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癌

別亂吃!3大傷肝食物恐致肝癌

別亂吃!3大傷肝食物恐致肝癌#肝癌

(優活健康網編輯部/綜合整理)現在很多人都知道要想養腎就少吃鹹,多吃黑色食物,飲食上很有講究,而對於養肝來說也是同樣的道理,如果吃對了可以養肝,可如果吃錯了就會傷肝。那麼在生活中,我們應該謹防哪些食物呢?下面就給大家逐一列舉。1) 油膩食物/油膩的食物吃多了,超過人體內代謝的能力,就會在體內釀生濕熱,聚濕成痰,而痰濁會淤積於肝,影響肝的功能,導致肝癖病,此病相當於西醫學所說的脂肪肝。前面的章節我們說過,肝臟就是人體的化工廠,脂肪分解後被小腸吸收進入了血液,最終會經血液循環系統被肝臟吸收,肝臟會對脂肪進行轉化和合成。難以分解的脂肪會逐漸在肝細胞內堆積 導致脂肪肝如果脂肪攝入過度,就會給肝臟帶來負擔,甚至會誘發肝炎的發生。肝臟本不應該幹那麼多的活卻還是要幹,如果有一天幹不動了,難以分解的脂肪就會逐漸在肝細胞內堆積,導致脂肪肝,嚴重者會引發肝纖維化,繼而發展成肝硬化、肝癌。油膩食物可以說是肝臟的頭號大敵。少吃肥肉、動物內臟、葵花籽、巧克力現在生活水準提高了,孩子也吃得越來越好,且基本都是獨生子女,想吃什麼家長就給什麼,我經常能在街上看見一些「小胖子」,那小胳膊小腿,都快比我壯實了,其實這對於孩子的肝臟健康是極其不利的,調查發現,目前脂肪肝的發病已漸趨低齡化。所以,這個問題不能忽視,平時要少吃油膩的食物和高脂肪的食物,例如肥肉、動物內臟、葵花籽、巧克力等。對於有肝病的患者,則最好是杜絕這些食物,多吃清淡的綠色食物。有人說,我平時也注意這些,很少吃油膩的,可是每當逢年過節,或者是請客戶吃飯,這肥甘厚味總是避免不了的,這個時候要想護肝該怎麼辦呢?其實大家可以在飯後喝一杯濃茶以減少脂肪的攝入量,或者吃點木瓜幫助分解脂肪,或者吃山楂幫助消耗脂肪,這樣就可以讓肝臟少受一些脂肪的侵害了。對於有肝病的患者,則一定要多吃些清淡的食物。2) 加工食品/加工類的食品由於要讓顧客感覺更好吃、更好看,所以會用很多食品添加劑,同時,為了讓保存的時間足夠長,還會放一些防腐劑,亞硝酸鹽就是常用的防腐劑之一,也是三大致癌物之一。當它們進入人體後,都需要肝臟來進行解毒、代謝,這無疑會加重肝臟的負擔,誘發肝損傷。此外,加工食品也多是高脂肪,高膽固醇的,同樣不利於肝臟的健康。「甜蜜素」會對人體的肝臟造成損害現在大街小巷都賣煮玉米,一走過,就能聞到香甜香甜的味道,很多人都知道玉米對身體是有利的,而且外面小攤上煮得又好吃,都愛買。其實,很多小販在煮玉米時加了「甜蜜素」,這是一種食品添加劑,屬於非營養型合成甜味劑,其甜度為蔗糖的30倍,政府對它的適用範圍和用量是有著非常嚴格的規定的,如果濫用、超標使用,不僅損壞了玉米的營養成分,還會對人體的肝臟造成損害。在美國和加拿大等國家,甜蜜素都是被禁用的。所以,大家最好少吃小攤上賣的甜玉米,尤其是在不當令的冬季。3) 醃製食物/很多人喜歡吃醃製的食物,特別是東北人,醃酸菜不僅是他們手上的絕活,也是冬季主要的食物。但是酸菜、泡菜、臘肉或者鹹魚等這些醃製品,其中含有很多的硝酸鹽,大量食用後,腸道內的細菌可將硝酸鹽還原為亞硝酸鹽,後者可在胃內合成亞硝胺,這是一種強烈的化學致癌物,可誘發肝癌。特別是一些剛醃製的蔬菜不宜過早食用。此外,醃製食物在製作過程中,要加入大量的鹽,還會損傷腎臟,所以,一定要少吃。(本文摘自/男人養腎,女人養肝/八正文化出版)

肝癌難發現 2線標靶藥物降死亡風險

肝癌難發現 2線標靶藥物降死亡風險#肝癌

(優活健康網記者林奐妤/綜合報導)67歲的陳先生為B型肝炎帶原者,因未定期檢查,得知罹患肝癌已是晚期。經肝動脈栓塞治療、電燒治療、1線口服標靶藥物,肝癌細胞仍然持續擴大。服用今年通過的第2線口服標靶藥物,檢查發現陳先生的肝癌細胞已穩定控制,生活品質以及體力都大幅改善。肝癌難早期發現 出現症狀已晚期臺灣肝癌醫學會理事長林錫銘表示,肝癌位居10大癌症死因亞軍,每年的病例新增超過萬人。肝癌早期幾乎沒有徵兆,症狀出現時已是晚期,錯失最佳治療時機。肝癌好發於50至60歲的男性,且罹患肝癌的比例高出女生2至3倍。肝癌分為早期、中期、晚期、末期4個期別。早期又可被區分為0期以及1期,可以手術切除治療。中期可採動脈栓塞方式治療。若效果不佳、腫瘤已侵犯到肝內血管,甚至轉移至肝臟以外的晚期患者,可採用口服標靶藥物治療。末期患者通常保守、支持治療,減少患者疼痛及不適。第1、2線標靶藥物 降低4成死亡風險今年衛福部審核通過晚期肝癌第2線口服標靶藥物。國內約有3成晚期肝癌患者,使用第1線口服標靶藥物控制不佳,第2線口服標靶藥物的出現是一大福音。晚期肝癌第2線口服標靶藥物具有抑制血管新生、腫瘤增生及腫瘤轉移的效果,控制腫瘤細胞生長。服用第1線口服標靶藥物,再加上第2線口服標靶藥物的晚期肝癌患者,整體存活期達26個月,降低近4成死亡風險。林錫銘理事長表示,「及早發現、及早治療」是對抗所有癌症的黃金準則,應定期做篩檢,切勿掉以輕心,即使發現罹患肝癌也不要灰心,請勿延遲就醫、誤信偏方,只要積極治療不放棄,並與醫師建立良好的溝通橋樑,就能繼續對抗腫瘤。

B肝帶原不自知 全台患者逾250萬人

B肝帶原不自知 全台患者逾250萬人#肝癌

(優活健康網記者林奐妤/綜合報導)根據我國衛生福利部死因統計,每年約有1萬3千人死於慢性肝病、肝硬化及肝癌,慢性肝病及肝硬化為全國死因第10位,肝癌為全國癌症死因第2名 ,眾多的B、C型肝炎帶原者就是造成肝病死亡率居高不下的最大因素。B肝能有效治療 C肝可根除台灣肝臟研究學會會長高嘉宏指出,台灣B肝帶原者約有250萬名,C肝患者約75萬名,大多數人不知道自己有無帶原,更別說定期追蹤檢查,出現症狀為時已晚。主動檢驗自身是否有B、C肝,定期接受肝臟完整檢查,才能有效抑制肝病惡化。近年來醫療不斷突破, B、C肝炎治療都有一定成效,B肝患者治療能有效控制病毒,停止纖維化進展。C肝可以根除,完成療程且停藥後不再復發,達成完全治癒,避免長期發炎可能導致肝硬化、肝衰竭甚至是肝癌,最終有機會達到在人類社會根除B、C肝的目標。肝病難早期發現 B肝疫苗防治貢獻大我國C肝患者預估有近40萬人還未治療,由於現行健保給付規範條件嚴格,針對C肝第二型基因型、肝臟衰竭的患者及肝硬化B級或C級以上者,健保就沒有給付,未來希望在資源有限的狀況下上述患者仍可以被照護到,C肝治療對於健康來說就是最好的投資。中央研究院暨台大臨床研究中心主任陳定信表示,肝很耐操,不會痛,常常讓人忽略它已經生病的事實,藉由各個層面打擊肝臟病變,才能獲得健康人生。我國B肝疫苗的實施為肝病防治貢獻很大,爾後開始慢性B肝篩檢,健保給付B肝治療藥物,加上今年再納入C肝口服新藥都是相當重要的里程碑。

電台藥品、密醫保肝?肝癌風險更高

電台藥品、密醫保肝?肝癌風險更高#肝癌

(優活健康網記者林奐妤/綜合報導)肝癌在癌症中很常見,然而「肝是沉默的器官」,發現有異狀時,往往病期已相當嚴重。肝癌不僅是105年國人癌症死因中第2名,更長居雲林縣的癌症死因第1名。為此,雲林縣政府支持醫院成立腫瘤醫學部門,為腫瘤照護提供專業醫療服務。B肝帶原者250萬人 罹肝癌比例較高肝基會執行長楊培銘指出,目前在台灣約有250萬B型肝炎帶原者,而B型肝炎帶原者發生肝癌的比例又明顯高於非帶原者,C型肝炎是僅次於B型肝炎危害國人健康的肝炎病毒。肝癌一直是雲林縣男、女性癌症死因首位,過去雲林地區一直沒有在地的腫瘤療護團隊,增添罹癌家庭的奔波負擔。台大醫院雲林分院在政府支持下,2007年在虎尾院區率先成立腫瘤醫學部,2008年又於虎尾院區成立放射治療及安寧療護團隊,提供完整腫瘤照護體系。刮鬍刀、牙刷勿共用 杜絕感染可能楊培銘執行長說明,台灣偏遠地區是肝病死角。因為醫療資源不足、就醫不便,加上經濟問題,無法承擔疾病治療而拒絕檢查。加上保肝習性偏差,習慣服用地下電台無醫學根據的藥品、打針找密醫。肝炎帶原者若沒有用拋棄式的針頭或針劑,平常共用刮鬍刀、牙刷等,很容易造成感染,在經過2、30年的演變後,可能逐漸併發肝硬化及肝癌。若有任何相關問題,可上http://www.liver.org.tw/查詢,或撥打肝病防治學術基金會免費諮詢專線0800-000-583。

B肝患者七年未追蹤 竟罹癌送命!

B肝患者七年未追蹤 竟罹癌送命!#肝癌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一名50歲的張大哥是B型肝炎帶原者,10年前看診時,醫師就建議要定期回診追蹤,7年前發現其超音波有異常 ,雖經診所護理師多次撥打電話提醒,張大哥卻因忙碌,都置之不理,直到今年1月因肚子痛回診所檢查,才發現已有一顆9公分大的肝腫瘤,短短三個月後便撒手人寰。B肝服藥可控制 定期追蹤不可少肝膽胃腸科診所邱汝慶醫師表示,我國B型肝炎帶原率高達15%-20%,相當於六人內就有一人罹患,普遍率高。根據衛福部105年國人死因統計顯示,每年約有5千人死於慢性肝病及肝硬化,7千人死於肝癌,而這些肝癌中有6至8成是B肝病毒所致;由於肝炎早期病變通常無明顯症狀可察覺,患者不可輕忽定期追蹤和及早治療的重要性。邱汝慶醫師補充說明,目前B型肝炎已有口服藥物可治療,其抑制病毒的複製長期有效,且抗藥性及副作用低,加上今年健保署放寬給付門檻,不僅取消每位病人一生只能接受2次治療的規定,且HBeAg陽性患者可治療至HBeAg轉陰後,再加上鞏固治療1年,嘉惠眾多患者!此外,為落實分級醫療,邱醫師建議B/C型肝炎帶原者,可至鄰近肝膽胃腸專科診所進行追蹤及治療,可有效降低候診、檢查、領藥的時間。聽從醫囑正規治療 有效延緩B肝病程慢性B型肝炎若不及早接受正規治療,病毒將反覆發炎造成肝臟細胞受損,進而演變成肝硬化甚至肝癌,邱汝慶醫師形容,就好比皮膚反覆遭受割傷,傷口結痂會越來越厚及硬,復原也變得更加艱困。臨床上曾碰到一名長期肝功能異常的B肝肝硬化患者,相當積極規律治療,服抗病毒藥後,7年來肝功能皆維持平穩,在聊天中才了解其弟也有B肝,卻是未接受正規治療,相信草藥可以幫助好轉,即使出現黃疸仍不聽勸,最終不敵肝病惡化而去世,因此特別呼籲慢性B型肝炎患者要聽從醫囑,接受正規治療,才能改善肝炎病程。邱汝慶醫師提醒,患者為降低肝臟負擔應拒絕菸、酒、檳榔,不隨便吃來路不明的藥品或補肝品,飲食上則盡量避免食用容易含黃麴毒素的食物,如:花生製品、玉米、臭豆腐、豆腐乳、豆瓣醬等;民眾平時應多加注意個人衛生,減少不必要的輸血及共用牙刷、刮鬍刀,並須了解自身是否為B肝帶原,才能及早治療,遠離肝癌危機。(文章授權提供/健康醫療網)

亂吃減肥藥20年 肝癌腫如西瓜大

亂吃減肥藥20年 肝癌腫如西瓜大#肝癌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綜合報導)肝癌有難察覺、易復發的特性,對於帶原者往往會出現「肝癌三部曲」,因此「肝癌」的出現往往令人聞之色變。50歲劉女士服用來路不明減肥藥近20年,5年前因婦科問題就診卻意外檢查出肝癌,腫瘤已長至17公分,大如小玉西瓜。接受釔90治療後,搭配2次傳統療法,成功將腫瘤縮小至可手術範圍。5年來劉女士都定時追蹤,未曾再發現肝癌蹤影。肝癌容易復發是治療中最大的問題臺北榮總內科部胃腸肝膽科主任黃怡翔說明,往往身體感到不適就醫檢查時,肝癌已是中晚期,肝癌容易復發是治療最大的問題。對於中晚期的肝癌,目前治療標準是用傳統化療藥物進行栓塞或標靶藥物治療,但對於2次栓塞治療無效,或是侵犯到肝門靜脈等較難治的患者,樹脂釔90體內放射治療就是很好的選擇。臺北榮總放射線部兒童暨急診放射線科主任李潤川表示,在肝功能佳的晚期肝癌患者中,樹脂釔90較其他的現行療法有效,依照本院臨床結果分析,若肝腫瘤侵入主門脈或初级分支,患者平均存活期為9-11個月。接受體內放射治療患者53.5%存活超過1年李潤川主任說明,傳統栓塞治療有其治療瓶頸,從2008年至今,接受樹脂釔90體內放射治療的196例原發性肝癌患者,有53.5%存活超過1年。李潤川醫師指出,在肝功能佳的晚期肝癌患者中,釔90較其他的現行療法有效,即使是70歲以上年長的病友都合適,可維持良好的生活品質。北榮藉由專科醫師藉由共同討論病例、替患者做好風險分析,擬定最好的治療選擇,才能有這麼多成功的治療案例,也讓平均存活期延長最久,締造卓越佳績。 

巨大肝癌患者福音 肝動脈化學灌注治療

巨大肝癌患者福音 肝動脈化學灌注治療#肝癌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綜合報導)體力食慾變差感覺懶懶的,沒想到竟是巨大腫瘤在作怪!67歲的陳先生身體狀況一向良好,某日因體重下降到院檢查,沒想到電腦斷層影像發現超過10公分的巨大肝腫瘤,被告知是嚴重晚期肝癌,只剩下半年的壽命。經一年6次化學治療後才成功將肝臟腫瘤全部治癒。肝動脈化學灌注治療可強化治療效果陳先生接受的肝動脈化學灌注治療,是將化療藥物經由供應腫瘤的動脈血管直接灌注到腫瘤,優點是腫瘤本身可以接受到比傳統靜脈給藥高7-9倍的藥物,不但可以強化治療效果,針對化療引起的噁心、嘔吐、掉髮、骨髓抑制等副作用也較輕微,非常適合局部性腫瘤的治療。至於嚴重肝癌病患,把肝動脈灌注化療和其他多重治療整合在一塊,包括放射治療、標靶治療,栓塞治療、電燒和酒精注射治療、手術開刀治療…等,在醫學文獻上的報告比其他單一治療有更好的療效。整合治療成功幫助逾60%病患的腫瘤縮小安南醫院1年多來在近30位病患裡,成功幫助逾60%病患的腫瘤縮小,超過70%的病患腫瘤獲得控制(疾病控制率),約1成的病患腫瘤被完全治癒,超過70%的病人存活已超過1年,和一般嚴重肝癌病患平均存活只有4-8個月相比,整合院內各種資源為病患做最完美的治療計畫。尤其是針對肝癌已侵犯大血管和心臟患者且產生急性致命的徵狀(共有2位患者),我們利用開心手術清除血栓,接著再積極進行肝動脈化學灌注整合性治療,病患的肝內腫瘤大部分都被治療縮小,目前心臟和大血管內的腫瘤血栓也沒有復發,存活已超過一年。

登革熱境外移入  遊東南亞加強防蚊!

登革熱境外移入 遊東南亞加強防蚊!#肝癌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綜合報導)臺北市於本月8日確診3例登革熱境外移入個案,該3名個案為一家人,其中23歲男性前往菲律賓傳教後於上月出現發燒症狀。父母及患者3名確診個案潛伏期與活動地區皆於國外,故判定為境外移入個案。今(106)年截至目前為止,臺北市登革熱個案共計31例,皆為境外移入。到東南亞旅遊一定要著淺色長衣褲臺北市政府衛生局局長黃世傑表示,東南亞是登革熱流行高風險地區,民眾至東南亞旅遊、探親、工作或隨團做社區志工服務,一定要穿著淺色長袖長褲及塗抹防蚊藥品,若出遊期間曾被蚊子叮咬,返國後若出現類似感冒發燒、後眼窩痛、關節痛,特別是紅眼症較要當心,可就近至社區診所快速檢驗,以期早期診斷、早期通報。平動主動清除積水容器 降低感染風險臺北市政府衛生局疾病管制科科長陳少卿呼籲,民眾平時即應主動清除戶內外積水容器,雨後更應注意周遭環境是否有積水情形,若未及時清除積水容器,將有利病媒蚊孳生,民眾應持續加強戶內外環境整頓與巡查,以降低感染風險。檢視家戶內外環境衛生及「巡、倒、清、刷」積水容器,但讓病媒蚊無法產卵繁殖,比噴藥滅蚊更具成效。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