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癌

HER2陽性早期乳癌 術前輔助治療助標記癌細胞

HER2陽性早期乳癌 術前輔助治療助標記癌細胞#乳癌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採訪報導)治療較棘手的HER2陽性乳癌,國際治療目標為「降低患者復發風險、保留乳房以及擁有更好的生活品質」,然而乳癌治療藥物發展日新月異,標靶藥物已蔚為風潮,目前標靶藥物與化療搭配而成的「術前輔助治療」,也開始成為患者治療的新利器。台大醫院外科部郭文宏醫師解釋,早期乳癌的治療目標,就是希望能將癌細胞趕盡殺絕,標靶藥物發展至今甚至出現雙標靶型,可藉由標記作用、毒殺,併用化療相輔相成,目前治療上的選擇愈多,愈能有接續治療、降低轉移復發的機會。識別癌細胞特異性 助清除「有記號」之癌細胞郭文宏醫師進一步說明,癌細胞表面若沒有生物標記,往往會被當作正常細胞,很難被免疫細胞察覺,但標靶藥物可與細胞表面上的特異抗原結合,將癌細胞「打上標記」以利免疫細胞識別,HER2陽性早期乳癌患者,因腫瘤尚未被切除,術前若先接受雙標靶藥物加上化療的輔助療法,可誘發更多的特異性免疫反應,類似「癌症疫苗」的概念,有助於產生長期的免疫效應,也有機會發現肉眼看不見的癌細胞進行治療,減少復發、提升預後狀況。而如果療程效果佳,亦是幫助醫師作為之後治療的依據,更能掌握術後治療成績。在幾個跨國臨床試驗中可證明,超過半數的HER2陽性患者術前接受雙標靶搭配化療的輔助性治療,能使腫瘤細胞縮小甚至消失不見,因此有更高的機會保留乳房及免除淋巴結清除術,五年無惡化率也高達86%,原因就在於此種較新的治療法能夠引發自身的免疫反應,提高治療效能。術前輔助治療後 腫瘤縮小至0.1公分門診中也曾有40多歲女性,HER2陽性、腫瘤4公分,原本在傳統治療上可能需做全切除手術,但因考量患者術後可能會有腫脹等不舒服的狀況,影響生活品質,因此接受術前輔助治療。治療後,腫瘤縮小至0.1公分,保留大部分乳房組織,手術過後目前仍接受單株抗體標靶藥物治療,病況穩定,也擁有較佳的生活型態。不過,若是三陰性乳癌患者就需考慮接續治療的藥物選擇性,可能無法施以新型輔助療法,建議患者仍應多與治療團隊溝通,參與擬訂適合自己的治療策略。

多喝牛奶好健康?研究:恐增過敏、乳癌發生率

多喝牛奶好健康?研究:恐增過敏、乳癌發生率#乳癌

(優活健康網編輯部/綜合整理)牛奶補鈣質,多喝牛奶有益健康?李醫師說:多喝牛奶未必健康。牛奶殺菌處理皆用巴氏殺菌法殺死牛奶中的微生菌,延長牛奶的保存期限,但也破壞了牛奶的營養價值,特別是牛奶中原有的牛奶鈣。近幾年的臨床研究報告顯示,乳製品在歐美已成為助長乳癌、子宮癌、卵巢癌等女性癌症,與幼兒呼吸道過敏的元凶釐清乳製品的迷思乳製品包括牛奶、羊奶、乳酪(起司)、優酪乳等。一般大眾認為乳製品含豐富的鈣質,有助於骨骼健康,可以預防或改善骨質疏鬆症。特別是優酪乳含腸道益菌,能幫助消化,改善便祕,提升免疫機能。但你可能不知道,當全球科技越來越進步的時候,我們所喝的牛奶,所吃的乳製品毒素卻越來越高,營養價值反而越來越低。歐美牛奶殺菌處理皆用巴氏(Pasteurization)殺菌法,這是全世界公認較安全的牛奶殺菌處理方法,可以殺死牛奶中的微生菌,延長產品保存期限,但也破壞了牛奶的營養價值,特別是牛奶中原有的牛奶鈣。目前消費者從牛奶中獲取的鈣,大多是乳品公司外加回去的碳酸鈣。碳酸鈣不如牛奶鈣容易吸收。根據學者研究發現,人體對高麗菜中鈣的吸收率為30%,高於牛奶中鈣的吸收率27%。近年的臨床研究報告顯示,乳製品在歐美成為助長乳癌、子宮癌、卵巢癌等女性癌症,與幼兒呼吸道過敏的元凶之一。除了乳製品中的荷爾蒙、農藥、抗生素、殺蟲劑等殘餘為主要原因之外,還有一個主因就是乳製品助長黏膜液的產生,也就是中醫所說的「生痰」。你吃完乳製品之後是否感覺喉嚨的痰變多,或舌苔變厚了呢?有慢性肺炎、氣管炎、支氣管炎、氣喘或肺癌的患者最好不要食用乳製品,避免加重病情。(本文摘自/食林改錯 七大排毒迷思/康鑑文化出版)

抗乳癌曙光!新型化療藥物改善患者生活品質

抗乳癌曙光!新型化療藥物改善患者生活品質#乳癌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採訪報導)今年近50歲的王媽媽(化名)與乳癌纏鬥多年,對於治療始終保持積極正面態度,無奈仍於今年診斷發現疾病惡化,癌細胞轉移至骨頭及肝臟,讓她感到非常氣餒,甚至想要放棄治療,因以往化學治療過程中的副作用,讓她身心備受煎熬,但想到孩子尚處年幼,仍期望存活期可以延長,在醫師告知健保有新型乳癌化療藥物並向健保局申請獲准後,王媽媽接受化學治療。經此新型乳癌化療藥物(Eribulin)治療後,王媽媽驚訝表示:「和以前的治療體驗相差很多,現在還能如往常一樣登山、接小孩,不像是才剛做完化療。」王媽媽的主治醫師童綜合醫院乳房中心于家珩主任表示,新型乳癌化療藥物(Eribulin)副作用較低,目前多數患者普遍反應不影響日常生活作息,生活品質提升。針對轉移性乳癌 平均延長患者25%存活期于家珩主任指出,轉移性乳癌的治療目標在於延長患者存活期和維持生活品質,以新型乳癌化療藥物(Eribulin)的大型床試驗結果來看,不僅延長患者存活期,且副作用較少、施打方便性高,對患者而言又多了一個治療選擇。于主任表示,乳癌患者在治療前期普遍接受過小紅莓或是紫杉醇類的化療藥物,一旦疾病復發或轉移,多半代表已對此種藥物產生抗藥性,需要再尋找新藥物或重新搭配其他藥物。過去十多年來,相較於標靶治療藥物的蓬勃發展,只有少數新的乳癌化療藥物研發上市,如今終於研發出新型乳癌化療藥物(Eribulin)上市,可供患者在復發後使用,且也已獲得健保給付,是乳癌患者的一大福音。新型乳癌化療藥物(Eribulin)的研發初始於日本沿海的黑色軟海綿,發現其體內成份可抑制細胞有絲分裂,進而導致癌細胞凋亡。目前健保給付適應症為針對轉移性乳癌之病患,其先前若於輔助性或轉移階段曾使用過紫杉醇類(taxane)與小紅莓類(anthracycline)的化療藥物,即符合給付條件。根據全球性大型臨床試驗結果顯示,新型乳癌化療藥物(Eribulin)可以拉長乳癌治療戰線,讓患者中位整體存活期超過一年的限制,達13.2個月,顯著延長25%之多。新型藥物副作用低 鼓勵癌友積極面對于主任表示,此新型乳癌化療藥物(Eribulin)與過去最大的差異在於治療副作用低且施打方便性高。以前傳統化療藥物,患者會有明顯的嘔吐、噁心、手足痠痛等副作用,而接受新型藥物治療的患者都表示,此藥物副作用症狀不明顯,身體較不會難受,因此日常生活作息較不受影響;此外相較於傳統化療須於化療室待上大半天,新型藥物注射時間大幅縮短,也造福許多偏遠地區患者,降低其於醫院長久等待的心理壓力。    最後,于主任呼籲乳癌患者們,面對乳癌治療,不要懼怕或是抗拒用藥,應秉持積極治療態度,保持樂觀的心情,注意飲食均衡、規律生活作息並遵從醫囑,積極治療,人生仍可依舊精采!

乳癌逐年增!晚孕、不育女性風險高

乳癌逐年增!晚孕、不育女性風險高#乳癌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綜合整理)據衛福部統計顯示,乳癌為我國婦女發生率第1位之癌症,發生高峰約在45~69歲之間,且每年新增病例有1萬多例,發生原因大多為家族史、生活壓力、飲食西化,高脂肪、高熱量、高鹽、低蔬果飲食、缺乏運動,以及晚婚晚育、不生小孩、甚至不願意哺乳等因素。怕痛、宣導不足 乳癌篩檢率待提升乳癌的篩檢方式除了乳房自我檢查外有以下幾種:乳房攝影、超音波與乳房核磁共振。目前台灣45歲至70歲女性,每兩年可做一次免費乳房攝影,但據國健署資料顯示,國內女性對定期乳房攝影篩檢接受度仍有待提升,原因除了乳癌防治宣導不足,乳房攝影受檢時疼痛感令女性怯步外,對乳房X光攝影輻射的恐懼,亦是重要原因。因此基隆市衛生局提醒,除了平時加強檢測外,更應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少吃高脂肪食物、維持運動及正常作息,少熬夜、保持心情放輕鬆,減低工作壓力、避免抽菸飲酒、長期服用避孕藥等乳癌危險因子,才能降低乳癌的發生率。

乳癌重建有譜!早期患者可保留切除換水滴奶

乳癌重建有譜!早期患者可保留切除換水滴奶#乳癌

(優活健康網記者張致筠/綜合報導)胸部是女性的象徵,不管罩杯大小、胸形外觀都會影響自信;若加上疾病纏身,乳房取捨又是大抉擇。一名年約40歲女性,近期因摸到右側乳房有腫塊而至醫院檢查,不料被確診為「右側乳癌」;更慘的是,經過進一步檢查顯示,她的左側同時伴有乳癌,再次診斷為罹患「雙側乳癌」。乳頭、乳暈未感染 採皮膚保留型全切除術彰化基督教醫院乳房外科醫師賴鴻文表示,女子首次經過超音波評估後,發現有1公分左右的惡性腫瘤,確診為「右側乳癌」;而在術前核磁造影顯示左側乳房也有異常區塊,再度進行掃描發現「左側同時有乳癌」。因個案母親也是乳癌患者,擔心有復發風險,醫師建議切除雙側乳房並合併乳房重建。女子聽從醫師建議後,選擇近年流行的水滴型果凍矽膠手術作為乳房重建;賴鴻文醫師說,由於個案屬早期乳癌,乳頭、乳暈都未感染,所以可採用乳頭、乳暈及皮膚保留型的「乳房全切除手術」;術中再依據切除乳房組織重量與身型,選擇適合的果凍矽膠,手術過程含乳房切除合併、重建共花6個小時。乳癌患者終生對側有風險 1%~3%同時存在賴鴻文醫師進一步指出, 乳癌好發年齡為40~49歲,生產後的中年婦女,很容易有輕度至中度乳房下垂情形;一般來說,乳癌患者若原本只有單側確診,終生對側乳癌風險為5%~10%;通常罹患乳癌時,對側有1%~3%的機率同時存在乳癌。因此,醫師建議患者術前評估時,也要留意對側乳癌風險的可能性。

乳癌術前輔助療法 保留乳房希望增大

乳癌術前輔助療法 保留乳房希望增大#乳癌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今年(104年)8月衛生福利部核可HER2雙標靶藥物搭配化療併用,以治療HER2陽性、局部廣泛、具發炎性、腫瘤大於2 cm或淋巴結陽性之早期乳癌,為患者帶來一線曙光,也代表著對於手術切除的患者,能增加保留乳房的機會;原先無法接受手術的患者則在術前使用輔助療法,也有機會將腫瘤體積縮小至可手術範圍;此外,也降低了部分病患接受腋下淋巴結廓清術的可能性。術前輔助療法併用化療 軟化縮小腫瘤組織台北長庚紀念醫院一般外科及乳房外科游啟昌醫師表示,醫藥科技發展進步,保留部份乳房組織的手術機率提高,患者積極接受治療的意願也提高了。門診中有位36歲的年輕患者,自己觸摸到腫塊後輾轉就醫時,病灶大小已達4.5公分,腫瘤屬HER2陽性,幸而尚未轉移至淋巴,經過雙標靶藥物併用化療後,腫瘤組織慢慢地軟化縮小,最後開刀做了乳房保留及前哨淋巴切除術,乳房部分切除檢體證實只剩纖維化組織,無癌細胞殘留,術後再持續進行輔助療法,目前病況穩定,屬於術前輔助療法控制良好的案例。另一位46歲的患者則是在摸到腫塊後,半年才在先生陪同下就醫,病灶嚴重,腫瘤已至7公分大小且腋下淋巴局部轉移,傳統上對於這樣的患者,醫師多半建議其接受全切除術以及淋巴廓清術,但在經過4次術前標靶輔助療法後,腫瘤組織軟化且縮小至3公分,再以化療接續後,更縮小至1公分,且淋巴未感染。5年無惡化率近9成 化療藥物仍為要角游啟昌醫師表示,每位患者的治療目標都不同,一開始就要訂定明確方針並提出預期效益,多種治療途徑可選擇下,若患者能達到病理完全反應、整體存活率上升、預後較佳,便是成功的治療模式。而在幾項大型試驗中可發現,透過術前輔助療法-雙標靶藥物合併化療治療後,有高達近64%的病人在手術前腫瘤細胞已消失不見,五年無惡化率高達86%;對於早期乳癌患者而言,可以考慮作為完整治療處方的一部份。不過他特別提醒,患者無論接受何種治療,大約每3個月可看見初步成效,需要耐心、信心與醫師配合,不可太過心急想要頻繁更換治療模式;而化療藥物在治療中仍舊扮演重要角色,必要時可發揮接續治療的作用,也鼓勵患者可多與治療團隊討論。

交通廢氣增乳癌風險 30歲起超音波檢測預防

交通廢氣增乳癌風險 30歲起超音波檢測預防#乳癌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思綺/綜合報導)空氣汙染也會增加乳癌風險!近期,台灣天空總是霧茫茫,環保署表示,入秋後空氣汙染指數超標,已創下歷年來新高,但這波空汙並非以往所認知由中國襲捲來台的,主要汙染源其實是國內汽機車與工業區排放的廢氣所致。二氧化氮更可怕 通勤族首當其衝台灣PM2.5濃度指標已達最高等級的紫爆程度,世界衛生組織早已將PM 2.5歸類為一級致癌物,但大家卻忽略另一項嚴重的大氣汙染物二氧化氮,由化石能源燃燒所產生的有害物質,是每位通勤族都可能會吸入的交通廢氣,WHO指出,二氧化氮每年引起全球7百萬人死亡,嚴重的空氣汙染除會引發多項慢性疾病,甚至連罹癌機率都會增加。根據加拿大麥吉爾大學健康中心與蒙特婁大學研究顯示,女性住在空汙嚴重地區可能會增加罹患乳癌之機率,當空氣中的二氧化氮濃度每增加10億分之5(ppb),罹患乳癌的風險將會上升25%。若能早期發現 治療可達0死亡率乳癌發生原因有很多,和晚婚、晚生育、不哺乳、食用高熱量高脂肪食物等相關,但近幾年來,有不少研究顯示,不良的環境因子更是健康無孔不入的致命殺手。乳癌雖然發生率高,但治癒率也高。以女性乳癌來說,不分期別的五年存活率可達83.4%,若能在零期時發現病灶,存活率更可達97%,幾乎能達到0死亡的治癒率。攝影+超音波篩檢 敏感度超過9成一項日本東北大學針對東方女性的研究顯示,從2007年至2011年,四年時間募集近8萬名40到49歲的日本女性,半數人採用乳房攝影篩檢,另一半人除了攝影還加上乳房超音波,評估乳癌篩檢的成效。結果發現加上超音波後,篩檢的敏感度從77%上升到91.1%。健康管理業者呼籲,女性應從20歲即開始進行自我檢查,30歲以上女性,必須每年一次乳房超音波檢查,40歲以上則為每兩年交替乳房超音波與乳房X光檢查。而有乳癌家族史高危險群之婦女,更應提早開始進行健康檢查,早期發現早期治療。

乳癌患者最怕影響外觀 術中放射治療一次搞定!

乳癌患者最怕影響外觀 術中放射治療一次搞定!#乳癌

(優活健康網記者張致筠/綜合報導)長期以來,乳癌一直是女性癌症發生率前二名;且根據衛生福利部資料顯示,每年有超過萬位婦女罹患乳癌,更有將近2千人為此送命。醫師表示,由於傳統的全乳房放射線治療對乳房外觀多少有些影響,加上照射範圍較廣,也可能造成周圍健康組織些微傷害,讓許多患者恐懼、不敢治療。輔助性放射治療 一次性完成對此,雙和醫院一般外科醫師譚家偉表示,過去病患在接受傳統全乳房放射線治療後,仍需至放射腫瘤科進行多達25~35次的放射治療,常造成病患與家屬每日往返醫院治療之不便。而在醫療設備進步下,已發展出乳癌術中放射治療(IORT),於乳房保留手術中挾輔助性放射治療,採一次性完成;使早期患者能同步於術中完成放射治療,無需術後每日往返醫院。早期篩檢治癒率高 無須全乳房切除此外,譚家偉醫師還說,乳癌術中放射治療為早期乳癌治療一大躍進;近年來,更因為癌症篩檢普及,經由篩檢診斷罹患乳癌的患者多屬早期,且因早期治癒率高,幾乎不需要全乳房切除,因此促使越來越多病患願意接受乳房保留手術,不僅保留較好外觀也減少心理衝擊。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