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癌

北市十大死因 癌症連49年居首、少年首位是自殺

北市十大死因 癌症連49年居首、少年首位是自殺#乳癌

(優活健康網記者黃苡安/綜合報導)台北市衛生局公布2020年北市十大死因統計結果,慢性疾病就佔了七項,每100人中約有64.5人死於慢性疾病,癌症則連續49年居首,十大癌症死因又以肺癌連續35年蟬聯榜首,女性乳癌列居次。15至24歲青少年首位死因是自殺,25歲以上成人首位死因則是癌症。2020年台北市民死亡人數為1萬7196人,比2019年減4.6%(828人),死亡者年齡中位數為80歲,較全國77歲為高。標準化死亡率是每十萬人口289.6人,低於全國標準化死亡率390.8人,是全國22縣市中除金門縣之外,標準化死亡率最低的縣市。死亡率男高於女 高血壓疾病增最多若依性別觀察,台北市死亡人數、死亡率與標準化死亡率都呈現男高於女,兩性死因前五名皆為惡性腫瘤、心臟疾病、肺炎、腦血管疾病及糖尿病。男、女性標準化死亡率分別較前一年減6.6%及減6.1%,其中增幅最顯著分別為男性高血壓性疾病增32.7%,女性血管性及未明示之癡呆症增7.8%,而減幅最大為男性肺炎減19.3%,女性事故傷害減23.3%。十大死因第一名是惡性腫瘤(29.9%),其餘依序為心臟疾病(16.3%);肺炎(9.1%);腦血管疾病(6%);糖尿病(4.3%);腎炎、腎病症候群及腎病變(2.9%);慢性下呼吸道疾病(2.7%);高血壓性疾病(2.4%);事故傷害(2.1%);自殺(1.8%)。若與2019年死因統計比較,高血壓疾病上升2名至第8名,自殺上升1名至第10名,事故傷害則退居1名至第9名。平均每天14人死於癌症 肺癌蟬連癌王癌症死亡人數為5146人,平均每天約有14人死於癌症,死亡率為每十萬人口196.1人,死亡者平均年齡為72.4歲。十大癌症死因以氣管、支氣管和肺癌居首,其次依序為女性乳癌;結腸、直腸和肛門癌;肝和肝內膽管癌;攝護腺癌;胰臟癌;胃癌;卵巢癌;口腔癌;非何杰金氏淋巴瘤。與前一年相較,卵巢癌前進2名至第8名,口腔癌與非何杰金氏淋巴瘤分別退後1名,至第9名與第10名。十大癌症死因中,卵巢癌、前列腺(攝護腺)癌、女性乳癌標準化死亡率都比2019年增加。依年齡層觀察,2020年台北市15至24歲青少年死因前三名分別為自殺(28.4%)、事故傷害(25.7%)及惡性腫瘤(9.5%)。25至44歲壯年則以惡性腫瘤(28.2%)為首、心臟疾病(14.5%)及自殺(14.1%)次之,45至64歲中年仍以惡性腫瘤(46.0%)居首、心臟疾病(14.7%)及腦血管疾病(5.3%)次之;65歲以上老年則以惡性腫瘤(26.9%)、心臟疾病(16.9%)及肺炎(10.8%)分列前三名。北市衛生局提醒,癌症已蟬聯國人死因第1名39年、台北市十大死因之首49年,民眾若落實健康飲食、規律運動、體重控制、遠離菸檳等生活型態,可預防癌症的發生。

透過呼吸法幫肺部排濁氣 胸中舒暢百病不生

透過呼吸法幫肺部排濁氣 胸中舒暢百病不生#乳癌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回想一下,當你生悶氣、鬱卒的時候,是不是有一種胸口悶悶的感覺?身心靈預防醫學專家洛桑加參醫師在《簡單豐足:減法養生的52個關鍵字》書中提到,當人承受巨大的隱形壓力,一直擔心著某件事,文學家用「心中有一塊大石頭放不下」來形容,我覺得很傳神。長時間憂怒鬱悶,疾病顯化出來的位置,經常是集中在心胸這一個區塊。中醫稱乳岩、乳毒,起因為憂思鬱結,所願不遂,導致肝脾氣逆、經絡阻塞,在胸部顯化為核從狀硬物。 西醫的角度來看,要預防乳癌的復發與轉移,除了定期檢查追蹤外,照顧到心理層面,盡量避免陷入抑鬱、憂鬱的漩渦中,也十分重要。有研究顯示,乳癌患者若接受心理治療、適時排解壓力,復發與死亡風險可降低四到五成。此外,不只惡性的乳癌,良性的乳腺發炎、乳房腫痛脹,避免壞情緒傷身,也是排除危險因子的好方法。 去恨解悶胸病不生當然人都會有情緒,時而悲傷、時而憤怒,也都是有的。但若你不去擴大它、延長它,讓情緒像一陣風吹來,很快消散,那就很安全,不怕它積累成疾。有一個保命心法,你一定要牢記,那就是「去我執、去自我中心」。 脾氣一來,病氣就來。老愛發脾氣,容易令內分泌失調。而胸中疾患,常跟「所願不遂」有關。你這個願,如果是好願,是為大家好、為提升自我靈性所許下的心願,那就完全沒問題完全無害。但如果你去做了一些好事,是為了能有好名聲、期待人家稱讚或給予回報,那就很容易出事。抱著不切實際的期待,強迫人家得按照自己的意思來做,不然你就生氣、就不滿,用情緒勒索人家,像這種情況,就很容易生病。 「如果你愛我,你應該如何如何。」「我做了這麼多還不都是為你好。」「養狗都還會搖尾巴,養你不如養條狗。」充滿執念地去希望人家滿足你、順你意,人許這種願,傷心悲憤的機率實在太大了。強迫人家替你做什麼,別人不一定會聽你的,一直要一直要,往往更不能如願。但若你開心地自願去為他人做什麼,付出時間、提供幫助、傳遞善意,那你每次都能如願,且沒有人能阻止你。利他,出於無私的愛,結果肯定非常美妙。 無私,化解不滿足的尷尬大自然提供氧氣給我們吸到飽,也沒向人要過一毛錢。太陽讓我們感到溫暖、強健我們的骨骼,也沒跟人討過任何暖氣費、營養費。人啊,活得自然一點,效法自然,有機會就盡量無私去付出,少去想一些有的沒的,怨氣少一點、仇恨少一點。稍微算一下自己曾獲得的種種好康,出生的時候赤裸裸沒帶一張鈔票、一張信用卡,不也活到了現在,一路上獲得的幫助,實在是數也數不完啊!把怨氣都洩掉,才有空間把福氣裝進來。以感謝代替抱怨,心放鬆了,維持健康也會輕鬆許多。 每回當我說利他的時候,都會記得提醒大家要「不求回報」,順手利他,不要帶有目的性的利他,這樣,你才能真正快樂起來。給陌生人一把雨傘,讓他不至於淋成落湯雞,所能獲得的快樂,相當於家庭收入翻倍。經常無私利他、時時感到快樂,免疫力會很棒、大腦也不容易退化。心寬一寸、病退一丈,你快樂、大聲歡笑、大口深呼吸,胸中舒暢,自然百病不生。 練呼吸,鼻孔左右交替隔夜的怨氣毒如蛇,千萬不要把怨氣留到明天。當你覺得天公伯對你不公平,世界欠你一的道歉的時候,趕快來做這項呼吸練習。這個左右交替式呼吸,也有異曲同工之妙,它能整合左右、調節陰陽平衡,你將得到月亮與太陽的祝福,成為一名剛柔並濟的生命勇士。各種性格的人都適合練習。 交替式呼吸令過分消極的人獲得滋養的能量、重拾和諧之感,也能讓太亢奮的人平靜下來、緩解躁動不安。最棒的是,這個呼吸法,會幫助肺部排濁氣,因憤恨憂鬱而感到胸悶的人,不妨藉此消消氣。另一個練習的好時機是睡前,經常練習,你會睡得更甜更香更安穩。以下「鼻孔左右交替呼吸分解動作」按圖示動作重複三次,換邊,同樣再做三次即大功告成。

經前乳房脹痛是乳癌警訊?聽聽中醫怎麼說

經前乳房脹痛是乳癌警訊?聽聽中醫怎麼說#乳癌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月經來前胸部就開始發脹,隱隱作痛,會不會是乳癌的警訊呢?知名中醫診所中醫師賴睿昕表示,經前乳房脹痛是婦科病的一個早期且重要的信號,通常與內分泌系統或卵巢功能調節不穩有關,和乳癌沒有直接關係,建議先調適情緒,生理期改穿寬鬆無鋼圈的內衣,經前一周少吃辛辣刺激、高脂肪類的食物,盡量高纖飲食,多吃新鮮蔬菜和水果,能緩解經前期乳房脹痛。對雌激素與黃體素敏感 較易誘發子宮肌瘤針對經前乳房脹痛,賴睿昕表示,發生的時間通常是排卵後或是月經來臨之前幾天至一週,平常柔軟的乳房變得像結塊一樣,觸碰或是穿胸罩會痛、睡覺翻身壓到也會痛醒,乳頭容易有痛或癢的感覺,但是月經一旦來臨後,這些症狀就會開始消失。賴睿昕指出,中醫認為「乳頭數肝,乳房屬胃」,是中醫經絡理論的說法。中醫所說的十二經絡,足厥陰肝經會經過乳頭,而足陽明胃經則會貫穿整個乳房,因此乳房的健康,與肝經和胃經有關,肝與內分泌有關,胃與身體的新陳代謝有關,主身體功能的運化,當肝氣鬱結,胃的氣血運化失調,乳腺就會開始腫脹不通暢,乳房就會有壓迫感,嚴重時產生硬塊進而導致疼痛。有人謠傳經前乳房脹痛時容易得乳癌,賴睿昕強調,經前乳房漲痛跟乳癌並沒有直接的關係,但是卻是代表你屬於對雌激素與黃體素敏感的體質,相對來說反而比較容易誘發子宮肌瘤的風險,此外經前胸部脹痛也容易誘發情緒低落、水腫等情況產生,中醫則重視乳房與與精神因素的聯繫。在日常生活中的壓力,抑鬱,不開心有事容易誘發經前乳房脹痛的可能,通常以調肝養胃的治療為準,方劑中的小柴胡湯、當歸拈痛湯、烏藥順氣散就能有效的緩解疼痛,也可以避免每個月痛苦的循環,但是在中醫治療後,乳房明顯腫塊未隨月經消退,且家族高風險的族群有乳癌、卵巢癌病史,則建議去西醫乳房外科定期接受篩檢,絕對不可輕忽。預防經前乳脹 情緒調適擺第一要預防經前乳脹,賴睿昕說,情緒的調適絕對是擺在第一位,在自己月經將至前幾天,就不要把自己搞得太忙太累,適當地休息,保持樂觀情緒,切忌常常發怒或生悶氣,平時多運動,參加適當的社交活動。賴睿昕建議,可在生理期要來前改穿較為寬鬆無鋼圈的內衣,很多人乳房痛時會覺得不穿內衣,或穿無鋼圈內衣比較好,其實不一定。如果本身胸部比較豐滿的女性,反而是穿著支撐力足夠的內衣才能減少乳房過重帶來的不適。而大家運動時最後穿著適當的運動內衣,以減少乳房過度晃動,平時就選擇具有足夠支撐力的內衣,對改善週期性或非週期性的乳房痛都有幫助。此外,臨床上有發現患者少喝咖啡有助於減少乳房脹痛的,醫師說,如果常常乳房痛,可以考慮先避免攝取咖啡因,看看狀況是否改善,刺激性的飲料在月經來前要減少服用,並建議在月經前一周少吃辛辣刺激、節制富含高脂肪類的食物,盡量高纖飲食,多吃新鮮蔬菜和水果,能緩解經前期乳房脹痛。【茶飲】舒胸理氣茶材料陳皮6g,山楂6g,香附6g,有機玫瑰花3g,生甘草2g、枸杞3g、紅棗3-6枚,水1000c.c.作法1.陳皮、山楂、香附、有機玫瑰花、甘草稍微清洗過,用茶濾袋包好;枸杞、紅棗剪碎。2.把所有藥材加入沸水1000c.c.煮開,靜置10分放涼即可飲用。功效陳皮消導疏通胃氣,山楂通經活血、有機玫瑰花與香附疏肝理氣,甘草紅棗調養脾胃,枸杞補脾益腎,有助於緩解經前乳房脹痛。(文章授權提供/健康醫療網)

小鮮肉減肥胸部卻沒消風 原來得了女乳症

小鮮肉減肥胸部卻沒消風 原來得了女乳症#乳癌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門診常有男大學生因肥胖而努力健身,但胸部突出部分卻依然明顯,特此至乳房外科求診,更向醫師表示擔心自己是否得到癌症。衛福部樂生療養院一般外科主任王志堂指出,男性女乳症其實相當常見,主要因性荷爾蒙比例失調,刺激乳腺組織增生,在乳頭下方產生可觸摸到的增生乳腺組織,大小從0.5公分到數公分不等。造成賀爾蒙失調的3大原因胎兒時期:在媽媽子宮內,接受到母體血液中高濃度女性荷爾蒙刺激,導致出生後乳房較為明顯,待女性荷爾蒙消退後,乳房就慢慢恢復正常。發育期:性器官開始發育,體內性荷爾蒙的濃度增加,乳腺組織增生,此時期男性常見於兩側乳頭下方摸到小硬塊,乳頭變得敏感,與衣服摩擦時會痛。隨著男性荷爾蒙持續增加,男性特徵更明顯時,乳房的發育就慢慢消失。雄性素與雌性素的比例失衡:當雌性素的濃度增加,就會誘發男性乳房組織發育。如性腺功能低下、肝硬化、營養不良、腎上腺及睪丸腫瘤、甲狀腺機能亢進等疾病,或是服用藥物皆有可能是原因。當乳腺組織受雌性素刺激,乳腺管開始向乳頭增生延長,周圍的結締組織及脂肪也跟著增生,在乳頭下方摸到對稱性、紮實、有點彈性的硬塊,因腺管增生且沒有形成產生乳汁的腺泡,所以乳頭不會有分泌物。在生長期偶爾會伴隨疼痛,在歷經6-12個月持續刺激後就會進入纖維期,此時乳房要回復正常大小就不太可能,故要治療必須選擇在生長期做治療。單側乳房有不痛、不易移動的腫塊 要警覺是否罹乳癌王志堂表示,用拇指與食指以乳頭為中心置於兩邊外側,由兩側同時向乳頭方向移動,如果在乳頭乳暈下方摸到硬塊,就要懷疑是男性女乳症。如果發現只有單側乳房有不會痛、紮實偏硬且較固定不易移動的腫塊,或腫塊上方皮膚凹陷、乳頭有血樣分泌物,甚或腋下可觸摸到腫大的淋巴結,這時候就要高度懷疑是乳癌。非病理性男性女乳症可以手術除去皮下脂肪及乳房組織,主要是男性乳癌容易被輕忽,畢竟男性的乳腺組織少,乳癌一旦發生就容易侵犯至周圍組織或淋巴轉移。早期尋求醫療的協助,才可避免無法挽回的結果。

單側乳頭凹陷想整形 竟驗出乳癌

單側乳頭凹陷想整形 竟驗出乳癌#乳癌

(優活健康網記者黃苡安/綜合報導)63歲賴姓婦女左側乳頭凹陷12年,到醫院做乳頭整形,在進行乳房超音波時未發現腫瘤,但手術當下切片送乳暈組織化驗,卻發現原位癌。醫師提醒,後天單側乳頭凹陷可能是乳癌作祟,有此情況的婦女別輕忽。原位癌難靠觸診發現 婦切病灶「顧不得外觀了」 衛福部彰化醫院乳房外科醫師李忠懷表示,患者12年前曾因左側乳頭凹陷就診檢查,沒有症狀及明顯腫塊,乳房攝影也正常,每年定期追蹤,前年及去年均無異常。近日患者想整形再造左側乳頭,竟意外發現約1.5公分的原位癌,也就是零期癌,就在凹陷的左乳暈下方,後來切除腫瘤,進行乳房保留手術。 賴婦說,這12年來左乳頭凹陷不會痛不會癢,沒有症狀,也摸不到腫塊,直到近來一直覺得左乳頭凹陷很醜,自己也是愛漂亮,才想要整形,沒想到因此發現惡性腫瘤,最後決定切除腫瘤比較重要,顧不得外觀了。 李忠懷指出,原位癌很難靠觸診發現,在乳房攝影或乳房超音波也不一定看得出來,大部分要病理切片才能診斷,但前述三項檢查仍是乳癌篩檢最重要的方式,還是能達到早期發現的功效。 正常乳頭含有緻密的膠原纖維和一層薄薄的肌肉,乳頭平均高度為0.9公分,乳頭凹陷(或稱乳頭內縮)指的是乳頭往內凹,側面看不到凸出的乳頭,可能單側或雙側發生,又分成先天及後天,先天性乳頭凹陷在19至26歲女性中約占3%,通常是雙側凹陷,發生乳癌的機率和一般人一樣。每年2千婦女死於乳癌 乳頭凹陷、乳暈變色也是警訊 至於後天的乳頭凹陷,李忠懷表示,有可能是乳腺炎、乳管擴張或手術等原因,也可能是良性或惡性腫瘤引起,良性的乳頭凹陷通常是一個漸進的過程,持續數年,當乳頭凹陷迅速發生時,惡性腫瘤的可能性就比較高,尤其是單側乳頭凹陷的可能性更高。婦女若出現乳頭凹陷,有任何可疑的異常都應進行切片檢查,若沒有異常證據,最好是每年定期追蹤。 李忠懷強調,除了乳頭凹陷可能是乳癌的警訊,包括乳頭出現分泌物、乳暈顏色變化、乳房外型改變、乳房皮膚紅腫或潰爛等,也是危險警訊,需進一步檢查,釐清是否為腫瘤作祟。 衛福部國健署癌症登記資料顯示,乳癌為我國婦女發生率首位的癌症,每年逾萬名婦女罹患,逾2000名婦女死於乳癌,相當於每天約31人確診、6人因乳癌而去世。因此,國健署提供45~69歲及40~44歲具家族史婦女每2年一次乳房X光攝影檢查。

摸到乳房硬塊不在意 壓迫乳房才就診已肺轉移

摸到乳房硬塊不在意 壓迫乳房才就診已肺轉移#乳癌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乳癌分類中,屬荷爾蒙受體陽性且HER-2陰性是人數最多的型別,而標靶藥CDK4/6抑制劑對這型別晚期乳癌患者有顯著效果,面對每月7、8萬元的藥費,健保局2019年將兩種CDK4/6抑制劑納入健保給付,造福許多晚期乳癌的患者,估計至今有超過1千人受惠。女性乳癌超越肺癌 成為全球最常見癌症奇美醫院一般及消化系外科主任陳明鎮指出,世衛組織國際癌症研究機構去年底發布全球最新癌症負擔數據,對常見的癌症類型、導致死亡的主要癌症及癌症的趨勢進行分析,其中最引人矚目的問題,是女性乳癌首度超過肺癌,成為全球最常見的癌症。女性乳癌約佔新發癌症病例的11.7%,在新確診患者中,每8人就有1人是乳癌。乳癌在台灣女性癌症發生率一直蟬聯第一,根據衛福部國健署公布的資料顯示,乳癌發生率約為每10萬人口有70人,相當於每天約31人診斷罹患乳癌。在各縣市的統計中,台南市是乳癌死亡率偏高的地區(2019年衛福部公布資料,乳癌死亡率最高的縣市為屏東縣及台南市),這數據更是台南乳癌醫師們心中的痛!陳明鎮舉例,一名40歲王小姐摸到乳房硬塊卻不在意,平日有去整脊治療,因腫塊變大(大於7公分)趴下整脊時會壓迫乳房才就診,經檢查為「左乳癌且合併骨頭及肺部轉移」。幾天後王小姐又因呼吸喘送入急診,檢查為「雙側肋膜積水」並放置引流管引流。治療團隊討論後,先由婦產部進行雙側卵巢切除達到停經的狀態,而雙側卵巢切除病理報告也意外發現雙側卵巢也有乳癌細胞轉移,並向健保局申請CDK4/6抑制藥口服。治療不到兩周,肋膜積水就消失,再經過五個月治療,發現成效良好,轉移的癌細胞也逐漸縮小甚至快看不見,之後王小姐還接受乳房切除手術。目前病情穩定,持續服用藥物中,如同慢性病患者一樣,固定服藥而且生活品質良好,也不覺有副作用,還會主動給予其他病友鼓勵。CDK4/6晚期乳癌治療利器 醫籲放寬限制陳明鎮表示,像王小姐這樣的個案在近兩年內經常可見,歸功於新型口服標靶藥物CDK4/6抑制劑的卓越療效能,提供患者良好的生活品質。在大型臨床試驗中,HER2陰性及荷爾蒙接受體陽性的轉移性乳癌第一線治療使用CDK4/6抑制劑合併芳香環轉化酶抑制劑,約有一半患者能使用到27個月以上。目前健保給付條件有24個月的限制,患者在使用健保滿24個月後,即使狀況穩定也無法繼續使用,必須自費或改用其他類藥物。或許健保署可以考量放寬限制,讓穩定的晚期乳癌患者可持續使用CDK4/6抑制劑。

熟男切除乳癌胸前留凹洞 也有重建乳房需求

熟男切除乳癌胸前留凹洞 也有重建乳房需求#乳癌

(優活健康網記者黃苡安/綜合報導)54歲體型瘦弱的張先生發現左前胸有顆成人拳頭大、合併腫脹疼痛的硬塊,左乳頭也頻頻滲血,就醫確診罹患乳癌,經過治療,腫瘤雖順利切除,卻在左胸口留下10公分的凹洞,外觀不佳,不僅讓他心情低落,也影響後續放射線治療,醫療團隊評估後轉介給整形外科,經執行「闊背肌皮瓣乳房重建手術」,傷口癒合良好,目前進行放射線治療及標靶治療中。乳癌非女性專利 男性患者也會憂鬱、自卑乳癌並非女性專有,男性也會發生,比率約女性的兩百分之一。台北慈濟醫院整形外科醫師李京軒指出,部分乳癌患者在做完乳房切除手術後出現擔憂、自卑、多重失落等因外觀落差造成的負面情緒,或如張先生情形,因傷口範圍大且脆弱而影響後續治療效果等,若經評估且各方面條件許可,重建乳房不僅能恢復患者自信,亦是乳癌治療的一部分。但就臨床觀察,僅有不到10%的患者會進行乳房重建,與歐美國家乳房重建比例超過25%情況相比,落差極大。李京軒表示,乳房重建依個體病情不同分為立即重建或延遲性重建,手術方式則分為自體闊背肌皮瓣移植、自體腹直肌皮瓣移植及義乳植體重建等。以張先生為例,其缺損範圍傷口約10公分,範圍較廣,需考慮重建;醫療團隊考量,若選擇傳統植皮方式,其在接受後續的放射線治療時,恐因組織太薄,造成破。皮、癒合不良甚至壞死,因此選擇帶有血液循環功能且包含皮膚、皮下脂肪、肌肉等的「皮瓣」做重建較為合適。重建手術癒合快 後續可進行放射線治療通常醫師會從病灶同側的背部分離闊背肌皮瓣,經由精密設計,使其呈現風箏形狀,從背部經由腋下通道轉到胸前,以覆蓋於乳房缺損部位,癒合迅速且利於後續放射線治療。而女性患者同理,只是需更加注意左右乳房對稱問題,可在這過程放置組織擴張器,避免放射線治療使皮膚組織攣縮,待療程結束,再將組織擴張器換成矽膠義乳即可達到良好且較為對稱的外觀。李京軒提醒,乳房重建方法多種,須考量患者臨床情況、期望與意願等多方因素影響,各有優缺點,需仰賴術前的醫病溝通,才能達到最理想的成效。

乳癌切除2年 癌細胞悄轉移8處骨骼

乳癌切除2年 癌細胞悄轉移8處骨骼#乳癌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一名48歲婦女兩年前左乳乳癌完成手術,雖然持續做門診追蹤,卻在正子電腦斷層造影(PET-CT)發現至少八處的骨骼有蝕骨性骨轉移。醫師指出,癌細胞是狡猾多變的,它在哪裡?它去了哪裡?PET-CT可以找到它的蹤跡,有助於訂立更精準的治療策略。該名婦女自從完成手術後,就定期在門診接受追蹤檢查,在一次抽血檢查發現癌指數(CA-153)偏高,但無法明確是乳癌復發或有遠端轉移,雖然做了超音波、核醫骨骼掃瞄等檢查,卻未有明顯的跡象,再次接受全身的正子電腦斷層造影,結果令人驚訝。癌細胞啃蝕骨骼 傳統骨骼掃瞄不容易查覺澄清醫院核子醫學科主任楊朝瑋表示,在正子電腦斷層造影中清晰看見該患者的左鎖骨、胸骨、左肋骨、右肩胛骨、腰椎、骨盆腔兩側、左大腿等,有蝕骨性的癌細胞轉移。蝕骨性的情形就是癌細胞已「啃蝕」骨骼,其癌細胞並非源自於骨頭,而是從其他部位隨著血液或淋巴系統擴散轉移而來;蝕骨性的骨轉移,在傳統的骨骼掃瞄不容易被查覺,但在正子電腦斷層造影中可發現病灶因呈現高代謝而可被觀察到。另一名51歲男子因肺癌第四期合併淋巴、肋膜等多處轉移而無法開刀治療,在服用標靶藥物8個月後,經電腦斷層(CT)追蹤仍無法判斷其轉移部位的治療效果,後來接受了正子電腦斷層造影,判斷他的淋巴和肋膜已沒有癌細胞存在,而右肺原來6公分的腫瘤也已縮小到3公分。楊朝瑋指出,在標靶藥物的治療後,該患者僅存一顆縮小的肺腫瘤,經醫療團隊的評估後,將僅存的腫瘤手術切除;藉由正子電腦斷層造影的結果,提供患者和醫療團隊做更多的治療選擇。正子電腦斷層造影 找到狡猾多變癌轉移蹤跡有民眾在接受癌症指數健檢後,如果發現癌症指數偏高,但又不易確定腫瘤的部位,往往造成患者的恐懼和不安,楊朝瑋表示,正子電腦斷層造影具有高靈敏性,幫患者全身找一遍,揪出早期癌細胞活動與位置,讓「癌蹤」無所遁形。目前健保針對部分分期、懷疑復發的癌症有給付費用,包含:乳癌、淋巴癌、大腸癌、直腸癌、食道癌、頭頸癌(不包含腦瘤)、原發性肺癌、黑色素瘤、甲狀腺癌及子宮頸癌等。主要是幫助病患有機會在早期轉移或復發時就能發現異常,即時安排最適當的後續治療。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