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臟病

冬天「泡湯注意十三事」

冬天「泡湯注意十三事」#心臟病

寒意漸濃,民眾已開始計畫泡湯計劃。臺北市衛生局希望提供市民衛生、安全又愉快的泡湯體驗,除了加強稽查溫泉場所的水質抽驗、PH值、水溫標示之外,另外更加強管理人員之設置、泡澡注意事項公告、現場環境衛生與緊急鈴設置、溫泉浴室的通風檢查及二氧化碳濃度監測等,並要求業者注意溫泉個人浴池通風維護。消費者在享受泡湯時,亦請保持空氣流通,放鬆心情的享受一趟身心靈的溫泉之旅。營業場所應懸掛「泡澡注意十三事」:一、患有傳染性疾病者禁止入浴。二、飲酒過量顯有醉態者禁止入浴。三、攜帶寵物者禁止入浴。四、患有高血壓、心臟病、糖尿病等慢性疾病者,不宜入浴。五、惡性腫瘤及多發性硬化症病患不宜入浴。六、血友病患及皮膚敏感度差、感覺障礙病患不適合入浴。七、飽餐及空腹不宜入浴。八、入浴前請澈底淋浴及卸粧。九、泡浴時間每次以不超過10至15分鐘為原則。十、年長及年幼者請由親人陪伴入浴。十一、現場標示水溫、酸鹼值及緊急狀況之處理方式。十二、泡浴中若有任何不適,請立即離池並通知服務人員。十三、本場所若有任何待改進事項,歡迎立即向服務人員反映(並標示服務人員姓名聯絡方式)。建議市民朋友上衛生局網站查詢,點選網址步驟:www.health.gov.tw→資訊公告→營業場所水質檢測

治療心臟衰竭:結合「藍芽」技術導入救心

治療心臟衰竭:結合「藍芽」技術導入救心#心臟病

心臟有如汽車引擎,車子若要快要靈活,引擎必須要好。心臟科醫師說,新式心臟節律器導入藍芽科技,可以及時救命。充血性心臟衰竭是病人心臟無法正常幫浦打出血液,因此無法提供人體新陳代謝需要,同時造成水份積留在體內,如肺部、手腳、和皮膚,它會造成不舒服症狀,如呼吸急促、喘、全身虛弱、腳踝和腹部腫脹。臺北市立聯合醫院忠孝院區心臟內科醫師江碩儒指出,這十年來,心臟衰竭治療重大進展和突破,除了藥物種類增加以外,就屬心臟移植發展和新心臟衰竭節律器出現。心臟移植可以幫病人換一個新心臟,但由於手術風險、病人年紀、捐贈來源不易、術後抗排斥藥長期服用,限制了心臟移植大量推廣。江碩儒說,故近年來節律器在心臟衰竭治療進展,以雙心室同步調律器為代表。藉由置入到左右心室和右心房電導線,可以將左右心室同步協調化,因此可以改善病人症狀,降低住院率和死亡率。【藍牙和心臟病診斷治療的結合】江碩儒說,相信很多人對於新科技“藍芽”並不陌生。藍芽讓人開車講電話不用手持聽筒,讓電腦傳輸資料更方便,隨身手機可以下載歌曲和影片。可是,你知道把藍芽技術運用在心臟心律不整診斷和治療,更可以拯救不少生命。想想看,我們如果把藍芽技術裝置在心臟節律器上,如果病人發生心律不整,訊息透過無線傳輸,馬上傳到醫院裏給醫生和護士,這樣一來醫生對這個心律不整情形就能掌握,可以馬上做一些建議或連絡病人立刻到醫院做及時治療。江碩儒強調,目前藍芽技術和心律不整診斷治療結合,是在植入型電擊去顫器和雙心室同步調律器心臟節律器。植入型電擊去顫器是裝置在心臟病病人,這些病人發生致命性心律不整機會比較高,當心律不整發生時,去顫器就會電擊心臟回復正常心跳,可以大大降低心臟病人死亡率。另一方面,雙心室同步調律器是用在嚴重心臟衰竭病人,透過左右心室同步化,可以改善病人症狀,降低住院率和死亡率。現在把這兩種節律器和藍芽技術結合,可以讓醫療人員完全掌握病人心律不整情形,若病人出現無症狀心律不整,它可以提早警示病人和醫生,在致命心律不整出現前,趕快到醫院就醫,降低心臟病人死亡危險性。它也可以隨時傳送病人血壓,心臟內壓力,病人體內液體動力平衡狀況到醫院,可以警示病患在症狀出來之前或病況惡化之前,趕快到醫院就診。傳統治療心臟衰竭,是以藥物、心導管治療和生活改善為主。江碩儒提醒,治療心臟衰竭,生活習慣方面,食物要低鹽清淡為主,減重和戒菸,避免過量油膩和高脂肪類食物,要有均衡飲食和營養,適當運動,工作要適度放鬆自己。藥物方面,要積極治療高血壓,冠狀動脈心臟病,和心律不整,積極控制高血脂和高膽固醇。心導管治療方面,包括冠狀動脈支架置放和心律不整電燒治療。若因心臟衰竭造成喘和腫脹症狀,在醫師指示下可以適時適量服用利尿劑以排出鬱積水份。這些也都可以治療改善心臟衰竭症狀。

中醫治療冠心病採「寓藥於食」

中醫治療冠心病採「寓藥於食」#心臟病

根據衛生署的統計,心臟疾病高居國人十大死因的第四位,冠狀動脈硬化性心臟病(簡稱冠心病)又是心臟疾病中發病率最高者。隨著現代化的腳步逼近,生活壓力日益增加,再加上肥胖缺乏運動、抽煙及偏好高熱量飲食的結果,都使心臟病的好發率往上提升,而發作年齡也有愈來愈年輕的傾向,使得心臟病的預防,變得日益迫切且重要。冠心病的危險因子包括性別(男性大於女性)、年齡(年老大於年輕)及家族史、抽煙、肥胖、高血壓、糖尿病、膽固醇過高、生活壓力過重及缺乏運動等,對於這些危險因子,我們要了解它並及早警覺其危險性、改變它,進而控制它。除了上述必須注意的危險因子之外,奇美醫院中醫部-郭世芳醫師表示,中醫對於預防冠心病的方法也值得推廣,因為中醫可以根據每位冠心病,心絞痛患者體質上的不同,來診斷用藥或者製作適合不同患者的中藥藥膳,幫助患者降低危險因子以及發作機率。■ 冠心病中醫治療:分成心脈瘀阻、痰濁閉阻、寒凝氣滯、心氣虛、心陰虛、肝腎陰虛等型。臨床多見本虛標實夾雜,如僅治其標而忘其本,則虛者愈虛。所以冠心病心絞痛的治療,郭醫師指出,關鍵在處理好通與補,即治標與治本的關係,不可單靠一方一藥。◎ 常用中藥:丹參、遠志、葛根、赤芍、薤白、菖蒲、延胡索等。◎ 中藥用藥注意:由於中醫治療冠心病多會使用活血化瘀中藥,因此要注意中、西藥併用問題,如果西藥已使用抗血小板製劑或使用抗凝血藥物,中醫藥物要適度減少,避免副作用產生。另外懷孕或經期期間的婦女應避免使用。◎ 飲食宜忌:患者應注意調攝情志,避免強烈的精神刺激,已發作過心絞痛,特別要消除緊張恐懼心理。飲食宜清淡,不宜過飽,切忌暴飲暴食,肥胖者應控制攝入飲食的熱量。◎ 高血壓患者要進低鹽飲食。吸煙者應堅決戒煙,不宜勞累,但可適當參加力所能及的活動。此外,季節變換時,應注意保暖,平時應適當多吃蔬菜、水果,以保持大便通暢,有助於預防心絞痛的發作。■ 藥膳療法:1. 芹菜紅棗湯:芹菜根5個,紅棗10個,水煎服,食棗飲湯。每日2次。2. 菊花山楂飲:菊花、生山楂各15~20克,水煎或開水沖浸。3. 海藻黃豆湯:昆布、海藻各30克,黃豆150~200克,煮湯後加適量調味品服食,適用于冠心病並高脂血症、高血壓者食用。4. 大蒜粥:紫皮蒜30克,置沸水中煮1分鐘後撈出蒜瓣,再將粳米100克煮粥,待粥煮好後,將蒜再放入粥中略煮。可早晚食用。5. 葛根丹參茶:生葛根18克,丹參18克,茯苓9克,甘草6克。悶泡2O分鐘即可,代茶飲用。中醫在冠心病上的治療其實不是只有藥物,郭世芳醫師強調,藥膳也是重點,藥膳的好處是「寓藥於食」,讓患者覺得是在品嘗美食之餘又可以養生治病,讓患者在保養身體上除了服藥之外有更多的選擇。

2008世界心臟日 拼健康!齊步走!

2008世界心臟日 拼健康!齊步走!#心臟病

每年世界心臟日,國際間都會同步舉辦全國性的大型活動,以呼籲民眾重視心臟疾病對健康的危害,倡導健康的生活方式,從而預防疾病的發生。而台灣中部2008年世界心臟日原本定在9/28,於沙鹿鎮登山步道熱鬧舉辦,但正逢薔蜜颱風來襲,延至昨日(10/12)舉行,今年主題為「其實你不懂你的心?」,吸引到上千人熱情參與,一同響應這項健康活動。本次活動由世界心臟聯盟發起,中華民國心臟學會與光田綜合醫院、沙鹿鎮公所主辦,衛生署國民健康局、台中縣衛生局擔任指導單位。光田醫院王乃弘院長致詞時表示,光田綜合醫院自民國89年至今連續取得中區主辦權,主辦中部地區的世界心臟日活動,希望透過活動帶領民眾一起來運動,並將預防心臟血管疾病的正確觀念傳達給所有的民眾。王乃弘院長進一步指出,隨著國人的飲食與生活習慣改變,罹患心血管疾病的人數有增無減,患病年齡不斷往下探,衛生署統計96年國人十大死因中,心臟疾病高居第二名,光是去年度,就有13003人死於心臟疾病,因此今年世界心臟日以「其實你不懂你的心?」為題,要讓參加民眾認識心血管疾病的可修正及不可修正之危險因子,了解自己是否為罹換心臟疾病的高危險群,同時了解預防心臟疾病的正確觀念,以享受健康”心”生活。活動雖然因為颱風延期一次,但仍澆不熄民眾的熱情,不少人早在上午7點多就陸續聚集到活動會場來,神清氣爽的先做起熱身操,表示已迫不及待要參加這次的活動。家住清水的王先生更帶著全家人起了個大早,一同來參加,他表示,每年世界心臟日他幾乎都會帶著全家人一起來,平時自己工作繁忙,小朋友放學後也常常只待在家中,缺乏運動。參加這次的活動可以了解自己的健康狀況,學到很多保健知識,同時還能運動健走,闖關拿獎品,而小朋友也能參加現場舉辦的「決定健康 從”心”開始」繪畫比賽。活動一開始,先由熱力十足的社區團體上場表演舞蹈,台下民眾看得津津有味,忍不住跟著節奏一起搖擺。接著大家在有氧教練的帶領下,活力充沛得做起有氧操,伸展肢體、讓睡意一掃而空,現場阿公阿媽們平時習慣打太極等活動,從沒做過有氧操,覺得既新鮮、又有趣。為了提倡運動有益健康的觀念,並讓民眾了解自己的身體狀況,主辦單位還精心設計了許多趣味十足又能兼顧健康概念的活動項目,包括「每日一萬步 健康有保固」健康齊步走健走活動,於會場更可挑戰「超級”心”光大道」、「拒菸金頭腦」機智問答等闖關遊戲,檢測自己是否為三高一中廣的心血管疾病高危險群,通過考驗的民眾,還能獲得精美貼心的禮品,而光田綜合醫院優秀的醫療團隊更直接進駐會場,為民眾進行與心臟疾病相關的檢查與諮詢,參加者個個躍躍欲試,覺得不虛此行。整個活動也圓滿落幕。

預防心臟病猝死 須檢測動脈「軟斑塊」

預防心臟病猝死 須檢測動脈「軟斑塊」#心臟病

心臟病長期居國人十大死因的第二位,光在2006年,便有一萬三千人因心臟病死亡,如何及早發現、及早治療,成為日益重要的課題。心臟病中最常見的是冠狀動脈心臟病,成因為脂肪和鈣質沈積在心臟的冠狀動脈管壁內,形成動脈硬化斑塊,使血管狹窄,當動脈鈣化與斑塊太過嚴重時,心臟肌肉便會缺氧、壞死,稱為狹心症或心肌梗塞。天主教耕莘醫院永和分院放射診斷科-林哲弘醫師指出,要找出心臟冠狀動脈的問題,以往多半依賴心導管檢查,但在64切面立體電腦斷層攝影問世後,無需插管、住院,只要閉氣一次(約15秒),即可掃描完心臟,成為除了心導管外,唯一可以看清楚冠狀動脈的檢查方式。電腦斷層的心臟檢查分兩類,可同時進行,一是冠狀動脈鈣化指數檢查,不須注射顯影劑,非侵襲性,可以迅速了解冠狀動脈血管鈣化的狀況,藉以判斷未來心臟病發的危險。第二種心臟檢查須施打顯影劑,進行冠狀動脈顯影,準確度和傳統心導管一樣,而其優點可以評估冠狀動脈狹窄程度,偵測動脈內含脂肪的「軟斑塊」,這往往是心臟病猝死的元兇,早期診斷治療,有助於控制不確定的發病風險。另外,癌症已多年蟬連十大死因首位,肺癌則是最常見的癌症之一,2006年便奪走全台約五千人生命。以往的肺癌篩檢多依賴胸部X光,但受限於肋骨、心臟的阻礙,僅能偵測約一公分的病灶,而與油煙有關的肺腺癌,相當比例在此時已轉移,治療效果有限。林哲弘醫師表示,利用64切面電腦斷層進行肺部檢查,不但輻射劑量低,無侵襲性,只需閉氣不到10秒鐘即完成掃描,可偵測微小病灶,是目前早期發現肺癌最有效的方法;且透過電腦處理,可產生立體的肺部影像,提高肺癌偵測,方便日後追蹤。

三癌三高免費篩檢

三癌三高免費篩檢#心臟病

聞癌色變,惡性腫瘤已持續蟬聯臺北市主要死因首位26年。從民國96年臺北市主要癌症死亡原因統計資料顯示,女性乳癌、子宮頸癌及口腔癌,分別位居臺北市主要癌症死因之第4位、第9位及第12位。上述3項癌症均具有早期發現、早期治療、預後良好等特性。心臟病、糖尿病及腎臟病名列前十大死因此外,依據臺北市96年死因統計顯示,惡性腫瘤、心臟疾病、腦血管疾病、糖尿病、高血壓性疾病等分別佔死因之第1、2、3、4、11位,共有8,596人死亡,約占所有死亡人數的59.34%。此類慢性疾病透過定期篩檢,可達到預防保健效果。因此,加強民眾癌症及慢性病防治,是極重要的醫療與公共衛生課題。臺北市政府衛生局將於97年10月9日(星期四)上午8時至11時假臺北市立聯合醫院4個院區及門診部(和平院區、忠孝院區、中興院區、婦幼院區、文山門診部及石牌保健站)舉辦『三癌三高免費篩檢大放送』活動,請民眾把握難得機會。歡迎北市市民朋友踴躍參加,相關訊息請參閱臺北市政府衛生局網頁http://www.health.gov.tw/ 或洽詢臺北市民當家熱線1999。■ 篩檢對象&篩檢項目18-29歲成人:口腔癌篩檢30-39歲女性:乳房檢查、子宮頸抹片檢查、口腔癌篩檢30-39歲男性:口腔癌篩檢40歲(含)以上女性:乳房檢查、子宮頸抹片檢查、口腔癌篩檢、血壓、血糖、血膽固醇三合一篩檢40歲(含)以上男性:口腔癌篩檢、血壓、血糖、血膽固醇三合一篩檢註:口腔癌篩檢:以抽菸、嚼檳榔者為優先檢查。

女性更年期”動情激素”驟減 血管易硬化

女性更年期”動情激素”驟減 血管易硬化#心臟病

許多的婦女有時會有胸悶、胸痛的感覺,但胸痛一定是心臟病嗎?造成胸痛的原因很多,但是典型的心因性胸痛特徵是胸口有壓迫感,疼痛持續超過15分鐘以上。疼痛延伸到肩膀、頸部、手臂。胸部不適,同時有輕微的頭痛、暈厥、冒冷汗、噁心、呼吸急促。奇美醫院心臟血管科蔣俊彥醫師指出,非典型的心因性胸痛特徵是感覺胃或腹部疼痛噁心或頭昏,無法解釋的焦慮、虛弱或疲倦、心悸、流冷汗或蒼白,上顎感覺緊緊的、或是下排的兩邊牙齒痛,或是喉嚨覺得緊緊的。ㄧ般來說女性病人在停經之前,除非有糖尿病或高血脂症,否則不典型胸痛常非狹心症,而需考慮其他病因。但是女性病人在55歲以後發生心血管疾病機率上升,一般而言,女性得心臟病的概率逐漸升高的年齡比男性晚10歲左右。這一切全仰賴女性荷爾蒙的保護。在更年期前,因為有女性荷爾蒙,尤其是〝動情激素〞使得血管比較不容易硬化、阻塞。更年期以後,身體內的動情激素大幅減少,心臟血管缺乏緩衝適應力,所以心臟血管病的發生率就急劇增加。過了更年期,女性心臟病的危險因素,不論是高血壓、糖尿病、高血脂都比男性高,得心臟病的死亡率也比男性高。不過,這並不表示更年期前女性就一定不會罹患心臟病,只是概率較小。蔣俊彥醫師表示,從罹患糖尿病、高血壓或高血脂的人數來看,45歲以上的女性得心臟病的概率大增,65歲以上更超越男性。美國的研究表明,同樣有糖尿病,女性比男性得冠狀動脈心臟病的比例較高,也更容易死於心臟相關疾病,女性年齡愈大,罹患冠狀動脈心臟病的概率愈大。另外早期在一些動物研究顯示,給予女性荷爾蒙的動物,較不會有血管動脈粥狀硬化且好的膽固醇上升,不好的膽固醇下降,降低發炎因子。但利用女性荷爾蒙替代療法用在更年期女性就能降低心血管疾病?在2002年7月發表的美國一項大規模研究報告顯示,長期使用女性荷爾蒙和黃體素的婦女,會增加得心血管疾病的危險。由於這項研究結論與以前醫界認為的:「服用女性荷爾蒙會降低膽固醇,所以會減少心臟病」的觀念完全不同。此話題因此掀起了熱烈討論,也讓目前處於更年期正在服用女性荷爾蒙的婦女產生疑惑,究竟要不要再繼續使用女性荷爾蒙?可是荷爾蒙補充療法又是目前治療更年期症狀(臉潮紅、心悸、盜汗、失眠等)的主要方法,如果完全不用,那麼這些婦女的更年期痛苦又要如何度過?另外荷爾蒙補充療法可以減少大腿、腰椎骨折及大腸癌罹病率等好處。蔣俊彥醫師強調,每一種事情與治療方法都有它好的與壞的一面,唯有完整多方面地去瞭解與認識,我們才有可能可以儘量地享用它的好處而減少它的壞處,因此荷爾蒙補充療法必須依據個人情形給予才是最佳策略。蔣醫師指出,若遇到更年期婦女有胸悶或胸痛主訴,且特別在運動或吃飯時會加劇,休息時會改善等典型症狀,會安排運動心電圖檢查或者核子醫學,以診斷是否有心血管疾病。對於診斷有心血管疾病的病人心臟內科醫師都會給予藥物治療,對於藥物治療後仍有症狀或者心血管疾病高危險群的病人則建議心導管檢查來進一步評估。另外平時心臟該如何保養?飲食應保持少鹽少糖少脂肪多青菜水果為原則,多運動,維持適當的體重,放鬆心情,不抽煙,對於有高血壓、糖尿病及高血脂等心血管危險因子要好好控制,已有心血管疾病的病人要按時服藥,掌握這些原則,就能減少心血管疾病的發生。如果有問題或不適,應儘早到醫院就醫才是。

世界心臟日-邀您響應愛心、護心

世界心臟日-邀您響應愛心、護心#心臟病

一年一度的世界心臟日即將在9月28日(日)熱鬧登場,而台灣中部的世界心臟日今年仍由沙鹿鎮獲選主辦,每年皆吸引眾多民眾闔家參與,與世界同步響應愛心、護心的活動。24日當天,主辦單位沙鹿鎮公所與光田綜合醫院更於「讓沙鹿躍上國際 2008世界心臟日」記者會上,共同宣示守護民眾健康的決心,並熱情邀請大家一起參加世界心臟日的活動。每年9月的最後一個星期日為世界心臟日,每到這一天,世界各國都會同步舉辦全國性的大型活動,以呼籲民眾重視心臟疾病對建康的危害,倡導健康的生活方式,從而預防疾病的發生。沙鹿鎮長蘇麗華於記者會中表示,沙鹿鎮雖然是海線的一個淳樸小鎮,但卻能從眾多大城市中脫穎而出,代表中部地區主辦該活動,實屬難得,也讓沙鹿躍上國際與世界同步,走在營造民眾健康生活的最前線,帶領民眾了解疾病、迎向健康,28日當天,歡迎大家一起來響應世界心臟日活動。光田綜合醫院副院長陳宗瀛表示,根據衛生署統計民國96年國人十大死因中,心臟疾病高居第二名,去年度約有13003多人死於心臟疾病,而其中男性佔了7660人,女性則佔了5343人,男性數目比女性多,不過因為許多女性發病在停經之後,年齡較高,又常合併糖尿病、高膽固醇等疾病一起發生,所以症狀往往較為嚴重。有鑒於心臟疾病預防之重要性,院方有鑒於心血管疾病一直是威脅民眾健康的殺手,自民國85年起便成立海線地區第一個心臟團隊,完成世界罕見之「成人型先天性主動脈阻斷病患之冠狀動脈繞道手術」、台灣第一例「右位心冠狀動脈氣球擴張術」、中部海線第一例「心臟去顫器植入術」等手術,十二年來累積超過6200例成功案例及治療經驗,多年來更積極走入社區,透過活動舉辦與各種衛教宣導,致力於健康觀念的推廣,而每年世界心臟日活動的舉辦,更能喚醒民眾對健康的重視,強化預防醫學的落實。世界心臟日的舉辦主要是為了提倡運動有益健康的觀念,並讓民眾了解自己的健康狀況。而主辦單位設計的活動內容寓教於樂,同時又能健體強身,所以每年都吸引數以千計的民眾一同參加。今年的活動更是精采可期,不容錯過。2008世界心臟日活動以「其實你不懂你的心?」為主題,中區活動主場地選在沙鹿鎮登山步道,參加民眾除了能參與活力十足的健身有養操與健走活動外,主辦單位更精心設計一連串的活動,包括「拒菸金頭腦」機智問答、「超級”心”光大道」闖關活動等,民眾每過一關,就能對自己的健康狀況有更多的了解。活動當天更於現場舉辦「決定健康 從”心”開始」國小寫生比賽,得獎者將獲得豐富的獎品。時值週末假日,歡迎大家一起來參加,絕對能讓你滿載而歸!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