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癌

教您正確的乳房自我檢查

教您正確的乳房自我檢查#乳癌

A.建議每個月做一次,而且盡量同一時間追蹤,以減少誤差。B.Timing: 最佳時間為您月經開始的七至十天。C.如果自己手感不佳? 沒有信心? 可改成由醫師幫您檢查。20歲以上每三年追蹤一次;40歲以上每年追蹤一次。D.80%的乳房腫塊都是屬於良性的。E.美國癌症協會建議: 四十歲以上婦女加做乳房特殊攝影。F.流程如下所示: 【Step1】鏡子前看一看雙手高舉過頭、雙手插腰、挺胸、縮腹、 雙手自然垂下。看乳房外型左右有不對稱、皮膚皺縮、隆腫、潰爛、有橘皮樣、乳頭凹陷、分泌物。【Step2】洗澡時摸一摸◎可以在洗澡時檢查,雙手抹肥皂方便滑動。◎以一手放在腦後,用另一手的食指、中指、無名指指腹來檢查。以按壓、滑動、螺旋的方式來進行檢查。 (左手檢查右邊;右手檢查左邊)◎採地毯式檢查整個乳房,至少3圈以上,若乳房較豐滿者要更多圈,也要檢查腋窩和鎖骨下淋巴是否有腫大情形。◎用大拇指、食指輕壓乳頭及按壓乳頭下是否有硬塊,並擠壓是否有分泌物。◎一邊檢查完畢,換另一邊,同樣的方式。【Step3】平躺下來摸一摸檢查側肩下放置枕頭,同側手彎曲放頭下,以上述方式在檢查乳房。

婦女的心頭大患,淺談乳癌

婦女的心頭大患,淺談乳癌#乳癌

隨著時代進步,生活水準提高,大部分的疾病獲得控制,平均壽命也隨之提高。但有一項較為例外的是婦女的乳癌,不僅罹患率逐漸提高,相較於歐美地區,台灣婦女罹患乳癌的年紀也比較早,即停經前的罹患率高於歐美地區,至於原因則尚無定論。天主教耕莘醫院新店總院 柯春安醫師表示乳癌的症狀,通常是一無痛性硬塊,所以必須強調自我檢查的重要性,因為它不會痛,所以不去觸摸它,根本難以發覺它的存在,這也是常常造成乳癌發現太慢的原因。事實上,可用手觸及的乳癌,大多已有一公分以上。分期上至少已屬第一期,五年存活率可達百分之八十五左右。如要提高治癒率,則必需仰賴乳房攝影或超音波的檢查,可偵測出零點五公分或更小的病灶,如果是屬零期乳癌(即病灶局限於乳腺上皮細胞,未向外擴張),則五年存活率幾可達百分之百,而且治療時不需切除乳房,只需局部切除加上放射線治療即可,也可避免化學治療引起的不適。一般三十歲以上的婦女,每年至少要到醫院檢查一次。至於用超音波或乳房攝影,則待您和醫師商討後決定,因為這兩種檢查各有其特性:超音波檢查無痛苦,可立即知道結果,定位清楚,但對微小病灶敏感度稍差(視機型而定);乳房攝影對微小鈣化病灶可偵測出來,但若無鈣化現象較不易判斷,檢查時因需配合機器,略為疼痛,且無法立即得知結果,定位手續較麻煩。以目前這兩種檢查方式在國內使用狀況,據乳房醫學會的報告,以超音波較為適合從事第一線的篩檢,至於國外的報告,則較推薦乳房攝影,這是因東西方婦女體質不同,國內一般婦女乳房較小,但組織密度卻較高所致。乳癌是婦女健康的一大威脅,對個人身心乃至家庭生活影響至鉅。隨著女性意識抬頭,婦女對自我的關懷加重,乳癌也備受社會重視,在此要再度強調「早期發現、早期治療」的重要性。

荷爾蒙療法應衡量利弊得失

荷爾蒙療法應衡量利弊得失#乳癌

根據美國衛生研究院日前對婦女服用荷爾蒙所發表的研究報告指出,服用荷爾蒙雌激素0.625毫克加上黃體素2.5毫克的製劑,在每一萬人中會增加7個心臟病、8個中風、8個血栓症、8個乳癌的病例;美國婦產科學會的報告也指出,婦女服用5年的荷爾蒙會增加罹患乳癌的機會。上述二研究的結論直指沒有症狀的更年期婦女不宜服用荷爾蒙,而以往為預防心臟病,給予健康的停經婦女服用荷爾蒙的行為更應該停止。萬幸的是,國內的婦產科醫師很少給予健康的婦女服用荷爾蒙,大多是當病患有更年期(停經)症候群的症狀時才會給藥。然而,為何服用荷爾蒙的更年期婦女會增加罹患心臟病及中風的危險?這係與服用荷爾蒙會升高血中的三酸甘油脂,增加引起血管粥狀硬化的機會有極大的關連。因此,若病患本身三酸甘油脂高,又服用荷爾蒙,自然容易引發心臟病及中風。國內的婦女雖然沒有美國婦女來得肥胖,婦產科醫師仍都會為更年期症候群的婦女先檢查肝功能、膽固醇及血脂肪後,再評估使用何種荷爾蒙。新店耕莘醫院婦產科 張正坤醫師指出值得注意的一項警訊是,更年期婦女服用荷爾蒙會使乳房乳管與乳腺生長,病患本身的乳癌細胞若有雌激素與黃體素接收器,服用荷爾蒙後,會導致癌細胞的生長速度增快,因此也會較早被察覺,這也是婦產科醫師通常都會告訴服用荷爾蒙的病患要按月檢查乳房,並且每年要做一次乳房超音波或乳房攝影檢查的主要原因。除了健康無更年期症狀的婦女不宜服用荷爾蒙外,本身患有乳癌、子宮癌、不明原因子宮出血、血栓症、肝病、膽囊病變等,並出現更年期症候群症狀的婦女,都不應該使用荷爾蒙療法。對於上述不適用荷爾蒙療法的病患,醫師通常會如何處置?一般係建議服用或使用植物性雌激素,植物性雌激素即異黃素,約需60毫克才有療效。食物中大約50公克的黃豆就含有每天所需的雌激素,臨床上對潮紅盜汗有45﹪的效果。而Tibolone雖不會引起乳癌及子宮內膜癌,但是健保並不給付,每天份需自費。罹患中、重度骨質疏鬆症有骨折危險,但又不適合服用荷爾蒙的病患則可考慮服用Tibolone 或Raloxifen。Raloxifen是屬於SERM的藥物,不會引起乳癌、子宮內膜癌且對骨質疏鬆症有治療效果,但對潮紅則不具療效。而病患常詢問的荷爾蒙軟膏或貼片,僅在病患患有更年期症狀,且其三酸甘油脂過高或有血栓症或肝病的情況下給藥。使用此類荷爾蒙軟膏或貼片仍有乳癌的危險性,在使用4-5年時仍須改成Tibolone 或Raloxifen或植物性雌激素。此外,荷爾蒙陰道軟膏適用於陰道尿道萎縮起的陰道乾燥和陰道炎,因屬局部使用,陰道所吸收的劑量是全身吸收劑量的16倍,較不會引起全身性的副作用。在荷爾蒙療法引起國內外震撼的時刻,身為一個婦產科醫師,個人認為還是讓專業回歸專業,荷爾蒙療法在某些情況下仍有其為醫界所肯定的治療效果。在建議患有更年期症狀病人使用荷爾蒙療法之前,應謹慎評估病人是否屬於此類療法的禁忌者,在治療的同時,定期的血液、乳房及婦科檢查都是不可或缺的。唯有用心的從每位病人的個別情況去衡量利弊得失,才能給予最適切的療法,讓患有更年期症候群的病人,也能擁有健康及較佳的生活品質。

晚婚晚育,小心癌症找上妳

晚婚晚育,小心癌症找上妳#乳癌

停經年齡固然也有向後延的趨勢,但終究有極限,晚婚晚育自然也帶來不孕的問題,畢竟女性卵巢在35歲之後加速老化的狀況不易改變,而且這時候子宮內膜異位症、子宮肌腺症、子宮肌瘤等可能造成不孕的疾病,也會比年輕婦女多得多。當然,高齡產婦更多也是必然的趨勢。 更重要的是晚育、少育、不育所帶來的婦女自身健康的不利影響,前面所提及的良性疾病,可以造成嚴重的經痛、出血、貧血;而子宮內膜癌、卵巢癌和乳癌,在晚育、少育、不育的婦女身上,發生率都相對提高。 另一個促使這些癌症增加的原因是飲食習慣的西化,尤其是速食文化蔚為風潮,油炸的高脂肪食物,會使得肥胖的女性日益增多,這些人正是這幾種婦癌的高危險群。 鄭丞傑 醫師表示,生殖科技與婦癌診治可能都還會再有所突破,這對晚婚晚生育的21世紀台灣人其實還只是亡羊補牢而已,畢竟預防勝於治療,如何防患於未然才更重要。 首先,當然最好能在22至30歲之間開始生育,35歲之前生完兩胎最為理想。如果做不到,小心妳的月經,經痛、經期拉肚子、性交痛都可能是子宮內膜異位症或子宮肌腺症的症狀,早點上婦科檢查吧! 異常出血、長期的下腹不適感,也有可能是子宮內膜癌或卵巢癌的初期症狀,別因為還是處女,而以為婦科腫瘤與妳無關。 口服避孕藥使用半年以上,就可以減少卵巢癌和子宮內膜癌的發生率,不妨在比較健康的二、三十歲時,用來避孕兼防癌。 高纖維食物取代高脂肪食物,不但防癌,也有利於生育。

更年期婦女是否該補充女性荷爾蒙?

更年期婦女是否該補充女性荷爾蒙?#乳癌

更年期荷爾蒙療法主要的臨床問題是,如何認定停經後之雌激素療法(ET)與雌激素加黃體素療法(EPT),用於預防疾病和治療停經相關症狀時的危險效益比。當HT的目的是為了減輕更年期症狀的短期使用時,婦女接受意願顯然比長期使用以預防未來的疾病時來得高,同時效益多於風險。聖功醫院 婦產科醫師群表示當治療的目的為短期應用於風險發生率較低的較年輕更年期婦女,藉以減輕其症狀時,患者對HT的接受度可能較高。相較之下,應用於年紀較大之婦女或長期治療時,就可能會使HT較不易為患者所接受。《據其研究結果,當前醫界所得的重要共識為》1.荷爾蒙療法對早期停經婦女治療更年期症狀時,其效益比風險多。   2.更年期荷爾蒙療法可以考慮盡量使用低於標準量的劑量。3.更年期荷爾蒙療法確定可以預防骨質流失及骨鬆引起的骨折。更年期婦女荷爾蒙治療的利弊逐漸明晰,使得醫師們能夠了解正確、安全而適當的荷爾蒙用法,以照護更年期婦女,提昇生活品質,保持健康。

癌症篩檢,您做了嗎?

癌症篩檢,您做了嗎?#乳癌

最理想的癌症防治策略是從預防著手,如改變不良之生活方式、採取促進健康行為、阻絕致癌物入侵人體。但癌症的誘導期及潛伏期均很長,所以早期患者不會感到身體不適,況且癌症致病因子複雜,許多癌症的病因至今仍然不明,所以癌症的防治除了以上的初段式預防外,尚需配合次段式預防,以期早期發現早期治療。篩檢正是癌症次段預防最重要的方法。   台東基督教醫院 梅彪祥醫師提出下例國人常見的癌症,列出篩檢指南內容,一般民眾與高危險族群可以選擇的篩檢項目。一、肝癌的篩檢  一般族群:B型肝炎或C型肝炎病毒篩檢。  高危險群:建議每四至六個月追查甲型胎兒蛋白或超音波。年輕(四十歲以下)而肝指數正常或只是輕微變化且經證實尚無肝硬化之B型或C型肝炎患者,大概可以一年做一次超音波掃瞄即可。二、子宮頸癌的篩檢  一般族群:子宮頸抹片檢查與骨盆腔理學檢查、年齡小於十八歲開始有性行為的婦女,每年檢查一次;經過連續三次或三次以上的檢查正常,經由醫師判斷可減至二至三年一次﹔而已婚婦女至少每年一次,到六十五歲以上。  高危險群:每年檢查一次抹片,六十五歲以上仍需繼續抹片檢查。三、乳癌的篩檢(沒有摸到腫塊也要定期檢查)   一般族群:大於二十歲的每位女性應每月乳房自我檢查(最好在月經結束後一星期內,若停經的婦女可在每月固定的一日檢查)。乳房理學檢查是二十至四十歲的婦女,每三年一次;四十歲或以上的婦女,每年一次。乳房X攝影檢查則是四十至四十九歲每兩年做一次,五十歲或以上每年做一次。  高危險群:三十五歲起接受醫師檢查,必要時安排超音波檢查;四十歲做第一次乳房X光攝影,而後以超音波及X光攝影交替檢查;五十歲後篩檢則以乳房X光攝影為主。超音波為無放射線疑慮的檢查,小於三十五歲的婦女,由於擔心日後放射線影響較大,可考慮先做超音波檢查。四、大腸、直腸癌的篩檢  一般族群:糞便潛血檢查,四十歲或以上每年檢查一次(每次連續三天)。直腸指診,四十歲或以上每年檢查一次。軟式乙狀結腸鏡檢查,在年齡五十歲時做第一次,以後依醫師指示,每三至五年檢查一次。  高危險群:三十歲以後做第一次大腸鏡檢查,以後依醫師指示,每二至三年做一次,五十歲以後每年做一次。五、攝護腺癌的篩檢  一般族群:肛門指診及PSA,建議五十歲以上之男性每年檢查一次。高危險群:必要時加做經直腸之前列腺超音波檢查。六、其他  如肺癌、胃癌、鼻咽癌、口腔癌、膀胱癌的篩檢尚無定論,民眾應尋求專業,參加篩檢,並密切追蹤。

好發於年輕乳癌病患-創傷後壓力症候群

好發於年輕乳癌病患-創傷後壓力症候群#乳癌

台灣女性癌症中,乳癌死亡率居於女性十大癌症死因第四位,新增案例中約有七成是早期乳癌,而50歲以下為主要罹病年齡層。根據台大醫院一份針對台灣地區癌症病友「創傷後壓力症候群」風險調查報告顯示,50歲以下罹病之乳癌病人較易有「創傷後壓力症候群」傾向。其中最易產生過度擔憂「乳癌復發」的狀況,和信治癌中心內科 劉美瑾主任表示,目前台灣地區早期乳癌病人治癒率高,零期病人10年存活率幾近百分之百,一期及二期病人治癒率也有八成及六成以上。而乳癌防治基金會董事長 張金堅教授也呼籲國內醫師亦應適時給予病人治療信心,以減少「創傷後壓力症候群」發生。目前乳癌術後須合併放射性、荷爾蒙及化學藥物等輔助治療以降低疾病復發。民眾一旦經醫師診斷為乳癌病人,即會依照腫瘤細胞表皮上之荷爾蒙受體反應做陰性或陽性的分類,並進一步根據荷爾蒙受體的反應,做個人化的治療計畫。目前台灣地區早期乳癌病人約有七成是屬於荷爾蒙受體陽性(ER+),過去主要接受以不含歐洲紫杉醇之傳統化療,並合併荷爾蒙類藥物治療;而荷爾蒙受體陰性(ER-)病人因對荷爾蒙藥物的反應不明顯,則健保優先給付合併歐洲紫杉醇藥物的術後輔助性化療。含有歐洲紫杉醇藥物之治療計畫,效果優於傳統化療計畫,可以降低18~28%的復發及27~30%的死亡風險。而交叉比對歐洲紫杉醇藥物於荷爾蒙受體反應陽性與陰性(ER+/-)之治療差異結果發現,兩者之治療效果一樣;甚至在荷爾蒙受體反應陽性病人的治療上還可較現行治療計劃降低三成的復發風險。同時醫師應該給予完善的照顧,則可減少化療之副作用發生,使病人能有機會提高治癒率。一般乳癌病友最常見的創傷後壓力症候群現象為:擔心乳癌再次復發、再次想起接受乳癌檢查及治療時不愉快的感受或畫面、刻意避免想到和乳癌或健康有關的事情以及容易受到驚嚇等四種表現。其中以擔心乳癌再次復發最為顯著,張金堅教授建議,乳癌病友於治療時,醫院應給予便捷的檢查流程及友善的醫療環境,以免除病友不愉快的印象,並且適時給予治療信心,病友也要充分信任醫師規劃的治療計畫。而家屬除了持續給予關心與照護外,若病友有憂鬱或情緒低落等現象,也應該尋求心理諮商等治療方式協助病友宣洩情緒與壓力。

少奶奶俱樂部的男會員

少奶奶俱樂部的男會員#乳癌

<案例> 一位年約五十歲的男性病患,曾多次因蟲咬、毛囊炎、汗疤疹,濕疹等病症前來求診。 一次看診先後,我習慣的附帶問了一句:「還有其他部位皮還膚不舒服嗎?」,他遲疑了一會兒,有些不好意思的拉起上衣,指著左邊乳頭說:「這附近的皮膚長了一些疹子,雖然不痛不癢,但已經有一段時間了,我本來不太在意,經你問起,就順便看看了!」 檢查後發現病患左乳暈上,有塊約半公分大、脫屑濕疹樣的淡紅色斑,乳頭上沒有變化,雖然乳房及腋下的觸診並未發現腫塊或淋巴結腫大,但臨床病徵仍有柏哲氏病(Paget’s disease)的可能,於是我將病人轉介到醫院的皮膚科做切片檢查,切片後的病理報告卻顯示為「基底細胞癌」,之後病人接受了完整的切除手術,但保留了乳頭及部份乳暈。 兩年後,病人因左乳頭處又出現脫屑濕疹樣變化,而前來求診,因懷疑是復發的基底細胞癌,再次轉診到醫院切片確定為基底細胞癌後,手術切除了整個乳頭、乳暈及部份乳房組織。 在鱗狀細胞癌,黑色素細胞癌及基底細胞癌這三種皮膚癌中,基底細胞癌是最常見的一種,也是惡性度最低的一種。除少數例外,通常不會轉移,但可能會侵犯至深層的肌肉甚至骨頭。 基底細胞癌有五種,其中四種都好發於臉部,只有表淺型基底細胞癌好發於軀幹,本文中的病患就是屬於這一型。 柏哲氏病 而文中所提及的柏哲氏病可分為兩種,第一種發生在乳房,第二種則發生在乳房以外的部位(主要為會陰部、肛門周圍),乳房的柏哲氏病,除少數例外,幾乎部發生在女性。症狀為乳頭或乳暈上界線鮮明紅斑,可併有脫屑、滲出液或結痂也可能合併潰瘍或乳頭凹陷,柏哲氏病是乳癌的皮膚表徵,癌細胞主要先由乳管產生變化,而後蔓延至表皮,且幾乎部是單側。 濕疹是最常發生在乳房的皮膚病,正確的診斷加上適當的治療很快可以改善,但是當治療反應不佳時,則必須考慮其他疾病的可能性,如在本文中提及的基底細胞瘤及柏哲氏病,必須靠切片檢查來確立診斷。 因此有乳房皮膚病困擾的人,不要因為「不好意思」而延誤了就醫時機,畢竟早期發現及早期治療,才是剋癌的首要步驟。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