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漏尿

注意5點 有效趕走更年期不適

注意5點 有效趕走更年期不適#漏尿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綜合報導)一位54歲女性,從40歲左右開始常常自覺容易喘及心悸,晚上睡覺時有燥熱感,無法安然入眠,於52歲時停經後,常有咳嗽漏尿狀況,且近來晚上會皮膚搔癢,更加重失眠狀況,求診中醫後治療2個月後,睡眠品質改善,心情放鬆很多,安眠藥劑量也逐步減半。潮紅燥熱、月經紊亂、失眠臺北市立聯合醫院仁愛院區中醫科醫師謝旭東表示,更年期婦女在停經時所引發的諸多症狀,因為賀爾蒙失去平衡,常見症狀有潮紅燥熱、月經紊亂、失眠、腰膝疼痛、自汗盜汗、眩暈耳鳴、心悸、水腫、頻尿、陰道乾燥、皮膚搔癢、煩躁易怒、情緒不穩、肥胖等。西藥使用賀爾蒙治療雖能緩解症狀,但也有引發乳癌或是子宮內膜癌等風險,因此不建議長期服用,然而更年期症狀有人從40歲開始就有,甚至到60歲才結束,長達20年的過程無法持續使用賀爾蒙治療,於是轉而尋求中醫的協助。注意5點 有效改善更年期症狀謝旭東醫師指出,此病原因在於腎氣衰退,故而衍生出心肝火旺、或是脾腎陽虛,抑或是陰陽兩虛,治療上不只要清瀉肝火,也要補養脾腎,用藥上需寒藥和熱藥一起搭配,建議更年期的婦女生活上要注意5點:1) 飲料避免/對於潮熱、盜汗、失眠,多補,避免刺激性飲料(如:咖啡、濃茶)與酒精性飲料。2) 賀爾蒙不平衡/補充豆類與其製品(豆漿、豆腐、豆皮等),或是黃色食物。3) 骨鬆建議/對於骨質疏鬆所引起的筋骨痠痛,建議多食用含鈣質食物(牛奶製品、芝麻、魚肉魚乾、豆類製品等),加上適度的戶外運動與日曬。4) 穴位按摩/可選用復溜、太溪滋陰補腎,行間、太衝清肝退火,或是內關、神門養心安神。5) 推薦茶飲:扁鵲三豆飲/黑豆30g、紅豆15g、綠豆15g、生甘草3g、丹參3g,用水洗淨,放入鍋中慢煮至豆些微開即可飲用,一周服用一次。  

電針治療 告別20年咳嗽漏尿

電針治療 告別20年咳嗽漏尿#漏尿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綜合報導)一名66歲的蘇姓女患者,年紀越大尿失禁問題越來越嚴重,咳嗽或打噴嚏後尿液流出而弄濕褲子,出遠門或坐車較久就需要墊衛生棉來預防,到醫院中醫科尋求協助,診斷後確診患者有壓力性尿失禁的問題,進行骨盆底神經肌肉電針治療,每周到院針灸3次,連續治療4周後症狀明顯改善,解決了20多年來的困擾。咳嗽、打噴嚏、大笑 尿液不自主流出童綜合醫院中醫科醫師陳建雄表示,骨盆底神經肌肉電針治療主要適用於壓力性尿失禁,當腹壓增加時(如咳嗽、打噴嚏、大笑、奔跑、劇烈活動等),尿液會不自主從尿道口流出的情形,多發生在生產後、停經後、肥胖或曾接受過骨盆腔手術等,導致骨盆底肌肉鬆弛、尿道括約肌鬆弛或損傷,並合併膀胱下垂、子宮下垂、陰道鬆弛等。電針治療技術 也能有效治療尿失禁年紀大或曾經生產過的婦女,多多少少會出現尿失禁問題,大多會尋求西醫的治療,但卻不知道中醫科,也有其骨盆底神經肌肉電針治療技術,能夠有效地治療尿失禁,另外如混合型尿失禁、尿頻尿急症候群、非阻塞性之尿滯留,也可以配合骨盆底神經肌肉電針治療來改善症狀。任何治療 都該先評估是否適合進行陳建雄醫師指出,因為骨盆底神經肌肉電針治療為創新的治療方法,目前在台灣施行此技術的中醫師不多,因此要慎選合格的醫療院所,醫師呼籲,只要身體不適都應該尋求正確醫療治療,並任何的治療都要先經由醫師評估是否適合進行。

走路就漏尿 1/10婦女有失禁困擾

走路就漏尿 1/10婦女有失禁困擾#漏尿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綜合報導)52歲的林太太,身材豐腴,每次跟姊妹們聊天聊到太激動哈哈大笑時,尿竟會突然滲出來,出門除了護墊之外,還要多準備褲子,林太太鼓起勇氣就診,確診為應力性尿失禁,並無合併骨盆腔器官之脫垂,選擇尿道中段吊帶手術,術後2天移除尿管。每10個婦女 1人尿失禁安南醫院泌尿科主治醫師許齡內表示,婦女尿失禁發生率之全國性調查,以美國為例:40~60歲族群其發生率約3~7成,以韓國為例,大於19歲以上者尿失禁的發生率為2成4,在台灣大約每10個婦女就會有1個人具有尿失禁。腹壓增加時 尿液從尿道滲出許齡內醫師說,尿失禁在臨床上大抵可分為應力性尿失禁、急迫性尿失禁、混和型尿失禁、及其他成因所致之尿失禁,應力性尿失禁是膀胱處於沒有收縮的情況,然而在腹壓增加時,會有尿液從尿道滲出的情況,稱之為應力性尿失禁。咳嗽、解便、大笑 尿道下墜多產或肥胖的婦女,因為尿道下方的內骨盆筋膜也會隨著較為鬆弛,停經後造成尿道平滑肌萎縮,尿道黏膜也會較為鬆垂,在腹部用力的狀態,如咳嗽、解便、大笑時,膀胱及尿道出現下墜或是尿道無法緊閉,而造成尿失禁的狀況。骨盆腔手術後 尿道變較鬆弛另外,有一些開過大腸直腸癌、膀胱癌、子宮頸癌手術等骨盆腔手術的病人,因為支配尿道及骨盆底肌肉的神經受到傷害,也會使得尿道變為較為鬆弛,而產生尿失禁,許齡內醫師並指出,尿失禁的嚴重程度的評估,主要以影響生活品質的多寡來衡量:1)    只有在用力咳嗽之下出現漏尿,平常不需使用護墊,稱為輕微尿失禁。2) 在輕輕的用力咳嗽之下便會漏尿,且漏尿每星期至少有1次,並需使用護墊,稱為中度尿失禁。3) 在很輕微的運動或走動時就會發生漏尿,且平時就需使用護墊防漏尿,稱為嚴重尿失禁。 

好糗!大笑就漏尿 婦人出門濕褲子

好糗!大笑就漏尿 婦人出門濕褲子#漏尿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綜合報導)尿失禁好發於中年婦女,如何擺脫「濕生活」!一名52歲的林太太,無奈每次姊妹聚會、外出旅遊,雖然開心,但是難以啟齒的問題卻一直困擾著她:原來每次聊天太激動哈哈大笑時,尿竟從尿道口滲了出來,搞到出門除了護墊之外,還要多準備褲子,免得出洋相。掙扎了許久,她終於鼓起勇氣到泌尿科門診求治,檢查確診為應力性尿失禁並無合併骨盆腔器官之脫垂。經尿道中段吊帶手術才揮別尿失禁苦惱。多產、肥胖婦女 「滴滴答答」好困惱在台灣大約每十個婦女就會有一個人有尿失禁。台南市立安南醫院泌尿科許齡內醫師說,應力性尿失禁是膀胱處於沒有收縮的情況,然而在腹壓增加時會有尿液從尿道滲出,稱為應力性尿失禁。多是因膀胱及尿道在用力的時候會往下垂墜,例如:多產或肥胖的婦女因為尿道下方的內骨盆筋膜也會隨著較為鬆弛。其次是尿道的閉鎖功能變差,例如:停經後造成尿道平滑肌萎縮,尿道黏膜也會較為鬆弛。因此在腹部用力的狀態,如咳嗽、解便、大笑時,膀胱及尿道出現下墜或是尿道無法緊閉,而造成尿失禁的狀況。而應力性尿失禁的處理除了有減重、凱格爾運動及「被動式運動」外,還有手術治療,因此許醫師也提醒,尿失禁的治療日新月異,望受此困擾的女性朋友能勇於儘早就醫,恢復對於排尿的禁制性。

咳到漏尿!婦驚見肺纖維化像菜瓜布

咳到漏尿!婦驚見肺纖維化像菜瓜布#漏尿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思綺/採訪報導)黃小姐長期咳嗽,看過許多醫生,怎麼吃藥卻不見改善,到胸腔科檢查才確診是特發性肺纖維化(IPF),目前沒有藥物可以根治,只能利用止咳藥減緩症狀;去年10月開始病情加重,咳到會喘,還發出像是轉動生鏽門軸的聲音,甚至伴隨漏尿的情形,黃小姐表示,「只要快吃飽就會開始咳嗽,完全無法繼續吃」,當下以為自己快要沒命了。IPF存活期短 比癌症更致命特發性肺纖維化就是俗稱的菜瓜布肺,台大醫院內科部余忠仁醫師表示,菜瓜布肺發生原因不明,初期症狀也不明顯,然而奪命卻十分快速,台灣確診為菜瓜布肺後,平均存活期只有8~10個月,比癌症還可怕。台大醫院胸腔科王鶴健醫師指出,目前治療菜瓜布肺的方式,分為藥物治療和非藥物治療兩類,非藥物治療方式有氧氣治療、肺臟移植,肺部復健治療;然而,肺臟移植雖然能改善肺功能,但是肺臟移植三年存活率不到5成,而且有感染問題;藥物治療方面,傳統上採取類固醇、化痰藥、抗凝血劑及免疫抑制劑等方式,已被證明無效,不能對抗病情,也無法延緩肺功能下降。新藥助延緩病程 減少急性發作「之前醫師開的藥,像是化痰劑、止咳劑、支氣管擴張劑、還有類固醇等,頂多控制咳嗽症狀,但還是會咳、會喘,尤其咳嗽咳起來,很容易被人誤認為我有傳染病。」黃女士說道。近年來在藥物治療上有了新進展,經過試驗顯示,新藥有助於延緩肺功能下降,台灣也於去年核准上市,王鶴健醫師表示,新型藥物雖然無法治癒特發性肺纖維化,但是配合氧氣治療、肺部復健等,有助於延緩病程,降低肺功能惡化速率,使病人生活品質提升,減少急性發作的機會。早期診斷才能早期治療余忠仁醫師指出,IPF症狀不明顯,容易被忽略,許多患者發現時都已經是晚期,及早診斷及早治療可延緩惡化,因此提醒民眾,若有8周以上咳嗽,請盡速到胸腔內科就醫,以確定診斷為特發性肺纖維化。

產後漏尿溼答答 雷射改善生活品質

產後漏尿溼答答 雷射改善生活品質#漏尿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綜合報導)婦女尿失禁是個令人難以啟齒及尷尬問題。根據統計大部分婦女首次尿失禁發生於懷孕過程及生產後,隨著產後半年恢復期,仍然有一定比例婦女深受尿失禁困擾。以往醫師多建議縮肛運動是治療方式,但現代婦女礙於生活忙碌,無法持之以恆執行運動,尿失禁情形日益嚴重且生活品質大受影響。25%婦女「歹勢」就醫據統計20至59歲的婦女中,約有5分之1的婦女長期受尿失禁所困擾。可惜的是僅有約4分之1的婦女會因此而尋求治療。婦女尿失禁如應力性尿失禁或急迫性尿失禁,常見原因為歷經懷孕、生產或長期處於腹壓增加(像是便秘、咳嗽或勞力工作者),甚至年紀增長老化導致骨盆底陰道壁鬆弛等都有相關。高醫婦產部林冠伶醫師說,近年來,對於尿失禁保守治療有更進一步輔助療法,即是陰道雷射治療,透過雷射光熱效應,使陰道內壁膠原蛋白重組再生以及骨盆筋膜組織緊緻,改善骨盆底支持系統進而改善尿失禁。而在高醫婦女泌尿中心初步報告,陰道雷射治療後,超過70%的病人在治療後120天不再感到濕答答。但他仍提醒,婦女尿失禁治療方式的選擇必須與醫師配合,有正確的診斷才能有正確的治療。

產後漏尿不敢笑 雷射改善「滴滴答答」

產後漏尿不敢笑 雷射改善「滴滴答答」#漏尿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綜合報導)不少女性朋友在生產後,會出現「滴滴答答」的漏尿夢靨。像是24歲王女士因懷孕時常提重物,生完第一胎後即出現嚴重漏尿與頻尿問題,不僅每小時即需更換棉墊,只要用力或打噴嚏、大笑時,就會有尿液滲出。產後尿失禁與頻尿超過一年,曾在醫學中心治療,也嘗試過凱格爾運動但症狀仍無改善;直到接受雷射後,才改善頻尿及漏尿的情形。好困惱!3成婦女生完產會漏尿郭綜合醫院婦產科林之行醫師指出,女性生產時,胎兒經過產道造成骨盆底神經與組織損傷,導致骨盆腔鬆弛,使尿道支持力變弱,3成以上婦女產後會出現程度不一的尿失禁及骨盆脫垂鬆弛的問題。其中,尿失禁患者只要用力或打噴嚏、大笑時,因腹部壓力增加,就會有尿液溢出;若子宮膀胱甚至直腸脫垂則會出現頻尿、排尿不順等症狀,嚴重時需透過手術,解決脫垂和漏尿問題。不過尿失禁大多出現在生產2、3胎後,或是因懷孕時經常提東西抱小孩,加上生產過程造成骨盆腔內的肌肉或韌帶受損,恐提前出現頻尿與漏尿情形。由於還年輕,林之行醫師建議,可採雷射治療改善,刺激陰道周邊膠原蛋白再生與重組,提升尿道支持力,改善陰道鬆弛與漏尿。他也說,疾病其實只要勇於就醫,早期發現致病原因,配合醫師提供的藥物或治療,達到預防與治療目的。即使病情較為嚴重,也有多種手術方式能夠改善病情。婦女們千萬別因怕羞不好意思,而延誤治療的先機。

少見!女童有3顆腎 竟害陰道漏尿不停

少見!女童有3顆腎 竟害陰道漏尿不停#漏尿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綜合報導)天生比一般人多1顆腎臟,狀況連連!一名2歲6個月的沈姓女童,5個月大時因右側腎臟化膿住院,經看診並進行相關檢查後,發現女童罹患了罕見的「右側兩個腎臟併兩條輸尿管」,且各有1條輸尿管,其中1條異常通到陰道,造成部分尿液是從陰道排出體外。但因開口狹窄,造成腎臟水腫、化膿,礙於當時年紀太小,醫師只能先放導管引流尿液,使得上半部腎臟不再化膿;等到2歲多,發育較成熟,才使用手術治療。收治此病童的童綜合醫院泌尿科殷約翰醫師指出,「右側兩個腎臟併兩個輸尿管」的症狀非常少見,是一種先天發育異常;也就是單一邊出現兩個腎臟及兩條輸尿管,而這兩條輸尿管中的一條雖正常地進入膀胱,但另一條的出口位置卻異常地在陰道。而因為陰道的輸尿管開口狹窄,以致排尿時,部分尿液是從陰道排出體外,才造成女童上半部腎水腫、化膿。腎臟反覆感染   受損嚴重恐須切除但因為女童年紀小,決定使用達文西腹腔鏡來進行手術。利用機器手臂進入腹腔後將上半部腎臟連接陰道的輸尿管裁剪到適當大小後,再接到下半部腎臟之輸尿管,使得上半部腎臟的尿液能正常地流到膀胱,而不是異常地流到陰道。如此不僅可以使得上半部腎臟功能得以保存,而不再出現水腫情形,且女童長大後也不會從陰道漏尿。而殷約翰醫師呼籲,年輕的女性患者或小孩,若到了5歲以上仍有尿失禁的現象,或小朋友有反覆發燒或尿路感染現象,應至醫院檢查是否輸尿管有先天的異常,以利早期發現早期治療;否則病情嚴重的將造成腎臟功能因反覆感染而受損,屆時將需切除腎臟。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