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癌

突破傳統限制 82歲肝癌患者腫瘤去除

突破傳統限制 82歲肝癌患者腫瘤去除#肝癌

(優活健康網實習記者謝劭廷/綜合報導)一名82歲慢性C型肝炎合併肝硬化的男性患者,被診斷罹患肝癌,因肝硬化程度較嚴重,接受傳統經肝動脈栓塞術、局部酒精注射術控制肝癌;二年前,肝癌在肝門部位復發,再次接受上述傳統治療無效後,因腫瘤部位貼近大血管與總膽管,醫師以射頻消融術配合內視鏡膽管引流冷卻術,成功破壞肝腫瘤,術後復原佳。馬偕紀念醫院胃腸肝膽內科主治醫師王勝永說明,該患者同時罹患慢性肺病及肝硬化,開刀風險高,經由醫療團隊謹慎評估後,因肝癌緊貼總膽管,傳統標準射頻消融治療會有很高的風險引起膽道狹窄的併發症,故需針對病人之特殊狀況,另外設計適合治療方式。馬偕紀念醫院胃腸肝膽內科主任王鴻源表示,肝癌病人的治療會依據肝癌的大小、數目、位置、肝功能好壞、病人年齡與身體狀況,來評估可行的治療,包括外科治癒性療法、內科治癒性療法(如:射頻消融治療)、經導管肝動脈化學栓塞、放射線治療以及全身性化學治療等。王勝永指出,由於肝癌早期症狀不明顯,許多病人在確診時,已不適合外科手術切除,只能轉用其他方式治療,如經肝動脈栓塞術等。一旦治療無效,存活時間大多不長。射頻消融治療傳統上用於局部治癒性肝癌治療,其效果以單顆小於3公分的肝癌最好,對不願手術或手術風險太高患者,提供另一種治癒性治療的機會。目前國內外研究皆證明,對這些傳統適應症病人施行射頻消融治療,術後存活接近外科手術切除。雖然隨著科技發展,進階射頻消融治療提供控制中大型肝癌及延長存活時間的機會,但醫師也強調,由於肝癌患者通常肝機能較差,常併有肝硬化等健康問題,是否能接受射頻消融治療,必須有術前完整的評估及治療計劃,排除部份不宜按受射頻消融治療的狀況,才能達到期望的治療效果。

醫療漸進步 小型肝癌有治療新選擇?

醫療漸進步 小型肝癌有治療新選擇?#肝癌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承璋/綜合報導)醫療科技日漸發達,對於疾病的治療方式也漸漸多元化。日前,彰化醫院收治一名61歲王姓病患,因腹痛、解黑便而送醫。經醫生檢查後,發現肝臟頂部有一個5公分的腫瘤,已屬肝癌中期,經評估後因肺部疾病(病患還有肺結核)較不適合長時間的麻醉開刀手術,故建議患者可以選擇三針式肝癌電燒法。署立彰化醫院肝膽腸胃科陳詩典主任說明,一般2-3公分的肝腫瘤只需一針來電燒,可以完全電燒3公分以內的範團,因王先生有5公分的腫瘤,所以利用高週頻三針式肝癌電燒法,把三支探針插到正確的位置,透過探針電流導熱,然後預設電燒範圍,探針會以高達60度的溫度將腫瘤燒灼壞死。他進一步解釋,高週頻探針式肝癌電燒法,只要一次的療程就可以消滅腫瘤,比較傳統之純酒精注射治療需最少要3-5次以上,效果較好。另外,高週頻探針式肝癌電燒法可以避免切肝手術方面的風險,安全性高、對肝臟的破壞小,是目前小型肝腫瘤治療的其他選擇,且有健保給付。建議民眾,如有小型肝腫瘤,可與醫生討論此治療方法的可行性。

醫訊/肝癌與大腸癌~防治最前線

醫訊/肝癌與大腸癌~防治最前線#肝癌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肝臟負擔身體排毒與代謝的重責大任,肝癌是國人健康的頭號殺手;另外,近年來飲食西化、生活型態改變及家族性遺傳、飲食不定量不定食,愛吃高油高鹽高糖,喜愛宵夜,肉吃太多,多色有機蔬果吃太少,導致腸胃吃不消,這都是造成罹患腸癌的高風險因素。所以,馬偕醫院台東分院特舉辦「肝癌與大腸癌的預防」健康講座,邀請醫師分享。該單位歡迎病友、家屬及民眾踴躍參加,活動須事先報名。活動內容日期時間地點以主辦單位最新公告為準,因此參加本活動前請先洽詢主辦單位再做確認,以免臨時異動或取消,當天請自備喝水容器。名稱:肝癌與大腸癌的預防時間:102年1月19日(六)上午09:00起地點:馬偕醫院台東分院(台東市長沙街303巷1號)5樓第1會議室洽詢:089-310 150轉312廖愛蓮護理師

心肝你的寶貝 保肝列車花蓮開跑!

心肝你的寶貝 保肝列車花蓮開跑!#肝癌

(優活健康網記者劉麥文/綜合報導)肝病是台灣地區危害國人健康之最的本土病,堪稱「國病」。肝病防治學術基金會保肝列車,在社會各界的愛心贊助及花蓮縣政府、花蓮縣衛生局、鄉鎮衛生所的支持下,以地毯式的篩檢模式為民眾做免費肝病抽血及病毒量檢查。保肝列車將於花蓮五鄉鎮辦理42場篩檢活動,預計篩檢3000人,於4月底完成。針對篩檢發現B、C肝炎帶原者,由肝基會邀請肝膽腸胃專科醫師攜帶超音波機器於5、6月,親赴社區為民眾做免費腹部超音波檢查。超音波檢查疑似肝癌民眾協助轉診各大醫院治療!並對家境貧困者提供就醫協助,包括就醫交通補助單次往返500元、掛號費、健保部分負擔費用及自費部分,以醫院收費實際金額全額補助,每人以六次為補助上限!根據行政院衛生署統計,20年來肝癌一直是男性國人癌症死因第一、二名,女性癌症十大死因前三名,B、C肝病毒是最大元兇。每年因肝臟相關疾病死亡的人數超過一萬人,換句話說,平均約44分鐘就有一個家庭的成員因肝病往生而致家庭破碎。不但造成個人及家庭的損失,也成為社會醫療資源的重大負擔。花蓮縣衛生局長徐祥明表示,花蓮肝病問題主要成因包括社區部落交通不便,醫療資源缺乏,早年針具消毒若不完全,民眾打針常有血液傳染之虞。在偏遠部落中,醫療資源的不足,飲酒問題的存在,也是造成酒精性肝炎的重要原因。因此,今年特別選定花蓮縣五鄉鎮做為首站免費篩檢的地區,確實照顧偏鄉民眾的健康,尤其肝病是威脅原鄉民眾健康的重大因素之一。(圖片來源:花蓮縣衛生局提供)

B型肝炎非飲食不潔 性行為也可傳染

B型肝炎非飲食不潔 性行為也可傳染#肝癌

(優活健康網實習記者劉麥文/綜合報導)根據衛生署歷年的統計,在全國十大死亡原因當中,慢性肝病及肝硬化年年榜上有名,其中絕大多數是因病毒性肝炎引起的,其中又以B型肝炎為主要因素。B型肝炎是國人肝病的最大禍首,台灣每年約有七千人死於肝癌,其中約有六至七成是B型肝炎引起的。有許多人都誤以為B型肝炎是因為飲食不潔而傳染的,其實不是,B型肝炎的傳染途徑可分為垂直傳染與水平傳染二種。垂直傳染是指帶有B型肝炎病毒的母親在生產過程中,B型肝炎病毒經由胎盤或產道傳染給胎兒,因此又稱為「母子傳染」;水平傳染是有B型肝炎病毒的血液或體液,經由皮膚或黏膜進入人體內感染,所以打針、針灸、穿耳洞、刺青或美容時器具消毒不完全,或是共用牙刷、刮鬍刀等,都有可能因為傷口接觸到B型肝炎病毒而感染。此外,性行為也有可能傳染B型肝炎。只有嚴重的肝炎發作才會感到疲倦;疲倦的程度跟肝臟發炎指數並沒有一定的相關。且通常在急性肝炎發作厲害的時候才會上腹部不適或腹脹的症狀。還有急性肝炎發作或慢性肝炎及性發作時,才會發生食慾不振的症狀,甚至可能出現噁心嘔吐的情形。體內的紅血球代謝後,會在肝臟轉為水溶性的直接膽紅素排出體外,所以當肝臟發炎、受損厲害時,膽紅素無法代謝排出,就會積存在血液中造成黃疸,這時皮膚、眼白會看起來黃黃的;當過多的膽紅素隨尿液排出時,尿液的顏色變深,就出現所謂的「茶色尿」。基隆市七堵區衛生所提醒民眾有效預防感染B型肝炎的原則,新生兒須按時接受肝炎疫苗注射,若母親為e抗原陽性的B型肝炎帶原者,新生兒除按時接受疫苗注射外,需於出生24小時內注射免疫球蛋白。避免不必要的輸血、表面抗原陽性之帶原者不應捐血給別人、避免不必要的打針、針灸、刺青等。養成良好個人衛生習慣,不與別人共用刮鬍刀、牙刷,以免刮破皮膚或黏膜而被感染。針灸針、手術用具等醫療器材要消毒完全。使用無菌塑膠注射針筒,不能「只換針頭、不換針筒」。接受B型肝炎疫苗接種,產生免疫力這是一勞永逸的方法,血液中無B型肝炎表面抗原,即非帶原者,無表面抗體也無核心抗體的民眾尤其需要施打。

肝不好真甘苦 怎麼顧肝保健康?

肝不好真甘苦 怎麼顧肝保健康?#肝癌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綜合報導)「肝」這一個沉默的器官,就像鐵打的一樣默默的一直在工作,累了也不跟我們說,都是撐到崩潰邊緣才會有症狀出現,真的是很困擾!台灣每年因為肝死亡的人數高達一萬多人,平均每40分鐘就有人一人死於肝病。為什麼肝病很容易被忽略?內科教授林杰樑說,因為肝沒有神經,沒有任何的症狀,就連慢性肝疾病其實也不會有疲倦的感覺,當有黃疸的時候其實都已經是肝癌或肝硬化了,很多人檢查肝功能是正常的,肝也不一定是正常。甚至很多人是肝都破掉了才知道自己有肝癌(肝腫瘤破裂)。值得注意的是,目前治療B型肝炎患者的藥物尚在研究中,輕信廣告,亂服所謂的「肝藥」、秘方、偏方和不明成分的藥物,反而增加肝臟的負擔,造成不必要的傷害。雖然肝是一個沉默的器官,但是,事出必有因,我們來看看怎麼樣的生活飲食習慣會造成你的肝容易生病!如果你是平常過度勞累,常常感到心情鬱悶的人就要注意了!林杰樑指出,感到硬撐就是勞累了。而過度勞累影響到肝的新陳代謝,原本有肝疾病的容易惡化,或是原本是正常肝的人也會容易異常。一天到晚都要喝咖啡與吃甜食的人也需注意了!咖啡跟糖會造成肝臟甚麼問題?林杰樑表示,咖啡因作用在交感神經,之後代謝還是要經過肝臟,喝多了會增加肝臟的負擔,果糖來自玉米糖漿 甜度是蔗糖的1.7到2倍,80%靠肝臟分解。會增加肝臟的負擔,使肝臟過勞,而且會造成脂肪肝。「脂肪肝」是指脂肪在肝細胞內過度囤積,而使脂肪重量超過整個肝臟的5%以上者。吳明珠也建議,養肝主要是利用略帶甘溫的食物或藥物來補養氣血,協助肝氣提升。以食物而言,例如:雞肉,牛肉,排骨,鰻魚,海參,豬肝,春筍,蘑菇,香菇,金針菜,芹菜,白木耳等都是適合養肝的食物。

三成換肝人有併發症?一成竟因此死亡!

三成換肝人有併發症?一成竟因此死亡!#肝癌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承璋/綜合報導)在台灣,有數百萬民眾罹患B肝或C肝,而B、C肝,又易造成嚴重的肝硬化,甚至肝癌的產生。其中,每年約有1萬的病人因急性肝衰竭、肝硬化及肝癌而過世。慢性肝病及肝硬化也長踞台灣十大死因的第八位而肝癌則為十大癌症的首位。所以每天約有1千人在等候肝臟移植,而只有30~40人有機會接受手術,平均等候時間約半年至1年之久。然而,病人在接受肝臟移植之後,並不能夠一勞永逸,後續還有可能引發其他症狀,導致移植的肝再度壞死,必須再度換肝,或是被宣告離開人世。對此,三軍總醫院胃腸肝膽科黃信閎醫師表示,約有28~32%的換肝病人隨著時間會逐漸面臨術後膽道狹窄的併發症,造成移植器官的壞死及增加再移植的機會,且有10%的病人因此死亡。黃信閎說明,術後膽道狹窄的併發症,大多數發生於換肝後1年內,平均約5~8個月。若是1~2個月即發生狹窄現象,可能只是術後水腫或發炎反應而已。臨床上表現出發燒、胃口差、上腹痛、全身癢及黃疸等症狀。而目前膽道狹窄的治療主要以膽管鏡配合多次的氣球擴張及支架置放為主,每隔3個月施行一次,大約需3~5次療程,為期12~24個月。成功治療後,再復發的機會小於20%。因此,黃信閎提醒,膽道狹窄具有發生率高、治療時間長、影響移植肝臟及病人本身的存活。故妥善的膽道狹窄處理是換肝成功的基石,也是彩色人生的開始。

醫訊/關於肝硬化與肝癌的二三事

醫訊/關於肝硬化與肝癌的二三事#肝癌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肝臟負擔身體排毒與代謝的重責大任,所以有句話說,肝若不好,人生是黑白的。肝癌是國人健康的頭號殺手,在台灣每年因為肝癌奪走的生命不在少數。現在隨著醫療的進步,肝癌的早期診斷與治療都不斷發展進步,提高了肝癌的治癒率。所以,林口長庚醫院胃腸肝膽科系與社服課特舉辦「肝硬化暨肝癌病友座談會」,邀請胃腸肝膽科系陳益程醫師主講「肝硬化常見併發症的專業治療與日常生活照顧」;胃腸肝膽科系林成俊醫師主講「肝癌內科治療的新進展」。活動需事先報名,活動內容日期時間地點以主辦單位最新公告為準,因此參加本活動前請先洽詢主辦單位再做確認,以免臨時異動或取消,當天請自備喝水容器。名稱:肝硬化暨肝癌病友座談會時間:101年12月15日(六)上午9:00~11:00地點:林口長庚醫院(桃園縣龜山鄉)兒童大樓K棟12樓第二簡報室洽詢:03-328 1200轉5176 劉小姐

Menu