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臟病

孩子身材矮小七大因素

孩子身材矮小七大因素#心臟病

小兒科門診常會遇到家長帶小孩前來諮詢,為何自己的小孩長不高?和同年齡層相較之下,竟差了一大截,小孩日常生活與飲食營養均正常,是什麼原因導致他(她)身材矮小?可見兒童的生長是為人父母最關心的課題之一,孩子矮小常會造成父母的耽心和焦慮。澄清醫院平等院區-小兒科-施忠憲醫師表示,身材矮小原因,大致可分為下列七大類:一、家族性:家族成員大多為矮個子,可能是遺傳基因所致。他們的最後成人身高比起一般族群雖然教矮,但大致都還在正常的生長曲線之內。二、體質性生長延遲:通常其青春期較一般人遲緩、直到18歲以後身高仍可大幅增加,其最後身高與正常人相同。三、染色體異常:除身高成長緩慢外,常合併外觀異常,如透納氏症、唐氏症等。四、內分泌疾病:如甲狀腺功能低下、生長激素缺乏、腦下腺功能低下、性腺功能不足、性早熟等。五、慢性全身性疾病:如發紺性心臟病、慢性腎衰竭、發炎性大腸疾病、營養缺乏症等。六、代謝異常疾病:像遺傳性貧血、控制欠佳的糖尿病等。七、心理性及社會性侏儒:當扶養者有社會、心理性的問題如焦慮、憂足,或是因為造成幼兒不愉快的進食經驗而導致兒童拒絕進食,最後都會使兒童獲取的熱量不足而長不高。■ 矮小原因 甲狀腺功能過低最常見施忠憲醫師指出,事實上身材矮小據統計有60%是遺傳性或家族性矮小和體質性發育遲緩,檢查後如果確定是遺傳性或家族性矮小,則只好體認自己的孩子是『健康的小個子』,乃與生俱來,無法改變的。對於體質性(青春期)發育遲緩者,除非延遲很厲害,否則不考慮給藥物(雄性素或生長激素)治療,只需等待即可。因為給藥後雖可暫時長得快,但不會提昇最後(成人後)的高度。至於其他40% 的原因,最常見的是甲狀腺功能過低,其次是染色體異常、生長激素缺乏及慢性疾病等。如果嬰兒出生時甲狀腺即呈現機能不足,日後將有智力、骨骼發育遲緩之虞,應立即補充甲狀腺素。■ 小孩生長有問題 宜及早就診如是由於生長激素缺乏導致之身材矮小,則可予以注射生長激素。至於慢性疾病引發的生長遲滯,應針對該疾患予以妥善的治療。施醫師提醒,兒童成長的過程是他(她)們整體健康的表現,為人父母發現有生長的問題時,宜及早就診,由醫師作評估,如矮小但健康,便無需掛慮,如果真有問題,也可儘速作適當的治療。

肥胖說byebye 糖糖不要來

肥胖說byebye 糖糖不要來#心臟病

每年11月14日為聯合國世界糖尿病日,配合2008年世界糖尿病日主題「兒童與青少年的糖尿病(Diabetes in Children and Adolescents)」,臺北市政府衛生局與中華民國糖尿病學會於97年11月15日(星期六)下午2時假臺北市立動物園共同辦理「2008聯合國世界糖尿病日園遊會」,加強宣導正確預防”兒童與青少年”糖尿病的保健觀念,提升市民認識糖尿病及其高危險群自我照顧的重要性,以預防糖尿病發生及減少合併症的發生。在台灣,糖尿病自民國76年以來,直居國人十大死因第五位;並連續9年位居臺北市第4大死因,96年臺北市糖尿病死亡人數為958人,死亡率為每十萬人口36.42人,約占全部死亡人數的6.61%,且糖尿病可能會伴隨心臟病、腎臟病、失明和足部病變等併發症,這些慢性併發症若能「早期診斷、適當治療」,則可延緩疾病發生與獲得良好的醫療照護與治療。糖尿病不僅威脅個人健康、增加家庭醫療費用支出、影響生活品質;對國家、社會經濟的發展也有嚴重的衝擊。第1型糖尿病約佔全部糖尿病人數的3%,發生於兒童及青少年,台灣兒童與青少年糖尿病粗估約有1萬人。隨著飲食西化、運動不足與生活型態的改變,年輕族群肥胖人數增加,糖尿病不再是成人的專利,第2型糖尿病在青少年也有增加的趨勢。當大多數人的觀念還停留在糖尿病是中老年人慢性病的同時,兒童及青少年糖尿病已逐漸的威脅到我們下一代的健康。在台灣平均每100位糖尿病人中有一位是年輕的糖尿病友,也就是說台灣地區將近有120萬糖尿病患者,其中約有1萬個孩子得到糖尿病,因此,預防兒童及青少年糖尿病是不容忽視的重要課題。根據衛生署於2002年8月訂定的「臺灣地區兒童與青少年的肥胖定義」,身體質量指數(Body Mass Index;BMI)大於第85個百分位以上為過重,大於第95個百分位以上為肥胖。6至18歲的兒童及青少年族群中最胖的5%,幾乎都有第2型糖尿病。過重的兒童得到糖尿病的機率比一般兒童高出10倍,肥胖的兒童得到糖尿病的機率甚至比一般兒童高出近19倍,由此可知「肥胖」是影響兒童及青少年糖尿病極為重要的一項因素。為響應2008年世界糖尿病日主題-「兒童與青少年的糖尿病」,特以糖尿病之兒童與青少年為照護的對象,希望藉此活動呼籲社會大眾多關注兒童與青少年的健康。糖尿病由於早期症狀十分不明顯,很容易被忽略;孩子若是血糖控制不良,未來得到併發症的機會很大。每位父母、老師、校護、醫生及任何關心兒童的人對於糖尿病警訊應有充分的認識,以避免受到糖尿病的威脅。2008聯合國世界糖尿病日園遊會活動包羅萬象,除了以兒童及青少年的糖尿病照護為主題外,還有生長曲線測量、血糖篩檢、健檢諮詢、飲食衛教諮詢、趣味衛教遊戲、精彩節目表演、有獎徵答等活動,另外現場摸彩備有多項好禮,寓教娛樂的同時也試試您的手氣。親愛的市民朋友們,週末假日無處去嗎?心動不如馬上行動,大家一起以輕鬆、簡單、趣味性的活動內容,來學習糖尿病預防與自我照顧的要領,帶領您的家人一同來共襄盛舉吧! ■ 認識糖尿病8大警訊1.頻尿。2.過度口渴。3.飢餓感增加。4.體重減輕。5.疲倦。6.缺乏興趣與專心。7.眼花。8.嘔吐與胃痛。(註:上述症狀在第2型糖尿病的兒童可能是比較輕微或不會出現的。)

預防腦中風 定期檢查”頸動脈硬化”程度

預防腦中風 定期檢查”頸動脈硬化”程度#心臟病

腦中風一直位居國人十大死因的前三名,除了控制大家耳熟能詳的血壓、血糖、血脂等心血管危險因子,可以減少腦中風外,「頸動脈狹窄」也是缺血性腦中風的重要原因。要有效地預防腦中風,檢查必須包括頸動脈硬化程度評估。為恭紀念醫院心臟血管外科-李志賢醫師表示,頸動脈狹窄可分症狀性與無症狀性兩種,症狀性頸動脈狹窄是指近期內發生過頸動脈狹窄側的缺血性腦神經症狀;而無症狀性頸動脈狹窄則是指頸動脈狹窄側沒有任何局部腦神經症狀,絕大多數是在腦血管疾病篩檢時發現。一般而言,無症狀者每年約有2%-5%中風機會,而有症狀病人則高達6%-12%,其中頸動脈狹窄程度愈高,發生缺血性腦中風的機會當然也愈大。至於頸動脈血管的檢查與評估,除了中風患者外,對於慢性頭暈或有陣發性局部腦神經症狀者,以及中老年、心臟病、高血壓、糖尿病、高血脂、有吸菸史等具有心血管危險因子者,都應定期做頸動脈超音波掃描。專科醫師指出,若發現血管已有狹窄,但程度未達50%,應考慮接受內科抗血栓藥物治療,降低發生腦栓塞的危險。當頸動脈狹窄超過50%時,必須進一步接受較具侵入性的腦血管攝影檢查,更精準地確立血管狹窄的部位和程度,狹窄程度達70%以上的患者,內科療法無法有效地預防中風,往往必須仰賴外科療法。外科治療大致可分頸動脈內膜切除術和頸動脈成型併支架置放術,兩者皆較藥物治療更能減少中風的發生,但也都伴有小比例的手術危險性和併發症。 至於頸動脈的狹窄程度介於50%-70%的患者,則必須根據診斷為症狀性或無症狀性、年齡、體能狀況、心血管危險因子等,考量日後中風的危險性來決定採用藥物或手術治療。

冬天「泡湯注意十三事」

冬天「泡湯注意十三事」#心臟病

寒意漸濃,民眾已開始計畫泡湯計劃。臺北市衛生局希望提供市民衛生、安全又愉快的泡湯體驗,除了加強稽查溫泉場所的水質抽驗、PH值、水溫標示之外,另外更加強管理人員之設置、泡澡注意事項公告、現場環境衛生與緊急鈴設置、溫泉浴室的通風檢查及二氧化碳濃度監測等,並要求業者注意溫泉個人浴池通風維護。消費者在享受泡湯時,亦請保持空氣流通,放鬆心情的享受一趟身心靈的溫泉之旅。營業場所應懸掛「泡澡注意十三事」:一、患有傳染性疾病者禁止入浴。二、飲酒過量顯有醉態者禁止入浴。三、攜帶寵物者禁止入浴。四、患有高血壓、心臟病、糖尿病等慢性疾病者,不宜入浴。五、惡性腫瘤及多發性硬化症病患不宜入浴。六、血友病患及皮膚敏感度差、感覺障礙病患不適合入浴。七、飽餐及空腹不宜入浴。八、入浴前請澈底淋浴及卸粧。九、泡浴時間每次以不超過10至15分鐘為原則。十、年長及年幼者請由親人陪伴入浴。十一、現場標示水溫、酸鹼值及緊急狀況之處理方式。十二、泡浴中若有任何不適,請立即離池並通知服務人員。十三、本場所若有任何待改進事項,歡迎立即向服務人員反映(並標示服務人員姓名聯絡方式)。建議市民朋友上衛生局網站查詢,點選網址步驟:www.health.gov.tw→資訊公告→營業場所水質檢測

治療心臟衰竭:結合「藍芽」技術導入救心

治療心臟衰竭:結合「藍芽」技術導入救心#心臟病

心臟有如汽車引擎,車子若要快要靈活,引擎必須要好。心臟科醫師說,新式心臟節律器導入藍芽科技,可以及時救命。充血性心臟衰竭是病人心臟無法正常幫浦打出血液,因此無法提供人體新陳代謝需要,同時造成水份積留在體內,如肺部、手腳、和皮膚,它會造成不舒服症狀,如呼吸急促、喘、全身虛弱、腳踝和腹部腫脹。臺北市立聯合醫院忠孝院區心臟內科醫師江碩儒指出,這十年來,心臟衰竭治療重大進展和突破,除了藥物種類增加以外,就屬心臟移植發展和新心臟衰竭節律器出現。心臟移植可以幫病人換一個新心臟,但由於手術風險、病人年紀、捐贈來源不易、術後抗排斥藥長期服用,限制了心臟移植大量推廣。江碩儒說,故近年來節律器在心臟衰竭治療進展,以雙心室同步調律器為代表。藉由置入到左右心室和右心房電導線,可以將左右心室同步協調化,因此可以改善病人症狀,降低住院率和死亡率。【藍牙和心臟病診斷治療的結合】江碩儒說,相信很多人對於新科技“藍芽”並不陌生。藍芽讓人開車講電話不用手持聽筒,讓電腦傳輸資料更方便,隨身手機可以下載歌曲和影片。可是,你知道把藍芽技術運用在心臟心律不整診斷和治療,更可以拯救不少生命。想想看,我們如果把藍芽技術裝置在心臟節律器上,如果病人發生心律不整,訊息透過無線傳輸,馬上傳到醫院裏給醫生和護士,這樣一來醫生對這個心律不整情形就能掌握,可以馬上做一些建議或連絡病人立刻到醫院做及時治療。江碩儒強調,目前藍芽技術和心律不整診斷治療結合,是在植入型電擊去顫器和雙心室同步調律器心臟節律器。植入型電擊去顫器是裝置在心臟病病人,這些病人發生致命性心律不整機會比較高,當心律不整發生時,去顫器就會電擊心臟回復正常心跳,可以大大降低心臟病人死亡率。另一方面,雙心室同步調律器是用在嚴重心臟衰竭病人,透過左右心室同步化,可以改善病人症狀,降低住院率和死亡率。現在把這兩種節律器和藍芽技術結合,可以讓醫療人員完全掌握病人心律不整情形,若病人出現無症狀心律不整,它可以提早警示病人和醫生,在致命心律不整出現前,趕快到醫院就醫,降低心臟病人死亡危險性。它也可以隨時傳送病人血壓,心臟內壓力,病人體內液體動力平衡狀況到醫院,可以警示病患在症狀出來之前或病況惡化之前,趕快到醫院就診。傳統治療心臟衰竭,是以藥物、心導管治療和生活改善為主。江碩儒提醒,治療心臟衰竭,生活習慣方面,食物要低鹽清淡為主,減重和戒菸,避免過量油膩和高脂肪類食物,要有均衡飲食和營養,適當運動,工作要適度放鬆自己。藥物方面,要積極治療高血壓,冠狀動脈心臟病,和心律不整,積極控制高血脂和高膽固醇。心導管治療方面,包括冠狀動脈支架置放和心律不整電燒治療。若因心臟衰竭造成喘和腫脹症狀,在醫師指示下可以適時適量服用利尿劑以排出鬱積水份。這些也都可以治療改善心臟衰竭症狀。

中醫治療冠心病採「寓藥於食」

中醫治療冠心病採「寓藥於食」#心臟病

根據衛生署的統計,心臟疾病高居國人十大死因的第四位,冠狀動脈硬化性心臟病(簡稱冠心病)又是心臟疾病中發病率最高者。隨著現代化的腳步逼近,生活壓力日益增加,再加上肥胖缺乏運動、抽煙及偏好高熱量飲食的結果,都使心臟病的好發率往上提升,而發作年齡也有愈來愈年輕的傾向,使得心臟病的預防,變得日益迫切且重要。冠心病的危險因子包括性別(男性大於女性)、年齡(年老大於年輕)及家族史、抽煙、肥胖、高血壓、糖尿病、膽固醇過高、生活壓力過重及缺乏運動等,對於這些危險因子,我們要了解它並及早警覺其危險性、改變它,進而控制它。除了上述必須注意的危險因子之外,奇美醫院中醫部-郭世芳醫師表示,中醫對於預防冠心病的方法也值得推廣,因為中醫可以根據每位冠心病,心絞痛患者體質上的不同,來診斷用藥或者製作適合不同患者的中藥藥膳,幫助患者降低危險因子以及發作機率。■ 冠心病中醫治療:分成心脈瘀阻、痰濁閉阻、寒凝氣滯、心氣虛、心陰虛、肝腎陰虛等型。臨床多見本虛標實夾雜,如僅治其標而忘其本,則虛者愈虛。所以冠心病心絞痛的治療,郭醫師指出,關鍵在處理好通與補,即治標與治本的關係,不可單靠一方一藥。◎ 常用中藥:丹參、遠志、葛根、赤芍、薤白、菖蒲、延胡索等。◎ 中藥用藥注意:由於中醫治療冠心病多會使用活血化瘀中藥,因此要注意中、西藥併用問題,如果西藥已使用抗血小板製劑或使用抗凝血藥物,中醫藥物要適度減少,避免副作用產生。另外懷孕或經期期間的婦女應避免使用。◎ 飲食宜忌:患者應注意調攝情志,避免強烈的精神刺激,已發作過心絞痛,特別要消除緊張恐懼心理。飲食宜清淡,不宜過飽,切忌暴飲暴食,肥胖者應控制攝入飲食的熱量。◎ 高血壓患者要進低鹽飲食。吸煙者應堅決戒煙,不宜勞累,但可適當參加力所能及的活動。此外,季節變換時,應注意保暖,平時應適當多吃蔬菜、水果,以保持大便通暢,有助於預防心絞痛的發作。■ 藥膳療法:1. 芹菜紅棗湯:芹菜根5個,紅棗10個,水煎服,食棗飲湯。每日2次。2. 菊花山楂飲:菊花、生山楂各15~20克,水煎或開水沖浸。3. 海藻黃豆湯:昆布、海藻各30克,黃豆150~200克,煮湯後加適量調味品服食,適用于冠心病並高脂血症、高血壓者食用。4. 大蒜粥:紫皮蒜30克,置沸水中煮1分鐘後撈出蒜瓣,再將粳米100克煮粥,待粥煮好後,將蒜再放入粥中略煮。可早晚食用。5. 葛根丹參茶:生葛根18克,丹參18克,茯苓9克,甘草6克。悶泡2O分鐘即可,代茶飲用。中醫在冠心病上的治療其實不是只有藥物,郭世芳醫師強調,藥膳也是重點,藥膳的好處是「寓藥於食」,讓患者覺得是在品嘗美食之餘又可以養生治病,讓患者在保養身體上除了服藥之外有更多的選擇。

2008世界心臟日 拼健康!齊步走!

2008世界心臟日 拼健康!齊步走!#心臟病

每年世界心臟日,國際間都會同步舉辦全國性的大型活動,以呼籲民眾重視心臟疾病對健康的危害,倡導健康的生活方式,從而預防疾病的發生。而台灣中部2008年世界心臟日原本定在9/28,於沙鹿鎮登山步道熱鬧舉辦,但正逢薔蜜颱風來襲,延至昨日(10/12)舉行,今年主題為「其實你不懂你的心?」,吸引到上千人熱情參與,一同響應這項健康活動。本次活動由世界心臟聯盟發起,中華民國心臟學會與光田綜合醫院、沙鹿鎮公所主辦,衛生署國民健康局、台中縣衛生局擔任指導單位。光田醫院王乃弘院長致詞時表示,光田綜合醫院自民國89年至今連續取得中區主辦權,主辦中部地區的世界心臟日活動,希望透過活動帶領民眾一起來運動,並將預防心臟血管疾病的正確觀念傳達給所有的民眾。王乃弘院長進一步指出,隨著國人的飲食與生活習慣改變,罹患心血管疾病的人數有增無減,患病年齡不斷往下探,衛生署統計96年國人十大死因中,心臟疾病高居第二名,光是去年度,就有13003人死於心臟疾病,因此今年世界心臟日以「其實你不懂你的心?」為題,要讓參加民眾認識心血管疾病的可修正及不可修正之危險因子,了解自己是否為罹換心臟疾病的高危險群,同時了解預防心臟疾病的正確觀念,以享受健康”心”生活。活動雖然因為颱風延期一次,但仍澆不熄民眾的熱情,不少人早在上午7點多就陸續聚集到活動會場來,神清氣爽的先做起熱身操,表示已迫不及待要參加這次的活動。家住清水的王先生更帶著全家人起了個大早,一同來參加,他表示,每年世界心臟日他幾乎都會帶著全家人一起來,平時自己工作繁忙,小朋友放學後也常常只待在家中,缺乏運動。參加這次的活動可以了解自己的健康狀況,學到很多保健知識,同時還能運動健走,闖關拿獎品,而小朋友也能參加現場舉辦的「決定健康 從”心”開始」繪畫比賽。活動一開始,先由熱力十足的社區團體上場表演舞蹈,台下民眾看得津津有味,忍不住跟著節奏一起搖擺。接著大家在有氧教練的帶領下,活力充沛得做起有氧操,伸展肢體、讓睡意一掃而空,現場阿公阿媽們平時習慣打太極等活動,從沒做過有氧操,覺得既新鮮、又有趣。為了提倡運動有益健康的觀念,並讓民眾了解自己的身體狀況,主辦單位還精心設計了許多趣味十足又能兼顧健康概念的活動項目,包括「每日一萬步 健康有保固」健康齊步走健走活動,於會場更可挑戰「超級”心”光大道」、「拒菸金頭腦」機智問答等闖關遊戲,檢測自己是否為三高一中廣的心血管疾病高危險群,通過考驗的民眾,還能獲得精美貼心的禮品,而光田綜合醫院優秀的醫療團隊更直接進駐會場,為民眾進行與心臟疾病相關的檢查與諮詢,參加者個個躍躍欲試,覺得不虛此行。整個活動也圓滿落幕。

預防心臟病猝死 須檢測動脈「軟斑塊」

預防心臟病猝死 須檢測動脈「軟斑塊」#心臟病

心臟病長期居國人十大死因的第二位,光在2006年,便有一萬三千人因心臟病死亡,如何及早發現、及早治療,成為日益重要的課題。心臟病中最常見的是冠狀動脈心臟病,成因為脂肪和鈣質沈積在心臟的冠狀動脈管壁內,形成動脈硬化斑塊,使血管狹窄,當動脈鈣化與斑塊太過嚴重時,心臟肌肉便會缺氧、壞死,稱為狹心症或心肌梗塞。天主教耕莘醫院永和分院放射診斷科-林哲弘醫師指出,要找出心臟冠狀動脈的問題,以往多半依賴心導管檢查,但在64切面立體電腦斷層攝影問世後,無需插管、住院,只要閉氣一次(約15秒),即可掃描完心臟,成為除了心導管外,唯一可以看清楚冠狀動脈的檢查方式。電腦斷層的心臟檢查分兩類,可同時進行,一是冠狀動脈鈣化指數檢查,不須注射顯影劑,非侵襲性,可以迅速了解冠狀動脈血管鈣化的狀況,藉以判斷未來心臟病發的危險。第二種心臟檢查須施打顯影劑,進行冠狀動脈顯影,準確度和傳統心導管一樣,而其優點可以評估冠狀動脈狹窄程度,偵測動脈內含脂肪的「軟斑塊」,這往往是心臟病猝死的元兇,早期診斷治療,有助於控制不確定的發病風險。另外,癌症已多年蟬連十大死因首位,肺癌則是最常見的癌症之一,2006年便奪走全台約五千人生命。以往的肺癌篩檢多依賴胸部X光,但受限於肋骨、心臟的阻礙,僅能偵測約一公分的病灶,而與油煙有關的肺腺癌,相當比例在此時已轉移,治療效果有限。林哲弘醫師表示,利用64切面電腦斷層進行肺部檢查,不但輻射劑量低,無侵襲性,只需閉氣不到10秒鐘即完成掃描,可偵測微小病灶,是目前早期發現肺癌最有效的方法;且透過電腦處理,可產生立體的肺部影像,提高肺癌偵測,方便日後追蹤。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