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量

吃飽也能瘦 減醣年瘦20公斤

吃飽也能瘦 減醣年瘦20公斤#熱量

(優活健康網編輯部/綜合整理)37歲時,我在1年內瘦下20公斤,還記得那陣子正流行冷涮肉片沙拉,愛上那滋味的我,赫然發現自己從早到晚都在吃,而且是一邊挑選各種不同肉類與魚類,一邊搭配各種蔬菜,直到吃飽為止。越吃越瘦 1年減少了20公斤當時光是這道料理就已經把我的肚子填飽了,自然無法再吃白飯或麵包等碳水化合物的餘地,我並沒有刻意「不吃碳水化合物」,是自然而然形成這樣的飲食生活,在持續了好幾個月後,我就這樣越吃越瘦,沒想到在1年的時間內,竟然減少了20公斤,雖然短時間內瘦了,但我的氣色並沒有變差,身體狀況也不錯,非常健康,而且身體變得非常輕鬆,皮膚更是充滿光澤。親身體驗限制醣類這個方法而瘦一瘦下來,身旁的人就會開始問「怎麼瘦的」?剛開始,只是有部分朋友模仿我的飲食型態,沒想到竟然也接二連三地瘦身成功,吃了這麼多肉還是瘦了,真是太神奇了,當時瘦身的主流不是「無油」就是「限制熱量」,而我做的事情卻完全相反。沙拉淋醬裡不但有油,肉的熱量也不低,當然,那時候根本就沒有「減醣」的概念,那為什麼這麼做會瘦?為理解箇中源由,我踏上了營養學這條路,而我的人生因為親身體驗限制醣類這個方法而瘦下來後,也跟著截然不同,雖然「減醣」瘦身時至今日已行之有年,但依舊深受大家支持。瘦身的前提 就是一定要吃飽提到減醣,有人會受到「減少」與「限制」這2個概念的影響,反而飲食的總量越來越少,不但熱量攝取不足,身心也會越來越煎熬,最終導致瘦身挫敗,所謂的減醣,其實是要鼓勵人們充分攝取肉、魚與蛋等蛋白質以及油脂,藉此控制醣類的攝取,完全不吃東西的瘦身法是行不通的,瘦身的前提就是,一定要吃飽。首先,手邊準備一個平盤(直徑26cm),盤子的一半盛入肉類等蛋白質,另外一半盛入蔬菜、海藻與蕈菇等料裡,蔬菜記得淋上有益身體的亞麻仁油,這樣,就是餐份量的餐點,當然,肉、魚與蔬菜的份量還可以比這個更多一些,但事實上,這樣其實已經足夠一個體型中等的成年人飽餐一頓了。前2個禮拜無論如何都要撐下去減醣瘦身法成功的關鍵在於「前2個禮拜無論如何都要撐下去」,雖然有的方法是慢慢減去醣類,但是拖拖拉拉的話,就像同時踩下快門與煞車,反而讓身體意外地感到疲憊,加上心裡頭又依依不捨,這樣不管進行多久,還是無法脫離醣類的,只要狠下心來減少2個禮拜的醣類,我相信一定會有所結果的。(本文摘自/減醣常備菜150-營養師親身實證,一年瘦20kg的瘦身菜/悅知出版)

別太忌口 銀髮族偏胖較長壽

別太忌口 銀髮族偏胖較長壽#熱量

(優活健康網編輯部/綜合整理)有一回參加壽宴,壽星100歲,每天早上還去公司上班,他的太太壽婆98歲,2個人身體都很好,壽星瘦,大約只有50公斤,壽婆胖,可能有70公斤,一胖一瘦站在台上,畫面很有喜感。不抽菸、不喝酒又愛運動兒子上台演講說:「父母長壽,是子女的福氣,父親自己賺錢,不必我奉養,我不能抱怨,只是父親個子小,當我與父親外出時,常被誤認是兄弟,更慘的是有人硬說我是哥哥,害我不得不去割眼袋!」台下一陣大笑。壽星致詞答謝時,則這麼告訴大家:「有許多人問我『長壽的祕訣』,我無法回答,因為我生活正常,不抽菸、不喝酒又愛運動,可是我太太生活不正常,抽菸、喝酒、打牌,而且不運動!更稀奇的是,我是瘦子,我太太是胖子,所以,我在這裡要以科學家的精神向大家報告,如果要知道老人胖好?還是瘦好?追蹤我們夫妻倆就知道了!」身體沒有儲備能源 容易有併發症言猶在耳,近日卻聽說老夫妻同時得到流感,演變成肺炎!太太住院幾天就恢復了,先生卻住進加護病房,使用呼吸器,折騰了2個月才出院,醫師的解釋是:丈夫瘦,膽固醇低,平常可能心血管負擔輕,對身體比較好,但罹患了肺炎,身體沒有儲備能源,容易有併發症。體重維持正常 避免新陳代謝症候群現代社會營養過剩,大家每天得到的都是關於「減肥」的訊息,但是,高齡醫學專家提出了「高齡的肥胖矛盾」說法,建議一般人的體重應該維持正常,避免三高引發的新陳代謝症候群,減少心臟病、糖尿病與中風等疾病的風險。但是高齡者不可隨意減肥,體重稍微肥胖者(BMI值在23至25之間),死亡率較低,醫學上的解釋是:老年人身體虛弱,容易感染或生病,肥胖的人有本錢以對抗疾病,而體重過輕的人平常就營養失調,若稍有風吹草動,很容易被擊垮。高齡的人不須太忌口 稍微胖比較長壽有句俗諺說:「老人吃得下、睡得著,就是福氣!」年輕人怕胖,這也不敢吃,那也不能吃,像東坡肉、漢堡、冰淇淋等等美食,由於味美易嚼,是許多老人的最愛,但是子孫們常以膽固醇太高或影響血糖等理由制止,其實,高齡的人不須太忌口,吃得下盡量吃,稍微偏胖比較長壽!(本文摘自/不老的幸福──活得健康熱情不顯老/寶瓶文化出版)

沙士糖14顆 竟等於一碗飯!

沙士糖14顆 竟等於一碗飯!#熱量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綜合報導)萬聖節即將到來,有些家長、老師及業者都已準備五顏六色的糖果零食,準備跟上「不給糖,就搗蛋」的萬聖節風潮,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提醒,糖果零食可能暗藏著高糖、高熱量風險,若攝取過量,不僅容易造成兒童肥胖、代謝症候群、齲齒等影響孩童發育的健康問題,也容易導致胰島素分泌過多,增加日後罹患慢性疾病的風險。3~6歲幼兒平均每周攝取糖果4次依據國民健康署2013~2015年「國民營養健康狀況變遷調查」,有59.7%的3~6歲幼兒、47.4%的7~9歲兒童、42.7%的10~12歲兒童每周至少攝取1次糖果,其中,3~6歲幼兒平均每周攝取4次、7~9歲及10~12歲的兒童平均每周攝取超過3次。2大招 遠離「甜蜜」風險糖果、零食分量較少,不知不覺就容易攝取過量,例如太妃糖12顆或沙士糖14顆就相當於一碗飯的熱量,國民健康署提出2大招:「分食減量攝取」、「水果堅果替代」,讓家長陪伴孩童健康迎接萬聖節:1)     分食減量攝取 /由於10多顆糖果就相當於一碗飯的熱量,易影響孩童正餐食慾而導致營養素攝取不足,建議家長及老師注意攝取糖果的數量及時間,或購買小包裝、找其他朋友一起分食,以免攝取過多的熱量。2)     水果堅果替代 /選擇當季水果(如柿子、木瓜、柑橘等),或無調味堅果來取代糖果,橘、紅色水果含豐富維生素C及β-胡蘿蔔素,可增進皮膚健康及幫助牙齒骨骼生長發育,堅果則含豐富礦物質、維生素E和不飽和脂肪酸,有助於心臟正常功能、抗氧化及促進腸胃蠕動。  

喝太甜!珍奶熱量等於一個便當

喝太甜!珍奶熱量等於一個便當#熱量

(優活健康網編輯部/綜合整理)手搖飲料可說是台灣人的最愛,根據加盟協會統計,目前台灣約有1萬5千家手搖飲料店,台灣人愛喝飲料的程度遠遠超過其他國家,有些人幾乎是天天1杯飲料甚至2至3杯以上也不足為奇,但這些飲料都有個共同的通病就是添加了過多的「糖」。每日精緻糖攝取量下修至5%行政院衛生福利部建議正常成人的精製糖攝取量每日不應超過總熱量的10%,最近世界衛生組織(WHO)甚至還建議將每日精緻糖攝取量下修至5%,若以每日需求2000大卡的正常人來看,大約等於25公克的糖,即5顆方糖,隨便喝一杯含糖茶飲就已經超標。珍珠奶茶熱量 將近排骨便當顯示現代社會越來越正視糖攝取過量的問題,雖然現在市面上的飲料店已經很客製化地可選擇甜度,但大家知道嗎?就算是微糖也大約含有3顆方糖、半糖也含有6顆,全糖就有12顆,倘若再加上各式各樣的配料像是珍珠、布丁、椰果、粉條、咖啡凍等,以珍珠奶茶為例,一杯熱量約有714大卡,將近一個排骨便當的熱量。假如一天喝一杯,一年下來體重估計將暴增30幾公斤,真的是非常之恐怖,因此,減少糖的攝取量不但能夠減少熱量的囤積,也可以減少長期下來所衍生的代謝症候群、糖尿病、高血脂甚至癌症等疾病的發生率。選擇原味茶飲 熱量幾乎等於0建議選擇天然原味的茶飲,如普洱茶、祁門紅茶、高山青茶、茉香綠茶等,這些無糖茶熱量幾乎等於0,不會帶給身體負擔,喜歡濃醇奶味的人則可選擇添加低脂鮮奶的鮮奶茶,優於含有大量飽和脂肪以及反式脂肪的奶精粉,倘若想追求口感,可以考慮低熱量的寒天、蒟蒻、愛玉、仙草、羅勒子、小紫蘇、山粉圓等。或是在家自製茶飲,可用一般茶包沖泡熱紅茶加上新鮮檸檬片,就是一杯好喝的檸檬紅茶,或是利用一些帶有甘甜滋味的中藥材如甘草、山楂、枸杞、黃耆、決明子、彭大海、洛神花等來沖泡,也是很不錯的養生飲品,假如真的很嗜甜的朋友,那麼酌量地使用代糖也不失為一個不錯的選擇。(本文摘自/變身超吸睛自然系美女/原水文化出版)

不發胖!膳食纖維促肌肉吸收熱量

不發胖!膳食纖維促肌肉吸收熱量#熱量

(優活健康網編輯部/綜合整理)為此,與其等到血糖值上升後再設法抑制,不如從一開始就避免讓血糖值上升,因此,攝取食物的先後順序很重要。第一口吃的食物,不一定要是蔬菜,從肉類或魚類開始也沒問題,重點是遵循「主食最後吃」的原則,最後再把米飯或麵條吃進肚子裡;且在「碳水化合物最後吃」的原則下,通常吃到最後階段時,肚子多半已經有一定的飽足感,因此或多或少可以減少醣類的攝取量。為什麼在飲食中添加醣類以外的營養素,較能夠抑制血糖值上升的幅度呢?事實上,關於這項研究早在一九九零左右獲得證實,只是當時還不了解詳細的生理運作機制,因此,這個觀念並未被當時的社會接受,如今已經釐清其中的緣由與人體營養的運作方式了。不易消化 助於抑制醣類吸收主菜通常都富含蛋白質和脂質。當攝取蛋白質時,類升糖素生態-1(Glucagon-like peptide-1,簡稱GLP-1)的分泌量會增加;攝取脂質時,胃抑制胜肽(Gastric inhibitory peptide,簡稱GIP)的分泌量會增加,以上都是消化道激素,且具備促進胰島素分泌的能力,因此血糖值比較不容易上升。此外也有研究顯示,GLP-1和GIP能抑制腸的蠕動,為此,能減緩醣類的吸收速度。另外,膳食纖維本身就不容易消化吸收,因此在同時攝取的情況下,自然有助於抑制醣類的吸收。短鏈脂肪酸 抑制血糖上升長久以來,大家都相信膳食纖維不會被轉化成熱量;然而,法國團隊已在二零一四年證實,大腸中的細菌,會將膳食纖維轉變成一種叫短鏈脂肪酸的脂質,產生熱量,並發揮抑制血糖上升的作用。乙酸和丙酸等都是「短鏈脂肪酸」,這些短鏈脂肪酸出現在大腸後,會被運送到肝臟,而在運送至肝臟的過程中,大腦會接收到乙酸或丙酸增加的資訊,這時,大腦就會對肝臟發出指示:「因為有脂質進來了,熱量足夠了,所以肝臟不需要再釋放醣類出來。」換言之,膳食纖維不僅能減緩醣類的吸收速度,還能藉由大腦阻止肝臟釋放醣類,等於是多了一道防止血糖值上升的機制。當胰島素發揮作用,促進肌肉和脂肪組織吸收醣類時,膳食纖維還能幫脂肪組織蓋上保護蓋,好讓肌肉可以優先吸收熱量。如此一來,身體就更不容易變胖了,這就是為什麼多吃膳食纖維有益健康的原因。(本文摘自/減醣救命/采實文化)

柚子別吃多 糖友半顆就過量!

柚子別吃多 糖友半顆就過量!#熱量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綜合報導)烤肉和火鍋是近年來興起慶祝中秋節的方式,對於平時飲食多有禁忌的糖尿病患者在這時候該怎麼吃,柳營奇美醫院主任李春松表示,市面上不少食品廣告,千萬別誤入「健康、養生、高纖」等字眼的陷阱,應購買包裝含有詳細「營養標示」的產品。增加蔬菜份量 提升飽足感柳營奇美醫院營養科組長江秋蓉說明,一般而言每30克碳水化合物,就相當於半碗飯的含量,即使是鹹口味的月餅也可能含有不少碳水化合物,吃一整個月餅,就等於吃了半碗飯,五穀根莖類就須減量,由於月餅不易有飽食感,一不小心就會攝取過量,建議增加蔬菜的份量,來提升飽足感。蔬菜煮高湯 增纖維與飽足感烤肉時,約一手掌心大小的肉片,或一隻雞腿的份量就已足夠,高湯可嘗試用當令蔬菜來熬煮,例如玉米筍、大陸妹、蕃茄、青江菜、高麗菜等,不僅可增加纖維的攝取與飽足感,也可以減少油脂的攝取,至於柚子,雖然是適合糖尿病患者的水果,但仍要注意食用量,大約是小型柚子半顆,超過就容易攝取過多糖分。規則服用藥物 自我監測血糖柳營奇美醫院內分泌科醫師黃聖德表示,糖尿病患者要調節進食量,享受中秋佳節的美食時,也要記得規則服用藥物,並適時自我監測血糖,若血糖已經升高,應即時調整飲食內容,並記得可以多喝水,有助於血糖排出及預防出現高血糖症狀。藥物、飲食和運動 3者不可偏廢糖尿病患者藥物、飲食和運動,3者不可偏廢,餐後散步30分鐘,取代坐在電視機前,或靜坐止不動的滑手機,與其完全禁忌月餅,不如用心了解月餅的含量適量享用,謹守上述原則,糖尿病友們也能健康過中秋。

醫訊/無「油」無慮過中秋

醫訊/無「油」無慮過中秋#熱量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中秋月圓人團圓,親朋好友聚在一起除了賞月聊天外,少不了一起烤肉與吃月餅來應景,要吃這些高油、高糖及高熱量的食品,對慢性病患者來說是想吃又害怕,一般民眾擔心吃了會對身體造成負擔,因此本講座特別提供了一些健康飲食小撇步,教您如何在中秋節前後吃得正確、吃得健康。本講座特別提供了一些健康飲食小撇步,將在亞東醫院北棟1樓思源1廳舉辦講座,由營養科營養師蘇筱媛分享,衛教講座主題「無『油』無慮過中秋」教您如何在中秋節前後吃得正確、吃得健康。名稱:無「油」無慮過中秋時間:105年9月12日 星期(一) 上午10:00-10:30地點:亞東醫院北棟1樓思源1廳(新北市板橋區南雅南路二段21號)  洽詢:02-8966-7000轉1305或2046

嘴饞想吃甜食 營養師建議吃哪些?

嘴饞想吃甜食 營養師建議吃哪些?#熱量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很多人喜歡吃甜食,甜蜜蜜的就有幸福感;然而,甜食吃多了,不但容易有慢性病,甚至還會影響膚質,肌膚容易老化且出現皺紋,所以,最好是盡量少吃甜食,而若是真的很想吃甜食,營養師則是建議,可以選擇低升糖指數(低GI)水果當甜食吃。 吃甜食容易使血糖升高吃甜食不只是會胖,甚至還會罹患慢性病,整個人就顯老,肌膚也容易長出皺紋;台灣癌症基金會營養師鄭欣宜表示,愛吃甜食容易使血糖升高,高血糖會讓人昏昏慾睡,而且也會出現胰島素阻抗,相對的也就容易增加罹患慢性疾病,而且會產生自由基,並進而出現老化的現象。 糕餅、糖果與蛋糕少碰雖然不要吃甜食可以避免罹患慢性疾病,但是,飲食中確實很難避免,那要如何選擇呢?鄭欣宜營養師指出,糕餅、糖果與蛋糕等精緻的甜食最好儘量減少食用,不過,甜食其實也有好處,是可以使心情愉快,但是不宜超過每天熱量的百分之十。 水果有不同植化素可延緩老化鄭欣宜營養師進一步指出,水果最主要營養素是碳水化合物,一顆小蘋果就有十五克碳水化合物,大約有六十卡,水果確實也含有糖份,吃水果是可以使心情愉快,雖然也會影響血糖,使血糖升高,但是與甜食相較,營養素要比甜食來得高。而且水果有水份與維生素C,都有助美白,而且還有不同的植化素,可以抗氧化,例如葡萄與藍莓有花青素,番茄有茄紅素,可以抗自由基,進而能延緩老化。 水果直接吃 不要打成果汁只是水果最好直接吃,不要打成果汁,鄭欣宜營養師解釋,因為打成果汁時,纖維質會被破壞,就可能只攝取到糖,例如以一杯柳丁汁而言,打一杯柳丁汁要五至六顆柳丁,但是只吃一顆柳丁就有飽足感,所以,要以水果來做為甜食來源,就不要打成果汁,此外,可以選擇低升糖指數(低GI)的水果,例如芭樂與番茄,而鳳梨與西瓜含糖份較高,就要少吃。(文章授權提供/健康醫療網)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