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癌

乳癌早期發現 後續治療宛如回家吃「感冒藥」

乳癌早期發現 後續治療宛如回家吃「感冒藥」#乳癌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承璋/採訪報導)乳癌,多年來持續蟬聯婦癌之首,但事實上,乳癌在所有癌症的治療上,選擇性則相對較多,例如,賀爾蒙治療、化療、標靶藥物治療以及手術與放療,若將乳癌再細分為不同種類,則分為四種,其中,大約六成左右的乳癌,賀爾蒙受體都呈陽性,換句話說,大多數的乳癌患者,只要早期發現,早期治療,醫師評估後,甚至不用接受化療,就可透過手術與賀爾蒙療法將乳癌抑制住,顯見乳癌早期發現的重要性。乳癌每年新增病例 突破萬人根據衛福部2014年4月公布之2011年癌症登記報告顯示,乳癌患者新增人數首度突破萬人大關 (10,056人),與2010年相較,患者新增401人,顯示癌症時鐘快轉,平均每52分鐘至少有1人罹患乳癌。值得注意的是,若乳癌於第一期與第二期發現,五年存活率高達八成以上,能治癒的機率同等高,但若惡化為第四期,五年存活率則驟降僅剩兩成五,且晚期乳癌,於治療途中,因癌細胞轉移其他器官,有復發的可能性,使用化學治療除癌,則成了不可避免的辛苦之路。乳癌早期發現 後續治療宛如吃感冒藥中華民國乳癌病友協會,就對百餘位乳癌病友,進行調查發現,在接受乳癌治療後,有高達83%病友表示生活品質下降,其中又以睡眠(67%)、飲食(56%)、情緒(53%)三層面受影響最劇。消化系統症狀、外觀改變、功能減退等則是導致生活品質下降的原因。但實際上,乳癌能夠提早發現,立即治療,這些治療上對身體帶來的變化,就能夠大幅降低,舉例而言,若以早期且賀爾蒙受體為陽性的病患來說,治療過程僅要經過手術將腫瘤切除,再接受賀爾蒙療法的口服藥物治療,換言之,開刀完,之後的治療猶如在家吃感冒藥一般,就能讓病情好轉,顯見乳癌早期發現的重要性,提醒婦女朋友,若發現乳房出現不明腫塊,請趕緊至醫院進一步檢查,才能不錯失最佳黃金治療時機。

篩檢異常不就醫 她誤信偏方竟使乳房潰瘍

篩檢異常不就醫 她誤信偏方竟使乳房潰瘍#乳癌

(優活健康網記者張瓊之/綜合報導)日前,有位68歲的婦人在101年6月時,接受過乳房攝影及乳房超音波檢查,結果發現有明顯異常,且醫師也建議她要做更一步的檢查,但卻是家人的建議下,僅服用了自家人所研發的天然蔬果冷凍萃取保健食品,另外,飲食方面也改成吃素。直到婦人的右側乳房出現了直徑超過十公分、硬如石頭的腫瘤,且腫瘤本身還穿透了局部皮膚,造成潰瘍合併出血,此時的她,才驚覺不對勁,並再度就醫,結過在抹片檢查後,證實她的乳癌已經進展到第三期末,目前預計先做化學治療,再進行乳房手術。乳房出現異常時 家人與朋友的支持很重要台大醫院新竹分院腫瘤醫學中心徐淨如個管師表示,女性朋友一旦發現乳房有硬塊時,總是會不知道該如何是好,甚至驚恐萬分,因此,家人及朋友的支持,以及正確的就醫建議,就非常重要。而在現代的社會裡,其實有很多民眾像個案一樣拖了很久才接受治療,一開始都寧願尋求民俗療法、把脈吃藥等,就是不願直接到一般外科或乳房外科求診。發現異狀立即就醫 五年存活率都有8成以上事實上乳癌的發生,並不像感冒一樣來去自如,而是有時間順序的,如果在發現乳房有問題時,立刻就醫,就算被證實罹患乳癌,大多仍屬於第一、二期,五年的存活率都有八成以上。但如果拖延1~2年,腫瘤就會惡化,進展到第三甚至第四期,而在第三期時的五年存活率就只剩4~5成,第四期患者則只有平均2~3年的壽命。徐淨如個管師表示,正因為早期乳癌的治癒率可以高達8成,甚至9成以上,而且,乳癌的預後又較其他癌症為佳,因此,國健署目前補助45歲以上的婦女,可每兩年一次免費接受乳房攝影檢查,為目的就是早期發現、早期治療。此外,也要提醒民眾,要好好愛惜自己,發現異狀時應盡速就醫檢查,不要諱疾忌醫,而延誤了治療的最佳時機。

乳癌輔助治療用藥有差異 荷爾蒙來源是關鍵

乳癌輔助治療用藥有差異 荷爾蒙來源是關鍵#乳癌

(優活健康網特約記者許家瑋/採訪報導)乳癌患者除了以開刀為主的治療方式,醫師通常會再根據病患腫瘤型態及身體狀況,搭配化學、標靶、荷爾蒙、放射等輔助性療法,而乳癌多數與女性荷爾蒙有很大的關係,若初經太早,或停經太晚,乳房受女性荷爾蒙的影響期間較長,將會增加乳癌生成的機會,彰化基督教醫院乳房外科陳守棟醫師表示:「荷爾蒙受體陽性的乳癌細胞等於是靠女性荷爾蒙當生長因子,如果檢驗出病人荷爾蒙受體陽性的話,就必須接受抗荷爾蒙治療的方式,抑制癌細胞分裂。」乳癌荷爾蒙治療用藥 停經前後須注意陳守棟醫師進一步說明,荷爾蒙用藥有分停經前後的差別,主要是因為荷爾蒙的來源不同。一般停經前的婦女,會使用的藥物為Tamoxifen,用此藥物占據乳癌細胞質裡的荷爾蒙受體,受體就不會再接受女性荷爾蒙,進而阻斷女性荷爾蒙在癌細胞裡作用。另一種藥物為芳香環酶抑制劑,停經後的婦女,卵巢不再產生女性荷爾蒙,但存在脂肪、肌肉、肝臟、乳房組職等的芳香環酶會將男性荷爾蒙轉換女性荷爾蒙,而腎上腺所製造的雄性激素也會因此而換女性荷爾蒙,進而在癌細胞裡作用,芳香環酶抑制劑即是抑制男性荷爾蒙轉換為女性荷爾蒙。陳醫師表示,在臨床經驗,Tamoxifen因有引發子宮內膜癌的副作用,加上少部分病人產生抗藥性,因此建議停經後的婦女在使用Tamoxifen2-3年後轉換芳香環酶抑制劑藥物,可望降低子宮內膜癌的副作用的發生機率。然而,醫師也提醒,使用芳香環酶抑制劑也有引發骨質疏鬆的副作用,因此,病患在用藥治療時要與醫師多方詢問。目前芳香環酶抑制劑在用藥方面,可依抑制劑跟芳香環酶結合時的狀況分類,當抑制劑跟芳香環酶結合後,又會再分開,此種可逆型的藥物分類為「非固醇類」;而結合後不會再分開的不可逆的藥物為「固醇類」,陳醫師說:「理論上希望芳香環酶因不可分開性,而達到治療效果。」及早發現及早治療 勿以偏方為主流現在乳癌搭配輔助性治療的方式已經很成熟了,但還是有部分民眾,擔心開刀會割除胸部或是因某些個人因素不願看診,轉而服用來路不明的藥草治療,造成癌症情況惡化,陳醫師說:「之前看過一名病患因延遲就診,癌細胞已經侵襲到皮膚,腫瘤爆開後胸部像開了花一樣!」陳醫師強調,胸部有異狀,包含有硬塊或是疼痛等症狀,最好前往醫院,由醫師檢查,越早期治癒效果越好。

乳癌細分各不同 對症下藥兼顧生活品質

乳癌細分各不同 對症下藥兼顧生活品質#乳癌

(優活健康網特約記者陳靜梅/採訪報導)乳癌全球女性最常見的癌症,更是台灣女性罹癌之首,但隨著醫療、藥物的進步,初期乳癌的治癒率、存活率已大幅提升,未來可能有望將末期乳癌視為慢性病治療,有效緩解病症之外、並兼顧患者的生活品質。台北榮民總醫院外科曾令民醫師解釋,乳癌大致可分為5個階段,分別為0期、1~4期,評估的依據主要由腫瘤大小、淋巴腺點轉移、是否合併遠處器官轉移來區分時期;0期是指腫瘤生長侷限在乳管內增生、未穿越出基底膜至乳房基質,因此腫瘤不會進入至循環系統,而不具轉移侵犯的能力,又稱之為原位癌,此階段治癒機率大。 早期乳癌發現不易 乳房硬塊為表徵若腫瘤大小<2cm、且淋巴腺未轉移,為第1期;腫瘤>2cm、則可能為第2~3期,且還需評估淋巴腺轉移狀態,來作進一步判定;乳癌第4期,則是併發其他器官轉移之狀態;許多早期乳癌在臨床上常無任何自覺症狀,甚至只是影像發現密集的鈣化點乳癌為最常見臨床症狀,以硬塊表現,僅有乳房疼痛甚少是乳癌的表徵,小於2cm以下的早期乳癌,自行摸出的機率不高,除非硬塊生成位置較為表淺,才有發現的機會。曾令民醫師進一步說明,因早期乳癌不易發現,隨著硬塊逐漸變大,會陸續伴隨其他症狀,如皮膚破損、乳頭凹陷、疼痛、淋巴結腫大、出血、癌細胞轉移等嚴重病況。藥物有望縮小腫瘤 乳房免切除乳癌患者最擔憂手術大範圍切除乳房,但隨著醫療的進步,目前已可透過藥物縮小腫瘤的方式,減少切除範圍,對病患而言可是一大福音;曾令民醫師表示,以往乳癌治療會先開刀,解析病理報告後區分出乳癌型態,再進行後續藥物治療;現今許多患者則是確定乳癌型態後,先施行術前藥物治療,讓腫瘤縮小、腫瘤組織減少後,再進行手術,如此一來,切除的腫瘤範圍、和淋巴組織皆可望變小,病患生活品質將更好。末期乳癌不可怕 將其視為一種慢性病治療確診為第4期乳癌的患者,因癌細胞轉移,此時不建議施行手術,可先透過藥物控制,讓病情穩定後,將其視為慢性病一樣維持治療,若僅是近端淋巴腺侵犯,且無其他器官轉移,治癒的機會仍高,患者應積極治療,切勿拖延、以免錯失治療時機。曾醫師也呼籲,隨著醫療的進步,病患求診時無須過度擔憂,且透過藥物的服用,患者不只能維持較好的生活品質,還大幅減輕症狀的不適,更有機會能延長存活的時間。他也說明,乳癌藥物的治療又分為荷爾蒙藥物、化療藥物和標靶藥物,目前治療乳癌的藥物眾多,患者可先確診乳癌型態後,據自身病況,找出最合適病情與生理狀況的用藥,並特別提醒乳癌患者,服用荷爾蒙藥物治療時需常長期使用。偏方不可信 正統醫學保命最後提醒民眾,有些罹患乳癌的患者,會誤信偏方,呼籲大家應先尋求具有實證醫學的治療方式,至於偏方的使用,可和醫師詳細討論、判斷後,再輔以治療,千萬不要反客為主,拿偏方取代正統,以免錯失良好的治療機會與時機;此外,目前藥物使用和處理藥物副作用已相當成熟,癌症治療對身體傷害也已大為減少,患者無須過度緊張或聽信化療藥物不可打等傳言,而延誤治療。乳癌患者切勿因罹病而心情低落,在生活作息上應保持規律的形態,曾醫師也提供以下3個建議給患者做參考:1、在積極抗癌治療過程中,日常保養也要留意,如何維持健康的生活型態,是最重要的守則。2、飲食上,以均衡為重,多吃五穀雜糧、蔬果、適量攝取肉類,避免高熱量、高脂肪、油膩食物,並遠離菸酒,培養每天運動習慣,健康生活才能有好體力對抗疾病。3、切勿給自己過多的壓力、心情盡量輕鬆愉快、避免發胖、並按時服藥。

每周運動消耗1千卡 罹腸癌機率減半

每周運動消耗1千卡 罹腸癌機率減半#乳癌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綜合報導)癌症是令人聞之色變的病症,但有一些癌症是可以預防的。美國癌症協會統計,規律運動可以維持良好的體重、改善血壓、保持穩定的心理狀況,還能有效抵抗癌症。規律運動是良藥 遠離3癌 研究顯示,體能活動與降低癌症機率有明顯關連性,特別是乳癌、肺癌與大腸癌。不過必須是「經常性」的規律運動。阮綜合醫院家庭醫學科陳碧芳醫師表示,以乳癌來說,只要每週至少5次,每次進行20分鐘的中度或強力運動,並維持健康的生活型態,即使有乳癌家族病史的婦女,罹乳癌機率也會減少。至於大腸癌的發生,則與高脂、低纖食物和缺乏運動有關。目前已有研究證實運動量愈高和多喝水的人,罹患大腸癌的機會愈低。因為運動會促進排空、腸子蠕動,加速糞便減少腸道與致癌物的接觸。                   以每周運動消耗一千大卡以下的人當基準,每周運動量消耗1000至2500大卡,罹患大腸癌的機會降低一半。運動量消耗超過2500大卡,罹患大腸癌的機率更可大幅減少。 此外,運動也可以讓吸菸者或是曾吸菸者降低罹患肺癌的機率。運動為甚麼可以減少肺癌發生?可能的原因是運動時肺部換氣量大幅增加,有助於小支氣管中一些致癌物的排出。美國研究也曾發現,比起那些運動量低且強度輕的婦女,運動量多且強度大者,較不會罹患肺癌。癌症患者運動也不可少  可改善免疫力運動不但可以防癌,對已罹癌的患者也很重要。傳統上認為癌症患者應該多休息、少活動,但完全不運動,患者體能太差,影響生活品質,也降低對治療的忍受力。適當地運動可以促進體能,減少化療帶來的疲倦及不適,減少併發症,提高生活品質,也可以改善免疫能力。

愛吃高脂肪食物、晚孕 竟是乳癌高危險群

愛吃高脂肪食物、晚孕 竟是乳癌高危險群#乳癌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綜合報導)58歲的張姓女子,1年多前經由乳房攝影術發現罹患乳癌,張女士表示平時很重視養生,並有規律運動,但未做乳房檢查, 對於罹患乳癌一時無法接受,在醫護人員勸說下才願意接受複檢及治療。不可不慎!全球每年約50萬人死於乳癌乳癌是全世界女性最常見的癌病,每年全球約有50萬人死於乳癌。在歐美國家,平均每四個女性癌症患者中就有一個罹患的是乳癌。2011年台灣的醫療統計報告發現乳癌位居女性癌症死亡率的第2名。東方女性好發年齡多發生在40~50歲,西方女性多好發於30~40歲。母親或姐妹是乳癌患者、初潮(第一次月經)年齡小於12歲、超過55歲才停經、從未生育或超過35歲才生育、 胸部曾接受放射治療、偏好高脂肪食物者、不餵母乳者為乳癌高危險群。 目前為止,乳房攝影術仍是篩檢早期乳癌的主要檢查方式,基隆市衛生局呼籲年滿45-69歲及乳癌高危險群婦女朋友,每兩年接受免費乳房攝影。

乳癌病患荷爾蒙治療 停經前後略不同

乳癌病患荷爾蒙治療 停經前後略不同#乳癌

(優活健康網特約記者許家瑋/採訪報導)乳癌的生成與女性荷爾蒙有很大的關係,而停經前與停經後的女性,因產生荷爾蒙方式有所不同,治療乳癌策略也略有不同。女性從月經不規律到完全停經的過程,我們稱之為「更年期」,而停經的主要界定為卵巢功能是否衰竭,一般也會以60歲以上停經婦女或是一年以上月經沒有來的婦女為評估,但準確的方式還是以抽血做檢驗。荷爾蒙來源各不同 治療用藥也不同停經前的乳癌患者,由於女性荷爾蒙主要由卵巢分泌,在乳癌腫瘤切除後,腫瘤檢測出癌細胞表面接受體是陽性,醫師建議使用Tamoxifen抗荷爾蒙的藥物,機轉是阻斷雌激素與雌激素接受體的接合,高雄市立聯合醫院外科醫師曾薰緻醫師說:「我們把乳癌想像一個電燈,當癌細胞接受器這個開關被啟動,燈就會亮,癌細胞就會分裂,但我們若把開關弄壞,燈就不會亮,抗荷爾蒙的藥就是依此理念。」曾醫師進一步說明,Tamoxifen就是作用在癌細胞表面接受器,讓雌激素無法幫助腫瘤細胞生長,而Tamoxifen的副作用,在骨質上反而會幫助骨質減少流失,但是在子宮內膜增生機會大,患子宮內膜癌機會增加,提醒病友半年至一年,一定要定時至婦產科檢查。而停經後的婦女,因荷爾蒙的來源在脂肪,脂肪裡有特殊的酵素稱「芳香酶酵素」,會把腎上腺素的荷爾蒙轉變成女性荷爾蒙,進而刺激乳腺,使乳癌的發生率可能提升。所以使用芳香環酶抑制劑(簡稱AI)來抑制,曾薰緻醫師說,「停經後Tamoxifen還是可以用,因為是作用在開關上,而芳香環酶抑制劑,就像是不要有人去按開關。」芳香環酶抑制劑的副作用,剛好與Tamoxifen相反,容易造成骨質疏鬆,據統計有15-20%的患者,會產生關節疼痛,影響日常生活的狀況,但成效相對於高危險的病人,可能延長乳癌復發時間,甚至再復發的機率較小。曾醫師指出,根據病患的狀況,治療前會與病人說明藥品各自副作用為何,通常會建議停經後的病患先吃2-3年Tamoxifen,把骨本養好,再持續服用芳香環酶抑制劑,此種治療方式在臨床上較為常見。乳癌篩檢定期做 切勿因無不適感不治療近年來乳房篩檢觀念越行盛行,也越多患者發現時尚屬原位癌,但對於面對治療,曾醫師說,常有病患覺得乳癌又不痛,也不影響生活,而延誤治療,所以還是多正面鼓勵。曾醫師分享到,之前有位乳癌病患,求診時乳癌已經惡化到淋巴,脖子都不能轉,但還是堅持不接受化學治療,後來經過檢驗,所幸可以使用荷爾蒙治療,目前服藥已超過五年,現在仍持續治療中,生活品質也不錯,曾醫師呼籲婦女,不要以為身體沒有不適就不治療,定期做乳房檢查,避免腫瘤惡化。

乳癌治療近年大突破 5年存活率達8成

乳癌治療近年大突破 5年存活率達8成#乳癌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承璋/採訪報導)我國罹癌人數持續飆升,肥胖、飲食西化、燒烤等等,都是罹癌主要元凶,然而,放眼望去,在下班之時,或假日時分,無論男女,對於各種夜市小吃皆肆無忌憚的一口一口下肚,根據國民健康署的調查指出,我國超過八成以上的女性,皆有腰圍過粗的情況,這些種種,都是可能讓台灣婦女乳癌人數突破萬人的原因,若民眾不好好正視,將無法抵擋一波又一波的癌症海嘯。我國乳房篩檢不盛行 導致五年存活率較歐美低隨著醫療科技的進步,分子醫學的誕生,讓乳癌的五年存活率高於它種癌症,但與歐美國家相比仍然略低,其主要的原因是我國進行癌症篩檢並不盛行,導致乳癌被發現時往往已非早期,國泰醫院乳房外科主任杜世興醫師指出,我國女性對於乳房篩檢意識不高,在臨床上不乏病患到醫院檢查時,已是三期以後,甚至轉移到其他器官,呼籲女性朋友務必提高警覺。乳癌分為四種類 不同類型對症下藥乳癌治癒率會高於其他癌症,主要還是要歸功於篩檢的普及和治療藥物的研發,分子醫學基因亞型把乳癌分為四大類。杜世興醫師解釋,乳癌依照癌細胞的特徵,分為管腔A型、管腔B型、HER2陽性以及類基底細胞癌,總體而言,管腔A型與管腔B型會較後兩者容易治療,因為此兩種型態癌細胞的荷爾蒙受體皆為陽性,可進行所謂的荷爾蒙療法,這兩種類型占所有乳癌患者六至七成左右。管狀A型乳癌如能早期發現,通常第一步驟會先以手術切除腫瘤,第二步驟再進行口服荷爾蒙治療藥物,但倘若發現得晚,癌細胞轉移周邊淋巴,甚至其他器官,或經醫師研判具有高復發風險,同樣需要經過化學治療,顯見乳癌早期發現的重要性。杜世興醫師進一步說明,荷爾蒙治療的藥物,大致上分為兩大類,第一為芳香環酶抑制劑(簡稱AI),第二則是Tamoxifen,前者機轉為抑制體內的芳香環酶將腎上腺所分泌的雄性激素轉變為雌性激素,進而讓癌細胞無法生長,藥物則有Anastrozole、Letrozole、Exemestane。而後者則是直接阻斷雌激素與癌細胞荷爾蒙受體的結合,芳香環酶抑制劑主要用於停經後婦女,Tamoxifen停經前後之婦女皆可使用,大致上手術切除早期乳癌後,若無高復發風險,則有機會僅使用荷爾蒙療法,一般建議其服藥時間為10年。乳癌治療突破 病患不需過於擔憂杜世興醫師提醒,雖大部分的乳癌患者,其荷爾蒙受體皆為陽性,可藉由荷爾蒙藥物治療,但並不是完全沒有副作用產生,他提醒,目前正在治療的患者,服用Tamoxifen者須提防子宮內膜增生,甚至是子宮內膜癌的產生,另服用芳香環酶抑制劑的患者,則鼓勵多曬太陽及定期運動,並且補充鈣質,維他命D,才能避免骨鬆的發生。近年乳癌治療技術大突破,患者不必像過去一樣憂心忡忡,在杜醫師的治療案例中,有一名高齡九十五歲的老阿嬤,發現乳癌時已是第四期,且經評估後,阿嬤並不適合手術與化學治療,因此僅使用芳香環酶抑制劑治療,至今已存活達四年,目前仍持續治療中。所以提醒病患,別放棄任何希望,另若女性乳房出現硬塊或異常,務必提高警覺,以免錯失乳癌治療良機。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