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癌

忍受3秒鐘乳房攝影不適 換來健康

忍受3秒鐘乳房攝影不適 換來健康#乳癌

乳癌每年造成全球46萬名婦女死亡,台灣每天約有22名婦女被診斷罹患乳癌,且每天有5名婦女死於乳癌;乳癌是婦女最常見的癌症,對台灣婦女的健康威脅也是日益嚴重,依據97年癌症登記及99年死因統計,當年計有8,136人被診斷罹患乳癌及1,706人死於乳癌,也就是台灣每天約22名婦女被診斷罹患乳癌及5名婦女死於乳癌。台灣乳癌發生率由民國78年每10萬人11.7人增加至民國97年每10萬人56.1人,成長為4.8倍。民國97年乳癌的平均發生年齡為52.8歲,相較於民國78年的平均發生年齡48.8歲,增長4歲。分析癌症登記資料顯示,如果以出生世代來分析發生率變化,任一世代乳癌發生率均是隨著年齡增長而增長,年輕世代較年長的世代發生率高,顯示國人因生活飲食西化,發生率逐年上升。有一些婦女因為害怕乳房攝影過程造成不適或疼痛而不願意受檢,邱淑媞局長表示,進行乳房攝影時,壓緊乳房係要幫助固定乳房位置以獲得清晰的影像,讓腫塊無所遁形,並能降低輻射量,此外,新型乳房攝影儀造成的不適感亦已大幅降低,婦女朋友只要忍受3秒鐘的不適感換來乳房的健康,還是值得的。另外,婦女月經來前一週乳房較腫脹,建議不要受檢,以免不舒服。另外有部分檢查結果異常的婦女朋友,因為自覺健康或是害怕被診斷為乳癌,未及時回到醫療院所進行後續追蹤,邱局長遺憾的表示,若未及時返診進行進一步檢查,會錯失了診治的黃金時間。統計顯示,在93年至98年乳房攝影檢查的疑似陽性個案,如超過6個月確診或未確診,發現乳癌為第0期及第1期比率為45.3%,相較於6個月內有接受進一步確診,發現乳癌為第0期及第1期比率為52.9%,顯示未即時返診做確診所發現之乳癌期別較晚。所以邱局長提醒,婦女朋友如接獲醫療院所複檢的通知,應儘速至醫院進行進一步檢查,以免延誤病情,錯失早期發現的時機。

乳癌有多種 對症下藥治癒高

乳癌有多種 對症下藥治癒高#乳癌

癌症早已不是絕症,以乳癌為例,由於台灣早期乳癌篩檢率高,在醫師提供有效的個人化治療計畫下,早期乳癌患者的存活率高達九成以上,幾乎等同於慢性疾病。中山醫學大學附設醫院一般外科主任姚忠瑾醫師表示,由於每種癌症的腫瘤細胞具有不同的特性,因此治療腫瘤時就得「對症下藥」,才有機會「藥到病除」。以乳癌為例,早期乳癌患者的治療計畫可以簡單將乳癌疾病亞型進行分類。除了開刀與放療外,若癌細胞上的荷爾蒙受體(ER/PR)為陽性,則癌細胞容易受到雌激素驅動,加速癌細胞的複製與增生,因此須藉由荷爾蒙療法來抑制癌細胞的生長,其中,在台灣超過50~60%的乳癌患者屬於此類。此外,荷爾蒙受體為陰性,雖無法使用荷爾蒙療法,但化學治療的治療反應與效果佳,若為第二型人類表皮生長因子接受體HER-2(+)的患者亦可合併標靶藥物治療來降低復發機率。姚主任說明,過去針對荷爾蒙受體陽性的傳統藥物是泰莫西芬,作用機轉是阻斷雌激素與癌細胞上的荷爾蒙接受體之接合,無法使癌細胞複製與增生,此藥己有二、三十年的使用經驗,確實可以降低乳癌的復發率及死亡率。但長期使用會導致子宮內膜增生,提高罹患子宮內膜癌的風險,及心血管與肝功能異常等問題。在人體除卵巢外,皮下脂肪含有一種芳香酶可將雄性激素轉換成雌激素,新型的芳香環轉化酶抑制劑(Aromatase inhibitors,簡稱AI),主要就是抑制此酶以阻斷雌激素的生成。停經後婦女卵巢失去功能後,身體的雌激素來源就是由皮下脂肪生成,因此此類藥物主要針對停經婦女。近年來的研究指出,此類藥物的效果比傳統藥物更好。包括諾曼癌素、安美達錠、復乳納膜衣錠,但長期使用此類藥物有骨質疏鬆、關節疼痛甚至骨折等副作用。在一跨國性研究的報告(IES)發現,服用傳統藥物2~3年,轉用諾曼癌(Exemestane)2~3年,與單純服用傳統藥物5年相比,可降低18%的復發機率,提高14%的存活率。目前健保給付條件為雌激素受體陽性的停經婦女,使用傳統藥物至少兩年,且腋下淋巴結有轉移的高危險早期侵犯性乳癌之輔助治療;若是腋下淋巴結沒有轉移的高危險早期侵犯性乳癌的病人,建議可考慮自費使用,或是子宮內膜增生嚴重則可申請健保專案給付,以降低乳癌復發。針對化學治療部分,姚醫師進一步解釋,癌細胞的生長快速,而化療就是針對這點作用,但也讓人體中生長較快的毛囊與黏膜等較易因化療而有影響,目前化療藥物以小紅莓及紫杉醇兩大類藥物為主,化療可於手術後使用約4~8週。最後姚醫師叮嚀,乳癌疾病就像是一個慢性病,有賴患者耐心及配合醫師指示持續用藥超過五年以上,因此只要患者能按部就班,並且做好定期回診追蹤檢查的工作,一定有機會戰勝病魔。延伸閱讀「早期乳癌該如何治療?」:http://www.uho.com.tw/sick.asp?aid=13646

癌友「轉轉轉」刷新世界紀錄 755人舞出新生命

癌友「轉轉轉」刷新世界紀錄 755人舞出新生命#乳癌

昨台大體育館755人連續旋轉90分鐘,再度刷新金氏世界記錄,「2011逆癌順愛轉出新生命」場面壯觀,這些人是全球360位癌友及400多名志工,該活動由中華民國癌友新生命協會主辦,為幫助癌友增加運動量並提高免疫力。這次也重新超越他們2007年的紀錄。癌友們隨音樂舞動裙襬,展現生命活力與樂觀不服輸的人生態度。一名38歲癌友陳姿蓉被檢查罹患乳癌第二期後。6年的時間,接受上百次的化療與電療,又發現癌細胞轉移侵入淋巴腺,侵入骨髓,造血功能急速下降,醫生更一度判定她病危。為了自己與家人她撐過去了,陳姿蓉抗癌三年,與許多癌友一起跳旋轉舞,心情更好了,也擺脫癌症帶來的束縛。61歲的陳慶黨6年前曾因罹患肝癌,被醫生認為只剩下2個月的壽命,癌症也不知是否會轉移或復發,沮喪到足不出戶,朋友介紹他加入癌友新生命協會開始與其它病友練習旋轉舞,他每天都練習2個小時。陳慶黨說「人生走到這個時候,還計較什麼?生命的價值不在長、短,而在於幫助過多少人」,展現不一樣的人生體認,找到樂觀態度面對人生。現場更有人氣歌手郭靜與王宏恩獻唱,幫癌友們加油打氣,也參與旋轉舞,才轉了1分鐘的他們,認為可以持續轉90分鐘的癌友們實在太厲害。癌友新生命協會理事長陳明進表示,自2000年起為幫助癌友提高免疫力及運動量,並讓癌友找到自信與勇氣,他們用愛協助癌友,07年時,有100位癌友旋轉60分鐘。協會現又刷新自己的紀錄,期待有更多的癌友走出陰影,勇敢對抗病魔。熟女狂抽菸導致口腔癌 女性患病比例逐年上升http://www.uho.com.tw/hotnews.asp?aid=13453&HN_Yr=0&HN_Mon=0乳房切除導致沒有自信 「自體脂肪移植乳房」重拾信心http://www.uho.com.tw/hotnews.asp?aid=13443小豬羅志祥狂簽上萬專輯 肌腱發炎痛到臉色發白http://www.uho.com.tw/hotnews.asp?aid=13444&HN_Yr=0&HN_Mon=0

影音/癌思停治乳癌 遭美FDA取消許可證

影音/癌思停治乳癌 遭美FDA取消許可證#乳癌

治療乳癌的癌思停,因為副作用很大,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FDA,18號宣布,取消生產癌思停的羅氏藥廠的許可證。目前藥廠已經表示會進行申訴。根據FDA所採用的專家報告指出,癌思停會造成乳癌病患,高血壓、不明原因出血等等,有嚴重副作用,而且治療效果並不明顯。因此撤銷這種藥,治療乳癌的許可證,並從醫療保險給付名單中胎除。不過FDA也強調,未來癌思停還是可以繼續用在治療大腸癌、肺癌、腰只癌和腦癌上。※新聞內容由公視新聞提供無套愛愛很刺激嗎? 愛滋易感性族群快來篩檢!http://www.uho.com.tw/hotnews.asp?aid=13620&HN_Yr=0&HN_Mon=0蛋蛋像壘球一樣大! 巨大疝氣影響性福http://www.uho.com.tw/hotnews.asp?aid=13594&HN_Yr=0&HN_Mon=0高山峰盼兒撒尿博信任 黃鐙輝「做人」不想「虎頭蛇尾」http://www.uho.com.tw/hotnews.asp?aid=13618&HN_Yr=0&HN_Mon=0

日行萬步不止瘦身 還可以延長壽命並防癌

日行萬步不止瘦身 還可以延長壽命並防癌#乳癌

依據國民健康局「民國98年國民健康訪問暨藥物濫用調查」,民眾過去兩個禮拜內有從事10分鐘以上運動之資料,18歲以上有運動者占53%,其中最常做的運動項目,以健走(含散步)為主,達43%。國民健康局邱局長表示,健走是既簡單又輕鬆的運動,日行萬步,約可以消耗300大卡。根據媒體報導指出,國外研究表示,每天運動消耗300卡的卡路里,可以延長1.3年的壽命,而根據美國疾病管制局建議,學童與青少年最好每天都能做一小時的運動,其中「健走」是最適合的有氧運動,台北市信義區健康服務中心表示,健走是一種有氧運動不但可以減重,還可增強心肺功能與免疫系統,是一項全世界最多醫師與健身專家建議的運動之一。台北市信義區健康服務中心表示,健走可以有效控制體重,秘訣在於每天至少走一萬步以上,因為健走雖然是有氧運動,但一開始卻是以糖分為主要消耗能源,大約20分鐘後,才會正式燃燒脂肪,另外每日健走,可以減少20%罹患乳癌、30%罹患心臟病、50%罹患糖尿病的機會,人體中最耗費氧的部位就是腦神經細胞,深呼吸可以提供充分氧氣給腦部,促進腦神經細胞功能活化,一邊健走一邊配合呼吸,可以獲得全身血液活絡,維持心肺功能的健康狀況,且對老人家來說,健走相當於對骨骼施予重量訓練,能讓身體多吸收鈣質,對抗骨質疏鬆,幫助你活更健康。想減重?健走一小時7200步 消耗300卡http://www.uho.com.tw/plasty.asp?aid=12356 想減肥? 健走是不錯方法http://www.uho.com.tw/hotnews.asp?aid=12356健康數字 健康血壓~健走GOGOGO!http://www.uho.com.tw/health.asp?aid=10356

先標靶治療後才化療與電療 更改順序可降低乳癌復發率

先標靶治療後才化療與電療 更改順序可降低乳癌復發率#乳癌

乳癌歷年來都是女性10大癌症的榜首,好發年齡約50歲。而第二型人類表皮生長因子受體,簡稱HER2,也就是基因陽性的乳癌。澄清醫院中港院區院長張金堅表示,因HER2復發率偏高,被視為病情最不樂觀的乳癌之一,HER2患者約占乳癌患者25%,術後加上治療後能降低36%復發率。彰化基督教醫院乳房腫瘤中心主任陳達人說,一般人會有認為開刀就不用再治療的觀念,但術後輔助治療確實能減少復發或轉移。張金堅突破以往治療方式,改變治療順序,一名53歲的吳姓婦人參加臨床實驗,腫瘤切除後,接下來的一年,張金堅先為病患注射標靶藥物及放射治療(電療)後再配合化療程序,能將腫瘤縮小至1.7X0.8公分大。這項臨床實驗能讓更多的人不必再做乳房全切手術,害怕乳房的缺陷。陳達人說,一般乳癌腫瘤可能超過5公分或是2~5公分大小,術前化療能縮小腫瘤,更驚人的是,若配合標靶藥物甚至可消除腫瘤。而目前健保針對淋巴轉移患者給付一年標靶治療,患者可省下約80萬的治療費用。上班族壓力大 小心過敏找上門http://www.uho.com.tw/hotnews.asp?aid=13446&HN_Yr=0&HN_Mon=0鮮奶價漲營養慌 東方牛奶趁勢崛起http://www.uho.com.tw/hotnews.asp?HN_Yr=0&HN_Mon=0&aid=13445&sor=1雲嘉南腸病毒疫情高! 已有8例重症http://www.uho.com.tw/hotnews.asp?aid=13522&HN_Yr=0&HN_Mon=0

乳房切除導致沒有自信 「自體脂肪移植乳房」重拾信心

乳房切除導致沒有自信 「自體脂肪移植乳房」重拾信心#乳癌

46歲的齊小姐三年前被診斷出第一期乳癌,切除了位於左乳房的腫瘤。術後即使她的左乳房墊水餃墊,還是看得出來左側乳房塌陷,而齊小姐胸型的不對稱使她無法再穿上貼身的衣服。直到她接受「自體脂肪移植術」,外觀自然、復原快並讓她重拾自信,再度穿上貼身的舞衣表演。為齊小姐的主治的三總整形外科主任陳錫根表示,自體脂肪移植術移植的脂肪,通常是患者的腹部脂肪,大多是腹部或腰部的脂肪及組織皮瓣,所以不會有排斥現象,觸感會比矽膠或鹽水袋的義乳更柔軟,看起來也更自然。三總整形外科主任陳錫根說,「自體脂肪移植術」適合放射治療後胸部變形或乳房切除後的患者。陳錫根表示,切除乳癌腫瘤患者中,約有七成會選擇鹽水袋或果凍做為義乳;三成則會取自體脂防移植,雖然自體脂肪移植手術需要6~8小時、手術傷口大但是相較於只需一個小時的義乳手術,效果較為自然,也沒有自體脂肪或組織吸收的問題。魔術強森向世人證明 愛滋病患不代表死亡http://www.uho.com.tw/hotnews.asp?aid=13345&HN_Yr=0&HN_Mon=0快訊/港星許冠英心臟病發猝死 早晚溫差大慢性病患要小心http://www.uho.com.tw/hotnews.asp?HN_Yr=0&HN_Mon=0&aid=13344&sor=1天氣忽冷忽熱 心血管患者應防心肌梗塞http://www.uho.com.tw/hotnews.asp?aid=13282

乳癌患者更需要營養 不需要禁止吃肉

乳癌患者更需要營養 不需要禁止吃肉#乳癌

最近國際乳癌康復之路乳癌支持會議在台灣舉辦,國內的乳癌病友們端出抗癌私房菜,邀請32個國家近700位乳癌病友試吃。該會議的營養研討會主席,同時也是輔仁大學營養系主任曾明淑教授表示,只要飲食均衡,患者是不需給自己太多的飲食限制,甚至披薩、燉肉等,也能大口吃下肚。中華民國乳癌病友協會針對六百多位乳癌病友所做的飲食調查結果顯示,約有3分之1的病友擔心飲食不當會造成癌症復發。一位馬來西亞病友楊小姐,罹癌後聽說吃肉不好,完全改吃素。曾明淑教授指出,吃素的人最重要的是蛋白質的攝取,而植物蛋白質可以從豆類中多加攝取。雖然有些研究認為高劑量的大豆異黃酮會導致乳癌,但其實一般天然豆製品當中,大豆異黃酮成分並不多。在會議中也提到,根據調查,95%的乳癌患者不知道,在不同階段的抗癌階段有不同營養需求,而且根據統計,只要患者體重每降5%,存活率就會下降30%至50%,所以患者除了應避免高熱量食物外,其實要攝取充足的蛋白質,才可提供治療期能量供給,而追蹤期最重要的是營養均衡,此外不需額外補充營養。而根據八十多個乳癌患者抗癌經驗,所集結而成的「嘉人食譜」,也在這次的會議中發表。最讓人驚豔的食譜是「愛波幸福捲」,這道料理的做法是將汆燙菠菜包入全蛋白煎成的餅皮當中,不僅攝取了蛋白質且減少膽固醇攝取,更把握了低糖、高纖、少油、少鹽的原則,原來抗癌料理也可以很美味。坐越久恐越早死? 研究:規律運動避免癌症http://www.uho.com.tw/hotnews.asp?aid=13263一年有3成因心臟衰竭死亡 你的心臟健康嗎?http://www.uho.com.tw/hotnews.asp?aid=1017920%國人帶有FTO肥胖基因 變成「胖子」的機率多三倍http://www.uho.com.tw/hotnews.asp?aid=13447&HN_Yr=0&HN_Mon=0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