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8歲林女士只要咳嗽、大笑就會出現漏尿的情形,而且漏尿次數高達6次以上,每天都需要頻繁更換棉墊,導致她心情十分煩躁,因此前往醫源泌尿科就診,經醫院診斷為「更年期應力性尿失禁」。後續醫師透過行為治療與女性荷爾蒙藥膏塗抹,有效改善骨盆肌底鬆弛狀況,並促進黏膜層增生,3個月後林女士從每日漏尿次數大幅下降,成效顯著。
48歲林女士只要咳嗽、大笑就會出現漏尿的情形,而且漏尿次數高達6次以上,每天都需要頻繁更換棉墊,導致她心情十分煩躁,因此前往醫源泌尿科就診,經醫院診斷為「更年期應力性尿失禁」。後續醫師透過行為治療與女性荷爾蒙藥膏塗抹,有效改善骨盆肌底鬆弛狀況,並促進黏膜層增生,3個月後林女士從每日漏尿次數大幅下降,成效顯著。
更年期是許多女性的人生關卡之一,這時候卵巢功能開始退化,雌激素的分泌減少,容易出現許多症狀,包括皮膚失去光澤、情緒起伏大、盜汗,嚴重甚至會導致漏尿。婦產科醫師建議,若漏尿情況嚴重可採取手術治療,只要運用「低能量陰道雷射儀」就能有效調節免疫功能,守護女性的私密處。
一名52歲婦人經歷3胎自然產,生產完不僅開始有頻尿問題,只要咳嗽、打噴嚏時都會漏尿,一開始只漏1、2滴,後來動作一大,尿液便會控制不住地漏出,因此每天都必須墊著護墊。雖然一段時間就能恢復,但生活相當受影響,壓力也很大。
許多婦女可能在打噴嚏或咳嗽時,偶爾會意識到尿液會不自主漏出,或一有尿意往往立刻就忍不住,對於這種症狀卻感到羞恥,而不好意思就醫。台北市立聯合醫院和平婦幼院區泌尿科主治醫師張德撝表示,根據台灣本土資料,35歲以上婦女,每4位就有1位有尿失禁困擾。儘管盛行率如此之高,但礙於隱私,就醫比例卻相對較其他疾病低很多。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哈啾!一打噴嚏又漏尿!」這幾乎是生過小孩的熟女難以啟齒的困擾。美人魚時尚婦產科診所院長郭安妮表示,這是產後的「應力性尿失禁」,主要是因為膀胱、子宮脫垂或骨盆腔的血韌帶鬆弛造成。門診上還有媽媽因為怕漏尿不敢喝水,最後變成尿道發炎。 不及時處理 就連提重物也可能尿失禁尿失禁指的是無法控制排尿;懷孕期間因為寶寶位置壓迫到膀胱,造成孕婦須常跑廁所;如果生產過程因為寶寶頭太大、生產太久、太快,由於產道衝擊力太大使骨盆腔的肌肉韌帶或陰道、膀胱肌肉受傷;若膀胱、子宮發生脫垂或是骨盆腔血韌帶鬆弛,就會產生漏尿。而頻尿有可能是膀胱過動的症狀表現,雖然可以控制排尿,但卻頻繁產生尿意,這些都是產後常見問題。尿失禁不進行治療,甚至會演變成提重物或者僅僅只是跑跳就會發生漏尿,對生活帶來很大的困擾;另外就算只是頻尿,如果白天常跑廁所,晚上又要常常起來,也會影響睡眠與白天工作狀態。尿失禁患者,醫師初期會建議做凱格爾運動來幫助骨盆腔復健。凱格爾運動主要而是訓練到尿道與陰道肌肉群。運動時,可透過兩隻手指頭擺放陰道內,另外一隻手擺在小腹來檢查;要感覺陰道有束緊感,而小腹則是放鬆的狀態,才能確認有訓練到正確的肌肉。 治療選擇多元 可降低忙碌者心理壓力由於凱格爾運動常因為用力錯誤導致成效有限,因此不少患者也希望尋求積極治療。郭安妮醫師說明,目前可透過陰道雷射刺激膠原蛋白增生來修復受傷肌肉,或是服用抗乙醯膽鹼藥物。另外一種選擇是貼片治療,是將藥物貼在腹部透過肌膚吸收,一片可持續一天。「有些人不想做侵入性手術,加上擔心口服藥會有副作用,貼片就很適合。除了有青光眼、腸胃蠕動較慢,或哺乳中的媽媽與孕婦不可使用外,其他族群都適用。」郭安妮就分享有上班族患者當天有重要任務,就會選擇貼片,也降低頻頻上廁所的心理壓力。不論是頻尿或者有尿失禁情形,都已經要透過醫師診斷確定再來決定治療方式。郭安妮建議平時可以多訓練自己膀胱,不要一點尿意就跑廁所,想尿時忍個十分鐘再上,可以訓練撐大膀胱容量。尿失禁長久不治療,甚至會造成社交障礙,現在治療方式已相當多元,只要就醫都能夠有相當好的改善。觀看影音新聞:https://www.youtube.com/watch?v=M6jLZlaDP40&t=1s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尿失禁或漏尿(Urinary incontinence)雖然不是一個致命疾病,但會影響長輩的生活品質,往往咳嗽或是用力提重物的時候,尿液就不小心跑出來,不僅會產生異味,也易引起泌尿道感染,導致有些長輩因為不好意思,而拒絕出門或社交,因此如何改善就很重要。 漏尿的類型 要知道如何改善漏尿的情況,就要先知道是哪種類型的尿失禁,才有辦法對症改善,一般把尿失禁分成以下幾種類型: 壓力型尿失禁:最常發生在年輕到中年的女性或停經後的婦女。通常因為壓力壓迫在膀胱導致滲尿的情形。好發的動作像是運動、咳嗽、打噴嚏、大笑或搬重物等等。 急迫型尿失禁:會突發性的感受到急迫的尿液,但往往尿的量不多或是無法久憋尿。常見的原因像是泌尿道感染、糖尿病、阿茲罕默症、帕金森氏症或中風等。 滿溢型尿失禁:因糖尿病、脊髓損傷或攝護腺肥大,造成身體對於膀胱的清空能力變弱,當尿意在膀胱中累積到一定程度就會漏出來,造成長輩頻尿且每次尿量不多的情況,而且往往尿完以後還會覺得有尿意。 功能型尿失禁:這類型長輩他們的泌尿功能是好的,但有可能因為其他因素導致他無法正常上廁所,舉例來說,長輩因為肢體障礙造成行動上有困難,導致他感受到尿意跟走到廁所去上的時間過長,他憋不住而造成的尿失禁就算是功能性的問題。 混和型尿失禁:可能是多種原因合併造成,最常併發的是壓力型與急迫型的尿失禁合併發生。 導致漏尿的因子 會增加漏尿的原因如下: 性別:女性是最容易發生壓力型尿失禁的族群,有可能因懷孕、生產、停經或是生理構造等因素造成。而男性則是因為攝護腺肥大的問題,發生急迫型或是滿溢型的漏尿。 年紀:隨著年紀增長,膀胱控制能力與周遭肌肉的強度會逐漸退化,當退化到一定程度,就有可能導致漏尿的情況。 抽菸:菸草的使用會增加漏尿的機率。 過重:過多的體重會增加身體壓迫在膀胱與周遭肌肉的力量,當咳嗽或打噴嚏的時候就很容易漏尿。 家族史:急迫型尿失禁常與家族史有關連。 疾病引起:神經系統相關的疾病,帕金森氏症、阿茲罕默症、脊髓壓迫、椎間盤突出等等,另外像是糖尿病、泌尿道感染,均有可能引起漏尿的情況。 如何改善漏尿狀況? 相較過去,近年來有越來越多可以改善尿失禁的方法與治療方式,日常膀胱控制訓練,整理如下: 骨盆肌肉訓練:又稱凱格爾運動,藉由重複縮放部分的骨盆底肌肉進行,用以幫助降低尿失禁的機率。流程如下: 收縮肛門與尿道的骨盆底肌肉 嘗試收縮並維持至少3秒後放鬆 重複循環10~15次 不一定要特別空出時間,早上起床前或睡覺前躺在床上做一下就可以 尿液急迫壓制訓練:透過訓練來避免急迫行漏尿,在每次想要急迫排尿前,先深呼吸,放鬆身體,並專心去收縮、維持骨盆腔底的肌肉,避免漏尿的發生。 制定排尿時程:透過規律化的排尿時程,像是固定睡前、起床、每2個小時一次等等的方式,讓自己主動去排尿,避免造成尿液累積。 適時尋求醫療協助,不要害羞! 當漏尿的情況持續無法改善,就應當透過專業醫療協助,目前的治療方式很多元,舉凡像是藥物治療、尿道填塞劑、電刺激或是手術,都可以幫助改善漏尿的狀況。 健康日常生活是改善漏尿的最根本 改善生活習慣可以有助於漏尿情況的改善,像是減重、戒菸、戒酒、多喝白開水或睡前減少喝水量等等。另外避免便秘、提重物、改善血糖等,都有助於改善尿失禁的狀況。 (本文獲家天使授權轉載,原文為:一用力就漏尿?帶你認識年長者的尿失禁|家天使-找看護第一品牌)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一位30幾歲的年輕媽媽到門診皺著眉頭跟醫師說,自己產後漏尿很嚴重,甚至爬樓梯或,者走路都會漏,常常走一趟回來褲底就濕噠噠,她幾乎已經不敢出門,心情也嚴重受影響。環球醫美診所院長陳榮峰表示,老化、用藥、開刀或者罹患膀胱過動症都可能發生頻尿、漏尿問題,特別是產後婦女由於懷孕時腹腔快速擴張造成盆底肌鬆弛,因此比率也較高。傳統多以藥物、磁波椅治療 效果有限傳統在尿失禁的治療多是使用藥物、磁波椅或者是手術來解決,現在已經有新的治療方法,像是外用貼片以及「G動椅高能磁場」治療。G動椅高能磁場治療的概念是延續傳統凱格爾運動的方式,透過機器讓肌肉能有效訓練與收縮,搭配外用貼布在初期介入治療,效果相當明顯。這位年輕媽媽在陳榮峰醫師的評估後,診斷沒有到重度需要手術的程度,在搭配外用貼片以及G動椅高能磁場治療後,她回診很開心的告訴醫師自己改善很多,終於可以正常出門買菜逛街了。根據統計,台灣成年女性患有尿失禁的人數有增加趨勢,不少人以為是正常老化不以為意,但久了症狀嚴重後,會對生活造成極大不便。不只是因為產後問題,有些因為生活型態如運動、負重,甚至束胸、束腰、慢性咳嗽等,都有可能造成盆底肌肉鬆弛而產生漏尿。G動椅高能磁場搭配外用貼布 6成以上獲改善以往有尿失禁問題人不願就醫的原因,就是擔心侵入性的治療,有些會自己做凱格爾運動或是先服藥。凱格爾運動對於輕度者是有效的,但若沒有持續就又會復發;至於服藥有些人會有口乾舌燥、腸胃不適等副作用也很困擾。G動椅高能磁場搭配外用貼布讓病患不再對就醫有壓力,尤其是貼布治療,如果需要外出或旅行,只要有貼上就能夠緩慢釋放藥效,對於年輕族群來說相當方便。陳榮峰醫師呼籲,尿失禁有程度上的嚴重差異,大多都是輕度至中度,嚴重到需要手術不到2%,如果已經影響日常生活,不要迴避盡快就醫。千萬不要以為漏尿只是正常退化,如果拖延太久肌肉可能無法恢復,老年變成持續性的尿失禁就麻煩了。只要儘早就醫,經過完整的檢查及醫師正確診斷,以高能磁場搭配貼布非侵入性的方式治療,60%以上的病人都能有很好改善,找回生活品質。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40歲的小玟(化名)今年初發現經血量突然增加,並且在腹部摸到腫塊,但因為沒什麼身體症狀,因此不以為意。最近幾個月開始出現尿失禁,常常因為咳嗽、打噴嚏或抬重物就不自覺漏尿,讓她無法專注工作,也不敢參加親友聚會,嚴重影響生活品質。後來到醫院婦產科求診,果真檢查出多發性子宮肌瘤合併尿失禁問題,最後在醫師評估下,透過「自然孔子宮全切除手術」搭配「尿道中段懸吊手術」,終於改善子宮肌瘤合併尿失禁困擾,讓小玟擺脫長久以來的身心不適。子宮肌瘤合併尿失禁 嚴重影響生活品質收治小玟的台北中山醫院婦產科主任鍾國騰表示,子宮肌瘤及尿失禁均是婦女常見疾病。女性因尿道較短,加上生產、老化或停經等種種因素,使尿道附近的肌肉群鬆弛,容易導致尿失禁,時間一久可能引起局部發炎或濕疹;而子宮肌瘤會因其生長位置或大小引起壓迫症狀,當肌瘤壓迫到泌尿道系統,則有可能出現夜尿、急尿或是尿失禁問題。鍾國騰解釋,案例小玟本身患有輕微尿失禁,不料子宮肌瘤又壓迫下泌尿道,讓尿失禁問題更顯嚴重。自然孔腹腔鏡手術 子宮肌瘤及尿失禁一次搞定鍾國騰說明,小玟前來就診時,除了檢查子宮肌瘤外,也安排尿路動力學檢查,確診小玟本身就患有尿失禁。對於罹患子宮肌瘤合併尿失禁患者,治療前醫師會審慎評估並確認患者無生育需求,再採取自然孔腹腔鏡進行子宮全切除,將陰道作為自然手術通道,不會在身體表面留下傷口,減輕患者疼痛感,此外自然孔腹腔鏡較不易在術中傷及膀胱或輸尿管等組織,是手術風險較低的方式。臨床上不少患者會擔心子宮切除會造成日後尿失禁問題,鍾國騰表示,在進行自然孔子宮全切除時,同時採取尿道中段懸吊手術,於女性中段尿道處植入人造纖維網帶,以強化恥骨尿道韌帶,可改善尿失禁問題。鍾國騰表示,多數患者對於子宮切除有疑慮,認為後續可能有器官脫垂或尿失禁等後遺症,但像小玟這樣容易復發的多發性子宮肌瘤,加上有合併症狀,長期考量下來,子宮全切除的確能避免肌瘤復發,切除子宮後同時合併尿失禁手術,讓病人無後顧之憂。手術方式考量因素多 靠專業醫師完整評估鍾國騰提醒,子宮肌瘤及婦女尿失禁的發生率都很高,患者如自覺相關症狀產生,應及早就醫檢查,避免拖延導致症狀加重,影響生活品質;治療時也會採個人化治療,選擇最能降低疾病復發及後遺症的方式,讓患者不再為疾病所苦。(文章授權提供/健康醫療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