨折,根據大千綜合醫院統計,今年每月平均就有15件類似的狀況發生,而造成老人骨折的元凶就是跌倒,年紀大了容易一摔就骨折,骨質疏鬆在老年人跌倒的原因當中,占有很大的因素。平衡感較差、肌力減退、藥物干擾大千綜合醫院執行長、骨科醫師陳進堂表示,老人因為平衡感較差、肌力減退、慢性病、藥物干擾或缺乏無障礙設施等因素,容易發生跌倒的情形,加上多數老人患有骨質疏鬆症的問題,更大大增加骨折的危險性。髖部骨折 1年內死亡率達20%一般來說,跌倒時用手撐,容易造成手腕骨折,若髖部著地則會造成股骨近端,如股骨頸、股骨轉子間、骨盆等部位骨折,跌坐在臀部時,最常見的就是脊椎壓迫性骨折,其中髖部骨折的患者在開刀及復健治療後,能完全回復功能者僅有1/3,不僅造成患者身體活動功能的障礙,更有數據指出,髖部骨折後1年內的死亡率高達15~20%。無障礙環境、骨骼保健 預防骨折骨質疏鬆稱是老年人的隱形殺手,為了預防老人骨折的狀況發生,需將重點擺在預防跌倒及治療骨質疏鬆,老人骨折後常因疼痛影響睡眠及食慾,使得各種併發症隨之而來,不只造成生命威脅,也讓家庭帶來極大的負擔,因此平常做好無障礙的居家環境和骨骼保健,是預防老人骨折的不二法門。

老人貧血、骨折 恐是骨髓瘤

老人貧血、骨折 恐是骨髓瘤#骨折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綜合報導)70歲的陳先生常因下背痛,近半年來自行服用止痛藥,疼痛問題雖一度有改善,卻逐漸出現下肢水腫、尿量減少的情形,近日並因發燒、解尿困難至成大醫院急診求診,檢查發現,陳先生有腰椎壓迫性骨折、泌尿道感染,並且已經出現急性腎衰竭的現象,經會診腎臟科、血液腫瘤科,安排骨髓及一系列檢查後,才確診為多發性骨髓瘤。貧血、蛋白尿 快問醫師找病因成大醫院血液腫瘤科醫師李欣學表示,如果老年人出現原因不明的貧血、蛋白尿、腎衰竭、或骨折,都應求助專業醫師以尋找確切的病因,其中一個重要的鑑別診斷即是多發性骨髓瘤。侵犯骨骼 造成疼痛、骨折多發性骨髓瘤是一種好發於老年人的癌症,常侵犯全身多處骨骼,造成疼痛、甚至引起骨折,而這些症狀在老人家其實十分常見,很容易就誤以為是一般的退化性關節炎或是骨質疏鬆造成的骨折。近一半患者 腎功能低下腎衰竭也是多發性骨髓瘤十分常見的症狀,在診斷為多發性骨髓瘤的病患中,有接近一半的患者會有腎功能低下的情形,甚至需要洗腎,主要是受到骨髓瘤癌細胞分泌大量抗體所造成的影響,由於老年人常合併有糖尿病、高血壓等慢性疾病,因此一開始也常誤以為病人是其他原因所引起的腎衰竭而延誤病情。早期發現 治療後不需洗腎以多發性骨髓瘤所造成的腎衰竭為例,若能早期診斷、即時抗癌藥物治療,超過一半病患的腎功能都能進步,甚至有原已開始洗腎數個月的病患,在治療後能夠恢復不需要洗腎的生活。要在發生嚴重併發症前即早診斷,即早治療,除了有賴第一線臨床醫師的提高警覺,重要的是提升社會大眾對多發性骨髓瘤的認識,當老年人出現有原因不明的貧血、蛋白尿、腎衰竭、骨折、高血鈣,或反覆感染等症狀,都應徵詢專業醫師評估,以了解確切的病原,以免延誤病情。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