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量

不發胖!膳食纖維促肌肉吸收熱量

不發胖!膳食纖維促肌肉吸收熱量#熱量

(優活健康網編輯部/綜合整理)為此,與其等到血糖值上升後再設法抑制,不如從一開始就避免讓血糖值上升,因此,攝取食物的先後順序很重要。第一口吃的食物,不一定要是蔬菜,從肉類或魚類開始也沒問題,重點是遵循「主食最後吃」的原則,最後再把米飯或麵條吃進肚子裡;且在「碳水化合物最後吃」的原則下,通常吃到最後階段時,肚子多半已經有一定的飽足感,因此或多或少可以減少醣類的攝取量。為什麼在飲食中添加醣類以外的營養素,較能夠抑制血糖值上升的幅度呢?事實上,關於這項研究早在一九九零左右獲得證實,只是當時還不了解詳細的生理運作機制,因此,這個觀念並未被當時的社會接受,如今已經釐清其中的緣由與人體營養的運作方式了。不易消化 助於抑制醣類吸收主菜通常都富含蛋白質和脂質。當攝取蛋白質時,類升糖素生態-1(Glucagon-like peptide-1,簡稱GLP-1)的分泌量會增加;攝取脂質時,胃抑制胜肽(Gastric inhibitory peptide,簡稱GIP)的分泌量會增加,以上都是消化道激素,且具備促進胰島素分泌的能力,因此血糖值比較不容易上升。此外也有研究顯示,GLP-1和GIP能抑制腸的蠕動,為此,能減緩醣類的吸收速度。另外,膳食纖維本身就不容易消化吸收,因此在同時攝取的情況下,自然有助於抑制醣類的吸收。短鏈脂肪酸 抑制血糖上升長久以來,大家都相信膳食纖維不會被轉化成熱量;然而,法國團隊已在二零一四年證實,大腸中的細菌,會將膳食纖維轉變成一種叫短鏈脂肪酸的脂質,產生熱量,並發揮抑制血糖上升的作用。乙酸和丙酸等都是「短鏈脂肪酸」,這些短鏈脂肪酸出現在大腸後,會被運送到肝臟,而在運送至肝臟的過程中,大腦會接收到乙酸或丙酸增加的資訊,這時,大腦就會對肝臟發出指示:「因為有脂質進來了,熱量足夠了,所以肝臟不需要再釋放醣類出來。」換言之,膳食纖維不僅能減緩醣類的吸收速度,還能藉由大腦阻止肝臟釋放醣類,等於是多了一道防止血糖值上升的機制。當胰島素發揮作用,促進肌肉和脂肪組織吸收醣類時,膳食纖維還能幫脂肪組織蓋上保護蓋,好讓肌肉可以優先吸收熱量。如此一來,身體就更不容易變胖了,這就是為什麼多吃膳食纖維有益健康的原因。(本文摘自/減醣救命/采實文化)

柚子別吃多 糖友半顆就過量!

柚子別吃多 糖友半顆就過量!#熱量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綜合報導)烤肉和火鍋是近年來興起慶祝中秋節的方式,對於平時飲食多有禁忌的糖尿病患者在這時候該怎麼吃,柳營奇美醫院主任李春松表示,市面上不少食品廣告,千萬別誤入「健康、養生、高纖」等字眼的陷阱,應購買包裝含有詳細「營養標示」的產品。增加蔬菜份量 提升飽足感柳營奇美醫院營養科組長江秋蓉說明,一般而言每30克碳水化合物,就相當於半碗飯的含量,即使是鹹口味的月餅也可能含有不少碳水化合物,吃一整個月餅,就等於吃了半碗飯,五穀根莖類就須減量,由於月餅不易有飽食感,一不小心就會攝取過量,建議增加蔬菜的份量,來提升飽足感。蔬菜煮高湯 增纖維與飽足感烤肉時,約一手掌心大小的肉片,或一隻雞腿的份量就已足夠,高湯可嘗試用當令蔬菜來熬煮,例如玉米筍、大陸妹、蕃茄、青江菜、高麗菜等,不僅可增加纖維的攝取與飽足感,也可以減少油脂的攝取,至於柚子,雖然是適合糖尿病患者的水果,但仍要注意食用量,大約是小型柚子半顆,超過就容易攝取過多糖分。規則服用藥物 自我監測血糖柳營奇美醫院內分泌科醫師黃聖德表示,糖尿病患者要調節進食量,享受中秋佳節的美食時,也要記得規則服用藥物,並適時自我監測血糖,若血糖已經升高,應即時調整飲食內容,並記得可以多喝水,有助於血糖排出及預防出現高血糖症狀。藥物、飲食和運動 3者不可偏廢糖尿病患者藥物、飲食和運動,3者不可偏廢,餐後散步30分鐘,取代坐在電視機前,或靜坐止不動的滑手機,與其完全禁忌月餅,不如用心了解月餅的含量適量享用,謹守上述原則,糖尿病友們也能健康過中秋。

醫訊/無「油」無慮過中秋

醫訊/無「油」無慮過中秋#熱量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中秋月圓人團圓,親朋好友聚在一起除了賞月聊天外,少不了一起烤肉與吃月餅來應景,要吃這些高油、高糖及高熱量的食品,對慢性病患者來說是想吃又害怕,一般民眾擔心吃了會對身體造成負擔,因此本講座特別提供了一些健康飲食小撇步,教您如何在中秋節前後吃得正確、吃得健康。本講座特別提供了一些健康飲食小撇步,將在亞東醫院北棟1樓思源1廳舉辦講座,由營養科營養師蘇筱媛分享,衛教講座主題「無『油』無慮過中秋」教您如何在中秋節前後吃得正確、吃得健康。名稱:無「油」無慮過中秋時間:105年9月12日 星期(一) 上午10:00-10:30地點:亞東醫院北棟1樓思源1廳(新北市板橋區南雅南路二段21號)  洽詢:02-8966-7000轉1305或2046

嘴饞想吃甜食 營養師建議吃哪些?

嘴饞想吃甜食 營養師建議吃哪些?#熱量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很多人喜歡吃甜食,甜蜜蜜的就有幸福感;然而,甜食吃多了,不但容易有慢性病,甚至還會影響膚質,肌膚容易老化且出現皺紋,所以,最好是盡量少吃甜食,而若是真的很想吃甜食,營養師則是建議,可以選擇低升糖指數(低GI)水果當甜食吃。 吃甜食容易使血糖升高吃甜食不只是會胖,甚至還會罹患慢性病,整個人就顯老,肌膚也容易長出皺紋;台灣癌症基金會營養師鄭欣宜表示,愛吃甜食容易使血糖升高,高血糖會讓人昏昏慾睡,而且也會出現胰島素阻抗,相對的也就容易增加罹患慢性疾病,而且會產生自由基,並進而出現老化的現象。 糕餅、糖果與蛋糕少碰雖然不要吃甜食可以避免罹患慢性疾病,但是,飲食中確實很難避免,那要如何選擇呢?鄭欣宜營養師指出,糕餅、糖果與蛋糕等精緻的甜食最好儘量減少食用,不過,甜食其實也有好處,是可以使心情愉快,但是不宜超過每天熱量的百分之十。 水果有不同植化素可延緩老化鄭欣宜營養師進一步指出,水果最主要營養素是碳水化合物,一顆小蘋果就有十五克碳水化合物,大約有六十卡,水果確實也含有糖份,吃水果是可以使心情愉快,雖然也會影響血糖,使血糖升高,但是與甜食相較,營養素要比甜食來得高。而且水果有水份與維生素C,都有助美白,而且還有不同的植化素,可以抗氧化,例如葡萄與藍莓有花青素,番茄有茄紅素,可以抗自由基,進而能延緩老化。 水果直接吃 不要打成果汁只是水果最好直接吃,不要打成果汁,鄭欣宜營養師解釋,因為打成果汁時,纖維質會被破壞,就可能只攝取到糖,例如以一杯柳丁汁而言,打一杯柳丁汁要五至六顆柳丁,但是只吃一顆柳丁就有飽足感,所以,要以水果來做為甜食來源,就不要打成果汁,此外,可以選擇低升糖指數(低GI)的水果,例如芭樂與番茄,而鳳梨與西瓜含糖份較高,就要少吃。(文章授權提供/健康醫療網)

好肥!4顆湯圓快走1.5小時才能消耗

好肥!4顆湯圓快走1.5小時才能消耗#熱量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綜合報導)元宵佳節即將到來,不少民眾也會選在此時吃湯圓,因此如何選購、烹煮湯圓並吃得健康無負擔,即為一重要課題。 營養師提醒,湯圓熱量頗高,一顆芝麻或花生湯圓,熱量約70大卡,吃4顆就相當於一碗飯,等於60公斤的人慢跑半小時、或快走1.5小時才能消耗,民眾需謹慎食用。大千綜合醫院曾妙如營養師表示,市售湯圓種類繁多,不過熱量高,像是一碗白飯的熱量約280大卡,一顆3g沒有包餡的湯圓每顆大約7大卡,40顆才等於一碗飯的熱量。但一顆芝麻或花生湯圓大約含油脂3克,每顆熱量約70大卡,吃4顆就相當於一碗飯,等於60公斤的人慢跑半小時、或快走1.5小時才能消耗,大家需謹慎食用,建議可選擇包餡大湯圓和小湯圓搭配吃,才不會讓熱量破表。餡料含高磷  腎臟病患食用斟酌而對於需要控制體重的民眾或糖尿病患者,食用甜湯圓時可利用代糖取代砂糖;腎臟病患者則需特別留意花生、芝麻、豆沙等含磷量高的餡料;而高油脂的食材會影響尿酸的排泄,增高痛風發生的可能性,因此痛風患者需避免食用。另外,由於湯圓屬於糯米製品,黏性高、不易消化,老年人、幼童、吞嚥與消化能力較不佳的民眾,如果囫圇吞嚥,可能會導致噎住喉嚨的危險、吞進肚後也不好消化,建議老人與幼童食用時,注意大小適中,不要一次舀太多。蔬菜取代油蔥酥湯  健康少負擔在烹煮湯圓的技巧上,曾妙如營養師建議,煮鹹湯圓時可多加入綠色蔬菜及金針菇、杏包菇、秀珍菇等,並以蔬菜高湯取代油蔥酥湯;至於甜湯圓,可嘗試以桂花、紅棗、枸杞、肉桂來提味,或以白木耳增加纖維質及豐厚的口感。   曾妙如營養師提醒民眾,想要吃湯圓又不會有太大負擔,建議可將湯圓當正餐食用,再搭配燙青菜、瘦肉、雞蛋或豆腐,切勿飲用含糖飲料。

好想回去 我的「這樣吃都不會胖」時代!

好想回去 我的「這樣吃都不會胖」時代!#熱量

(圖說:人過了25歲基礎代謝率逐年下降,難逃年年發福的命運。/圖片取自優活健康網)(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畢業工作幾年之後,臉書上偶然發現同學怎麼一個個發福,肥肉、鮪魚肚橫生,到底是工作應酬真的這麼多,還是工作壓力太大暴飲暴食?開業醫師李瑞田表示,除了作息形態改變,主要還是人過了25歲基礎代謝率逐年下降,若飲食習慣沒改變,發胖也是必然,所以診間也常聽到有人狐疑問:「我以前這樣吃怎麼都不會胖?」基礎代謝率是人一天生理機能正常運作所需消耗的熱量,李瑞田醫師解釋,就算一整天都躺著沒動,身體仍所需消耗的熱量,就是一個人的基礎代謝。每個人的基礎代謝率各有不同,唯一不變的是,在25歲之後會以每10年2-5 % 的速度流失,才會常有那種多年不見同學怎麼每個都變胖的狀況。其實,一個人的基礎代謝率是可以改變的,最直接的方式就是訓練增加身體肌肉,另一種辦法就是降低體內脂肪細胞比例。李瑞田醫師進一步解說,人體內脂肪細胞不只一種,影響體脂高低的是「白色脂肪細胞」,該脂肪細胞負責將攝取過剩的熱量以三酸甘油酯的形式儲存下來,日久累積脂肪細胞越囤積三酸甘油酯,體型因此越來越肥胖,白色脂肪細胞堆積在腰腹成了鮪魚肚、小腹婆、腰內肉,到大腿或手臂便成了大象腿或蝴蝶袖,因此,要說白色脂肪細胞說是人人趕走的體內「壞」脂肪,也不為過。要趕走「壞」脂肪細胞,回去我的這樣吃都不會胖時代,李瑞田醫師提到,無數的減肥方法,其實都脫離不了這三個觀念:「避免囤積、提升轉化、活化代謝」。第一,避免白色脂肪細胞囤積過剩熱量,常見透過飲食量控制,來減少熱量、油脂、糖份等吸收;第二,持續運動來提升基礎代謝率循環,提高脂肪被轉化消耗,轉化成能量使用。第三,活化身體機能與代謝維持,才能打造「易瘦體質」。李瑞田醫師說,想要回去我的這樣吃都不會胖時代,民眾千萬不要求短效速成,如服用減肥藥、斷食等,這些方式除了違反生理機制,無法一輩子都進行,短時間內減掉的都只是身體水分與肌肉,一旦恢復飲食,就可能復胖,還是以脂肪的形式復胖,最後比之前更胖,如此輪迴在減肥、復胖之間,體脂肪越來越高,基礎代謝率越是下降,那就真的再也回不去了。要健康瘦身,針對白色脂肪細胞才是對症下藥,不論是持續運動來提升基礎代謝率,或是新飲食習慣調整養成,追求速效風險高,重視安全性與耐心,才是真正的脂肪管理之道。

每天多站2.5小時 一年可望瘦下14公斤

每天多站2.5小時 一年可望瘦下14公斤#熱量

(優活健康網編輯部/綜合整理)大家都知道運動的重要性,但其實運動之外的日常活動量,與預防及解決中年肥胖問題,有相當大的關聯。近年來,美國研究專家指出,肥胖的人每天的日常活動量,比平常人少消耗350卡的熱量。以實際統計數據來說,消耗熱量的差距,相當大的原因在於:肥胖者一天站立的時間是373分鐘,坐著的時間是571分鐘;而平常人一天站立的時間是526分鐘,坐著的時間則是407分鐘。一天少消耗350卡的熱量,一個月就等於比別人多囤積10500到10850卡的熱量,一年下來,就等於是12萬7750卡。這些熱量如果全部換算成體脂肪,相當於一年就胖了14公斤。因此,要預防肥胖、保持身體健康,在生活中最好能夠養成勤勞、多動的習慣。尤其是辦公室工作居多的上班族,更要特別留意。(本文摘自/喚醒你的回春賀爾蒙,年輕15歲/大是文化出版)

鍋物好朋友!8種自製速配沾醬

鍋物好朋友!8種自製速配沾醬#熱量

(優活健康網編輯部/綜合整理)「每次都吃一樣的味道,吃都吃膩了??」請利用自製沾醬,增添口味變化。從橙醋為基底的和風招牌沾醬,到南洋風、韓國風等不同風味,多多嘗試變化吧!1)美乃滋橙醋醬/柔滑順口!美乃滋愛好者的心頭好材料/橙醋2大匙、美乃滋1大匙。做法/所有材料拌勻即可。速配鍋物/雞翅水炊鍋、鱈魚清湯鍋、豚玉涮涮鍋等。2)蒜香橙醋醬/迷人的芝麻風味結合大蒜香氣材料/蒜1/2瓣、麻油1/2小匙、橙醋3大匙。做法/大蒜切末。用麻油熱鍋,放入蒜炒至變色後,拌入橙醋即可。速配鍋物/?鰤魚涮涮鍋、豚玉涮涮鍋、湯豆腐、烤肉等。3)醬油檸檬沾醬/檸檬的清爽酸味在口中散開材料/檸檬片1片、醬油2大匙、醋1小匙、味醂1小匙。做法/檸檬片切成八等分。全部材料拌勻即可。速配鍋物/?鰤魚涮涮鍋、和風海鮮鍋、湯豆腐、魚貝類鍋物等。4)中式沾醬/豆瓣醬增添辛辣,帶出口齒留香的風味材料/醬油2大匙、麻油1/2小匙、豆瓣醬1/4小匙、?末1/4小匙、白芝麻少許。做法/所有材料拌勻即可。速配鍋物/雞翅水炊鍋、鱈魚清湯鍋、烤魚、涼拌豆腐、蒸雞等。5)韓式沾醬/甜甜辣辣的苦椒醬,造就醇厚濃郁的絕佳風味材料/醬油2大匙、苦椒醬1小匙、砂糖1/4小匙、白芝麻粉1/2小匙、?末1/2小匙、麻油1/2小匙、蒜末少許。做法/所有材料拌勻即可。速配鍋物/豚涮涮鍋、湯豆腐、水餃、烤肉、烤魚等。6)芝麻醬/自己動手做,美味程度更加倍材料/白芝麻醬1大匙、砂糖1小匙、醋1小匙、醬油1又1/2大匙、辣油少許。做法/芝麻醬加入砂糖拌勻後,再加入醬油攪拌,最後加入醋與辣油拌勻。速配鍋物/沙拉涮涮鍋、鱈魚清湯鍋、涼拌豆腐、棒棒雞等。7)鹹蔥醬/讓長蔥與生薑的風味,挑動你的食慾材料/蔥末2大匙、薑末少許、麻油4小匙、胡椒少許。做法/所有材料拌勻即可。速配鍋物/?鰤魚涮涮鍋、湯豆腐、烤肉、白肉魚生魚片、蒸雞、烤魚等。8)異國風沾醬/檸檬的酸味突顯魚露的甜美鮮味材料/檸檬汁2小匙、魚露1小匙、砂糖1大匙、豆瓣醬1小匙。做法/所有材料拌勻即可。速配鍋物/雞翅水炊鍋、豚玉涮涮鍋、生春捲等。(本文摘自/一個人‧療癒鍋/三采文化出版)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