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癌

正子電腦斷層診斷價值高 精確偵測癌細胞

正子電腦斷層診斷價值高 精確偵測癌細胞#乳癌

現年47歲的台商王小姐,為某公司董事長夫人,經常大陸台灣二地往返,由於有家族病史,因此非常注重飲食及運動養生。今年8月,為陪同丈夫進行健檢,在完全無症狀情況下,被新光醫院最新引進一部分子醫學級正子斷層儀(mPET/CT)檢測出右側乳房有微小腫瘤。經醫生確診證實王小姐罹患了第一期的乳癌,無淋巴轉移亦無遠端轉移。在進行手術局部切除癌症部位後,不僅外觀上無明顯變化且仍可以保有完整的乳房,治療的時間也很短,不到一個月的時間就與未罹癌之前的生活無異。正子造影可早期偵測癌細胞並分辨出腫瘤的性質,對腫瘤轉移的判定、治療效果的評估及復發的追蹤有極強的診斷功能,國外先進國家(如歐洲、美國、日本等)已廣泛運用在腫瘤適應症的檢查。並認為正子造影進行全身的掃瞄,可早期偵測癌細胞、分辨出腫瘤的性質,準確度可達近90%,在腫瘤轉移的判定、治療效果的評估及復發的追蹤有極強的診斷功能。而在腫瘤開刀後的檢查,正子造影也扮演了腫瘤是否有復發或轉移情形的追蹤,改善癌症病患的生活品質。因此正子造影癌症篩檢結果顯示早期檢查出癌症並非難事,可讓罹癌等於判死刑的陰影看法改觀。

內衣穿太久恐致乳癌? 醫師:不會,但容易過敏

內衣穿太久恐致乳癌? 醫師:不會,但容易過敏#乳癌

女性穿內衣儼然成為必需的穿著禮儀,甚至有些婦女朋友為了維持胸型,深怕乳房下垂,連晚上睡覺也不願意脫掉內衣。有網路媒體指出,長時間穿戴胸罩可能導致乳癌。針對此說法,三軍總醫院婦產科黃貴帥醫師表示,沒聽過這樣的說法,因為乳癌多半和家庭遺傳有關,沒有研究可以證明跟穿內衣有關。黃貴帥醫師表示,有10%的女性會因挑選不適合的內衣,因而造成皮膚過敏。這是因為台灣天氣悶熱,加上胸部皮膚比較細緻敏感,如果穿著不透氣的胸罩而且長時間悶住,會造成乳頭刺激發癢或濕疹的情況,造成皮膚過敏。除此之外,穿著方式不正確也會使乳頭皮膚與內衣摩擦產生不適感。黃貴帥醫師表示,穿戴內衣的時間最好不超過12小時,時間過長會壓迫乳房造成疼痛。因此建議女性朋友回家之後可以脫掉內衣,讓緊繃一天的乳房得到放鬆,也可以讓皮膚透氣,減少長疹機會。他也提醒女性朋友,應該培養睡覺不穿內衣的好習慣,剛開始或許會感到沒有安全感,但是不穿內衣可以降低壓迫感幫助入眠。而且內衣不合適就要立即更換,挑選內衣材質時應以透氣為主。機率是女性百分之一 男人也會得乳癌!http://www.uho.com.tw/hotnews.asp?aid=12545胸罩質地別買太差 不是產婦也可能乳腺發炎http://www.uho.com.tw/hotnews.asp?aid=12116Nubra怎麼穿?部落客大膽露奶親示範http://www.uho.com.tw/hotnews.asp?aid=11288

大豆異黃酮營養品別吃多 當心誘發乳癌

大豆異黃酮營養品別吃多 當心誘發乳癌#乳癌

衛生署國民健康局建議國人應該要天天五蔬果,才可以讓疾病遠離。但是最近大陸網站報導,認為芒果、柑橘、山楂、紅棗等含有抗癌成分,可以有效預防乳癌。林新醫院一般外科主任醫師陳振鵬表示,很少聽聞此說法,其實均衡飲食、良好作息才是預防之道;此外,大豆異黃酮營養品也別吃過量。台灣乳癌基金會董事長張金堅教授表示,在台灣罹患乳癌的婦女人數不斷上升、年齡層卻不斷下降,雖然最近增加人數已經下降,但是乳癌還是婦女朋友最擔心的疾病。陳振鵬醫師解釋,乳癌的罹患率增加與乳癌年輕化有很多原因,其中環境荷爾蒙的影響,現代人飲食習慣的改變,家庭遺傳等都是主要原因。陳振鵬醫師解釋,由於現代人飲食精緻,速食店快速發展,使得國人攝取太多高熱量的食物而導致身體過胖。而速食當中的高蛋白,高脂肪成分的食物,會讓脂溶性的致癌物,在乳腺組織裡活躍起來,加上肥胖問題與環境中的化學物質,使得賀爾蒙狀況改變,不斷刺激乳腺,誘發癌症的發生。陳振鵬醫師並提醒,民眾要避免補充過量大豆營養劑、像是大豆異黃酮等營養品,因為這是植物性荷爾蒙,反而會刺激對雌激素敏感的乳癌細胞,促進乳癌細胞增生。他強調,多吃水果本身有益身體健康,但是一味只吃水果並沒有辦法有效防癌,因為癌症的預防還是要靠均衡飲食、良好的生活作息、適當的運動,才是正確做法。●肥胖婦女要注意 罹患乳癌機率高http://www.uho.com.tw/hotnews.asp?aid=12232●女性荷爾蒙補過頭 當心反引發乳癌http://www.uho.com.tw/hotnews.asp?aid=11928●西醫診治、中醫調理 擺脫肥胖http://www.uho.com.tw/hotnews.asp?aid=12534

機率是女性百分之一 男人也會得乳癌!

機率是女性百分之一 男人也會得乳癌!#乳癌

乳癌已經不是女性的專利,男性也有可能得乳癌!大陸網站報導就說男人也會得到乳癌,但相當罕見。新店耕莘醫院一般外科冉祥俊醫師表示,男人的確也會得乳癌,雖然得到的機率是女性的百分之一,但往往對乳癌警覺性不夠,就醫時大都是中晚期而延誤治療時機;乳癌除了和遺傳有關,內分泌的失調是發病因素之一,現在多採用荷爾蒙藥物治療取代切除手術,愈早發現治療的效果愈好。冉祥俊醫師說,男性乳癌的症狀與女性乳癌差不多,都會在乳房(胸部)先出現粗糙不規則的硬塊,且比女性更容易發現,多出現在乳房下半部;另外乳頭若有變硬的情形,像是有類似固定住、拉不上來的情形也要留意。醫師提醒乳癌有遺傳因子,家族有乳癌家族史、或是曾有過睪丸腫瘤病史的男性就要特別注意。 男性除了乳癌外,常見的還有男性女乳症,以食指與拇指掐起乳暈部位,若皮膚厚度超過兩公分,或比腋下皮膚厚,就有可能是男性女乳症,多發生在青春期男生或肝硬化的老年人身上。有人擔心,有女乳症是不是較會得乳癌?冉祥俊醫師說,男性女乳症不是疾病,只能稱為一種症狀,大多都能經由手術來改善困擾的外觀,而且沒有任何證據顯示男性女乳症與男性乳癌有任何關聯,不必過於擔心。●女性荷爾蒙補過頭 當心反引發乳癌http://www.uho.com.tw/hotnews.asp?aid=11928●腳掌的「痔」莫名長大 小心罹患皮膚癌http://www.uho.com.tw/hotnews.asp?aid=11821●早期發現、治療 遠離口腔、大腸癌威脅http://www.uho.com.tw/hotnews.asp?aid=11741

骨質疏鬆有新藥 為荷爾蒙治療乳癌患帶來希望?

骨質疏鬆有新藥 為荷爾蒙治療乳癌患帶來希望?#乳癌

不到五十歲而罹患乳癌婦女,有些會考慮使用荷爾蒙治療方式而切除卵巢,但切除卵巢後的乳癌患者後續服用的藥物,十之八九會造成嚴重的骨質疏鬆,造成乳癌患的另一項困擾。衛生署日前核准一項藥物保骼麗注射液(Denosumab),作為治療停經後女性的骨質疏鬆症用藥,也可提供尚未停經的婦女防治骨質疏鬆,不僅能增加骨密度、減少骨折發生率,也不會傷害肝臟和腎臟。

肥胖婦女要注意 罹患乳癌機率高

肥胖婦女要注意 罹患乳癌機率高#乳癌

衛生署國民健康局的99年度死因結果統計,惡性腫瘤繼續蟬聯十大死因的首位(占總死亡人數比例的28%)。資料顯示97年國人共有79,818人發生癌症,其中男性45,171人、女性34,647人。平均每4名男性中有1人,每5名女性中有1人罹患癌症風險。奇美醫學中心家庭醫學科主治醫師張仁鴻說,值得注意的是,97年比96年不分性別的癌症發生人數增加4,049人,其中女性就增加2,208人(女:男=54.5%:45.5%),可見女性發生癌症比例比男性高。97年女性每10萬人口中癌症標準化發生率前五名依序為:乳癌(3186人)、大腸癌(4727人)、肺癌(3322人)、肝癌(3164人)、子宮頸癌(1725人)。乳癌在女性癌症死因排名第四位,死亡人數從84年的918人(標準化死亡率為9.7/105),99年已增至1,589人(標準化死亡率為13.9/105),近16年來死亡人數及標準化死亡率呈現上升的現象。特別是自民國84年起,乳癌除了連續14年蟬聯標準化發生率的首位外,乳癌標準化發生率也在這14年間呈現持續上升,其中新增加個案數也由96年7,502人到97年的8,136人。子宮頸癌是女性癌症死因排名第六位,自民國84年至97年統計,子宮頸癌標準化發生率雖然呈現下降的趨勢,但97年仍居女性癌症標準化發生率的第五位。張仁鴻醫師指出,乳癌防治部分,維護乳房健康可以從生活做起,包含(1)多運動(2)少吃高脂肪食物(3)避免太晚生育(4)心情放輕鬆,減低工作壓力(5)定期乳房攝影檢查。子宮頸癌防治部分,包含(1)安全性行為(2)接種人類乳突病毒疫苗(3)每年子宮頸抹片檢查。乳癌及子宮頸癌不但可以早期發現早期治療,且第0~1期治癒率相當高。衛生署國民健康局針對45~69歲婦女2年內未執行乳房攝影篩檢者,或40歲以上未滿45歲且二等親以內血親曾患有乳癌之婦女,提供免費乳房攝影檢查;針對30歲以上婦女,一年內未執行子宮頸抹片檢查者,也建議子宮頸抹片檢查。延伸閱讀「婦女癌症篩檢」:http://www.uho.com.tw/sick.asp?aid=12232

越愛哺乳的媽媽 罹患乳癌機率越低

越愛哺乳的媽媽 罹患乳癌機率越低#乳癌

現代女性不少要兼顧工作與家庭,即使生兒育女,也愈來愈少人會以母乳哺育嬰兒,且哺乳時間都不長,但根據北卡羅來納大學研究指出,就算有乳癌家族史的婦女,曾經哺乳過的媽媽,可以降低停經前罹患乳癌風險達60%;英國也有研究發現,女性在生產後哺乳的時間越長、次數越多,日後發生乳癌的機率越小,而不哺乳女性的乳癌發生率要比哺乳女性高出5倍左右。

蛋既營養又危險 女性吃多恐引發乳癌

蛋既營養又危險 女性吃多恐引發乳癌#乳癌

雞蛋對健康到底有益還是有害,一直是大家不斷探討研究的問題,最近日本的最新調查指出,雞蛋吃愈多的女性,日後罹患乳癌的風險愈高。而代謝型態公司營養師張益堯表示,蛋究竟與癌症有無關連,是不能以吃的多寡直接斷定,只能說任何食物吃到過量都不好,更何況是屬於高脂肪含量的雞蛋。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