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癌

數位式乳房攝影 有效降低乳癌死亡率

數位式乳房攝影 有效降低乳癌死亡率#乳癌

有關婦女保健,乳癌的篩檢及診斷,一直是防治的重點的工作之一。針對這個目的,奇美醫院健康管理中心將成立婦女保健中心,有乳癌相關的影像檢查設備及技術,將匯集現今幾個最新進且最有效的檢查方式,包括乳房專用磁造影(MRI)、全照野數位式乳房攝影(FFDM)、高解析度乳房超音波、以及各種影像導引下組織切片和定位術等等。這些新穎的影像設備,各有不同的特性及長處,奇美醫院放射診斷科陳勁宇醫師在此作一些簡單的說明: 數位式乳房攝影,已經逐步取代傳統使用實體X光片的機種,提供了高品質的數位影像,在診斷品質及使用方便性上,更是不在話下。陳勁宇醫師指出,奇美原有的乳房攝影中心,早在2002年底,即引進全台灣第一台的數位式乳房攝影,搭配嚴格的品管、人員訓練及美國ACR的標準判讀方式,2004年成為政府推動乳癌篩檢的第一批示範醫院。乳房攝影用於乳癌的篩檢,多年來已被證實,可以有效的降低乳癌的死亡率,是目前所有影像設備中,唯一有大規模隨機試驗(randomized control trial)的證實,主要的原因,是它擅長於尋找細微鈣化點(microcalcifications) ,而這個現象和早期的乳房原位癌(第0期乳癌)有關。藉由這個特性,我們可以發現許多尚無症狀的早期乳癌,加以治療,其五年存活率可以高達100%,是少數可以治癒的惡性腫瘤之一。陳勁宇醫師表示,根據該院歷年的篩檢資料,乳房攝影所篩檢出的乳癌中,有高達40%以上是早期乳癌(第0期和1a期),這是使用超音波篩檢所難以達到的水準。乳房超音波則是國內診斷乳癌的利器,甚至有許多醫師將之用於乳癌篩檢。根據國內外的研究數據,超音波用於乳癌篩檢,所偵測到的早期乳癌比例不如乳房攝影,但是在緻密乳房中,超音波可以很容易的找出腫瘤的位置,這是乳房攝影所比不上的,所以它在乳癌的診斷及篩檢輔助上,有很重要的地位。另一重要的角色是超音波導引抽吸術或組織切片術,這是一個最快速方便婦女對乳房內的腫瘤進行病理確診。乳房磁振造影是最新的高階影像工具,最近五年技術成熟快速,在美國的普及率也快速上升。陳勁宇醫師指出,Aurora MRI是現有各種磁振造影設備中,唯一專門設計給乳房檢查專用的機種,可以提供最好的影像品質,以及最舒適的檢查環境。不論是前述的乳房攝影或是超音波,在檢查上還是存在著不少的盲點,有些腫瘤不易被二者發現,而MRI則可以提供更好的能見度,尤其是做過小針隆乳術的患者。在乳癌檢查的敏感度上,前二者只能達到約70-85%,而MRI則可以達到 90-100%。根據美國癌症學會的建議,MRI在乳癌治療過程的地位已經非常確定,可以有效的偵測多發性乳癌的病灶;另外對於高危險群婦女的篩檢,也已經確認是一個主要的用途。

保乳手術後 乳癌患者應持續追蹤篩檢

保乳手術後 乳癌患者應持續追蹤篩檢#乳癌

由於台灣與西方對乳癌醫療觀念不同,許多患者因乳癌求醫後,必須面臨乳房全部切除的事實。醫師會為患者解釋道:『將乳房全部切除才能保住生命,這是斬草除根的最佳方法,以免癌細胞隨著淋巴蔓延…』一般而言,乳房全切是較保險的手術方式,預防乳癌復發機率可高達95%以上,然而乳房對多數婦女來說是重要母性象徵,全部切除後對女性心理影響甚鉅,是犧牲生活品質才能換得保全性命的殘酷事實。然而近年治療乳癌的方式偏向為患者選擇局部切除感染區的保乳手術,與術前術後的腫瘤個案管理師及護理人員提供諮詢服務、給予心理支持,讓患者能夠安心治 療,掌控身體狀況。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 乳房健康管理中心表示,其實只要做好保乳手術後的持續追蹤與精密的乳房篩檢,乳房全切與保乳手術後的存活比率不相上下,醫師和患者的密切配合與溝通,就能為患者換取生活品質與健康的平衡點。北醫附醫乳房健康管理中心指出,幫助乳癌患者重拾健康笑容 – 乳房重建、隆乳術前 / 術後,一定要認識的乳房專用螺旋磁振造影掃描。果凍矽膠是目前最新、感度最佳的隆乳材質。無論採用何種材質,都應了解植入物易使乳房組織均質化,這對乳房X光攝影及乳房超音波而言都是造成難以判讀的事實。但目前已無需為此就對乳房重建怯步,乳房專用螺旋磁振造影掃描的專利技術可壓抑植入物及脂肪訊號,一樣能做出完美的透視影像,對日後的持續追蹤,也能同樣擁有良好的篩檢效果,讓乳癌患者得以掌握健康狀況,重建生命價值。 ◆ 北醫附醫乳房健康管理中心諮詢電話 02-2732-7339

乳癌病友組龍舟隊 幫助術後復健

乳癌病友組龍舟隊 幫助術後復健#乳癌

依據國民健康局2008年發表的癌症報告,臺灣女性十大癌症(不含原位癌)發生率,乳癌仍居首位。每年約新增近七千名患者(95年有6,895名患者),死亡人數每年近1,500名。要降低乳癌死亡率,最需要加強乳癌篩檢,以達早期發現早期治療。為此,婦幼院區宣佈成立乳癌病友龍舟隊,取名「馨懷龍舟隊」,不僅藉此復建強身,將來還要出國比賽。臺北市立聯合醫院婦幼院區一般外科主任陳火木說,該院自92年起,積極配合推廣乳房攝影篩檢,到今年6月已篩檢26,918名婦女,並找出157位乳癌患者,其中近三分之一(52位)為零期原位癌,原位癌發現比率較很高。他表示,婦幼院區將於98年8月2日邀請國內外知名專家學者以乳癌預防及篩檢診斷等新進發展為主題,舉辦「第二屆預防乳癌國際研討會」,邀請美國哈佛大學、日本、韓國、香港等國際知名專家學者在喜來登飯店舉行,將成果與世界各國交流分享。陳火木指出,隨著治療技術進步與早期篩檢成果,乳癌患者痊癒人數日漸增多,但乳癌痊癒者常因清除淋巴結而有淋巴水腫,造成生理上及心理上許多限制,而在最近的文獻更顯示,目前國際盛行的龍舟運動,對乳癌後生理及心理復健更是十分契合,有減少淋巴水腫、強化骨骼肌、增強免疫力,並有融入團隊達成目標等歡樂的重要生活效益。他還說,根據研究發現,乳癌患者從事手臂及上身運動,對手術後的復健有益,目前全世界已有許多乳癌患者在復原期及復原後組成龍舟隊,全世界已超過300隊。因此,婦幼院區乳癌病友團體-馨懷聯誼會,決定組成乳癌病友龍舟隊,除了復健健身外,還計畫參與國外乳癌龍舟活動或主辦類似比賽,希望能達到寓趣味於健身的重要目標。陳火木表示,婦幼院區於97年度獲得臺北市「乳癌防治組區域醫院第一名」,更以「全方位的乳癌篩檢」執行成果獲得2008年SNQ國家品質標章,代表婦幼院區對於乳癌篩檢的用心。

乳房切除後的重建

乳房切除後的重建#乳癌

病友們,辛苦了,得到癌症是一件很難接受的事。唯一可堪安慰的是乳癌的治癒率極高,第一期的乳癌患者其十年存活率甚至到達95%,所以在此請您安心接受本院乳房癌症專家們所提供的各種治療。乳癌切除後,常常會面臨到一個問題:如何重建乳房?尤其是台灣的乳癌好發年齡比西方人年輕近十歲,面對漫長的未來,您的疾病或許治癒了,但少了一邊的乳房對女性身体自我意識會產生傷害,生活上也將面臨種種不便(例如無法買胸罩),甚至之後的社交活動也受限(不能去洗溫泉)。因此,如何手術後重建乳房與治癒乳癌一樣對您都是很重要的客題。考慮到您現在心情一定是心亂如麻毫無頭緒,是故整形外科為您製作一份簡單的圖表,讓您能快速比較各種重建方式的優缺點,以便選擇最適合您的方式。詳細情形可請您的主治醫師照會整形外科做進一步說明。(本文作者 / 北醫附設醫院整形外科 孫雷銘醫師)

短時間、低劑量補充荷爾蒙 更年期不致癌

短時間、低劑量補充荷爾蒙 更年期不致癌#乳癌

在門診的時候,經常有許多婆婆媽媽們問,到底更年期的過程中,使用荷爾蒙補充到底安不安全?擦的會比吃的安全嗎?打針的安全嗎?天主教耕莘醫院新店總院乳症外科 王馨鎂醫師表示,大部分的人心裡都知道,在更年期後使用荷爾蒙補充療法,會增加乳癌發生的危險性,但如果整天皮膚燥熱心情煩悶,晚上睡不著對著天花板乾瞪眼,軟趴趴一點精力也沒有,生活品質差到不行,難免忍不住求助於婦產科醫師。而這些患者,即使拿了藥,也吃得斷斷續續,用得很掙扎。很多專家認為,藥物使用的途徑不重要,療程的時間長度比較重要。一般的共識是,如果使用五年以上,會比較明確地增加乳癌的風險,而停藥之後,危機會逐年漸漸解除。所以,短時間低劑量的使用,王醫師相信是安全的。醫生很愛說,治療是把兩面刀,帶來好處一定也有壞的影響。荷爾蒙治療可以說是一個典型的例子。王馨鎂醫師指出,更年期後的荷爾蒙補充,可以減緩骨質流失,降低骨折的危險,也會改善血管阻塞的問題,使得腦中風或冠狀動脈疾病的發生機會減少,另外,可以讓人精力充沛心情愉悅,甚至改善家庭關係。所以說,用或不用,也是一個兩難的抉擇,取決於更年期症狀的嚴重程度,或是有沒有心血管過去病史及家族史,或乳癌家族史,乳房健康檢查的結果等等,所有的人並不是齊頭式的平等,因為風險不同,解答也會不同。由於乳癌的患者,百分之七八十是找不到危險因子的,因此很難做什麼努力去預防。少數比較明確可以建議的,就是不要發胖,多做有氧運動,減少食物當中的動物性脂肪攝取,多吃蔬果,減少飲酒,不只避免乳癌,也是所有健康生活的要素。王醫師再次提醒大家乳房健檢的重要性。在開始使用荷爾蒙補充療法之前,先至乳症科做一次乳癌篩檢,之後每年固定回診追蹤,必然可以健康愉快又毫無壓力的度過更年期。

術後荷爾蒙治療 可減少乳癌復發危險

術後荷爾蒙治療 可減少乳癌復發危險#乳癌

乳癌是一種和荷爾蒙(即體內內分泌)有非常密切關係的一種癌症。在正常的女性,乳房的發育主要受到兩種荷爾蒙:雌激素和黃體素的促成。如果初經來的早或較晚停經或從未懷過孕,那麼體內乳房細胞曝露在雌激素的時間會比較長,得乳癌的風險就會比較高。由於體內脂肪細胞會產生較多的雌激素,肥胖也是乳癌的一個危險因子。由於乳癌病友大多對荷爾蒙治療沒有足夠的認識,在此有必要向大家簡單介紹一下。光田綜合醫院腫瘤內科 郭集慶醫師表示,簡單說如果乳癌細胞荷爾蒙的接受體呈陽性,則此乳癌病人對荷爾蒙治療會有較好的反應。腫瘤科醫師常藉助此結果來判斷患耆該接受何種治療。郭醫師說,雌激素和雌激素接受體的關係就如鑰匙和鑰匙孔,將鑰匙插入鑰匙孔才能打開門一般,雌激素就像鑰匙可捧入雌激素接受體,經過細胞內一連串生物反應,細胞就產生了變化。如果乳癌細胞含有大量雌激素接受體,就表示這群乳癌細胞對荷爾蒙有依賴性。如果我們能使用藥物或其他手段來減少雌激素或阻止雌激素作用在癌細胞身上,就可以控制乳癌 ! 乳癌荷爾蒙治療最常用的藥物名為Tamoxifen。商品名為Nolvadex (或Tadex。根據以往對數千名乳癌患者所進行的研究,得知乳癌術後患耆每日服用Nolvadex,連續服用數年,可減少乳癌復發的危險。體內的雌激素有刺激乳癌殘餘細胞生長的作用,Nolvadex具有抗雌激素的功能,所以可有效減少乳癌的復發。目前全世界有一百多萬名婦女因乳癌而服用Nolvadex。至今Nolvadex的使用已拯救了許多病患的生命。 雖然已知道Nolvadex對乳癌術後雌激素陽體患者,可減少其乳癌復發的危險,但是目前醫學界仍不清楚對乳癌術後究竟要服用Nolvadex多久。進一步延長服用Nolvadex (指五年以上),其額外的療效和副作用如何,目前仍然缺乏足夠的證據。研究資料顯示服用Nolvadex可引發子宮內膜癌,但危險度非常的小,而且及早發現也可以切除根治。 郭集慶醫師指出,服用Nolvadex數年,其所減少乳癌的復發數,比引發子宮內膜癌數大許多。也有研究顯示服用Nolvadex可能造成其他的副作用。對實驗室的小動物長期使用大劑量Nolvadex可引發肝腫瘤,但其他動物則無。在病人身上是否會增加引發肝腫瘤的危險性則缺乏可靠的證據Nolvadex也有降低血膽固醇減少心臟病發生的機率,繼續使用Nolvadex幾年,其所產生的積極療效,則遠遠超出所產生的副作用。然而如果因服藥週期的再延長,使子宮內膜癌及其他嚴重疾病的危險性增加的話,就沒有必要無限期的服藥。 處於生育期的婦女如繼績服用Nolvadex,應採取有效的避孕方法。郭醫師提醒,如果在服藥期間懷孕則應立即停藥,如病友剛生產又要繼續服用Nolvadex,請記得切勿哺乳。如果發現陰道有不正常出血,則應立即通知醫師。 不同於Nolvadex口服療法,乳癌術後若雌激素接受體呈陽性,也可採用注射的方式,深部皮下注射Zoladex ,每四週注射一次以抑制卵巢的功能減少雌激素的產生。這種治療方法也屬於有效的療法。 乳癌術後荷爾蒙的輔助治療,配合輔助性化學治療及放射線治療,可有效減少乳癌復發機率,提高乳癌的治癒率。病友應充分和醫師進行雙向溝通以獲得本身知的權利。

胸部有硬塊 就診不要怕害羞

胸部有硬塊 就診不要怕害羞#乳癌

依據國民健康局九十七年的癌症報告,台灣女性生殖器官癌症和乳癌就佔了十大婦女癌症中的四位,分別是乳癌(第一位)、子宮頸癌(第五位)、子宮體癌(第九位)和卵巢癌(第十位)。每年約有六千多例的乳癌發生。其中乳癌及子宮頸癌發生率逐年上升,近五年來上升20%。 花蓮縣衛生局今年一月到五月的統計數字,花蓮地區婦女至各鄉鎮市衛生所做乳房篩檢的一千零五十七位個案中,有二百三十九位異常,經追蹤確診有三例。 通常,女性朋友當摸到胸部有硬塊時,常常因為害羞不敢進一步就診,認為不重要或是害怕確診是癌症須切除乳房,而耽誤早期治療的黃金時期。其實九成的胸部硬塊大多是良性,而且早期乳癌治癒率是很高的。 早期乳癌的治療除非腫瘤的位置在乳頭附近,否則是不需要把乳頭、乳暈等整個乳房切除,只須切除部分乳房即可,甚至不需要做後續的化學治療,但前提是:婦女朋友必須在未有任何乳房病症之前便開始定期做乳房篩檢。 婦女朋友到底要如何早期發現乳癌呢?該怎麼自我檢查?乳癌的治療一定要切除乳房嗎?甚麼時候做乳房重建最好?乳癌術後該怎麼復健呢?由於一般人常將乳房視為女性的象徵,乳房切除與否,除了醫療的考量,更多了社交上的心理衝擊,因此,花蓮慈濟醫院ㄧ般外科主任陳華宗今晚(6/22)將在大愛電視台志為人醫守護愛節目中一一解答,關於婦女朋友對乳癌疾病的疑惑。乳癌病友葛靜修、柳靜文與姚台珍,也將分享她們從乳癌發病、治療,到心理重建的故事。

乳癌病友自行車環島挑戰 6/18邀您一同加油打氣

乳癌病友自行車環島挑戰 6/18邀您一同加油打氣#乳癌

一支由乳癌病友姊妹和家屬組成的自行車環島挑戰隊,將自6月8日展開為期13天,宣導「摸一下、抹一下,婦癌防治大家一起來」的旅程。病友們發願藉由環島揭開宣導序幕,透過3年時間,至全國369個鄉鎮加強宣導婦女做好乳房健康三部曲及子宮頸抹片檢查,透過實際行動,傳達出乳癌病友的生命力。根據國民健康局統計,臺灣95年新增6,895名乳癌個案,96年有1,552名婦女因罹患乳癌而死亡,為女性癌症發生率第1位、死亡率第4位。就地理區域來看,9成以上鄉鎮市區每年至少新增1名乳癌個案,由此可見,乳癌對女性所帶來的威脅,是沒有城鄉差距的,因此本活動希望藉由這群姊妹的行動力,並以369鄉鎮走透透概念,深入臺灣各角落,喚起民眾對婦癌防治工作的重視。乳癌其實並不可怕,是可以經由篩檢,早期發現、治療,存活率很高的癌症,早期乳癌在接受適當的治療後,病情通常可獲得控制甚至治癒,根據統計,乳癌的第1期存活率可達90%以上,而第0期乳癌的存活率甚至接近100%,就如參加自行車環島挑戰隊的姊妹們,罹癌後仍能活出自我,展現充滿活潑的行動力。此外,我國的乳癌治療品質並不亞於美國,雖然根據統計,臺灣乳癌5年存活率雖低於美國,但以各期別5年存活率來看,臺灣各期別存活率與美國相當,而整體存活率低於美國的主要原因為,我國婦女接受乳癌篩檢比率偏低,以致乳癌晚期個案佔較多。根據國民健康局統計,50-69歲婦女2年內曾接受過乳房攝影篩檢率僅12%,美國則高達7成以上。所以,國民健康局再次呼籲婦女,為早期發現乳癌,請做好「乳房健康三部曲」,也就是「每月定期自我檢查乳房;35 歲以上每年接受專科醫師檢查;50歲以上的婦女,每2年至少接受1次乳房X光攝影」。本次環島行程從臺北新店出發,沿途經宜蘭、花東、高雄,再沿臺灣西部回到臺北。中華民國自行車騎士協會何麗卿秘書長表示,自行車環島對一般人來說是對自我體力、熱情與毅力的挑戰,對乳癌病友來說更是如此,乳癌病友協會對自己與社會永不放棄的精神令人感動,此行在自行車騎士協會的專業領隊陪伴之下,希望能協助乳癌病友一圓自行車環島的夢,為3年至369鄉鎮進行婦癌防治宣導注入更多的動力。歡迎有意願支持病友的民眾於98年6月18日上午11時到台中市衛生局集合(南屯區向心南路811號),騎著自己的愛車一同加入為病友加油打氣的行列。【造勢車隊陪騎】集合時間:10:45集合地點:台中市衛生局活動時間:11:10~11:30活動路線:台中市衛生局→向心南路→向心路→文心路一段→台中圓滿戶外劇場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